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热门]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90字
  • [热门]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90字

    发表时间:2022-04-25

    【www.jk251.com - 数学上册初二教学计划】

    辞旧迎新马上就要进入新学期了,随着教学的推进,新学期的教学计划需要做好。在写好了教学计划后,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怎样写好自己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90字”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将5、4、3、2加几的问题转化成9、8、7、6加几的进位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5、4、3、2加几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比较熟练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计算的角度发现加法交换律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规律的发现,类比迁移,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做准备

    1.师生互动复习算法。

    以6+9为例复习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即“凑十法”。

    2.学生抢答快速计算。

    9+2=

    8+5=

    8+3=

    7+5=

    6+4=

    9+5=

    【设计意图】巩固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熟练9、8、7、6加几的准确度与速度,为学生新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比较发现,找规律

    1.在题组计算中初步感受规律存在。

    2+8=10+5=8+6=9+7=8+2=5+10=6+8=7+9=

    (1)学生独立计算出以上每组题的结果。

    (2)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计算结果。

    2.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看一看:观察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与计算结果。

    想一想: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说一说: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结果也是相同的。

    (2)指导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自主总结规律。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语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揭示课题。

    带着你的发现,继续研究5、4、3、2加几。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题组计算,让学生在计算中观察,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提升,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三)类比迁移,重方法

    1.观察特点。

    (1)出示例题。(教材第95页例4)

    5+7=5+8=4+8=3+9=

    (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加数的特点。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道题中的两个加数均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2.探究方法。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题4的学习。

    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计算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①小组内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预设一:继续用“凑十法”解决5、4、3、2加几的计算问题。

    预设二:借助刚才的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从而计算出结果。如计算5+7时想7+5;计算4+8时想8+4;计算5+8时想8+5;计算3+9时想9+3。

    ②全班内交流,总结归纳不同的计算方法。

    (3)体验比较方法。

    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

    学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就可以很快说出得数。

    3.总结提升。

    在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把小数加大数变成大数加小数,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8、7、6加几的方法解决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5、4、3、2加几中两个加数的特点,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学生在尝试、交流、比较、体验中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在类比迁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实践应用,促提升

    1.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并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快速抢答巩固方法。

    以学生抢答的形式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说答案,巩固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3)比较发现感受关系。

    ①你能快速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②每组算式中加数是怎样变化的?得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小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多几或少几,和也随着多几或少几。

    2.游戏提升。

    请学生用连一连的方式将每封信准确地送进信箱。

    做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封信没有送出去,并思考它该送到什么样的信箱?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应用、理解求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感受加数与和的关系,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哪些收获呢?

    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二)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更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向高中输送合格人才,现将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B涫敌驴胃莫L逑中吕砟瞠E嘌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J寡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R约胺治鑫侍夂徒饩鑫侍獾哪芰

    二、学情分析:

    新学期,根据初三年级分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分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已会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有理数》和《实数》的章节中,学生曾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运算,已初步具有利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基本技能。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已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数学方法,形成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累了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和进行探索活动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学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通过例题和习题的学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和评判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根据给定信息,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2.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情感与态度:通过使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展示引例:20xx年第一季度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在计算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困难吗?

    显然,当一组数据比较大且比较多时,用笔计算平均数较麻烦,因此,需要一个帮手—计算器,这节课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目的:通过以上用笔计算一组较大且较多数据的平均数,使学生感到笔算的麻烦与困难,产生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外,给这组数据赋予“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情况”的背景,是想让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注意事项:引例不一定非要算出结果来,只要让学生尝试一下用笔计算较大且较多数据的平均数的困难,产生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欲望,就可引入课题,不要过多地耽误课堂时间。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内容:学生分组(拿同类型计算器的同学分在一起)活动探究,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1)估计一下自己课桌的宽度,并将各组员的估计结果统计出来(精确0.1厘米)。

    (2)用计算器求出估计结果的平均值,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全班总结交流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平均数的一般步骤,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评价。

    (3)用尺子量一量课桌的宽度,看看大家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各组派代表谈谈本组估计结果的准确度,对准确度较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评为优秀小组以资鼓励。

    目的:活动(1)是让学生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活动(2)是通过相互比较,引起学生对计算方式的思考,做出自我评判,从而正确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方法。全班总结交流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平均数的一般步骤,可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活动(3)的评价是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激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创新,把数学做得更好。

    注意事项:教师首先要是熟悉本班学生所用各类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其次在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要巡视、倾听,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器的用法,但在必要时可做适当的指导。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

    内容:1. 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2.8,12.9,13.4,13.0,14.1,13.5,12.7,12.4,13.9,13.8,14.3,13.2,13.5。

    2. 观察下图1,利用计算器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3. 英语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小丽将全班同学的解题情况

    4. 利用计算器计算本节课的引例中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如实反映我国农村的现金收入状况,你会用哪个数据?

    (2)如果要展示我国农村发展形势好,你会用哪个数据?

    (3)从这些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何感想?

    目的: 第1题是课本上的练习题,直接利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第2、3题分别是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作用是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和评判能力。把第2题课本例题放在练习题后,题目显得有梯度,能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第4题前呼后应,解决引例中“悬案”,充分体现用计算器计算一组较大且较多数据的平均数的优越性,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主动意识,以及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问题作出评判的能力。

    注意事项:第2、3题都有几个相同数据的求和,在输入这些数据时,要让学生注意键 的连续使用。第4题要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各自获得的信息和感想,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所任八年级(3)班的数学科教学,从上学年期末考试的总体来看,这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但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形成了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而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根据上学年学生学习的分析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作为老师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进一步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使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轴对称立足于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通过对生活中轴对称现象的观察,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本章主要学平方根与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这一章是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的领域,认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范围,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与界限。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并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本章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三、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三角形全等的学习,能利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把所学的轴对称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平方根与立方根以及实数的相关知识,初步理解函数的定义,掌握理解一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及其应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学生会进行整式的乘除法运算及因式分解。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要再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在发现知识道路上的坎坎坷坷,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790字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有18名同学,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

    (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

    (七)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一、学习准备:

    本学期开始请为孩子准备好:数学书,铅笔,尺子,橡皮擦,草稿本,课堂数学作业本。

    二、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减法,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一),⑥表内乘法(二),⑦认识时间,⑧数学广角——搭配(一),⑨总复习。

    三、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在一年级认识整时的基础上学会认识准确的时间。

    四、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五、习惯与思维培养

    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2、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时间。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认识时间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1周 (一)长度单位

    第2周 (二)1、不进位加

    第3周 2、进位加

    第4周 3、不退位,退位减及解决问题

    第5周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 整理和复习 (三)角的初步认识

    第7周 (四)①、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8周 ② 5的乘法口诀

    第9周 ③、2、3、4的乘法口诀

    第10周 ④、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习

    第11周 (五)观察物体(一)

    第12周 (六)7的乘法口诀

    第13周 8的乘法口诀

    第14周 9的乘法口诀

    第15周 量一量、比一比

    第16、17周 (七)认识时间

    第18周 (八)数学广角

    第19周 (九)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力点:

    1、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6、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7、初步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8、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

    9、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学生情况:

    两个班级各有学生56名,经过一年级的努力,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能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学困生是本学期重点。

    六、课时安排:60课时

    (一) 长度单位(4课时)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

    1、 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 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 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四)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 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 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 观察物体(4课时)

    (六) 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七) 统计(3课时)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4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本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意,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7人,男生11人,女生6人。该班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但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争取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长度单位,了解1厘米和1米的的实际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全用刻度尺量线段。

    2、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教学、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竖式写法。

    4、角和直角的认识用三角板画直角、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乘法意义的理解,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5、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感知对称现象。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也比较困通过实例,在过去学习统计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1格代表2个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估算学习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近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测、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5、要注意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7、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实用!初二政治教学计划上册250字


    新学期的号角即将吹响,贯彻教学的各项指标,新学期的教学计划需要做好。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教学计划如何写呢?《实用!初二政治教学计划上册250字》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初二政治教学计划上册(篇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热情、好动、好奇心与参与意识模仿能力较强。但行动鲁莽,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情绪变化大而快,自控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对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习政治的思维方式基本形成,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有待提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四个单元九课的内容,以人际交往为主题,围绕学生生活圈的扩展,分别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我们共有一个家,在交往中完善自我,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合作竞争求发展,合奏好生活的乐章,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伴我一生的权利,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通过半年时间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品德,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具体分析如下:

    本册教材由四个单元构成,每单元包括两课(除第四单元包括了3课外),共九课。内容由易到难,由近而远。

    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包括两目内容,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正确认识“家”的含义,了解家的意义和作用,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并最终为“家”而努力学习。

    第2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本单元告诉我们交往的重要性和交往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学会与人交往,不断完善自己。

    第3单元“在合作中发展”,社会生活中有竞争也有合作。在竞争中不忘合作。这样,可以拓宽生活之路,使生活更富情趣,但应注意“诚信”为先。

    第4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了解,明确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公民玫些最基本的权利,从而学会依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学生交往品德的培养,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质,健全人格以及最基本的权利、义务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与人和协相处,善于交往,诚信待人,知道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以及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权利;同时,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反复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尽快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2,同科、同教室教师要加强合作、虚心求教,共同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 协调好学校领导,班主任,其他教师,家长的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3,教师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4,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5,组织管理好学生,注意培养学习活动的积极分子,利用积极分子带动全班学生,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搞好教学的关键。

    6、狠抓常规管理,重点放在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的检查、督促上。

    7、以教材为主,精讲多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体验式教学理念与生活化教学意识

    8、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学法的指导。根据教材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在精心布署作业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内容的讲述,典型事例列举和分析,采用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和自我剖析法加上一些小图片、挂图、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有效的教学时间约20周共40课时,课堂教学时间需15周30课时,机动5课时,用于开展课外活动和期末复习考试。

    五、教学进度安排

    9.1-9.9

    教材特点介绍及方法解析

    第一课第一框家,温馨的港湾

    9.12—9.16

    第一课第二框学会与父母沟通

    第二课第一框我爱你,中国

    9.19—9.23

    第二课第二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完成各项作业

    9.26—9.30

    第一单元复习及测试

    10.03—10.07

    第三课第一框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10.10—10.14

    第三课第二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四课第一框文明交往礼为先

    10.17—10.21

    第四课第二框交往讲艺术

    第二单元复习及测试

    10.24—10.28

    月考复习

    月考试卷分析

    10.31—11.04

    第五课第一框合作是生活之路更宽畅

    第五课第二框竞争不忘合作

    11.07—11.11

    第六课第一框心中有他人

    第六课第二框与诚信结伴同行

    11.14—11.18

    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测试

    11.21—11.25

    第七课第一框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1.28—12.02

    第七课第二框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1205—12.09

    第八课第一框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12.12—12.16

    第八课第二框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12.19—12.23

    第九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12.26—12.30

    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护我们的无形财产

    12.27—1.2

    第九课第三框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1.3—1.9

    第四单元复习及测试

    1.10—1.16

    期末复习考试

    六、教学辅导计划

    (一)确立辅导对象

    学习优秀生:

    一班:等

    二班:等

    三班:等。

    四班:等

    学习困难生

    一班:等

    二班:等

    三班:等。

    四班:等

    (二)辅导措施

    1.对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通过辅导主要培养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在辅导中增加课外知识,以及与高中所涉及的内容相衔接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优生吃饱,通过做材料分析题,培养他们的答题技巧。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从易到难,主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对着部分学生,传授最重点的内容,做到少而精;进行学法指导,通过辅导,教会他们如何做选择题、怎样回答材料分析题,如何通过材料找到与课本知识的链接点。

    (三)时间安排(优生双周,困难生单周)

    周次

    时间

    辅导内容

    1——2

    家,温馨的港湾;学会与父母沟通;

    我爱你,中国

    3——4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单元检测;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5——6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7——8

    文明交往礼为先;

    交往讲艺术

    9—10

    复习,期中测试;

    11—12

    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敞;竞争不忘合作;心中有他人;与诚信结伴同行

    13——14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伴我们一生的权利;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15——16

    学法指导:如何解答材料分析题。

    17——18

    期末复习

    19——20

    期末复习

    21——22

    期末复习

    初二政治教学计划上册(篇二)

    教学内容: 第三站 青春圆舞曲

    教学过程:

    二、预习检查

    青春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到来,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该怎样面对青春,怎样度过我的青春的? 上节课:我们遇到的烦恼有很多,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看看该怎样处理?

    三、合作学习

    四、交流展示

    1、我们要主动适应生活中的变化。

    面对青春期的种种困惑和难题,我们不能回避,不能畏惧。当遇到从未经历过的变化时,要沉着应对;当面临从前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时,要冷静分析。

    我们要学习自强自立,自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与同伴、朋友相处,发现自己的兴趣,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2、我们要积极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案。

    对于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我们要主动和老师交流,积极与父母沟通,争取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道理,同时又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碰到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不妨向成年人讨些经验,因为他们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智慧。我们不知所措的事情,他们也许会有好办法。还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从书本上获得答案。当然,我们也可以在日记里倾诉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让日记成为自己最忠实的听众。

    3、我们要学会设计自己的青春路。

    人生道路十分漫长,而关键处只有几步。正确理解和把握青春期,能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面对青春期的变化,我们需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决不能沉溺于个人的情绪中,要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思考自己的成长,设计自己的青春之路。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需要积极适应社会,创造生活。只有找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

    的结合点,才能够更健康、更完美地走好青春之路。

    五、达标检测

    1.下列有关解除青春期心理烦恼的正确做法是( )

    ①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用木棍打碎教室中的玻璃②感到孤独时与同学聊聊天③感到很难

    解决心中的矛盾是,向老师求助④在情绪不好时,到网吧玩游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选项是属于应对青春期烦恼的策略的是( )

    ①对自己的长相、生理缺陷难过、抱怨②对自己不能改变的现实坦然接受③不太在意别

    人的议论④面对任何困惑都拥有一份自信。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青春期让我们心理充满矛盾,要做到成长不烦恼,可以尝试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下列

    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听音乐,打球

    B给好朋友写信或记成长日记

    C找同学交流,共享成长的体验

    D 进网吧找网友聊天

    4.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了误会和矛盾时,我们应该( ) A不理不睬,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妥协

    B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和交流

    C学会忍让,答应父母提出的所有要求

    D敢于抗争,直到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为止

    5.小明进入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顶牛”对着干,在学校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发生

    冲突。为此,他感到很苦恼,他的正确做法有( ) ①我行我素唯我独尊 ②主动沟通得到帮助

    ③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④自我封闭,少与他人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B 2B 3D 4B 5B

    六、预习设置

    七、课后小结(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初二政治教学计划上册(篇三)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本框内容对应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交往与沟通”部分中: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二、学生分析

    学生与老师的交往从小学就开始了,所以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并不陌生。但当前初中学生在与教师的人际交往中,面临着两个转型。一个是时代价值观的转型,这对学生如何与教师交往的影响巨大。二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转型。初中生正在经历从对长辈(包括教师)的依附到人格独立的转变,从主要是“向师性”到主要是“独立性”的转变,既迫切渴望与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又难以摆脱对教师的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

    三、设计思想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学习本框题有三重目标:一、是让学生通过课前对教师的访谈,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教师;二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教师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三是让学生在爱师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赞美教师,并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真正让学生达到“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三重目标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针对这个情况,本人拟通过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使目标达成,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每一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其体验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更全面地了解教师职业。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学习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尊敬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并试着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

    教学难点:客观和真实地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由衷的迸发出一种爱师之情。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小品导入)小品——“谁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

    课件显示材料1(见附材料1)

    1、由勋章颁发给教师老师提出问题:“谁知道是什么理由吗?”

    2、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3、 学生即兴表演

    4、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品导入,首先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带动起来;其次从小品中的争论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在各行各业中其实是最基本的行业,从而激发对老师的敬意。

    活动一:

    畅所欲言(生活中我所认识的老师)

    1、教师提出问题:

    根据你日常的观察,请你谈谈对老师工作的认识。

    2、教师小结:

    ①老师开拓了我们的知识视野, 把我们带进了知识的殿堂。

    ②老师是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对老师工作的观察、认识,通过自己的理解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意志品德有分析评价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从情感上认同教师的付出。

    活动二:

    辩论:“老师被取代了吗?”

    课件显示材料2 (见附材料2)

    1、教师分析材料

    2、在学生辩论的基上,课件显示材料3(见附材料3),教师结合材料3小结:老师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做人,用人格魅力为我们做出榜样。

    老师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结合墨西哥的例子,以及自己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理解,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老师真的能被取代吗?”

    从习惯有老师的学习生活,引入墨西哥现代教学中的事例,通过学生的“引经据典”,观点碰撞,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育人功能),用学生自己寻找到的理由更有说服力。

    对教师工作的特点进行小结,突出教师人格魅力,自然过渡到赞美老师环节。

    活动三:

    你一言,我一语

    教学内容: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谁的诗句?赞美的是谁?

    2、前人还有好多描写和赞美老师的句子你能说上来吗?

    3、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引起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思维,既使学生对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再次认同,又使学生在生在情境中激起敬师之情。

    4、你知道还有哪些词语是用来称呼老师的吗?

    5、老师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称谓?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材料 (接上)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老师高尚的人格,从情感上达到对老师的热爱。

    活动四:

    直抒胸臆:赞美老师 我们了解了老师,进一步认识了老师,你心中是否也有感激或赞美的话想对老师说?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表达对老师的赞美。 学生活动过程,其实是对老师的进一步认识,这种认识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才能和锻炼表达力。

    活动五:歌曲欣赏 FLASH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学生认真欣赏歌曲 升华学生对老师的感情

    活动六:

    拓展作业 ,制作一张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的贺卡,作为礼物,送给你的老师。

    课后作业,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能将对老师的敬意作进一步的直接表达,为下一节课做情感上的铺垫。

    七 、教学小结与反思

    小结:本节课共同了解了我们的老师,共同体验了优秀老师的伟大人格,也分享了同学们关于老师的感人故事,而亲其师,则信其道,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建立爱生尊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就能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反思:本框题教学设计以小品导入,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对老师的了解,以及事例的分析,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自己的老师,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尊敬、热爱老师的情感。课堂活动学生的热情应该会很高,学生的由于个体的差异,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的碰撞,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并加强引导,从而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升华对老师的情感。

    通过对初二上学期政治教学计划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教学参考资料尽在此!

    初二政治教学计划上册【篇四】

    一、基本情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教学安排,本期我担任初二《思想品德》品德的教学工作。本年级到目前为止,共有学生69人。多数学生思想端正,学习目标明确,行为习惯好;但这一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时期,正是同学们性格、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候,所以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引导意义就更加深远重大。纵观教材,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籍,它以中学生生活及成长的必然经历为线索,向我们娓娓道来浅显而透彻的道理,让师生都有收获。

    二、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十一课

    第一单元跨越代沟

    第一课走进父母第二课理解老师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三课有朋友的感觉

    第四课交友的智慧

    第五课男生女生之间

    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

    第六课从众与自主第七课偶像与自我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第八课一念之差第九课一步之遥

    第五单元顺境与逆境

    第十课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

    第十一课与挫折同行

    三、课时安排

    按学校教学安排,每周两节政治课。本期教学时间较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可一节课学习一课的内容,第二节课可以做练习册《信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通过做习题结合教材内容提高同学们的思想素质,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初二政治教学计划上册(篇五)

    基本情况

    (班级学生人数,学习态度,上学期期终成绩等)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年四班、七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三个班共有学生约108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有较强的上进精神,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缴交作业情况良好。上学期期终成绩:达优秀的学生约占25%,大部分的学生处在70----85分的水平,平均分 78,及格率约90%低分人数约占3%。 。

    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按照课程计划,完成好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的教学目标任务。

    2,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

    3,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要反复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加探索创新的力度,尽快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2、同科教师要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

    3、教师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4、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新技术,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体资源。

    5、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6、组织管理好学生,注意培养学习活动的积极分子,利用积极分子带动全班学生,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搞好教学的关键。

    7、协调好学校领导,班主任,其他教师,家长的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措施

    1、善于根据所带班的具体情况确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 ,所带班学生 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使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使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的好师

    2、主动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沟通,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彼此尊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工作服从分配,干一行,爱一行,不消极怠工 。

    4、积极参加教师校本培训和市局相关的教育教学培训。

    5、坚持终身学习的原则,通过网络或其他的形式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工作技能。

    附:八年级思品(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起 止 日 期

    完成情况

    课 时

    1

    我知我家

    9月1—8日

    2

    2

    我爱我家/难报三春晖

    11—15日

    2

    3

    严也是一种爱/两代人的话

    18—22日

    2

    4

    同学·朋友

    25—29日

    2

    5

    国庆长假

    10月1—6日

    2

    6

    男生·女生

    1月8—12日

    2

    7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

    17—21日

    2

    8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

    24—29日

    2

    9

    世界文化之旅/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1—5日

    2

    10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8—12日

    2

    11

    段考、考试讲评

    15日—19日

    2

    12

    礼貌显魅力/礼仪展风采

    22日—26日

    2

    13

    竞争?合作?合作!竞争!

    29月11月3日

    2

    1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换位思

    考与人为善

    6日—10日

    2

    15-16

    期末考试、试卷讲评、

    13日—17日

    2

    17-18

    平等尊重你我他

    诚信是金、做诚信的人

    18日—30日

    2

    19-20

    期末总复习

    1月1日—10日

    2

    21

    期末考试、评卷、总结

    13-20日

    编辑精选: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汇编530字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图形与几何”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厘米和米”和“观察物体”。“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 “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期末复习”单元。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既注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更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努力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另外,还注意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既促进了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又能使学生避免由于长时间学习单一内容可能引起的厌倦心理,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认识乘、除法的含义和学会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也是小学数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能否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不仅影响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而且也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这些是本册教材的难点。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感)

    1.知识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用如“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2.数学思考方面。

    (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认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物体与相应的视图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以及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计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在简单的统计活动中,初步体会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3)使学生在拼图形、测量长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物体以及简单的调查等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态度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的长度、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二(1)班 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二(1)班现有学生46人,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都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已经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的具备了观察、理解、思考的能力和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基本知识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但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面大,在书写、学习品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如肖辉、陆子安、褚翠、刘洪海等小朋友上课注意力始终不集中,手上老是在摸东西,家长比较忙,平日也没有空辅导孩子的学习。伍梦凡、夏东硕等小朋友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遇到难题就停滞不前了。因此关注这些孩子,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对于基础很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更要认真对待,尽量做到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多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取得进步。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学程导航,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2.加强常规教育,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每堂课的课堂效率。

    3.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借助于恰当的教学情境,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操作、思维、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4.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习方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评价等,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的比较中进行方法的概括与优化。

    5.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同时关注好每堂课的生成资源,以便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及时的调控和优化。

    6.分层目标,分层作业,开放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科学安排培优补偿。

    7. .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和及时进行检验的学习习惯,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

    8.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1)班学生共有69人,从这学期数学学习上看,总体上较好。差距不是太大。这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体。在学习新知识和复习阶段,我认真整合复习教材,认真指定切实可行的习题练习,着重对班级的后进生的辅导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具体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习惯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由于家长非常配合学校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项数学活动,为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

    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七、表内除法;八、统计与可能性;九、混合运算;十、总复习。

    教学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经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间与图形。

    1.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在从事我们身上的小秘密我喜欢的地方等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做好示范者。老师在板书或批改作业的时候,尽量做到书写认真、工整,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学生在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会不知不觉地学你的样儿,把字写好、写端正。

    9.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

    五、教学进度。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二、表内乘法(一) 5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 5课时

    四、表内乘法(二) 11课时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9课时

    六、方向与位置 4课时

    七、表内除法 10课时

    八、统计与可能性 3课时

    九、混合运算 4课时

    十、总 复 习 5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人数是107人,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对本学期的要求,制定了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完成课堂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现真正有效的减负。

    6、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重视学困生的帮辅工作。

    五、教学检测与评价

    1、教学检测:通过平时的作业检查与每章的单元考试试卷相结合,达到检测学生的目的;

    2、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能更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

    【热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600字


    马上新的教学工作就要到来了,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用心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才能够使教学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什么样的教学计划比较高质量?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1、以本册教材为本,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上进、持续、和谐的发展。

    2、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的探究意识,及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本学期里,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习方式:

    ①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 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七、教学措施

    教者: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 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11、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12、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1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七、评价工作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样化地进行恰当的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评价工作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做法:

    1、课堂上教师多以鼓励为主,对课堂认真、发言积极、回答问题精彩的以红星奖励。并采用小星换大星的激励机智,使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2、合作小组堂堂课进行评价,天天进行小结,每周进行总结。

    3、进行单元过程性评价记录及学习情况记录。

    4、期中、期末分两次对学习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

    八、个人业务学习计划

    1、学习内容

    (1)《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心理教育》。

    (2)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如:《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教学设计》。

    2、学习时间

    (1)充分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

    (2)数学组组织的业务学习时间。

    3、学习方式

    (1)自学。

    (2)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和数学小组的业务学习。

    (3)多听课,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九、教学专题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二】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2)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3)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4)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5)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6)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7)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初步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对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培养初步的策略意识和创新意识。

    (3)进一步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会在交流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思考,从而体会合作交流的意义,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逐步增强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学习习惯是关键。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四、完成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

    第二周:测量: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第三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四周: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的验算

    第五周:加减法的验算

    第六周:国庆假日

    第七周:整理和复习、四边形

    第八周: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第九周: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十周:估计、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一周: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二周: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第十三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十四周: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十五周:多位数乘一位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整理和复习

    第十六周:分数的初步认

    第十七周: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第十八周:数学广角

    第十九周:总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测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4、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5、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课时安排

    第二周 千米的认识 4

    第三周 吨的认识、加法 4

    第四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 4

    第五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 4

    第六周 放假

    第七周 验算、整理和复习 4

    第八周 四边形 4

    第九周 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周 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一周 时分秒、填一填 4

    第十二周 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三周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四周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

    第十五周 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4

    第十六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4

    第十七周 数学广角、掷一掷 4

    第十八周 复习1-3 4

    第十九周 复习4-6 4

    第二十周 复习7-9 4

    第二十一周 总复习 4

    第二十二周 考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四)

    教材分析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教材对笔算教学的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同时,还加大了估算教学的力度,把估算与笔算结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空间与图形的两个单元中,教材注重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教材不仅包括人们说习惯的标准的平面图形,而且还包括大量空间中的问题注视学生在对空间的把握、图形的探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另外,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各单元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热!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简短 490字


    马上就要迈入新学期了,学校对我们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可以开始写教学工作计划了。只有规划好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的教学才有期待!你是否在烦恼教学计划怎么写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热!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简短 49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45人,男生33人,女生12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经常忘写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等。尤其是班级里的几个特殊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存在不足导致学习和习惯培养上的障碍。这部分学生仍需要不断地加强习惯教育和智力启蒙,尽可能地在学习上达到合格要求。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二)

    单元主题

    8小鹰学飞 9青蛙看海 10狼和小羊 11狐狸和乌鸦 练习4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规范、美观,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凭借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品析课文语言,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并以童话为凭借教育学生。

    5.了解童话的文学表现形式。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有四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这几课以童话、寓言、故事等形式,告诉我们怎么学习做人,学会认识社会。从《小鹰学飞》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不能满足现状,要虚心不断攀登高峰。《青蛙看海》则描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狼和小羊》告诉我们在社会上,有像狼一样坏人为了干坏事总会找碴儿,它们的凶恶本性不会改变的,跟它们只有斗争。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狐狸和乌鸦》中乌鸦之所以会失去叼着的肉,因为它爱听奉承话,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耍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骗。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要指导学生观察、想像。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篇课文都是学生从未见过的寓言或童话,老师要讲一讲这方面的知识。教学中要结合观察插图,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角色本质的理解。由于这几篇课文故事性较强,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三个活动。一是复述指导,二是写字指导。三是实践活动.童话故事对学生吸引力较强,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单元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什么方法。

    2理解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现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3使同学们知道学习无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能正确分辨好恶;让学生懂得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

    4认识童话的写作形式。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成就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一定跟课内所学的东西有一定联系,形式要活泼多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

    4、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的进行说话练习。

    课时安排

    第8课小鹰学飞- 3课时

    第9课青蛙看海- 3课时

    第10课狼和小羊-3课时

    第11课狐狸和乌鸦-3课时

    练习4-2课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深化教育和实施高效教学为主线,以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为主攻方向,开展“高质轻负”课堂教学的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完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2、对于每一课的教学,做到精心备课、创新上课、耐心批改作业。在备课上,规范备课环节,明确细化每课时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方法。

    3、上好常态课,迎接等级鉴定验收工作。

    4、全面落实《市教委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做好减负工作。

    5、本学期听课数量不能少于15节。

    6、逐步完善“361助学课堂”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7、完善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制定活动计划和评价方案,并单独写教案。

    8、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9、优化备课活动,为“高质轻负”课堂的研究奠基。

    10、优化课后作业,提高课堂效率。

    11、优化辅导,提高培优补差的实效。

    12优化测试,检验课堂效果。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认真完成人教版第三册的教学任务。

    教学措施

    教师在准确把握教科书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在每组教学过程中应该安排哪些教材内容,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三生的成绩。

    利用课余时间为三生做全面的辅导,使他们都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同时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上好每一节常态课,规范备课环节,明确细化每课时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方法。用新的理念,按照“六项标准”和“361助学课堂”精心备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规范工作细节,耐心批改作业。规范自己的作业批改行为,规范用笔,保持作业本的整洁,注明时间、等级、评语。注重对学生写字的培养。

    (五)认真开展校本课程的教学,制定出活动计划和评价方案。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背诵《古诗词》的内容。

    (六)积极投身到“教研活动”中去。以良好的状态积极参与,精心备课。并努力做好师傅的引领工作。

    (七)本学期结合“减负”规定,开展“高质轻负”课堂教学研究,继续探究“361助学课堂”模式。真正把“讲堂”变“学堂”,从而打造“生动活泼,低负高效”的课堂,提高教育质量。抓住听课的机会,并写出心得体会。

    (八)优化课后作业,提高课堂效率。把作业的安排作为备课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弹性作业的做法,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状态有选择地安排作业,不留书写作业。

    本计划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抓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绩而努力奋斗。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本人将以此为基础,在实践中将其不断加以改进,完善.我会一丝不苟的开展各项工作,扬长补短,争取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身心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四】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升入二年级时,已经认识近1000字,对汉字的特点有了比较切实的感性认识,并且已经掌握了30个左右常用偏旁部首,还掌握了至少三种独立认字的方法。

    二、教材简介

    本册教材还是延续一年级教材的思路,全书共十六个主题单元,其中包括三个集中识字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和一个开放单元《书的世界》。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一共27篇主体课文,读背古诗7首,自读短文12篇。集中识字单元需要学习25个部首:第二单元学习6个部首,第一篇看图识字,从北京的一些著名的建筑引入。后面分三部分,学宝盖(宀)头、穴字头、广字头、厂字头还有门字框和户字头这6个部首,都是和建筑有关的部首。第七单元学9个部首,学和身体各部位有关的一些名称,和人体有关的9个部首,通过这9个部首来识字。第十二单元又安排了10个部首的学习,先学的是山、土、石这些偏旁的生字,由丁丁、冬冬对话:山上有什么?有岩石有土,引出和山石土有关的一些生字;地上有什么?有金属矿藏、宝石,引出了金、玉这些偏旁的生字;水中有什么?有鱼、有贝,就引出了带鱼字旁、贝字旁和

    贝字底的生字;最后是和厨房有关的皿字底、刀字旁、立刀旁等等。按照山上、地下、水中、厨房中的这个排序,选择了相关的部首进行识字,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识字有兴趣,并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2、认字475个,学习偏旁部首累计至70个左右。学习利用汉字的规律,重点是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个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能综合运用所学认字方法,在阅读时能独立认字。

    四、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意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会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之美。实现认字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形成能力。

    3、要正确处理认字、识字能力、文字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认字量”是形成认字能力的基础,文字知识是为多认字、快认字和培养识字能力服务的。

    4、利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法实现部分认字与写字的合流。学生学习字理的过程,学习练习分析字型,既是“认字”,也是“写字”的步骤。

    五、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识字。重视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写字的技能。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3、充分利用插图,各种文字材料,各项作业,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借助字典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

    5、知道学生用好《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等课外书籍,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6、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写话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坚持写日记,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热门】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汇编1150字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全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1——1.2测试

    2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3测试

    2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3课时

    2.1整式

    2课时

    2.2正式的加减

    4课时

    2.1——2.2测试

    2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中复习

    7课时

    3.1.1一元一次方程

    2课时

    3.1.2等式的性质

    2课时

    3.1.1——3.1.2测试

    2课时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课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3课时

    3.2——3.3测试

    2课时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

    3课时

    4.1——4.2测试

    2课时

    4.3角

    4课时

    4.3测试

    2课时

    4.4课题学习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末复习

    8课时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回忆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生: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师:好,那我们这一节课就继续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下面我们来做两道题

    师生齐答。

    师:好,大家现在思考这样一道题,它跟我们刚才解过的两个方程有什么区别?

    生:多了一个括号。

    师:多了一个括号该怎么办呢?

    生:去括号

    师:那下面我先不说讲什么内容,大家猜一下我们要复习什么知识点?

    生:去括号

    师:去括号包括几种情况?

    生:两种,括号前为正,括号前为负

    师:好,我们来看这四个小题,第一个属于第几种?

    生:第一种

    师:当做谁和括号分配?

    生:+1

    师:那所以化简的结果是?

    生:1+x-y

    师:第二题属于第几种?

    生:第二种

    详细讲解二三四题

    好,下面我们就来解一道例题

    请四位同学上黑板把步骤补全。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节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又会是哪些?

    生:回答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师:好,我们就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来解下面两道题

    生上黑板来做

    师评价,并让学生讲解

    师:下面我们来解两个更复杂一点的方程

    3分钟,然后请同学出来展示自己的解法,对了吗?

    生:对了

    师:请结对的同学举一下手,大多数都做对了,表扬

    师:请同学们来思考这样的一个方程应该怎样来解?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说有两种,分别说出想法

    师: 我们来思考这道题怎么来解?怎样来列方程?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回答有多种列法

    师生共同探讨思考题怎样来解,学生给出解法

    四、总结反思

    师:.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有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师:今天的作业是

    1.课本102页习题3.3第1、4题

    2.配套资料相关练习

    去括号和去分母(2)

    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解方程时有括号一般要先去括号,请问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要点?

    生1:不要漏乘和注意符号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做练习(5分钟)

    师:时间到,请xx来展示你的答案

    师:嗯,做的不错,同学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OK,表扬大家,请同学们再来看问题2,请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顺流的速度和逆流的速度,3分钟

    师:时间到,请前后桌相互交流,请一个同学代表自己组发言(学生讨论较激烈)

    生:等量关系:甲码头到乙码头的路程=乙码头到甲码头的路程,即:

    顺航速度x_顺航时间=逆航速度x_逆航时间

    顺航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逆航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师:对了,表扬。请同学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出来,时间是5分钟

    师:时间到,请xx同学来展示你的解答

    生:迅速用投影展示

    师:同学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再来看问题3,请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时间是3分钟

    师:时间到,请前后桌相互交流,请一个同学代表自己组发言,(学生讨论较激烈)

    师:时间到,请问“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是什么意思,x个螺钉要配多少个螺母呢?

    生:生产的螺母的数量是螺钉的2倍

    师:好,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作,请xx同学出来黑板上做。

    一名学生到黑板做例3(做得很好)

    师:同学们看他做得好不好,你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下这两道题。时间8分钟

    然后教师巡堂

    师:时间到,请xx同学吧自己做的投影给大家看看

    师:他对没有?

    生:对了,

    师:你们的呢?对的请举一下手。不错,表扬大家。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我们继续挑战,请继续下面的练习

    学生很快做完,

    请学生出示答案

    师:这节课已接近尾声,我们学了那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生1:水流问题中,顺水和逆水的速度怎么求

    生2:我理解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是什么意思,

    生4:我还学会了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水流问题和配对问题

    师:同学们讲的都非常好。运用题,我们首先审清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据都表示什么,再利用公式找到等量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去解决。今天的作业是

    1、预习问题和例4、例5

    2、学习辅导

    现在是不是感觉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去括号和去分母教学计划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5、6班数学,这一学科对我来说是一个新任学科,对教材,课标都很生熟,对于学生来说刚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一切都是新的,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班级人数又较多,而且基础参差不齐,面对现状,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认真钴研新课标,熟悉教材,认真备课,备好每一节课,虚心向其他数学教师请教。

    二、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对学生的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争取保住前面的,提高中等的,不丢后面的。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三、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及时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做到清楚,明白,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进度表

    第一章有理数

    1—————4周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5—————8周

    期中复习考试

    9—————10周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1———14周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5———18周

    期末复习考试

    19———20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全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1——1.2测试

    2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3测试

    2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3课时

    2.1整式

    2课时

    2.2正式的加减

    4课时

    2.1——2.2测试

    2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中复习

    7课时

    3.1.1一元一次方程

    2课时

    3.1.2等式的性质

    2课时

    3.1.1——3.1.2测试

    2课时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课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3课时

    3.2——3.3测试

    2课时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

    3课时

    4.1——4.2测试

    2课时

    4.3角

    4课时

    4.3测试

    2课时

    4.4课题学习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末复习

    8课时

    【[热门]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90字】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