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泼水节课件7篇
  • 泼水节课件

    发表时间:2023-05-13

    泼水节课件7篇。

    想要深入了解“泼水节课件”不妨先来阅读这份详尽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泼水节课件(篇1)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教学目的:

    学会“历、度、敬、赶、驶、串、祝、贵、闭”9个字,会认“凤、凰、族、瓣、毯、载、康、寿、盛、碗”10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书写正确、规范。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课前板书:《难忘的泼水节》)

    一、欣赏激趣,情境导入。

    1、(欣赏傣族风情图片)师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惯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

    2、学生畅所欲言:“欣赏完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情境导入:“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儿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

    4、示题质疑:“多么幸福啊!多么令人难忘啊!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如此难忘呢?(板书:在难忘下面加?)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

    1、2自然段。

    ①生齐读第

    1、2自然段。

    “请同学们翻开书的第36页,一起大声朗读课文的

    1、2自然段,读完后用

    ②指名说:“读了这两段你知道了什么?”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傣族人民格外高兴)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①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

    a、找出写傣家人高兴的段落。“从哪里可以看出傣族人民格外高兴?第几自然段?”

    b、标出有几句话。“第3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请同学们自由、小声的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拿出铅笔用小序号标出来。”

    c、找出傣家人高兴的句子。“你觉得哪句话最能看出傣族人民格外高兴?为什么?”

    (兴高采烈:说明人们很高兴。四面八方:说明人们是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赶来:说明人们的心情很急切。)

    d、“谁能读一读?读出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指名读并随机指导)

    ②学习句子: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好象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a、指名说。“为什么觉得这句能看出人们格外高兴?”“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撒满:说明花瓣很多。撒满的凤凰花瓣像鲜红的地毯,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地上撒满的凤凰花瓣比做红地毯。)

    b、个别读一读并随机指导。

    “读出花瓣的多和高兴!”

    c、齐读。“学着刚才这位同学的样子一起来一遍。”

    ③学习句子: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a、指名说。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很多,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是一个十分壮观,特别喜庆的场面。欢呼说明人们很兴奋、很激动。)

    b、个别读并评价。“谁读的好一些?”(一条条、一串串连起来读。)

    c、指导读:欢呼话语。(全班起立尽情的欢呼一次)

    ④齐读第3自然段。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欢迎周恩来总理的到来!请同学们齐读第3自然段。看谁的脸上最高兴!谁的欢呼最动听!”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①过渡语:“周总理来了,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谁来介绍介绍我们的周恩来总理?”

    ②请生介绍周总理。

    ③评价过渡:“周总理的穿着、神态都说的很好!那看看这幅图,谁是周恩来总理呀!”

    ④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周总理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上和傣族人民一样的衣服,他把自己当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傣家人。)

    ⑤齐读第4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周总理笑容满面的来到傣家儿女的中间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傣家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请你们齐读第4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4、学习课文的第5自然段。

    a、学习周总理泼水的句子。

    ①过渡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开始泼水了!

    ②默读第5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向人们泼水来表达他真诚的祝福呢?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

    ③学生交流。(指名说并出示句子。)

    ④找动词。“那这里面哪些词是描写周总理泼水时的动作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两句话用标出来。”

    ⑤全班交流。

    ⑥体验句子。“刚才大家读了这两句话,觉得此时周总理泼水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高兴)

    ⑦读句子更深入的体验。“那我们和周总理一起分享此时的欢乐,齐读这两句话。”

    b、畅想周总理的祝福。

    “周总理不光用行动来祝福傣族人民,他还有许多祝福的话儿想要告诉我们呢!总理的满腹话语谁能来倾诉?”

    “总理会对姑娘说……?”

    “总理会对小伙子说……”

    “总理会对老爷爷说……”

    “总理会对老奶奶说……”

    “总理会对爸爸妈妈说……”

    “总理会对叔叔阿姨说……”

    “总理会对我们说……”

    c、想象姑娘、小伙的感受。

    ①找句子:“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文中有一句话描写受到总理祝福的人们的感受,找到了吗?”

    ②齐读句子。

    ③体会句子:“为什么姑娘、小伙会流下热泪?”(感到幸福)

    “他们为什么会感到这么的幸福?”

    5、学习第6、7、8自然段。

    ①过渡语:“这真是一个幸福、难忘的泼水节啊!祝福的水、快乐的水,它祝愿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吉祥平安,快乐幸福!”

    ②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请大家齐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幸福,带着我们的欢乐和傣族人民一起记住这个难忘的泼水节,1961年的泼水节!”

    三、总结全文释疑解难。

    ①解疑:“学完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那么令人难忘吗?”

    ②“我们的总理关心人民,我们的人民爱戴总理。他们的心与心永远紧密相连着。”

    (板书:心连心)

    ③“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确实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节日!”

    泼水节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一、欣赏激趣,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孩子们,喜欢过春节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生自由谈理由)是的,

    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傣族人民也有着与春节一样热烈而又温馨的节日,那就是(泼水节)。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兴奋不已。

    2、配乐播放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老师相机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的六、七月份,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族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达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这就是傣族泼水节独特的魅力。

    3、观赏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后,你最想说什么?(生谈感想)

    4、(课件出示课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生读)

    5、示题质疑:傣族人民年年都过泼水节,可1961年(板书:1961年)的泼水节却给傣族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吧。(生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反馈读书所得:读了课文,你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总理来了,老师相机板书:周总理)

    3、交流汇报资料:同学们,你对周总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汇报)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大家心情怎样?(特别高兴)你是从哪些段知道的?请读出来。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指导读出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

    2)、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来,傣族人民又会怎样欢迎他呢?

    1)、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勾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2)、指名汇报。

    3)、(课件依次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关图片)指导学生感悟第3自然段。

    a、体会“四面八方”和“赶来”。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傣族人民从遥远的小山坡赶来了,从山间的平地赶来了,还从哪里赶来?(生说)参加泼水节的人们从首都北京赶来了,还从哪里赶来?(生说)人们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赶来了,来参加泼水节狂欢。指名读这句,指导读出傣族人民内心的兴奋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齐读这句话。

    b、体会红色的意义。这还不够,傣族人民还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孩子们,你觉得这里的红色代表着什么?(喜庆、热情、吉祥……)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感情。

    c、傣族人民还觉得场面不够热闹,他们又把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船桨声、水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还有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形成五彩斑斓的绚丽景象。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的前三句。

    (这是一个多么热闹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喜庆的场面,谁愿意用你的声音、你的朗读来展现这场面的热闹?指名读。咱们全班一起来感受感受这喜庆的场面吧!齐读。)

    e、体会人民深情的欢呼。

    过渡:傣族人民一切准备就绪,敬爱的周总理终于来了。周总理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国家大事,为了和傣族人民同庆泼水节,他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辞辛劳,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

    a、(课件出示句子: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傣族人民的兴奋之情,找一找。(欢呼)

    b、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了,人们怎能不欢呼呢?人们到底会怎样欢呼呢?(生自由发言)

    c、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是呀,从山寨赶来的老乡们激动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从坪坝里赶来的傣家儿女深情地欢呼(周总理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不论男女老少都大声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过渡:周总理来了,周总理真的就站在傣家人身边。

    1)、(课件:书本插图)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总理穿着、神态,并学会运用“笑容满面”造句。

    为了与傣族人民融为一体,周总理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上了傣族的民族服装。他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从“笑容满面”你感受到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你还见过谁笑容满面地干什么?(生练习说句子)。

    2)、老师引读第4自然段第2句话。周总理把自己当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傣家人,来到傣族儿女中间,他又从傣族人民手中接过(一只象皮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看到这样亲切、这样随和的总理,还和大家一起跳舞,傣族人民心中充满了(幸福、快乐),让我们怀着幸福与快乐的感觉一起朗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生齐读)。

    4、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过渡: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开始泼水了!

    1)、周总理是怎样向人们泼水来表达他真诚的祝福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

    2)、指名汇报。(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周总理泼水这句话中哪些词是表现周总理泼水时的动作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4)、指名汇报,再集体订正。(课件出示句子,并找出动词:端、拿、蘸、泼洒、祝福)。

    5)、师生共同表演读这句话。来,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咱们一起来做做动作读这句,分享分享泼水的快乐吧。

    6)、畅想周总理的祝福。这清清的水泼在小朋友的身上,祝福小朋友……这清清的水洒在年轻姑娘身上,祝福姑娘……这清清的水滴在小伙子的身上,祝福小伙子……这清清的水还会泼洒在谁的身上,周总理又会祝福他什么呢?(生想象汇报)

    7)、畅想人民的祝福。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傣族人民接受着这珍贵的祝福,一边尽情欢呼,一边泼水,深情祝福周总理,祝福他(健康长寿)。人们还会向总理祝福什么呢?(生想象汇报)

    8)、指导有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在这个泼水节里,总理祝福人民,人民祝福总理,这样的时刻,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呀!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读出幸福和快乐的感觉来。(生齐读)

    5、学习课文6、7、8自然段。

    过渡:就让这清清的水,泼呀,洒呀!(课件出示最后三个自然段)

    1)、指名读这部分。

    2)、全班女同学读。

    3)、师生合作读。

    4)、全班分组轮读。

    四、总结全文,释疑解难

    1、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板书:幸福、难忘)现在,你知道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那么令人难忘了吧?(生交流)

    2、总结:是呀,我们的总理关心人民,我们的人民爱戴总理,总理和人民的心永远紧密相连。

    3配乐播放周总理关心人民的图片。老师旁白:看!周总理深情地与年迈的老人握手,老人热泪盈眶;周总理亲热地抱起孩子,孩子满心欢喜;周总理来到田间地头,农民伯伯喜笑颜开;周总理来到工厂车间,工人朋友们激动万分;周总理亲临部队驻地,解放军叔叔热情欢呼。

    4、情感升华。人们永远难忘,更让傣族人民难忘的是……(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生齐读)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

    幸福难忘

    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共同庆祝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整篇文章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表达了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如何才能让学生感悟到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快乐,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呢?学生与文本所呈现的年代不同,学生对周总理不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学生也没有感受,怎么办?在反复斟酌后,我注重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无限想象空间,拉近文本与孩子们的距离。

    教学一开始,我就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再现泼水节的盛况,让学生对傣族泼水节有一定的感知,激起学生兴趣。通过对周总理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对周总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畅想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相互真诚地祝福,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从而使学生成为文本主人,融入其中。

    二、抓住“欢迎”和“泼水”两个教学点,“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在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中,在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表演读,分组读。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了解读出个性。

    泼水节课件(篇3)

    教材分析: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描写民族风情的文章。本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傣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

    学情分析:

    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所以搜集一些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参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板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清水 吉祥如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跟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齐读)

    2.还等什么,赶快开始我们今天的旅行吧!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相机出示迷人的西双版纳的图片。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风习习、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来了。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自读第一自然段。

    2.听了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3. 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请你再读读句子。(生交流)

    4.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让我们与傣族人民一起迎接泼水节的到来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泼水就要开始了,走到大街上,你们会看到些什么?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节1、2两句吧!(生自读)

    2.你看见了什么?(交流)

    (1)屏幕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a.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谁想去?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b.老师感觉你是在九、十点钟才来到大街上的,一点都不早!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你是来得最早的。(指名读)

    (2)有人来得还要早呢!你来做什么的呀?(生答)

    a.屏幕出示: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b.泼水节用的水也是很有讲究的。滴上点点香水,撒上片片花瓣,闻一闻,怎么样?这水真香啊!

    c.谁能读好第二句话。

    d.泼水活动还没开始呢!你为什么来那么早啊?(生答)

    e.是啊,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不能错过的。虽然泼水活动还没有开始,但是人们早早地做好准备了,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让我们一起用读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齐读1、2两句)

    3.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泼水开始了(看录像)

    (1)刚才看见了什么?

    (2)我也看见了,看见了“大家互相追赶……

    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着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3)谁能来做做动作,怎样是灌?怎样是泼?

    说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指名读好这句话。

    (4)这一大瓢一大瓢地灌,这一大盆一大盆地泼,(出示句子:第四句)这老人、这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人人脸上——,这衣服呀全湿透了,直滴水,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呀?点击“湿淋淋”指导读好。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5)我不明白了,为什么身上湿淋淋,他们个个脸上却笑开了花?

    (6)过渡:请小朋友接着往下读找找答案。

    a.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a.怪不得啊,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多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幸福。板书:清水 吉祥如意 小朋友,这个小小的“!”在这边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

    b.能把你的快乐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吗?(男、女生读)

    c.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句式:我想把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身上,祝——

    d.在你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收到了很多祝福。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灌,让我们打开书本带着欢乐的心情齐读第二小节。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举行了很多有趣的活动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别忘了带好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间与大家分享哦!

    a.你拍了一张怎样的照片?

    根据生答相机出示图片。

    b.喜庆活动还在继续,欢乐也还在继续。清晨,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街上,现在夜深了,还是不肯离去。小姑娘,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啊?

    c.老爷爷,累了一天了,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

    2.你能把你的快乐,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指名读最后一节)

    五、总结

    1.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2.相机板书:欢乐的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

    3.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瞬间、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齐读课文

    六、学习生字

    1.小朋友,这些老朋友你还记得吗?我们来叫叫他们吧!

    2.小朋友读得那么棒!相信你们写的字一定很漂亮。(出示:幸)

    3.生交流记忆方法,师范写。

    4.下面请大家打开《习字册》,认真地描红、临写生字。

    泼水节课件(篇4)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这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和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周总理,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五、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插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引出新课,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让学生读课题,想想:为什么难忘?

    (二)新课教学

    1、听录音范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学生自读)

    3、全班拼读生字。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重点指导“凤凰”的书写

    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5、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6、并思考:1961年地泼水节是怎么过的?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7、师结合学生所读词句,给予重点提示和指导。

    (1)插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着什么?傣族人民穿着什么?他们表情怎样?

    在此教学阶段,理解“满面笑容”,并练习说一句话。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强调重点词: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8、师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突出“泼水节”,第二自然段强调“特别”、“周恩来总理”和“一起”,第三自然段重点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最后两个自然段,“幸福哇”、“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读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三)读中感悟

    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当学生有了心得后,再读相关的段落感情就充沛真挚了。

    (四)课堂小结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心连心,师板书)

    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幸福、难忘的节日,师板书。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泼水节课件(篇5)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和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周总理,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课件激趣

    1.(课件出示傣族泼水节活动场面)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资料。

    师:你参加过泼水节吗?想亲身经历、感受泼水节吗?现在我们就跟着作者回到1961年,去参加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多边互动,产生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有创新、有价值、有意义的效果,使教学沿着动态生成的最佳轨道运行。】

    二)检查预习情况(闯关游戏)

    1.我来说,你来找:“好、空、乐、盛……”

    2.开火车认新词:“凤凰周恩来敲打对襟白褂四面八方……”

    3.(课件出示句子,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1)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设计意图:【课堂资源无处不在,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关注文本,积累知识】

    三)学习课文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再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吧!

    1.(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那么难忘呢?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2.(生介绍)

    小结:周总理跟随毛主席带领革命先烈解放了全中国,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任总理。而且,1961年,周总理已经60多岁了,他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是那么繁忙,却仍然专程从北京不远万里来参加傣族人民的节日。

    师:傣族人民又是怎样欢迎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呢?自己从课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1)交流、感悟。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以现几个句中,哪个字或词给你印象深,从这些字词中,你体会或感悟到了什么?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③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④句子4: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3)指导朗读,赛读

    3.我们课本中还配了一幅描绘当时场面的彩图呢!请大家看图(出示看图要求)

    (1)你能从图中找到周总理吗?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理解“笑容满面”,并练习说话。

    4.学法指导:“先人物后背景”看图的一种方式

    设计意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教给学生过程与方法,使课堂处于热闹而又高效的状态】

    师:看完图后,你喜欢周总理吗?就将你对周总理的喜爱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吧!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分组读表演读齐读)

    1.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1)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2)猜猜周总理向大家祝福什么?情景表演

    2.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师范读第五自然段)你能开心地读一读吗?

    1.此时假如你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员,除了开心之外你还会感到怎么样?

    2.师读7、8、自然段,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吗?

    小结:周总理的到来时傣族人民感到了高兴幸福,难忘,同时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热情欢迎,是这次泼水节更加难忘。此时让我们再读课题吧!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无疑,“读”是开启学生质朴心灵最好的钥匙。在“读”中,思维灵舞,思想涌动,心灵沟通。低年级中,“读”是学习、理解、讨论及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

    四)总结全文。泼水节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五)拓展:多么难忘的泼水节啊,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

    课后:

    1、课文导入,由创设情景问题入手,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兴致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课件的直观性,在学生理解的关键处展示,调动了学生多种思维,轻松愉悦地进入课文意境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识记的过程中,利用闯关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动作演示、语言叙述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最后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生字,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理解的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在读书时做记号,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来感受、体验文章蕴涵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一种读书的能力和习惯。

    3、 “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篇课文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中,在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因此,在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等,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

    泼水节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环节

    调整

    一、导入新课

    1、(西双版纳画面)谈话设境:在遥远的彩云之乡云南,有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那就是‐‐西双版纳,清澈的澜沧江,美丽的孔雀坝,这里是傣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家,千百年来,傣族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神奇而独特的傣族文化,晚春四月,当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人民就欢聚一堂,跳着孔雀舞,敲着象脚鼓,来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那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好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欢乐的泼水节。(读题)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为什么说是欢乐的泼水节呢?

    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哪儿能看出这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

    2、交流步骤:说相关语句→从哪儿体会到欢乐→引导相关层次→

    精读体悟朗读

    学习准备泼水部分

    句子1: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的来到大街上。

    (1)追问:人们为什么来的这么早呢?(迫不及待的想参加;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是啊,正是因为泼水节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快乐,所以人们才那么盼望泼水节的到来,才会来的这么早)

    (2)谈话:傣族的泼水节就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新年,特别盛大隆重,他们此刻的心情怎样呢,想一想该怎样读呢?(很激动,很高兴)练习;指读

    (3)联结语: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人们在准备节日时的欢乐呢?

    句子2: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1)谈话:(傣族崇拜水的画面水声)傣族人民特别崇拜水,他们认为水是最圣洁的,能趋走妖魔,消灾除病,所以泼水节的水十分讲究。有的滴上香水,来闻一闻,(怎么样?)有的洒上花瓣,看一看(怎么样?)

    (2)指导朗读

    指导语:是呀,为了这个盛大节日的到来,傣族人民不知道等了多久了,他们又怎能不高兴呢?来,咱们也和他们一起准备去!(配乐齐读,引做动作)

    学习准备泼水部分

    句子3: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1)谈话:清水能给别人带去祝福带去祝愿,所以人们追啊跑啊,争着把祝福送给别人,一瓢瓢,一盆盆,表达了多少真挚的情谊啊!来咱们也来学学怎样用水来送祝福,好吗?

    (2)指导读(练习读,指读)

    归总语: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人们泼水时的欢乐呢?

    句子4: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板书:乐开了花)

    (1)追问:大家身上都湿淋淋了,为什么大家还这么高兴呢?(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2)是啊,清水给人们带去祝福带去希望,带去了吉祥如意,大家怎么能不高兴呢?想一想,这两句话该怎样读呢?

    (3)指导读(练习,指读)

    整体感悟

    (1)谈话:泼水的场面这么热闹,想不想去看一看?

    (2)看录象,教师配以泼水词:人们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往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想象)水花洒落在广场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真是如烟、如雾、如霞、如虹,美极了人们不停的用清凉爽快的水尽情地泼呀,洒呀,嘴上尽情地欢呼着泼呀泼呀泼出最美好的明天。

    (3)学生体验泼水情境

    谈话:泼水的场面这么热闹,想不想去参加?(准备工具)记住了,你想给谁送去祝福你就泼谁,记住了,你想给谁送去祝福你就泼谁(泼水活动)

    (4)谈谈泼水后的感受(你得到了多少祝福?你送了多少祝福)既然这么开心,这么快乐,你能把泼水的场面读出来吗?‐‐指导读(指读、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谈话:泼水节除了泼水之外,还有好多的精彩的活动呢!瞧!(展示民俗活动图片)

    2、你想去参加吗?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现相应文字)都有哪些活动?(龙舟,跳舞,……)

    3、想象练习。

    (1)泼水节的活动真是太多太精彩了,下面给大家自由活动,去参加自己喜欢的庆祝活动,待会咱们来交流交流。(出现参照画面,音乐注意指导方法)

    (2)交流讨论

    (3)谈话导读:不知不觉,夜幕降临,火红的凤凰花瓣铺满了大地,五彩的烟火装点着夜空,优美动人的孔雀舞婀娜多姿,雄壮有力的象脚鼓回荡耳畔,龙舟竞发,歌声震天,尽情欢乐的人们还舍得离开吗?(板书:不肯离去)

    (4)指导朗读:对啊,此情此景,人们久久不肯离去。想一想该怎样读呢?

    三、总结全文

    1、谈话:凤凰花、孔雀舞,象脚鼓,对山歌,赛龙舟,人如潮,花如海。水花飞舞,笑语连天,这真是一个(引读课题)欢乐的泼水节!

    2、介绍其他的民族,激发兴趣。

    谈话:傣族的泼水节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其实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特有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去查找一些其他民族的资料,到时候,咱们再来交流交流56个民族56只花,56族人民是一家,希望大家能多和他们做朋友。

    泼水节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字,其中“凤凰”要求会认、会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阅读课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4、观察插图,分清主次,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1961年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1)由于课文所述内容年代较远,学生又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限于生活阅历,学生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须作简要介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扣题设问——直奔主要内容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问题导入:

    (1)难忘的泼水节指的是哪一年的泼水节?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两个问题涉及全篇,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轻重、停顿和速度,进入意境。

    4、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5、学生就字、词质疑(如凤凰花、泼水节、象脚鼓、龙船、祝福等。)

    6、教学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欢乐、热烈的场面。教学时用“找一找,议一议,读一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和其他词语的表现力。注意带点的字、词。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7、议一议,读一读。

    8、以问促读。

    (1)“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赶来”说明人们急切地想看到敬爱的周总理;“四面八方”说明各地、各方面的人都来了。)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2)地上撒满了花瓣,江面是一条条龙船,天空中是一串串花炮,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撒满”说明花瓣很多。“撒满的凤凰花瓣像鲜红的地毯”表达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贵宾的情感。“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很多,是一个十分壮观、特别喜庆的场面。“欢呼”说明人们很兴奋、很激动。)

    (3)“周总理来了!”句中的感叹号表现了人们的一种什么心情?试加体会并读一读。

    (4)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欢迎周恩来总理的到来!请同学们齐读第3自然段。看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教学从第3自然段切入,并抓表现动作的词语理解整个句段,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烘托气氛,学生很快入境入情,为后面的进一步理解感悟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第4自然段——借助插图感受人物和情景

    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所有人物栩栩如生,似乎洋溢欢声笑语。借助插图,既便于讲述知识,更能帮助学生感受热烈的气氛,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1、图文对照阅读。

    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投影放大课文插图,引导观察图画。)谁来看图说说“今天”周总理的打扮。(他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

    哦,周总理今天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打扮得一个样,显得多么亲切呀!谁再看图,说说总理脸上的表情。(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师:周总理为能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呢!课文里用笑容满面来表现总理高兴的心情,请你也笑容满面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2、你能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吗?(学生练说)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有“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本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图画表现的情景,因此应指导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加深感受。)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训练朗读

    1、指名学生分别读本自然段中的三句话,并说一说这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2、教学多音字“盛”。

    教师引读第2、3句,引导学生体会泼水的热烈场面。

    3、默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

    4、结合第2句进行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的亲民之心、爱民之情。

    抓住描写周总理泼水的词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回答:

    (1)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2)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3)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们——

    (4)练习句式,用“一边……一边……”“一手……一手……”说话。

    5、练读第3句。告诉学生,傣族人民祝愿周总理健康长寿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应读慢一些。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以句式练习的形式说周总理在泼水时对人们的祝福,以及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祝福,然后进行表演。这一训练不但激发想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泼水节的热闹场面,体会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早已融为一体,民族团结的美好情景。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引导思考,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这位伟大的国家领导是多么平易近人,深受人民爱戴啊!又一次再现了周总理能入乡随俗,与傣族人民相互祝福,心连心的动人场景。)

    四、教学第6~8自然段——升华感情

    1、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那么开心”。他们为什么这样开心呢?(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他们亲如一家人,他们心心相连,所以感到“那么开心”。)

    2、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过得又“那么开心”,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次泼水节是“幸福”的,“令人难忘”的。

    3、这最后的3个自然段,作者用了几个感叹号?(4个。)这几个感叹号表达了什么情感?(紧扣“开心”“幸福”“难忘”体会。)

    4、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5、完整地朗读一遍课文

    【泼水节课件7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