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性哲理句子(精品51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的人生哲理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大意: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8、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10、"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老子《道德经》"
11、强行者有志——老子
12、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老子
1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4、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1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17、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20、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道德经》
21、既然失恋,就必须死心,断线而去的风筝是不可能追回来的。——巴尔扎克
2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3、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大意: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2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寿者,有百分之三十;短命者,有百分之三十;本可长寿而因自己行为不当跳入死地的也有百分之三十。)——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2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27、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卢梭)
28、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9、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0、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31、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32、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3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3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3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3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
3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8、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39、治大国,若烹小鲜。
40、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1、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零思考方案网 www.ZHe135.CoM)
4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3、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老子《道德经》
44、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李奥贝纳
4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4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4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5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51、清净则天下正——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