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西师版小学教案4篇
  • 西师版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7-01

    西师版小学教案4篇。

    分享一篇网络上的好文“西师版小学教案”对思考有很大启示。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教案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避免遗忘,还请您收藏本页网址!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尝试边读边旁批,记录自己的感受。

    4、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西藏高原的风光图片或歌曲,课件。

    2、准备磁带《走进西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拓展视野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并做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介绍的准备。

    二、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

    2、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板书课文题目。

    三、自读感知,自主识字

    1、第一次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不认识的字,给带有生字的词语作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多读几遍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第二次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读完后想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好后跟学习伙伴交流,相互质疑解疑。

    3、检测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读的词。读得正确的全班同学跟读。生不会读或读得不好的,请其他同学教读,再一起练习。

    (2)游戏:为图片找朋友。屏幕出示生字词、课文中的难词及表现这些词语意思的直观画面,指名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把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拖对了,同学们跟着读两遍。接着出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读正确。

    (3)整体感知。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四、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以情激情。播放西藏高原风光录像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师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2、师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学生带着自己新的感受再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神奇”“富饶”“不仅……而且……”等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5、交流阅读感受,相互质疑解答。

    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7、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假如你就是游人中的一个,来到了风光秀丽、富饶可爱的西藏高原,你会说什么?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8、美读升华,内化情感。带着品读后新的体验和感受走进西藏高原的美景中,美美地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挑战读,看谁能通过朗读把西藏高原的神奇美丽、富饶可爱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五、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师:“西藏高原可真美呀!为了表现西藏高原的美,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请你快把它们找出来欣赏吧!”

    生找,师建议、补充,展示自己积累的词句和学生交流,提醒学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语言积累本上,并要经常翻翻语言积累本看看这些词句,适时运用。

    六、实践活动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其中一至二项完成。

    1、进一步查找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当一名“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西藏高原。介绍时,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个“西藏高原在我心中”图片展。搜集来的图片要配上简要的说明。

    注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3、搜集一些有关西藏高原的歌曲,利用班里的电教设备播放给同学们听或自己唱给同学听,也可以把歌词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和同学交流感受。

    4、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为你喜欢的一处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当一回“小导游”。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79页例4,80页课堂活动,81-82页练习十二5-9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会毫米的实际长度

    2、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选择正确的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千米有多长,生活中的1千米呢?

    2、千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3、3657米大约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

    二、新课

    1、教学例4

    学生拿出直尺,请观察,直尺上长度单位都有哪些?

    学生逐渐观察得出许多小格,这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说是1mm,学生读

    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几份?

    学生观察数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1厘米=10毫米,学生读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2、感知1毫米

    请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

    学生自己比划

    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体吗?

    拿出2分硬币,量一量有多厚,大约是毫米

    还有吗?

    学生在量

    3、整理长度单位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

    你可以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吗?

    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三、练习

    1、80页1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2、80页2、3

    学生测量

    3、完成81页5-9

    四、课后记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角的表示、角的度量(教材39页—4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角的表示方法,会读角。

    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知道读量角器的度数的方法。

    3.会用量角器度量角。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思考、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量角器度量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问题1:角由什么组成?

    问题2:两条边是线段?直线?射线?

    师:知道了这些,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几张图中共有几个角吧!

    出示数角的一系列图片。

    二、新授

    (一)角的表示

    师:每张图中都有这么多的角,我们该怎样区分它们呢?

    师:给它们各自取个名字,好吗?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表示一个角,怎样去读角。

    角的表示方法:

    (1)可以标出三个大写字母,∠ABC或∠CBA读作:角ABC或角CBA

    (2)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字母B在中间)

    (3)所以,在只有一个角的时候,我们可以:∠B读作:角B

    (4)为了方便,有时我们可以标上数字,:∠1,读作:角1。

    (5)注:区别“∠”和“﹤”的不同,请同学们随意画几个角,训练一下这三种读法。

    (二)角的度量

    1.引入

    展示图片《比较角的大小》

    个别回答,集体核对。

    师:我们以前学过用米、分米、厘米等计量线段的长度,大家能不能想出一种合适的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呢?

    分小组讨论、汇报。

    2.介绍量角器

    师生同时拿出量角器。

    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量角器像一个大迷宫,一点也看不明白,是不是?老师告诉大家在这个迷宫里有4座大城堡: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板书)

    现在请同学们走一走这迷宫,看看你能找到几座城堡。

    反馈:请找到中心点这座城堡的小朋友,指着它(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内半圆的数所在的刻度线称为内刻度线,外半圆的数所在的刻度线称为外刻度线。

    以右边的0°为起点,起点处的0°这条刻度线是内刻度0°的刻度线。

    3.认识1°角

    课件演示。

    把这样的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单位,通常我们用1°表示1度。

    4.学习量角

    (1)出示一个直角让学生量

    师:那么怎样来量角的大小呢?

    分组讨论,汇报。

    师生共同方法:

    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点对点(板书)

    零度刻度线与角的边BC重合---线对边(板书)

    所要量的角的另一条直角边对着90,所以是90°。

    复述量法。

    (2)试一试

    出示40°和140°角

    师:当看另一边时有二个数,应该读哪一个数呢?

    :角的一边对着里面的零度刻度线,就应当数内刻度线了

    当角的一边对着外面的零度刻度线,就应当数外刻度线了---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板书)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

    教材41页“试一试”

    四、

    师生共同回顾本小节所学内容。

    五、作业

    教材46页练习二第4题。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32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感受检验的重要性,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加减法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例3和例4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列口算各题。

    70+20=80-50=35+15=70+80=800-200=

    870-70=300+400=1000-600=720-200=

    让学生说一说,300+400是怎样算的?720-200又是怎样算的?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出示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

    教师: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是算对了的呢?

    2.教学例4

    出示例4的情景图和统计表。

    教师: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师: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读物和文学读物一共的册数)

    教师:要求文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

    教师:600-400=200算得对不对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反馈。

    学生:把600-400再算一遍,如果两次都算出来是200,就说明算对了。

    学生:可以算200+400,如果得600就说明算对了。

    学生:我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如果得400说明就算对了。

    三、练习巩固

    课堂活动1~3题。

    练习六第5~8题。

    教学反思: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有意思的名字教案西师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认识同学姓名中的汉字。2、探寻名字的来历,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师:嵌名诗一首,写满全班名字的纸条。生:询问父母自己名字的来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嵌名诗引路,激发兴趣。1、出示嵌名诗:李氏王朝出我家,恩泽天下意无涯。佳音倍传添新意,甘霖普润三月花。2、师读这首诗,生猜里面所缊含着的名字。(生自由猜)猜后师介绍,这是一首寄予希望的诗,诗中包含了他的名字。在同学们的名字中,相信每一个名字都有自己的来历,也有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咱们今天就一起来议议自己的名字。板书:有意思的名字二、展示自己的名字。1、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如何让别人记着你的名字很重要。咱们今天的第一个事就是请同学们自己介绍一下你名字。包括你的姓,你的名,以及怎样记住这几个字。2、小组内互相交流。(组内分工,评评谁说得最好,大家对他名字记得最牢)3、各小组汇报。三、追根溯源,话名来历。1、刚才咱们通过组内交流,知道了每一个人名字的组成,那么下面咱们就来猜猜你名字的来历吧!看谁猜得又对又准。2、组内交流。友情提示:写出自己的名字,让组内成员猜,如果猜对了,请给予鼓励,如果没猜对,下一接着猜,全都猜不对,就只能你告诉同组的同学了。3、全班交流。师采用抽奖的形式,抽出一位同学的名字,其余同学来猜。要求出组内要求。四、课外拓展。在课外去寻问其他年级同学的名字,并先猜他名字的来历,再让他来印证。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9篇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9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课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艄公、辽阔、明媚、开辟等词。

    2用读、思、批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爱憎分明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用读、思、批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我的祖国》音乐磁带,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观看电影《上甘岭》(可租光碟)或收集了解有关抗美援朝及上甘岭战役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1952年10月,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打响了。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用血肉之躯、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在电影《上甘岭》中,炮火硝烟中的志愿军战士唱起了《我的祖国》这首歌。

    2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第32课《我的祖国》。师板书课文题目,全班齐读。

    二、批注课文题目,初读课文

    1对于这个题目,你在课前了解到了些什么?把你对课文题目的了解批注在课文题目旁边。(本课是影片《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的歌词;这首歌词是着名词作家乔羽所作。)

    2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把你想了解的问题也批注在课文题目旁边。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三个生字的读音。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5师用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6齐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祖国的?

    三、细读课文,思、批结合

    (一)学习一、二小节

    1齐读一、二小节,结合批注谈谈你读懂了些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批注,全班交流。(字词方面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

    3从这两个小节的描写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同桌议一议,并把自己想象到的情境批注在课文旁边。(祖国的江河帆影飘动,百舸争流,希望的田野稻浪翻滚,一片丰收的景象。)

    4全班交流自己读后感受到的美景。根据学生的发言师相机出示展现祖国美景的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5如此美丽的祖国,怎能不让志愿军战士们热爱,怎能不让他们思念,又怎能不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呢!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小节,表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二)学习三、四小节

    1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祖国,也是英雄的祖国。自由读三、四小节,边读边批注。

    2把你批注的朗读后的收获和问题在小组内和伙伴交流。

    3通过在小组内交流,你批注的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全班交流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问。(如学生对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提出疑问,师可借助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大干快上、进行祖国建设的生动场景,帮助学生领会。)

    5把全班交流后的收获批注在课文旁边。

    6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小节。

    (三)学习五、六小节

    1运用前面读、思、批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内自主学习五、六小节。

    2全班交流自学所得,共同解决疑问。

    3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五、六小节。

    四、再创情境,感情升华

    1美丽、强大而又富有朝气的祖国唤起了志愿军战士浓浓的思念,滚滚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2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如今,我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以更美丽、更强大的英姿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对此,你有什么话想对我们伟大的祖国说?

    五、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1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艄稍、捎、梢、哨、消、悄辟劈、壁、避、臂豺材、财

    2练习书写生字。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勾出生字、词,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收到过哪些礼物。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置疑引入

    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今天要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板书:礼物)你想知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礼物吗?一起走进课文《礼物》中去解开谜底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读后交流,掌握概括大意的基本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2检查生字词情况,齐读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重点理解孤苦伶仃、捻、搓的词义。

    3抽生读课文,生生互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顺没有。

    三、再读课文,加深体会

    1刚才你们自己读了课文,听了别人读课文,你知道老婆婆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请迅速勾画下来,先给你的同桌说说。

    2要想弄明白句子的深刻含义,同学们平时会用些什么办法?教师相机点拨:有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等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到本课学习中。

    3根据师生共同整理的内容,点拨学生采用勾画重点词进行理解,并在反复朗读中领悟。在交流中,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评价。

    (1)人们常用穷得揭不开锅、穷得家里开天窗来形象家里穷,那老婆婆吃住条件怎样呢?(抓住砖头支起一口锅、野菜、只有才、唯一等词语来体会),请大家把勾画出来的词句反复读读,并深入体会,交流感想。

    (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勾画出体现老婆婆心情欢快的词语:金黄的树叶、小鸟和虫儿的啼鸣、月亮当灯笼等。从每天天亮、拾柴割草、编筐织席、夜里、捻麻线、搓草绳、一年四季、手脚不停等词语中体会老婆婆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啊,穷困并不可怕,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3)通过对比穷困和乐观,以各种形式指导朗读第2段,体会感情变化(同情赞赏)。同情老婆婆的孤苦伶仃,赞赏老婆婆乐观的生活态度。读出相应的语气和情感。

    (4)这样一位老婆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勤劳、善良、乐观。)

    4课件出示:奇怪的是:这样穷苦一个老人,谁都尊敬她。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婆婆受到每个人尊敬的原因。

    (1)自由读文,全班交流,反复朗读。

    (2)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勾画下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用好在哪里?揭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要抓住特征来具体描写。

    (3)老婆婆的礼物是什么?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4)同桌互读,体会老婆婆的礼物送给哪些人?产生了哪些神奇的作用?教师引读,再次体会礼物的神奇作用,感悟老婆婆受到每个人尊敬的原因。

    (5)四人小组讨论,各式各样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礼物都产生了神奇的作用,他们当时又是怎样想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体会老婆婆的礼物为什么会这么神奇。把每一种人接受礼物后的心情表达出来,加深课文理解。(如:伤心的人,会想到流泪是改变不了现实的,只有勇敢面对,像老婆婆一样微笑着生活;愤怒的人,会想到老婆婆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没有抱怨,笑对生活,自己的怒气又从何谈起;劳累的人,会想到老婆婆生活穷困,但态度乐观,不停地劳作,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自己的辛劳又算得了什么。)

    (6)是啊!微笑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们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让人们的痛苦得到缓解,让人们的疲惫得到放松这就是微笑的神奇所在。微笑吸引着每一个人!课文中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把你喜欢的地方再读一读,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再现微笑的神奇力量,从而加深对老婆婆贫困而充满阳光的生活的感悟。

    (7)各式各样的人,除了课文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老婆婆会微笑着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讨论交流。

    四、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老婆婆的生活虽然穷苦,但她勤劳而善良,她的生活充实而美好,因为她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1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要送给别人呢?你收到过这样的礼物吗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同伴、全班交流。

    2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微笑着面对人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都真诚地对待别人,送给别人真诚的微笑。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丰富多彩的成语,让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体味其中的趣味。积累歇后语。

    2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愿意与别人交流,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学会按顺序观察图画并写下来。

    4自主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从小养成善于积累、喜欢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不是四个字的成语。

    2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有趣的成语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和好多好多的成语娃娃交上了好朋友,谁愿意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呢?(抽生说)

    刚才同学们说的成语娃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四个字的,今天,我们还要和许多不是四个字的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2读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1)学生自由读书上的成语,你发现了什么?(书上的成语呈阶梯状,字数由少增多。)

    (2)你知道这些成语的含义吗?抽生自由说,教师适时指导、补充。

    (莫须有也许有,恐怕有。)

    (3)师生交流除书上以外的不是四个字的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分青红皂白;吃一堑,长一智等)

    3讲成语故事。

    (1)抽生读《破釜沉舟》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教师总结: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成语是我们祖国的宝藏,有的来源于诗文经典,有的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我们平时注意搜集、积累这些成语,以后说话和写作一定会受益匪浅。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读书上的歇后语。

    2学生合作学习,弄懂每条歇后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学习结果。

    4试着用其中的一条歇后语说话。

    5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歇后语。

    三、小小讨论会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足智多谋的孙膑、聪明能干的禄东赞、机智勇敢的小姑娘杰奎琳他们用智慧解决了种种难题。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也可能遇到过难题,你愿意告诉大家,让老师和同学们为你解决困难吗?

    1抽学生说。

    2小组讨论。

    3交流。

    4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谁有困难,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难关。

    四、看图写话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连环画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看完后,思考:(1)这几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2)图中的男孩是怎样把皮球弄出来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将这几幅图写下来,注意把这件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五、自主阅读《忆读书》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着名作家冰心奶奶读书的故事吧!

    1学生自读。思考:我为什么喜欢读书?读了哪些书?读书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2讨论交流。

    3你喜欢读书吗?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4教师总结。正如冰心奶奶所说,读书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还可以得到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让我们都做一个好读书、会读书的好孩子吧!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乐曲。

    学生:搜集有关钟子期、俞伯牙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直接导入

    1.课前大家预习了《高山流水》这一课,会认课文里的词语吗?一起读读吧!

    晋国奉命抒情坟墓友谊

    心急如焚如泣如诉风平浪静

    气势磅礴烟波浩渺催人泪下

    一见如故高山流水

    2.师: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板书)。

    二、题目设疑,初读课文

    (一)想象画面,导入课文。

    1.看到题目(课件),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2.其实呀,高山流水也是一曲古筝曲,这段音乐中还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去了解本课的重要内容。默读课文,开始吧。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俞伯牙通过一曲《高山流水》遇到了知音钟子期。)

    2.师:课文的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板书)

    3.谁知道知音本来的意思是什么(懂音乐的人、好朋友)。那课文里的意思是什么,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我们运用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俞伯牙是怎样一个人,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第1段)。抽生读。课文里还有一个词语也告诉了我们他在音乐上成绩卓着,找找。(琴艺高超)

    1.作为音乐家要找到懂自己音乐的人,容易吗?(为什么这样说)

    2.课文什么地方写俞伯牙知音难寻。(第2段)

    3.抽生读。

    4.读后有什么样的感受。(一直都没找到知音)

    5.在第2段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音乐家知音难寻。(琴艺高超,始终)

    6.从琴艺高超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始终你有什么体会。

    7.是呀,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伯牙虽琴艺高超,但始终没有遇到能听懂他音乐的人,能用你们的朗读传达伯牙这种知音难求的心境吗?齐读。

    (二)知音难寻,乐曲无人赏识,作为一位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憾事,就像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伯牙在做官出使的途中,只能面江对月,借曲抒情,弹奏起自己最喜欢的一曲《高山流水》。

    1.课文3、4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伯牙弹奏曲子时的景象,请用笔勾画。

    2.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美景和琴声相伴的那个傍晚,可以闭上眼想象当时的画面。

    3.抽生答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正在伯牙抚琴而奏时,子期来到伯牙的身边,他听到《高山流水》又会看到些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5~7段。

    1.自读5~7段,勾画出写听了乐曲后钟子期的神态和语言的句子。

    2.交流,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梳理。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3.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你是从哪些重点词语体会到的。(啧啧赞叹,意味深长,真妙)

    5.啧啧赞叹说明了什么,意味深长又表示什么?啧啧赞叹是什么意思?赞的是什么?为什么赞叹?他是怎么赞叹的?真妙,妙在哪里?

    对,一个妙字就道出了子期听懂了伯牙的音乐。那意味深长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意味深长地说?从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什么?他又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些什么?子期又一次称赞伯牙的琴声,可以说伯牙弹得妙,子期赞得也妙。

    6.抽生读。(谁来道出子期那发自内心的赞叹)

    评价,从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感受到了子期在肯定伯牙的琴声,谁再来再试试。

    7.齐读。

    8.听了子期的赞赏,伯牙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先是看一眼,只觉惊讶,后来再也)

    9.我们能感受到这时的伯牙心情非常激动,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他此时激动不已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站起来)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激动?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呀!伯牙和子期就这样成为知音。此时也许伯牙还会激动万分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10.是啊,伯牙苦于无法找到知音,却偶然遇到一个能听懂自己音乐的人钟子期,子期这样的赞赏怎不让他激动。

    11.教师引读,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通过朗读去体会伯牙激动不已的心情。

    (四)学习凭吊知音部分

    正因为这样,两人才会一见如故,有了来年的约定。第二年伯牙如期来到江边,盼望着子期的到来,而等来的是子期的死讯。

    1.自读课文8~12段,说一说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2.生汇报。

    3.为什么让你感动。

    4.哪些词语、句子让你受到感动,从噙着泪水你想到了什么,从摔得粉碎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唯一的知音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5.大家在读的时候就要通过这些词语把伯牙此时悲痛伤心的心情表达出来。

    师:谁来读。

    师:我们听出来了,子期也许是短暂地离开,不是永别,谁再来读。

    师:说说哪些地方读得好。

    生:强调了

    师:为什么要强调。

    师:是呀,通过伯牙的神态语言动作,表现出他此时的痛苦,咱们再读一读。

    四、创设情景,强化感悟

    1.自读理解。

    这样的偶遇让人激动,这样的离别更让人心碎不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流传至今,碎琴山、古琴台也因此得名,成了他们友谊的见证。

    自读13、14段。

    2.回顾总结。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通过边读边想知道了伯牙和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同时对知音这个词语也有了新的理解,知音也成了(生答)让我们再读课题,想想学了课文后对高山流水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3.拓展延伸。

    是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音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己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了友谊的真正含义。孩子们,珍惜你的朋友,珍惜你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吧!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巩固旧知,发现语文学习规律。

    2背诵各国谚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3阅读成语故事,积累词语,拓宽知识面。

    4学会办报,在实践中锻炼听、说、读、写能力。

    5激发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所见所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6培养个性化阅读,从不同角度有所获,有所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

    难点:培养个性化阅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资料。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迁移运用

    1学生自由读句。同桌相互读。

    2小组讨论带点词的相同之处。

    3指名读,注意指导带点词的理解。

    4在实践中去运用、感悟。

    二、读读记记,语言积累

    1小组内读,读准确。

    2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同桌对背。

    4全班交流搜集到的类似俗语、谚语,并把这些句子记在采蜜集中。

    三、积累成语,体会内涵

    1学生自由读,读准确。

    2观看《刮目相看》动画。

    3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4小组内交流相关的成语故事,将这些成语收集到采蜜集中。

    四、综合学习,提高能力

    1说话练习,话题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

    2小组内交流资料,互相补充,并选一名成员上台演说。

    3小组间评比,相机指导。

    4小组中讨论如何办报,交流办报方案。

    5指导写作。

    五、自主阅读,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澳门风光片。

    2学生自由朗读。

    3小组中互相帮助学习。

    4交流学习经验。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

    二、初读课文

    1.读读课文,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

    2.检查字词

    麦茬: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三、学习课文

    1.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出示ppt:

    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然后画出佩佳在这一天中的表现,再画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2.交流

    佩佳:

    想再睡一会儿,他觉得还来得及呢先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又在果园里吃吃玩玩。总之他干事一推再推,最后一事无成。

    其他人:

    拖拉机手这一天翻耕的麦茬地,看建筑工人新砌的一堵墙,面包师制作的面包,图书馆里一天中人们看完后还回来的书。

    3.别人在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没做,他能弥补回这天没做的事情吗?(不能,因为每一天人们都会做很多事,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4.佩佳错在哪呢?(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去完成。)

    5.最后佩佳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

    讨论:佩佳到底明白了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

    四、总结

    谈谈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与日俱增、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读、找、悟、批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这棵橡树的骄傲情绪。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骄傲的人将失去朋友,无助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将自己的感受、体会、感悟等批注在课文旁边。

    2从橡树成长、骄傲、无助、失败的过程,明白骄傲的人将失去朋友,无助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运用工具书识字解词;橡树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橡树,引入新课

    师:(贴图片)这是一棵高大的橡树。橡树的种类很多,黑橡、白橡、栗橡等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橡树之老,高寿竟达400多岁,叶子比手掌还大,果实坚硬,是松鼠等好玩动物的上等食品;橡树树冠有多大,树根就有多广,地下风光和地上风情可以媲美,人们把橡树看作壮悍强大的象征。是啊,橡树是挺拔威武的,这使它渐渐变得骄傲起来,并且随着身材的长高和枝叶的繁茂,橡树的骄傲情绪也与日俱增。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骄傲的橡树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抓住与日俱增、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独一无二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些什么,并跟同桌交流。

    3检查初读情况,抽生谈谈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这是怎样的一棵橡树呢?(骄傲)它几次砍掉周围的树木?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段?

    2由点及面,逐步感悟。

    (1)示范引路,掌握方法(学习课文第2段)。

    (读)

    自由读课文第2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谁干什么?态度怎样?(找)课文哪些词句体现了橡树的骄傲、蛮横?请找出来作上记号。(生能找出居高临下、轻蔑、大声喊等明显的词,师相机板书;生找出橡树的语言,师给予肯定并指出这是较为含蓄地体现了橡树的骄傲、蛮横,指导读出蛮横的语气。)

    (悟)

    从这些词句中,你觉得橡树怎样?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

    生1:我从大声喊感受到橡树变得脾气暴躁,目空一切。

    生2:我从丑陋、收拾两个词可以看出橡树心胸狭窄、唯我独尊。

    生3:我从可怜体会到榛子树的无辜、无奈、无助。

    (批)

    学着书上的批注,把你刚才的体会、感受写在右边的批注栏里;写好后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师总结学习批读文的方法:读、找、悟、批。

    (2)运用学法,多向互动(学习课文第3~5段)。

    ①小组合作,互动学习。学生以四人为一合作小组,按照学习批读文的方法批读课文的3~5段。

    ②教师深入课堂,及时点拨,相机指导。

    (3)师生互动评议,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师生互动评议:从脾气越来越大的橡树、橡树并没有就此罢休、大吵大闹的橡树把它周围的树木都一棵棵斩尽了体会出橡树思想上一天天发生着变化,骄傲情绪也与日俱增。从命令妄自尊大不可一世斩尽等词体会橡树的唯我独尊、目空一切(师相机板书。)

    3有感情地朗读第2~5段,边读边想象橡树的神态、动作。

    4橡树为什么会这么骄傲呢?勾画出描写橡树特点的词语。(粗壮高大、挺拔威武、亭亭如盖)批读第1段后交流。

    5橡树骄傲的结果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可悲的下场?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批读第6段。

    (1)勾画出狂风肆虐和橡树被狂风折磨的词语。批注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小组交流后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骄傲的人将失去朋友,无助的人必然失败。)

    五、拓展练笔,生命对白

    1这棵高大的橡树本来可以不被狂风吹断的。同学们,你们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对橡树说吧。

    2在你的身边有这样类似的人和事吗?你想对他说什么?请大家任选一个话题写下来吧!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 篇8

    一、引入谈话

    师:孩子们,你们有梦想吗?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梦想?

    师:今天,让我们走进加拿大,走进一个普通的家庭,去看看一个普通的6岁男孩瑞恩,他有什么梦想呢?

    二、新课

    师:打开书124页,快速朗读课文,想想瑞恩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用把它勾画下来。(板书:捐一口井)(生汇报,孩子们没有病死)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触,能说说吗?孩子,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师:谁再来说说读这句话是内心的感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里读出来。请大家也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师:你们读得真棒,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非常同情非洲的那些孩子。有爱心的小瑞恩听了老师讲了非洲人民的生活状况(板书:听非洲生活状况)被深深地震动了(板书:震动)于是,为非洲孩子捐一口井就成了他强烈的梦想(板书:梦想)可挖一口井需要很多钱,他还那么小,又没有能力赚钱,为了实现梦想,他是怎么做的?读文,请用﹏勾画出来。哥哥和弟弟树枝

    :师:其他的孩子勾出来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你从中想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想到的?

    师:你是从关键词中体会到的。对,我们平时学习就应该像他这样抓重点句,抓关键词来理解。

    师;你还从这句话中的那些地方想到了什么?

    师:把你们的理解送进文字里,齐读。

    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瑞恩除了这几种劳动方式挣钱以外,还有很多种,你们想像一下,还会有哪些劳动方式?

    师:是呀,在别人玩耍是,他却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辞辛劳地努力着,多么让人敬佩呀!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一次走进瑞恩的心里。

    师: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瑞恩在承担应做的家务之外自己挣,,除了你们勾的这个地方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着?(4个月)

    师:瑞恩就这样辛勤的劳动了4个月,可挣来的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可一口井却需要2000加元,我们按4个月挣70加元来算算,挣2000加元需要多少年?(近xx年)要想实现这个梦想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面对这种情况小瑞恩是怎么做的?

    师:(继续着、一年多)我们试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是怎么继续着的。试用当的时候,他做的的句式练习说话。

    师:瑞恩无论春夏秋冬一直坚持着,(板书:坚持)瑞恩的不懈努力下,竟筹足了2000加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从这个竟字中体会到什么?(这个梦想的实现有点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置信、难以想象)(人们想不到什么?)

    句式训练:人们想不到(一个六岁的孩子)人们想不到

    师:把你的体会送进文字里去。他读得怎样?你来读读。

    师:把你们的体会也读出来,齐读这段话。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瑞恩的坚持和艰辛。瑞恩就是这样在自己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非洲孩子捐一口井。瑞恩的梦想结实了吗?对,非洲人民的苦难生活让瑞恩又产生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引读)(板书:都喝上洁净的水)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扩大,为了实现新的梦想他又继续着

    师:请联系上下文,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他是怎样继续着的?(生:像以前一样、游说、宣传、鼓励、榜样的力量)

    师:就是在他的努力、游说、宣传,榜样的力量下,五年后,他的这个梦想成了千百人的梦想,竟也成了千百人参加的一项事业,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他们已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为(生答),被人称为(生答)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英雄、灵魂在这儿指的是什么?(壮举、感动了许多人)(爱心)

    师:瑞恩就是用他的爱心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除了你们刚才说的那些努力外,他还有什么会继续着?(板书:)(梦想会继续着⑴水接进每家每户,⑵水灌溉干涸的土地,变农田,种上庄稼,⑶医药,⑷玩具等)

    师:瑞恩的梦想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美,瑞恩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师:学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初瑞恩自己辛苦挣了四个月才70加元,如果就靠自己来挣需要近十年的时间,为什么他能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挣来2000加元,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以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快速阅读全文,用︽︾勾画出相关的句子,自己再读读。(汇报)

    师:你们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懂教育方法,能正确引导孩子,懂道理)假如我们的家长面对这种梦想会怎么说?

    师:除了母亲的正确引导外,还跟什么分不开?

    师:因为仅凭瑞恩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瑞恩在自己的母亲和家人的理解,在朋友的帮助和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以及在自己的爱心、坚持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师:刚开课时,许多孩子都谈到了自己的梦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一定有了许多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具体办法,谁能说说你准备为实现梦想怎么去努力?

    三、总结

    师:同学们的梦想是多么的美好,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够实现。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你的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你的人生将会绚丽辉煌。

    师:下课。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 篇9

    在教学《那只松鼠》一文中的逮松鼠时,有学生要求表演,我思考片刻,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有3个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刚表演完,孩子们要求再表演一次,并提出:松鼠跳时应该跳高一些,再叫几只松鼠吧!

    表演又开始了,六只小松鼠在讲台上跳过来跳过去,父亲一会儿捉这只,一会儿捉那只,累得直喘粗气,瘫坐在地上时,小松鼠却跑到他面前逗他。父亲想:女儿多么想要一只小松鼠啊!又奋起直追小松鼠。逮松鼠真是不容易,眼看要逮到了,松鼠却机灵地逃脱了。后来父亲用随身携带的网袋,终于网住了一只。

    (表演完毕,同学们开心地笑了起来)[更多教学反思]

    师:逮松鼠容易吗?感觉怎样?

    生:不容易。好累。

    师:假如你就是网袋中的小松鼠,你会对这位父亲说什么呢?

    生:这位叔叔,求你放了我吧!

    生:我是一只小松鼠,很嫩很小,我还要吃奶,你捉了我,我爸爸妈妈会伤心死的。你行行好,放了我吧!

    师:别害怕,我不伤害你的,我会给你很多好吃的。

    (该学生不能回答,另一个学生说,我来帮他说。)

    生:可是你那儿没有我的伙伴,我很孤单,即使有好吃的,我也没有胃口,我会死的。

    师:我让我的女儿和你一起玩,你会很快乐的。

    生:你们大城市太吵了,我不喜欢,我属于大自然,大自然才是我的家,只有在这儿,我才能快乐地生活。请你放了我吧(学生双手合十)。

    (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像是乞求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他好想这位叔叔放了它,它好想活下来,它害怕死。

    (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

    师:面对此前此景,父亲是怎么做的呢?

    生:咬咬牙,把它放了。

    师:为什么要咬咬牙呢?

    生:下决心不容易,因为他的女儿常常吵着要养松鼠,而且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逮到了一只小松鼠。

    生:因为他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生命,他有一颗爱心,所以他下决心把小松鼠放了,并且决定回家不告诉女儿。

    师:是啊,因为父亲对动物有一颗爱心,他才把好不容易逮到的小松鼠放回了大自然,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放松鼠的段落吧!(47段)

    师:父亲回到家说了小松鼠的事了吗?为什么?

    生:说了。因为他惦记小松鼠,在一次晚餐时,他得意忘形地说了小松鼠的故事。.

    师:得意忘形是什么意思?

    生:太高兴,忘记了不该说,就情不自禁地说了。

    师:父亲得意忘形的结果是怎样的?假如父亲不得意忘形又会怎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8、9自然段。(指名回答)

    生:得意忘形的结果是知道女儿也很爱小松鼠,不愿意伤害小松鼠。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读:女儿竟一点也没有责怪我的意思,依旧稚气未脱地沉浸在我的故事里,并且饱含深情地问我:爸爸,后来他回家了吗?它回到妈妈身边了吗?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句话?举手的都站起来读。

    生:读。

    师:小女孩美好的心灵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得意忘形的结果:父亲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因为他讲了松鼠的故事才知道女儿也关爱小松鼠,不愿意伤害它,没有责怪他。

    生:假如父亲不得意忘形,他的女儿不会知道这件事。他一直会对女儿愧疚,因为女儿好想养一只小松鼠。他就不知道女儿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师:是呀,文中的父亲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行为影响了他的女儿,他在女儿的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也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我相信,你们也会像文中的小女孩一样让这颗种子在心里扎根生长。你们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们说嘛?

    生:我们要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不掏鸟窝。保护树木就是保护小鸟。

    教学反思:

    抓重点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俩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这堂课主要是学习49自然段,第一个目标我感觉完成得还可以,在体会父女俩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也完成得不错,但在第二个目标中,揣摩人物情感变化做得还不够,比如:父亲捉到松鼠后高兴的心情,触摸松鼠时的神态动作。在我的备课中,逮松鼠只是一个复习的导入,我没想到学生会提出表演,并且表演的效果还不错,这是我没料到的。在整堂课中,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说假如你是网袋中的小松鼠时,当有的同学不能回答,竟有人毛遂自荐帮助他们。学生的这些变化,我想:都得归功于课外阅读,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学会了思考,在课堂上老师适当的点拨就能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热闹的菜地说课西师版(教案范文精选)


    《热闹的菜地》说课西师版

    一、说教材。

    《热闹的菜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除本文外,在课文的编排上,本单元还有《种水珠》、《三个伙伴》、《岳飞练字》、《达尔文浇花》和古诗《所见》,这六篇课文,内容生动,反映了儿童的生活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易于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热闹的菜地》一文以儿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豆角、茄子、丝瓜、萝卜、番茄、莲藕、辣椒、南瓜等蔬菜的颜色、形状,以及生长地,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理解,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美好的童年,是训练孩子背诵的好材料。

    介于此,在本文的教学,便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受生活乐趣方面入手。

    二、说学情。

    教育教学的受体是学生,教育教学效果的达成情况也应以学生的所得为

    标准。在《课程标准》中,将教学定位于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重要的内容,故此,在教育教学中,考虑作为受体学生的应有水平,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出发点之一。本次授课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体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年龄较小,又地处山区,以下两方面的特点值得注意:

    1.低年级儿童注意力持久性较弱,在教学设计时应用孩子最欢迎的学习活动形式来转移注意力,激发兴趣。

    2.语言表达不完整,语言表达方式单一、口语多是低年级儿童的常见现象,在教学设计时多种语言表达引导,督促说话的准确、完整,方式的多样性。

    三、说目标。

    根据本课的文本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时,

    我定下了以下几个目标: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生活的乐趣,背诵课文。

    3、训练孩子们的语言,做到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在《课程标准》中,结合语文是

    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这一学科特点,将语文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出旨在体现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但这三个维度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开来独立地去理解。在本课中,通过对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训练孩子语言,做到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这一知识能力维度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注重方法的引导,让孩子明确学习方法同样是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产生阅读的兴趣,方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达到感受生活乐趣这情感目标。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直倡导着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法学法。在教师教法设计中,根据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媒体展示法、游戏激趣法和情境演示法。在学生的学法中,根据课文形式优美,形象生动的特点,将本课的学法定为自主识字法、游戏巩固法和朗读法。这些教法学法的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有序地走进文本,让课堂成为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五、说流程。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教学各个环节均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设计出孩子们的小伙伴小辣椒作为学习向导,让孩子们在小辣椒的带领下,逐步深入蔬菜王国,在进入蔬菜王国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记文,在参观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下面我仔细说说各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引入,揭示新课。

    谈话的内容是让孩子们先说说自己交朋友的情况,然后再由教师转向今天

    的教学内容,是让他们去认识更多的蔬菜朋友。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迎合孩子爱交朋友的特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是为孩子们提供口语训练的材料,训练孩子们口语能力。

    揭示课题后,告诉孩子们,咱们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向导,他会成为咱们今天所认识的第一位朋友,但跟他交朋友还不那么容易,要先请大家猜猜他是谁?然后他才能好好地为我们服务呢?在孩子们猜出这位小向导就是小辣椒时,乘机学习新词辣椒,将生字新词教学在此处分开,适当降低了生字新词的难度。这一环节利用谜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选用小辣椒作为本文的向导,一是因为辣椒一词是新词,二是因为辣椒红红的身子,挺可爱,用此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二)认读生字,读通读顺。

    随着小向导的介绍,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坐上童话列车驶向第一站,

    在这一站中,小向导为咱们提出了学习要求读儿歌,看谁读得又正确又通顺。在完成这个任务时,教师提出要求,要读正确通顺就得先会认生字,于是叫孩子们用笔勾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然后认读生字卡,正音后同桌互玩说字找字游戏,认准每个字的字音。然后将生字娃娃送回家,读通顺读正确儿歌。《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一年级,又是山区的孩子,语感训练尚处起步阶段,故我将训练点作了适当下调,让孩子们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即要求孩子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错、不读破这五不的要求。

    (三)认识朋友,品读儿歌。

    在孩子们会读后,在小辣椒的提醒下,咱们又坐上童话列车,驶向第二

    站,认识蔬菜娃娃。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出两个问题:一是儿歌中为我们介绍了哪几位蔬菜朋友?通过读儿歌,你都知道了你朋友的哪些特点?第一问题在于把握文章的主要角色,第二问在于抓出主要特点。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融合说话训练,让孩子们说完整、说通顺。

    在认识朋友后,紧接着设计出让孩子们自读课文,教师引读,学生间引读等形式,让孩子们读熟读出味儿。

    (四)和韵唱读,背诵儿歌。

    在孩子们读熟儿歌的基础上,让小辣椒带领大家来到了第三站,游乐园。

    在这里,孩子们将放松,在愉悦的配乐声中唱读儿歌,背诵儿歌。孩子们经过紧张的学习,此时已经够累了。在此时如果让孩子们强背,效果不好,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厌学情绪,为此,特融音乐、儿歌于一体,让孩子们轻松背诵。

    (五)拓展延伸,傲游蔬菜王国。

    在各项学习均完成的情况下,由小辣椒带着大家进入蔬菜王国,去结识更

    多的的蔬菜朋友。让咱们的课程由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生活。

    六、说板书。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集锦


    小编认为“西师版五年级教案”是一个值得一读的好文章,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基石。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等问题思考、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2、 懂得“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蕴含的巨大价值。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最佳路径》,谁愿意先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格罗培斯大师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大伤脑筋,无意间受到一位老太太的启示,从而设计了世界最佳路径。)

    (一)格罗培斯是受什么启发设计出了最佳路径的?为什么说这是一条最佳路径?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投入,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已经有了答案,现在咱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格罗培斯是受什么启发设计出了最佳路径的?)

    预设:格罗培斯是受老人卖葡萄的做法的启发,而设计出最佳路径的;格罗培斯是受“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启示而设计出最佳路径的。

    预设:学生可能抓“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子葡萄上路”

    师:课文的哪部分写了这个内容?(4 ,5段)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四五段,然后用你自己的话来夸夸老人的做法。

    预设:(1)、老人的做法很好,我特别喜欢。因为她给人了自由,让人任其选择了。

    (2)、老人真聪明,我很欣赏老人的做法,因为她尊重了顾客。

    师:老人的做法为游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就请同学们感情朗读四五段,再现游人采摘时的那份欣喜。

    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获得启示的格罗培斯决定立即返回巴黎, “立即”一词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坐在车上的格罗培斯当时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预设:格罗培斯可能想,让我大伤脑筋的问题终于解决了,真得感谢老人啊!

    格罗培斯可能想到了最佳路径的设计方案;

    格罗培斯可能想到撒下草种,提前开放,让游人先踩出痕迹,再铺设小路。

    交流:预设:学生可能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谈小路美;

    抓“按着游人踩出的痕迹铺设道路”体会格罗培斯把游人的感受放在了第一位;

    联系前文体会格罗培斯也给了游人自由;……

    师:如果说老人的做法给予了格罗培斯最大的灵感,使他创设了最佳路径;那还有哪些原因使他创设了最佳路径。

    预设:学生抓第三自然段,“修改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40多年,70多处精美杰作”,“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却让他大伤脑筋”从这些句子中引导学生体会格罗培斯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人格魅力。

    朗读训练:

    此时的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接下来请用你的朗读表达你对格罗培斯的敬佩之情。

    三、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生活中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给他人信任的同时也会赢得他人的信任;

    遇到困难不要放弃,应该学会从别人的做法中得到启示;

    学习格罗培斯善于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做任何事情都要一丝不苟。

    ……

    四、作业:

    假如你能成为一名大师,你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大师?你应该怎样做?

    [《最佳路径》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2】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1. 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

    2. 准备磁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今天,我们将走进塔木钦草原,感受它的美丽与辽阔。

    全文共分7段,第1段写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像大海。第2段写草原人在马背上的雄姿让“我”心生敬意。第3段介绍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第4~7段写草原上云彩变幻无穷,骤雨后会出现奇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

    这是一篇批读文,要让学生根据课后提出的要求自主学习,边读边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学习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边读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西师大:《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浓郁的父子情,学习科考队员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幻灯片导入生字、新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有谁愿意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故事框架。)

    二、学习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部分(第二部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老师提出的阅读提示解决问题。

    出示自学提示:自主阅读课文79自然段。

    (1)当科考队员明白老羚羊冒死截车之后,心情是怎样的?他们接下来又是怎样做的?

    (2)勾画出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动作的词,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当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时,老羚羊又是怎样做的?

    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句子1:众人这才明白了老羚羊冒死截车的缘故。顿时,大家对一直站在近前的那只羚羊肃然起敬。

    谁来说说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哪个孩子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是呀,老羚羊让我们对它他肃然起敬。

    因为老羚羊为了儿子,不顾一切跪倒在车前,我们对它肃然起敬。

    因为老羚羊那纹丝不动的身躯,那无助乞求的眼神,希望能帮帮它,我们对它肃然起敬。

    因为它老羚羊那夺眶而出的泪水,那一步一回头的期盼,我们对它肃然起敬,是老羚羊对儿子的爱,让所有人对它肃然起敬!(板书爱)带着这种敬佩之情,科考队员对小羚羊可是关怀备至,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2: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给受伤的小羚羊喝。老队长则从随行携带的药箱里,找出一些止血和消炎的药,碾碎后,敷在小羚羊的伤口上;然后,他又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

    注:感受到科考队员热爱动物、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出示句子3: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

    注:静静、注视、缓缓表达了老羚羊对受伤的小羚羊的关切和不舍。

    三、学习第三部分羚羊父子团聚,体会情感

    小组合作与探究

    自主阅读课文1012自然段

    1、老羚羊为何消瘦了许多?

    2、找出羚羊父子团聚的画面,想一想此时他们在一起会说些什么?

    3、科考队员为什么流泪了?

    小组汇报交流

    句子出示1:那只老羚羊比先前消瘦了许多。明确:老羚羊对孩子的担心和思念。

    句子出示2:咩,咩活蹦乱跳的小羚羊,围着老羚羊边跳边叫;老羚羊慈爱的目光在小羚羊身上扫来扫去,还不时用嘴去蹭小羚羊的后腿。

    抽生重点研读此段,读出他们团聚的喜悦与幸福。

    明确:小羚羊的健康和欢快;老羚羊对小羚羊的慈爱。

    句子出示3:全体科考队员噙着眼泪,默默地注视着,待两只羚羊逐渐没入草丛中,才缓缓离去。

    明确:默默注视表明科考队员们已经深深地被藏羚羊父子间的亲情感动,缓缓表达科考队员对羚羊的不舍与祝福。

    四、小结

    师:这个故事最终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到底是什么让这一切变得如此美好呢?

    生:爱。老羚羊对小羚羊的爱;科考队员对羚羊们的爱。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这是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这幅感人的画面,是老羚羊对小羚羊的爱描绘的!是科考队员对动物的爱描绘的,拥有着爱的人和动物相处的多么融洽,多么和谐,多么感人!我想此时此刻,咱们的心灵是会受到震撼的!拿出课堂本,让我们默默的记下自己的感想吧!

    板书设计:

    藏羚羊的故事团聚老羚羊

    小羚羊求救爱救助科考队员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4】

    长征--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它不仅以独特的魅力震撼了所有的炎黄子孙,而且像完美的神话,超越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翻越大雪山》讲的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故事。

    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夹金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翻越大雪山即将面临的问题,接着写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 红军将士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的经过,最后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后高兴、激动的心情。歌颂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多次运用环境描写,如课文第五段中“一到山脚……摔下雪壁”等,这些描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多体会。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环境的险恶,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第2段:介绍夹金山自然条件的恶劣。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呼吸十分困难”体会空气的稀薄,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3段: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面临的问题。抓住“衣服”、“草鞋”、“老茧”、“既……也……”体会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面临的困难。“能走过去吗?”是啊,能走过去吗?这的确是一个大问号,引导学生从这一句问话中体会翻越雪山极其困难。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感受,为品读下文做好铺垫。

    第5段:通过勾画、品读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环境的险恶。环境描写的句子如:“一到山脚……到处都是雪,雪,雪。”“这里的地形…摔下雪壁。”这些险恶的环境与后文“被救出来的人……又归队继续前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迤逦:曲折连绵。

    第6段:教学时可抓住“拼尽”一词,体会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拼尽”可换成哪些词?为何用“拼尽”?联系本段第1、2句话知道山上极度寒冷,从第3、4句话体会空气非常稀薄,从第5句“要是……就……”体会当时生命危在旦夕,情况十分危急。所以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挑战极限,挑战生命,艰难前进。

    第7~12段:讲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舟共济的革命深情。教学时,抓住人物语言、动作体会红军将士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如第11段,先勾画描写指导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词句,然后抓住“脱下”、“披在”、“背起来”、“带着”、“爬”等动词,想象指导员背着昏迷的战士翻越大雪山的情景,通过反复的朗读或分角色情景表演,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踉跄:走路不稳。

    第13段:写红军战士翻越雪山后高兴、激动的心情。可引导学生想象战士们胜利会师后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课后第1题:这是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放在教学中进行。课文2、3、5、6段都写了红军翻越大雪山遇到的困难,如极度寒冷、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天气变幻莫测、地形险峻等。5、6段还写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办法,如手拿拐棍、用刺刀挖脚窝,用木棍、绑腿救摔进雪坑的战士,互相搀扶等。

    课后第2题:环境描写的作用,侧面表现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课后第3题:摘抄、背诵都是为了让学生加强积累,背诵时可采用结合插图或浮现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背诵。

    [西师大版《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5】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美丽的眼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美丽的眼睛》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节,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如童话般美丽的故事。“我”冒险下水,偏遇上了胃痉挛。在这生命危急的时刻,我看到了一双美丽的眼睛—海豚的眼睛。海豚使劲顶着我,让我趴在它的背上,把我送回了岸边。当我平静下来以后,海豚又和我在海里嬉戏了好一阵儿,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全篇以“美丽的眼睛”为主线,带领我们走进海豚那美丽纯洁的心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爱。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并积累新词。

    2、会用读、思、批、诵的学习方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

    3、通过品读词句,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爱,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从小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学习课文,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激发联想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运用读、思、批、诵的学习方法品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爱,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从小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思想。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海豚的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情感朗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并积累新词。

    2、会用读、思、批、诵的学习方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

    3、通过品读词句,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爱,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从小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学习课文,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激发联想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运用读、思、批、诵的学习方法品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爱,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从小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你们见过海豚吗?你们课前都收集了很多有关海豚的资料吧,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收集的信息。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海豚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教师激情导入:海豚,这海中的精灵,可爱的模样,如婴儿般的声音是我们对海豚的印象。它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一个发达的大脑,智商远远高于一般的动物,享有“海中智叟”的美誉。它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救人。海豚救人的英雄壮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因此它还被人们亲切的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寻找那美丽的眼睛(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预习得怎样,行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2)抽生接力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通顺。

    2、自由朗读课文,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学会边读边思考。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细读感悟,体会“美丽”

    1、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

    (1)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个自然段具体写的?请自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些什么?

    (2)交流体会,学生通过读第一自然段,体验“我”当时胃抽筋,使不上力,动弹不得的无奈与痛苦,以及氧气筒支撑不了多久的紧急。

    (3)有感情的朗读。此时此刻“我”最希望什么?“有谁快来救救我啊!”从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文中哪个词反映我很着急?“呐喊”是什么意思?我在海的深处遇险,大海无情的淹没了我的身体但淹没不了我心中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4)突然,我觉得腋下有个东西在往上撑。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脑海中会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我”认为是什么?他们朗读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从朗读中感受“我”内心的绝望和恐惧)

    (5)可就在“我”被吓得魂飞魄散时却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赶快读读后面的三句话吧!

    (6)我默默的注视着海豚的眼睛,那美丽的`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什么?

    (7)生自由讨论,并回答。

    (8)海豚给“我”带来了生的希望,“我”最终的命运会怎样呢?海豚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与感动?请自由朗读第3—5自然段,老师这里有些温馨提示,或许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2、推荐学习策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

    如:(1)读一读,勾画出让你怦然心动的词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感受、体会等。

    (2)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疑惑。

    3、交流读书体会,教师抓住重点词句相机点拨。

    如:第四自然段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海豚“安抚我”、“背着我”、“搁浅”、“停留在那里不动”等词句,体会它不顾自身安危只为确定“我”的安全,感悟海豚善良的内心世界。

    第五自然段“我”和海豚又双双游向大海,在大海里玩个痛快。引导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勾勒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我”和海豚怎么玩的?

    第六自然段“我”与海豚依依惜别时,又是那双美丽的眼睛令“我”难以割舍。在他们四目相视的时刻,彼此都用眼睛在述说着什么呢?抓住“又用那美丽的眼睛看着我”这一关键句子,体会海豚眼睛里饱含的深情。

    4、文中反复提到“美丽的眼睛”,并称“那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美丽的眼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5、生自由讨论、回答。

    四、总结,拓展。

    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无名英雄。在危难时刻总能挺身而出,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1、生自由讨论并回答。

    2、教师总结:孩子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让爱永驻心间,用爱构建美丽和谐的家园。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是呀,海豚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名副其实的海上救生员。我们在赞美、感谢海豚的时候,也应该自觉地保护他们。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6】

    1. 读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2. 什么是词?结合课文链接了解词与诗的不同之处。

    1. 自由读诗词,想想诗词给我们讲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 借助注释说说词的意思。

    2. 想象词中描写的景象。

    3. 读词,从词中你感受到什么?

    4. 读读,背背。

    2. 听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什么?

    3. 读一读,结合注释说说诗句意思。

    4. 再读诗,把诗中描写的景色画一画。

    1. 朗诵全文。

    2. 说说本课中的诗与词有何异同。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是辛词的主调,亦有作品写农村生活小景,清新可爱。有的作品流露出托靠老庄求得与世相忘的消极情绪。在艺术上,他继承发展了苏词的风格和南宋初年爱国诗人的传统,融会诗歌、散文、辞赋乃至口语,或用比兴,或用典故,或直抒胸臆,抒情、议论、状物都不拘一格,又意境宏大,感情抑扬顿挫,形成独具一格的豪放词风,并开启了后来的辛派词风。词集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与《稼轩词》(四卷)两种刊本。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他平生力主抗金,秉性刚直,立朝廉洁,遇事敢言。他做诗主张师法自然,构思新颖奇特,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人称“诚斋体”。他工于七绝,以写景咏物见长,著有《诚斋集》。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7】

    教材内容:西师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P60-61例1-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三中相关的练习。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本课既要学习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还要学生对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材的重难点:重点是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求循环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是判断一个小数是不是循环小数。为什么这是难点呢?因为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定义中“依次重复”和“不断” 二者缺一不可,而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或者说学生容易混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三概念。

    1、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

    3、思想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新课开始,采用游戏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一个分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感受循环小数相关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初步的知识概念。然后采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循环小数与有限小数的区别。再采用练习法,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看书、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多种感观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学习内容在大脑皮层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联系,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也能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循环小数(板书)(请学生一起朗读课题);

    2、设问:从朗读中你们想到了些什么?你想在这节课中知道些什么?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理解循环小数的特点”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用手指向自己脸上的部位(眼睛、鼻子、嘴巴;眼睛、鼻子、嘴巴;眼睛、鼻子、嘴巴……)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游戏有什么特点(目的是理解关键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板书)

    师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然后是冬季,冬季过了又是新一年的春季……(大屏幕显示让学生观察)师追问:这种现象有什么特点呢?(依次不断出现)

    象这种春夏秋冬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循环现象,刚才游戏是不是循环现象呢?不是,它只是重复出现。

    师:在我们生活中象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还有吗?能举例说明吗?

    (日出日落、每周星期数、一年十二个月交替、一天24小时、正常工作的时钟分针每天转24圈……)

    师:我们已了解了循环小数的特点,请学生闭目想象(循环小数)新朋友的样子

    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每小组一道)大屏幕显示:

    10.332÷3=3.444        2.484846÷3=0.828282

    3.333÷6=0.5555       3.5554÷2=1.7777

    请问学生观察四个算式的商发现了什么?(同桌小声讨论,看谁发现得多)

    学生汇报:发现了以下现象:(a、能够除尽;b、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c、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②揭示有限小数的概念,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③设问:3.444     0.828282    0.5555   1.7777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吗?

    (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余两大组学生比赛,过一会老师说:做好的举手)

    a: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发现得多。)

    除不尽,余数重复出现;小数部分的商重复出现,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也可能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开始;商随余数的重复出现而重复出现。

    a:师:像这样的小数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追问和你们刚才想象的一样吗?

    师:刚才同学们的描述准不准确呢,就请和课本上关于循环小数的定义作比较。

    (三)强化训练,促进知识内化。

    “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法和读法”

    师:刚才做的两道题的商1.333……中重复出现的“3”和3.31818……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1”和“8”,这些重复出现的数字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循环节。

    1.333……=1.3         3.31818……=3.318

    循环小数             循环节          简便写法

    1.33……              3              1.3

    0.6405405……          405             0.6405

    (四)归纳整理,建立概念系统。

    “理解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关系”

    先设问:1.33……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了,那么这个循环小数的小数位数是多少?(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明确无限小数的定义。

    2、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下表展示,让学生明了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关系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8】

    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

    1. 课文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通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 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4. 分小组分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

    5. 读完全文,结合课后2题理清脉络。

    1. 读一读,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 魏国军队怎么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3. 为什么在这种状况下,齐王还要去救赵国?(适当地引入“唇亡齿寒”的故事)

    1. 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 出示课后句子,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3. 读孙膑的话,从中你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1. 孙膑是怎样安排的?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 读文,魏军的心里有哪些变化?

    1. 事情的结果怎样?读最后一部分。

    2. 为什么孙膑要选择桂陵这个地方与魏军交战?

    3. 魏军当时是什么状况?

    4. 读最后一部分,你想对孙膑说什么?

    1. 读全文,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 小组内讲故事。

    3. 指名在全班讲故事,交流评议。

    4. 拓展推荐: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如《弦高犒师》《宰相甘罗》等。☆军事家孙膑

    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孙膑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孙膑在战术上因势利导,制造假象,用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减灶示敌等谋略使敌产生错误判断而自动就范,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特别是其创造的“围魏救赵”的战法,为历代兵家所借鉴。著有《孙膑兵法》传世。

    孙膑与庞涓本是要好的师兄弟,都跟随鬼谷先生学习兵法。庞涓求取功名富贵心切,学业未成,就投靠到魏国当了将军。孙膑继续求学,深得孙子兵法的精要,后被庞涓“邀请”到了魏国。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陷害孙膑,还假意关心他。孙膑遭陷被剔除了膝盖骨变成了残废,还为庞涓背写孙子兵法以答谢庞涓救命之恩。后来孙膑得知真相,后悔莫及,焚烧了兵书,并装疯麻痹庞涓。后来,孙膑被人救到齐国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在马陵之战中,孙膑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迫使庞涓大败,自杀身亡,从而报仇雪恨。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9】

    说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8,是教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

    通过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并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通过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说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能用简便方法读写循环小数。

    说教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以情景再现为依托,生化危机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以平等交流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说学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在学法的指导上以三学一练一测为理念,引导学生采用独学、对学、群学、展示、评价的学习方式进行。

    采用故事导入:使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循环。接着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事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一年四季,钟表的时针、分针等加深认知,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此时,教师顺势说明:数学中也存在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的情景图。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了,以此导入新课。

    根据我市推行的高效课堂模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本节课我们以导学案为主线,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随机练习当堂检测五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学法:认真观察例7情境图,能说出图意,找到信息,列式计算。(完成笔记一)

    2、想一想: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小数叫做什么?(完成学习笔记四)

    1、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1、对学:交流学习成果。针对自研成果交流评定,并用红笔修正补充。

    展示二:例8的解答及循环小数定义及相关定义。(自主学习二、三内容)

    随即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的随即练习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设计练习时力求了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了题型搭配外,还强化了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当堂检测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地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堂检测尤为重要。本节课进口当堂的知识点,检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差生,帮助他们解决不能理解的难点,使课堂更有实效性。

    课堂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堂总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什么疑问?让学生在重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

    本说课稿立足于我们力求通过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自研素材,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以及文中优美的词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情感朗读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大多数同学都在电视或者电影上看过大海,但正在去海边感受大海的博大,广阔,为数不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引导质疑

    1、学生齐读课题。

    2、强调题目中的动词看,再读一读题目。

    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围绕看字,你的脑子中蹦出了那些小问号呢?

    4、学生反馈,教师归纳。

    (1)什么时间看?站在什么地方看?

    (2)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看了大海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画出点明看海时间或是地点的语句。

    (3)用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象。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

    注意指导:隙(x)间、澎湃(pi)、潮汐(xī)的读音。(课件)

    理解照耀和前赴后继,并造句。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课件)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征服照耀石隙前赴后继激荡澎湃遐想(课件)

    2、导入:作者说看海是一件愉快的事,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和作者一起登上海边的山,去感受一番。

    二、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品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潮水的柔美。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2)齐读第二自然段。圈出你觉得用得好的动词。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美。)(课件)

    (3)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2、品读第三段,体会潮水的壮美。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时的情景。)

    (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3)理解等到**时的片段。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课件)

    (4)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

    3、自由读课文第四段。

    (1)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趣,体会其有味。

    4、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

    (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课件)(让学生简述。)

    (2)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那么,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说说。

    (3)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的图片或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学习课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大海的赞美。

    潮涨潮落,日复一日,但看潮的人却永不觉得单调无味。这大概是看似永无变化的潮汐,能带给我们太多的遐想吧。

    a.指名说说遐想的意思。

    b.假如你看到这样的潮水,你会想些什么呢?(课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想到的画面或情景)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4、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课件)

    四、课堂小结

    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本文的作者观察细致,按照方位的顺序把他所看到的大海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老师希望你们也能用心观察,写下我们身边的美丽景色。

    作业布置

    (1)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2)小片段: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

    板书设计:

    从山上望柔美在沙滩上看壮美

    看海热爱赞美在石块间

    有趣不觉得单调无味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11】

    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多边深层的对话,从而达到积累语言,激荡心灵,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本课的教学力求通过对文中蒂姆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进行深入的学习、思考,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编者意途。提倡多元解读,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培养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理解“也许,在别人看来,蒂姆的一切举动都超凡脱俗,而在蒂姆眼里,让人类共享知识和互相协作是理所应当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年,在芬兰埃斯波市举行的一个仪式上,芬兰技术奖基金会授予49岁的蒂姆全球最大的技术类奖--千年技术奖。这是一个迟到的奖赏,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句子读通顺,将字音读正确。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用笔勾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这些生字。同时将你不懂的词作上记号。

    2.抽读课文,学生评,师生共同正音。

    3.小组交流,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决不懂的词语,老师相机指导。

    4.教师出示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词语,读词,检查学生理解情况。同时让学生看着这些词语,大致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5.教师指导记住字形,书写课后生字、词。

    1.默读课文,思考:许多人都觉得蒂姆获得“千年技术奖”是当之无愧的,你是怎么看的?学生边读边作勾画,作批注。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答,结合课后2题的词语相机理解以下几个句子:

    (1)在他之前,没有浏览器,网络世界一片空白。万维网的诞生给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举打开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便之门。

    学生汇报,互联网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方便?什么叫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教师小结,蒂姆发明的万维网为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在他将自己的发明公布于众之后,互联网立即风靡全球。不久,网络公司便风起云涌。一夜之间,一批富翁宣告诞生。而“万维网之父”蒂姆却分文未取,依然进行着自己清贫的科研工作。

    3.理解加点的重点词语,把蒂姆的行为与其他人作对比,体会他的高尚。

    4.教师补充资料: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蒂姆将自己的发明无私地奉献给了全世界,分文未取。他给无数人创造了暴富的平台,自己却一直苦于无钱修厨房。当十五年后蒂姆拿到100万欧元时,他这样说:“这的确是个惊喜,但金钱还不至于让我疯狂。100万欧元的奖金我得妥善分配。我家住郊区,子女上学不方便,另外,妻子总在抱怨,说我们该修修厨房了。”

    有谁知道,当蒂姆给了无数人财富的时候,他自己的生活却有这么多的困难?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蒂姆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反复读,认真体会。

    5.有的人说蒂姆太傻,有的人说蒂姆是超凡脱俗,你是怎样想的呢?找出蒂姆说的话,用笔勾画出来,写出你的体会。汇报交流。通过理解蒂姆说过的话,来理解“在蒂姆眼里,让人类共享知识和互相协作是理所应当的”,从而体会蒂姆身上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6.教师小结本文。

    1.结合现实生活,学生讨论,你能感受到蒂姆精神品质的高尚吗?

    2.学生讨论:如果你有一次可以给蒂姆写信的机会,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篇12】

    教学目标及重点]

    请见过大海的同学描述一下所见到的大海的景观.教师用深情的语言讲解:蔚蓝的波涛,金色的沙滩,雪白的浪花,翱翔的海鸥,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然而海滨的夜景其实更美.尤其是夏夜.下面就请著名作家峻青带我们一起去领略下大海夏夜美景吧. (板书课题及作者)

    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读之前,请学生思考:如果让你也做一个电视编导,将本文编排成一部电视专题片的话,你将拍摄哪些主要的镜头?

    1.如果让你也做一个电视编导,将本文编排成一部电视专题片的话,你将拍摄哪些主要的镜头?(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

    明确:首先应该拍摄一个大夜景,拍一下“海滨”幽美的夜色。准备拍摄三个镜头:

    ⑴ 摄制的第一个镜头的主要景色应是霞光,霞光是以燃烧的样子呈现在画面上的。

    ⑵接下来的第二个镜头的主要景色应是主要景物是启明星,启明星是以明灯的样子呈现在画面上的。

    ⑶摄制的第三个镜头的主要景色应是灯火,灯火是以星斗的样子呈现在画面上的。

    其次,拍摄完幽美的夜色后,下面我们的摄影镜头再拍人物。可是,我们作为摄影师又有些为难了,因为有些东西是摄影机难以拍摄的。(师生讨论,那些东西难以拍摄,怎么办?)那就需要我们加“画外音”了。(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画外音”)这样以来,作者笔下的景物和作者的感情就完全统一在下面的几幅画面中了。

    最后,我们再拍“月色”。我们应该用镜头表现月光下的灯光像流动的珍珠,满月像光辉四射的银盘,银波像一片鱼鳞似的。

    2.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怎样给电视专题片配音?(由此而体会文章的情调。朗读)

    明确:用轻松舒缓的音乐伴奏,用轻松舒缓的充满幸福感情的语调来读文章。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和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使用的比喻。

    3.摄影讲究、镜头切换 、闪回和特写 、全景和广角式等技法。那么,你从摄影师的角度分析你在拍摄《海滨仲夏夜》中运用的不同技法,考虑一下,摄影技法对我们平时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本文的感受,以《光远夜色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注意多用一些比喻句来写。下节课集中展示。

    『板书设计』

    [西师大:《故乡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本教案(秋天向我们微笑)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本教案(《秋天向我们微笑》)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烦恼、觅食等生词的意思。

    2.品析美的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更多免费教案下载中小学教育网分站

    教师:生字词卡片,图片、课件或实物等。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秋天。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情景激趣。出示反映秋天的图片或反映秋景的课件,配以轻音乐伴奏下的画外音,初步感知秋景,激发孩子们对秋天的热爱。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秋天向我们微笑。

    (2)齐读课题两遍。

    (3)谈谈你读了课题后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读准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多种形式识记,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4.指名读诗,分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5.思考并回答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思考,看看自己从诗中知道了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都带来些什么,自己是否喜欢。

    2.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节诗主要写了秋天里的什么景物,讲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3.总结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

    一、品读重点诗句,感悟景物特点和秋天的美丽

    1.再读全诗,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注意思考,也可旁批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小组交流、补充。

    3.全班交流,鼓励补充、争辩。

    4.你认为要怎样读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试读组内读抽代表读点评再试读范读齐读。

    教师适时相机指导学生体会这些关键诗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秋天的美、诗句的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除了课文中描写到的景物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物也是秋天特有的?

    2.找找描写秋景的文章读读。

    3.推荐《秋色赋》。

    四、作业

    1.指导书写生字,注意扩词。

    2.完成课后的小练笔,可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3.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桂子飘香

    秋天-----果实成熟-----秋色迷人------喜爱之情

    动物欢歌

    黄叶飘落

    2、三棵银杏树

    一、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抓住哪几个季节写银杏树的样子,以及

    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来介绍它的特点。

    3、进行读懂每句话,了解句与句联系的训练,弄清三棵银杏树各长在哪里。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读懂第一自然段的每句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2、品词品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比拟句的好处。

    四、教具准备:录像带、录像机、投影机、小黑板、银杏叶、简笔画

    五、教学课时:(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实物:银杏树叶)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释题。

    3、简介银杏树和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课文时思考下面问题)

    1、课文是抓住哪几个季节介绍银杏树的样子?

    2、课文是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介绍它的特点的?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四、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的情况。

    1、检查字词。

    2、交流讨论思考题。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看录像,初步感知银杏树生长的环境。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下面问题。

    选词填空: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

    第一句讲屋后空地的()和周围的()。

    (1)大小(2)环境(3)样子

    第二句讲空地上有()。

    (1)两棵银杏树(2)三棵银杏树

    第三、四句讲这三棵银杏树各长在的()和它们大致的()。

    (1)环境(2)位置(3)样子

    3、交流汇报:

    4、弄清第一自然段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A、同桌讨论。根据以上选择填空,试用先讲接着讲最后讲的句式说出句子是怎样连起来的。

    B、指名学生汇报。

    C、根据以上句式来拼图。弄清三棵银杏树各长在哪里。

    5、总结第一段的段意:(出示投影:选择正确的答案)

    第一段讲:(1)讲银杏树的生长环境。

    (2)讲银杏树大致的样子。

    (3)讲银杏树的生长环境和大致的样子。

    6、品词品句,朗读训练。领会文中的情感。

    【西师版小学教案4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