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暮江吟课件(收藏11篇)
  • 暮江吟课件

    发表时间:2023-05-20

    暮江吟课件(收藏11篇)。

    探索“暮江吟课件”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感谢您的阅读。老师写教案和课件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要认真对待。教案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工具,十分重要。

    暮江吟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诗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

    二、知诗人,初赏诗

    师:老师这里也有关于白居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作者简介,学生指名读)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学生自由说感受。

    三、初读古诗,知大概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四、再读古诗,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你读懂了哪里?你哪个地方没读懂?谁来帮帮他?

    五、学习前两句诗

    1、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2、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3、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那就恋恋不舍地读读吧。

    六、学习后两句诗。

    1、(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2、“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3、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4、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现在能根据这首诗把屏幕括号里的内容说完整吗?谁来连贯的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完整?(出示,学生先说,最后指名读。)

    七、指导朗读,领悟感情。

    1、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注意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可以采用多种读法:如男女对比接读。)

    师:我建议马上举办一个诗歌朗诵会,请在座的各位诗歌爱好者参加,来一个诗歌朗诵能力大比拼,好吗?(好)学生先练读,再赛读

    2、指导配乐朗读。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3、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带着这些感受再齐读一遍。)

    4、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读出来了吗?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练习(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项做。)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2)写话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瞧,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提示语呢!

    九、总结: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暮江吟课件【篇2】

    一、导入激趣。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采用古诗接龙的方法进行。

    二、师配乐朗诵《暮江吟》。

    生观看图画。

    三、初读课文。

    师:这首古诗意境很美,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在哪儿呢?试着读一读。

    1.学生练读,读通。

    2.指名读,集体订正。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儿?

    四、看图,播放音乐《古事曲》,边听边看边读边理解。

    1.出示图,说一说,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同桌练说)

    2.出示前两句。

    ①要求边听音乐边看图画边轻声读这两句,仔细体会。

    ②结合图,指名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评一评。

    ④再仔细读一读,你不理解哪个词或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铺与射照相比较)

    ⑤这么美的诗句,如果我们用文章写下来,给它定一个什么题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

    ⑥理解暮江吟。

    3.学习三、四句。

    ①读后两句,说一说不理好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理解可怜。

    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讨论设疑:

    A.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夜晚天黑怎么发亮?

    B.许多人都喜欢写月亮像个大圆盘。如果白居易写露似珍珠月似盘你觉得怎样?为什么?

    ③归纳总结;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连用两个比喻,贴切地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傍晚(),夜晚(),天上(),地上()。

    ④用彩色笔画一画这美丽的月夜。

    五、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你们说这首诗美吗?该怎么读呢?

    2.配乐朗诵《暮江吟》。

    3.指名朗诵。

    六、练笔。

    1.导入: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欣赏一番?

    2.出示提示语:

    ①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③啊!()。

    3.练写。

    4.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暮江吟课件【篇3】

    教学内容:

    “注·提”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21课

    教学要求: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板书课题。《暮江吟》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

    赞美了傍晚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

    二、听录音朗读两遍,小声自由朗读5遍。

    要求:1、基本会背;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再听录音朗读,指导朗读技巧。(要求语速缓慢,读出抑扬顿挫)

    四、分组讨论要求2的问题、指名回答板书:

    时间:傍望—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五、学习前两句诗,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六、学习后两句(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夜是在什么季节的夜晚?“可怜”是什么意思?

    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

    “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

    它们各“像”什么?

    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

    3、指名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七、这首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诗句,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小声读背,然后默写、翻译。

    九、总结: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十、作业 :根据这首诗的翻译和老师提供的内容,同学们再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暮江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暮江吟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

    ②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②能背诵,默写全诗.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

    教师准备:课件,诗签

    [教 法]

    ①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②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③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诗)

    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

    1,解题.

    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

    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

    ①指名读.

    ②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

    ③生教读.

    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

    (一)介绍"挑战赛"规则.

    (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

    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 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 为什么 (教师适时点拨)

    2,汇报交流.

    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

    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提出.

    (1)小组领读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 (分组交流)

    (3)解答疑问.

    3,再读,领悟诗意

    4,抓住重点字词"可怜"等进行小结

    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 )

    夜晚( )

    天上( )

    地上( )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

    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

    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

    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

    2,生挑战:表演吟诵

    3,全班背诵

    4,师结合板书小结

    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

    第四关:"写美景,创其意"

    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1)见课件 (2)见诗签

    2,教师总结.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默写全诗.

    [板书设计]

    暮 江 吟

    白居易

    ——→ 月

    → 美

    ——→ 露

    附诗签:(任选一题)

    1,创作现代版"暮江吟"

    2,根据下面的句子再想象写一首诗.

    蓝蓝的天上一轮圆圆的月亮……

    3,任选一幅美景图,自己或与大家合作创作一首诗.

    暮江吟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课题

    1、看图背诗,激发兴趣。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诗。大屏幕上会出现几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回忆,看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

    课件分别出示古诗《舟过安仁》、《咏柳》、《忆江南》的插图。指名学生看图背诗。

    2、找共同点,引出诗题。

    (出示《暮江吟》的插图)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板书课题,齐读。)

    3、生探古诗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4、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可怜——可爱,令人爱惜。今义:令人怜悯。用“可爱”代替“可怜”,即“可爱九月初三夜”,用现代的话怎么讲?

    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爱啊!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可爱?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诗……)

    真珠——珍珠。古时写“真珠”,就是珍珠的意思,但我们现在要写成“珍珠”。

    暮江吟课件【篇6】

    一、学生分析

    本校是一所各方面比较先进的农村小学。这些小朋友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于诗中所描写的山水田园般的美景,有一定的切身感受。此时正是中秋节,学生已经观察了中秋的月亮,并已经在口语交际课作了交流。学习这两首诗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农村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窄,所以在语文素养,古诗鉴赏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师协助学生体会写作中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和设想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3.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4.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5.想像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1.《古朗月行》古诗课件。

    2.《古诗二首》课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像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另一首古诗。

    4.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师板书“暮江吟”。让学生试着猜猜题目的意思

    解题:“暮江吟”就是歌咏黄昏的江边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⑴初读,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师:让我们一起快来一起读读这首诗吧。多读几遍,试着读准字音。

    生自读古诗,解决生字。

    师: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⑵再读,划出不懂词句。

    ⑶品读,参考学习资料与同学深入研讨。(可根据学生实际选取其中一种方案)

    方案一: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自由讨论。

    师: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生提问题。师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查找的资料逐一解决问题。

    生可能提出:①残阳?②瑟瑟?③可怜?(师重点解释“可怜”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怜”的几种含义,选择古诗中正确的意思,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了解“可怜”的意思。)④铺?(师可以让学生自身先展开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到太阳已经落山了,阳光变柔和了,所以不能用“照”“射”这样太强烈的词,应该用词温柔一些。师也可引导学生看图感受。)……

    方案二: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入黄昏的江边一起用心灵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关于这两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可能提出:①残阳?②瑟瑟?③为什么“半江瑟瑟半江红”同一江水还有不一样的吗?……(对于学生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可以协助。)

    弄明白前两句诗意后,师邀请学生诵读1、2句。

    师: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九年级的夜晚的景色又怎样呢?――“露似珍珠月似弓”。多么美的景色啊!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

    生讨论。(“怜”不只有可爱的意思,还有怜惜的意思。这样写更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暮江吟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词“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谈话导入

    请学生分享描写太阳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进而引入课题《暮江吟》。

    四、初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纠正字音瑟,明确朗读节奏

    五、析读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你的理由。

    (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吗?(画面感)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下这是怎样的场景吗?(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时候,柔和的阳光铺在江面上,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3.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赞叹)

    4.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为我们读一读吗?

    (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比喻的修辞手法)

    2.你能想象此时的画面吗?(在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尤为可爱就像一颗颗圆润的珍珠,而那天空的月亮是一弯新月就像一张弯弯的弓。)

    3.你们见过月初的新月是什么样子的吗?(视频)

    4.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进行朗读。

    六、品读

    让我们将自己想象成白居易,配着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七、小结作业

    作业:用画笔将这首诗画出来。

    暮江吟课件【篇8】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13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暮江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玩个小游戏,我们一起对对诗,一起来说说有关太阳的诗句。

    师:我已经看到同学们举起小手了,你先来吧。

    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嗯,你的课下知识储备很丰富。

    师:还有谁想到了呢?你的眼神充满了期待,那你来吧。

    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不愧是我们班的诗词小达人,这么快就想出了答案。

    师:同学们平时积累的诗句可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大诗人白居易,看看他是怎样描写日落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暮江吟》。

    二、初读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示范朗读一遍古诗,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老师的读音、停顿和节奏。待稍后老师请你们也来读一读。

    师: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师:老师朗读完了。哪位同学愿意当小勇士,踊跃的展现下自己呢?

    师:看你充满自信的样子,请你来!大家说他读的怎么样啊?

    师:嗯,读的声音很是洪亮,要是节奏能慢一点就更好了。

    师:来,跟老师一起读下这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还有,这个字应该是读“瑟”,平舌音,再读的时候要注意哟。

    师:你再试着读读全诗。同学们,这次怎么样啊?

    师:是不是更好了呢,我们给他鼓鼓掌。

    师:还有哪位同学来挑战下?

    师:中间的这位女生,请你!同桌,你来评价一下,她读的怎么样啊,

    师:你说,她读的很有感情,语调有变化而且声情并茂。嗯,你听的很认真。

    师:是啊,同学们,我们在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握好停顿节奏,这样才能读出韵味。你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三、析读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你的理由。好,开始你们的讨论吧。

    师:大家讨论的非常激烈,特别是第一组的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就请第一组代表来说说吧。

    师:你说你们喜欢的是这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那你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吗?

    师:哦,这两句很有画面感,让你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中,你的想象可真丰富。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下这是怎样的场景吗?

    师:你看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时候,柔和的阳光铺在江面上。

    师:哦,还有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师:嗯,这幅画面中的颜色非常艳丽,让我们感觉自己一种诗意。

    师:看来你们是融入这份情境中了,那对于这种美景,你们有什么样的情感啊?

    师:嗯,很喜欢这景色。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啊,只有真的陶醉在其中,才会写出这么美的诗句。

    师:你们小组的感受如此深刻,那你们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两句诗吗?

    师:你们读出了韵味,看来此刻你理解了作者,走入了作者内心。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好,第三组的同学来说说吧。

    师:你说,你们喜欢这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呢?

    师:哦,作者写的很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具体说说吗?

    师:嗯,把露珠和月亮比作了珍珠和弓。这是不是就突出了景色生动可爱的特点呐。

    师:那你能想象此时是什么样的画面吗?

    师:你看到了在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尤为可爱,就像一颗颗圆润的珍珠,而那天空中的新月,就像一张弯弯的弓。

    师:说的可真形象,看大家都很陶醉,同学们,想不想见见月初的新月是什么样子啊?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

    师:怎么样,是不是很美呢!就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朗读这两句吧。

    四、品读

    师:理解之后,同学们读得更有味道了。同学们,就让我们将自己想象成白居易,配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朗读下古诗吧。

    五、小结作业

    师:同学们,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到了快要下课的时间。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师:你的小手举得高高的,那你来说!

    师:你说这节课跟随作者,我们看到了傍晚落日照耀下江水的美景,感受到了作者对这里的喜爱。

    师:你说的很好,但是有一个点遗漏了,大家发现了吗?

    师:没错,这节课,我们不仅观赏到了美景还学到了作者的写作方法,那就是比喻。

    师:作者运用比喻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运用到这种修辞手法。

    师:在这里老师为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请同学们课下用笔将这首诗描写的情景画出来。

    师:好,下课。

    六、板书设计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板书了吗?

    暮江吟课件【篇9】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黄昏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协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协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九年级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发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黄昏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暮江吟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诗歌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重现诗句表现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暮江吟》原诗课件,并配以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内容。

    导语:同学们,也许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已经接触古诗了。从最简单的“床前明月光”开始,古诗——这个随岁月沉淀下来的精品就已经深植于我们的脑海,充盈我们的童年时光。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平易、通俗,“老妪能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白居易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同学们请看PPT,上面的图片正切合了这首诗的意境。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画面中的景色,初步感受这首美诗。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古诗,初步进入古诗的意境。

    3.教师板书“暮江吟”三字,引导学生理解诗题。

    明确:“暮”,草字头下面一个“日”,这个“日”表示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中了,表示什么呢?(傍晚)所以诗题告诉了我们时间。“江”指江边,交代了地点。“吟”,即吟诗。谁在吟诗呢?当然是诗人白居易。这样,我们就完整地理解了诗题,同时也为理解诗歌打下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介绍诗人及古诗的创作背景。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44岁时,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诗作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所写。当时的朝廷政治昏暗,党争激烈,诗人尝尽了在朝为官的艰辛,于是自求外任。所以这首诗渗透了他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快乐情绪和获得自由后的个性色彩,成了白居易在特定境遇下的心境和审美的艺术载体。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给后人带来无尽的美之享受。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课件出示阅读交流的要求。

    (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

    3.教师检查学生交流的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相机纠正,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写的字:暮(mù)吟(yín)唱会认的字:瑟(sè)瑟(sè)

    (2)播放生字书写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笔顺。

    ◆书写指导:

    〔暮〕上下结构,“莫”大“日”小。上部撇、捺舒展,罩住“日”。

    〔吟〕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左部“口”偏上;右部撇、捺舒展,横折取斜势。

    ◆易错提示:

    〔暮〕“艹”下面是“曰”,不要写成“日”或“目”。

    〔吟〕右边是“今”,不要多加一点写成“令”。

    (3)引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4)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并给诗歌划分节奏。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教材插图课件,引入古诗。

    过渡:同学们,在饱含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后,你们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PPT中的图片是教材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古诗描绘的画面。下面我们就深入感知这首古诗,体会其画面、意境之美。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同时出示需要思考的问题。

    (1)图上画了哪些人物、景物?(斜阳、江水、诗人、岸边的树和草)从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秋季)

    (2)古诗前两句描写的核心意象是什么?(残阳)后两句描写的核心意象是什么?(露珠、新月)

    (3)古诗中哪两种色彩形成鲜明对比?(瑟瑟;红)这种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一绿一红的鲜明对比表现出夕阳斜照下江面上的绚烂景象,写出了景物之美)

    (4)古诗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

    3.看图想象,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示例:夕阳在水面上洒下一道流光溢彩的金线,一半江水如翠玉一般青碧可人,另一半却如江花一般火红艳丽。夜色降临,岸边青草上的露珠像珍珠一般晶莹透亮,一弯如弓的蛾眉新月映在水中,格外可爱。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引导学生品读前两句,并出示问题,结合问题理解诗句。

    (1)理解“一道残阳铺水中”的诗意。诗句中描写的夕阳是怎样的?“铺”字用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可以换成“照”“射”“洒”等字吗?为什么?

    预设:在不同人的眼里,在不同的情境下,夕阳的情态是不同的。修饰夕阳的词语可以是:火红的、摇摇欲坠的、疲惫的、金光闪闪的等。要理解“铺”字在这里的表达效果,可以想象在平时的生活中“铺”都用在什么境况下,如“铺床”“铺路”等。诗句中的“铺”表明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像是有人拿了一块红绸子从天边慢慢铺过来,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换成别的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古典诗词中,关于夕阳,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你们有这方面的积累吗?试着将表示夕阳的词填到下面的句子中。

    夕阳残阳斜阳落日白日

    (1)雨后却( ),杏花零落香。(温庭筠《菩萨蛮》)

    (2)浮云游子意,( )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 )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2)理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意。诗句中描绘了哪两种色彩?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预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找出诗句中描写色彩的词语,即“瑟瑟”和“红”。“瑟瑟”指青绿色,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一个“瑟瑟”,一个“红”,写出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那种鲜明的色彩美,这样一红一绿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变得鲜艳、明快。

    (3)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过渡:夕阳斜照下的江面多美啊,我们只通过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就品味到了这种美,这大概就是古诗精妙用词的独特效果了。那么,你们能充分发挥想象,用流畅的语句说出诗句的意思吗?(答案不唯一,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A.一道余晖铺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直译,基本上表达出原诗句的意思)

    B.一道残阳渐沉江中,江水半江碧绿半江艳红。(遵循了原诗句的句式,但翻译不够完备)

    C.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面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的江面上滚动。(意译,生动地表现出原诗句中的画面美)

    2.引导学生朗读后两句诗,师生共同品析。

    过渡:多美的江边夕照图啊,面对如此美景,诗人长久驻足,流连忘返,不觉天色已晚,此刻他又会有什么新发现呢?

    (1)理解“可怜九月初三夜”的诗意。这句诗中的哪个词语尽显了诗人当时的心情?这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预设:形容人物心情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应该是形容词或副词。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诗句中寻找这样的词语,只有“可怜”一词符合。“可怜”在这里不是“值得怜悯”的意思,教材给出了注释,意为“可爱”。为什么“九月初三夜”可爱呢?当然是因为那时的风景之美,这就引出了下句“露似真珠月似弓”。

    (2)理解“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诗意。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写景方面有何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中的两个“似”辨别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即比喻,把露珠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弯弓。在写景方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露珠是地上的景物,月亮是天上的景物,天上、地上的景物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月夜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美景,诗人才发出上句的赞美。

    (3)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露珠和月亮还像什么,补充下面的填空。

    露似( )月似( )( )似( )( )似( )

    示例:露——宝石、玛瑙、水晶;月——金钩、小船、眉毛、镰刀。

    (4)深入意境,体会情感。

    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在学习诗歌的创作背景时曾讲到诗人离开朝廷到外地任职,离开了朝廷意味着不能再追求功名利禄了,但他却没有丝毫的失落感,转而流连于幽美壮丽的自然风光,这是多么乐观、豁达的个性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带着诗人这种轻松、闲适的心情,再次漫步江边,你能拥有和诗人一样的心境吗?

    3.教师再一次串讲前两句诗,使学生从整体上对这首诗进行复习。学生朗读古诗,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明确:这是古诗词中表现秋日美景的优秀诗作,后两句更是经久流传。前两句中,诗人像一个卓越的摄影师,抓拍到一幅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图片。而后两句则通过对“露”和“月”视觉的形象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用生动的比喻把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句中,将一幅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图展现在人们面前。前后两句各具佳景,又各显其妙,令人叫绝。

    4.读写结合,实践训练。

    过渡:多么美丽的江景图啊!这种美景不描绘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让我们拿起笔,发挥想象,将这幅幽美的.江景图描绘出来吧!

    课件出示题目: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

    5.学生思考写作,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片段。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后给出意见。

    五、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个性背诵。

    过渡:同学们,学习古诗,不仅要理解诗意,体悟诗境,还要背诵积累,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需要用时信手拈来。这样才能增加知识储备,提升语文素养。现在,我们就请几位同学来背一背这首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一评谁背得好,背得有感情。

    2.指名学生背诵,教师进行评鉴。

    关键词:流畅;生动;饱含感情;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积累其他写景的优美诗句。

    过渡:同学们,在千古流传的诗句中,有很多描写优美风景的。它们或是单纯地写景,或是借助风景表达内心的感情,或是通过风景揭示深刻的哲理。你们知道这方面的诗句吗?请你们在课下找一找,并抄写下来,读一读,看它们在写

    景上有什么特点。

    六、回顾内容,课堂总结

    教师简单总结这堂课的教学内容。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集中学习了古诗《暮江吟》,不仅了解了关于诗人及诗歌创作背景的相关知识,而且在对诗句的分析中理解了古诗内容,体会了诗人在诗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积极思考,明了诗意,想象画面,很好地配合老师完成了这次课堂学习。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剩下的两首诗,希望同学们能一如既往地精心准备哦!

    暮江吟课件【篇1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

    歌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3.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

    1. 读题、解题:(1)师强调“吟”的读音。“吟”是怎么意思?吟,古代一种诗体。(2)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有太阳落山的意思)这里交代的是(时间)(3)“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地点)

    二、初读古诗,感受画面。

    1.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点读——齐读)读完古诗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丽、喜爱……)

    3.读诗初步感觉很重要,老师读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通过我的读表达出来。

    三、品析古诗,体会情感。

    1.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

    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2.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3.重点理解词语。

    (1)“残阳”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阳光)

    (2)“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质疑: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暮江吟课件(收藏11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