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钱塘湖春行课件
  • 钱塘湖春行课件

    发表时间:2024-03-29

    钱塘湖春行课件。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教案设计的第一步。希望您能够喜欢这篇讲述“钱塘湖春行课件”的文章,希望以下信息能为你提供参考和帮助!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1、作者,()代诗人,字(),号()。

    1、读一读诗,想一想诗人凭什么说是钱塘湖,而非其他?

    2、诗人说“行”,你能找出依据吗?

    3、小组自由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

    4、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5、作者在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诗中点明春临西湖,交待作者游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诗中的一组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春天草长莺飞、百花初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表明作者看不足、赏不够,乐而忘返的留恋之情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描写初春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2】

    设计意图

    采用以诗学诗之法,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界,加强积累,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体会作者抓景物特征描写的妙处,深化学生对诗歌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①体会本诗所描写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征,感受西湖的美。②学会寻找重点字词,分析重点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③能够背诵全诗。

    2 过程和方法:①用先独立思考,后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②利用诗歌引发学生的联想,使他们能够联想到与之有关联的其他诗歌,加强诗歌之间的联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2 对比法:在正比和反比之中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体会如何抓事物特征描写之法。

    3 分散拓展法:在教学中,抓住文本,适时延伸,把视觉触角伸向诗外,加强课内外联系和诗歌积累。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小学里我们曾学过一首诗《草》,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知道作者是谁?谁来说说白居易?指名回答,教师补充。关于白居易的名字有个有趣的典故。师讲:白居易应举,初到京城,以诗拜谒顾况,顾况视其姓名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等他看完上面这首诗,随即改口说,米价虽贵,居之易矣。白居易诗歌的成就很大,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歌《钱塘湖春行》。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利用典故,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和好奇的心理开始下面的“西湖之旅”]

    二、读诗

    1 齐读全诗。解决字词读音:啄zhuó没mó白沙堤dī

    2 指名读全诗。

    三、解题

    1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西湖又名西子湖。为什么又叫西子湖呢?其名出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在不断地吟唱着具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西湖。苏轼这首诗里的“西子”就是古代美女西施,在苏轼的眼里西湖就像一位绝代佳人,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总是那样的楚楚动人。

    2 学生观赏西湖秀丽风光。

    [设计意图:利用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湖诱人的美:并且进行第一次分散拓展,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出示西湖秀丽风光组图,加深学生对西湖的直观感受,并且为下文学习作好铺垫。]

    四、析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笔下的西湖。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学习。

    1 学生独立思考。

    2 小组合作交流。

    3 班级交流讨论。

    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分析诗歌,分散朗读每一句诗。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初平”湖水同沙堤平,即春水初涨,“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②“几处”“谁家”突出了数量的少,“早莺”“新燕”之“早”“新”说明时令的早。有人提议把这句改为“处处黄莺争暖衬,家家飞燕啄春泥”,你们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③“浅草”“才能”说明小草还很小。引导学生回想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认为下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与本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抓住时令特征“早”字深入分析,并且形成板书:

    [设计意图:根据自主、合作、探究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流程随着学生的思维变化而变化,并且突出重点,利用正面对比和反面对比的方法,领悟、探究作者用词之妙。]

    五、悟情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

    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的依恋,对杭州的热爱,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从“最爱”、“不足’可以体会到。

    (2)白居易对西湖、对杭州的感情是深厚的,我们可以从他的另一首诗中得到印证。

    [设计意图:为了防止情感教育的空洞化,采用以字词悟情的方法,并且引用作者自己的诗来说明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

    六、背诵

    (1)如此美丽的西湖,把它装进我们的心中吧!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西湖初春之景。

    读第一遍,脑中出现景物之轮廓。

    读第二遍,在脑中给景物着色。

    读第三遍,使景物动起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背诵全诗。

    七、作业:(选做其一)

    1 收集你喜欢的描写春之景的诗句,并熟读成诵。

    2 收集你喜欢的描写西湖之景的诗句,并熟读成诵。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3】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好!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那西湖风光终究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西湖风光图片,亲眼感受一下吧! (配乐,投影风光图片)

    师: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呀?

    二、检查预习及课下积累(5分钟)

    师:西湖风光确实令人陶醉,大家肯定都想去游览一番吧?好!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

    1、简介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带着着我们游览西湖的这位导游。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 (指一生说)

    (幻灯片出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长庆三、四年间,白居易任杭州剌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诗人。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湖光山色的诗歌。请注意: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

    2、课下积累

    师:《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所作。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啊,在此地做刺史的可以说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应当就是白居易和宋代的一位大文豪?是谁呢?他就是苏东坡。无独有偶,苏轼也曾写过描绘西湖的传世佳作。有谁知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师:是美丽的西湖赋予了他们灵感,更是他们为西湖增添了永久的诗意啊。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他们,也记住他们千古传颂的诗歌。

    师:你还能说出描绘西湖的诗句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出示目的:(1分钟)

    师:欣赏完这两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的,大家请看大屏幕!目的导航: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到达目的?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到达目的!

    四、读一读领略诗之韵(6分钟)

    1、师:有了目的,就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向美丽的西湖进发,但旅途中我们也不能闲着,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歌吧!在朗读之前谁能告诉大家朗读诗歌有哪些要求啊?一、读准字音;二、读准节奏;三、读出感情。

    2、下面我们进入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读一读领略诗之韵。

    3、学生自读诗歌。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诗歌。

    4、点名朗读,同学纠正,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 5、听录音:

    师: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师:如今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画出的节奏是否正确,假设有过失,请迅速更正。

    (幻灯片)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6、齐读诗歌一遍

    师:现代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如今,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种幸福吧!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争取可以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五、译一译通晓诗之意(5分钟)

    师: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展如今我们面前,如今假设请白居易先生做导游,他所吟诵的古诗啊,我们可能听不大懂,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译一译通晓诗之意

    (出示投影)请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教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2、生自学;师巡视,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指名学生译讲诗歌。

    师备案: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五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可以遮没马蹄。我最喜欢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4、全部讲完,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师:好!同学们对本首诗的内容理解得不错了!下面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六、品一品探寻诗之妙(6分钟)

    1、师:从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教师听出了你们的自信已经充分的建立起来了,下面我们进展第三个环节,教师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幻灯)品一品探寻诗之妙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考虑:

    1、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诗歌描绘的是西湖春天哪个阶段的风光?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呢?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钟后,请同学们结合诗句答复,比谁答复准确。 2、学生自学,师巡视。2分钟后检测、交流。

    (分析过程:a。让多名学生答复,并从诗中找出词句作证;b。其他同学加以补充;c。师引导辨析)

    答案:

    1)水、云、莺、燕、花、草;春水初涨平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歌唱、燕子啄泥衔草忙着建造新巢、春花鲜艳美丽令人眼花缭乱、春草活力勃勃刚刚没过马蹄。早春学生进展赏析,师适时点评、鼓励。

    在此环节中,如遇到学生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赏析。“几处”。“谁家”,改“处处”、“家家”好不好?为什么?文章写的是初春“几处”和“谁家”突出了初春事物都还很稀少。假设换成了“处处”和“家家”,那就不是描绘的早春之景了

    师:大诗人白居易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是因为他极为讲究对语言的锤炼。

    2)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的早春之景。那么诗中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啊?

    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美妙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欢之情。从尾联可以看出。

    3、再读诗歌,要求读出喜欢和赞美之情

    师:让我们再读诗歌,一定要读出对西湖春天的喜欢和赞美之情。

    (这一过程,板书)

    七、想一想感受诗之美(8分钟)

    师:通过同学们刚刚对诗歌的理解品读,我们一定会感觉到:在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制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如今我们面前。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那早春的西湖。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根据教师的提示,把自己从诗中所欣赏到的西湖美景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出来。钱塘湖春行

    首联: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骑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的西边。雨后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微波荡漾;空中白云朵朵,同水面连成一片。颔联:……

    颈联:……

    尾联:西湖的美景令人陶醉。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的风光。这里绿柳成荫,白沙堤静静地躺在湖边,那么安闲,那么自在,真让我流连忘返啊。

    生: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湖岸边,不知是谁家新来的小燕子,呢呢喃喃地忙着衔泥筑巢。

    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花儿渐渐的开了,一丛丛,一簇簇,摇曳在春风中,尽情地吐露芬芳,快要让人眼花缭乱;绿茸茸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刚能遮住马蹄。

    师:哦,同学们描绘的春景太美妙了,让我们再次陶醉其中了。其实,诗人在这无边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尝没有融入其中,成为西湖早春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呢!八、背一背积累经典诗作(3分钟)

    1、师:同学们,积累古诗词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再来积累一首!(出示投影)请自由朗读诗歌,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感情地背诵。

    2、学生自背

    3、检查背诵。

    4、学生齐背。

    九、比一比体会诗之异同(5分钟)

    师:春天是美丽的,古往今来,多少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太多绘春赞春的美文佳

    作。下面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

    阅读韩愈的《早春》,试从所描绘的景物及所抒发的情感方面比较异同。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师:除此之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写春的古诗词佳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唐)杜牧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孟浩然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十、完毕新课(1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的“钱塘湖春行”就要完毕了,请不要忘记风光秀丽的西湖;

    不要忘记妙笔生花的白居易;更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欢聚一堂,共同学习。谢谢大家!下课!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4】

    学习目标:

    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那西湖风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好!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

    二、检查预习及课下积累

    1、简介作者: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带领着我们游览西湖的这位导游。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

    2、写作背景

    三、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

    1、听录音朗读

    2、学生齐读

    3、男女生共读

    四、译一译 通晓诗之意

    小组合作,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五、品一品 探寻诗之妙

    小组合作,从以下三个角度赏析诗歌。

    1、赏物像(描绘了什么景物?)

    抓修辞)

    3、体会诗中表达出的诗人情感。

    六、想一想 感受诗之美

    请大家插上想像的翅膀,飞向那早春的西湖。把自己从诗中所欣赏到的西湖美景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出来。

    七、背一背 积累经典诗作

    请自由朗诵诗歌,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感情地背诵。

    八、作业

    完成练习册,背诵诗歌。

    九、结束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钱塘湖春行”就要结束了,请不要忘记风光秀丽的西湖;不要忘记妙笔生花的白居易;更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欢聚一堂,共同学习。谢谢大家!下课!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5】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

    导语:钱唐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写早春杭州西湖的景色。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希望对老师们有帮助。

    教材分析:

    钱塘湖是我国杭州西湖的别名,自古以来钱塘湖就为文人墨客所称颂。《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白居易作于长庆三年(823年)春。

    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西湖充满了向往之情。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的七月白居易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年底抵达杭州上任。第二年(823年)春天刚刚来临,大地稍露些许春的气息,早就仰慕杭州美景的白居易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边游赏,终于实现少年时的心愿。漫步西湖堤上,面对早春的西湖景色,白居易不禁为西湖的美景所感染,兴笔而作《钱塘湖春行》这首传颂千古的西湖名诗。这首诗一方面描绘了西湖美丽春光和勃勃生机,同时还体现出作者对春天的欣悦之情。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文。

    2、理解诗文的内容。

    3、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品读诗的内容。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湖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西湖那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无限眷恋的情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词有很多,你能回忆起一首吗?

    二、出示教学目标(幻灯片)

    三、介绍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

    四、朗读

    分两步:①把握诗歌节奏

    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②把握诗歌感情

    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五、整体感悟

    1、提问:读完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2、齐读全诗,品味情感。

    六、从写作角度品读诗的内容

    1、师:在品诗之前先提一个学习要求:学完这首七言律诗后把它改写为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短文。所以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就从写作的角度去讨论一些问题。

    2、师生研讨:①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

    看出。

    ②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明确: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③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④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学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话表述对钱塘湖的赞美之情,形式为“钱塘湖啊,你……”(幻灯片)

    4、教师小结:学完整首诗,我们能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的喜悦之情。在细笔描绘景物时,他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

    春潮、浅草等等,写这些具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是为了表达

    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所以虽是写

    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写景是抒情的基础

    抒情是写景的目的。

    5、再次齐读全诗,当堂背诵。

    七、尝试写作写景短文(完成开始提出的学习要求)

    1、请大家以本诗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为现代写景短文。

    在写作时要体现四个“要”(幻灯片)

    要有精美的景物描写;

    要写出早春景物的特征;

    要注意景物描写的顺序;

    要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关注两个“可以”(幻灯片)

    可以展开合理的联想;

    可以添枝加叶地描述。

    2、学生练笔。

    3、小组交流讨论,推荐优秀短文全班共同欣赏。

    4、全班交流评价。

    八、布置作业: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6】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1、 学生自由背诵唐诗,说唐代著名诗人,引出白居易;

    2、 学生说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课;

    二、初读熟悉全诗:

    1、 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 生齐读;

    3、 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 师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三、熟读理清游踪:

    1、 谁能划出标题写了几方面内容,并说明理由;

    2、 读一读诗,想一想诗人凭什么说是钱塘湖,而非其他;

    3、 诗人说“行”,你能找出依据吗?

    四、精读寻觅春踪:

    师:请阅读全诗,想一想,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

    师:小组自由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

    归纳:大致有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在具体分析时,结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写。

    师小结: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

    五、品读诗中妙笔:

    师: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

    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六、悟读景中情语:

    师:学了《春》、《钱塘江春行》我们对自然应该持什么态度?

    师:钱塘湖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两位大忠臣陪在湖边,知道他们是谁吗?

    师:于谦写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则是对岳飞的褒扬,我们要学习他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

    七、展读尽显春机:

    师:同学们,现在请把你们收集到的有关春的作品展示出来,由刘丽同学主持展示活动。

    刘丽:首先我们请王斌给我们用葫芦丝表演一曲春声妙韵。(王斌表演)

    (同时)刘丽:请大家注意。1、美术作品请张贴在黑板上,由雪飘飘负责;

    2、请胡洁同学抬出我们的文学作品展板;

    (在小提琴声中,同学们齐读全诗,下课)。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称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有很多著名的诗词,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暮江吟》、《长恨歌》等,其中描写景物的《钱塘湖春行》,给人以清新明快、平易近人的感觉,更令人耳目一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本诗虽只有四句之短,但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春色和诗人对钱塘湖景观的赞美、喜悦之情。第一句描写春面初平的湖上早春景色。“初平”紧扣湖面早春气,观察细致入微,描写准确无误。第二句通过莺歌燕舞的描写,表现早春大自然刚从沉睡中苏醒后的活力。“争”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的鸟儿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热闹场景,表现出其蓬勃生气。而“几处”、“谁家”,则点明早春二字,莺燕还不多,与“早”、“新”相互照应,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性。可与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池塘生青草,园柳变鸣禽”相媲美。第三句描写乱花迷眼、草没马蹄的景象,通过花草的生发,表现方兴未艾的盎然春意。第四句写出诗人游春时欢快喜悦、留恋不舍的心情,并点出湖东春行的`最好处,即烟柳笼罩下的白沙堤,白居易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白居易带领民众筑堤浚井。所以他最迷恋的就是这个,诗人陶醉在这迷人的湖光春色中,流连忘返了。《钱塘湖春行》,诗写湖上看到的早春景色。全诗结构严密,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出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和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不仅如此,诗人还善于把握景色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本诗不只是歌颂春光烂漫时的美景,而是为人们展示出一种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景象,令人心驰神往,向往无比!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品味诗中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观察生活,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中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安排

    一个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西湖美丽的风光

    2、展示标题和作者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介绍本首诗学习的五个步骤

    诵读、译读、品读、链读、背读

    4、根据节奏、平仄诵读诗歌

    — — ∣∣ — —∣ ∣— — — — ∣ —

    平(一、二)“—”

    仄(三、四)“∣”

    入声字归为仄声,用下划线标识

    孤 山 / 寺北 /贾亭 西,水 面/ 初平/ 云 脚 低。

    ∣∣ ∣ — — ∣ ∣ — — — ∣ ∣ — —

    几处/ 早 莺 / 争 暖 树,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 ∣∣ — — ∣ ∣∣ — — ∣ ∣ —

    乱花 / 渐欲/ 迷 人 眼,浅草/ 才 能 / 没 马 蹄。

    ∣∣ — — — ∣ ∣ ∣ — — ∣ ∣ — —

    最爱/ 湖 东 / 行 不 足,绿 杨/阴 里/ 白 沙 堤。

    5、介绍作者

    6、译读

    7、品读

    (1)抓诗眼

    (2)寻景物

    (3)觅行踪

    (4)品语言

    (5)悟诗情

    8、链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9、背诵全诗

    10、板书设计

    春 行

    水涨云低 喜 孤山寺、贾公亭

    莺争燕啄 ↓

    乱花浅草 悦 白沙堤

    11、小结

    本诗以“春”为诗眼,在诗人前行的过程中,抓住钱塘湖早春的'景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早春图。同时我们仿佛还能从诗中听到各种春天的声音,真可谓是一场视听盛宴啊。生活如此多娇,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领略她的无限风光吧!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8】

    《钱塘湖春行》教案范例

    导语:《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钱塘湖春行》教案范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春有关的资料;

    2、收录机、磁带;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备读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背诵唐诗,说唐代著名诗人,引出白居易;

    2、学生说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课;

    二、初读熟悉全诗:

    1、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生齐读;

    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师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三、熟读理清游踪:

    1、谁能划出标题写了几方面内容,并说明理由;

    2、读一读诗,想一想诗人凭什么说是钱塘湖,而非其他;

    3、诗人说“行”,你能找出依据吗?

    四、精读寻觅春踪:

    师:请阅读全诗,想一想,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

    生:早春

    师:小组自由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

    (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归纳:大致有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在具体分析时,结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写。

    师小结: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

    五、品读诗中妙笔:

    师: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

    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9】

    一、欲读——进入诗境。

    1、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片断。

    春天在......更在白居易的诗里。让我们随白居易一起去钱塘湖游览一番。

    二、初读——感知诗意。

    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并要求学生标注出停顿。

    (1)、教师讲解诗的节奏,学生找规律。

    (2)、结合幻灯展示的停顿齐读。

    (3)、以接龙的形式读诗。

    (4)、节奏既可以按音节划分,又可以按意义单位划分。范读。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4、学生介绍作者。

    5、同桌一人读,一人闭上眼睛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图画。

    6、边想象画面边读。

    三、赏读——解其妙处。

    1、问题一:诗中的春景本事一些零散的片断,使人是如何把它组合成一幅幅流畅的画面的?

    2、问题二:如果我们把这首七言诗的颔联去掉三个字,变成一句四言诗。你感觉怎么样才会不伤害这首诗歌的美?

    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试读这一句,体会添加上的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注意重音的处理。

    四、诵读——诗我交融。

    1、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最喜欢的诗句所表现的画面和情感涌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学生描绘,教师板书总结。

    结合朱自清的《春》,品析颈联。

    男生读出醇厚,女生读出景美请柔。

    3、同桌之间吟咏背诵。

    4、制作卡片,送给同桌。要默写上这首诗。

    5、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春行”。

    6、春诗春歌知多少。

    拓展阅读赏析《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五、读罢——咀嚼应用。

    “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今天已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屏幕展示两组例句。学生齐读。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语境,恰当的用上“乱花渐欲迷人眼”。

    起立齐诵《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10】

    钱塘湖又名西湖,说到西湖,我们自然想起苏轼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苏轼笔下的西湖怎样都是美的,那么,在白居易的笔下西湖又是怎样一种美景呢?今天,我们来走进白居易,欣赏这首《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字乐天,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点是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到西湖游玩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正是因为白居易曾经担任过杭州刺史,所以他可以说是在歌咏西湖的诗人中,最熟悉西湖,也与西湖最有感情的诗人。

    1、听读,正字音。

    找出韵脚,看押什么韵?

    2、齐读,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钱塘湖的?

    (提示:诗人是骑马游西湖,诗中并没有清楚地交代具体路线,但根据诗的内容可以判断出来) 孤山寺北,湖东的白沙堤

    或首尾两联交代行踪,紧扣一个“行”字,从孤山写起,到白沙堤终!

    3、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刚刚我们找出的是诗的线索,接下来就让我们逐句的学习这首诗。

    为什么说“云脚低”?

    (“云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

    所以,诗的首联写了湖上春水初涨,天上白云重重,水色天光,一片迷茫的景象,勾勒出西湖早春的大致轮廓。

    2、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就是全诗的重点,这两联扣住了一个“春”字。一般来说,描写春天应离不了花草,小鸟,就一点来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它又有它的高明之处,即紧紧扣住了初春特征。

    那作者到底是怎样描写出初春的特征的呢,这里我们用“剥而复加”的方法,来赏析诗句,即先把诗句的修饰语剥下来,剩下句子的主干,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加上去,每加一层,分析一层,这样“剥而复加”的过程就是一个诗歌赏析的过程。

    我们先来看颔联,颔联的主干是什么?

    莺争树----------------燕啄泥 “莺争树,燕啄泥”是两个主谓结构,“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但是这并不能体现早春特色。

    那我们接下来看第二层。加了个“暖”字,暖树是什么?暖树是向阳的枝头,黄莺争抢向阳的枝头,是因为春寒料峭,他们还惧怕早春的寒意,下半句加了个“春”字,说明冬天已经过去,泥土已经解冻,变得柔软湿润,透着春的气息,大自然已经从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了。

    到了第三层:加了个“早”字和“新”字,这两个字,写出了人们初见莺燕的喜悦。早莺出来了,新燕归来了,人们仿佛带着满脸欣喜的神色,在用手指指点点,迎接捎来春的消息的使者。他们或许会想:连黄莺,燕子都来了,身上厚重的棉衣应该脱掉了,像黄莺,燕子一样,欢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了。

    (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

    好~那么第四层:加了个“几处”“谁家”,注意,这里不是“处处”“家家”,

    范围上是有很大限制的,用语也极有分寸,一方面因为少而带有欣喜之情,另一方面这时毕竟还是初春,还没有到“到处莺歌燕舞”的时候。所以这两个词, 可以说准确的把握住初春的特征。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经过这么四层分析下来,初春景色也就跃然纸上。所以用这种“剥而复加”的方法来学习诗句,使我们更容易体会到诗句的意境。

    3、指导学生用“剥而复加,层层赏析”的方法欣赏颈联:

    花迷人眼------------------------草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同样,“花迷人眼,草没马蹄”也是两个主谓结构,是一般的陈述。 第一层:加了个“乱”字,使人想到朱自清《春》的句子“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几句话给“乱”字作了最好的注解,由此也可以联想到花的勃勃生机。加了个“浅”字,说明草也就是寸许光景,马蹄踏在录草如茵的草地上,那草儿嫩绿的汁液可曾染绿了马蹄?

    第二层:加了个“渐欲”加了个“才能”用词更是精确,那野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迎风盛开,“渐欲”使人想起不久以后姹紫嫣红一片,岂不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才能”显示春草虽生长很快,但毕竟才是初春,草还来不及长得太深,不久过后,草长莺飞,那一片西湖早春的醉人春色,定会叫人流连忘返。

    颔联、颈联处处(意象)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可谓“有情” !

    4、尾联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都说这联直抒胸臆,那个词能够体现呢?? (最爱)“不足”

    那白沙堤里有着别样的情趣,使人流连往返呀!

    这情中又含景,可见,使人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诗人从孤山、贾亭开始,写到湖东、白堤为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于鸟语花香。最后,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3、把这首七言律师改写成一篇游记,以《游西湖》为题,不少于400字。

    钱塘湖春行课件【篇11】

    1、师:在品诗之前先提一个学习要求:学完这首七言律诗后把它改写为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短文。所以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就从写作的角度去讨论一些问题。

    2、师生研讨:①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

    看出。

    ②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明确: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③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④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学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话表述对钱塘湖的赞美之情,形式为“钱塘湖啊,你……”(幻灯片)

    4、教师小结:学完整首诗,我们能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的喜悦之情。在细笔描绘景物时,他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

    春潮、浅草等等,写这些具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是为了表达

    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所以虽是写

    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写景是抒情的基础

    抒情是写景的目的。

    5、再次齐读全诗,当堂背诵。

    【钱塘湖春行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