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1500字(合集3篇)
  •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1500字(合集3篇)

    发表时间:2023-01-09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教师范文大全专题“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感觉假期过得好快啊,新学期到来了,现下教师们可以理清思绪写一份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是正式上课前教师预先准备的授课流程,教学计划如何书写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篇1)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每周2课时。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0课时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8课时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0课时

    第四单元:科学技术文化。——6课时

    六、辅导: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学困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重视知识的查缺补漏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研课题及方案:

    本学期以新课改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为目的。继续用上学期的教研课题是:灵活处理教材,实现实用性与学习的兴趣性有机统一。

    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把课堂作这教学的中心,总结经验,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效率,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尖子生轻差生的错误倾向,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健康个性的发展。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求,贯彻学校“自成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历史下册选用的是北师大版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五、主要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7、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

    新教材历史第二册总共有25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篇3)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教材分析: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3、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4、教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5、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周 次

    具 体 计 划

    第1周(2.14-2.19)

    期末试卷讲评.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2周(2.2-2.26)

    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

    第3周(2.27-3.5)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5课“各同为一家”

    第4周(3.6-3.12)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5周(3.13-3.19)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第一单元测验

    第6周(3.2-3.26)

    第一单元讲评;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7周(3.27-4.2)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8周(4.3-4.9)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期中复习1-4课

    第9周(4.1-4.16)

    复习5-8课

    第10周(4.17-4.23)

    复习9-12课

    第11周(4.24-4.3)

    期中考试

    第12周(5.1-5.7)

    期中试卷讲评;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3周(5.8-5.14)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第二单元测验

    第14周(5.15-5.21)

    试卷讲评;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周(5.22-5.28)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6周(5.29-6.4)

    第18课抗击沙俄;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17周(6.5-6.11)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18周(6.12-6.18)

    第21、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第19周(6.19-6.25)

    期末复习

    第20周(6.26-7.2)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jk251.cOm扩展阅读

    [计划推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篇七)


    新学期在年复一年中如期而至,贯彻教学的各项指标,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用心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才能够使教学的工作更有目标性!写教学计划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计划推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篇七)》,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六环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1)、(2)班历史科教学,经过调查和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两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但也存在少数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四、教学进度安排

    这个学期一共21周,第十一周进行期中考试,第二十一周进行期末考试。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六、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0分钟”。

    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节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

    精选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500字合集11篇


    教师范文大全相关栏目推荐:“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光阴易逝,我们即将开始新的一学期,学校教师们把新学期的教学进行安排,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写好教学计划要怎么做呢?以下是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46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7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殖 2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 2课时

    第四节 计划生育 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2课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4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课时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课时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1课时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2课时

    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 1课时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 2课时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课时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除 1课时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1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课时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2课时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课时

    第四节 激素调节 2课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课时)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本学期生物要实现的是:

    (1)、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2)、继续培养学生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5)、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6)、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人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生物有一定的理解,而且本学期主要学习生物圈中的人,与自己息息双关,学生都比较感受兴趣。但有些学生觉得人体的内部恐怖将生物拒于门外。但总的来说,学生能认识到生物的重要性,能较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内容兴趣比较浓厚,但部分学生比较害羞,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性知识。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让学生表演与本内容有关的事物等;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3】

    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学的新生,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工作计划# 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内容的设置:

    全期教材共分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积极应对中考复习,进一步提高期末水平测试成绩。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在小学对社会科学的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本学期还应对他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及其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所以在新的一学期要做好会考复习总动员,让大家潜心投入到会考复习中来,争取在汇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

    1、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

    2、进一步学习高效课堂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3、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使优生得到发展,差生得到提高;

    4、适当设计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定期举行单元考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查遗补漏;

    6、引领学生开展复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20xx-2018学年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计划表(计36课时)

    生物 教学班级 七年级 每周节数

    2 教科书名 总授课节数 下册 36 上课时间

    20xx.2.26

    周次 1 时间 起至 教 材 内 容 (第一章至第七章)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26——3.3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3.6——3.10 3.13——3.17 3.20——3.24

    第二节 人的生殖

    第三节 青春期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探究三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 2 2 2 3 4 2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5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3.27——3.31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实验 测量和计算 6 4.5——4.7 4.10—4.14 4.17—4.21 4.24—4.28 5.8——5.12 5.15—5.19 5.22—5.26 5.31——6. 2 6.5—6.9 6.12—6.13 6.14—6.16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的流动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实验: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2 2 1 2 2 2 2 2 1 2 2 2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期中考试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激素调节

    单元复习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6.17——6.20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单元复习

    6.21——6.30 期末总复习

    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一、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三、具体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习题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6】

    2012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科教学计划

    万泉中学 曾庆慧

    2012年2月7日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入学半年,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习习惯也已初步养成.学生记忆快,但是记忆时间短暂。一部分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明确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我们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醒学生注意力切入,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生物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培养学生能运用生物学规范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堂清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七年级《生物学》下册。下面对教材内容作基本分析:

    《生物学》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认同优生和优育。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第一章 人的由来从人类的起源讲到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人口的调控,全部内容一线贯穿,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知识完整。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活动、STS教育及科学家的故事等活动,加上大量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提高,过程和方法的获取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物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本章结合环境、社会去探讨有关营养的话题,而不是仅仅讲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章在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明白查阅资料、进一步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本章加大了探究的力度,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培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如果发现结论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要分析原因。本章还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包括讨论、科学探究、观察、演示、评价等。

    本章的资料分析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从教材里“部分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中获得或者从教材的插图中获得。这就说明了获取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告诉学生图表、插图、数据等都可以作为资料运用在分析活动中。

    本章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使解读图表及数据的能力的训练贯穿在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同食物取自自然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科学态度。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食物、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章内容包括《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和《空气质量与健康》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各器官主要功能。第二节主要了解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第三节则是主要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本章的2个资料分析,提供的资料都比较多,对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通过前面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从生物圈中获取了食物和氧气。但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并被细胞利用呢?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是怎样运离细胞的呢?这就需要运输这些物质的结构基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顺理成章地安排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同时,也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

    出》作好了教学铺垫。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血液、血管、心脏和输血与血型4节,每节知识相对独立。血液有独特的组成成分和相适应的生理功能。血管和心脏都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这三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第四节还特意地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作了介绍。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本章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分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第二个实验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尤其是第二个实验,在实验和观察技能上要求较高。此外,读懂血常规化验单,记录不同状态下的心率,为你的家人量血压以及调查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都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血循环发现史,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虽不在教材正文之中,但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些内容都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观念的良好素材,教学中要高度重视。

    本章通过课外阅读资料,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知道与血液及血液循环有关的生命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有关科技知识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章的探究活动和练习题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章还通过问答题、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心家人身体健康,乐于挽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感。还通过发现史、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有关社会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侧重于从尿液形成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安排教学内容。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是从生物圈角度引导认识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本章通过资料分析、数据处理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概括以及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解释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给学生渗透关爱他人生命,自愿向某些患者捐献器官的情感教育。还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当地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建议,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的教学内容首先从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然后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最后介绍激素调节。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神经调节;第二部分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激素调节。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知道与眼和视觉以及神经系统等有密切关系的医疗技术的新进展。本章还通过“探究活动”、“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资料分析”、“实验”等,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概括、综合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章还通过练习题、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简介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牛胰岛素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资源紧紧相依。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且后两者的影响更大。本章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环保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能方面的目标。

    全章以三个明确的、系统的学生活动为主线贯穿。

    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相关的事例,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通过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材料,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2.请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真的有影响。这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安排学生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使学生在认识得到提高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自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去。

    本章在探究活动的要求上较前六章有了提高:一方面因为有酸雨、废电池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实验本身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并实施。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适时地对学生作出科学的、恰当的评价,鼓励其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此外,教师应结合教材给出的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引导并培养学生此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册最后编排了第四单元的“单元小结”,目的是协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清理本单元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整体要求,引导学生加深对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四、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知道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科学发现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具体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设、如何作出假设、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数学推算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认同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五、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实验,比较,归纳等方法。

    六、教学实施

    ⑴继续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

    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有所创新和提高。

    ⑵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⑶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⑷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教研教改,设计好教案,上好课,写好教学反思。

    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⑹为探险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知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控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⑺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⑻重视探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⑼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⑽建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成为同学中的小老师,老师的得力助手。

    ⑾教学中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展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⒀在教学中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者宜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可以采取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竞赛,让优生更加出类拔萃,学困生迎头赶上,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水平的目的。因班上缺乏优生,且大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好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者需要下一番苦功,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交流情感,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完成由厌学到爱学的思想转变,迎头赶上先进班级。

    ⒁定期进行阶段考试,及时进行试卷分析和讲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确保教学效果。

    ⒂正确评价学生。为了给每个学生有一个合理的评价。

    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现有学习情况(基础技能、能力发展等)分析:

    通过上期的生物教学,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有较大的改善,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对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其中有一批学习较优秀的学生,需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进面还较大,实验和学习的习惯较差,应对这些学生多关心、多指导、多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抓紧教学落实,力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

    根据新的课改要求与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从第一章“人的由来”到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共七章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是社会讨论和考试的热点。通过教学改革落实“双基”,发展能力,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观念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通过生物的学习,掌握生物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生态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四、具体措施

    1、坚持启发式教学,正确处理好“双主”关系,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追求和谐,注重师生交流与信息反馈,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好条件和学习氛围。

    2、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讲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并应用课堂教学媒体及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掌握学习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3、通过抓好教学落实,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归纳小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人的生殖

    第三节 青春期

    第四节 计划生育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复习期中考试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激素调节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复习

    4课时

    共30课时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8】

    为了完成本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初中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兴趣,特制定以下计划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班级学生分析

    七年级( )班有学生80多人,大部分学生都保持有花季少年清纯好学、求知欲强烈的学习态度,班级学风良好,有几个生物学爱好者,常提出一些生物学知识的问题,也带动许多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像吴前程、黄学锐等学生,其他学科成绩一般,但生物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生物成绩进步很大。也有个别学生只注重语、数、英科目,对生物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人体生物学知识内容,共分7章,主要讲述人体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结构组成和功能。指导我们如何利用人体的生理规律,健康成长。

    三、教学措施

    1、继续做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教学工作,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

    2、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举实例,制教具,提高生物学知识的储备量。

    3、针对教学内容,补充课堂作业和课后思考与练习,使学生全面掌握。

    4、对于个别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谈话交流、批评教育等不同方式,纠正其错误认识,促使其树立学习生物的信心和兴趣,认真学习生物学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9】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班2个班的生物,根据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和生物学科的特点,制定以下新学期生物学科工作计划: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下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一、主要措施和方法

    1、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章节重点,难点及考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完成。

    2、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把相关信息穿插于新课讲授及练习作业中。注重复习,特别是课前课后考试前的复习,认真落实。

    3、利用课件、挂图、板图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辅助教学;及时认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耐心指导,积极应考,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教会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的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重在第1页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动手,多提问。

    5、开展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专题讲座与复习。

    二、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2、以初中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树立会考意识。

    3、在新学期中积极进行教改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培养写作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吕唯嘉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入学半年,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开始形成。但部分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明确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我们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醒学生注意力切入,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生物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七年级《生物学》下册。下面对教材内容作基本分析:

    《生物学》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最后,第四单元的“单元小结”是协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清理本单元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整体要求,引导学生加深对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三、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知道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科学发现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具体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设、如何作出假设、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数学推算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认同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五、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实验,比较,归纳等方法。

    六、教学实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

    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教研教改,设计好教案,上好课,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险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知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控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教师, 生物, 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11】

    一、主要措施和方法

    1、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章节重点,难点及考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在课堂上完成。

    2、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把相关信息穿插于新课讲授及练习题中。注重复习,特别是课前课后考试前的复习,认真落实。

    3、利用课件、挂图、板图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辅助教学;及时认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耐心指导,积极应考,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教会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的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重在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动手,多提问。

    5、开展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专题讲座与复习。

    二、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2、以初中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树立质量意识。

    3、在新学期中积极进行教改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培养写作能力。

    三、常规教学

    1、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2、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

    优秀!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集锦(4篇)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一)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综合性学习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提供了若干个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开展。名著导读联系各单元主题,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积淀。

    一、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我所教班级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二、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七、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五、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二)

    一、备课组成员: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教学理念。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把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打扎实,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除了从思想上给予引导之外;在教学上,有针对性、目的性、有系统、有计划地上好课。

    三、工作重点: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学理念、求发展,积极探索课改精神,更新教育观念,以质量为中心,全面稳步地提高七年级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通过学习《课程标准》领悟《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全组英语老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提高自身素质。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课,上好课,通过做游戏、唱英文歌,单词比赛等多种形式,多利电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上和生活中注意困村施教,做到“一视同人”关心差生,对其循循善诱,耐心教育。

    3、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思想动向,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情况,有困难时助其克服困难。

    4、多与差生沟通,助其克服自卑,增强信心,利用课余时间及晚温辅导其学习。

    5、开展“四人”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使教研、备课活动制度化。

    2、加深、加强集体备课。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不走形式,不敷衍了事,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加强组内成员业务学习,适应现代教学。

    9--10月份:

    1、第一次备课组会议,认真制订授课计划。

    2、第二次备课组会议,动员本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学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中小学教育信息论文竞赛。

    3、七年级书写竞赛。

    11月份:

    1、第三次备课组会议,认真备战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研讨课,安排好备课组内互相听课人员,继续做好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工作,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2、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工作、单词竞赛。

    3、第一次常规教学检查、第四次备课组会议

    5、浏阳市第十二届课堂教学大比武

    6、省合格学校验收

    12月份—20xx年1月份:

    1、第五次备课组会议,第二次常规教学检查

    2、第六次备课组会议,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业务学习

    3、七年级第二次单词竞赛、备课组活动学期总结、资料整理归档

    4、期终考试。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七(12)班现有学生40人,男生18人,女生22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来看,学生整体水平还可以,在整个年级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分和及格率处在中等偏上。但是优秀率和高分数段学生数较少,尖子生不尖。从卷面来看,阅读理解和听力部分失分较多,作文几乎没满分。常规选择题错误也较多。说明学生基础不扎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欠缺,审题和答题技巧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完成7Bunit1-Unit6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完成1-6单元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

    2.掌握语法一般过去时。

    3.介词的用法

    4.情态动词的用法

    5.祈使句的用法难点:

    1.动词的过去式变化。

    2.表示能力的用法。

    3.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以及序数词的变化形式。

    4.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5.冠词的用法

    四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本班级的英语学科成绩,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针对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阅读训练,坚持课课读和课课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狠抓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补差活动。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3.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相应提高教学难度,提高学习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

    4.从现在开始,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口语训练,能用地道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 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5.贯彻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给力。

    6.因材施教,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四】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在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施《新课程课标》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的好处,并能将学习的体育知识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运用;

    2、初步掌握本学期新学的的各项运动技术、技能,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步养成习惯,在群体活动和比赛中能够以公正、团结、协作的态度与同学友好相处。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包括:

    1、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发展你的体能;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田径;跳跃

    3、体操:体操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4、球类:篮球和排球

    四、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是速度、爆发力发展的敏感期,学生活泼、好动,体育活动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强,特别是女生正处于身体发展快速期,伴随着“月经”的出现,部分同学开始出现害怕上体育课的问题,应该适时的作好指导。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本学期重点作好学生速度和爆发力的素质的练习。

    五、具体措施

    1、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充分推行“三段六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结合体育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关注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确立“体委轮流制——学生组织能力”研究课题,提高每个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4、将游戏和比赛,穿插到每一节课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六、业务学习

    1、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内容,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集体研讨,取其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的阅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室等查阅教学训练方面的资料,学习新的好的教学方法。

    4、努力学习电脑知识,能够制造出相应的课件利于教学。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1000字精选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又是一学期到了,马上要做的事就是写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能更加规范的完成教学!你会怎么样写自己的教学计划呢?你也许需要"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这样的内容,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学科使用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上、下两册)。七年级教材上、下两册叙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采用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体系,即基本按照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线索,由古至今讲述历史的同时,围绕每一历史时段突出特征来叙述。上册教材确立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等四个专题,下册教材确立了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等三个专题,每一专题下确立四至八个小专题,便于学生学习。

    七年级上册教材每课由12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导入框、课文、阅读课文、图表、历史文献、思考提问、自由阅读卡、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练一练、自我评价和活动建议。其中课文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和主要线索。其余部分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外,在每一单元后面,教材还安排了一节活动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从中学到学习历史的方法。

    本册教材还花了大量篇幅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旨在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增强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建议

    1、开齐并上足课时,保证历史课常规教学。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如课堂讨论,历史讲座等进行教学。

    4、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5、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适时进行阶段复习并进行乡土教材教学。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教改的基本思路为指导;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部总体教学计划,结合本年级教学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前提,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教育目标,落实学科教学任务,特拟定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05人,都是从小学升上初中的新生。从年龄结构方面看,学生的年龄偏小,认知水平与小学生差别不大,在适应新的初中生活方面还要有一定的磨合期;从知识结构方面来看,刚刚小学毕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还比较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还比较简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看,不少学生来自非课改地区,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起始年级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世界大洲大洋的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城镇的发展。

    主要特点是:

    1、教材内容的综合性较强,知识面较广,着重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2、培养学生素养,注意知识的有机整合,大胆处理和创新教材,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

    五、预期目标:

    1、所有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2、课堂创新,高效,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亲近自然、建设和谐社会的情感;

    4、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力争使本学科成为优质学科,学生成绩优秀,不出现低分现象,培养高分层。

    六、实施措施:

    1、掌握课改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落实课改精神,创新课堂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2、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3、以学案教学为主,本期学案力争超过教案的三分之一,少讲多读,精讲多练;

    4、加强教学研究,进行内容整合,减轻学生负担;

    5、辅差帮困坚持不懈,确保无人掉队。

    6、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7、切实抓好学科培优工作,通过会议、辅导、谈心等方法努力提高优生率,把学科成绩跃上新台阶。

    七、教学评价:

    1、评价目标:学生能力是否提高;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评价方法:活动法、观察法、项目评价法、自评法

    3、评价过程:要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按期积极参与的程度和能力的体现作出评价。

    八、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6课时

    预备课1课时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2课时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2课时

    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课时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7课时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二课自然环境2课时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2课时

    探究课从地球以上看世界1课时

    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10课时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3课时

    第二课山川秀美3课时

    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3课时

    探究课游历华夏1课时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13课时

    第一课家住平原2课时

    第二课与山为邻2课时

    第三课傍水而居2课时

    第四课草原人家2课时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2课时

    第六课文明中心——城市2课时

    探究课来自家乡的报道1课时

    以上总计课时为36节,其余为机动课时,可以用于复习、考试和其他安排,但总体上不与学部教学处的安排相冲突。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以发展规律教育,教会初入中学的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潜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潜力、识图、读史料的分析潜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资料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资料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三、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有必须的学习动力。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较多。同时由于教材资料比上学期繁多,对于理解、分析潜力较弱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会有必须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 、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的、步骤,抓住教材的重点。课堂上体现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尽全力的开启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参与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知识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习,提高45 分钟的利用效率。

    2 、在教学过程中,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纵横比较,穿针引线,使整个历史发展状况显得脉络清楚,思路清晰。并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3、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职责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及适应潜力。

    4 、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个性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困生的关注。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用心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五、教学进度表: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教学进度表

    第 1 周 隋唐时期 第 1—3 课

    第 2 周 第 4 课,第 5 课

    第 3 周 第一单元复习检测、第一单元讲评

    第 4 周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 6—7 课

    第 5 周 第 8 课 第 9 课

    第 6 周 第 10—12 课

    第 7 周 第 13 课 机动

    第 8 周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第三单元讲评

    第 9 周 复习

    第 10 周 期中考试

    第 11 周 明清时期 第 14 课第 15 课

    第 12 周 第 16—18 课

    第 13 周 第 19—21 课

    第 14 周 第 22 课 机动

    第 15 周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

    第 16 周 第三单元讲评

    第 17 周 总复习

    第 18 周 期末复习

    第 19 周 期末工作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4)

    新学期的工作开始了,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回顾上学期的学习,一部分学生的历史基础打的不好,这些学生平时看书太少,书的内容不熟悉,导致学习成绩不高。所以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认真贯彻历史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教师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崇尚科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教学主要内容:

    本学期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主要讲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三、四、五阶段,即封建社会的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在中国历史中占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主要重点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发展。

    难点是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掌握和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难点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通读。

    四、现状分析:

    七年级有四个班的学生,面对考试的课程,还没适应过来,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但从一个学期的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态度消极,不愿学历史,课上不积极,分析理解能力差,加上平时不太看书,考试成绩不理想。

    五、教学措施:

    1、先是要高质量的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意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课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合理利用有效的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多上一些学生有趣的课。布置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缺补漏。

    六、辅导: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学困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重视知识的查缺补漏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研课题及方案:

    本学期以新课改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为目的。继续用上学期的教研课题是:灵活处理教材,实现实用性与学习的兴趣性有机统一。

    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把课堂作这教学的中心,总结经验,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效率,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尖子生轻差生的错误倾向,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健康个性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一历史备课组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美好未来,一切为了学校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构建和谐民主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我组的教学水平。教学中我组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除利用教材之外,更多的挖掘课程资源,使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改变为考而学的传统观念,学会善于以历史主义的深邃眼光来审视现实问题,能够不断的从历史这面镜子里,获取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与启悟。树立新的历史教育功能观,从根本上杜绝学生反感历史、厌倦学史的现象。

    二、工作目标

    1、备课组全体教师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落实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中做到减负与高效结合,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创设思辩性的历史课堂。让小科也变成学生喜爱的科目。

    2、加强备课组教研功能,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让每位老师都收获丰富。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备课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每周周一第三四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分析教材、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集众人之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及时反思。

    2、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相互听课,学习研究。每月组织一次组内教师相互听课,提高课堂课堂质量,通过相互听课达到相互学习、吸收经验的目的。

    3、教师主动学习教学教育理论,努力撰写教学论文。

    4、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开课。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听课、反思,吸取经验。

    四、备课组活动: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9月1日—9月6日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二周

    9月7日—9月13日

    3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

    第三周

    9月14日—9月20日

    4夏、商、西周的兴亡5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四周

    9月21日—9月27日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第五周

    9月28日—10月4日

    8中华文化的勃兴(1)9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六周

    10月5日—10月11日

    单元复习检测

    第七周

    10月12日—10月18日

    10“秦王扫六合”11“伐无道,诛暴秦”

    第八周

    10月19日—10月25日

    复习第一单元

    复习第二单元

    第九周

    10月26日—11月1日

    综合复习

    第十周

    11月2日—11月8日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11月9日—11月15日

    12大一统的汉朝13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十二周

    11月16日—11月22日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十三周

    11月23日—11月29日

    16昌盛的秦汉文化(1)17昌盛的秦汉文化(2)

    第十四周

    11月30日—12月6日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十五周

    12月7日—12月13日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第十六周

    12月14日—12月20日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第四单元复习

    第十七周

    12月21日—12月27日

    第四单元检测

    第十八周

    12月28日—1月3日

    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第十九周

    1月4日—1月10日

    复习第三单元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第二十周

    1月11日—15日

    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

    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xxxx年版本的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材内容,主要以中国地理知识为主,分为4个单元: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

    从对中国家园的了解,到对台湾的探究,;再深入对中国不同地区地理的认识;了解生活变化,认识历史的发展变化,然后是对文明发展的初步把握,最后是对人类文明的探源,理解文明多样性的由来: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8)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通过学习能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

    对学生初步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人类和平事业,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达历史的能力并能初步运用唯物主义来观察问题的能力。

    1、思想教育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大团结的观念;社会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观点;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历史辩证的观点;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修养。

    2、基础知识教育目标:掌握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了解从人类的起源到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概念等。

    3、能力培养目标:能填写历史填充图;提高对历史史实物件的阅读理解能力;能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能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分析及谈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措施

    1、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进一步钻研教材,深入理解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精心备好每节课,精选习题,精讲练习。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确保课堂纪律的稳定,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小组活动,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4、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三、解决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具体措施

    1、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南北方农耕文化的基本情况;中华民族的祖先;大禹治水;启建立夏朝;分封制;宗法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汉朝的对外关系;三国鼎立的基本情况;孝文帝改革;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成就。

    2、难点:历史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猿为什么向人转化;南北方农耕文化有何不同;“公天下”与“家天下”有何不同;宗法制;商鞅变法的原因;如何评价农民起义;汉朝的对外交往;三国鼎立如何形成;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对汉武帝大一统的评价;诸子百家的思想本质。

    四、组织开展学科活动的设想与措施

    1、用精彩、引人入胜的导入把学生带入每一节课中。

    2、用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要。

    4、平时的工作要做到勤奋。

    5、抓好学生的课堂知识的过关工作。

    范文推荐: 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范文简短 360字


    新学期在不知不觉之中悄然而至,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指引,新一年的工作计划也要开始了。对教学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在新学期有序地工作!教学计划要写哪些内容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范文推荐: 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范文简短 36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篇一)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综合性学习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提供了若干个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开展。名著导读联系各单元主题,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积淀。

    一、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我所教班级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二、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七、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五、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篇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35人,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如下: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人均分

    这次英语考试成绩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对新教材还没有很好的适应。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走了许多的弯路。

    二、教材分析

    这套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与原教材相比还增加了文化背景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份和语篇的输入。本书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这套教材是基于城市学生的状况编写的,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小学基础不好,到初中以后学起来的确有些吃力,光是一千多个单词就吓退了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我们还必须知难而上,为了提高农村的英语教学成绩而努力。

    三、教学目标(参见新课程标准)

    (一)、英语三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二)、语言技能三级目标

    四、教学方法

    这学期仍然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教育部制订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一册均强调了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学习。

    这学期主要通过任务型教学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是从活动中获取知识。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小组活动,学到新的知识,即完成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变。教师备课时重点考虑;如何设置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这个大语言环境又是由各个小语言环境组成,其中一部分是陈述性知识,另一部分则是程序性知识。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通过活动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成了知识迁移过程。常用的训练活动有以下几项:

    (1)Dailyreport:值日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朋友的情况,其它学生可互相提问题,询问个人职业。

    (2)Playaguessinggame:用问题“whatdoeshedo?”引入任务,让学生猜测多媒体课件中人物的职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Asktheway:创设问路情景,根据实际情况tellingtheway,eg,Iwanttogothehospital 完成对话活动。

    (4)Seethedoctor、goshopping等:学生可扮演角色,进行对话。

    (5)Haveadiscussion:学生分小组讨论

    (6)Whatdoyouwanttobewhenyougrowup?通过训练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模式,变学生为主体,课堂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五、主要措施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用功能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去冬期末考试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

    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篇三)

    一、备课组成员: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教学理念。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把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打扎实,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除了从思想上给予引导之外;在教学上,有针对性、目的性、有系统、有计划地上好课。

    三、工作重点: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学理念、求发展,积极探索课改精神,更新教育观念,以质量为中心,全面稳步地提高七年级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通过学习《课程标准》领悟《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全组英语老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提高自身素质。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课,上好课,通过做游戏、唱英文歌,单词比赛等多种形式,多利电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上和生活中注意困村施教,做到“一视同人”关心差生,对其循循善诱,耐心教育。

    3、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思想动向,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情况,有困难时助其克服困难。

    4、多与差生沟通,助其克服自卑,增强信心,利用课余时间及晚温辅导其学习。

    5、开展“四人”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使教研、备课活动制度化。

    2、加深、加强集体备课。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不走形式,不敷衍了事,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加强组内成员业务学习,适应现代教学。

    9--10月份:

    1、第一次备课组会议,认真制订授课计划。

    2、第二次备课组会议,动员本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学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中小学教育信息论文竞赛。

    3、七年级书写竞赛。

    11月份:

    1、第三次备课组会议,认真备战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研讨课,安排好备课组内互相听课人员,继续做好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工作,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2、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工作、单词竞赛。

    3、第一次常规教学检查、第四次备课组会议

    5、浏阳市第十二届课堂教学大比武

    6、省合格学校验收

    12月份—20xx年1月份:

    1、第五次备课组会议,第二次常规教学检查

    2、第六次备课组会议,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业务学习

    3、七年级第二次单词竞赛、备课组活动学期总结、资料整理归档

    4、期终考试。

    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篇四】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七(12)班现有学生40人,男生18人,女生22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来看,学生整体水平还可以,在整个年级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分和及格率处在中等偏上。但是优秀率和高分数段学生数较少,尖子生不尖。从卷面来看,阅读理解和听力部分失分较多,作文几乎没满分。常规选择题错误也较多。说明学生基础不扎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欠缺,审题和答题技巧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完成7Bunit1-Unit6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完成1-6单元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

    2.掌握语法一般过去时。

    3.介词的用法

    4.情态动词的用法

    5.祈使句的用法难点:

    1.动词的过去式变化。

    2.表示能力的用法。

    3.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以及序数词的变化形式。

    4.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5.冠词的用法

    四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本班级的英语学科成绩,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针对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阅读训练,坚持课课读和课课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狠抓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补差活动。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3.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相应提高教学难度,提高学习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

    4.从现在开始,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口语训练,能用地道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 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5.贯彻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给力。

    6.因材施教,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篇五)

    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半学期的教学,所教班级语文素养有所提高: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探究能力,因此在测试中达不到理想的成绩,语文素养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本学期我将全力以赴,“抓中间,促两端”,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一个档次。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写作缺少素材的实际情况,我将大力提倡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开设阅读课,让学生真正沐浴到文学的春晖,感受到文学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目的要求

    紧扣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全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阅读课文全册30篇:成长单元里,让学生追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苦难历程;祖国单元里,让学生聆听《黄河颂》的雄壮旋律;历史人物单元里,让学生瞻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光辉形象;人类文化艺术单元里,让学生欣赏文化艺术的奇光异彩;探险单元里,让学生感受探险英雄的壮志豪情;动物单元里,让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学生尽情享受。

    第二部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与每个阅读单元相照应,一次次综合性学习,就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学生留连忘返。

    本册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及附录丰富了第二课堂。

    四、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

    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

    难点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深刻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

    重点加强朗读,通过朗读理解、体味、感悟课文;

    难点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爱国情操。

    第三单元

    重点细致分析,细心揣摩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

    难点文中的巧妙篇章结构,深刻的人文内涵。

    第四单元

    重点理解内容,整体感知,比较欣赏;

    难点了解人类文化艺术生活,发挥创造力,发表个人见解。

    第五单元

    重点快速默读课文,抓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难点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勇敢献身的精神。

    第六单元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联系生活体验,大胆发表见解;

    难点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珍视生命,关爱动物之情。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法,认真备好每堂语文课。

    2、教师饱含激情,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想象力。

    3、课堂上采用四边互动的方法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加强课后的检查和验收和辅导,尽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确保所教学生同步前进。

    5、多与学生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2课时;

    第二单元12课时;

    第三单元12课时;

    第四单元12课时;

    第五单元12课时;

    第六单元12课时;

    期末复习:依实际情况而定。

    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篇六)

    本学期继续带七年级5、6班的语文课,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作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较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顺利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二、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和重视。

    2、把好课前预习关,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继续加大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学习习惯的培养。

    5、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

    6、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课前一分钟演讲,锻炼表达能力,继续抓练字。

    9、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2、实行培优辅差。发挥优生的优势,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篇七)

    本学期着重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使学生爱上语文课,从而提高语文成绩。本学期的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质量意识,以新课改为契机,以提高质量为主题。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一批有扎实、活泼、语感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语文能力强的现代中学生。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本学期在教学工作时,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理论知识,以便使自己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教学;有意识地加强自身业务能力训练,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学之余,有目的地学习新课改理论,以用于教学实践。平时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积累与运用。有意识地学习优秀课的成功的教学方法。把握一些重要的方法,做好初一语文教学工作。

    2、认真备课

    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加大备课力度,认真领会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基础差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使学生对当堂所练内容能当堂消化。保证课的质量。

    3、认真学习新的好的辅助教学手段,尽力付之于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好电化教学。

    (二)认真做好指导和批改工作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太差,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也较差,但是大部分同学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是很高的,并且有很大的积极性。本学期将有目标、有目的地加大对部分学生的课后辅导,尤其是作文的指导。

    认真做好作业批改和反馈工作。要精选课后作业,并且及时批改,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及时反馈,杜绝学生作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有目的地做好作文指导和批改工作。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他们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本学期将认真指导学生作文,鼓励他们多关注社会,观察生活,注意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要写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平时多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氛围和写作的灵感,使他们真正地爱上作文。能写出真正的内容。课后加大作文批改力度,分析好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在反馈时让学生注意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上好作文批改课,让学生相互批改,让他们自己发现别人作文中的优缺点,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热情和作文能力,也从而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初一学生中,有很多语文成绩差的学生,仅有个别成绩好的。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本学期决定加大力度,做好优生的提高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1)巩固基础知识,把学生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巩固。加大字词的理解掌握。

    (3)加大阅读能力的培养,有部分学生从未看过什么文学书籍,因此知识面太窄,平时做题理解能力上不去。本学期将有意识地指导他们阅读分析,鼓励他们广泛地阅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文学视野。

    (4)、提高作文水平,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力争每天一篇日记,并且保证质量。教师做到及时批改,每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并尽量找相同题目、相同体裁的例文让其比较,以扬长避短,提高作文能力和作文质量。

    ( 四)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的缺点。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3篇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篇一)

    一、教学目标: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初一思想政治下册教材突出了三个基本理念,它们是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半独立半依赖,在深入扩展的生活中吸取做人的营养。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促进学生社会化。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自尊、自强。

    本册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强。

    总的教育目标是:增强调适能力;发展健康人格;逐步社会化。

    教育主题是:做生活的主人。有四个教育分主题: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本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和“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分八课教学内容: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尊自信并运用意志实现自立自强,则必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三、教学重点:

    1、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2、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3、自立的表现和必要4、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5、自强的表现和作用。6、怎样做到自立自强。

    7、为什么会有挫折,怎么应对挫折8、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9、为什么要遵守法律。10、怎样预防违法。

    11、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1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四、教学难点

    1、如何树立自尊和自信2、怎样预防违法。

    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4、怎么应对挫折5、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7、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8、怎样做到自立自强。

    五、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比较自觉,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较强,上课精力比较集中,作业能认真完成,这部分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不自觉,上课精力不集中,讲话,不注意听讲,作业又不认真按时完成,教师要多用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这一部分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六、实施目标的方法: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 ,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 ,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如何组织主题探究。

    3、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 。

    4、搞好教学还要抓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教学的基础。第二、分析透彻活动和材料,这是传授概念、观点的前提。第三、组织好体验活动,这是促进学生内化的手段。第四、指导好实践活动,这是实践学生良好行为的途径。

    七、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

    1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2月15正式上课)

    2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3“我能行”;(练习册讲解)

    4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单元练习

    5唱响自信之歌;(探究活动)

    6自己的事自己干;综合练习

    7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第一单元测试)

    8人生自强少年始;单元练习讲解

    9少年能自强;(练习册讲解)

    10复习考试(摸底测试;讲评;时事政治)

    11期中考试

    12讲评期中试卷;(劳动节放假)

    13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面前也从容

    14让我们选择坚强;综合练习

    15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综合练习

    16走近法律;(活动探究)

    17法不可违;练习讲解

    18防患于未然;测试

    19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综合练习

    20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测试

    21期末复习;时事讲解;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篇二】

    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等能力,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教学内容(进度)

    周次

    教学时数

    教学纲要

    作业及其他

    教法及学情分析

    第1—4周

    5

    4

    6

    3

    2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

    数学活动

    小结

    p.8(2.3.5..6)

    p15-16(1.2..4..7.10)

    P.22-23(2.3.4.5.8.9..10)

    P.30(1.2.3)

    P.35—36(2.3.4..6.7.10)

    单元测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好动中来。

    第5—6周

    5

    2

    2

    2

    第六章 实数

    6.1平方根

    6.2立方根

    6.3实数

    数学活动

    小结

    p.47-48(1.2.3.5.8)

    p.52(2.3.4.5.6.7)

    p.57(3.4.5.6)

    p.61-62(1—12)

    单元测试

    第7—8周

    3

    4

    2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

    p.68-69(1.2.3.4.5.6.7.)

    p.78-80(1.2.3.4.5.6.7.8.9.)

    p.84-86(1.2.3.4.5.6.7.8.)

    单元测试

    第8—11周

    2

    5

    4

    3

    2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数学活动

    小结

    p.90(1.2.3.4.)

    p.97-98(1.2.3.4.5.6.7.8)

    p.101-102(1.2.3.4.5.6.7.8.9.)

    p.106(1.2.3.4.5.)

    p.111-112(1.2.3.4.5.6.7.8.9.)

    单元测试

    第12—14周

    5

    4

    3

    2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

    小结

    p.119-120(1.2.3.4.5.6.7.8)

    p.126(1.2.3.4.5.6.7.8.9.)

    p.130(1.2.3.4.5.6.)

    p.133(1.2.3.4.5.6.7.8)

    单元测试

    第14—16周

    5

    4

    3

    2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

    小结

    总复习

    p.140-142(1.2.3.4.5.6.7.8.)

    铺50-151(1.2.3.4.5)

    P.158-160(1.2.3.4.5.6.7.8.9.10)

    总复习测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教材解读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共四个单元。

    三、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等指导性文件,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4、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

    5、认真组织开展选修课活动,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6、利用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对学生进行考试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尽快适应中考的要求。

    8、充分运用微课等远程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安排:

    第一周 课程介绍、 第一课第一框

    第二周 第一课第二框 第二课第一框

    第三周 第二课第二框、 第三课第一框

    第四周 第三课第二框、第一单元练习册与复习

    第五周 第一单元测试与讲评试卷

    第六周 第四课第一框 第四课第二框

    第七周 第五课第一框 第五课第二框

    第八周 第二单元练习册与复习 第二单元测试

    第九周 第二单元讲评试卷 期中复习

    第十周 期中考试与试卷讲评

    第十一周 第六课第一框 第六课第二框

    第十二周 第七课第一框 第七课第二框

    第十三周 第八课第一框 第八课第二框

    第十四周 第三单元练习册与复习 第三单元测试

    第十五周 第三单元讲评试卷 第九课第一框

    第十六周 高考 第九课第二框

    第十七周 第十课第一框 第十课第二框

    第十八周 第四单元练习册与复习 第四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 第四单元讲评试卷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 阅卷

    第二十一周 讲评期末试卷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1000字


    感觉假期时间眨眼就过去了,新学期马上开学了。回顾以往,教师们应该认真写一份教学计划。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教材的优缺点。大家都写好了教学计划吗?下面,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一历史备课组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美好未来,一切为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的清泉教育理念,构建和谐民主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我组的教学水平.教学中我组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除利用教材之外,更多的挖掘课程资源,使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改变为考而学的传统观念,学会善于用唯物历史观的深邃眼光来审视现实问题,能够不断的从历史这面镜子里,获取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与启悟.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经历了一个跨越,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培养,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找到适合初中生的学习方法.现对学生情况分析如下:

    1.初中和小学的课程开设和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

    2.学生大多都存在同一问题,就是字词掌握较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课外知识面狭窄,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差.

    三、工作目标

    1、备课组全体教师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落实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中做到减负与高效结合,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创设思辩性的历史课堂.让历史变成学生喜爱的科目.

    2、加强备课组教研功能,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让每位老师都收获丰富.加强备课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3、认真开展教学工作,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目的、有计划地继续做好课改工作,努力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的效率.力争在区统考中取得好成绩.

    4、抓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备课

    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充分发挥备课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每周周二第二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分析教材、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集众人之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及时反思.深入分析教材,注重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解剖,制定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措施.

    做到四统一,我们备课组按照学校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练习,统一单元测试,组内教师认真备课、备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二)教学

    1、加强课堂管理力度,坚持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2、抓好双基,落实好读图识图填图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继续抓好学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4、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尽量做到作业当堂消化.

    5、每课写好教学反思,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不足与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自身,成为真正的"学习反思型"教师.

    6、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三)教研

    1、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以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为今后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2、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解决平时教育科研理论不足的实际问题.

    3、根据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听课评课,提倡相互听课.每个老师都上一节公开课.

    五、备课安排:

    时间

    内容

    主备

    第一学月

    导入课

    陈世文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陈世文

    原始的农耕生活

    陈世文

    华夏之祖

    陈世文

    夏商西周的兴亡

    陈世文

    灿烂的青铜文明

    陈世文

    春秋战国的纷争

    陈世文

    大变革的时代

    陈世文

    第二学月

    中华文化的勃兴1

    潘桂银

    中华文化的勃兴2

    潘桂银

    第一二单元知识回顾

    潘桂银

    单元测试

    潘桂银

    公元纪年法

    潘桂银

    秦王扫六合

    潘桂银

    伐无道诛暴秦

    潘桂银

    大一统的汉朝

    潘桂银

    第三学月

    期中复习

    陈世文

    期中检测试卷分析

    陈世文

    两汉经济的发展

    陈明兰

    匈奴的兴起及与两汉的和战

    陈明兰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陈明兰

    昌盛的秦汉文化

    陈明兰

    三国鼎立

    陈明兰

    第四学月

    江南地区的开发

    陈明兰

    北方民族大融合

    陈明兰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陈明兰

    期终总复习

    陈世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篇2

    这套课本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构成,以课为单位。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第一周:说在前面的话;我们的远古祖先

    第二周:原始的农耕生活;神奇的远古传说

    第三周:单元回眸;夏传子家天下

    第四周:公元纪年法;西周的分封

    第五周:国庆长假

    第六周: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七周:春秋战国的纷争;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八周: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艺;百家争鸣

    第九周:历史文物仿制活动;单元回眸

    第十周:复习、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情况总结;六王毕四海一

    第十二周:伐无道诛暴秦;汉武帝大一统

    第十三周:丝绸之路的开辟;评价历史人物

    第十四周:秦汉的科学技术;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十五周:单元回眸;三国鼎立

    第十六周:三国历史故事会;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十七周: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艺术

    第十八周:单元回眸、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复习、期考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

    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历史小故事”,梳理基本线索。书中还设计了一些探究习题以及“自由阅读卡”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增长历史知识。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

    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篇4

    一、计划宗旨:

    今学期,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以"三自主五环高效课堂"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双基教育和能力培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基础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强化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初一《中国历史》(上)共二十二课内容,分为四个单元,介绍了原始社会到南北朝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介绍了在中国古代史的大部分内容,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一定的失误,在整个初中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学习和全面认识中国的国情,显得更为重要、

    三、具体目标

    (一)常规教学目标:

    成绩目标:

    提高A等率,消灭C等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所讲述的重要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线索,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四、能力达成目标: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⒈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认真备课,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

    ⒊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精心设计教案,教案的设计力求做到符合教材需要和学生实际、上课精讲多练,努力提高课堂质量

    ⒋借鉴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⒍依据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注意对优秀生培养,定准目标,定期辅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好发展、同时做好绩差生的转化工作、

    ⒎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努力做到整体优化、

    ⒏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500字8篇


    新的一学期马上到来了,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也要开始制定了,教学计划有助于新手教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什么样的教学计划范文值得一看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为了搞好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语文教学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现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分为6个单元,共30课,其中精读15课,略读15课。第一单元是关于家庭亲情的作品,第二单元是关于生命体验的作品,第三单元关于自然美景的作品,第四单元是关于理想信念的作品,第五单元是关于科学世界的作品,第六单元是想象世界的作品。

    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是古文的阅读和现代文的写作。这是因为古文难读,难背,难理解,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普遍难点。

    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资源、教学刊物、教师教学用书和录音磁带等。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拟定本册语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识字和写字

    掌握每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练习写硬笔行楷字,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二)阅读教学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

    2、要注意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3、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继续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语句,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把握线索,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5、要掌握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思路。

    6、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通过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7、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厚的文学素养。

    8、课外背诵古诗词10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语言。

    (三)写作教学

    结合每一单元的训练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

    开展3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语文教学与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中学,我对这些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和考试内容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还缺乏自主性,学生对中学语文的学习还要有一定的适应期。为此,我要多方面来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采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全体学生都爱学习语文,使他们的语文素养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达成我的语文教学目标,结合本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

    情况,我决定采取教师引导品读与学生自主品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策略、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努力上好每一课,加强课前预习,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加强写作的指导,加强写作的讲评,用优秀的学生习作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加强识字和写字的训练,每天让学生坚持写钢笔小楷;加强古诗文的背诵,积累语言材料;指导学生练习对对联。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计划如下:

    第一周:第1~5课 第二周:第5课~写综作第三周:第6~8课

    第四周:第9课 ~写综第五周:第11~13课 第六周:第14课~写作

    第七周:机动 第八周:写作~第18课第九周:第19课~综写

    第十周:第21~24课 第十一周:第24课~写综 第十二周:第26课~28课

    第十三周:第29课~写综 第十四周:古诗词背诵第十五周:古诗词背诵

    第十六周:名著导读第十七课:期末复习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2、课时分配大致如下:

    第一单元(10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10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13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7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10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10课时左右)

    古诗词背诵(10课时左右)期末复习:(10课时左右)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7)班和(9)班的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从文体上看,这六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 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四、总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4、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5、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6、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积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7、打牢写作基础。除课堂作文外,鼓励学生多写心灵日记,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

    8、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习惯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每周按要求完成一至二次练笔。

    9、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求学生本期读一到两本文学名著,做好读书笔记。

    10、组织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课,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11、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12、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13、用一颗爱心爱每一个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爱护学生的自尊,对学生多褒少贬。

    六、进程安排

    1、每个单元安排两周时。讲读课文两到三课时,自读课文一到两课时。

    2、每两周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搞好阶段性复习和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文章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文章。本单元选文题材风格都颇具多样性,主要讲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该怎样办,能够让学生体会人生,感悟人生。学习这个单元,必须要学会朗读,把我课文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并联系自我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第二单元继续是继续学习人生的课文。与第一单元不一样的是侧重引导我们应当怎样树立梦想和实现梦想。学习这个单元,要深入思考和领会课文的用词,理解其中富含哲理的词句,并且能够把握文章主旨。

    第三单元侧重于诗文。都是描述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的诗文。前3篇都是抒情散文,后两篇都是诗歌。学习这个单元,必须反复朗读,经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美的语言,培养美的情趣:整体感知资料大意,学习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

    第四单元选编了五篇课文,,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资料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本单元的课文集中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资料。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自我的求知欲。学会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并抓住主要信息。在整体把握课文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要点。

    第五单元学习的是对亲情的体会。亲情是人类最完美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这个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学习这个单元,要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一样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资料,归纳课文主旨,体会、珍惜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单元将引领大家走入想像世界,去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别样魅力。要求学生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本事,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述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本事,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资料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必须的语言感受本事,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本事,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资料,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我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等。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2..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3..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4.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一样学生的特点。

    5.熟悉每篇教材,备好课,设计一套好的教学方案。

    6.让学生多学习课外读物,提高自身的作文技巧。

    四、作文

    要求:1、文从字顺,贴合规范,基本掌握想象语言、诗化语言、模糊语言和语言节奏,奠定深厚的语言文字基础,全面提高语文水平。对字义全面把握,提高用字水平。

    2、体验情感,理解人生,明确目标,胸怀宽广,志存高远,以学为乐,美化心灵。

    3、语言文字训练,包括标点使用,字词的意义及运用,句型,句子结构,单句与复句,长句与短句,语句的节律,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文字修改,病句诊断,句子顺序,语言搭配;还包括想象语言,情感语言,模糊语言,诗化语言等一些语言的流行形式。

    教学资料:

    1、以记叙文为主。经过对事物的感受及描述,写出成长中的真切体会。

    2、对于正在成长的你们而言,正一天天长大,长大也有烦恼。经过对童年的比较,写写自我的烦恼。

    3、我们处于的环境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这属于我们生活的地方却是美丽的。写写自我生活的地方,长大的地方,或者自我的家乡。

    4、人生难免会经理波折,遇到困恼,然后在逆境中成长。结合自我的亲身体验,写出自我再困难中得出的经验或道理。

    5、经过想象写一篇寓言或童话,要求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4

    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新目标,我们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来临。依照教务处工作指示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工作务实,精益求精,追求教育创新发展,为实现我校七年教学的“培养最优”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现对本学期的工作具体计划如下:

    1.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讨构建新型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学好学透教材,抓好语文基础教学。

    2.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进取参加校方业务学习活动,开展自我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45分钟课堂学习效率,并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学习,深挖教材,及时弥补不足,使学生在简便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有所得,并善于将知识技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交际功能。

    3.重视课堂教学,高效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为此认真进行课堂研究,集思广益,精细授课程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严格执行校方的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导入,备习题,备解题等。上课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感受和反映,力求教得扎实,讲得到位,练得科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互动,及时反馈信息,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4.把好训练巩固关,研究训练的方式方法,及时恰当地开展训练学习活动。重视语文基础训练,明确作业要求;抓好错题过关、语文积累,构成学习习惯,收集好题,精讲精练。加强对作业的有效控制,科学合理地布置语文作业,有效练习巩固。教师及时批改,讲评,细中有细,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负责到底。

    5.重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加强朗读训练,供给品赏表现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仅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并且重视个体辅导,为基础较差的学生供给发展的机会,为成绩优秀的学生供给更广阔的提高空间。同时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我们要把语文放到生活的大世界中去。在色彩纷飞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发现语文、发现美。以上就是本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想法。教育使命牢记于心,一切从职责开始,让我们用心去实现我们的教育梦想。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在本学期担任20xx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共有学生50人。从总的情况来说,学生基础不算好,差生较多,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方面普通简单的文章基本能够阅读理解并加以记忆;文言文的知识掌握有待加强;作文内容苍白、语言干瘪无力,缺乏文体的规范训练。他们刚踏入初中,对初中生活还不熟悉,需要大力适应。

    三、本学期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这本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四、教学任务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的教学,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六、具体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起始课

    在山的那边

    第二周走一步,再走一步

    短文两篇

    第三周紫藤萝瀑布

    童趣

    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

    第四周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

    理想

    行道树

    第五周第一次真好

    人生寓言

    我的信念

    第六周论语十则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

    第七周春

    济南的冬天

    第八周夏感

    秋天

    古代诗歌四首

    第九周古代诗歌四首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

    第十周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绿色蝈蝈

    第十二周月亮上的足迹

    山市

    第十三周风筝

    散步

    诗两首

    第十四周世说新语两则

    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

    第十五周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

    羚羊木雕

    第十六周皇帝的新装

    诗两首

    第十七周女娲造人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第十八周元旦放假

    第十九周寓言四则

    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6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资料: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超多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潜力的实践环节,全面思考、组织单元。

    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仍旧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每个综合性学习都带给了若干个活动,能够根据不同状况有所增删。这样,既有选取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带给了可能。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

    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二、学生状况分析

    一、二班,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个性是有两个考20分左右的差生。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资料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透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期担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基本都是农村子弟,家庭和环境因素导致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将本期教学工作安排合理,做出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记叙性文体。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 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3次,内容涉及学习查阅资料、调查社会用字、探究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

    4、写字集中安排了2次,内容涉及复习正楷字,初步了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柜律,分散的写字练习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

    5、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叙事性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先对作者作一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第二单元:写人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

    第三单元:写景的散文单元。目标是: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目标是: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了解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简单的分析评价人物。

    第五单元:童话单元。目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单元教学,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六七单元:古诗文单元。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在学习中大胆质疑,大胆探索。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4、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2、引进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3、打牢写作基础。除课堂作文外,鼓励学生多写心灵日记,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

    4、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习惯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每周按要求完成一至二次练笔。

    5、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求学生本期读一到两本文学名著,做好读书笔记。

    6、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7、关心学生的心理,爱护学生的自尊,对学生多褒少贬。

    六、进程安排

    1、每个单元安排两周时。讲读课文两到三课时,自读课文一到两课时。

    2、每两周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搞好阶段性复习和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生基本状况。

    本期担任初一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会考状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潜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潜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用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__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能够归为记叙性文体。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构成习惯。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3次,资料涉及学习查阅资料、调查社会用字、探究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

    4、写字集中安排了2次,资料涉及复习正楷字,初步了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柜律,分散的写字练习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

    5、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叙事性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先对作者作一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第二单元:写人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学设计:帮忙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就行。

    第三单元:写景的散文单元。目标是: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设计:根据实际状况组织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

    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目标是: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了解小说是透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述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简单的分析评价人物。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作精当的点拨。注意在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第五单元:童话单元。目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透过单元教学,到达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潜力。教学设计:以发展思维和想象力为重点,透过阅读、讨论、设疑、解疑等方式,努力激活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力求生动活泼。

    第六七单元:古诗文单元。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在学习中大胆质疑,大胆探索。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总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潜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超多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合集4篇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篇一)

    一、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进度

    认真阅读上面的老师教学计划方案之后,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安排好好做生物实验,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知识,同学们认真学习哦。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篇二)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藻类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

    2、教学重点:

    (1)掌握衣藻和水绵的特点;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海带、紫菜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特征;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点。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根的生长和茎的生长;花的结构;雌蕊和雄蕊的组成;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

    (3)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以及水运输的结构特点;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4)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生物圈中生物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的呼吸作用;

    (5)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

    (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学难点:

    (1)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

    (2)藻类植物的特征;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

    (3)花的结构;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

    (4)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5)植物的呼吸作用;

    (6)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

    (7)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在两次大考中成绩都还可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班学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以此为基础的应用肯定就更糟糕,整体来看,错别字、审题不清、粗心是几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一班的高分还算比较满意,但是由于后进生的成绩太低,导致平均分不高,要想提高一班的平均分,必须抓好中游以下的学生,当然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别,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能够过关,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问题即可,在此基础上,对少数学生进行能力拔高,另外少数学生不能太为难他们,但也不能放弃。二班的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大大超过一班,从成绩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优秀生人数较多,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还算满意,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六个学生不及格)不是很理想,下学期要在这几个身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平均分。

    教学措施:

    1、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6、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7、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德育渗透:

    生物学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不仅因为它是自然科学,是进行科学思想教育的很好素材,而且它的丰富内涵也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很好的教材。本学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我国栽培作物的悠久历史,和古代生物科学成就,都会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同学们更会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生物学中,包涵着丰富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如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生物的进化;生物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等。这些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也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很好教材。

    实践观点教育:生物学实践性强,生物课有很多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参观访问、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这些实践可引导学生学习群众的实践经验(参观果园、农场、科学站、高产田、饲养场等,了解农业生产的新情况、新技术、新经验)。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关心家乡的农业生产,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立志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

    思想品德教育: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结合生物学渗透这些知识,就会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结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教学,进行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的教育。生物实践活动还可进行合作精神的教育等。

    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的教育:生物科学史、科学家的事迹以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都可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生态学观点,增强环保意识,这对提高公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认识真理的过程,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都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神的好教材。

    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1周

    1、藻类植物

    2、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2周

    种子植物

    第3周

    种子萌发植株生长

    第4周

    开花和结果

    第5周

    开花和结果单元测试月考1

    第6周

    测试反馈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

    第7周

    期中复习

    第8周

    期中测试

    第9周

    五一放假

    第10周

    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

    第11周

    学生对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以及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查缺补漏

    第12周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13周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月考2

    第14周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15周

    单元测试测试反馈

    第16周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第17周

    期末复习

    第18周

    期末测试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篇三】

    在新的学期里本人将担任七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必将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自成教育

    本学期将继续彻底贯彻落实初一年级的“迈好青春第一步,自信---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初一年级以自信成功为主体,鼓励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关注学生心灵花园的耕耘,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与自信。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去年上一学期年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班与班差别比较大,班内两极分化严重。

    (2)每个班的人数太多,有时候老师无法估计到所有学生。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经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本事、学习本事和解决问题本事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职责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构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进取、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明白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总结:以上是教师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安排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的。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知识,同学们认真学习哦。

    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探究问题: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没有影响?

    探究假设: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实验步骤:1)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5、4、3、2。2)取5个相同的培养皿,并标号,在培养皿中放入吸水纸,分别用清水,pH为2、3、4、5的模拟酸雨湿润吸水纸。3)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青菜种子500颗,每个培养皿中放入100颗。4)一段时光后,观察种子萌发的数量

    探究结论: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其余试验:调查自我的环境保护意识、讨论人口增长趋势、听力测试、调查中学生近视的成因和对策、调查每一天的睡眠时光、测定学习时光、膝跳反射、脊髓的结构(标本)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讨论尿液的构成(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构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构成原尿的过程是肾的过滤作用)讨论人体能量的供给、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调查食品安全、观察小肠结构

    上头对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内容的讲解知识,期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头的内容,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哦。

    七年级生物实验:手皮肤的触压觉

    对于生物实验中手皮肤的触压觉内容的讲解,我们一齐来学习吧。

    手皮肤的触压觉

    探究问题:手皮肤各个部位的触压觉相同吗?

    探究假设:手皮肤各个部位的触压觉不相同

    实验步骤:用笔的尖端刺激手的各个部位,看看各个部位的反应快慢情景

    探究结论:手皮肤各个部位的触压觉不相同

    上头对生物实验中手皮肤的触压觉知识的内容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期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

    七年级生物实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下头是对生物学中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知识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步骤:1)将两个相同的水槽编成甲乙两组。两组均放入20xxml河水,并各培养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

    2)甲组每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mg,持续5次;作为对照,乙组不加甲状腺激素,其他培养条件相同。每两天换1000ml水,每一天喂几粒饭或少许熟蛋黄粉和少许切碎的菜叶3)结果如下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光d前肢长出的平均时光d尾脱落的平均时光d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甲组4 7 26 0。7

    乙组5 9 37 1。3

    期望上头对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头的内容,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吧。

    七年级生物实验:观察肾的结构

    对于生物实验中观察肾的结构知识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头的内容知识。

    观察肾的结构

    步骤:1)将一个完整的猪肾置于解剖盘中,先观察肾的外形和颜色(外形似菜豆,内侧凹陷,红褐色),再用手捏捏(表面光滑,手感柔软),问一问气味。

    2)用户解剖针将肾纵切,观察内部结构。

    3)用显微镜观察肾单位的玻片标本。

    经过上头对观察肾的结构实验知识的学习,期望同学们对上头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的哦。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关于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知识,我们做下头的讲解学习。

    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探究问题: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

    探究假设: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实验步骤: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标号1、2。

    2)用塑料管向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吹气。

    3)将塑料管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中,再将洗耳球的吹嘴对准塑料管的管口,然后用手挤压洗耳球,将空气吹入石灰水中。(1号比2号浑浊)

    探究结论: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以上对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必备!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下学期万能版350字


    七年级教学计划下学期【篇一】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综合性学习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提供了若干个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开展。名著导读联系各单元主题,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积淀。

    一、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我所教班级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二、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七、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五、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教学计划下学期【篇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35人,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如下: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人均分

    这次英语考试成绩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对新教材还没有很好的适应。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走了许多的弯路。

    二、教材分析

    这套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与原教材相比还增加了文化背景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份和语篇的输入。本书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这套教材是基于城市学生的状况编写的,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小学基础不好,到初中以后学起来的确有些吃力,光是一千多个单词就吓退了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我们还必须知难而上,为了提高农村的英语教学成绩而努力。

    三、教学目标(参见新课程标准)

    (一)、英语三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二)、语言技能三级目标

    四、教学方法

    这学期仍然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教育部制订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一册均强调了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学习。

    这学期主要通过任务型教学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是从活动中获取知识。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小组活动,学到新的知识,即完成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变。教师备课时重点考虑;如何设置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这个大语言环境又是由各个小语言环境组成,其中一部分是陈述性知识,另一部分则是程序性知识。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通过活动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成了知识迁移过程。常用的训练活动有以下几项:

    (1)Dailyreport:值日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朋友的情况,其它学生可互相提问题,询问个人职业。

    (2)Playaguessinggame:用问题“whatdoeshedo?”引入任务,让学生猜测多媒体课件中人物的职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Asktheway:创设问路情景,根据实际情况tellingtheway,eg,Iwanttogothehospital 完成对话活动。

    (4)Seethedoctor、goshopping等:学生可扮演角色,进行对话。

    (5)Haveadiscussion:学生分小组讨论

    (6)Whatdoyouwanttobewhenyougrowup?通过训练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模式,变学生为主体,课堂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五、主要措施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用功能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去冬期末考试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

    七年级教学计划下学期(篇三)

    一、备课组成员: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教学理念。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把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打扎实,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除了从思想上给予引导之外;在教学上,有针对性、目的性、有系统、有计划地上好课。

    三、工作重点: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学理念、求发展,积极探索课改精神,更新教育观念,以质量为中心,全面稳步地提高七年级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通过学习《课程标准》领悟《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全组英语老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提高自身素质。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课,上好课,通过做游戏、唱英文歌,单词比赛等多种形式,多利电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上和生活中注意困村施教,做到“一视同人”关心差生,对其循循善诱,耐心教育。

    3、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思想动向,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情况,有困难时助其克服困难。

    4、多与差生沟通,助其克服自卑,增强信心,利用课余时间及晚温辅导其学习。

    5、开展“四人”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使教研、备课活动制度化。

    2、加深、加强集体备课。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不走形式,不敷衍了事,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加强组内成员业务学习,适应现代教学。

    9--10月份:

    1、第一次备课组会议,认真制订授课计划。

    2、第二次备课组会议,动员本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学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中小学教育信息论文竞赛。

    3、七年级书写竞赛。

    11月份:

    1、第三次备课组会议,认真备战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研讨课,安排好备课组内互相听课人员,继续做好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工作,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2、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工作、单词竞赛。

    3、第一次常规教学检查、第四次备课组会议

    5、浏阳市第十二届课堂教学大比武

    6、省合格学校验收

    12月份—20xx年1月份:

    1、第五次备课组会议,第二次常规教学检查

    2、第六次备课组会议,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业务学习

    3、七年级第二次单词竞赛、备课组活动学期总结、资料整理归档

    4、期终考试。

    七年级教学计划下学期【篇四】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七(12)班现有学生40人,男生18人,女生22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来看,学生整体水平还可以,在整个年级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分和及格率处在中等偏上。但是优秀率和高分数段学生数较少,尖子生不尖。从卷面来看,阅读理解和听力部分失分较多,作文几乎没满分。常规选择题错误也较多。说明学生基础不扎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欠缺,审题和答题技巧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完成7Bunit1-Unit6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完成1-6单元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

    2.掌握语法一般过去时。

    3.介词的用法

    4.情态动词的用法

    5.祈使句的用法难点:

    1.动词的过去式变化。

    2.表示能力的用法。

    3.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以及序数词的变化形式。

    4.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5.冠词的用法

    四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本班级的英语学科成绩,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针对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阅读训练,坚持课课读和课课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狠抓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补差活动。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3.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相应提高教学难度,提高学习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

    4.从现在开始,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口语训练,能用地道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 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5.贯彻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给力。

    6.因材施教,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1500字(合集3篇)】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