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 >导航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

    发表时间:2022-12-18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桌一讲台,一师一生情。教师应该学会去编写教案。写教案有利于老师积累教学经验,我们是否真的弄清楚教案该怎么写了吗?我们花时间专门编辑了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1】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分数的大学比较方法。整体上讲是成功,但成功的背后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在,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反思:

    1、问题的引入:在问题的引入上。新课标规定应从实际情景入手,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创设了孙悟空分果子的情景,请学生判断谁笑得聪明,设悬念入课题,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争强好胜的心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2、问题的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我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学生通过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素材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实际意义,并以此得出可以借助分数单位来比较,进而归纳总结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投身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借助表象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还是过于关注教材,灵活性欠缺,如在教学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图随意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要比老师出题或者直接完成书上的练习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其它:在验证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部分,设计得不够紧凑,有重复。在得出方法之后,对于比较方法的多样化的参透的不深。在教学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这一环节,学生讨论用推理的方法进行比较后,应该请学生复述,并模仿练习,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可以达到更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2】

    《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教学已接近尾声,但练习反馈,部分学生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错误百出,细细思量,用课本上列举的方法,真的很难一下子准确找到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如: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有学生写80,25和50的最大公因数有学生写5。而且去问问学生找两个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或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感受,他们都说烦,很烦,太麻烦了。

    在了解了学生的感受以后,我又重新通过练习概括出了一些特殊情况:(1)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其中较大的一个数,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的一个数;(2)三种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乘积的情况(互质数这个概念学生没有学到):①两个不同的素数;②两个连续的自然数;③1和任何自然数。

    另外,我又结合教材后面的你知道吗?,指导了一下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完成练习时,让学生根据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给学生结合题目中两个数的特点,自主选择方法的空间,学生比较喜欢。

    想来想去,还是真得很怀念旧教材上的短除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一张白纸可以看成什么?(学生例举)

    2.尝试按要求画图。其中种黄瓜,种番茄(学生用不同颜色彩笔在纸上涂出不同的分数)

    [设计说明:从想象入手,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使整个学习活动富有情趣性。按要求种地,复习了旧知,为下面的探索研究活动提供的很好脚手架。]

    二、主动探索

    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预设:(1)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是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4】

    片断一:

    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字叫刚好相反,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和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能行吗?

    ①向前进!(向后退!)

    ②向左看(向右看)

    ③向前看!(向后看)

    ④走立!(坐下)

    ⑤难底高一点!

    ⑥小卖部今年一、二月份赚了1000元。(小卖部今年一、二月份亏了1000元。)

    ⑦我在银行存入了200元。(我在银行取出200元。)

    ⑧我骑车向南行了100米。(我骑车向北行了100米)

    ⑨我从鼓楼大桥出发来到了我们城东小学。()

    片断二:

    联系生活,理解负数的意义;

    1、教学例1。

    ⑴情境引入。

    多媒体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

    教会学生学会看温度计。(0摄氏度以上的,从0摄氏度往上看;0摄氏下从0摄氏度往下看。)比较三个城市的温度。

    ⑵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4摄氏度记作+4摄氏度或4摄氏度,规定零下4摄氏度记作-4摄氏度。

    ⑶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4读作正四,再写的时候,只要在4前面加一个+正号,+4也可以写成4。-4读作负四,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4。(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4℃,北京的气温是-4℃。

    ⑷完成试一试。

    2、教学例2。

    ⑴介绍海拔高度是与海平比较,所得到的相对高度。

    ⑵结合多媒体,说说珠穆朗玛峰、吐鲁番盆地等地的海拔高度。

    请你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3、总结:

    ⑴要求学生将+4、0、-4、+19、-11、+8844、-155等数分类。

    ⑵揭示正负数的意义: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片断三:

    巩固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完成练一练P3页。

    2、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把下面信息中的温度准确地读出来。

    ⑴水沸腾的温度是0℃。水结冰的温度是100℃。

    ⑵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⑶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介绍月球表面的最高和最低气温。

    ⑷我国刚刚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3、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温度或海拔高度。

    ⑴汽油蒸发的温度是四十摄氏度。()℃

    ⑵汽油凝固的温度是零下十八摄氏度。()℃

    ⑶金星表面的最高温度是四百六十五摄氏度。()℃

    ⑷中国最高的城市那曲平均高度高于海平面4500米。海拔()m.

    ⑸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平均高度仅比海平面高1米。海拔()m

    5、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反思:数学是好玩的。好玩是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是一种教学智慧。本节课从游戏入手,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相反的意思,为学好负数的意义做好铺垫。又通过让学生记录数据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负数知识的需要,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负数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类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负数。巩固练习时教者又收集了大量的人文、地理、科学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在理解负数意义的同时,拓宽了视野。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5】

    虽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发现它们的特征掌握它们的特性,还是不容易的。

    针对本课的教学特点,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运用长方体实物,在小组内动手操作,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我想这样发现的新知识,留给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 培养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有效地创设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创设问题,能吸引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有效地展开。不仅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②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出示小明同学写的数学周记,让学生说一说都搜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整理好的数据图。

    提问:冰红茶的总价怎么求?火腿肠的总价怎么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83=

    说一说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0.88个0.1

    3

    2.424个0.1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你感觉那种方法更方便一些呢?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2.353让同学们自己去解决,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指名板书。

    6、观察并猜测:黑板上两题中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整数,情况都一样?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指名板书,集体交流、纠正。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

    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教材安排了例1,并且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根据经验计算小数乘整数,并且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来理解算理。通过课前了解学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会计算,因此,在教学例1时,我并不是直接引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用数学周记的展现,也就是使用的是情景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并且通过这个情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让学生自主的去搜集看到的小数的信息,吸引学生积极探索并理解计算方法。

    然后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计算出答案,学生非常活跃,并且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计算是有道理的,有的同学说:0.8元3就是8角3,8角3=24角,就是2.4元;也有同学说:0.8是8个0.1,8个0.13=24个0.1,24个0.1就是2.4,所以0.83=2.4;还有同学根据意义用加法来说明。通过学生自己寻找理由说明计算的正确性,从课前的无意识的计算到现在的理解清楚了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接着让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迁移到2.353,学生通过独立的计算和讨论,对小数乘整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并且学生是真正课堂的主人。学生理解了计算课不是一味的算,而是需要悟。我在注重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的同时,更强调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摒弃形式化说理,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反思评价、再次体验的过程,层层深入,理解感悟算理。这样才会使计算课生动有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7】

    今天,我教学了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对课做了精心设计,有了明确而清晰的教学思路,试教下来颇为顺利。些许感想记录如下:

    1、与教材中的例题7:情境:我买1本练习簿用了0.48元;我买1副三角尺用了0.6元。问题: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贵一些?相比,我在情境中增添了一些数学信息,并对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呈现情境:货架上摆放着四样文具,练习簿0.48元,三角尺0.65元,橡皮0.3元,直尺1.25元。小明带了0.5元,他能买到其中的哪一样文具?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力图使现有的情境较原先呈现出较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收集、组织、比较等数学思考中来,另一方面,0.3元与0.5元之间的比较,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唤醒三年级所学的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巧妙地将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予以激活,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认知上的铺垫。

    2、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中呈现出的不同思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他们独特而富有差异的思维水平与层次。问题:小明带的钱为什么够买一本练习簿,你是怎么想的?我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随后组内交流,学生在交流时出现了如下方法:(1)借助元、角、分进行思考;(2)从小数的组成上进行分析;(3)借助图形给出解释。(4)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迁移(很少的学生)。我认真参与学生的交流,认真倾听。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我可以有效地把握不同思考方法背后的思维梯度,从而为随后组织学生展开有序列、有层次的数学交流做好了准备。学生展开交流。

    3、数学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材中呈现的三种比较方法只是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可能出现的特殊方法,更为一般的方法应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这一方法看似简单,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却不是只言片语能解释清楚的。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充分考虑到这一抽象方法背后的直观数学模型,通过数形转化,将抽象的小数转换成具体、直观的图形,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当然,直观的模型只是脚手架,是学生把握抽象方法的桥梁,在学生获得直观模型后,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原先的直观模型中摆脱出来,鼓励他们在抽象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最终实现了从直观向抽象的必要过渡。

    4、这一课教材的练习编排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尤其是每一道习题还给教师留下了进一步开发与创造的空间和余地。比如教学第7题的第一组,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看图思考:还有哪些小数也比0.1小,以发展学生数感;第二组,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中间的参照数0.3进行比较,以丰富学生的比较策略。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准、用足、用透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8】

    一、创设情境,动手实践

    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谈话导入

    师:大家能用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吗?

    师:如果用两个正方形有几种拼法?

    师:如果用3个正方形有几种拼法?

    师:如果用4个正方形有几种拼法?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动手操作拼图、汇报。

    师:是呀!所以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就有两种拼法了。如果继续用5个、6个、7个、你能拼下去吗?生:(能)

    师:大家试试看!请各个小组按照课前的分工合作并做好记录。(见记录表)(附后)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启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这个片段的教学设计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的异质合作来收集数据,不仅复习巩固了已学习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实践、合作的能力。)

    二、启发讨论,形成表象

    小组汇报。(请各个小组的代表到投影前展示收集的数据,其他小组进行核对并相互评价修正收集的数据)

    师:我们来观察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你能发现有什么奇妙之处吗?

    此问让学生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的个数的积就是我们所用的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种数有的只有一种,有的有两种,有的有三种,如果继续拼下去可能还有四种、五种甚至更多。

    组织学生检验。

    启发学生按照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来分类。(小组讨论)

    可能有:分成两类的,一类是能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是奇数的,另一类是能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是偶数的;分成三类,只能拼成一种的分一类,能拼成两种的分一类,能拼成三种的分一类;分成两类,只能拼成一种的分一类,能拼成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分一类。

    教师肯定学生的分类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分法,哪种更合理一些?更能便于我们研究?

    学生通过争辩得出研究的方向。分成两类,只能拼成一种的分一类,能拼成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分一类。这样至少分清了一类,就可以进行研究这一类的特点了。

    (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在学生收集的数据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去整理、分析自己的劳动成果,讨论、争辩,从而发现数据的规律,初步感知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同时也为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伏笔。)

    三、探索发现,抽象本质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同意)好!(课件出示分类好的研究记录表)那下面我们再来研究,用哪些数目的小正方形时,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

    生(齐):2、3、5、7、11

    师:为什么当小正方形个数是这些数目的时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

    生(1):我发现长乘宽的积就是正方形的个数,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这些数目时,只有一种长乘宽的办法。

    生(2):我发现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目是小正方形的个数的约数。

    师: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叫做质数。想一想什么叫做质数?

    生(1):我认为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的叫做质数。

    生(2):我认为一个数,如果只含有两个约数,就把它叫做质数。

    师:大家概括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定义。(多媒体出示概念)

    师:我们把具有像4、6、8、9、10、12、14这样的特征的数叫做合数。想一想什么叫做合数?

    生: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师:想一想,质数和合数的区别是什么?

    生: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而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以外还有别的约数,也就是合数至少有三个约数。

    师:商议一下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学生以学习小组自由讨论。

    学生汇报辩论,相互补充得出了结论。

    师:课件出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探索从而发现了质数和合数的本质属性,得出了概念。这时候,教师并没有停止质疑的脚步,而是接着引导学生去比较、辨析发现新的规律:关于指使和合数的区别及1的分类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为教学自然数的分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评:

    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的,一般不是有教师和学生的重复不断语言就是有很多的练习题训练。这一节课大教学使感到特别兴奋。首先、在概念教学中,师生的这种融洽的、和谐的,而又不失激情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我。它一改概念教学的枯燥与乏味。让学生在做中学,源于课本又超越了课本,学生用本册刚刚学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知识,来动手操作研究这一节课,使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探究、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是这一节课的特色,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精心设计了问题,巧妙地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索、总结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异质的组合来讨论、探究知识,促进相互的学习,提高合作的能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的有用的。

    第三、大数学观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这一片段的教学中不仅体现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真正的把数学知识的教学、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异质组合讨论、动手拼一拼、相互商议、个别争论等都无不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9】

    学生在三年级已有了初步认识分数的经验基础,但那时主要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来学习的,认识的分数都是真分数,而现在,引入了假分数,这就需要学生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但又因真分数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而假分数表示什么?在单位1不够取的时候怎样理解?在生活中假分数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学生并不明白。因此,建构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是个关键,同时也是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概念的建立,结论的探索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怎样用图来表示?这个环节中,学生在对比、辨析、不断地矛盾冲突和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还有在给分数分类这个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分类、说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激烈的小组讨论争辩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尝到了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自始自终都使学生在充分的信息的相互交织中、不同思路的相互促进中、自育与他育的相互补充中,充分感受与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10】

    《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课时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由于学生对教材中“罚点球”这个词比较陌生,特别是女学生平时不爱看球赛,如果以足球比赛中的“罚点球”创设情境显然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把足球比赛换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抛圈游戏,让学生帮老师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学校举行的抛圈比赛。由于学生对抛圈游戏较感兴趣,所以学生很快就想到可以看谁的抛中率高就派谁去,从而较容易地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要让学生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知识数学化。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后,我接着问学生,老师昨天让你们找的带有%的数就是百分数,你们找到了吗?容易找到吗?百分数这么容易找到说明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汇报所找的百分数,从而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相关推荐
    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

    时光飞驰,新学期即将来临。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了,看自己在教师这份工作有多少成长,通过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一学期有哪些成长,一篇教学总结要怎么把它写好呢?这篇《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

    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翻开新学期的篇章。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我们就该进行一次总结了,通过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思想上与工作上的变化,教学总结是怎么样写的呢?这篇《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现将小班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保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