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12篇
  •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3-02-28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12篇。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12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情境

    1、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2、谜底:三角形。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教学反思:学生在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

    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悟,效果比较好。

    6、交流成功经验。

    三、巩固与应用

    1、第28页第1题。

    2、猜三角形。

    3、画三角形。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2)画一个钝角三角形;

    (3)画一个锐角三角形;

    (4)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5)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

    (6)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

    (7)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拓展:维恩图。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中的图3。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附页1中的图3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二、按角分类:

    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按边分类:

    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

    第2题: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

    第4题:根据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活动,学生得到启发,把梯形进行分类。

    五、实践活动:

    第1题: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第2题:用长方形纸,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

    第3题:当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就会推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第4题:用正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3】

     教学内容:

    课本第80页至第81页例1例2,课本第81页“做一做”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3、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观察法和动手实践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的底和高。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具准备:课前用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用纸剪一个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学过的图形?(教师课件出示)

    当学生回答能找到三角形时,闪动图中一个三角形的边,让学生感知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想一想,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让学生举例说明后,教师可以再举一些例子,为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积累感性材料。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来重点探索什么是三角形,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特征,探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出示例1: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1) 学生独立操作。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

    (2) 小组交流。学生画出三角形后,针对例题中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3)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例题中提出的问题,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知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4) 介绍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

    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用图片祟,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5)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谁能说一说这三个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口答,老师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老师指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2、建立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

    (1) 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在三个顶点的旁边分别写上A、B、C三个字母。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在三个顶点的旁边分别写上M、N、D,让学生说一说这个三角形可以怎样用字母表示。

    (2)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老师边说边操作: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中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强调以下三点:画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要用直角三角板来画。要注明表示直角的符号。三角形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底,都有相对应的高,如以BC边为底的高是AO,再如以AB边为底的高是CD,(如右上图所示),也就是说三角形和高是相应的。

    3、教学例2。(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

    (1) 找一找,猜一猜。

    先让学生找出上面的图上哪儿有三角形?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作用?

    (2) 做一做,想一想。

    教师:刚才大家从图中都找到这些部位有三角形,猜测这些三角形有稳定作用,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进行如下操作,依次使劲地把四边形和三角形向两边拉或往中间推,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最后,教师指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81页“做一做”中的1、2题。

    1、第1题。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用彩纸剪成的三角形,先与同伴说一说它的各部分名称,再以其中一边为底,画出它的高。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的高,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2、第2题。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3、出示一张松动了的木椅或木桌,请学生先分组讨论修理方案,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想想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探讨了三角形的哪些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4】

    一、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

    二、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2、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3.4.53.3.32.2.63.3.5

    为什么?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动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交流--汇报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交流讨论--汇报

    四、综合练习:课本P1278P130-13110、11、12、13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国标本教材第八册22-23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形成三角形的表象建立三角形的概念,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边的特征。

    2、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和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小棒钉子板点子图白纸2号和3号信封

    教学过程:

    一、呈现生活画面

    1、看到画面中的图形了吗?生活中的图形多吗?

    小结:的确,生活离不开图形,正是许许多多的图形才构造了生活的美。

    「评:通过展示生活画面,使学生感到生活中的图形无处不在,同时感受到图形的美,通过画面的展示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心情」

    2、抽取图形,抓住已研究的平面图形切入新课教学。

    师:这些画面中都有哪些图形?

    小结:为了更好的使用图形为我们服务,我们有必要研究它们的特征。

    「评:通过对画面中图形的辨认抽取,让学生对已学平面图形的回顾,同时产生对未知领域探究的欲望」

    师:(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从哪些方面研究的?

    板书:研究内容:边(角)

    (2)我们又运用哪些研究的方法呢?板书:研究方法:量、比、折

    「评: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回顾,实质是为研究三角形而进行的一种学习与研究方法的渗透」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三角形?

    二、动手做三角形

    师:(1)想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吗?会做吗?

    (2)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做,然后试着做,开始!

    1.活动体验:

    材料:(1)小棒(2)钉子板(3)点子图(4)白纸

    摆围画画或剪或折

    2、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1

    师:有人用摆的方法吗?老师也摆了一个,大家看看怎么样?

    为什么?为什么?

    师:三根小棒要怎么放呢?

    师:三跟小棒要头尾连接,头尾连接了也就围成了。

    板书:围成

    师:如果把每根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围成三角形要几条线段?

    板书:三条线段

    4.汇报展示2

    师:有的同学用小棒摆,还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围画剪折)

    小结:观察你们做的三角形,都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吗?

    定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

    「评: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三角形的感知并正确建立表象。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摆小棒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辨析中更加清楚的认识三角形;一方面以辨代练;另外,结合教师操作的过程和学生的汇报展示很水到渠成的揭示了三角形的概念。」

    三、教学各部分名称

    1、示范画一个三角形

    师:(1)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几条边?

    (2)三角形的边在哪里?用手势告诉老师!

    小结:(1)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

    (2)你认为它的角在哪里?

    (3)每个角的顶点都有一点叫三角形的顶点

    (4)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评:教师画三角形的过程也是重新解释三角形定义的过程,通过对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共同特征,为后继研究三角形其它方面的特征而奠定基础」

    过渡: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共同特征,三角形还有哪些特征呢?能否像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来研究呢?

    四、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边的特征

    1、材料:4组三角形

    师:先思考一下,你想怎么研究?说说你的计划?

    2、操作

    师:打开(2)号信封,你可以借助这些材料进行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2边相等,3边相等,3边都不相等

    「评:利用长形和正方形的边与角研究的方法初步展开对三角形的研究,一方面建立一种学习方法的迁移,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自主的探究,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下节课研究三角形作出了巧妙的预设」

    五、小组研究,深入了解三角形边的特征

    1、活动材料:4根小棒一张实验报告

    2、活动要求:小组研究一人记录研究结果

    3、实现小组汇报

    4、活动程序安排

    师: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放弃无畏的争辩,用事实说话好吗?)

    呈现例题:

    操作指导1:

    师(1)从4根小棒中任意选择3根,你会选吗?

    (2)每次有1根不选

    操作指导2:

    师:你发现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师:用小棒摆的时候千万不要手忙脚乱,先确定最长边,然后把两个短边慢慢往下压,明白吗?

    呈现实验表格

    (一人读实验要求)

    师:打开3号信封,小组合作,组长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最好!

    「评:通过教师操作前的指导;更加突出表现了教师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渗透,为学生有序的操作实验提供技术支持并节省了学生在操作中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就连表中的数据的从小到大的排列可以看出对教学细节的精心安排。

    5、巡视指导

    (1)指导小组不要乱操作

    (2)4,6,10不作指导

    6、汇报研究成果

    板书:成功失败

    4564610(有争议)

    56104510

    师(纳闷):(1)4510三根小棒为什么摆不成呢?

    我不相信,我要验证一下!

    直观演示:

    (2)为什么摆不成呢?

    板书:4+510

    (短边相加还没有长边长)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6】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材第137-138页的例,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三十一12-15题与16*-17*。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继续板书,完善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3.打开教材第137页,分组量三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计算出内角和。

    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

    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

    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

    13.出示教材138页例。让学生试做。

    14.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

    3=180-78-44=58

    3=180-(78+44)=58

    三、巩固练习

    1.做教材第138页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教材第138页做一做第2题。

    这一题是不是只知道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角是多少度,从哪看出来的?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2题。先列式计算,再量一量是否正确。说说第2幅图,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还可以怎样算?

    四、提高性练习

    1.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5题。

    ①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两底角相等)

    ②列式计算180-70-70=40或180-(702)=40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6*题。

    ①连接长方形、正方形一组对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什么图形?

    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7*题。根据第16*题的思考方法自己独立完成。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十一的第13、14题。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9册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在学这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些简单多边形的特征等。学习方法方面的基础有: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可以用剪拼、平移、旋转等操作活动,使图形等积变形。事实上,在学这课之前,部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并不是一无所知,但那只是一种机械记忆,知道公式,说不清所以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2

    说理念:

    说教法、学法:

    这课我会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事先给每组一些操作材料,让大家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丰富感知,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请你用字母公式来说一说。

    老师随学生回答板书:S长=ab,S正=a2,S平=ah

    能说说这些公式是分别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呢?

    [复习中的这两问,第一个问题是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基础,这是学习新知的一个重要前提。后一问,主要是从学习方法上考虑的。数面积单位的方块数或是用等积变形,这两种方法将是我们这课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重要方法。]

    二、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1、学习例4

    将刚才复习中的三种图形,利用课件的演示,添上一条对角线。

    问:现在我们看到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课件继续演示:添上方格图,并把其中一个三角形变色。

    如图:

    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能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分别说给你的的同桌听一听,不仅要说清楚是多少面积更要说清楚你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可能有的回答)

    第2张图可用数方块的方法,数得8块,即8平方厘米;

    其他的几个三角形用数的方法觉得有麻烦,有很多地方都不满1格,所以还是用大图形的面积,除以2来算,更为方便。

    结果汇总:(1)642=12(平方厘米)

    (2)442=8(平方厘米)

    (3)642=12(平方厘米)

    (4)642=12(平方厘米)

    [在这份设计中,我把例4的图稍作了修改。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与复习中的题相衔接。而且学生是亲历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变成三角形的过程,更加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初步意识到我们熟悉的这几种特殊四边形都能平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反过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第3个和第4个三角形虽然形状不同,但它们都是已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对应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等的。通过这两题的对比,暗示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受具体形状的影响,而是更要关注对应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2、学习例5

    看来三角形的面积,与它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有密切的关系。

    把附页上的三角形剪下来,看看与书上哪个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先拼,再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在小组里交流,填写书上的表格。

    学生分组学习,填完表格之后,继续完成书上的讨论部分。鼓励同学之间质疑、解决。老师加强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

    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应该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拼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分别相等;

    (3)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不能忘了2

    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比较完整的板书:

    用字母表示该公式:

    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谁能用字母来表示上面的公式?

    板书:S=ah2

    3、学生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比如就只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也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交流这种想法,指名说说这个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

    4、学生阅读第16页的你知道吗?,通过阅读,再与上面的方法做一比较。

    师:这几种方法都正确地算出了[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三角形的面积。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例5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书上的例题,我着重让学生通过分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在交流中把应掌握的知识有层次地一一呈现。这些知识是本节课的关键。

    估计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只用一个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这种方法与例题方法以及与你知道吗?的对比,可以从多角度来强化2的理由,我觉得花一些时间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样的做法,也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对传统的数学文化了解。]

    三、计算公式的应用

    1、完成练一练

    电脑分别演示这两题。在交流答案的时候,引导学生说清楚什么时候要2,什么时候要2,为什么?以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间联系的理解。

    继续完成p.17想想做做的第1题。

    2、完成试一试,算出这块三角形交通标志牌的面积。

    在交流的时候,要给学生正确解答这类题书写格式的示范,培养学生规范地应用计算公式完成练习。

    学生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指名板演,讲评的时候注意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比如书写的格式、计算中的问题、2的遗漏、单位名称等,都要一一指出并纠正。

    一个特例:第一张图画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一组直角边就分别是它的底和高。

    3、画一画,比一比:在方格图上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你能有几种画法?

    比如:

    汇总学生的各种画法之后,指名说说自己在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6平方厘米先要考虑12平方厘米(对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而考虑只要底和高相乘得12就可以了;这样画出的三角形虽然形状各不相同,但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

    [练习的设计主要分这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重点是放在2和2的区别上。主要是因为从以往学生练习来看,这是错误中的主流,一定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第二个环节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能正确地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各个三角形的面积。在应用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第三个环节是我自己修改的练习,数据具有更多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还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这个开放练习,使学生又一次地认识到三角形与对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说你知道了哪些具体的知识?怎么得到这些知识的?

    [整节课的设计,我比较注重让学生用旧的方法来获取新的知识用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方法同时也是后面学习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所以说这样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是有帮助的。

    学生只有清楚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对知识本身有正确、持久的认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自主地开展探索性学习,获取到更多的知识。]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并能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内在的结构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鈥溔切文诮呛褪?80度鈥澱庖恢兜男纬煞⒄购陀τ玫娜獭?/p>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三角形若干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角的秘密,你知道三角形的角的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三角形的三个角也称为内角。

    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的秘密.

    (二)、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师: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我们先来研究其中最常见的一类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

    1、探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1)让学生拿出两块三角尺,算出它们的内角和。

    903060=180(度)904545=180(度)

    师:这是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能过计算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度。

    (2)验证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那么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把这张长方形的纸沿着对角线剪开,你们有什么发现?

    教师用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两个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

    请同学们动手操作、验证手中的直角三角形的度数。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算一算: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的一半.360除以2等于180

    折一折:把两个锐角往直角方面折,两个锐角的角正好与直角重合。

    (3)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探究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么,我们肯定能猜到: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是??

    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是??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学生自主选择。有的选择锐角三角形,有的选择钝角三角形。分组验证。

    学生可能运用的方法:

    1)量一量.学生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算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

    在量的过程中,由于误差,有的同学可能算出内角和在180度左右,这时教师要相机诱导。

    (2)拼一拼。

    第一种:折一折,拼一拼。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鼓励学生多试几次找到方法。

    师:出示学生的折法,并用课件进行验证,动态演示折的过程.

    师:没有折出的学生再动手试一试.还有其他方法吗?

    第二种:撕一撕,拼一拼

    学生操作完,课件验证.

    得出结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

    (3)算一算。

    课件出示一个钝角三角形。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出屏幕上这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这个三角形既不能量,也不能折,更不能撕,你们有没有更科学的办法进行验证?

    师:我们能不能像刚才推导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样,通过计算来证明呢?

    第一种:180-90=90(度)180-90=90(度)9090=180(度)

    师:说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生:第一个算式表示拼成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两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90度,再加起来.

    师:为什么要减去90度?

    第二种算法:1802-902=180(度)

    学生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得出结论:锐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出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多层练习,开心闯关。

    第一关:试一试,算出其中的一个角。

    三角形中,1=75度2=39度=()度

    指名1人板演。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验证计算的结果。

    小结:以后如果遇到求一个三角形内未知角的度数时,我们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算一算,简单又精确。

    第二关:

    想想做做第1题:

    3/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第三小题让学生讨论在几种算法。

    第一种:180-90-55=35(度)

    第二种:90-55=35(度)

    让学生在计算后的交流中体会到: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求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的度数,用90度减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比较简便。

    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用发现的简便方法直接计算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

    第三关:判断题:

    (1)钝角三角形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2)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小于90度。()

    (3)一个三角形最少两个锐角。()

    (4)一个钝角三角形最少有一个钝角。()

    (四)、总结全课、延伸知识。

    1、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同学们分享?

    2、介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帕斯卡12岁发现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的事迹。

    (五)、板书

    三角形{直角三角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猜一猜

    量一量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拼一拼

    折一折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9】

    教学内容:p.26、27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的分类:

    角是有大有小的,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哪几类?

    老师随学生回答依次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这些角有的度数是确定的?分别是多少度?

    锐角和钝角的度数是不确定的,但有一个范围,谁来说一说?

    板书整理成:锐角、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1o~89o、90o、91o~179o、180o、360o

    指出:89o、90o、91o这三种度数非常的接近很难判断,所以当看到接近直角的角时,都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二、学习三角形的分类:

    1、老师画一个直角。再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

    (板书:直角三角形)

    老师再画一个钝角,并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

    (板书:钝角三角形)

    联想:刚才我们分别先画一个直角和钝角,再连接就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如果我先画一个锐角,再连接是不是也会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呢?

    请你试一试。交流(有意识选择开始画的锐角较小的学生来交流):

    (1)连接后可能得到的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问:你怎么知道现在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通过说理,使学生明白:判断的时候只要看其中最大的一个角,如果这个最大的角是钝角,那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2)连接后可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

    通过三角板的之间检验,确认其中最大的角是一个直角。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判断方法:其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该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比较、讨论:为什么刚才可以肯定的得到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而现在却不能肯定的得到锐角三角形呢?

    (通过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白:钝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钝角,还有两个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还有两个角也都是锐角;确定了钝角或直角后剩下的肯定是锐角了。而先画了锐角之后,剩下的角可能是三种角中的任意一种。)

    (3)画锐角三角形比较保险的一种方法:

    先画的锐角不能太小,可略小于直角;画的两条边长短比较接近,这样就能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了。画完后为了保险起见,可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角,量一量是不是锐角。

    学生分别在本子上画出这三种三角形。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直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钝角三角形?

    画出示意图。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第2题)你能连一连吗?

    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把有疑问的几个选出来交流。

    2、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学生围好后,互相检查验证。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交流的时候用对角线来说一说。

    4、把右边这样的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应该怎样剪?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呢?

    5、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分别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吗?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画出的线段就是原来三角形的高。

    6、在直角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你分成了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分?

    老师可以在学生画的基础上,展示其中几种比较典型的画法,组织学生再交流。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10】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唯有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我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的一个基本特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设想: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

    教材是从现实问题情境切入的(如下图),但对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的解释,多数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直觉(或者说是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数学公理的理解),很难与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建立联系。经过思考,我认为把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更为合适。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但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以这一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显然十分符合前后知识的逻辑联系。

    2.如何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教材中安排了如下实验:(1)剪出下面三组纸条(单位:厘米):6、7、8;4、5、9;3、6、10。(2)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3)你发现了什么?分析以上过程,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为什么要剪纸条?为什么要按以上数据剪纸条?教材编写者很清楚,教师也很清楚,可学生不清楚。学生不清楚时还要照着做,这只能说是在教师指令下的一种被动参与。而我是从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这一问题切入,以怎样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一个三角形这一富有挑战性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从而使学生明确探索目标,动力十足。

    3.要得出什么结论?

    教材的结论是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正因为教材追求结论的严密性,使不少教师在如何突破任意两边这一问题上绞尽脑汁。我认为,三角形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完全可以作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等价结论。因此,引导学生得出这一结论就不需要教师大费周折了。

    通过以上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知道当较短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时,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能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预设

    藤桥小学徐跃华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复习、回顾三角形的特征。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生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生3: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

    师: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这么快就说出三角形的特点。

    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那是不是随便三条线段都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生:不一定。

    师:不一定是什么意思?

    生7:不一定的意思就是有的能,有的不能,有的不能确定。

    教师小结,完成如下板书:

    不一定

    不能

    师:什么时候能?什么时候不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内容。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不能这一块。你们找到过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吗?下面我们就动手找一找。

    二、展开探索,解决问题

    1、明确任务。

    师:这是一根小棒(我们把小棒看作一条线段),现在老师要求你们把这根小棒剪成三段,要使这三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能行吗?

    2、动手操作,寻找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

    师:先不要急于动剪刀,想一想,你觉得怎么剪就一定围不成?

    (学生思考,然后动手把吸管剪成三段,并试着围一围,检验是否真的围不成三角形)

    3、展示。

    (1)展示围不成三角形的线段。

    先请一位学生展示剪下来的三条线段,然后自己围一围,发现围不成;再请一位学生展示,并请另一位学生操作,发现也围不成。

    (2)请学生介绍围不成三角形的经验。

    师:通过刚才的剪和围,你们有什么发现?

    (请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学生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也符合这样的特点)

    师:你的说法很有概括性,先把你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师:通过你们的摆和比较,我们知道较短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

    (3)师:不能的已经解决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第二种能的情况。那你们觉得怎样剪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请大胆猜测一下?

    师:有了猜想以后,就要去动手试试。

    出示合作要求:(从信封中拿出另一根小棒和实验报告单)

    ①可以剪一剪、围一围、量一量

    ②完成实验报告单,并准备汇报

    师:同桌两人合作,确定谁量,谁记,谁发言。

    (1)量出三条边的长度

    第一条边()

    第二条边()

    第三条边()

    (2)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操作,教师巡视。

    反馈交流:

    请学生小组代表汇报

    师:你的发现,用式子可以怎样表示?那还可以怎样写?为什么要写三道?(如果学生出现较短两边大于第三边这样的结论)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较短两个字,不要行吗?其他的不行吗?

    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其他同学是不是有同感?

    师:刚才你们通过摆的方法知道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这样的关系?

    生:画一个三角形,量量看。

    师:谁来说说看,你画的三角形三条边有着怎样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

    师:你能找到一个三角形,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的吗?

    师:我们已经研究了较短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大于第三边这两种情况,是不是还有第三种情况?

    生: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

    师:那你们觉得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它能围成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说能的学生主动要求上来摆。

    师:他为什么还在摆?刚才你们在下面不是摆的很快的吗?

    师:如果这根小棒很细很细的,会怎么样?我们看看电脑演示。

    (电脑演示时,稍作停顿)

    师:这样行不行?再往下的话会怎样?

    (电脑继续演示,教师补充板书)

    4、小结

    师:((利用电脑演示)如果这两条线段都缩短的话,能围成三角形吗

    延长两条线段呢?如果一边不动,另一边继续延长呢?

    5.揭示课题

    师:(指着画好的三角形)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想一想,这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们能用字母式表示吗?

    生1:a+b>c。

    生2:a+c>b,b+c>a。

    师:我们找到了三组不等的关系,那么,一个三角形中,到底哪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我觉着是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任意是什么意思?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不但可以肯定三角形较短两边的和比第三边长,还可以说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师:现在你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三、应用、拓展

    1.判断每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独立完成后集体修正。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不仅掌握了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且还找出了最佳的判断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同学们肯动脑思考,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小明上学示意图(电脑出示书第82页示意图),如果小明想走离学校最近的路,你认为他会选择那条路上学?

    2.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现实问题。(题目缺标题)

    3.拓展延伸:徐老师要取三根小棒(整厘米数)围成一个三角形。他已经取了两根,第一根长4厘米,第二根长7厘米。第三根取几厘米,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渗透第三根小棒的取值范围大于3小于11)

    四.课堂总结

    师:很高兴跟同学们度过了愉快的一节课,并一起研究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更深入地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11】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教材第135-136页的内容,练习三十一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2.结合实际,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3.使学生能按三角形内角的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形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概念。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性。能正确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指出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

    2.什么叫锐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钝角?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大家都知道角的两边是射线,下面我在这每个角的两边上分别截取一段(老师在每个角的边上点上一点),这样每个角的两边就成了什么?(线段)我再连结这两个端点,看变成了什么图形?(三角形)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研究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1)我们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

    (2)指名学生说。老师投影红领巾、三角旗、房梁架图,(覆盖片)再掀掉覆盖层,还原三角形原形。

    (3)观察这些三角形,数一数,每个三角形中有几条线段?(板书:三条线段)

    (4)是不是只要给你三条线段,都可以组合成一个三角形吗?看投影,这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5)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老师接着板书:围成的图形)学生齐读三角形的概念;

    (6)能不能说: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为什么?(指名说)

    (7)老师指出: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边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看一看,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板书如下)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1)投影电线杆、自行车图。大家观察一下图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的?

    (2)这些部位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其它形状呢?我这儿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木框,角上都用螺母固定了,下面我请两个同学上来拉给大家看看,你们就明白了。

    (3)指名的两同学先拉长方形框,大家观察,发现了什么?(变形)再拉三角形框,又发现什么?(不变形),这说明了什么呢?

    (4)老师指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是三角形固有的特性。正因为三角形的这种特性,所以不少东西都采用三角形的结构。

    (5)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4.教学三角形的分类。

    (1)在黑板上贴上一组三角形贴片,请大家说一说每个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2)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些三角形的特征,每两个一组,把这些三角形分成三组?

    (3)指名回答,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把归为一组的贴片放到一起)

    (4)指出:①⑥为一组,因为都有一个角是直角;②④为一组,因为都有一个角是钝角;③⑤是一组,三个角都是锐角。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6)大家根据我们刚才看这些三角形角的情况,想一想,不管是锐角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它们都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点?(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7)我们把所有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就分别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老师边讲解边板书)

    (8)尝试练:猜三角形的形状。老师揭下黑板上三角形贴片,在一本大书后面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三角形是什么形状。

    (9)重点说明,只露出一个锐角,你能猜出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吗?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和特性?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题。着重结合三角形的概念说清为什么。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2题。多指名说。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3题。

    只指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4.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就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知道它们的一些特性,能正确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2.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能画出底边上的高。

    3.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等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能画出底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

    三根小棒(其中两根长度相等),三角尺,两张长方形纸,剪刀;学生准备钉子板和橡皮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垂线。

    (1)下面哪几组里两条直线垂直?为什么?

    (2)过已知点画直线的垂线。(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

    2.口答。

    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和几个顶点?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等腰三角形。

    (1)围三角形。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三根小棒。比一比,其中有几根是长度相等的。

    大家用这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同时指名学生上黑板摆)

    提问:我们围成的这个三角形里,有几条边是相等的?

    指出:这是个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2)比较三条边的长度。

    再请同学们量一量课本第126页第二节下面的两个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再比一比每个三角形里三条边的长,看看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共同特点。

    (3)讨论后小结归纳。

    大家想一想,刚才摆的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这里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又有什么特点,然后告诉老师:这几个三角形的相同的特点是什么?(板书:两条边相等)

    概括:我们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板书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4)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126页第4节内容。

    现在,老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同学们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2.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跟老师一起来剪一个三角形。

    按下列过程领学生剪三角形:

    (对折)(画线)(剪下)(再对折)

    ①②⑧④⑤

    剪成④时,提问: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为什么?要求每个学生一边指一边分别说腰、底、顶角、底角。

    再对折成⑤,让学生指一指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提问:这两个底角的大小怎样?

    (2)说一说下面哪几个是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是怎样的位置,只要有两条边相等,就是等的两条边就是它的腰。

    面每个等腰三角形里哪两个角相等,为什么?

    3.认识等边三角形。

    (1)出示等边三角形。(投影仪投影)

    现在我们先来量两条边,看看是不是相等。

    提问:这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再量第三条边,看一看是多少厘米。

    提问: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有什么特点?

    指出: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相等。

    请大家自己量一量第126页下面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看看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提问: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刚才量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板书等)

    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什么三角形呢?请大家到书上找一找,告诉老师。(板书出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追问:谁来说一说,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请同学们再拿一张纸,再跟老师一起来剪一个三角形。

    按下列过程剪一个三角形:

    你能看出这是什么三角形吗?

    (3)请大家把自己剪出的一个等边三角形像第127页上面那样对折两次,你发现它的三个角有什么关系吗?(指名学生来说明。板书: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如果不把这个三角形对折,你能看着黑板上这个等边三角形,用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的知识,说明三个角相等的关系吗?

    追问:等边三角形除了三条边相等,还有什么特征?

    4.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口答。

    (2)练--练第2题。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等腰三角形。

    提问:你围出的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3)练习二十四第7题。

    请大家把刚才剪的等腰三角形对折成直角三角形,举起来给若师看一下。

    提问:刚才对折出的折痕和等腰三角形的底垂直吗?为什么?

    请大家把刚才剪的等边三角形对折成直角三角形。试一试,有几种折法。折好后举起来给老师看一看。

    提问:每条折痕都和三角形的一条边有怎样的关系?

    5.认识三角形的高。

    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

    (1)现在,从锐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一条垂线。(画图)

    说明:这个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在图上板书: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在图上板书:底)

    请同学们看课本127页,说一说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底。

    这个三角形还有几条高?可以怎样画出来。

    指出:这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2)想一想,直角三角形的这个顶点(指一个锐角顶点)向对边作一条高,(手势指示)就是哪条线段?这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

    形的什么?(板书:高)底是哪条边?(板书:底)

    如果从直角的顶点向对边画一条高,应该怎样画?(老师用三角尺摆一摆,再指示一下)

    追问:三角形的高和底有怎样的关系?

    6.巩固练习。

    小黑板出示练一练第3题。

    请同学们在三角形图上写出哪条线段是高,哪条边是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三角形。(板书课题)谁来说一说,你这节课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点?等边三角形呢?三角形的高和底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再口答说明。

    2.练习二十四第9题。

    让学生画在课本上,老师巡视指导。

    3.教学思考题。

    小黑板出示。

    (1)指导学生先数角。先以最下面一边作始边,数一数几个角;接着以第二条边作始边,数一数几个角;再以第三条边作始边,数一数几个角。

    提问:一共几个角?怎样算出来的?怎样数比较方便?

    (2)请你数一数一共几个三角形。

    提问:你觉得怎样数比较方便?

    五、家庭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6题。

    课后感受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设计12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