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课件范文: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 课件范文: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3-02-12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优秀的范文能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能在一定程度提升我们的语文水平,那么,您看过哪些值得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范文: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师范文大全主题栏目精选:“课件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敬请访问。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思

    引言:细心的同学一定听出来了,刚刚老师播放的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歌?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西游记的故事说起。

    讲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经磨难。一天,他们走得又累又饿,幸好路过一个村庄,化缘得到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唐僧心想:三块饼,四个人不太好分呀!但是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分饼的方案,他对徒弟们说:我准备将第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八戒吃其中的二分之一;将第二块饼平均分成4份,沙和尚吃其中的四分之二;将第三块饼平均分成8份,悟空吃其中的八分之四,你们同意这样的分配方案吗?师父的话音未落,猪八戒便跳出来说:“我不同意这样的分法,师父你太偏心了,凭什么猴哥吃那么多有八分之四,而我却吃那么少才二分之一。同学们,请你们判断一下,猪八戒说的对吗,师父真的偏心吗?

    生发表见解。

    二、自主合作探索规律

    1、反馈引导:1/2=2/4=4/8。“三个徒弟分得的'饼一样多---等式---仔细瞧瞧这组分数等式的分子分母相同么?但是它们的大小却?再用变化的眼光瞧瞧,(师画正反向两箭头)我们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改变了,什么却没有变?师贴板帖分数可真与众不同呵!

    2、提出探究任务:那如果我让们动手做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想,像这样大小相等的分数,只有一组吗?你们能不能找出一些给老师看看?找之前请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每个小组找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并想办法证明这组分数大小相等。

    (2)思考:在写分数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组内商量一下然后开始行动!

    3、小组研究教师巡视

    4、全班汇报

    交流评价(教师相机板书)圆纸片汇报长方形纸汇报正方形纸汇报及联系一组人数说发现规律把每组数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向左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分子分母的怎样的变化规律?(可以举例说演绎推理深入)随机更换贴图

    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打出幻灯

    5、反思规律看书对照找出关键词要求重读共同读

    6、引证规律:3/4=12/16刚刚动手做我们验证了这组大小相等的分数的正确性并由此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你能否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再一次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自学例题运用规律

    过渡:同学们刚刚的精彩表现展示出了你们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老师请你们自学课本96页的例2并完成相应“练一练”。现在开始

    生自学

    集体评议:例2练一练1和2,请说说你的根据和想法!重点让学生说说根据什么,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2/9=8/36,4/9=2/3,3/4=3a/4a,5/10=3/6,1/5=4/8

    2、把6/20,70/100,45/50,1/2,4/5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分数的分母相同,能有什么作用?

    3、圈分数游戏圈出与1/2相等的分数

    4、对对碰与1/2,2/3,3/4生生组组师生互动

    五、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结语:你看,运用数学知识玩游戏,也是乐趣无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作业:余下来的时间请完成课本97页练习十八的1-3题,做在书上。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课件收藏】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思考其六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课件收藏】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思考其六》,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感知、理解、提升、归纳、概括方面,我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这相同的数能不能包括小数,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小数,那所得的数还是不是分数呢?为什么要零除外?大小不变能不能说成结果不变呢?等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并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这可能也是我这节课比较有收获的一个环节了。能真正地体现自主开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由于对小组的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我运用了多媒体优势将小组合作要求打在屏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合作的方向,并且能对合作的效果加以对照,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这时由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交流的状态,不能说是合作了。有待今后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努力。

    3、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当教师个人的设计意图与学生的实际的实际不相符合,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语言又是有价值的,这时教师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问题了。另一个课堂生成点在其中有一个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了1/4=2/8=4/16的原因,我却忘了将本节课的一个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知识点遗漏了,那就是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一个很具有探究交流价值的问题。可惜我在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方面做得比较欠缺,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今后必须要努力去学习的地方。

    4、练习的设计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分辨是非,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习,③有游戏活动。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如何与练

    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个人反思的地方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课件参考】 函数的性质教学设计季度范文精选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通过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尽快将心情平复下来。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件参考】 函数的性质教学设计季度范文精选”,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的性质。

    (3)能利用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精选课件]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篇四)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精选课件]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篇四)”,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例2、例3,第39页“练一练”,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理解假分数与真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用假分数表示数量的合理性,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假分数的意义,会用假分数表示数量。

    教学对策:

    要以学生对分数单位的理解为基础,通过涂色的操作,使学生经历假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假分数与真分数的内在联系,体会用假分数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合理性、科学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光盘;学生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做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2.你能说出一些分数,并说明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出示例2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

    把每个圆都看作单位"1",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每个分数里有几个1/4?

    要表示5个1/4,该怎样涂颜色?明确:用一个圆最多只能表示4个1/4,表示5个1/4要用两个圆。5个1/4就是5/4。

    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

    当涂色部分不满1个单位时,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涂色部分正好满1个单位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涂色部分超过1个单位时,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2)教学例3

    出示例3,学生涂色。

    要表示每个分数,各要涂几个1/5?分别用了几个圆?你有什么发现?

    (3)分数分类

    比较例2、例3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概念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或者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

    和1相比,谁大,谁小?

    你能分别举几个真分数或假分数吗?

    你能再说说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特点吗?

    2.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请学生说一说分别把什么看做单位“1”?

    (2)做"练一练"第2题。你是怎么判断的?

    (3)判断。(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假分数都大于1。

    小于7/8的真分数只有6个。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七第一题

    学生独立描点

    真分数集中分布在0和1之间的这一段上,而假分数则分布在从1开始向右的部分,进而体会到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2.练习七第二题

    3.练习七第三题

    4.练习七第四题

    独立完成

    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大小的?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课后反思:

    结合具体的分类引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安排比较合理自如,既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差异,又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教学中通过“放”与收的结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这一内容学生掌握得不错。

    授后小记

    教学例题时,让学生自主对两个例题中出现的分数进行分类并说说分类的理由进而引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非常顺理成章。

    在此我还增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验证一下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数值与1相比的大小情况,学生发现: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这对学生以后分数的大小比较十分有利。

    [课件借鉴] 函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篇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你觉得哪些优秀范文是值得借鉴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课件借鉴] 函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总 课 题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总课时第15课时

    分 课 题三角函数的应用分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能应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能应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引入新课

    1、如图,点 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平衡位置,取向右的方向为物体位移的正方向,若已知振幅为 ,周期为 ,且物体向右运动到距平衡位置最远处时开始计时。

    (1)求物体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和时间 的函数关系;

    (2)求该物体在 时的位置。

    2、一半径为 的水轮如图所示,水轮圆心 距离水面 ,已知水轮每分钟转动 圈,如果当水轮上点 从水中浮现时(图中点 )开始计算时间。

    (1)将点 距离水面的高度 表示为时间 的函数;

    (2)点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大约要多长时间?

    (参考数据: )

    例题剖析

    例1、一根长 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和时间 的函数关系式是 。

    (1)求小球摆动的周期;

    (2)已知 ,要使小球摆动的周期是 ,线的长度应当是多少?

    (精确到 , 取 )

    例2、心脏跳动时,血压在增加或减小。血压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计上的读数就是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 为标准值。

    设某人的血压满足函数式 ,其中 为血压 , 为时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函数 的周期;

    (2)此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3)画出函数 的草图;

    (4)求出此人的血压在血压计上的读数,并与标准值比较。

    课堂小结

    能应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后训练

    班级:高一( )班 姓名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在图中,点 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平衡位置,取向右的方向为物体位移的正方向。若已知振幅为 ,周期为 ,且物体向右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开始记时。

    (1)求物体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和时间 之间的函数关系;

    (2)求该物体在 时的位置。

    二、提高题

    2、某城市一年中 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与月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一个三角函数来描述。已知 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最高,为 , 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最低,为 。求出这个三角函数的表达式,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三、能力题

    3、如图,弹簧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它在 时相对于平衡位置(静止时的位置)的高度 由下列关系式决定: 。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画出这个函数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简图,并且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在开始振动时(即 时)的位置在哪里?

    (2)小球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分别是什么?

    (3)经过多少时间小球往复振动一次(周期)?

    (4)每秒钟小球能振动多少次(频率)?

    4、在一次气象调查中,发现某城市的温度 的波动近似地按照规,其中 是从某日 ∶ 开始计算的时间,且 。

    (1)画出温度随时间波动的图象;(2)利用函数图象确定最高和最低温度;

    (3)最高和最低温度在什么时候出现?(4)在什么时候温度为:① ?② ?

    [课件系列]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其七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课件系列]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其七》,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学内容

    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材第31、第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

    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3.解答应用题。

    投影出示:小明步行2小时走了6千米。他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学生计算后,说出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二教学实施

    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除数是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1.出示例2。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解决呢?(算出每人的速度各是多少,再比较大小)

    (2)列式。

    提问:怎样求小明的速度和小红的速度?

    引导学生利用“速度=路程÷时间”这个关系式列式。

    了2千米”。

    提问:1小时行多少千米,在图上怎样表示?

    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4.归纳方法。

    老师:观察比较例2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你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的第1、2、3题。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

    思维训练

    练习七

    板书设计

    3.分数除以分数

    4.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当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当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

    除数;当除数为1时,商等于被除数。另外,0除以任何数都为0。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根据已有的数量关系,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在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例3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这是一个难点。教材以比较小明、小红两位同学“谁走得快些”,引导学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个数量关系列出两个除法算式。算式列出后,请同学们估一估结果是多少,是比被除数2大还是小,然后想办法进行验证,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为发现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留下悬念。另外,例2的设计体现了一种转化的思想。将“图”与“式”相对照进行解释、分析、说理,使学生在讲述算理的过程中,感受到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便捷性、科学性。

    课堂设计说明

    1.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一点点进行分析、说理,学生很自然就理解到要乘除数的倒数。因为有线段图辅助,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算理。

    2.渗透思想,明确结构。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计算教学更是如此,每个新内容都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都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所以每次新课内容都不能把它看作一个孤立的内容。

    [课件系列]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篇三)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课件系列]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篇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计算下面,直接写出得数

    ×4 ×3 ×2 ×6

    ÷4 ÷3 ÷2 ÷6

    2、列式,说清数量关系

    小明2小时走了6 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

    二、新知探究

    (一)、例3,

    1、实物投影呈现例题情景图。

    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 ÷

    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2÷如何计算?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理解。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怎么样表示小时走了2 km这个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小时走的路程)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已知小时走了2 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并板书出过程。

    先求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个,算式:2×

    再求3个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 ×3

    (5)综合整个计算过程:2÷ =2× ×3=2×

    (二)、小结出计算法则:从上面这个推算过程,我们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三)、计算÷,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自己独立尝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 = × =2(km)

    2、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总结计算法则: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三、当堂测评

    1、P3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八第2、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帮助学困生度过难关。

    小组内讲评,发挥组长的作用,以求“兵强兵、兵练兵”。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2、在这节课上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设计意图:

    这两节课的教学我从以下着手:

    1、重视分数除法的意义过程性。我只是让学生理解,并没有强调口述,而是重点让学生应用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给出的一个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使得对除法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2、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集思广益,根据操作计算方法。让学生从小养成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后记

    [课件必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wps版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必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wps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77至79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百分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勤于分析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合作探索,自主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上几组信息。

    教师:这里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随着学生的介绍,老师将其中的百分数圈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提问: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吗?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

    3。引入课题:

    教师:象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等等都是百分数,大家收集到的百分数可真不少,

    看来百分数在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应用很广泛。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喜欢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小组收集到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2)。全班交流,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刚才同学们已经在小组中讨论了一些百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各小组代表选择其中一个展示到展示台的表格里。

    生活中的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

    金龙泉啤酒的酒精度是10%

    金龙泉啤酒中的酒精含量是啤酒总量的10%

    我的毛衣羊毛含量是70%

    毛衣的羊毛含量是毛衣总量的70%

    在全国每年的意外死亡统计中,车祸约占37。3%。

    在全国每年的意外死亡统计中,车祸占了死亡总量的37。3%

    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

    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你们能说出主题图中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吗?(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百分数来说,同时课件出示下面两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小学生的近视率为18%就是说小学生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人数的。

    初中生的近视率为49%就是说初中生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初中生人数的。同时向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

    (4)教师:这些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点?

    总结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

    (5)提问:为什么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呢?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项是一个固定的数100,所以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6)提问:学习百分数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

    小结:分母都是100,便于比较大小。

    2、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百分数的意义,现在再来学习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取一种专门的写法: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的后面写上百分号“%”。

    (1)师在黑板上写几个百分数作为示范

    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2)现在老师说百分数,请大家写出百分数。百分之一百分之二十八百分之零点五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写百分数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3)强调:在读和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写法:百分号的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避免与百分号前面的数字混淆。

    ②读法:不读成“一百分之几”,而读成“百分之几”。

    3、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刚才我们通过合作交流,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那么百分数与我们学过的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1)。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同时完成电脑课件上的表格)

    相同点

    不同点

    百分数

    都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即: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不能带单位。

    分数

    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数,表示数是可以带单位。

    4。学生看书质疑。

    打开课本77至78页,认真看书,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5、归纳小结:(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做第7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第1题:学生填在书上,教师巡视。然后用投影显示个别学生的答案。

    第2题:让学生开火车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第3题:先指出:要知道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首先要知道它们的概念各是什么。再让两名学生口述百分数和分数的概念: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而分数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小结: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百分数的分母是固定的,而分数的分母是不固定的,所以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2.课件演示

    (1)写出下面百分数: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点六:()

    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一点五:()

    (2)判断题:①一杯水重300克,放入45克白糖后,糖的重量是糖水的15%。()

    ②37%

    ③一根电线长90%米。()

    (3)比较大小,把下面百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2。5%、28。8%、13%、25%、26%

    四、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2、送你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五、作业:做练习十八的第1、2、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课件必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课件必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四),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3.经历运用符号和图形描述二分之一的过程,建立符号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感知分数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五一长假,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吗?

    生:去了!

    师:智慧老爷爷领淘气和笑笑也去旅游了。路上,智慧老爷爷给淘气和笑笑买了四个桔子、两瓶可乐,还有一个比萨饼。想想智慧老爷爷该怎样分才公平合理呢?

    生:分一样多,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对。每份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分一分、平均分。)

    师:(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头像,取出四个苹果、两瓶可乐)谁愿意到前面帮他们分一下,请举手。(一名学生到前面分苹果和可乐。)

    师:比萨饼怎样平均分呢?

    生:每人一半。

    师:谁来分一分。(指名学生分比萨饼。)

    师:让我们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得的结果,都该用数字几表示呢?

    生:苹果每个人分2个,(板书2)可乐1瓶。(板书1。)

    师:每人分一半比萨饼,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0.5。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能到黑板上工整地写出来吗?

    师:(指1/2)这个数字的面孔有些陌生,请不认识的同学别急。这个数谁知道,怎样读?

    生:它是分数,读作:二分之一。

    师:你说对了,这个数正是老师要介绍给同学们的新朋友,它是一个分数。(板书:1/2。)

    师:读分数时要从下往上读,读作:二分之一。

    师:(指半个比萨饼)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就可以用1/2——这个分数表示。

    师:这个比萨饼中有几个1/2?

    生:2个1/2。

    师:2个1/2合起来就是……

    生:1/2,就是整个一张饼。(师补充:用1表示。)

    二、探索新知

    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教材54页“涂一涂”)我们的新朋友1/2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它想请同学们在这些图形中找到它并用斜线把它涂出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涂出它们的1/2 。(师指名学生到前面的题卡上涂。)

    师:请其他的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涂一涂。(生练习,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帮他检查一下,他涂得对吗?

    生:对。

    师:我们的新朋友1/2看同学们这么快就找到它,有些不服气,给我们提一个问题。

    师:(指投影上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看这些图形涂色部分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却都能用1/2表示,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这些图形的一半。

    师:看来1/2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

    师:淘气、笑笑想和智慧老爷爷共同分享比萨饼,看来我们要重新分了。

    师:(出示圆片)这回我们该把这个饼平均分成几份?

    生:三份。

    师:(将笑笑头像贴到其中一份里边)这块给笑笑的,同学们看笑笑得到比萨饼的几份?(生:1份。)

    师: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1/3 。(师板书:1/3。)

    师:为什么用1/3表示?

    生:因为比萨饼被平均分成三份,笑笑得到其中1份。

    师:(把淘气的头像贴到另一份中)那笑笑和淘气两人得到这个饼的几份?

    生:两份。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2/3。(师板书:2/3。)

    师:(在剩余的一份中贴上智慧爷爷的头像)智慧老爷爷问:“我们三人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呢?”

    生:3/3,也就是1个饼。

    师:吃完了比萨饼,智慧老爷爷邀请我们玩折纸游戏。请拿起桌上的正方形手工纸,现在我们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怎么折呢?快动手试一试吧!(学生自由折,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展示折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彩笔,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想想你涂色的部分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师巡视。)

    生:我涂了一份,用1/4表示。

    师:有没有和这位同学不同的?

    生:我和同桌合作每人涂了一份,共涂了两份,用2/4表示。不过,我们还有个发现,就是我俩涂的正好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一半用1/2表示,所以我猜2/4=1/2。

    师:(惊喜地)真该为你们的发现鼓掌。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让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我们都该感谢你们!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涂出了这张手工纸的三份,用3/4表示。

    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想像他这样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

    ……

    师:多么完整又清晰的回答啊!你也让我们有了新收获,感谢你。

    师:(指黑板)像1/3、2/4 、3/4、4/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你们还能举出几个分数吗?

    生:7/8 、1/10、3/9 、16/17……

    师: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得完吗?

    生:不能。

    师: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接近了分数。同学们,分数和我们身体各部分一样有自己的名称。如:(师用尺画横线写)3/4,写分数时我们要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这条横线的名称是分数线。然后写分数线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的分数,名称是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分子。看3/4,谁能像我一样,介绍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师:(把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队,课件出示超市场景)分数超市举办超市大赢家活动,答题赢购物卡。比一比哪队赢的购物卡最多,哪队就是超市大赢家。

    (一)课件出示各种水果按钮,由各队自由选择,每个水果按钮链接一道必答题。

    必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两张购物卡。

    1.教材54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新认识的分数。

    2.教材55页3题判断: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明确分数要在平均分基础上产生。

    3.教材55页第4题。

    (二)课件出示蛋糕和果冻,后面链接抢答题。

    抢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三张购物卡。

    1.考考谁是火眼金睛?(下图中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两幅图通过移一移,都能转化成一个圆的四分之一,对学生渗透数学中转繁为易的思想。)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分数,知道一半用1/2表示。

    生:我知道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还知道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师:我们今天对这个新朋友还只是刚认识,随着今后的学习我们会更加熟悉它,并熟练使用它。

    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课后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起点远远高于我的预设,他们对分数并非一无所知,而我完全是站在从用“一半”引出“二分之一”,再到自己折出“四分之一”,步子跨得小,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充分放手,所提的问题缺乏挑战性,空间不够大。但也因为学生的起点高,节省了课堂时间,还使整个课堂生成了些许精彩。

    2、折纸游戏认识1/4、2/4 、3/4、4/4。这一环节将折纸游戏局限在只折正方形手工纸。这样局限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也使教学的气氛不够轻松热烈,学生的兴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如果能够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那么,学生的兴致就会更高涨,教学气氛会更活跃,生成的课程资源会更多,学生的认知也会上升一个层次。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适合学生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评:

    一、创设情境,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本课教师从创设“旅游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我们看到,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自由,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比如折纸,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了2/4=1/2,4/4=1。因为这种发现,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转化,从而形成新的主动的建构。

    三、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中,教师本着扎实、有效的教学原则,合理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还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例如,课堂练习采用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超市大赢家”的形式,进行深化练习和巩固。在学生精神上已经有些疲乏的时候,练习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眼球,激起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兴趣。教师设计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地深入,知识的后继性和连贯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成为全课的点睛之笔。

    月度课件精选 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其三


    学生时代,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通过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尽快将心情平复下来。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度课件精选 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其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设计教案前的一些想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加减法,三年级已经学过,学生知道怎样计算,同时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也能很容易判断用什么方法计算。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外,能根据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之外,我还认为要通过构建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法则,并能有条理思考的思考问题。由于这节课知识目标比较简单,我以为学生能够体验到自主学习成功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出示主题图: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块?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还剩多少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单位

    师:爸爸、妈妈吃的披萨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问题复习加减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迁移旧知,探究新知

    1、根据妈妈吃了 个披萨,爸爸吃了个披萨,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1)一共吃了多少个?

    (2)爸爸比妈妈多吃几个?

    (3)还剩多少个?

    2、你能解答这几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抽生口答 ,教师板书。

    3、探究解决方法,渗透学法指导

    师:要判断是否正确解决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小组交流,汇报:从算式、结果两方面进行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提问,整理解题思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

    4、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1) 第一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说一说分数加法的含义。学生齐读分数加法意义。

    (2) 第二题与第三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你知道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学生齐读分数减法意义。

    (3) 比较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发现?

    5、迁移旧知,归纳同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1)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强调计算结果要化简。

    (2) 观察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揭示课题。

    (3) 思考: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课件出示

    (我希望学生能通过前面的复习,再思考为什么用加减法计算,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进而发现整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回答的结果和我相要的相去甚远,这是为什么?上完课后我认真地反思这个问题,原因1:可能是因为我可能太希望学生能准确地进行回答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而忽略了现行教材淡化法则意义;原因2:也许是我问题的指向性不太明了,学生不清楚从哪方面回答)

    6、教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通常情况下,解决问题要从列式和计算结果两方面进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题单第一题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明原因吗?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说一说理由。

    3、比赛。

    4、生活中的应用。(随机)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时老师还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全面而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上完课后的感受:我觉得课堂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也没有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至于原因,我尚需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寻找。)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


    教师范文大全相关专题:“分数意义教学设计”。

    教师作为文明之树的培育者,要学会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们教学,让教学效果更好。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教师范文大全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提问:

    A,大家知道分数吗 谁能说一个分数

    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

    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

    (1)相互交流:① 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请把已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

    (2)自学理解:① 关于分数,自学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② 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③ 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

    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件1]

    (2)填空.[课件2]

    ①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②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8,并涂上阴影.

    (4)抢答. [课件3]

    ① 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② 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③ 把这个文具盒你所有的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为什么是1/2 若平均分给5位;10位;50位同学呢

    ④ 如果这个文具盒里只有6枝铅笔.现在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

    ⑤ 如果把8枝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 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是100;1000枝呢

    (5)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课件4]

    5/7 3/8 3/( ) ( )/9 ( )/( )

    3,小结.

    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 "1".

    板书: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比赛:请两位同学站起来.

    提问:A,这两位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B,这两位同学是两组人数的------- 这两位同学是全班人数的-------

    四,家作

    1,P88 .1,2

    2,P89 .3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为后序学习活动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概括。

    教学难点:多个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课前小活动:老师手里拿了几只粉笔,用数字几表示粉笔的支数?现在老师手里拿了这么多粉笔,谁能用数字1表示这么多粉笔吗?(一些粉笔,一堆粉笔,一捆粉笔,一把粉笔)师:看来很多粉笔放在一起,也能用数字1表示。如果老师把这些粉笔放在一个盒子里,你还能用1表示出这些粉笔吗?

    一、直接导入,唤醒旧知

    出示分数四分之一,让学生读出这个分数,问:是什么数?关于分数,你了解了什么?(分数的组成---分子分母分数线,分子分母、分数线分别表示什么?分数表示什么?)

    师总结: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自主探究,交流建构

    (一)、以旧知引入新知。

    昨天老师布置了作业,请你在一张纸上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四分之一,请大家拿出自己所创造的分数四分之一,说一说你是怎样创造出四分之一的?

    (二)汇报反馈,进入探究。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的。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创造。老师有意识的找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的。如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对比找出共同点,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2)把四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四分之一的。

    还有学生画了四个物体,如四个三角形、四个圆形、四个正方形,也得到了它的四分之一。我们一起看一下: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指着说:四个三角形中一个涂色的就是它的四分之一。师:一个涂色的三角形是谁的四分之一?使学生明白这一个涂色的三角形是这四个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师强调,原来你把这四个三角形看做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几份组成的,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怎样才能让人一眼看出你这四个三角形是一个整体呢?引导学生说出在四个三角形外面画一个集合圈。怎样让人一眼看出是四份呢?引导学生用虚线分开。这样以来别人就能一眼看出你是把四个三角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分,涂色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个四分之一。让学生用刚才的一句话说说自己平均分的四个圆形、四个正方形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为分数的概念学习做好铺垫。

    (3)进一步理解表示多个物体的

    学生利用给的三幅图依次表示。(一个集合圈中有8个三角,另一个集合圈内有12个三角,第三个是空白圈。)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反馈操作情况。谁选了八个三角表示了四分之一。说说你是怎样表示出四分之一的。(把8个三角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谁选了12个三角形,又是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谁选了空白集合圈,又如何表示了四分之一。(把这个圈平均分成四份,一份涂上色,涂色的部分就是它的四分之一)。以上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随即课件演示。

    大胆猜测,这个空白集合圈内可能放的是什么东西?(苹果、圆形、正方形、人、铅笔……)再猜一猜,可能放得是多少个,(1个,4个、8个、12个……),师问,可能是2个,3个5个吗?学生摇头,师随即课件演示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把5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也能表示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看来一个物体能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平均分,一个物体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能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还给它起了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请看课本68页中间一句话。(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思考这里的1为什么加上了引号,使学生明白,这里的1不仅能表示一个物体,还能表示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加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

    除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说一说

    (4)、理解分数的意义

    ①在练习纸上想办法创造出你想表示的分数。学生汇报作品。学生一边展示给大家看一边说,说完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如把14个方框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1份表示单位1的七分之一;15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表示单位1的五分之三……

    ②对比这几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的结果。师总结像这样平均分成2、3、4份……都可以说成平均分成若干份,若干份可以是比1大的任何一个自然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引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看书68页,什么叫分数。让学生读一读,找出重点词,画出着重符号,读一读,读出重点词,边读边理解其中的含义。

    (5)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刚才大家动手分出了很多分数,这一部分都是几分之一,这些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看课本68页最下面一段话,让学生自己理解什么是分数单位。

    师反馈:对照刚才学生分的几分之一说,这里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也就是四分之一可以是一个分数单位。七分之一也可以是分数单位……,那么五分之三的分数单位是什么,五分之三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班里的班长***占一他所在一横排人数的几分之几?他占所在一竖列人数的几分之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个1角,1个五角共五个硬币。(2)、

    一个硬币

    是硬币总个数的(),

    是总钱数的()

    (3)、按要求操作:

    1、取出9枝彩笔中的1枝,用分数表示()。

    2、取出剩下的,取出了()枝彩笔。

    3、要剩下,应取出()枝彩笔。

    四、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3)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资料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资料。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资料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习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经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本事。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经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很多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构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忙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日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教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习分数的意义

    (1)、经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我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习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此刻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能够怎样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能够怎样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能够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此刻我要把这盒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此刻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能够把它看作什么?此刻我把这盒水彩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平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头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景。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习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一齐研究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4)

    各位评委: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意义》。

    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又学习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涂色部分,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感受被平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从而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的单位。“试一试”和“练一练”要求学生说明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该分数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同时,不断巩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练习六的1-5题主要是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述

    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让学生在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的理解

    接着我将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

    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我将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1

    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 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 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习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习: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习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习六的4-5

    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习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5)

    一、创设情境

    (1)展示主题图

    (2)让学生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3)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一)再创情境,探案例1

    1、中秋期间,我们的传统习俗是合家分享一块大月饼,喻示合家和美,团圆之意。小华一家也不例外。(示图)

    他告诉我们什么?我分得这个月饼的1/4

    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1/4是把()看作一个整体呢??

    2、小红家买的是盒装月饼,每盒8个,她说:我分得这盒月饼的1/4。谁知道小红所说的1/4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呢?

    分析一下他俩得到的月饼,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吗? 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

    (二):教学单位“1”、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

    1、关于单位“1”

    学生小组交流“议一议”

    师让学生小组“议一议”的3个情境,全班反馈(师对应板书)

    归纳:一个物体或是由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观察板书内容,体会这里单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对应的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同桌交流)

    2、关于分数的意义

    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的量,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单位1

    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

    情况反馈

    归纳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先说,再对照书上的概念进行巩固。同时板书:分数

    说一说,议一议,上面分数的实际意义

    课堂活动: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画一画(书上的第2题)

    3、关于分数单位的认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又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 让学和举例说一说:

    再议一议:分数单位与分数什么有关系?(分母)

    三、全课总结

    1、反思与质疑

    本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针对主题图的情境试述其中各分数的实际意义。

    2、还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师生共同梳理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25~26页1、2、3题

    分数

    单位“1”:??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6)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等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及分数的意义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先来回顾旧知。

    在集体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画一画,写一写,选一选,涂一涂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理解单位“1”,感悟分数意义。

    教学中,一开始,由故事引入“平均分”“分数”两个概念,提出“生活中这样的分数有许多,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清分数的产生。

    接下来,让学生用学具在折、画表示一个分数的实际操作中回忆、复习已有的知识,让每个学生多种方法创造分数。让学生上台展示成果,体现了“做数学”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然后老师反问学生,究竟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再次自学课本,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小组交流,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再次体现“做数学”的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先得出一个完整的“分数的意义”的概念,然后针对某些疑点、难点展开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认识分数单位,加深分数意义。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感受分数单位的特点后,先总结再自学课本,从而掌握分数单位。

    第三个环节:生活应用,巩固分数意义。

    练习设计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如:达标练习中的“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而且也注意到了练习的梯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个练习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习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如:“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选分数涂色”,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选分数,涂色表示分数,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个物体的平均分跨越到多个物体的平均分。让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展示。

    整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的过程中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习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的提升,是逆向思维的练习。同样的一个同学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猜测单位“1”是多少,在比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

    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现代思想。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提问:

    A、大家知道分数吗谁能说一个分数

    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

    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

    (1)相互交流:①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请把已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

    (2)自学理解:①关于分数,自学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②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③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

    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件1]

    (2)填空.[课件2]

    ①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

    ②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③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8,并涂上阴影.

    3、小结.

    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物体

    单位1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比赛:请两位同学站起来.

    提问:

    A、这两位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B、这两位同学是两组人数的这两位同学是全班人数的

    四,家作

    1、P88.1,2

    2、P89.3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单位1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课件借鉴]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一篇好的范文会让我们学到东西,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有哪些好的优秀范文值得借鉴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课件借鉴]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十分重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关注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揭示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教材创设了“派谁去罚点球”和“选种哪号种子”两个主题情境,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在认识百分数以后,教材安排了“读一读,说一说”的活动,目的是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百分数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本课的内容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以及百分数的应用问题作了充分的准备。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有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的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见、或有所闻。这些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生活经验基础,成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资源。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知道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且在生活中对百分数已经有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部分学生能说出每一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过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正确读写百分数;理解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认识到百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设想】

    如何根据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意图设计教学、开展有效教学?在这节课上我做了以下尝试。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充满活力和灵性。所以,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2.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尽管我们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指教材,在本节课中,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挖掘这些课程资源,使之成为丰富的学习材料,我做了一些努力。在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上,除了使用教材中的主题情境以外,还加入了学生比较关心的“派谁参加计算竞赛”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园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活跃思维的过程中又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后面的研究探索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百分数的产生,充分理解“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充分感受到利用百分数去进行比较的优势;在突破学习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时,并不是让学生进行抽象的讨论,而是结合具体的练习题,把区别与联系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研究,进一步突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异同点,使难点得以突破,新知得以深化;在教学百分数的写法时,注意学生的生成资源,让学生去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巩固对百分数的理解;而最后的基本练习,也覆盖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注意了变式练习,也避免了练习的机械重复。通过“自己设计图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对号入座”等趣味练习,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也产生了去进一步认识百分数的欲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真切关注学习方式。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不同阶段,采用了讨论、交流、互助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切关注。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百分数,你找到了吗?举起来让同学们看看,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百分数。老师也找到了几个,想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吗?

    课件出示:

    (1)到目前为止,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2)小学生近视人数是全市小学生人数的18%,初中生近视人数是全市初中生人数的49%,高中生近视人数是全市高中生人数的64.2%。

    (3)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4)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而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师:谁能准确读出这些信息?(学习百分数的读法)

    师:读了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师:那你会写百分数吗?

    (教师指名板演,并指导百分号的书写。)

    师:同学们都能正确读写百分数,说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是个优点,老师很欣赏。那么在认识百分数的同时,有谁思考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产生百分数呢?用分数来代替百分数不行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深入地认识百分数。

    板书――百分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激发了探究新知的积极性,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情境一:推荐选手

    学校要进行计算能力比赛,我们班要从下列三名同学中推荐一名同学代表班级去参赛,你认为应该推荐谁去?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选手姓名做对题数做题总数李嘉妍710赵启涵1820杨嘉宁2125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算出每个选手做对题数占做题总数的几分之几来比较。)

    情境二:发芽实验

    科技小组做黄豆种子的发芽实验,3天后种子发芽的情况如下表。

    品种实验种子数/粒发芽种子数/粒一号205二号257三号5011

    (1)看看发芽的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几分之几。

    (2)怎样比较出哪种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合作分析后再集中交流。

    [设计意图:两个情境重在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合格率做铺垫。]

    2.百分数的意义。

    师:当分母不同时,容易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当分母相同时就容易比较了,如果都把它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更容易比较了。

    (用课件把说过的百分数全部显示在一个画面中。)

    师:现在我们仔细来观察每一个百分数,他们都是几个量在比较以后得到的结果?谁来说说百分数都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概括百分数的意义,接着看书进行完善。)

    师: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在百分数的意义中,提到了几个数?百分数就是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倍比关系,所以我们又把百分数称作百分比或百分率。

    (学生齐读概念。)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产生百分数了吗?能说说你收集到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3.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4页百分数的定义。

    4.读一读,说一说,练一练(教材第65页)。

    5.举例辨析,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

    师: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请同学们思考。

    选择填空:3/4 70%

    (1)一根绳子长( )米。

    (2)参加鼓号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3)一盒草莓重( )千克。

    (4)一种饮料的果汁含量占( )。

    师: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后面不能带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一种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使用的时候要注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分数百分数意义1.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表示具体数量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理清晰的对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在群体中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会学习的快乐,同时又使得这一难点得以自然突破。]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

    (1)让学生随意写一个百分数,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创造的一个百分数。说说写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两件衣服的标签:A.含棉100%;B.含棉65%。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买哪一种,请说说你的想法。

    2.实践运用。

    师:下面我们放松一下,欣赏一幅美丽的图案。你能说一说每种颜色占图案总面积的百分之几吗?(课件出示图案)

    师:请大家用彩色笔在格子图中进行设计,设计完后,你也用这样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好吗?

    3.拓展练习。

    对号入座。(请选择合适的数填空)

    100% 45% 55% 200% 43%

    A.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老师希望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

    B.在世博会门票第一阶段预定中,人们的热情非常高,预订票数远远超过计划售出的票数,预定率高达( )。(让学生理解预定率的意思)

    C.电脑下载一份文件,已经下载了( ),还剩下( )没有下载。

    D.20xx年鸡西市绿化覆盖率达( )。

    [设计意图:从我们身边取材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归纳总结,评价升华

    师: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们回头看一看,你能用百分数说一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你的表现吗?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其实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节课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相信你们100%都能获得成功。

    【教学反思】

    收获一:对学生课前调研发现,学生对足球的比赛规则知之甚少,对“罚球”“点球”的意思都不大明白,因此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教材上的第一个情境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既保留书中所有的例子,又到生活中去寻找学习素材,首先时间上是不允许的,其次几个并列关系的学习素材会有重复的效果,因此和多位网友进行研讨最后决定选用了书中的第二个主体情境,保留初稿中学生较感兴趣的“派谁参加计算竞赛”这个情境,效果较好。

    收获二:一稿中曾有“触类旁通”的练习(即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成语),对这一内容网友的意见分为两种:(1)“触类旁通”的练习趣味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触类旁通”的练习不适合百分数,失去了数学一些本质的东西。对于网友不同观点的建议,我思考了很久,也和网友们研讨:这些成语确实是表示一个大概的意思,确切地说是一个虚值,不适合用百分数来表示这些成语的意思。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表面的新奇热闹,这是华而不实的,要真正做到实效和趣味相结合,关注数学的本质。

    教是为了学生服务,而学生学的过程也正是我对自己教学深刻的反思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要感谢省学院的领导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要感谢一个月来一直和我互动的网友们,也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助,所以我享受到了这份快乐。

    【课件收藏】 分数除法教学思考最新模板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多阅读范文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觉得哪些优秀范文是值得借鉴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收藏】 分数除法教学思考最新模板”,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课教学主要是学习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一.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有了分数乘法的学习基础,学生们能够很快适应这一课的学习方式,本课的逻辑起点是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因此我从现实中的分数乘法问题和找一个数的倒数引入,帮助孩子们复习前知,当学生体会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后,再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计算的必要性,为后续的学习架好了阶梯。

    二.在准确把握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后,如何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本课如果仅仅关注学生是否会算了,那是不够的,在设计中,我们还应关注表象后的更深层元素,如:学生们对算理理解了吗?他们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实质上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到增进?他们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态度?等等。因此,在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我的着眼点是不仅使学生会算,更是通过对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们深刻认识这样算的道理,突出“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涂一涂、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形成一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获取一种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反思整堂课,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没有给出正确的引导。我的问题没有给学生很好的提示,我也没有及时去引导他们,导致课堂的重点知识不是由学生探讨出来,而是由我灌输给他们的,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课件做的不到位。在分析“分数除以整数”时,要引导他们得出“除以一个非零整数等于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时,课件没有体现渐变的过程,因此也没有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算式的原理。

    3、不要牵着学生思维走,要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完全符合我们心中所想的,所以在他们基本上理解清楚的时候,不要硬是纠结于某个字眼或者某句话,硬是把学生的语言带牵入到自己的思维中。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思维,一步步的提问,让他们理解问题就行了,这点是我们作为老师要特别注意的。

    最后的总结部分应该是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既让他们自己分析了这堂课的收获,也通过练习来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

    今天的课让我成长了不少,认识到了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可贵的地方,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吃透书本,才能够让自己迅速的成长起来。

    [课件参考] 分数乘法教学思考怎么写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参考] 分数乘法教学思考怎么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例2的教学是重点帮助学生看出单位“1”的量,找到单位“1”,理解男运动员占九分之五的含义,那女运动员占几分之几?那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怎么做呢?对于这个例题学生都掌握的很好,也发现了这种题型的特点,单位“1”都是两个量组成的已知单位“1”的数量和其中一个量的关系求另一个数量,这种题型的通用方法就是可以先求另一个量的关系,然后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通过课后的反馈学生都完成的不错。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对例3的教学,让学生重点理解“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六分之一”的含义,弄清楚把哪个量看做单位“1”去年班级数的六分之一是什么?去年的班级数乘六分之一是什么?有的学生对于这个确实不是很理解,这个例题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量是单位“1”所以画线段图时要画两条。

    学生对于线段图的掌握还是可以的,如果没有线段图的时候可能就是出现理解的偏差,分析原因可能是在第二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没有理解。所以课后我经常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女理解,也教会学生用线段图帮助他们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课件范文: 笔筒教学设计范文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课件范文: 笔筒教学设计范文》,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1、和文房四宝一样,笔筒中蕴含着历史和变化,应引起同学们的

    关注。

    2、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使用的笔筒。

    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美术课啊,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可是它有点不好意思出来,因为老师是从垃圾箱里把它找来的,不过经过老师的精心打扮,它现在已经变废为宝了,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你们想认识它吗?

    (二)引导探索,了解新知:

    1、笔筒的历史;

    提到笔筒,它可是有一定的历史了,早在明清时代就已经盛行。古代的文人雅士把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而书桌上的第五宝就是笔筒了,说明笔筒在当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不但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时的笔筒各具特色,美轮美奂,有雕刻的、有绘制的,装饰内容也各不相同。

    听老师说了这么半天,你们想不想也来见识一下古代的笔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与观察:

    好,那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几件不同时期的笔筒。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笔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看出来的请举手。(瓷、竹、玉、塑料等等)

    (了解笔筒的制作材料)

    看了刚才的图片,我们不禁为之赞叹:当时的笔筒用材之珍稀,工艺之精湛,可以说登峰造极。那么这些笔筒除了制作材料上的与众不同,他们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从笔筒的造型与结构方面进行了解)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在笔筒上会绘制了大量精美的装饰图案,使笔筒的作用不仅局限于用来放笔而是俨然成为了一件件艺术品。看,图片上的这些笔筒装饰了那些图案?(动物、人物、花、山水、文字等等)

    (从笔筒的色彩与图案方面了解笔筒)

    小结:同学们,这些笔筒虽然与我们隔着几百年的光阴,但他们仍以那么美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身上弥漫着人们智慧的光辉,也静静地讲述着历史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欣赏这么灿烂的笔筒文化不禁为我国的笔筒文化为之骄傲和自豪。

    3、观察自制笔筒、总结制作方法:

    课前老师看到书上有那么多漂亮的笔筒,所以自己也禁不住利用

    一些废弃的塑料瓶制作了几个笔筒。(师把笔筒分发下去)

    欣赏了这些手工笔筒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呢?

    那好,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研究一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基本步骤是什么?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研究,我们知道了这些笔筒在制作的时候用到了画、折、剪贴等多种方法。

    (三)动手制作,掌握新知:

    现在,你们想不想用手中的塑料瓶也来制作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笔筒呢?如果谁的笔筒既美观又有创意就能成为今天的制作小明星。

    同学们对自己有信心吗?好,那就赶快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做一个漂亮的笔筒吧。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音乐伴奏)

    (四)作品展评,体验乐趣:

    同学们,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下面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请每小组派两名代表拿着自己的铅笔到讲台桌前为你喜欢的笔筒投上你神圣的一票,最后根据笔筒内铅笔的多少评出本次活动的制作小明星。

    (五)总结:

    同学们,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会把世界装扮的五彩缤纷。通过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挥动我们灵巧的栓手,一定会把我

    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好。

    四、板书设计:

    1想2画

    3剪4粘贴

    【课件范文: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