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动能定理说课稿高中(优质2篇)
  • 动能定理说课稿高中

    发表时间:2025-07-27

    动能定理说课稿高中(优质2篇)。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研究物质的各种运动及其规律,从宏观的宇宙到微观的基本粒子,因此为其他科学领域奠定了基础。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动能定理的高中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动能定理说课稿高中 篇1

    一、教材分析:

    动能定理是一项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动能定理适用范围广泛,但教材在推导时是通过恒力对物体做功,使其动能发生变化,从而得出力在一个过程中所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变化相等。接着再逐渐扩展到多个力做功、变力做功以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能定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物体动能变化与力做功之间的关系。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动能的符号、表达式及其概念,能够运用动能定义进行计算。

    2. 理解动能定理的表述和物理意义,并能够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计算。

    3. 深化对动能定理物理含义的理解,区分共点力作用下与不同物理过程中的动能定理表述。

    (二)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动学公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能力。jk251.CoM

    2. 理解在恒力作用下,牛顿运动定律与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异同,体会变力作用下使用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物理学中定性分析与定量表述之间关系,学习用数学语言进行推导的美感。

    2.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动能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讨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理解动能定理的含义及适用范围,并能利用动能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研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功与速度变化的平方成正比。

    问:动能的具体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二)动能表达式的推导

    1. 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动能是物体因其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故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密切相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也越大。

    2. 例子:假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1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受到拉力F,经过位移X后,速度变为V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列出相应的表达式。

    3. 动能

    1. 定义:物体因其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公式表述:E_k = 1/2 mv^2;

    3. 理解

    ⑴ 状态物理量→能量状态;→机械运动状态;

    ⑵ 标量性:动能是一个标量,无负值。

    (三)动能定理

    1. 表达式:

    2. 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3. 理解:

    1)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W>0 ,则物体的动能增加。2)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W<0 ,则物体的动能减小。

    四、例题解析:

    例1:质量为8g的子弹以4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厚为5cm的木板,射出后的速度为100m/s,求子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以及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

    解:在子弹射入木板的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相互抵消,而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为Ff。根据动能定理来进行计算。

    五、方法归纳:

    动能定理的应用步骤:

    (1) 明确研究对象及其物理过程。

    (2)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以确定各力所做的功,并求出这些力的功的代数和。

    (3) 确定初始和最终状态的动能(用符号表示未知量),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

    (4) 求解方程并分析结果。

    动能定理说课稿高中 篇2

    (一)教学目的

    1. 理解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了解什么是弹性势能;

    2. 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3. 能够解释一些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二)教具

    1. 可以调整倾斜度的斜面(或斜槽),两个不同质量的钢球(或金属滑块),一个木块,用于进行实验。

    2. 玩具弹簧枪(或课本上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能量”这一概念。例如,运动员在激烈运动后消耗体内储存的能量;燃烧煤炭取暖时释放的能量;电灯发光、电炉发热、电扇吹风等消耗的能量。

    这些现象表明能量是一个共同的概念,称之为能。

    2. 新课教学

    (1) “能”是什么?

    能的概念与前面提到的功有着密切关系。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能的形式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学习的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机械能。

    (2) 运动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引导学生举日常例子,说明运动物体能够做功。比如,风能驱动风车,水流推动水磨,挥动的铁锤可将桩打入地面等。当学生提到固体、液体、气体时,教师总结:固体、液体、气体皆为物体,只要它们运动,就具有动能)

    接下来提问:运动物体做完功后静止,它是否还有动能?动能去了哪里呢?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物体不动时不再具有动能,原有的动能用来做功了。能够做功意味着能量的消耗,就像拥有的钱可以买商品,买完后钱便没有了)

    (3) 用小钉锤和大铁锤钉木桩,显然做功是不同的,这表明运动的钉锤和铁锤具有不同的动能。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教师演示实验,强调钢球推动平面上木块的距离与做功的关系,并指出从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具有不同的速度,引导学生总结:钢球速度越快,动能越大;之后再实验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滚下的情况,得出不同质量的钢球同高度时速度相同,因此得出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教师总结:运动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接下来提出:比如一辆出租车与一辆卡车,出租车速度高但卡车质量大,这种情况下哪个的动能更大?(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前一种情况无法判断,后一种情况则卡车的动能大)教师总结:动能受质量和速度两者因素制约,任一因素增大,动能也会增大。因此在比较物体动能时,需注意:

    ①若一量相等而另量较大,动能较大;

    ②若两个量都较大,则动能也较大;

    ③若一量较大而另一量较小,则无法判断动能大小。

    最后强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呈比例关系,但需注意其变化并非线性。

    (4)被抬高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例子,阐明举高的物体落下能够做功。例如,举高的重锤打桩,提升水位的水流冲动水轮机等)教师强调:如果不将重锤抬起,就无法通过重锤做功;如果没有重力,则铁锤无法落下,因而被抬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5)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抬得越高,重力势能也会越大。

    (6)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势能称为弹性势能。

    (演示弹簧枪或课本实验并简要阐明弹性形变的含义,引入弹性势能的概念)

    教师简要讲解:“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由于仅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弹性势能,讲解时应简洁明了,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7)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教师阐明两点:

    ①物体具有动能亦可视作具备机械能;物体具有势能则表示也具备机械能;物体同时具备动能与势能,二者相加便是物体的机械能。

    ②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可通过完成多少功进行衡量。故能量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3. 板书设计(配合讲解过程):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

    能的概念——若物体能做功,则表明其具备能。

    动能——运动物体的能量,动能的大小取决于质量与速度。

    势能

    重力势能——抬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与质量与高度有关。

    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4. 讨论问题

    (1) 在航空史上,有不少飞机失事因鸟撞击飞机,鸟为什么能导致飞机失事?

    (2) 在一次空战中,飞行员发觉旁边有某个物体跟随,抓住一看原来是颗子弹,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子弹为什么不伤害飞行员?

    (3) 楼顶的砖块对平台有重力势能吗?对地面是否有重力势能?

    (预先将这三道问题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分组讨论。最终得出:运动是相对的,鸟相对于飞机速度极高,因而动能大,能破坏玻璃与损害机内设备;子弹对于飞行员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故飞行员抓住子弹的感觉就如同我们平常拿起笔一般;高度也是相对的,砖块对平台没有高度,因此没有重力势能,砖块对地面则有高度,故有重力势能。)

    5. 布置作业

    阅读本节课文,思考并解答以下问题。

    (1)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再举例三个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

    (2) 说明下列物体所具备的机械能形式:

    ① 在海上行驶的轮船;

    ② 高空中的冰粒;

    ③ 空中飞行的子弹;

    ④ 拉长的橡皮筋。

    (3) 拆下废钟表或废玩具的发条,观察其工作原理。为什么发条扭得越紧,钟表或玩具运转的时间越长?

    (以上题目即为课本机械能一章的习题第1、2、3题)

    注:人教版中学物理第二册。

    本文网址:https://www.jk251.com/jiaoan/254918.html

    【动能定理说课稿高中(优质2篇)】相关推荐
    [year+]年高考地理季现象的经典总结 万能通用篇

    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