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下册时计时法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 下册时计时法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01

    【教学模式】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引导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会有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时卡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5分)

    1、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国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电话:康夫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小婧一家在飞机场等。可是第二天一早小婧一家在机场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没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康夫买的是晚上8时的飞机票)

    2、一天中还有不同的8时吗?生活中怎么来区分两个不同8时而不造成误会呢?

    3、我们平时用的12时计时法,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二、自主学习(10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2页

    2、组内交流: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3、尝试训练:(教科书53页做一做)

    连一连:

    晚上睡觉吃午饭放学啦

    15:3012:0021:00

    4、学生汇报。

    5、教师强调总结: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6、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3页例3

    我们是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17时45分正点到达石家庄站。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

    7、小组交流:可以有几种计算方法?

    8、学生汇报。

    9、尝试训练:春蕾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10、教师总结强调: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当然把问题里面的时间都换成24时表示法之后,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比较简单。

    三、自主练习(8分)

    1、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掌握24时计时法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进行自主练习。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7:00

    15:40

    夜间12时

    23:00

    下午2时10分

    8:20

    中午12时30分

    上午8时

    21:10

    上午11时35分

    15:00

    晚上10时(中学范文网 F215.cOM)

    四、当堂检测(13分)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完成好的同学还是有红旗奖励哦!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jk251.cOm扩展阅读

    数学下册位置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课题一上、下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编书的叔叔、阿姨们给我们带来了两位朋友——聪聪和明明。他们可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跳出来帮忙的。同学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1页,完成书上的填空。

    指名口答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数学下册笔算除法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六课时20页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

    观察:一共有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教师板书:

    300÷3=100

    30÷3=10

    12÷3=4

    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

    342÷3=114

    二、新授

    1.出示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2.如果学生猜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26。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1.第21页第4题。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练习课(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教学要求: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712-412-314-8

    16-96+813-6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6-9=?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

    17-8-39+4-611-6+7

    5+9-85+4+68+7-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12-613-714-9

    2)12-713-811-615-9

    四、看图

    电脑出示第九题的图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指名说图意

    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说

    五、用数学

    电脑出示第p26:11题图

    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六、思考: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

    (1)学生讨论

    (2)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

    数学下册几减几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第15页例2)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8+57+87+66+85+7

    5+913-916-918-915-9

    17-9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下册空间与图形复习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意识,能够正确地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

    2.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对于所学几种三角形特征的掌握,加深对不同三角形联系和区别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意识,能熟练地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把握不同三角形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做一张方位图(只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学生做各类三角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空问”知识。

    1.师(站在教室的一个位置):同学们现在你们能确定老师在教室里具体的位置吗?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同学们会出现不同的说法呢?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空间”方面的知识。

    2.教师出示课前制作的方位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幅方位图,它全面吗:为什么?你能将它补充完整吗?

    让一个学生上去将方位图补充完整。

    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或补充。

    3.师: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呢?请同桌合作,回顾、整理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同桌结合进行复习。

    4.师:同学们你们整理出来了吗?谁来说一说?

    集体交流,师生评价。

    5.教师小结:要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确切位置,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点,参照点不同,该点的位置描述也就不同,正像刚才同学们确定老师所站的位置一样。第二要描述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除了明确该点与参照点的方向关系,还要明确该点到参照点的位置,两者缺一不可。

    6.应用练习。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126页第7题教学插图。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和方向。要确定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和方向,首先应该做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结合说说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和方向。

    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确定的方法说清楚。

    师:根据题目中的插图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师生进行交流。

    二、复习“图形”知识。

    1.师:这学期我们重点学习了哪个图形的知识?(生:三角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课前制作的各种三角形,同桌结合完成教科书第127页的第8题。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表格。

    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哪几种三角形?(学生回答)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交流,分别说一说每类三角形的特征。

    学生汇报交流。

    师:那么这几种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师生交流。

    2.巩固应用。

    (1)出示练习二十一第10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将相应的一组用线连起来。

    学生连线。

    集体交流。

    (2)练习二十一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们展示求图上几个角度数的过程,并介绍自己的思路。

    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3)练习二十一第13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你怎样做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呢?

    学生独立尝试。

    集体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证明自己做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并展示自己的制作过程。

    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整理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

    四、课外作业。

    下册UnitIsthisyourskirt?教学设计反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四年级下册unit3isthisyourskirt?(parta)教学设计反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词组:whitesweater,greenskirt,brownjacket,bluedress,yellowt-shirt和redshirt。

    2.能够听懂指示语,并按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服装名称的六个词组。

    教学难点:1表示服装的名词与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连用及其读法。2.句型“ilikethe...withthe...”中with的用法。

    二、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whitesweater,greenskirt,brownjacket,bluedress,yellowt-shirt和redshirt等卡片。

    2.教师准备两张衣架和服装。

    3.小学英语空中课堂的光盘资源和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warm-up

    1.let'ssing(coloursong)(复习有关颜色的单词)。

    2.greetings.(出示颜色,用“whatcolourdoyoulike?”来提问,复习ilike...句型)。

    presentation

    1.谈话导入。

    2.出示图片,教授sweater,skirt,jacket,dress,t-shirt,shirt等词和相关动作口令(播放课件和光盘资源)。

    3.游戏:bomb!操练表示服装的名词。

    教师随机在某一个或几个单词后画记号,该单词即为炸弹单词。然后,教师随机指单词让学生认读,学生必须快速读出单词。但当指到炸弹单词时,学生不能读出来,需拍手一下,表示跳过了炸弹。一旦有人读出了炸弹单词即表示引爆了炸弹,其他同学则口发“bomb!”的声音,与此同时,教师也将给另一方奖励。

    4.教授ilikethe...句型,操练表示服装的名词与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连用及其读法。

    5.打开课本,跟着教师读。

    practice

    1.游戏:what'smissing?(播放课件,学生抢答)

    2.游戏:let'sdo

    consolidation

    1.whatdoessallylike?(播放光盘,学习ilikethe...withthe...句型)

    2.拓展活动:fashionshow

    让学生挑选衣服举办服装秀,继续操练ilikethe...,ilikethe...withthe...句型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首先课堂热身使用歌曲,rainbow歌比较好,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fashionshow活动创意有效,但执行过程中,音像过于嘈杂,影响学生听清教师的指导说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与媒体的交叉干扰,在多解课中都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在第二个环节做家务活动tpr,活动设计很好,可惜一是练的不够充分,putaway,hungup,fold等几个动作,后面学生有6-7人做错多次,未给予关注;二是未能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的真实性,师生所说的句子应该有人称代词转换,师your-生my,另一处是学生说ilike...,教师重复ilike...也应该转换人称说youlike...不然语境语义上会有冲突。

    呈现衣服图片的时候,pinkt-shirt的颜色是白色(white)的(可能是机器显示原因)对学生有负面误导,后面听到有个男生就说的是white。skirt,shirt,jacket等单词,辅音收尾,不要加尾音。ilike...with...是本课比较难的一个点。教师所设计的小组活动是有效的。如果能提前准备一些不同颜色衣物的卡片,学生说的时候同时拿着卡片展示,不但能核查学生的实际理解掌握情况,也能加深学习印象。小组外其他学生的输入也会更有趣,有效。

    优秀小学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从字里行间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回忆和眷恋之情。

    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明天,我们毕业》,学习了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匆匆,一晃六年就要过去了。出示一组欣赏反映学校生活、成长的照片。

    今天,还有短短一个月时间我们就要分别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回忆起小学的生活,有太多太多的记忆涌入我们的脑海。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写了小学生活的哪些场景?自由读,概括地交流。

    3、指名5人分别读读。交流时指出省略号的作用。

    作者构思多么巧妙,他把小学六年的生活浓缩在一天当中,选取典型场景来进行叙事。小学六年的生活怎么样,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交流后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4、六年的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讲讲你六年来印象最深的事吗?全班交流。

    5、六年一晃就要过去了,引读第三小节最后三句话。

    课件出示,你想说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四小节,感受老师辛劳,激起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1、这六年来,我们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诲,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又像我们的朋友,陪伴着我们茁壮成长。

    2、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出对老师怎样的情感。

    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表达出对老师浓浓的感激、眷恋之情。

    4、我们一起再来读这段话,把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体会对老师的感谢、关心和留恋。配乐朗读。

    5、读了这段话,是不是也触动了你的心弦,让你联想到了自己的老师,能说说自己想到的老师吗?

    6、出示:“老师呀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时,您是大树,你是海洋。”你理解吗?你能照着样子再说几句来赞美老师吗?

    在我们的心目中,老师,您是——

    五、学习课文五、六两节,激发对老师、母校的热爱、和依依惜别之情。

    1、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该怎样表达这种依依惜别之情呢?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引读:我们要送给老师歌,送给老师火热的诗句,来表达我们的感激和热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以诗的形式出示第5节。

    2、要表达这种感激、热爱和深深的眷恋,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理解“炽热”。

    交流后出示最后一句话,体会“小树”和“大树的含义”。

    3、总结:同学们,明天我们即将毕业,让我们在歌声中赞美老师,在歌声中畅想未来吧,就像文中所说,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来回报母校,回报老师,你的母校——南京市同仁小学会为你感到骄傲。

    跟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六、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以《话别》为题,给老师、同学或母校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小学生活的难忘,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和赞。

    数学下册几减几练习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课题六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3~6题。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教学重点:对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

    二、完成练习:

    1、第3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2)同位合作,互相检查,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全班用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算士并算出得数。

    (5)教师进行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第4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看谁都能算对。

    (2)学生练习,在书上填写。

    (3)对速度特别快的学生要提出表扬。

    (4)全班共同订正。

    (5)对全部做对的学生提出表扬。

    (6)请做错的同学讲讲自己错在那里,改正错题。

    3、第5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计算题。

    (1)明确要求:帮小朋友坐椅子。五个小朋友各拿一张卡片,卡片上有算式;他们前面有五把椅子,上面有得数,请帮助小朋友坐到相应的椅子上去。

    (2)学生口算得数并连线。

    (3)全班一起订正答案。

    4、第6题:这是一道连线题。

    (1)明确要求:找朋友。

    (2)学生根据给出的算式和得数连线。

    (3)全班共同订正答案。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十几减几

    11-6=513-7=6

    课后小记: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3776.html

    【下册时计时法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