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游山西村教案精品14篇
  • 游山西村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27

    游山西村教案精品14篇。

    在新学年开学前,老师必须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妥当,而每天也需要撰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学反应直接反映在教案中,因此你是否正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本文将以“游山西村教案”为主题进行探讨,供你参考和使用,别忘了将它收藏和分享哦!

    游山西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陆游的知识及相关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含义;赏析诗歌中蕴含哲理的名句;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朗读、合作探究;读说结合,想象画面,体会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分析诗句,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探究、合作互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各种题材、不同风格的古代诗歌异彩纷呈,芬芳四溢,它们犹如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使人陶醉,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朵清新而又迷人的田园之花吧!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知诗人,解诗题: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由于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住在山阴镜湖之三山村。“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听范读,想画面:

    学生活动:认真听,自由朗读;

    分组合作,结合注释,想象画面,能准确、流利地描述各诗句的内容。

    明确: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味薄,丰收之年他们款待客人菜肴丰足。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释诗句,明诗意:

    1、教师板书,总结诗句含义:

    首联:热情好客

    颔联:山村美景

    (对偶)颈联:淳朴民风

    (对偶)尾联:抒写愿望

    2、引导,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风景美,民俗美,人情更美

    喜悦、赞颂、热爱、留恋(情景交融)

    入意境,悟哲理: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既生动地写出了江南农村山水环绕、绚丽明媚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蕴含哲理:身处困境之时,只要你坚定信念,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就会迎来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崭新境界。(景中寓理)

    小结:

    《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本诗紧扣“游”字,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顺序,生动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表达了对古朴淳厚的乡村民俗的留恋和热爱之情。

    再拓展,作比较: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注释:

    1、过:拜访,探访,看望。

    2、故人:老朋友。

    3、具:准备。

    4、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

    5、合:环绕。

    6、郭:指村外。

    7、斜:(xiá)

    8、轩:窗户。

    9、场圃:农家的小院。(场:打谷场。圃:菜园。)

    10、话桑麻:谈论庄稼。

    11、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比较阅读,学生分组探讨学习)

    明确:

    《过故人庄》以亲切的语言,如话家常,写诗人到农家做客的情景,描绘了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歌颂了淳朴诚挚的友情,表达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比较两首田园诗:

    1、相同之处:都是律诗;都先写做客原因,再写路途见闻,最后写重游之愿;都表达了对优美田园风光的热爱。

    2、不同之处:《游山西村》中,“拄杖无时夜叩门”,表明诗人重游的时间不确定;而《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表明重游时间是确定的。

    《游山西村》侧重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古朴民风的留恋;《过故人庄》更侧重于表达对深厚友情的赞美。

    课堂练习:

    1、一般来说,格律诗的()联和()联需要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找出《游山西村》一诗的韵脚,标记出来。此诗所押的韵是()。

    2、既写景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3、赞赏农民朋友热情好客的诗句是()

    4、表现村民淳朴风俗的诗句是()

    5、表明留恋田园风光和古朴民俗的诗句是()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游山西村》。

    2、搜集几首田园诗,摘抄下来,积累知识。

    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田园四时杂兴》(其一)、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等等。

    3、阅读并摘抄陆游的诗,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和创作风格。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七言律诗)

    首联:热情好客

    颔联:山村美景{对偶}

    颈联:淳朴民风{对偶}

    尾联:抒写愿望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游山西村教案 篇2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扣夜门。

    【注释】

    山西村:今浙江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村庄。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指有丰盛的菜肴,豚指小

    猪。社:古俗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社神(土地神),以祈丰年。闲:闲游。乘月:趁着月色。无时:随时。

    【鉴赏】

    从诗题可看出,这是一首描绘山村景色和农家习俗的纪游诗,因而诗人在首联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具有淳朴民风的农家景象。

    腊酒点明此时的季节应是初春,足字表明农家刚获丰收,待客热情、慷慨。颔联写景,重和复说明山水的曲折幽深,因而给人造成疑无路的错觉;而前方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之处山村浮现眼前,说明山村地理位置之隐僻,环境之幽雅。

    这两句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突出了诗人游历过程中心情由疑惑到惊喜的转变,寓情于景,因而历来被引为名句。颈联主要描述了农家的民风民俗,

    展现了祭祀的欢腾景象,与首联的丰年相映;而农家古风犹存的朴素穿着,又突出了他们的淳朴与单纯。因而诗人情不自禁在末联表达了自己与农家交好的愿望。夜间乘月访人,只能发生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同时这句本身的意境亦很优美,情景交融,诗人对农村的喜爱之情和对农家的赞美之意表露无遗。整首诗无一字写游,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身影。这种景随人移,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每两句都构成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而诗的风格也如诗人描绘的对象一样朴实纯真。

    游山西村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上一堂课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

    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

    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

    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

    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它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堂作业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盛情待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抒情景色迷人

    景美人更美

    游山西村教案 篇4

    一、导入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跟《钱塘湖春行》—样,也是记游的。诵读全诗两遍后,说说它在记游上跟《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异: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同:也写了游中可见;也用抒情作结。)

    问: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问: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讲: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

    问: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略)这是写村中的习俗。

    问: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按: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意思是“如果有机会”。

    再问:这歼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补充问: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三、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中“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

    [附录]

    古人作诗有所谓“脱化”之法,即在前人诗句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有新意。陆诗“山重”一联也是脱化前人诗句的结果,例如:

    “遥看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流转处,忽与前山通。”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江上》

    游山西村教案 篇5

    【自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3.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体会诗人的心境,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学习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理解诗句中所含哲理,并能联系实际谈体会。

    学习课时:

    1课时教具:课件

    【学习方式】

    1.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2.诵读法,并养成多动笔的习惯,品味、积累优美的语句。

    【课前自学检测案】

    ※自学一:自读古诗,学习字词

    1.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a.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诗文注音读准生字新词

    腊酒浑( ) 足鸡豚( ) 疑无路( )

    b.借助工具书、结合诗文注释或联系诗文理解词语

    腊酒浑:_____ 疑无路:_____

    2.查阅作者陆游的有关资料。

    3.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诗意:

    ※自学二:自主学诗,读悟诗文

    1.农家是怎样热情待客的?2.受到农家的热情待客,诗人内心的感叹是什么?

    2.结合有关诗人的背景“资料袋”,领悟三四句诗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读全诗。

    ※自练三:巩固训练,拓展延伸

    1.背诵古诗;

    2.搜集蕴含的哲理的诗句

    (即面对困境,遭受挫折,永不放弃,心存希望诗句);

    3.想象训练:假如你家来客,你会说什么?会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朗读《过故人庄》

    ①故人

    ②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

    ③鸡黍

    ④shǔ,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⑤,青山郭

    ⑥外斜

    ⑦xiá。

    开轩

    ⑧面场圃

    ⑨,把酒话桑麻

    ⑩。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

    ⑾菊花。

    【注释】

    过:拜访,探访,看望。

    2.故人:老朋友

    3.具:准备。

    4.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

    5.合:环绕。

    6.郭:指村外。

    7.斜:(xiá)

    8.轩:窗户。

    9.场圃:农家的'小院。(场:打谷场。圃:菜园。)

    10.话桑麻:谈论庄稼。

    11.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解读诗题

    (一)紧扣诗眼“游”,导入课题。

    1.师谈话引入:宋朝有一位诗人在游玩山野乡村,领略田园风光时作了这样一首诗——游山西村。

    2.板书课题,注意“游”的书写(右边不是“反文”而是“卧人下子”)3.生读题,读出游的味道。

    (二)解诗题(先质疑——再结合注释解疑——总结学诗方法:借助注释学诗)

    1.设疑: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知道山西村在哪?是怎么知道的呀?2.读注释总结学诗方法:借助注释学诗法。

    (三)知作者(汇报课前查阅的资料——阅读资料袋——小结学诗方法二:看料资料)

    1.学生汇报课前查阅有关陆游的资料。

    2.师出示陆游简要的生平资料,学生阅读。

    文字媒体: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处于金兵入侵、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时期,他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留下上万首诗篇,他的诗歌大部分抒写爱国之情,豪迈奔放;也有的描写田园风光,清新自然。

    3.小结学诗方法二:看资料袋。

    (说明:这首诗属于后者,写的是诗人罢官闲居绍兴老家时的一次邻村之游。见文字媒体:整首诗)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准

    1.自由读古诗两到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汇报自读诗句、学习生字的情况。

    第一步:出示生字,多方法认读生字:①比较法辨析生字的读音,②联系上下文识记生字,③替换词语理解运用识记生字,④在语言运用中理解生字词。

    即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腊酒”、“腊酒浑”的含义。并结合诗句语“田舍家家藏家酿,驿路处处飘酒香”称赞绍兴人家的酒。

    第二步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3.点拨评议,小结。

    三、再读古诗,读出诗味

    1.师引言:读古诗,要慢慢地,有轻有重地读,读出诗的韵味。还要抓重点词读。

    2.师范读,生练读(学生有的读得抑扬顿挫,摇头晃脑;有的读得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3.师生合作读(说发现——结合读音了解押韵——注意诗的韵味——练习合作读诗:如引读前四字或接读后三字。)

    4.放唱诗儿歌,学生拍掌吟唱诗。

    5.多次读诗,你们感受到诗人这一趟山西村之游心情如何呀?

    四、自主学诗,读懂诗意,品悟诗境

    过渡语:让我们跟着诗人一块来到山西村,看看那儿的农家是怎样待客的?

    (一)出示学习要求

    文字媒体:

    1.读:借助注释,自读理解诗意。

    2.想:农家是怎样热情待客的?受到农家的热情待客,诗人内心的感叹是什么?

    3.说:小组内交流诗意及问题。

    (二)先自学:默读古诗,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三)再小组内互学交流:汇报说诗的大意及其体会。

    (四)然后全班汇报。

    1.品读汇报一二句。

    汇报内容:

    ①读一读,理解诗句;

    ②说一说,说其体会;

    ③品一品,扣重点字词(莫笑”和“足”,体会农家的热情、好客。)

    ④想一想,结合丰年的场景。

    ⑤悟一悟,吟诵一二句。

    2.同法品读汇报三四句。

    ①读一读,理解诗句;

    ②说一说,说其体会;

    ③品一品,扣重点字词;重点理解“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换词理解柳绿花红;

    ④想一想,结合景物描写词想象情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枝繁叶茂、万紫千红,柳荫深深、鲜花簇簇。

    ⑤悟一悟,体会不同的心情,读出两种不同的心情(怀疑、着急——高兴、惊喜)。

    3.读资料袋,出示资料袋:

    陆游20岁就定下报国之志。

    30岁礼部考试名列第一,遭投降派打击,被除名。

    40岁左右,受朝廷重用,北伐失利后被削职还乡。

    50岁任参议官,因其他官员的诽谤(fěibàng),被罢官。

    65岁最后一次任史官,又因痛诉时局黑暗,再次被罢官。

    84岁诗人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志,临终之前写下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①了解诗人相关背景,领悟诗句所蕴含的哲理。

    a.结合诗人的处境、坎坷来谈。例如:诗人陆游一次又一次被罢官,一次又一次遭受挫折,就好像诗中所写的到了“……”的境地。

    b.赞美陆游的心境。在人生的道路上,陆游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的遭受挫折……面对这样的困境,陆游是怎么样?他始终心存希望,相信总有一天会:柳暗……

    c.这两句诗哪仅仅是在写景啊,原来是他生活的哲理呀;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要怎样?

    ②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学会运用“山重……,水复……”。

    例:

    a.当我们自己遇到困难,心灰意冷时,我们就可以给自己鼓鼓劲,说:―――――

    b.当我们的同学遇到困难,垂头丧气时,我们也可以用这两句诗来鼓励同学,那就是——

    c.当我们正视困难,不断努力,走出困境的那一瞬间,我们也可以感叹道:这真象是——

    ③齐读最后两句诗。是啊,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是诗人要与我们分享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全班起立诵读全诗。(配乐诵读,鼓励学生上台挑战读,还可加上动作。)

    5.背诵全诗。

    六、品味升华,拓展延伸

    1.链接相关诗句,朗读诗句。

    a.引语:这样的千古名句怎么来的,不是陆游凭空创作出来的。从古至今,巳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有过这样相似的感慨:(出示图文并茂的诗文)

    b.读资料袋,出示资料袋:

    唐朝王维在《蓝田山石门精舍》中写道:

    遥看云木秀,初疑路不通;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

    就在陆游作此诗大约一百年前,

    宋朝王安石在《江上》吟出: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就在陆游作此诗大约数年前,

    宋朝强彦文也说: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

    1167年,宋朝的陆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写出了超越前人的诗——《游山西村》

    2.拓展朗读《过故人庄》。

    结束语:课虽止,境无止,我相信:博览群书的爱国诗人陆游,他那永不放弃的精神永留我们心中;他写下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永远激励我们永不放弃;我们还会铭记他要求孩子们多读课外书的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游山西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陆游,理解诗意;背诵本诗。

    2、理解主题,学会赏析名句,体味诗词意境。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1、“游”,出游。“山西村”,是指当时三山附近的一个小村。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乡下做客时,农民殷勤好客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2、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

    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三、细读品味: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四、教师小结:

    这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诗中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六、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农家——丰衣足食;村外——景色优美;村内——民风古朴;希望——随时做客。

    ————喜庆欢悦、民风淳朴。

    游山西村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真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层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1、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诗中名句的含义及蕴含的哲理;理解、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难点:

    领悟诗中名句的含义及蕴含的哲理;理解、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上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秋叶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能谈谈你对诗人陆游的了解吗?出示课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3、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山村,作者去一个山村游玩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要求把诗读通,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4、指名读。注意在读的时候注意节奏要分明一点,不能读断。出示古诗(表明节奏)师范读,生自由读,生齐读。

    5、学习"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你有什么需要给其他同学提醒的?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其他同学书空,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为了更好地去读懂课文,体会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还是先来了解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出示写作背景: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同桌相互说。(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2)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4)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还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足吗?要突出“足” 个人读,齐读。看到山民如此热情的招待远方的客人,同学们,你们还可以想到那些古诗文呢?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B,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5)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如果我们稍稍改动一下李白的诗,是不是可以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山民待我情”

    (6)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7)是啊!山民无比敬爱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是一份多么真挚的情感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板书:情谊真。

    2、引读:

    (1)看到乡亲们杀鸡宰猪,用满桌丰盛的酒菜热情的招待自己,诗人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了,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动一起再来读这两句诗——

    (2)听着山民淳朴、真切的话语,看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热情的脸,诗人郁闷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3)山民敬重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份真挚的情感始终充盈着整个场面,他需要我们通过读把这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不折不扣再次呈现。一起读——

    三、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可以拓展)这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秀。

    3、诶!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想吻合吗?你想想,陆游被罢官了,他的心情怎样?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有没有嫌弃他?

    4、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看着眼前的美景,想着山西村村民的热情,陆游他对自己的前途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呢?他除了看到桃红柳绿、美丽的小山村外,其实他还看到什么?请同学们用“他还看到什么——”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同样淳朴的民风,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5.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请根据提示写话。

    出示:

    (1)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

    (2)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四、朗诵,感悟情境

    过渡: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他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堂语文课。

    出示: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教案 篇8

    课 时 备 课

    【本学期总第 5 课时】

    【本单 元 第 5 课时】

    【课 题】:古诗两首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 难 点关 键】: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 具 准 备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 学 内 容 】: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通过自由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

    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可在小组内交流)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6、指导背诵:

    (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

    【教 学 反 思 】:

    课时备课

    【本学期总第 6 课时】

    【本单 元 第 6 课时】

    【课 题】:古诗两首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 难 点关 键】: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 具 准 备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 学 内 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名背诵 2、默写《望天门山》

    二、学习《题西林壁》

    1、屏幕显示庐山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2)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3)教师解答归纳。

    5、步学习理解诗的内容,讨论交流。

    (1)老师朗读诗文或听录音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6、指导背诵:

    (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

    7、拓展阅读:

    搜集苏轼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8、作业

    (1)会默写其中的一首古诗。

    (2)给其中一首古诗配画,在班中展出。

    游山西村教案 篇9

    一、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著作《剑南诗稿》《沈园》

    作者轶事

    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然而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了,。猛然见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纷纷逃避;只有陆游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陆游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陆兄如此骁勇,怎不令人咋舌!

    二、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衣沾不足惜(值得)

    2.丰年留客足豚(丰足)

    古今异义词

    春社近:古义“土地神”,今义一种集体组织。

    词类活用

    拄杖无时夜扣门: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三、指导朗读

    游山西村(七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诗词赏析

    莫笑农家腊酒浑

    ||

    头年腊月所酿的酒浑浊,酒以清为贵

    解释:

    不要笑话农家酒味薄。

    丰年留客足鸡豚。

    ||

    丰足泛指猪

    解释:

    他们待客的情意却十分深厚。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青翠的山峦见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淙淙穿行,草木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

    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空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时代接近于陆游的诗人还有强彦文,他的诗歌有唐人的风致,曾写过“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但在意境的开拓上,可以这样说,这些诗句要远逊于陆游。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

    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有如弹丸脱手,不独善写难状之景。”这个评价是有见地的。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

    农家虽衣冠简朴,但古老的乡俗却很盛行。

    箫鼓:n.作v.,吹箫击鼓。

    古风:古老的乡俗。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谓“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即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当这一天将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这个简朴的古代风俗,在当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但愿从今以后,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能随时拄杖,轻扣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今后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如果说孟浩然诗的最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着拐杖会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一归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五、写作背景

    游山西村: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精彩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山层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

    这句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中心思想

    《游山西村》:书写了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之美里的快乐之情。

    六、合作交流,理解写作特色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句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了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

    诗词鉴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鉴赏: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富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而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此联展开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显示了他对吾土吾民的热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写诗人的愿望.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一个热爱农村,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歌写了诗人在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农村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从而表达了诗人的陶醉、恋恋不舍之情。

    本诗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了农村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请从诗中找出这些句子。

    七、体味、积累: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写的是山绕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还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

    望。

    整体感悟

    游山西村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游山西村》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记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小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希望,

    在山西村,正植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八、知识链接

    成语典故:柳暗花明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游山西村教案 篇10

    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诗是这么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行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他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陆游。

    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陆游和唐琬的哀情故事

    南宋的大词人陆游(1125-1209),在1144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门,原因依古人的说法是「不当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于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以上的意思是说,唐琬在夫家,与婆婆不合;或说因为夫妻两人太恩爱,公婆认为会妨碍陆游的上进之心,所以常常责骂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

    真相:根据陆游自已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与唐琬是相爱的,他们分手以后,陆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赵士程,但真正两人的哀情传世的一段,就是两人的重逢于相别后的十年,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那是一个春日,陆游来此赏春,而唐琬和丈夫赵士程

    也来此游春,而在此意外的重逢.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相诉离情,随后,唐琬派人送来一些酒菜,默默以示关怀,而就与丈夫离去,陆游在伤心之余,就是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哀怨的《钗头凤》.

    两人重逢后没有多久,唐琬就因心情忧伤而忧死(在历史上记载:「未几,怏怏而卒」--没有多久,就心情忧郁而死)

    陆游在死前一年(八十四岁,1208年),又来到沈园,写下了: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正是陆游对唐琬最深的怀念,第二年,陆游终于也追随着唐琬去到另一个世界了.

    沈园绝恋

    沈园位于绍兴市区东南的洋河弄。宋代池台极盛,为越中著名园林。据载:南宋诗人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后来唐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他们春游沈园相遇,陆游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唐琬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而死。陆游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赋诗忆咏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句。沈园亦由此而久负盛名,数百年来,风雨沧桑,沈园已"非复旧池台"。

    近年来绍兴重建了沈园,在其东部建双桂堂,内辟陆游纪念馆,展出了陆游在沈园的经历,以及陆游的爱国史迹和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中部为宋代遗物区,这里的葫芦形水池、池南的假山、池西的古井,都是宋代遗物。园西为沈园遗迹区,以气势雄浑,表制古朴的孤鹤轩为中心。正南用出土断砖砌成的断垣上,刻有当代词学家夏承焘书陆游的《钗头凤》词,点明了造园主题。东南有俯仰亭,西南有闲云亭,登亭可揽全园之胜。孤鹤轩之北,有碧池一泓,池东有冷翠亭,池西有六朝井亭,井亭之西为冠芳楼,底楼设茶室,供游人品茗。整个园林景点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序,花木扶疏成趣,颇具宋代园林特色.

    陆游,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陆游临终留诗

    宋孝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决心改变屈辱求和的政策,很想做一番恢复中原的大事业。公元1163年,他任用了一名很有名望的老将张浚(音jùn)做枢密使。

    张浚决定出兵北伐,并请朝廷发布诏书,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当时枢密院有个编修官陆游,很有文才,张浚就派陆游起草这份诏书。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浙江山阴人,幼年的时候,正是北宋灭亡的年代。金兵在江南抢杀掳掠,陆游从小就尝够了国难的痛苦,也看到、听到江南军民抗击金兵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滋长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少年时代的陆游,由于勤奋学习,能写一手出色的文章。二十九岁那年,他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被取为第一名。恰巧*相秦桧的孙子秦埙(音xūn)也参加这次考试。秦桧在考试前就暗示考官,要让秦埙得第一名。考官没买他的账,还是秉公办事,让陆游中了第一名。

    这件事使秦桧十分恼火。到了第二年,陆游到京城临安参加考试。主考官发现陆游的文才,又想让他名列前茅。秦桧得知这件事,更是生气,蛮横地命令主考官取消陆游考试的资格,还要追究两浙地区试官的责任。打那以后,秦桧对陆游怀恨在心,不让他参加朝廷工作。直到秦桧死去,他才到临安担任枢密院的编修官。

    陆游热情支持北伐。可是担任统帅的张浚缺少指挥的才能。张浚手下的两名主将又相互猜忌,发生摩擦。宋军出兵没有多久,就在符离(今安徽宿县北)打了一个败仗,宋军全线溃退。

    北伐失败,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对张浚大肆攻击,还说张浚用兵,原是陆游怂恿出来的。后来,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山阴老家去了。

    宋孝宗在金兵的威胁下,抗金决心也就动摇起来。第二年又跟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打那以后,再也不敢提北伐的事。

    差不多过了十年,负责川陕一带军事的将领王炎听到陆游的名声,把他请到汉中去,做他的幕僚。汉中接近抗金的前线,陆游认为到那里去,也许有机会参加抗金战斗,为收复失地出一份力量,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命。到了那里,他曾经骑马到大散关边,观察金人占领的地区。在王炎衙门里,他常常亲眼看见金军占领区的老百姓,冒着危险给宋军送来军事情报。这些情景使他对抗金前途充满了希望。

    他经过详细考察之后,向王炎提出一个计划。他认为恢复中原一定要先收复长安,要王炎在汉中积蓄军粮,训练队伍,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进攻。但是,当时临安的南宋朝廷并没有北伐的打算,川陕一带的将领大多骄横腐败,王炎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更谈不上按照陆游的意见出兵。陆游满怀希望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却并不讲究一般的官场礼节。陆游的抗金志愿得不到实现,心里气闷,就常常喝酒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但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

    这样一过又是二三十年,南宋王朝又换了两个皇帝——宋光宗赵惇(音dūn)和宋宁宗赵扩,南宋王朝始终没有决心收复失地。陆游长期过着闲居的生活,他把满腔爱国热情寄托在他的诗歌创作上。

    公元1206年,韩侂胄(音tuōzhòu)担任宰相,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北伐。这使陆游十分兴奋。但是韩侂胄的北伐,并没有充分准备,加上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使最后一次北伐又失败了。宋宁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杀害了韩侂胄,把他的头颅献给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

    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

    公元1210年,这位八十六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游山西村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上一堂课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

    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

    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

    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它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堂作业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 盛情待客

    山重/水复 /疑无路,

    柳暗/ 花明/又一村。 写景抒情 景色迷人

    景美人更美

    游山西村教案 篇1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二、按学习步骤学习

    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

    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

    2.了解作者,理解读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读题目的意思

    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读句意思

    补充:激趣导课

    世间尤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本课两首诗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的奥秘,思维两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能正确理解诗句意思,这是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方法后各自试着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

    5.品读悟意境

    (1)启发谈话悟意境: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经过思考,作者发现其中的奥秘: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2)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三、品读诗名,读书读意

    1.反复练习古诗。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3.学生齐读。

    4.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就读成诵。

    《古诗两首》教学随笔

    备课充足,能使上课发挥得更加的好。在备课《游山西村》这首诗时,我就感叹于诗人用词的精炼、准确,仅“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把作者当时由疑惑到惊喜的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蕴涵的东西很多,有对美的诠释,不仅景美而且人情更美。

    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进行质疑,我们班一向走神的疗国欣站起来就问:“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什么意思?我让学生分解字来解释,“柳暗”柳是指什么?学生回答:“柳树”,“暗”呢?“就是柳树很多,很荫深。”“花明”,学生对这个没有能理解,我引导说春天的鲜花开得怎样,“鲜花一丛丛,颜色很鲜艳”。谁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说?梁乐儒拿起书:“这句诗是说陆游骑着驴走在山间,山一座又一座,水一条又一条,陆游怀疑前面没有路了,忽然他发现柳树荫深,鲜花鲜艳,不远处看到了一个村庄。”我一听,骑驴,就知道他是从看插图知道的,我立即传递给学生另一种学习诗歌的办法,看插图。借助机会,我顺势让学生找找,“这句诗中写了哪些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山、水、柳树、花。”我指着诗句轻声地问:“只写了景物吗?有写心情的吗?”学生受到了挑战,悄悄地诵读了诗句,“有,疑字,诗人看到重重山,怀疑没有路了。”我激动地说:“好,读得真认真,再看看,还有吗?”另一个学生说:“老师还有,又字,我体会到了陆游当时看到村庄他很高兴。”“能把高兴换一个词吗?”“惊奇”接近了,又高兴又惊奇,可以说“惊喜”,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了诗人心情的转变过程,我告诉学生这种写法就是“情景交融”。学生听得特别的认真。平时问题最多的蒙哲平站起来问:“张老师,这句话说诗人去山西村的路上,为什么放在后面写?是不是弄错了。”这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故意说;“是啊,是诗人弄错了吧?同意吗?”学生若有所思地进入了思考,有个同学说:“我不同意,诗人没有写错,他是把他在路上遇到的事情回忆说给山西村的村民听。”说得对啊,其实这是一种倒叙的写法,这样更加的突出了最后两句,我这样一说学生,就联系到上个学期学习的《燕子专列》也是采用了这种写法。

    这节课在师生的共同对话中推进了学习的深入,最后结束,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去进行扩诗。

    游山西村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了解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体会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诗,导入新诗。

    1、同学们,我们一起跟随着苏轼游览了庐山,了解到苏轼眼里的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宋朝诗人陆游一起来《游山西村》。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请大家自由朗读《游山西村》,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随机纠正字音和诗句朗读。

    (1)指名朗读古诗,注意评点字音的准确和诗句朗读的味道。

    (2)(点击课件)认读生字,学生提出书写注意事项。

    腊là 浑hún 豚 tún 疑yí

    (3)老师指导诗句朗读的味道,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1、请大家结合注释,猜猜这首诗的意思。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讲讲。

    2、全班交流古诗的大概意思。

    3、思考:你读出来了陆游的心情没有?

    三、品读古诗,体会感情。

    品读古诗,体会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体会陆游快乐的心情。

    1、体会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陆游快乐心情的原因之一——人好)

    (1)请大家默读诗句,想想农家人招待游客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字是什么?(足)理解“足”的意思。

    (2)农家仅仅是“足”鸡豚吗?还“足”什么?

    (3)一个“足”字可以看出什么?

    (4)想象画面,感情朗读1、2句。

    “丰足”之年,农家人杀鸡宰猪,热情招待外来游客,陆游在这里喝着酒、吃着肉,他快乐吗?

    2、体会陆游的快乐心情。(陆游快乐心情的原因之二——景好)

    陆游的快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1)指名回答,引导学生重点体会:

    ①理解“莫笑”,从农家人热情地招待可以体会到快乐。

    ②“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的游玩情景对比看出快乐。“疑无路”和“又一村”的心理对比看出快乐。

    (2)拓展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想象画面,感情朗读3、4句。

    同学们,陆游到山西村游玩,农民热情款待他,诗中一个“足”字可以看出当地农民的好客、纯朴的性格。当陆游结束这次愉快的旅游,他的心情是快乐的,他由衷感激农民的热情好客,他无比留恋农村的纯朴生活,其实,“足”也可以概括陆游的心情,那就是——“满足”。

    四、配乐朗诵,背诵古诗。

    游山西村

    人好 丰足

    景好 满足

    游山西村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设计理念古诗教学离不开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感受诗词语言背后,诗人所传到的情感和深刻含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此堂课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贯穿整个课堂,使得在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诗词美的同时学会如何更好地读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生自读古诗提出学习目标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明确把古诗读通顺,画出诗的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能抓住重点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意义等。)

    2.展示学习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础知识展示)

    1.生字词展示

    指名汇报生字:莫、腊、浑,开展我会组词并说一句话的活动,小组合作流利地朗读古诗。

    2.学文悟情展示

    学生按节奏读古诗,

    (1)悟文本

    生1:我知道"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酒浑浊,丰收之年,他们全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的客人。

    生2:我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突然看见柳色葱郁、鲜花明媚,又是一座村庄。

    (2)悟写法

    我知道是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是抑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扬的写法。

    (要求:没有展示的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

    3.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感受

    (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读诗感受,可以使自己懂得的道理或者是语文学习上的收获等或者联想起诗人陆游写的其它诗予以展示。)

    2、生自由展示心得体会。

    四、知识拓展,深化感情

    1.口语训练:结合你的生活事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生齐背此诗

    五、板书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教案精品14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