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3-02-08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学前就要准备安排好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情况对教学诸要素进行的安排,可以让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的科学化。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呢?急你所急,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

    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习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

    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

    2.对比练习:过桥游戏

    3.综合练习:跳伞游戏

    4.发展练习: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篇2】

    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P61例1和练习十一1~4T)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自主探究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65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

    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

    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P61的做一做。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63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53+4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

    (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第三章学习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其中要让学生掌握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要据数的意义,把两位数拆成一个整十数与一个一位数,再和另一个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相加,最后再求和。

    说起计算,总是学生的强项,所以这节课和上节课一样,先出示书61页例1的两个问题让学生来解答,根据之前的学习部分聪明的学生很快能列式求出答案。这时再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算的?这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时再给学生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他们经过计论很快就可以得出当两位数加一位数时,要先用这个两位数的个位和这个一位数加,再加上原来的整十数。当两位数加一个整十数时要先用这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再加分出来的一位数就相对简单。

    最终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接着再出几道练习,先让学生想想该怎么想,说说自己的想法,怎么做,再进行计算,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篇3】

    背景分析:

    本课内容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整十数为基础,学习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既是前面学习的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求相同意义量的和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整十数加一位数,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法以及刚学习的整十数加整十数。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本节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同时大多数学生很难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一算理层面上来。

    目标分析:

    1. 学生创设的生活情景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认识。

    2. 学习后学生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3. 不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认真听、积极探究与合作的习惯。

    预设理念:

    创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改革,大胆创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如小兔采蘑菇,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弄清算理、算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这样的数学活动长期坚持,一定会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并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为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乃至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中的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有两个例题,共用3节课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对比集中编排,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加减的算理认识,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基础。

    教材的设计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在计算问题的情境中,动手操作、动脑想、讨论交流探讨不同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练习设计注意专项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注意变换形式,突出正确率。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值得借鉴的。

    预设过程:

    一、 对口令游戏,巩固旧知。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看谁反应快,说得对。

    1. 5个十是,5个一是,5个是和5个一是。

    2. 20+30 20+3 50+30 50+3

    二、 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1.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兔采蘑菇的故事。兔姐妹俩住在小河边,一场大雨,河水冲跨了她们的小屋。猪大哥知道了,帮助她们修好了一间既结实又宽敞的房子。兔姐妹俩为了感谢猪大哥的帮助,在一个雨过天晴的星期天,姐妹俩决定上山去采蘑菇送给猪大哥。她们走啊走啊,终于采到了很多蘑菇,兔姐姐采了35个,她还准备采;兔妹妹采了30个,她已提不动了。请大家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2. 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说出解决方法。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选择有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问题板书:(1)兔姐姐一共可以采多少个?(2)兔姐妹俩已经采了多少个?让学生说说两个算式35+3,35+30的口算有什么不同?

    4. 学生分组讨论算法。

    5. 集中汇报,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26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 60+15= 70+23=

    二、练习、

    1、想想做做3

    独立填表,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4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你发现什么?

    (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3、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形式:摘水果)

    4、完成第六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5、想想做做第7题。

    (先指名说题意,再提问题,最后列式解答。)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

    让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篇5】

    构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对于教师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因此,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记忆、操练,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索、合作在与老师、文本、同学、自我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思考、感悟、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46-4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掌握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

    思维发展目标:弄清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区别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情感态度目标:发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小朋友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1.口答

    3个十是多少?3个一是多少?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2= 30+4= 30+6=

    70+20= 30+40= 30+60=

    生:指算口答。

    师:算70+2你是怎样想的?

    师:算70+20你是怎样想的?

    评价:你的计算过程说得真清楚。

    二、动手动脑,探讨新知

    (一)教学例1

    1.谈话:今天停车场里开来了几辆汽车。

    师:这是大客车、小客车、小轿车,你知道每辆车有多少个座位吗?

    生:口答

    课件: 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学45+30

    师:怎样列式?

    生:45+30= 如果有人报出得数 旁边板书75

    师: 45+30等于多少?让我们请小棒来帮忙算出得数。

    45+30等于75吗?让我们请小棒来帮忙,看算得对不对。

    3.学生活动

    4.生演示: 摆小棒

    师:谁来一边摆小棒一边介绍?

    生:先摆4个十5个一是45,再摆3个十是30,合起来是75。

    师:通过摆小棒,你怎样看出是75的?

    生1:因为有7个整捆和5个单根,合起来就是75根。

    生2:因为有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就是75。

    生3: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75。

    追问:7个十哪里来的?

    生: 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 教师:直尺画方框。

    评价总结:说的很好,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加在一起。

    5.生演示:计数器

    把计数器放在胸前,我们再用计数器拨一拨45+30等于多少。

    师:谁拨算珠的?请来介绍一下。

    生: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是45,再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合起来是75。

    追问:这3颗珠子,为什么要拨在十位上?

    生1:因为是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生2:因为加上30就是加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评价总结:说的很好!加30就是加3个十,这3颗珠子要拨在十位上。

    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 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75。

    6.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你准备怎样算45+30呢?

    请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全班交流。回应:某某同学,你当时是怎样算得?

    师:我们看看小萝卜是怎样说的。或者 小萝卜和你说的一样。

    板书: 40+30=70

    70+5=75

    总结:其实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我们都是先算40+30等于70,再算70+5等于75。

    我们一起读一读。

    (二)教学例2 45+3

    1.师: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

    师板书:45+3= 旁边板书48

    2.师:45+3等于多少?让我们用小棒或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

    45+3等于48吗? 让我们用小棒或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看看对不对。

    3.生动手操作

    4.生:上台操作演示。 摆小棒

    师:谁来一边摆小棒一边介绍?

    师:你怎样看出是48的?

    生1: 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

    生2: 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

    追问:8个一哪里来的?

    生: 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 教师:直尺画方框。

    评价总结:很好,要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5.拨计数器

    师:谁拨算珠的?来介绍一下。

    追问:这3颗算珠为什么要拨在个位上?

    生:因为是3个一。

    评价总结:说的很好!加3就是加3个一,所以要在个位上拨3颗珠子。

    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 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

    6.师: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你准备怎样算43+5呢?

    请和你的同座说一说。

    师:我们看看小萝卜是怎样说的。或者 小萝卜和你说的一样。

    教师板书 5+3=8

    40+8=48

    小结:其实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我们都是先算5+3等于8,再算40+8等于48。

    我们一起再读一读。

    7.完成书上45+30 45+3的算式。

    (三)比较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师:老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师:都是45加上一个数,一个是加30,一个是加3,那么

    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生:四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如果回答不出:

    师:45加30,30的3加45的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师:45加3,3加在45的哪一位上? 为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描红30 3

    总结:的确这样,如果加的是加几个十,就要和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如果加几个一,就要和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板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黑板纸

    师:你觉得自己学得很好的,请坐直,很自信!请先把小棒收起来放在。看练习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填出结果。

    26+20= 50+34=

    26+2= 5+34=

    生:写好的同学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得?

    集体订正。

    追问:在计数器上拨26+20和26+2有什么不同?

    在计数器上拨50+34和5+34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题

    (1)不用计数器,你会计算这样的题目吗?让我们来试试

    先做第一组题,写好的同学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

    (2)师:41+50你是怎样算得? 41+5呢?

    计算41+50和41+5有什么不同?

    20+67你是怎样算得? 2+67呢?

    师:计算过程说得很清楚。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老师要请大家到水果店帮帮忙!看看水果店进了什么货?

    生:40个苹果,34个梨。

    茄子老师: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师:你会求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下面让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

    五、扩展

    1. 比大小。

    35+20 35+2 50+23 5+23 34+50 34+5

    生报答案。 师:你是怎样想的?

    2.踩地雷

    59+20 6+33 40+47 30+28

    43+6 18+70 41+5 6+31

    正确算出答案的同学可以看看算式后面是笑脸还是地雷。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准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作好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把小白兔请到我们课堂上,它有几句话要和同学们讲,请同学们注意听。

    2.(电脑演示)小白兔讲话:小棒,是我们数学课堂上的好朋友。小朋友,你能根据要求迅速拿出相应数目的小棒吗?(要求学生操作。)

    (1)34,请拿出34根小棒,先拿3捆,再拿几根?学生摆完后出示填空:34=30+()。

    (2)57,先拿7根,再拿多少?学生摆完后出示:57=7+()。

    (3)小白兔:下面这两道题你们会做吗?请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3+40=20+70+6=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出示例1:34+2=

    (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

    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再摆多少根。最后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②学生讨论后回答(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2)如果不摆小棒,怎样想34+2得多少呢?

    ①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用自己的语言与同桌讲讲“悄悄话”。

    ②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把34分成30和4,先算4+2=6,再算30+6=36)。

    ③师小结:计算34+2,应先算4+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边讲边用红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3)想一想,练一练。

    2+34=_____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练习:

    43+6=□ 3+55=□

    /\│/\

    40 □─┘□ □ □

    2.教学34+20。

    (1)让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

    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才一样吗?

    ②指名学生上台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不加2根呢?(因为要加2个十,而不是2个一。)

    (2)不摆小棒,你会算吗?

    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1页,完成34+20=,并给同桌讲讲“悄悄话”,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式子下面用线段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个十,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4,得54,教师强调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3)想一想,练一练。

    20+34=,想一想应该怎样算?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54+40=□ 70+27=□

    /\/\

    40 □ □ □

    3.分析比较,揭示课题。

    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34+2和34+20,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相同点:第一个加数都是34,不同点:一个是加2,一个是加20。)谁来给今天学的内容起个题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比较34+2和34+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桌讨论一下。(加2,从个位加;加20,从十位加)。教师指出: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小白兔:看到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那么认真,我真高兴,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玩一个打靶游戏,(电脑演示)你们看,每个气球上都有一道题,如果你能做对的话,就会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加油吧!

    2.完成教科书第52页“做一做”第1、2题,做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52页“做一做”第3题。

    (1)审题,图中画的是什么?左边多少?右边多少?

    (2)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3)算出得数,说说第(1)小题是怎样算的。

    4.改错。

    小白兔:小朋友们,下面我带你们去动物医院去看一看,动物医院里住着小猪,小狗和小猴,他们每个做的题都出了问题,要请小朋友们当医生给他们看看病,看谁治得好!

    43+3=72

    50+32=37

    71+20=90

    5.夺红旗游戏。

    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限时3分钟),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做后集体订正,奖励前5名一人一面小红旗。

    四、课堂小结

    小白兔: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这节课有许多知识是通过同学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好数学。

    五、发展性训练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题吗?(28+30=)谁能很快说出得数,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23+6、44+5)当出现55+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相加不满10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进位加。(板书:不进位),当个位相加满10时,就是下节课所要学的进位加。你们回去后可以想想55+6怎么算?

    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是学生在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沟通情感,激发动力

    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一种手段,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上课,教师通过亲切的语言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白兔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拉近学生与老师的情感距离,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小白兔都伴随着同学们,采取激趣的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到乐学的状态。

    二、巩固运用,承前启后

    巩固有助于由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运用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检验和深化。通过巩固、运用,力求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融汇贯通。在这一阶段,依据大纲,凭借教材,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多样化训练:安排了“打靶”游戏,改错和“夺红旗”游戏,以巩固“双基”,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达到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标要求。在课的最后,根据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系,设计了学生自编题练习,在编题中学生自己发现个位相加满十的情况,兴趣很高,顺水推舟布置学生自己试着做的家庭作业,激发学生探究新的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篇7】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二)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习:

    5+3=92+6=35+3=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 6+69=2+65= 69+6=

    2、教学例1。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⑸反馈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在计算中的不同处。

    教学准备:

    主题情境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许多数学知识,老师布置你们收集生活中有关我们学过的两个数相加的例子,你们找到了吗?

    2、请学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

    小结:原来你们可以找到身边这么多用加法的例子,老师真佩服你们,课后老师一定把你们的例子全部在学习园地里展示出来。

    3、我这有一幅图画,是红星小学第一天开学,同学们到学校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主题图)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1)语文书有多少本?

    (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3)数学书有多少本?

    (4)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

    该怎样列式?

    4、承上揭示课题。

    30+8我们已经学过了,谁能说说得多少?

    对35+3、35+30、38+38怎样计算,我们还没学过吧,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计算像35+3、35+30这样的算式。(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探索1,35+3你会算吗?

    (1)先用小棒摆一摆是怎样计算的?再在头脑里想还有什么好方法?

    (2)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学生互相交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计算方法:35+3。

    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刚才同学们用数数法,摆小棒法,数的组成法计算35+3,做了一回小小发明家,那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呢?和你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师:在计算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这三种方法在计算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想想它们都是要先算什么?

    小结:我们在计算像35+3这样的算式时,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和整十数相加。

    (4)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出示“35+3”的变式题“3+35”你会算吗?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探索

    (1)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那么35+30该怎样算呢?(学生自己用小棒或自己动脑想)在小组内说说,请生汇报(请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算法)

    (2)35+30应该先算什么?

    (3)小结:在计算35+30这样的算式时,应先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个位上的数。

    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十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书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指一组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书练习十一第3题。

    独立做,集体订正。问:为什么用加法?

    四、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篇9】

    一、教学内容

    我这节课上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材第46和47页。书上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的内容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二、分析教材

    教材首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例题,是从不同的两辆汽车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这种实际问题引出。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在计算的问题情境中用小棒和计数器操作,再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法。防止混淆,教材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新课前,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为新知识做准备。

    在教学例题时,先出示例题中三辆汽车的图片,让学生明确每辆汽车有多少个座位,能坐多少个乘客。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观察比较几道算式导入新课。在教学45+30的计算方法时,我主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小棒和拨一拨计数器,自己探索。然后进行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对那些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计算的学生给予表扬)教师创设问题,如我们不摆小棒或不拨计数器计算时可以怎样想?引导学生自觉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在教学45+3的过程和45+30的过程类似。

    接下来,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

    最后进行巩固练习。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根据您提出的需求我为您搜集了以下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支撑。为了方便浏览建议您将本页加入书签!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1

    本课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积小于100)、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选取了青岛东西快速公路的情景,经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算利的知识基础。

    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懂得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就把积的个位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设计意图】复习三位数成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起到知识迁移作用,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谈话:

    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我们每人都应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岛市在道路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准备。

    指导学生情境图,仔细的观察你看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高速公路一共长多少米?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题锻炼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新授内容有选择性地板书。

    找到相关信息,根据信息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探索并发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然后通过全班的交流汇报,进一步总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多种方法。

    4、总结: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可以用估算,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6、板演竖式计算:

    2 1 3 × 2 5 ———— 1 0 6 5 ——————213×5的积 2 1 3 ——————213×10的积 ——————

    7、总结算法: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汇报订正。

    ———— ————

    520 52 260 26 ———— ————

    引导学生队这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讨论,明确第二种算法比较简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况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算理的认识,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2 1 3 × 2 5 ———— 1 0 6 5 ——————213×5的积 2 1 3 ——————213×10的积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我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使算法与算理有效融合;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独立试做,互动交流,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课堂气氛活跃;精心设计练习;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

    标。不足之处,缺少变式练习。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拓展延伸环节,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60页内容。

    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生活中要求估算的素材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伴随着金黄的落叶,秋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你们来解决,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第60页例5的主题图)

    [这里由秋游中遇到的买门票与车票的问题直接引入本课。是因为秋游是学生所熟知和喜爱的活动,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自己的方法算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板书:49104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把因数估计得大些的情况。

    (1)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请解决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过程,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适当地加以解释。

    [前面学生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学生也有一定的实际购物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在全班汇总,探讨各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介绍:用笔算算出的,这样的结果很准确。)

    应该准备5000元。(介绍:先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到各个因数的近似数,再计算出结果)

    应该准备5500元。(介绍:把两个因数都估计成是大一点的整十数,在将它们相乘,得到估算结果)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师:如果你是带队的老师,你会选择哪种估算方法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

    [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在小组中的讨论,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的结果:

    a:a种方法计算得很准确,但计算比较麻烦。

    b:本来就是在准备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b种方法计算很简便,但钱带少了有可能会不够。c:本来就是在准备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c种方法计算也比较简便,由于把104估计得大些,那带的钱是肯定够用的,使得准备更充分。

    (4)小结

    师: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生活中我们在做准备时,一般都采用估算的方法。同时为了使准备显得更充分,在估算时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是将数字估计的大些。对于这个例子而言,当然是选择把钱准备多些的方法更符合实际。

    把板书补充完整:491045500(元)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是要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乘法的估算

    2、探讨可以用四舍五入方法的情况。

    (1)出现解决的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来到海洋世界的水上表演馆,这时他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你还能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吗?(能)试一试!

    [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法给与肯定,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给与适当的引导,得出正确的方法。]

    课件出示:

    在海洋世界的水上表演馆中,观众的看台分成了12个区,每个区有58个座位,大约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观看表演?

    (2)解决问题,并找出合适的方法。

    师:请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完成,再请做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来,并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方法,说明自己的理由。(请几位方法不同的同学,注意要会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给与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中探讨解决另一种问题所应当用相对应的估算方法。]

    再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找到认为合理的方法。

    小组派代表说明自己的选择,全班讨论出合适的方法。

    (3)小结

    师:我把同学们的意见整理了一下,意思就是在这里它只要求大家了解大概能容纳多少人,就要使结果尽量地接近准确值,所以同学们可以用把两个因数四舍五入的方法来估算。说得真有道理,我也同意你们的意见。

    3、探讨乘法估算的方法。

    师:我们找到的估算方法有这么多,那你认为,乘法到底该怎样估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在全班汇报。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到解决问题时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方法的能力。]

    小结:把同学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就是,估算时,一是要使计算简便,(把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作准备的时候可以把因数估计大些,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结果更接近准确值。一句话,就是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却没有固定的方法,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

    1、了解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用处。[了解到估算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师:乘法估算到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2、基本练习,书上61页的第1题。

    师:我们就来看看生活中用到的估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回答时要说明是怎样估计的。

    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

    (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

    (2)小俊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

    (3)本校有学生688人,大约是()人。

    (4)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

    3、为供水商人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解决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同学们估计得真好。你能为我们学校的供水商人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

    供水商人:全校一个月大约喝多少桶纯净水

    我们班一个月大约喝11桶纯净水。

    师: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还要知道全校有多少个班。

    填出条件后,再请学生解决。并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说明理由。(答案相同)

    4、解决燕鸥的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燕鸥吗?这里有一段有关它的介绍。

    看课件。

    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请同学为燕鸥解决问题,并请12位展示。

    5、估计数字

    [使学生能灵活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会写作文吗?老师常常看到有的同学写作文,写几句话,就数一下字数。是为了什么呀?

    看来同学们常常都会估计文章的字数,那请你估计下面这篇文章的字数。

    荷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估计好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找到合适的方法。

    (2)师:会打字吗?如果给你15分钟的时间,你能把这篇文章打出来吗?

    首先要了解学生自己每分钟打字的个数,再采用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反馈小结

    自我评价及小结。评价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以及收获。

    师: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当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实际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学生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3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范文

    一、学情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课时,对以后的计算和后面乘法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是对知识的迁移。

    二、教学目标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计算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三年级时我们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同学们,你还能回忆起是怎么计算的吗?下面为我们看一道应用题(教师出示应用题1):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58千克,一天有三班工人工作,一天是24小时,那么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学生分析题目提取有用信息:

    1、这台面粉机每小时可以磨面粉58千克。

    2、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我们平时说的8小时。

    求: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教师找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一同判断黑板上同学计算的正误,如不对可由学生自己找出错误进行改正,必要时教师进行指导。

    同学列式计算解答:

    58×24=1392(千克)

    答: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1392千克.

    教师请学生回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说对意思即可。(对回答较好的同学用掌声鼓励。)

    教师出示应用题2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千克,一天有三班工人工作,一天是24小时,那么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教师请学生找出与第一题不同之处,很明显是58变成了158.由于上面题已经分析,所以很容易直接列出算式:

    158×24

    算式列出了,那又该如何进行计算哪?

    2、知识教学

    教师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复习的知识自己试着计算,计算完毕可用计算机验算,看自己做对没有。

    教师找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158×24=3792(千克)

    158

    ×24

    632

    316

    3792

    答: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3792千克.

    师生一同判断黑板上同学计算的正误,如不对可由学生自己找出错误进行改正,必要地方教师指导。

    好的,同学们非常优秀,我们再看一题:用竖式计算345×76

    (过程同上略)

    好的,通过上面的两道题,你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了吗?同学们可以前后桌进行讨论,有答案后可以举手。(同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多名学生向教师汇报方法,教师跟随同学演示方法,必要时予以指导。教师提醒同学注意末尾和那位对齐。

    五、知识的`巩固

    教师出示通告:今天,“数学国”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数学状元”大赛,让我们一起参加吧!也许今年的“数学状元”就是你。

    教师出示初赛试题:六道竖式计算题,六个同学黑板上计算,其余每列同学完成教师指定的一题。教师统计多少名同学通过初赛,并予以掌声。(解答及指导过程略)

    教师出示复赛试题:三个改错题,三个同学黑板上计算,其余每两列同学完成教师指定的一题。(解答及指导过程略)

    教师统计多少名同学又通过了复赛,并予以更加热烈的掌声。

    教师出示决赛试题:一道应用题,三个同学黑板上计算,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解答及指导过程略)

    教师统计多少名同学获得了“数学状元”,并予以最热烈的掌声。同时希望获得称号的同学不要骄傲,安慰未获得称号的同学继续努力。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思考回答。

    七、课后思考

    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你能计算232×211的积吗?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全班28名同学有18名同学习题全部做对。剩下的同学除3名同学没有掌握本节课内容,其余几位同学均是不细心造成的。因此还要培养学生的细心能力,多练习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本人方面还要继续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参照不同版本教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重点知识,才能把一节课完成好。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4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本节课的教学以复习为前提让学生通过旧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动脑,动眼,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算。学生已经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多乘一步,并把两次的部分积相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1、口算:

    15×6=35×2=23×30=36×20=

    42×19≈58×41≈

    学生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板书: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45×12=

    3)、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4)、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5)、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6)、教师利用竖式进行讲解。

    7)、小结。

    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5

    学习目标

    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学习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学习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信息: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

    1.师:请看屏幕上这两句话,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获得的数学信息是某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

    师: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滞尘”,你理解它的意思吗?谁来说说?

    生:尘埃飘(经)过森林时,约有四分之一被树叶树干吸附或者滞留在森林的空间里,最后降落到森林的地面.森林的这一吸尘降尘的作用叫滞尘.

    师:树木能起净化空气的作用,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2.师:根据你获得的信息,你能你出什么问题?

    生: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要求“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怎样列式?

    生:124×32

    师:仔细观察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以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道乘法算式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回答得非常简洁、流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方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结果。

    ①师:你能估算一下124×32的结果大约会是多少吗?

    生:3600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吗?

    生:我把124看成120,32看成30,120×30=3600,所以124×32≈3600。

    ②师:如果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怎么算?

    生:笔算。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后面板书:笔算)

    3.探究算理。

    ①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主尝试进行笔算。计算完成后想一想: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算?你有办法验证你的结果是对的吗?并与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生独立完成后带着问题与同桌交流)

    ②师:哪位同学到黑板前给大家介绍一下笔算124×32的方法?

    生1到黑板前板演

    生1介绍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想问他的吗?

    生:┅┅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你,248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是用124×2算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248表示的是124×2的积。那372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结合学生的说板书,课件演示)

    生:是用124×3算出来的。

    师:老师又有一个问题了,372的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而不写在个位上呢?

    生:因为3在十位上,代表30,30乘4等于120,2在十位上,所以写的时候要同算式的十位对齐。

    师:老师明白了,这里372代表的是3720,它是124×30的结果。

    (结合学生的说板书,课件演示)

    师继续追问:3968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248+3720=3968

    ③师:有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验证最后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生1:与我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差距是否较大,如果较大,说明结果肯定有问题。

    生2:列竖式时交换一下124和32的位置,用32×124算一遍来看一下结果是否正确。

    (与学生一起算32×124,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列竖式时,习惯上把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数写在下面计算比较简便。)

    ④师:你们认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怎样算?他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怎么样?

    生:一是,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

    二是,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三是,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

    四是,把乘得的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课本47做一做。

    ①生独立计算完成。

    ②选择典型,请其板演,为后面讨论提供素材。

    (素材有三种:一是正确的,二是算法错误的,三是算法正确,答案错误的)

    ③小组讨论板演的试题,找出错误原因。

    ④汇报交流,先说错在哪里,归纳病症。

    2.课件出示以下试题:

    3.不计算,选择答案。

    326×17=( )

    ①3452②5024③5542④36432

    四、回顾过程,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都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6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

    1、出示书22页例3的情境图。

    师:寒假期间,小梦和小欣兄妹俩在家整理照片。他们数了数共有238张照片,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问:要插多少页?

    生:列式为2386。

    师:先估算一下2386。

    生:238240,2406=40。

    生:想(四)六二十四,接近238的前两位数23,所以238640。

    2、师;如何笔算?

    请每个学生试算在本子上。

    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在争当小老师的活动中,四人小组的成员自找同伴,互教互听。可对你的同伴的想法予以评价,如:我听懂了。听不懂。你好象这个地方说错了。这样说会更好。

    师注意观察,巡视,发现交流好的同伴,予以表扬、鼓励。

    全班交流。请一人当老师,教教班上的同学。可自由辩论,遇到不清楚的可要求再解释,说错的予以反驳,有好的想法可再说明

    (重点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先用6除几?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商是几位数?)

    小组内评评小老师的作用有多大?你教会了谁?

    3、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以例3为例,师生共同小结:

    ①先判断。商是几位数?

    ②除。用23除以6,等于3,3写在十位上。

    ③乘。用口诀三六十八算出商3个十乘除数6等于18个十,写在23个十的下面。

    ④减。用23个十减去18个十等于5个十,5写在十位上。

    ⑤查。检查余数5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把被除数个位上的8放下来,和余数5个十合起来是58个一。

    ⑦除。用6除58,等于9。

    ⑧乘。(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让学生闭眼,回忆笔算的六步骤①先判断。②除。③乘。④减。⑤查。⑥放。理清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4、师:笔算的结果正确吗?如何知道?

    生:可用估算的结果加以比较,初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然后再检查一遍。

    二、问题延伸,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进而解决例3的延伸问题: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2本呢?。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242=483924。

    生2:246=144,1442361442。

    所以,一本相册不够,2本可以。

    交流方法,对比出最佳方案。

    三、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

    1、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六步骤,独立完成课本第22页的做一做。注意先估算,再笔算。2、请四个同学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课堂总结。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完成书23页第2、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开展小诊所活动,人人争当好医生。师出示一些典型的错题,如:

    ①②③

    1516189

    2)3175)8078)713

    28064

    11773

    10572

    120

    ④⑤⑥

    15745158

    2)3174)1832)317

    2162

    112311

    102010

    17317

    1416

    31

    提出要求:小诊所里来了6个病人,同桌合作,一起当医生,给它们把把脉、找出病根,开出药方。

    师出示标准:一级棒的医生治好所有的病人。

    好医生治好4、5个病人。

    较好医生治好3个病人。

    马虎医生治好1、2个病人。

    学生同桌合作,订正错题。

    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病根在哪里?怎么治?

    引导学生发现:

    1号病人忘了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放下来继续除。

    2号病人则是一次用两个数80去除以5,引导学生发现8够除以5,所以应该先用8个百除以5。

    3号和4号病人都错在余数上。

    5号和6号病人则是数位对齐的问题。

    师:医生们,你们想对这些病人说说今后笔算时,该注意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小结出: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对号入座。师:评评自己是哪一级别的医生。今后希望大家认真钻研医术,争当一级棒的好医生。

    二、商是几位数

    出示书24页第5题,重点分析2766和6403。

    问:商是几位数?为什么?要使6□76的商是两位数,百位上还可以填几?

    要使它的商是三位数,百位上又可以填几?

    引导学生小结出: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是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

    三、激发问题,拓宽思路。

    1、出示书24页第6题。先让学生读题,问:你有哪些问题?先自己小声说,再同桌说。交流时,要求不提相类似或重复的问题。交流问题。重点是提出除法的问题,也可提出估算或2步问题。完成在本子上。

    2、完成书24页第7题。

    有些学生能认真观察梨和香蕉每箱都是35千克,从而求出梨和香蕉的总质量是(8+7)35。这样列式比较简便。

    3、重点引导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关键字一种、哪种、各、这些、只买。

    学生独立解题,集体反馈。

    四、课堂总结。

    说说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学会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2、通过辨析错题,找出原因,从而探求出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应注意的地方,进而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的学习品质。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策略。

    教学重点:

    1、判断商是几位数。

    2、通过辨析,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学生归纳、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能力的培养。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初步培养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笔算下面各题。

    14454415

    学生2名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选一题说说计算过程。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点明课题

    师:前面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今天来学习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方法迁移的基础,通过复习,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出示47页例1李叔叔乘火车从某城市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口答,老师列式14512

    2.解决问题

    师:会算出结果吗?自己试一试,再和同桌说说怎样计算?

    全班交流展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生1:估计约有1500千米,把145估乘150,把12估成10,15010=1500,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1500千米。

    生2:我用计算器算出是1740千米。

    生3:我用笔算的方法结果也是1740千米。

    3.探讨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多种方法算出14512的结果。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完善课题)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谁介绍一下笔算的过程?

    生1:2145=290,10145=1450,290+1450=1740

    生2:各位上的2145=290,十位上的1145=145对齐十位,再相加得1740。

    师:重点交流:竖式笔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十位上1乘另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生1:先算个位上的数乘一个因数,积的个位对齐因数的个位,用十位上的数乘一个因数,积末尾对齐因数的十位,最后再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生2:因为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乘145得145个十,所以用十位上的1乘145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也表示10小时行了1450千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找到不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7页做一做

    先笔算,在用计算器验算。

    师: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注意什么?

    生1:注意抄对题

    生2:注意对齐位

    生3:注意进位时别忘记加上

    2.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49页练习八第2题

    师:从题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应选择哪些信息?

    想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和数据?

    【设计意图】运用新学习的笔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小结

    1.师:我们共同探讨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

    生1:先算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生2:再算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生3: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乘得的积末位要对齐十位,表示几个十。

    2.比较:复习题2和例1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生:相同: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一样,都是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生:不同:今天研究的例1每次算的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而复习题2每次算的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进一步熟悉笔算过程的基础上,回忆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五)教学拓展

    课后完成

    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

    调查: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

    计算:如果按照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范例15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老师的上课要以教案课件为依据,写教案课件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经过栏目小编的精制“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必将让您受益终身,感谢浏览本内容旨在为你提供实用信息!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因数

    ×3。。。。。。因数

    ——

    36。。。。。。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略)

    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

    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

    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4952184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并能准确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得思路。

    2、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得计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

    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之间的关系,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法学法:复习法、讨论交流法、分析法

    一、复习口算、估算

    1、师拿着一个导游证: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旅游,想跟着老师一起去吗?(想)想跟老师去旅游得要先通过这一关:口算关,获得资格证才能跟我去旅游。

    2、出示口算题目(要求3分钟内做完)

    20×4= 7×40= 600×7= 9×400=

    20xx×3= 9×1000= 7×0= 0+7=

    0×0= 5000×0= 56÷8= 25÷5=

    4×3+3= 5×6+3= 3×7+4= 7×10+6=

    69×3≈ 309×6≈ 297×3≈ 131×3≈

    (1)学生在3分钟内在练习纸上完成。

    (2)集体评讲,评讲时抽40×7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

    要注意,是几个十就要在后面添一个0,400×9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要注意,是几个百就要在后面添两个0,20xx×3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要注意,是几个千就要在后面添三个0。

    (3)在评讲估算的时候,以69×3≈,497×4≈,131×3≈为例让学生说

    说是怎样估算的,总结出:在估算时一定要注意看成了那一个最接近了整十整百的数。

    4、集体订正完问:全部做对的请举手?恭喜同学们拿到了旅游的资格证。

    【设计意图:复习课容易出现沉闷的状态,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的年龄特

    点,本课以带学生去旅游作为整节课的主线,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口算的题目当中包含了本单元口算和估算的要点,并在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口算(估算)的?”归纳口算和估算的要领。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模块的构建。】

    二、复习笔算乘法

    1、师:同学们都拿到了去旅游的资格证,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去旅游要准备些什么呢?

    2、生:准备水、食物、雨伞、交通工具等等。

    3、同学们说得很对,去旅游我们要乘坐交通工具,这次我们要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先坐飞机(出示飞机图片)再坐面包车!(出示面包车的图片)

    4、出示题目:一辆面包车准乘12人,4辆面包车可以坐多少人?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为什么要用乘法?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4为什么要对着2来写?(4表示4个1,所以写在各位上)你是从那一位乘起的?

    5、师:当然,我们还要准备食物,出示题目:三(1)班有48人,每人准备2份小蛋糕,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份小蛋糕?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在计算这道题目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那里?(生说)师总结:先乘那位?再乘那位?遇到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个位上的积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位)

    6、师:去旅游,水是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准备水。出示题目:三(1)班班一共有48人,每人配备7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在计算这道题目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那里?(生说)师总结:个位上的积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位,十位积加进来的数又满十又要进位。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上,两位数乘一位数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好了,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计算方法,在本环节的复习中是以为旅游作好准备引出了准备交通工具、食物、水等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并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评讲时用让学生说:计算这题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个地方?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每种类型计算的要点,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会更加清晰和明朗。】

    三、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师:我们准备好了旅游的东西,请跟着老师出发,今天冯导游带我们班的同学去那游览呢?九寨沟!

    介绍: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这块神奇的仙境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一群伐木工人发现。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78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童话世界”的美誉。我们一起走进那童话的世界里!

    2、播放九寨沟的录象!

    3、师:九寨沟里的小朋友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帮忙,愿意吗?(愿意)

    4、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分析。

    改错题:

    师:他们不知道这三到题目究竟有没有算错,同学们帮帮检查检查!

    (1)7 0 3 (2) 2 3 6 (3) 2 6 0

    × 4 × 4 × 5

    2 8 5 2 8 9 4 1 0 3 0

    5、游览完九寨的风光,冯导游我呢想请同学们看马戏,想看吗?(想)但在马戏之前,同学们必须要通过以下这个关口哦!

    出示题目:列竖式计算

    (1)127×5= (2)345×3= (3)102×3= (4)1300×7=

    (1)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集体评讲,让学生说说每到题要注意的地方。

    6、播放马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复习主要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

    尾有0的乘法。课到这里学生已经感到有点累,因此,以帮助九寨沟的小朋友检查作业和做对了列竖式计算才能去看马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在让学生说说我们在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的事项达到巩固计算方法目的,并在九寨的介绍、欣赏中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一种热爱的情感!】

    四、选择合适的算法

    1、师:还想看马戏吗?(想)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口算、估算和笔算,那究竟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估算合适?又什么时候用笔算合适?看看同学们会不会选择合适的方法。

    出示:

    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1)希望小学有6个班,每班人数大约是29人。这个希望小学大约共有多少人?

    (2)一盆鲜花4元,学校买来200盆,一共用了多少元?

    (3)学校运动会上,有8个方阵的体操表演。每个方阵有128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并让学生说说选择什么算法是合适的。

    播放马戏给学生看。

    【设计意图:本单元学习了口算、估算和笔算三大块的知识,如何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相当重要。为此,在本环节的复习中主要通过学生先自己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方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在交流和辨析中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五、总结全课

    1、师:今天的旅游开心吗?(开心)那你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六、小测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能达到再一次归纳本单元的计算要领。刚刚复习完让学生进行一个小测试能及时检查学生复习的效果和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以便以后的复习中找到方向。】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485977568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

    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

    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5】

    一、口算。

    6×20=

    400×5=

    3400×0=

    30×7×0=

    0×48+7=

    28÷7×90=

    53+7=

    22×4=

    42÷6+63=

    7000×4=

    49+6×0=

    500×2=

    70×3=

    (90-50)×4=

    1+99×0=

    18+12÷6=

    二、填空。

    1. 18×5=90,18和5都是( ),90是( )。

    2. 计算30×5就可以想成3个( )乘5,得15个( ),也就是( )。

    4.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5. 2 × 4的积是两位数 , 里最大填( )。

    三、选择正确的序号写在( )里。

    四、解决实际问题。

    1. 奶奶养了273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3倍,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2倍。

    (1) 奶奶养了多少只母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了多少只小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年宫乐队有女同学18人,男同学1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乐队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试一试。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起住在森林里,小矮人们每天都到山里去挖宝石。他们每天都可以比前一天多挖出一块宝石,周一小矮人们挖出了593块。这一周(7天)它们可以挖到多少块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6】

    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略)

    二、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

    ①先由一名学生读题。

    ②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你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

    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

    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

    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7】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解决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打下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把握教材例题前后的.联系。

    教学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1课时)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笔算乘法(7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数字编码(1课时)

    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身份证号码蕴涵的信息和编码的含义;给学生编学号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2.掌握连续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4、激励学生评价与反思,体验解决困惑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口算。

    30×2=10×6=300×2=40×6=3000×2=500×6=

    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2、用竖式计算。

    227×5=603×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生在例题的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迁移的方法,笔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

    2、教学例7

    1)出示插图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怎样列乘法算式计算?

    3)估算一下结果

    4)用竖式计算,自己试一试

    5)学生板演,对比优化方法。

    《设计意图:谈读书的好处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很好的过度到例题的教学。然后让学生找出条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课堂的开放性》

    三、巩固练习

    1、课本87页的第1题。(要求用竖式计算)

    2、补充练习:算一算

    1200×6=2600×5=1300×9=3200×4=

    3、课本87页的第2题。

    4、课本87页的第3题。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分散难点。通过不同的练习,强化学生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的掌握。书中的练习缺少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所以就补充了练习2》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板书,说说体会与收获,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五、作业布置5、课本86页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

    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得末尾添上几个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

    2、尽量提供各种感性材料,通过涂一涂、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利用四边形的特点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具学具:

    课件一套、钉子板、三角尺、各种图形、有一定硬度的纸、剪刀等。

    大家在我们学校已经学习了两年多了,不知道大家对咱们学校的印象怎么样?咱们的学校很美,是吧?要是请你当设计师,你准备怎样设计我们的学校呢?大家想的真好,要是提高一下要求:让你在设计中用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把数学元素体现在你的设计中,你准备怎么办呢?

    (1)请你观察一下这幅图中的数学知识体现在什么地方?(课件出示校园图,引导观察:数学知识体现在哪些方面?)

    (2)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细心的好孩子。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四边形,那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板书:四边形)

    师:边还得是直的,你们也没说啊?以后记住说清楚。我明白了,四边形应该是这样的。(板书)

    师:怎么又不对了?还得连起来。哪位同学来连一下?

    师:原来这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谁能用语言来叙述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式四边形?

    师:怎么还不对啊?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啊?

    师:嗯,你们真棒!我们可以这样说:四边形是有四条直边围起来,有四个角的图形(板书)。同桌两个人互相重复一下。

    (1)(课件出示图形图片)四边形可就藏在这里面,你能把他找出来吗?请给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相同的颜色,看谁找得准。(让学生给四边形的都涂上相同的颜色,教师巡回指导,同桌互相检查评价。)

    为什么这几个图形是四边形呢?其它的几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呢?(强调:四边形的边必须是直直的。)

    (1)看来同学们都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四边形的特征,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分组练习,第一组,用剪刀剪四边形;第二组,用笔画四边形;第三组,用钉子板围四边形。(点击课件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2)每组派一位代表,说一说,你所做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1)同学们表现都好极了,我相信以后再出现四边形你们肯都认识它。但是,我们的好朋友小猴子遇到了一点麻烦,它只能沿着四边形走,才能顺利回到家,它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刚学到的知识来帮助它找到回家的路。

    (1)四边形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四边形。例如,我们经常用到的文具盒,看它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在你的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呢?请你找一找,摸一摸。(点击课件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寻找,自由发言,教师及时鼓励。)

    (2)在我们这小小的教室里已经找到那么多的四边形,那走出课堂,生活2中肯定会有更多的四边形。请看:(点击课件,让学生欣赏图片)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开心吗?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10】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5031421000X5630

    2004500314028006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11】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50×314×21000X×56×30

    ×4500×3140×2800×6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和复习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12】

    一、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0页的知识。是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不进位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算理;熟练掌握了口算乘法。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综合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会用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行计算,并会把该方法运用于更多位数的乘法。

    2、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观察、引导演示,动手操作,体会自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获得自主体验知识带来的乐趣,体验数学学习中的成功感。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情景再现,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培养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算理,会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地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学生分组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美术课画图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在美术课上绘画吗?

    学生:喜欢。

    教师:三位小朋友们正在做手工,大家看看,小明、小敏、小丽正在做贺卡呢,大家看看他们做卡片时都用到些什么?

    学生:彩笔,纸板,铅笔。

    教师:对,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会带,教师选择性板书: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二)、合作探究

    1、解决问题

    教师:小精灵呀和大家一样,也是想知道桌子上一共有几支彩笔,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教师再约学生一起分析情景图,图中一共有三盒彩笔,每盒有12支彩笔。)大家知道了这些,要怎样列式呢?分小组讨论。

    学生1:12+12+12=36,每盒彩笔12支,一共有三盒,就是三个12相加。

    学生2:123=36,因为12=10+2所以123=103+23=36

    学生3:123=36,因为12=9+3,所以123=93+33=36

    教师:大家真了不起,想起这么多的方法,真是人多力量大,一下子就把小精灵和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解决了。除了以上方法大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以前大家学过列竖式使加法变得更简单,那么乘法可不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使计算更简便?

    引导学生讨论研究笔算乘法这个问题。

    教师:用竖式计算加法是用怎么列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顾:加数加上加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总结乘法的竖式计算

    教师:在乘法中,规定两个相乘的数叫因数,和加法竖式一样,因数乘以因数,相同数位对齐(教师列出乘法竖式,边列边讲解)。那具体要怎样计算呢?大家分组讨论。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学生1:先把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

    学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

    教师:大家的想法呢,统一起来就133=30,23=6,30+6=36,和刚才开始时的第二种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现在用竖式表示。

    3、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

    大家来说说今天学到什么?

    学生:多位数乘一位数,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

    (三)、巩固提高

    学生在黑板演示教材60页做一做第一第二题,集体纠错。

    (四)、回顾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你觉得同组中组员的表现怎么样?

    3、对全班学生给予表扬。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13】

    1、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绘制简单统计表的方法,并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1、师: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统计图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条形统计图。出示P、126统计图

    (1)让学生看刚才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反映的情况都是学生转圈的情况,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对比,想一想他们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清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意义和作用。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对比,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现在以这一幅统计图为例,谁能说一说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标题、制图日期……)

    你从这幅统计图上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师:(画出竖轴)垂直射线也可叫做纵轴或Y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师:(画出X轴)水平射线也可叫做横轴或X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小结: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具体,更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条形统计图?它们的Y轴表示什么?X轴表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还有哪些数据可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可以怎样设计?(讨论后再回答)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2、这些知识和方法你是怎样学会的?(观察对比、自学课本、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76页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略)口算卡片等。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⑵、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818

    183

    +18

    54

    54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篇15】

    教学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实用12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制定教案是认真备课的必要手段之一。我们为您精心挑选并整理了与“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相关的几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一课,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教学。

    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之前三年级中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知识,,因此本课内容可以看作是数的运算教学的一次拓展延伸。

    首先教材中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再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其次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交流估算方法,从而确定积的范围;然后,与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新知与应用新知。

    学习好本课知识,将能为后续除法笔算,小数乘法计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①结合情境学会估计积的范围,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②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算理与算法,培养与他人交流的习惯;③帮助学生分析与改正计算中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性,体会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3、重难点

    竖式计算具有直观、方便的特点,学会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重点之二;计算教学必须从算理开始,学生只有理解了计算的道理,才能“创造”出计算的方法,才能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才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所以理解算理是教学关键;

    虽然之前学生已遇到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但依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习惯,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时,仍会容易出错,所以我将此定为本课的难点之一;第二个难点是“三位数乘十位上数所代表的意义”,这是帮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中如何对齐的依据;另外一个难点是连续进位的处理与计算。三者合一可归纳为“如何保证计算正确性”。

    说教法

    1、学情

    学生已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作基础,所以在尝试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应该难度不大。不过,由于数的扩大,在计算时出错的机率就会变得更大。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一些疑惑:“中间有0”的乘法时,为什么第一步积中有时可以写0,有时不能写0?(如203×32与208×24)“两位数乘三位数,三位数中带0”的乘法,学生可能会在竖式中写00(如82×403)。这些情况都是受思维定势影响形成的,所以教学时,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分析改正,从而掌握方法。

    2、教法

    《新课标》中强调: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本节课采用了:“创设情境法”,体现计算源于生活的需要,又服务于生活;“引导法、归纳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口算

    32×2=/23×3=/23×30=

    180×3=/16×30=/240×4=

    2、9月7日—9日,我们学校参加了青爱工程九九公益日“爱的教育”主题活动,我校平均每班筹款145元,平均每位教师筹款45元。

    问题:

    1、四年级8个班共筹款多少元?

    2、四年级16位教师共筹款多少元?

    (生列式解答)

    同桌互相检查,并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师:大家做的很好,让我们来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出示:

    3、我们学校三四年级16个班共筹款多少元?

    生列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尝试练习

    (1)列出横式:145×16=

    (2)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

    给学生留有讨论时间

    2、学生讨论

    (1)小组内讨论算法

    (2)展示学生尝试练习中的几中做法

    (3)说一说:谁做的对?谁做的错,错在哪里?

    生:甲乙两位同学计算正确,丙同学做错了,因数十位上的1乘145,得数的末位5应该与因数的十位对齐。

    师引导说:为什么与十位对齐?

    2、理清法则

    (1)回顾

    老师带领同学回顾计算过程

    (2)提问

    第一步先算什么?

    第二步再算什么?

    最后再怎样?

    4、对比例题,归纳法则

    (1)观察45×16/145×16

    (2)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计算顺序。

    (3)归纳法则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课堂小练

    134×16/246×34

    2、教材47页“做一做”

    3、火眼金睛:先判断对错,再改正。

    4、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篮球各14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3】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学生在以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是对知识的迁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2、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计算过程。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时,由一道应用题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导入,然后将其中的一个两位数改为三位数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结果,教师进行指导。最后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知识的巩固通过数学国“数学状元”的初赛,复赛,决赛的方式体现。通过问题:“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最后通过课后思考问题:“三位数乘三位数,你会计算吗?”拓展提高。

    本节课完成后我认为我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知识强调时让学生参与,加深印象,加深理解,教师不要重复。

    2、应给学生更多的激励性评价。

    3、板书基本功需要加强。

    4、学生出现错误后,可由学生自己找出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4】

    【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9页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

    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因为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在把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就不知道积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2×2= 321×2=

    2、笔算:

    24×12= 44×59=

    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但这已经是三年级学习的内容,好多学生已经忘记,所以进行复习非常有必要,且很自然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1

    1、创设情境后,先让学生列出算式“145×12”,想:你会算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课本第49页所列举的方法,这时,教师适时优化出用竖式来做。

    2、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145×12”。

    3、挑学生不同的竖式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① 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积的末尾对准了个位。

    ② 当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时不进位。

    ③ 受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影响,忘乘百位上的数。

    不管是正确的竖式还是错误的竖式,都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4、归纳算法,着重强调: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的是多少个“十”,乘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七的练习简析。

    第50页第2题:要求绕地球59周的时间和5天比大小,这里要把5天化成以分钟为单位,学生可能已经把天、小时、分钟之间的进率忘了或者不知道该怎么比,需要教师适时点拨。

    第3题,有的学生在计算54×145这种两位数在前三位数在后的乘法时,不知该如何计算,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可以把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计算。

    第4题,因条件和问题都较多,学生读题时可能会出现读不懂就做或者找不出合适的条件来解决的情况,教师可要求学生读懂题再做。

    第7题:把学生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出现的错误都列举了出来,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计算中的错误再改正过来。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5】

    说教材:

    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如:进位和连续进位、因数中间有0等。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教材在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些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都能在生活找到它的原型。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说教法: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计算枯燥,错误百出。计算本身是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常常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节课在教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借助情境窗创设的情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帮助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口算:

    14×3 49×220×30 400×20 14×20

    12×5 16×460×40 100×70 21×4

    2、笔算

    43×12 26×17 32×6070×50

    【本环节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桥梁。】

    活动二: 创设人文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青岛作为北京的合作伙伴,将承办帆船项目,因此,迎奥工程建设现在成为了青岛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其中道路建设着墨最多。同学们请看(出示情景图)

    【此环节能使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蕴含许多数学信息,学习数学能为生活服务,从而自觉的去学习数学。】

    活动三:自主探究-----发现数学问题:

    师:认真观察情景图,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从情景图及文字提示中可能了解到以下信息:

    1)一期工程历时15个月

    2)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

    3)二期工程12个月

    4)平均每个月修建260米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

    板上,本节课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数学问题:

    1)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2)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3)一期工程比二期工程长多少米?

    4)这条高速公路全长多少米?

    活动四:合作交流-----提出并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厉害,提出了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面两个问题。先观察第一个问题,你想怎样列式? 你会计算吗?

    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算法。)

    全班交流:出现两种算法:

    1)估算:213×15≈200×15=3000

    2)笔算:

    2 1 3

    × 1 5

    1 0 6 5-------------213×5的积

    2 1 3-----------------213×10的积

    3 1 9 5

    (请一生到讲台上讲解)师:告诉同学们,你是怎么算的?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时,积的末尾为什么要写在6的下面?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最后算什么?

    2、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你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迅速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

    请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同学板演。

    2 6 0 2 6 0

    × 1 2 ×1 2

    5 2 0 5 2

    2 6 0 2 6

    3 1 2 03 1 2 0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明确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从而使学生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3、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笔算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出笔算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

    活动五:巩固练习

    1、试试身手:

    174×30 348×27308×52180×40

    2、火眼金睛辨对错:教材57页第8题

    【此环节设计了两道有针对性的题目请学生练习,目的是巩固新知识。】

    活动六:拓展应用

    “254×36”三个同学算出的答案分别是:9142、9194、9148,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哪个结果是正确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学生做课本56页第4题。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是怎样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回想如何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出迁移的学习方法,授人以渔。】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开心吃水果。

    31×2= 18×3=200×3=19×5≈21×7≈398×2≈

    2、算一算

    24×12=

    3、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24×12与241×12有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课件出示例1:李叔叔从银川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银川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1)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写出算式。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写出算式:145×12=

    1、估算。

    师:怎样计算呢?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结果。

    师:你是如何估算的?谁愿意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师: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大约是在1500至1800之间,那么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好不好?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同学们想一想,两位数乘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前四道。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判断正误,找出错因。

    (幻灯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2、用心计算(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练习七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

    复习

    24×12=540

    2 4

    × 1 2

    4 8

    2 41 4 52 8 81 7 4 0

    例1145×12=1740(千米)1 4 5 × 1 2 2 9 0 ……2乘145的积……10乘145的积答:从银川到北京有1740千米。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7】

    课题概述: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情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让学生先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迁移旧知

    1、脱口而出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几位我们的老朋友,对他们很熟悉吧,你能快速准确的说出他们得数吗?

    18×4=250×2=

    24×4=150×5=

    6×14=230×3=

    2、出示情境图:王老师来到图书馆,每套书有14本,她买了12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

    (1)指名列式:14×12=

    (2)估算: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王老师大约买了多少本?

    学生估算后(一般估成14×10),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估?(估成整十数,又好算,又比较接近准确答案。)

    (3)讨论:14×10=140这个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小了,因为把因数估小了,所以乘积也小了)

    (4)出示点子图:我们把一个点子看成一本书,一套书一共14本,就是14个点子,现在大屏幕上显示12行点子,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指一指14×10=140在图中对应那一部分?

    (5)课件演示,学生对着屏幕指出计算的部分

    (6)我们估出了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没有算。到底有多少本呢?你觉得可以怎样做?(用估算的那部分,加上还没有估的那部分)利用点子图直接呈现。

    (7)板书计算过程14×2=28

    14×10=140

    28+140=168

    (8)复习笔算:其实在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发现14×12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题,除了刚才我们分部的计算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列竖式板演)

    (9)复习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重点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总结,课件演示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顾,对已有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复习的同时,为学习新知三位数乘两位数做好铺垫)

    二、内化新知、总结方法

    过渡:看来同学们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说明大家在学知识的时候用心用脑去学,这节课我们继续发扬这样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好不好?

    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某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分析条件: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每小时行145千米,用了12小时)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呢?

    生:用乘法解决,因为这道题是求12个145,所以用乘法计算(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肯定)

    师:我们来看——出示线段图分析,理清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线段图的出示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列出算式)

    (2)列出算式,出示课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45×12=(千米)

    (3)估算: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李叔叔乘坐的火车大约行了多少千米?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把12看成10,150×10得1500

    估算二:把12看成10,145×10得1450

    让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估?

    (设计意图:通过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从而养成习惯在笔算中能够根据估算的结果确定准确值的范围)

    (4)交流计算方法:

    师:那么李叔叔乘坐的火车到底行了多少千米?请你自己尝试根据已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经验去笔算一下好吗?算好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算法

    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找错例

    预设1:如出现错例,先请算错的同学汇报,投影展示

    145

    ×12

    290

    145

    435

    师:他算得对吗?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针对这个答案进行交流

    生1:我认为不对,他的数位对的不对

    生2:290下面不应该用145×1,这个1是十位的1,表示1个十,是145×10,所以5应该和290十位的9对齐。

    交流汇报后展示算对同学的答案,并询问: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写在哪?最后写什么?

    145

    ×12

    290………2乘145的积

    145………10乘145的积

    1740

    预设2:如果没有错例都是正确的。找一名学生投影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阐明自己的算法。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适时提问: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写在哪?最后写什么?并重点强调第二部分的积应该怎么写,积的末尾应与第一部分积中的哪一位对齐?

    生:145×1,这个1是十位的1,表示1个十,是145×10,所以5应该和290十位的9对齐。

    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是为了让学生把对原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知中,通过全班共享,交流,自己去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5)验算成果

    师: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已经得出计算结果,那我们算得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怎样验证呢?

    预设:

    生1:可以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差距是否大?如果比较大,说明结果有问题。

    生2:可以用计算器来检验是否计算准确。

    (6)巩固归纳

    师:通过计算我们对三位数乘两位数有一定的.认识了,你们能说说计算方法吗?我们再做两道题进一步体验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也为总结方法做好了铺垫)

    142×23214×34f

    算好后指明汇报交流,并针对其中一道题进行计算过程的说明。

    师:通过我们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你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呢?

    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借助以往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的经验,并结合自己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自主梳理计算步骤,帮助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有条理的解决问题。)

    三、巩固新知

    1、我来算一算:142×23=214×34=

    2、我来改一改

    3、赛一赛,看谁算得快又准

    134×12=225×36=176×47=237×42=

    师:每组选择一道题计算,计时比赛,看哪组同学计算的最快并全部作对,评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这些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巩固算法,使计算更加熟练)

    5、知识的应用

    师:咱们能不能帮助我们学校解决问题呢?

    (1)学校要为各班新购买一套百科全书。全校共36个班,每套书129元,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道解决问题的练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可以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进行了练习,第三题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解答,要在学生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解答,是一个提升)

    6、动脑筋

    师:你能帮助老师解决这道题吗?

    在竖式的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本节课的开放题,要在学生数量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计算上去完成,对学生是一种提升)

    7、知识延伸:格子乘法(蒲地锦)的算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是一样的,注意用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积末位对齐十位,不同的就是要乘上百位上的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再次回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自己归纳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看来在学习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会发现很多学习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收获更多成果,加油!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8】

    一、教材分析

    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资料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生自我进行多位数乘法计算创造了条件,本单元主要资料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光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明白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光、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适宜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光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四、教学难点

    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五、编排特点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六、教学推荐

    1,充分利用旧知,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允许根据实际状况灵活选取不一样的计算方式。

    七、课时安排:9课时

    口算……………………2课时

    笔算……………………。7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激情导入

    孩子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请孩子们仔细看大屏幕上的题,你们会计算吗?大屏幕呈现45×12

    谁来列竖式计算出结果呢?你们计算对了吗?

    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我们让他来说说它的计算过程。说的很清楚,值得表扬!

    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内容,现在稍作改动,你还会吗?板书145×12

    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

    这节课,我们就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明确目标

    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我们找一名同学来读今天的学习目标。

    3.预期效果

    通过刚才的表现,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达成今天的目标,你们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请看任务一

    师:根据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如何列算式呢?

    生:145×12

    师:为什么要这么列算式呢?

    生: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从该城市到北京用了12小时,求该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你的表达很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谁来说一下145×12大约是多少呢?

    生1:150×12=1800

    生2:150×10=1500

    生3:145×10=1450

    师:看来145×12的积大约在1500至1800之间,更接近于1800.那么145×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各有高招,现在进行小组讨论,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准确的算出计算结果来。好,开始吧!

    2.小组讨论。

    3.展示交流。

    师:今天的讨论很激烈,小组意识很强,参与的人数很多,老师为你们有这样的表现感到骄傲。下面我们先请最先举手的小组来说。

    组1:我们是xx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2拆分成10和2。计算结果如下:

    145×10=1450145×2=2901450+290=1740

    师:你们组的创意很独特,把掌声送给你们组。其它组还有吗?

    组2:我们是xx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2写成2×6的形式。计算结果如下:

    145×2=290290×6=1740

    师: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问题。还有吗?

    组3:我们是xx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2写成3×4的形式。计算结果如下:

    145×3=435435×4=1740

    师:你们组的想法很妙,我很佩服你们。

    组4:我们是xx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00拆分成100+45,计算结果如下:

    45×12=540100×12=1xxxx200+540=1740

    师:你们的表述很清楚。还有吗?

    组5:我们是用列竖式的方法写出来的

    你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师:同学们挺清楚了吗?哪位同学也看着竖式说说计算过程呢?生说。

    师:你真勇敢。大家看着这道题把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好吗?

    师:一道题,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解法,你们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多的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法2和法3是有局限性的,有的两位数就拆不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比如137×13,这样的算式很多。

    法1实际上和法5是有联系的。

    列竖式的好处是方便,好用。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笔算,通常是列竖式来计算的。

    你听清楚了吗?

    要想知道大家算的结果对不对?我们可以用计算器先来算一下。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当正人,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看来大家笔算的结果都很准确,我们再做较大数的运算时,可用计算器来验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实际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非常多,谁来举个例子。生说。

    列竖式计算以上题目,观察积是几位数?可以找其中的一道算式的计算过程讲给大家听吗?想想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几位数。

    现在开始核对答案。我们找一个小组说说他们的结论。

    任务二

    实际上,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在生活中的用处还是蛮多的,大部分同学了解摩天轮,其实摩天轮里也有数学问题,请看任务二。

    大家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掌握的都不错。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你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请拿出检测题卡,时间为3分钟。

    2.结果反馈。现在同桌互换,核对答案。全对请举手。错的知道自己哪儿错了吗?不会的请对的同学帮忙。

    3.反思总结。

    课已结束,现在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吧!短短的四十分钟,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大家带着自己的收获去数学王国里追寻属于自己的乐园!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热身

    23×3=134×2=268+1340=

    3×6+5=7×8+5=4×9+6=

    2、竖式笔算: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口述算式,同时板书:145×12=

    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

    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估算的。

    估算一:145×12≈140×10=1400

    估算二:145×12≈150×10=1500

    3、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计算

    (2)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②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③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全班交流、共享算法。

    (4)优化算法重点介绍竖式计算。

    同桌间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并集体反馈。

    先算什么?(先算145×2)

    再算什么?(再算145×10)

    最后算什么?(2个145与10个145的和)

    板书竖式

    (5)、你想提醒大家笔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

    (6)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验算

    (8)总结算法:观察归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再次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练习:

    1、基本练习

    176×47425×36237×82

    结论:仔细观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位数或()位数。用计算器验算。

    2、解决问题

    四(2)班有35名学生,每人交旅行费116元,一共交旅行费多少元?

    3、变式练习〔目的:针对易错点进行改错〕课本5页第8题

    说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4、检测,小竞赛,看谁算得対又快。(4题)

    164×32=254×36=54×145=217×83=

    四、课堂总结,学法提炼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师:如何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课的开始,我通过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75×28,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把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找准,为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新知做铺垫。

    通过比较75×28与145×12的计算过程,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与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在这里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如果把145×12的竖式列成12在前,145在后的话,就得分别乘3次,这也是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同的一点,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也想到了,但是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时,我们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把三位数写在前,两位数写在后,这样可以使笔算更简单、方便一些,这样既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又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每次讲课,我都是考虑时间紧,想把后面设计精彩的部分呈现给大家,所以忽略了学生说算理,让学生说的比较少,所以,我以后会在数学中重视学生“说”的技能,学生只有会说,才一定会做,但是会做的不一定会说。

    总之,我要做一个有心人,使自己的教学在每一次的评课议课后都有所改进,首先使自己对自己的课堂满意。

    教学设计

    覃花娘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例1)(课文第49页的例1、“做一做”,练习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抢答:45×2=45×10=45×12=

    2、笔算45×12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末位对齐。说一说笔算的过程和方法是什么?

    3、出示145×2=290145×10=1450145×12=1740?这两个的和?

    4、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①说一说题目告诉我已知条件?如何列等量关系式?

    ②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③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可以怎么估?要求:请同学们先自己初步估算,然后跟同桌交流,最后汇报。

    在草稿纸上列出来。(145接近150,而150×10得1500,150×2得300,1500+300=1800,150>145,因此145×12的积比1800少一些;把12看作10,145×10=1450,10

    ④用计算器来验算结果是正确的。

    ⑤根据列竖式的式子先自己思考同桌之间讨论然后回答:这个式子是怎么来的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书写?

    145×12=1740

    145×12

    -------

    290

    145

    -------

    1740

    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列竖式时应注意末位对齐,先算2乘145的积,积的末尾跟个位对齐,再算10乘145的积,积的末尾跟十位对齐,把所得的积加起来。145×12表示145×2=290145×10=1450

    ⑥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计算中,哪一位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上的每一位,从个位乘起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三位数,从个位乘起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1、算一算,填一填134×23=

    2、做一做。176×47

    3、森林医生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乘法。

    145×12=1740

    145×12

    -------

    2902乘145的积,积的末尾跟个位对齐

    145算10乘145的积,积的末尾跟十位对齐

    -------

    1740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答:该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

    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1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二)这部分内容可以用8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笔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52×2=231×4=321×2=

    415×3=298×3=523×3=

    2、笔算

    24×12=44×59=63×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12

    -------

    290

    145

    -------

    1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书后做一做

    134×12=176×47425×36

    237×82

    2、练习九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九第3、5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老师准备买一些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也隐含着很多的数学问题。

    2、引出新知:(课件出示:一本书23元)

    师: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生提问。

    老师如果买2本书要多少钱?买10本书呢?

    算式怎么列?会计算吗?

    这些算式同学们以前学过,是”旧”知识了.(板书旧)

    3、师提问题:如果要买12本这样的书,要多少元呢?(列式:23×12)

    这是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板书课题)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估一估,23×12大约是多少?比如

    A: 23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 23估成20,20×12=240。

    C: 12估成10,23×10=230。

    ……

    过渡:到底等于几?以前学过吗?这是个”新”问题(板书新),该怎么办啊?能不能把新问题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呢?

    2、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23×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部分学困生。

    3、小组交流(学生组内交流)

    4、全班汇报: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

    (1)23+23+…+23=276(12个23相加)

    (2)23×2×6=276

    (3)23×10+23×2=276

    (4)竖式

    教学调控:每出现一种方法,应该让学生讲明算理与方法,并让下面的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让学生借助图来说说算式的意思)

    5、优化口算的方法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把12拆成两个数相加,或拆成两个数相乘。使这个新问题,变成了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⑴你觉得把12怎么拆最简便呢?

    ⑵如果现在买13本,23×13你打算怎么算?

    ⑶探讨:为什么不用连乘法?

    ⑷教师指出:看来在计算时,连乘有局限性。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好算。

    6、研究笔算

    ⑴(生出现列竖式)刚才还有同学列竖式计算,勇敢的进行了尝试.现在谁愿意把你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看.(直接反馈)

    (生没出现)师: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⑵学生尝试列竖式。

    ⑶(投影机)反馈,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

    2 3

    × 1 2

    276

    2 3 2 3 4 6

    ×2 × 1 0 +2 3 0

    4 6 2 3 0 2 7 6

    2 3

    × 1 2

    4 6…………2*23

    2 3 0…………10*23

    2 7 6 …………46+230

    2 3

    ×1 2

    4 6

    2 3

    2 7 6

    请列竖式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学生对他的算法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①46是怎么来的?230呢?276?(根据学生回答,写出)

    (同学们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什么?)(原来口算和笔算是相通的,只不过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已)

    ②0是否可以省略?

    ③省略后23是否需要往后移?为什么3必须写在十位。

    ⑷师黑板板书完整算法。(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算一算)

    师边写边问:我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注意什么?最后算什么?

    ⑸(同桌交流)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6、刚才我们通过拆数变成旧知识来算,现在又学会了列竖式.方法可真多呀!

    口算我们已经学过了。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掌握列竖式来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完整板书)

    7、你能接着算吗?

    问:两个36,意思一样吗?

    8、选择练习:

    你能列竖式吗?选一道算一算

    出示:21×14= 25×11=

    34×21= 14×21=

    同桌互相检查,出现错误汇报。集体纠正

    你有什么发现?(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乘法验算。

    10、总结梳理

    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

    师:是呀,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的新知识,对于后面要学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现在你能说说应该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吗?

    现在我们就用今天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三:实践应用

    有42个小朋友去游乐场。如果每个人都想玩这两个游乐项目,那么请你帮他们算一算,每个项目的费用是多少?

    游乐项目 价格

    碰碰车 12元/车 每车限坐2人

    丛林探险 14元/船 每船限坐4人

    拓展题:

    12×11= 13×11= 14×11=

    算一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热搜课件: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三)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通过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尽快将心情平复下来。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热搜课件: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三)”,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内容: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课件参考]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思考其四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件参考]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思考其四”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因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所以设计这节课时,我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一开始,我就创设同学们一起观赏鱼的情境,这不仅是旧知的复习和回顾,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棒,满了十根捆成一捆;又通过拨计数器,个位满了10个珠子,拨去,在十位上拨1个,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最后通过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竖式计算进位加的方法。

    二、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

    教学中我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练习中,我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改正。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更真实。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分享


    我们很高兴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的文章,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不要忘记收藏。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 教案和课件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笔算:回忆一二年级的`加法和乘法,看视频,如果王爸爸把鱼卖到每斤12元,28斤鱼的,能卖到500元吗?[设计意图:本节新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等旧知的基础之上,唤起学生的旧知可有效迁移到新知的探究中。在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并且喜欢的“爸爸去哪儿”的卖鱼片段,立刻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学习兴趣特别高,老师趁机出示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新知

    如果每人有499元,他们剧组有23人,一共会有多少钱呢?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重在理解题意,弄清条件间的关系。经常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不用除法,回忆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让学生理解求23个499元一共多少前就是求499×23的积,可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学生进行估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笔算

    师:同学们为什么都想起了列竖式,因为我们以前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能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算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同学们试试吧

    学生尝试,师巡视挑选有代表性的做法之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尝试,教师不仅可以检测出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能力而且利于发现学生的困惑,从而为下一步的交流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

    [教后反思:正如事先预设的一样,学生模仿之前的笔算方法较轻松地完成了。提问:

    1、497是几个人的钱,20个499元是多少钱,最后23个人的钱是多少,学生都很容易答出来了,只是朱逢行别出心裁用了这样一种方法:

    他解释道:每人500元,23人有500乘23元,最后再减去一个23元,就是所有人的钱。

    学生的思维有时很独特,不得不令人佩服。]

    2、练习让学生“当老师”自己出题,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计算题的设计的简单过程,让孩子们做课堂的小主人

    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师挑选典型做法全班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讨论归纳,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学生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延伸练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计算、巧算的巩固练习。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四、学习方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师:大家想象着:如果在好人的后面也存在着那么一条对称轴的话,根据读音对称应该是:(大家一块说)人好。(点击第二个)我爱你——你爱我

    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我们今天就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让老师随手写几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好不好?

    (老师出示21×36、41×28、36×42、96×46),老师写了几个算式,想一想,如果在这几个算式的后面也存在着一条对称轴,和它们对称的算式是什么?(提问)可见,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还真的有这样的对称现象,是不是?是!可是,老师觉得,我们就这样写出几个对称算式,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这每一组对称算式之间的一些秘密,那是不是就更棒了?如果我让你们去研究,那你们会试着研究什么问题呢?或者说,你们会有些什么猜想呢?有没有?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两个算式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猜想:每组两对称算式的乘积是否相等?(老师复述)如果让你去研究,你就会研究它们的积是不是一样的,对不对?哦,我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

    哎,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学过估算吗?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来试试看!

    生1: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生3:我想把每个数都往小了估: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30,20×30=6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师:奇怪了!用估算方法算出来的每组两道算式的积有时相等,有时却不相等。那么,用估算方法能否判断每组算式的积是否相等呢?(不能)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呢?

    生:笔算。

    那同学们还等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和纸,选择其中的一组,算一算,好吗?(学生练习)算好的。可以坐直,心里已经有结论的,我们先把笑藏在心里。

    看到同学们都算的这样认真,我心里非常感动,同学们,我们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那通过我们的计算,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孩子们得不出结论,让提出猜想的孩子复述他的猜想)

    (学生得出结论)对称算式的乘积是相等的!(电脑呈现结论):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老师反问)同学们现在都相信这个结论吗?相信吗?我再问一问,有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的?要不,老师再写一个试一试,好不好?(老师又写了一个算式62×39),孩子们写出了对称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依然正确。

    老师:现在还有没有怀疑的?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结论已经深信不疑了。像刚才那样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老师板书)对于“不完全归纳法”,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那就是华罗庚爷爷讲给他的中学生听的,今天我也想把这个故事将给大家听,好不好?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个结论你是否相信,好吗?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主人买回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主人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主人仍然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到了第三天,主人依旧给公鸡为一把大米,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大米,连续给了九十九天,公鸡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此时,公鸡想:我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可是结果却不在美丽,到了第一百天,家里来了客人,公鸡没有再得到那把大米,而是被主人杀了。

    好了,同学们,公鸡通过九十九天的得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有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有时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后来人们把不完全归纳法得到错误结论的那一种情况戏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好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对这个结论还深信不疑的请坐直,有怀疑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都举手)怎么现在个个都怀疑了?为什么都怀疑了?如果你怀疑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孩子举例说明14×16不等于61×41)

    师:同学们,某某某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他还在举例子,如果他举得例子是特殊的。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同学们拿出笔试着举例)同学们,你们找到反例了吗?其实。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刚才的结论,哎呀,我看到同学们兴奋地眼神了,如果你真找到反例了,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交流,我让几个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师:我们都没有计算,只有他在计算,我想问一问大家,如果看到这组对称算式,你能否判断他们的乘积是否相等呢?你看的出吗?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提问)这位同学的发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想到了估算,46×61他把这两个数都往小里估,把46估成40,61估成60,结果是2400,而16×64,把它们都往大里估,把16估成20,把64估成70,结果是1400,因为40×60=2400,20×70=1400显然这里不是等号,而是一个大于号,好了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反例,但是我们知道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那我现在问一问大家,你们失望吗?费了那么大劲找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什么不失望,为什么不失望?是的,我们并不失望,因为我们最起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哎,我想现在有些同学的心里肯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这个规律,而同学们写的算式却不符合这个规律呢?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隐藏着什么秘密吗?有吗?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0×1

    40×4 400×9 300×3

    12×4 43×2 33×3

    23×13 11×7 15×5

    2、说一说30×4、300×9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例题1

    (1)运用课件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3)教师:大家刚才提了很多问题,那如果邮递员工作了10天,他要送多少份报纸?如果工作了30天呢?

    出示例题1: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出示例题1的后半题:邮递员平均每天送60封信,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讲评时提问:80×1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12×20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运用

    1、学以致用

    80×10=60×20=50×40=24×10=

    700×20=90×90=40×80=10×200=

    2、火眼金睛

    下面计算正确吗?

    (1)40×50=200

    (2)30×40=700

    3、游戏。

    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4、小试牛刀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5、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2、3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4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1——92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以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重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

    本节口算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对此已经比较熟悉口算的方法,我认为口算的方法一定会受到笔算的迁移作用,因此想到,学生的口算方法可能会相对单一,缺乏各种算法间的沟通与联系。所以有必要适时给学生介绍几种不同的算法,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也可借此感受计算教学算法多样化。

    四、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安排,参照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交流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在大课间活动中,你最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张老师带大家去体育用品商店看看:

    出示:足球、篮球和排球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我想买两个球,你猜我会买哪两个呢?

    生猜:

    板书:篮球和排球

    足球和篮球

    足球和排球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引入,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学习材料的形成来自学生,学生感到亲切,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1)师:如果买一个篮球和排球,我想知道一共要付多少钱?你能帮我算一算吗?

    生:能、不能

    师:为什么有些小朋友说不能呢?

    生:价格不知道

    随机出示32元和21元钱币

    (2)谁会列出算式?

    生:32+21=

    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提示:怎样才能改成已学过的的口算呢?32可以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呢?那么该怎样加呢?)

    反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可能回答:

    ①2+1=3

    30+20=50

    50+3=53

    他是怎么算的?你看懂了吗?(个位数加个位数,十位数加十位数)

    ②32+20=52

    52+1=53

    和他一样的请举手,你是怎么想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③32+1=33

    33+20=53

    师:他又是怎么算的?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口算。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希望学生在数学交流中不断地讨论、表达,在表达、讨论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数学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再出示两样:足球和篮球(39+32=)

    师:如果要买这两个球,要付多少钱呢?谁会列出算式?

    买这两个球,大约多少钱呢,我们来估一估

    生估计

    师:请你挑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并把想的过程写下来。

    指名三人上前板演:

    反馈:

    ①30+30=60②39+30=69③39+1=40

    9+2=1169+2=7140+31=71

    60+11=71

    小结: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呀,说说你的理由?

    3、出示:足球和排球(39+21=)

    这两个球,要付多少钱呢?谁会列式?

    请你挑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算?

    反馈:

    【设计意图: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对于新知识必须有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对此做出主动的反应,使新学习材料与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新知识获得意义。这一个环节是构建算法模型,优化算法多样的重要部分。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借助直观,产生算法。通过出示人民币,问学生:32+21,你会口算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第二层次:展示交流、描述算法。估计学生会出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三层次:归纳、提炼、优化算法。这里一是要缩小个体差异,二是尽可能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的算法,三是有效构建了算法模型。因此我在此特意安排了个提问:“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说说你的理由?”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构建数学模型。】

    4、指着三道题:看看这些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加法

    生:这些数都是两位数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一道是进位的,一道是不进位的

    三、巩固练习

    导入: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算式:哪几题是进位的,哪几题是不进位的?

    1、出示:53+36=37+54=32+46=15+65=76+23=54+28=

    指名说:

    挑二道算一算?

    反馈:你是怎么算的?

    2、再看这两组题:

    出示:34+56=45+22=

    34+52=45+28=

    挑一组算一算:

    反馈:你算了哪一组?

    为什么都是45加20几,得数却一道等于67,一道等于73呢?

    2、师:用我们的新知识,我们去帮小鸟找家好吗?

    (课件出示小鸟和房子图)算出得数,帮小鸟们找到自己的家。

    43+15=25+39=25+34=37+56=

    (1)挑一题算一算

    (2)反馈:你算了哪一题,是怎么算的?

    (3)还有一只小鸟丢失了身上的题,它家的门牌应该是几号呢?(63)

    你猜小鸟身上可能有哪些算式呢?

    (学生独立写得数是63的算式,然后再同桌小朋友互相检查计算结果。学生汇报后再问谁能有序地把这些算式写出来?可以写0+63、1+62……62+1、63+0)

    3、解决问题

    (1)商店里还有很多的玩具,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答:

    用这些信息能解决哪些问题呢?指名说

    用算式表示出来

    反馈:你的问题是怎样的?猜猜他的算式是怎样的呢?说说是怎么口算的?

    你的算式是怎样的,猜猜他的问题是怎样的?怎么算的?

    (2)出示:48-23=,你猜他解决了什么问题?

    机动:用100元去买小熊猫和小兔,够吗?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新知构建以后,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新知的巩固与应用,我设计了几个层次的练习:每个练习都有一定的目标,第一、二题让学生加深对这两类加法题的认识,并进行算法技能的训练,第三题是在运用新知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第四题是一题解决问题,旨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运用新知,让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效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所在。】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

    六、课后反思:

    为了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

    第一,创设情景,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

    第二,合作交流,引导主动进行认知结构;

    第三,巩固应用,强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第四,课堂总结。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密切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从生活情境引入,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学习材料的形成来自学生,学生感到亲切,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本节课利用了生活资源,把“去商店买球”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又如在练习的最后环节设计了“买玩具”这一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生活问题。

    2、重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

    计算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因此,本节课我尽力让学生互相说一说的形式找出口算的多种算法,“你还有别的算法吗?”,但同时对算法也进行思维提升,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对比与优化,让知识本身及其中包含的学习方法成为学生后续学习的扎实基础,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几个强化口算方法的练习,如“帮小鸟找家”等练习。当然,积极地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更在于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希望学生在数学交流中不断地讨论、表达,在表达、讨论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数学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本质上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如32+21,可以分解为:32+20=52,52+1=53。他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因此,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我注意渗透这种转化的思想,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一)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部分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吧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10进1”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使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例题的得数是整十数,“试一试”的得数不是整十数,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满10进1”的原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四点: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在100以内)。

    2、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想象、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况能力。

    3、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yu 结果。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小就养成爱学数学的好习惯。

    (三)重点

    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学法 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的算法,问题的解决和算法的得出融合在一起,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讨论法 讨论、交流,学生易于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三、说学法

    1、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创设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机会,使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如: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新知,构建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以致用 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在学完新知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智慧,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过程

    (一)复习导入

    安排20以内的口算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来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探索算法

    学生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教具来演示满十进一的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用“满十进一这一步在竖式中怎样表示”来引出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并小结

    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熟悉计算过程。通过与之前所学做比较得出课题进位加,并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四)练习与总结

    在小结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在练习中有理论作为指导。最后做出全课总结。

    (五)作业

    安排了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篇6

    【教材简析】

    这个信息窗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万以内数加减计算的基础。运用海边活动为素材,主题鲜明有趣。借助孩子们喜欢的参观水族馆,使学生在整个信息窗学习中始终感受着大海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有效的解决了本节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时先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计算法则。同时也突出了本套教材“故事串”引发“问题串”的特点,把计算教学和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学生感兴趣的海底世界为题材,创设情境,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策略目标:创设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能力目标: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从解决具体的事物抽象到数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数与符号感;

    4、情感目标:体验数学情境,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在前面我们在大海边做游戏,捉小虾,捉小蟹,从中还学会了许多数学知识,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青岛新建成的旅游景点看一看,看完了你猜猜这是哪儿?

    2、引导学生说出猜出的地方,并说说自己是否喜欢。接下来老师带领学生到展厅看看。

    3、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在两个鱼缸里有这么多漂亮的鱼。老师可以紧接着再启发学生,看到这些美丽的鱼,都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海底世界的情境,引出教材中的情境图“展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条件。]

    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

    1、解决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解决提出的有趣的数学问题。首先解决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2)引导学生列一个算式。(板书14+28=)

    (3)引导学生思考用加法计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让学生估计一下鱼缸里的鱼,大约是几十多?(三十多、四十多)

    (5)学生在小组内动手做一做,验证一下结果到底是多少。

    2、合作探究,悟算理。

    (1)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的学具,(例如:小棒、方块、计数器等)学生可以用,也可以在练习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小组内先商量一下,选择哪种学具帮助问题的解决。

    (2)老师提要求,小组合作先摆一摆,再说一说,进行交流,还可以把摆的过程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具动手实践验证结果到底是几十多,由学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3、交流汇报,析算理

    (1)教师引导学习小组汇报展示。把在小组内摆的过程用实物展台摆给大家看看。

    (2)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是怎么把两部分小棒合起来的?单根的小棒满了十根怎么办?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能会一边摆一边说:摆好1捆4根,在它的下面对应着摆好2捆8根;先把单根和单根的合起来,也就是4根加8根,是12根,满了十,用皮筋捆成一捆放到成捆的那一边(演示捆成一捆的过程),然后还有2根单根的小棒,把4捆和2根合起来(用手演示合的过程),最后是4捆零2根,4个十、2个一,也就是42。

    (3)拨计数器的小组重点指导,个位8个珠子加4个珠子后,即个位满了十个珠子再怎样拨?

    (4)教师引导用竖式计算的同学说一说“1” 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计算时是怎么想的?

    (5)教师根据同学说出的写竖式时应注意到什么,一边板书,一边进一步指导。思考刚才是先从个位加起,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动笔算算试试。找一名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结果都是42,从哪一位加起比较好?

    4、归纳方法,明算理

    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时候,可以从个位也可以从十位,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进位加法,做这样的题的时候,从个位加起比较好。

    [设计意图:介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认知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摆一摆,再抽象到数的计算,其中计数器的演示作为直观到抽象重要过渡过程,循序渐进,既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使学生更好的明确了算理。]

    5、仿例练习,用竖式计算

    (1)教师谈话:刚才通过动手做一做,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我们解决了,还要解决右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打开书,做在书上。

    (2)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以前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6、揭示课题

    (1)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2)在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都要注意什么?

    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7、解决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

    过渡语:同学们算的都很好,刚才我们游览了海底世界,参观了展厅,接下来我们到海滩上去玩一玩。

    [评析:仿例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新知识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出示右边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1、猜一猜贝壳下面的数是几。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2、判断。

    先独立思考,再举判断卡判断。

    3、猜一猜,小海龟可能是几?

    学生有可能会说出许多不同的答案,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生动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体会到知识产生于生活情境中,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四、全课总结,升华知识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评价在这节数学课中,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有些贝壳想送给他们,了解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50个贝壳够不够,并试着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之二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之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导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62—63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导学背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导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导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导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导学准备:课件、各种小奖品。

    导学过程:

    一、预学

    1、情境导入:

    师:学习新课之前带大家玩一个闯三关的游戏:第一关:我会算

    3+2 = 2+7= 6-3= 5+3= 9-4= 7-2=

    第二关:我会填。

    3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50里面有( )个十; 4个十和2个一组成( )。

    第三关:我会数

    师:没有小棒了,你们能接着数吗?

    10、20、30、40、( )、( )、( )、( )、( )

    师:数学上像10、20这样个位是0的两位上我们把它叫做:整十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生:喜欢。

    师:看,老师要给大家发新书了。课件呈现P62例1主题图。

    师:(出现10本)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看到一包书,里面有10本。

    师:(出现20本)你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又来了20本书。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怎样列式?

    预设生:10+20=30(板书)

    2、自主探究: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

    二、互学

    1、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展示点拨

    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10+20的不同方法。

    预设:

    组1:看图数:10、20、30

    组2: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合起来一共是3捆小棒。(老师带学生一起摆一摆)

    组3: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三个十是30,所以10+20=30。

    师:谁可以完整地说一说这种方法?

    生:……(找2--3个同学起来说一说)

    师:其他小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组4:我们用拨一拨的方法,先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然后再拨2个珠子,一共有3个珠子,就是30。

    师点拨:再拨2个珠子为什么不在个位上拨?

    师: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10,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1,这里是10,所以要在十位上拨。

    生:……

    组5:计算的方法:1+2=3,所以10+20=30

    师:你在哪找到的1和2?

    追问:在这里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师: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时候,我们就想几个十加几个十。

    3、教授减法

    师:经过我们的努力知道了一共有30本书,现在如果老师发给同学们10本,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还剩几本?

    师:怎样列出算式?

    生:30-10=?

    师:结果是多少呢?

    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30-10的不同方法。

    组1:我是用想加算减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组2: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点拨师:这是30根小棒,减10,就是要拿走10根(播放课件),还剩20根。

    组3:数的组成法:30里面有3个十,10里面有1个十,3个十减掉1个十还剩2个十,也就是20。

    生4:计算的方法:3-1=2,30-10=20

    师追问:这里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师小结:我班的同学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的计算方法。

    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师:大家请看,这是在让我们做什么啊?

    生:一图四式。

    师:拿出你的本子开始写写吧。

    (1)看铅笔图列式并口算:40+20= 20+40= 60-20= 60-40=

    (2)对比:4+3= 8-2= 7-4= 3+2=

    40+30= 80-20= 70-40= 30+20=

    问: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生:我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3)40+3与40+30的对比有什么不同?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4)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智慧树,这个树上长满了有红又大的草莓,你们想要吗? 生:想要。

    师:只要你把草莓上面的算式算对了,你就可以把红草莓抱回家了。

    (5)游戏:找朋友

    师:你们太棒了,还想不想要更多的草莓?

    师:不过这一次可不一样,这一次我来说得数,小朋友你来说算式,你的算式等于我的得数,我就和你做朋友,我每次只收5个朋友哦,抓紧机会吧。

    2、拓展提升

    (1)师:看我们玩得这么开心,小动物们也来凑热闹了。猜一猜,小动物后面藏着什么数?

    (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走,老师带你们买衣服去。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一共有多少本书?

    10+20=30(本)

    想: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30-10=2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思考1000字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思考1000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是我回归上数学课后的第一节公开课,得到通知的时候有点紧张,毕竟是一年来的一次公开课。教学过后,我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的教学反思:

    1、我把“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我认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以完成。

    2、利用小组交流互学活动,在交流中做到小组个别汇报,学习氛围热烈活跃。

    3、注重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比如:10+20等于几?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摆小棒:先摆1捆小棒,再摆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10+20=30。

    (2)、用计数器:先在十位拨1个珠,再拨2个珠,一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3)、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4)、用相同数位相加: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数是30。从上面可以体现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也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开阔了思路。

    4、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对比,从中发现规律:理解掌握几个一与几个十之间的区别,使学生抓住这个突破点,迅速、正确地进行口算,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5、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学习目标最终也完成,但是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深思的,当学习检测没有在课堂上完成时,我想是在开始和中间学习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均先松后紧,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但95%的学生是能够正确计算的。

    (2)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做但是不会表达。说明了学生平时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通过课多样性的课堂练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标,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学习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欢乐中学习和巩固的新知识。

    《三位数加法》教学思考word版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位数加法》教学思考word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原本我以为学生在计算时有了前面的基础,计算的正确率不会差到哪,可是,几次作业做下来,却让我跌破眼镜,那计算的错误率叫相当的高啊!学生是不会吗?不是,让他们说,他们都知道,但为什么一到自己做题,不是这里错一点就是那里不对。比如要求在进位时要有进位的标记,有的孩子不以为然,结果在下一个数位需要加上进来的数时学生就忘记了。有的孩子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重视,草草的看题,审题就更谈不上了。在写竖式时就会把数字写错,如475+126,结果写成了475+162。还有一些孩子写作业时不能集中思想,总是会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还有数位不对齐。一连几天,我辗转反侧,为什么孩子要这么粗心呢?

    我想:粗心与孩子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或者是边讲话边做作业……这些都值得我们老师格外关注。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受用一生的,从起点开始就要好好抓,强化训练,并且家校一起配合,对症下药,以使学生获得“免疫力”,这样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件范本]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思考之五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课件范本]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思考之五,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后反思:

    已达成的目标——①通过分析“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一信息对解决问题有没有作用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只有盆数相同才能平均分。②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③学生掌握了2位数除法竖式。

    其它的既定目标都没有达成,原因:

    ①课件没有制作,无法完成从图、文字中收集信息的活动,这一目标也就没有达成。

    ②没有组织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求助——小组交流——组际交流的一系列活动,没有完成训练倾听和交流的预设目标。这是教师的疏忽,遗忘教学步骤。

    ③活动二(练习)没有时间进行,开课用了5分钟讲评前一天的作业,35分钟的课堂时间实在太紧,今后应该在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方面多思考,并在设计教案时考虑内容的安排量要适度。

    满意的地方:学生基本都掌握了2位数除法竖式。包括后进生,因为课堂上较多的时间留给了后进生回答问题和上台板书。

    【课件参考】 数一数教学设计其一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课件参考】 数一数教学设计其一”,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p2~p5数一数

    教学目标: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2第一、二题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最新课件: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其一


    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最新课件: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其一”,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德育渗透点

    热爱祖国

    三、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四、教学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这两个问题可以让随读生回答。]。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数级说出数位顺序表

    数位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20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的1题数数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9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3

    五、作业:

    做一个数位顺序表3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七、课后反思(结合经验、问题、学生表现以及改进意见进行反思)

    教你写课件: 《数一数》教学设计其三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你写课件: 《数一数》教学设计其三》,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数出物体的数量,会认、读10以内的数。

    2.初步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过程。

    3.初步感受数的规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把“美丽的校园”的情景图制作成挂图或动画课件,也可以用本学校的照片实施教学,还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现场表演,帮助学生观察、计数。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情景图内的事物有序观察,数出图中的人物、物体的数量。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A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美丽的校园”,教师导语: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快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你能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吗?由此导入本课课题,教师板书:数一数。(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联想到自己开学时的情景,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了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自然而然引入课题。】

    预设B拍手歌引入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学过的“拍手歌”唱一遍吧!

    教师和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你拍1,我拍1,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2,我拍2……唱完后,教师导语:歌中我们数到的数有1、2、3……最后是10,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有数数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一数。

    【品析:通过师生一起合唱“拍手歌”,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对数数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预设C游戏导入法:“寻找小金猴”。

    游戏规则:教师组织8名学生,离开座位围成一个圆圈,然后由1名同学开始,从1到10连续报数,报“10”的同学离开,剩余同学继续往下报数,每次报到“10”的那名同学离开,最后剩下的一人就是要寻找的小金猴。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数数。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美丽的校园”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

    ①国旗高高飘扬,老师和同学在谈话。

    ②单杠、小木凳、垃圾桶整齐摆放。

    ③花儿怒放、鸟儿飞翔,远处的大树郁郁葱葱。

    (2)提出的问题:

    人和物各有多少?同学们都来数一数。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找出各种物体的数量。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成果。

    (3)老师总结数数的方法。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如: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如图:

    ②把图中的事物进行简单分类。如:分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如图:

    ③逐一数出人或物的数量。如图: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引导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图中事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数,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数数的方法。】

    ◎顺承数数,研学认数。

    在总结数数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认读这些数?

    (1)通过数图中事物,知道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表示,有几个事物,就用几表示。如:图中有1面就用“1”表示,2个就用“2”表示,3个就用“3”表示,4个就用“4”表示……

    (2)认读1~10各数,可以先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最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进行集体交流。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认数通过读数得到强化,以多种形式进行读数训练,避免练习形式单一造成学生认读疲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当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怎样正确数出其中一种物体的个数?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方法: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先确定要数哪一种,然后寻找相同的物体,用做标记的方法数,就能正确数出这种物体的个数。

    【品析:本课学习的数数方法有多种,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学生容易发生混淆,寻找相同的物体并做上标记,才不会重数或漏数。】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回顾学过的内容,巩固数数的方法,掌握学生对1到10各数的认读情况,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通过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对于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起到了强化作用,知道数数时按一定顺序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些物体的总数。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和学生探究数数的方法的时候,教师应避免死板地依靠教学时总结的方法,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数数方法。例如,让学生自己先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数的方法和数的结果。

    《数的组成》教学设计wps版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的组成》教学设计wps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数的组成讲课教案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数的组成讲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X|k | B | 1 . c|O |m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 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四、布置作业

    课件范本: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doc


    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范文,一些优秀范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课件范本: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doc,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前透视】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科学知识介绍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意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抓住人物的表现,再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从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信息资料】

    小星星形状的字词卡片、收集张衡和星空的有关资料、课件或挂图、音乐(用于配乐朗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资料交流:

    出示人物图片(张衡)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交流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成功心理。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

    〖对话平台

    一、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和工具书以及上下文,读准发音,了解含义。

    2、游戏识字:

    采用“小星星亮起来的”的游戏方式,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

    (识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3、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

    指读,组词。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

    (写字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朗读

    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

    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赛读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促进,同时在交流中教师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