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好音乐课件收藏
  • 好音乐课件

    发表时间:2024-02-03

    好音乐课件收藏。

    希望这份“好音乐课件”能够满足您的期望,如果你觉得这个资源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 教案和课件是高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好音乐课件【篇1】

    一、说活动的内容:

    《快乐的音乐会》从调式上说,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曲调欢快活泼、琅琅上口,从歌词来说,歌词风趣幽默,拟人化强,整体比较贴近幼儿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幼儿十分喜欢小动物,更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起唱歌游戏,沉浸在欢快热闹的气氛当中。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这首歌曲中还含有休止符、儿化音、象声词等,能让幼儿感受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就是说,这节课在内容上隐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幼儿现有的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的提升。我们知道,同一个内容,不同的要求可以放在不同年龄班来上。这首歌曲如果放在中班可以作为欣赏活动进行教学,而作为歌唱活动就比较适合放在大班第一学期的第一课时进行,本次活动就是作为歌唱活动来设计的。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大班幼儿的音域,将歌曲改为了降E调。

    二、说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对这一首歌曲的认识和把握,认为本次活动重点应该是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特点,并能够在图谱的提示和辅助作用下,掌握休止符节奏和两段歌词中象声词的不同节奏:滋妞妞滋妞滋妞得儿喂;的的打打的的打打的打得儿喂,初步学习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这首歌曲的难点之一是休止符节奏0××,还有就是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节奏不一样,而且这一节奏还与休止符节奏紧紧相连,作为第一课时的新授内容,应该作为难点来解决。借助形象的图谱和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幼儿理解并正确表现休止符和不同乐器的声音节奏,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方法。

    三、说活动的目标:

    1、尝试根据图谱提示学习歌曲,体验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快乐。2、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这两个目标都是根据新《纲要》中要把强调幼儿的感受、体验和自主探索和学习放在第一位,避免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灌输等新精神、新理念而设置的。

    四、说活动的准备:

    本次活动需要从两个方面准备,物质准备:(师)设计的图谱一套、(幼儿)每组一套图谱;经验准备:幼儿对乐器有一些认知经验。教具准备我们遵循了直观形象性、适宜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原则,能够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益。

    五、说活动的组织过程:

    根据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活动强调幼儿的感受欣赏,自主探索和发现,大胆尝试和表现,幼儿自由讨论发现难题、教师适当介入等,围绕“欣赏感受——理解学习——自由探索、尝试——教师帮助解决难题,提升经验——充分表现”这一思路展开活动。活动一共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幼儿完整欣赏感受音乐旋律

    首先是给幼儿听觉(纯音乐)欣赏和感受(听!森林里传来了音乐声,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听了这段音乐,你们猜猜森林里正在干什么事情?)让幼儿自由理解想象音乐表达的欢快和热闹的意境。

    根据歌曲的特点,我们采用分段教学,由此引出——

    第二个层次: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在图谱的辅助作用下学习演唱第一段歌曲。

    在第一段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给幼儿听觉上的刺激,因为音乐首先是聆听的艺术:

    1、教师清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的第一段。

    师:“原来森林里真的在开音乐会,我们一起来听听都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

    (1)“你刚才听到哪个小乐器在唱歌?它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谁来学一学?”(引导幼儿在老师范唱的过程中发现小胡琴声音图谱代表的含义,学习看图谱演唱小胡琴的声音。)

    (2)引导幼儿自主发现小胡琴声音后面小嘴巴和小花代表的含义。

    (3)教师发出疑问“咦?哪些小动物也来参加音乐会了?”(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学唱第一段歌曲的后半部分)

    (4)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引导幼儿自由发现小胡琴后面缺少了小嘴巴和小花)

    (5)师幼带着检查的目的共同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师:“那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看看你们说的对不对?”

    (7)幼儿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老师只用口型,没有声音)

    第三个层次:幼儿尝试看图谱、听伴奏自由探索演唱歌曲第二段。

    在让幼儿学习第二段歌词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相结合,自由发现和教师适当介入相结合的方式。(第二段改换成自主学习,是为了避免音乐课歌唱活动教学时重复唱的单一形式,也是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

    (1)幼儿听音乐看图谱自由探索。

    师:“小胡琴演奏完了,接下来哪个小乐器来演奏呢?它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小狗小猫听到了又怎么样了?请你们到边上找找看,等会儿告诉我。”

    (2)请幼儿自由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幼儿用歌曲里的语言表达出来。(重点是小喇叭声音和疑问词的地方)

    师:“你看懂了什么地方?”

    (3)幼儿尝试跟音乐唱出歌曲第二段,教师适当提示。

    (1)教师帮助幼儿解决难点。

    师:“还有没有什么地方不会的?”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老师只用口型,没有声音)

    第四个层次:幼儿完整看图谱演唱歌曲。

    (1)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师:“你们有没有学会?怎么这么快就学会的?是有了谁的帮忙?那你们想不想看着图谱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引导幼儿体会图谱在学唱歌曲时的作用)

    (2)引导幼儿体会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并带着情绪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好听吗?你觉得什么地方最好听,最有趣?我们来学学看。”

    “那我们再来演唱一遍,这次,你觉得开心的地方就用开心的声音,带上开心的表情;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就用有趣的声音,带上有趣的表情哦!”

    (2)脱离图谱,幼儿用声音、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

    师:“你们觉得这个音乐会怎么样?那我们给这个音乐会起个什么好听的名字呢?”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快乐的音乐会》演唱一遍吧!”

    延伸活动:

    活动结束时应该给幼儿留下悬念,让幼儿带着好奇和探究的念头,精神饱满地去自由探索。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开音乐会啊?如果你们来开音乐会,你还会请哪些小乐器来?它们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纵观整个活动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教育理念:

    1、关注幼儿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是简单地教幼儿学唱歌曲,而是通过一些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提供给幼儿更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让幼儿在听听、看看、猜猜、唱唱、玩玩中学会了歌曲。

    2、关注幼儿的有效发展。有效教学的内涵就是通过教学,使幼儿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幼儿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可以让幼儿获得认知(主要是歌曲中出现的几种节奏型);情感(愉悦陶冶幼儿的心灵,体验与动物朋友游戏、唱歌、表演带来的快乐);学习能力(观察力、倾听力、语言组织能力、模仿和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关注音乐作品美感的传递与表现。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幽默和风趣,通过图片的设计,教师的歌声、表情、情绪的带动和感染,营造相应的情境氛围,帮助幼儿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意境。

    整个活动流程自然流畅,层次清晰,学习策略适合幼儿的学习节奏,能让孩子们处在积极的审美体验中,达到高效学习和审美体验的和谐统一。当然,这节课所依据的教育理念和理论支撑很多,我只是重点从音乐有效教学和幼儿的自主学习这两方面来说的,希望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建议。

    好音乐课件【篇2】

    教学目 标:

    学习课文二、三、四段,了解扬科怎样爱音乐,理解句子的含义,了解在剥削制度下,穷人孩子的悲惨命运,感受作者对剥削制度的憎恨。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理 念:

    以学法引路 ,多读多悟,通过多元互动,让学生在听、说、读、看、想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杨科对音乐的喜爱和当时现实的残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1、检查对文章大概意思和第一段内容的了解。

    2、强调单元训练目标——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课堂学习任务。

    二、深入学习第二段,着重指导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个别朗读,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扬科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圈出扬科听到的乐声。

    2、为什么扬科把这些听到的响声说成是乐声呢?出示“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

    ①指导学习:“凡是”提出条件,“都”表示结果。

    ②联系课文,说说扬科是怎样“注意听着”的。

    3、理解“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说说这句话的表面意思,

    ①根据对“注意听着”的理解说说这句话包含着的意思。

    ②指导感情朗读,体现扬科“沉浸在美妙的音响中”。

    ③回归学习提示进一步领会理解句子的方法,完成作业题四(1)。

    4、集体朗读这一段填空:凡是扬科有空的时候,他都——。

    5、小结:对扬科来说自然界的响声都是美妙的音乐,扬科爱音乐真是如痴如醉。

    三、学习第三段,尝试运用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独立操作。

    1、自由朗读思考:扬科爱听乐声,当他听到真正的音乐和歌声,又有怎样的感受呢?划出扬科感受的语句。

    ①反馈出示: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用“凡是……教……”改写这句话,说出表面意思。

    ②播放提琴合奏曲,范读。学生体会扬科的感受,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③指导感情朗读,比较“兴奋”和“陶醉”的不同读法。

    2、找出最能看出扬科爱音乐的语句读一读。自由讨论并反馈。说出“要是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的含义。

    想象画面及扬科的感受。

    4、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扬科听音乐爱提琴,通过句子含义的理解,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爱提琴已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他愿意为音乐献出一切甚至于生命。

    四、独立学习第四段,运用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提出要求:

    a默读第四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b运用“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完成作业四。

    c想想扬科是怎样爱音乐的,寻找疑难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从第四段中你学懂了什么?

    (2)出示“……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慢慢地向着移动。”说含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而“不顾一切”?“无法抗拒的力量”又是什么力量?

    (评议、指名读、集体读。

    3、质疑问难。学生自由讨论还有什么不懂?教师点拨。

    4、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凡是……都……”谈谈感受,说一句话。

    五、围绕课堂学习任务总结。

    六、作业六:用“凡是……都……”造句。

    附板书: 小音乐家扬科

    爱乐声 沉浸

    爱乐器 陶醉

    摸小提琴

    好音乐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创编这一集体舞,培养与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通过队形的穿、绕及舞蹈动作来表现花篮的手工编织过程。

    3、 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舞蹈 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编花蓝》及入场的乐曲磁带、录音机

    2、五颜六色的绢花一束

    3、每人一个利用方便面碗等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花蓝编织的半成品

    4、 模具(演示队形)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韵律活动《郊游》入场

    2、 发声练习《欢乐颂》 练习跳音与连音

    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衬词

    3、 复习歌曲《夏天》

    (二) 基本部分

    1、 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蓝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蓝的愿望。

    2、 播放《编花蓝》的歌曲,幼儿手工操 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蓝,感受编织的方法。

    3、 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蓝(分组进行)

    4、 创编舞蹈《编花蓝》

    (1) 出示玩具花蓝,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

    (2) 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

    (3) 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

    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

    (4) 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

    a、 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

    b、 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

    c、 男女互换,女孩子做“枝条”教师启发“枝条在来回穿动时,除了用小碎步表现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舞步来表现?”鼓励女孩子换一种舞步。

    活动结束

    (1) 节奏儿歌《我真的很不错》

    (2) “我们一起到更远的地方去玩一玩吧”-随《效游》的音乐出活动室。

    好音乐课件【篇4】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菩提树》,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菩提树》是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课的一节欣赏课。作品为E调,3/4拍,情绪是抒情地,旋律性强,表达流浪者见到菩提树时,对过去甜蜜爱情的回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三连音,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掌握艺术歌曲的特征,感受作品中浓郁的德奥民歌风格,从而获得对艺术歌曲的喜爱,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生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菩提树》,体会对美好生活的回忆,感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范唱、讨论、分析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艺术歌曲基本的创作技巧,提高对艺术歌曲的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正确掌握三连音。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注意三连音的节奏型;熟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难点是掌握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体会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学法:试唱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谈话法的方式进行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舒伯特的肖像图,并提问:关于这个人大家了解多少?学生自由回答。我进行总结:这是西方音乐史上非常多产一位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作品,他就是舒伯特。并顺势揭示课题《菩提树》。

    这样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导入课堂。

    第二环节是整体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完整播放歌曲《菩提树》,并提问听完作品后的感受;其次,我会提问学生简单的问题;然后,我会再次聆听歌曲;最后,我会将知识点进行总结。

    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教师介绍舒伯特的生平,介绍生活背景和《菩提树》的创作背景;其次,我会播放《菩提树》,并询问作品的旋律特征,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自由回答后,我会总结:这是一首比较抒情、略带伤感的艺术歌曲,曲调质朴、旋律起伏有序,而且旋律中出现了三连音。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跟老师哼唱主题旋律。再次,我会播放钢琴版本的《菩提树》进行欣赏。再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讨论艺术歌曲的特征并总结艺术歌曲的旋律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歌词都是名人诗篇,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要求较高,伴奏一般都具有独立意义,地位很高,而且可以作为音乐会曲目单独演奏。最后,带着对作品的理解再次聆听艺术歌曲《菩提树》。

    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歌曲,是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播放舒伯特另外一首艺术歌曲《野玫瑰》,请学生聆听,并谈谈这两首歌曲的异同之处。并进行实践展评。

    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编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播放《菩提树》的音频,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呼吁学生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立足当下,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真善美。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让学生聆听中国作曲家赵元任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感受其中的意境。能将课堂上的知识点延伸到课堂之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好音乐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歌曲的藏族风格,体验少数民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表达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准确地歌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太阳和月亮”的“亮”字和“他们的妈妈”的“妈”处的节拍。

    教材分析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歌词具有民族风格,以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来比喻藏汉是一家,质朴而亲切。歌曲旋律具有藏族民歌的风格,调式为具有变宫的六声羽调式,旋律中充满了等藏族民歌惯用的音调进行和等具有转调性质的音调,这就使歌曲的旋律具有与歌词相吻合的民族的风格。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上句落在属音下句落在主音具有呼应关系,由于这两个乐句相似,学生容易混淆,教唱时需注意对比。第二乐段从全歌的最高音“6”开始,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向属调离调,随即又转回原调。第二乐句是全歌的主题,后半句重复第一乐段的音调,为典型的“换头留尾”的乐句发展手法。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阶段目标:初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感受歌曲情绪。

    1.初次聆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请学生听后谈谈对歌曲的初步印象。

    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出示《一个妈妈的女儿》曲谱介绍歌曲,复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二、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分段学习歌曲,对比歌曲乐句的旋律,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再次聆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请学生听出歌曲的高潮部分并为歌曲分段。

    第一乐段(;第二乐段(

    2.分乐段学习歌曲旋律。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二乐句旋律,请学生进行分辨旋律不同的地方,出示第一乐句谱例、第二乐句谱例。

    (二乐句,先不看连线模唱,再加入连线模唱。注意根据学生情况加入颤音记号演唱,如觉得较难可以先不加。

    (3)熟练后,回到原速完整地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1)教师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第三乐句音响,并出示第三乐句谱例。

    (2)教师带着学生打着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三乐句。

    (第四乐句谱例,请学生分别听这两个乐句的旋律进行比较,寻找两个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4)教师带着学生打着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四乐句。

    (5)熟练后,回到原速完整地唱歌曲的第二乐段。

    3.完整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1)加入歌词,连贯地演唱歌曲。

    (2)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伴奏完整并深情地演唱。

    三、歌曲的藏族风格

    阶段目标:使学生了解歌曲中包含的藏族民歌惯用的旋律。

    1.教师介绍歌曲中等藏族民歌惯用的曲调行进和歌曲中等具有转调性质的音调,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具有与歌词相吻合的藏族民歌风格。

    2.学生们试着唱一唱歌曲中含有这些旋律的乐句。

    四、拓展音乐视野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熟悉的藏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和藏族歌曲惯用的旋律。

    教师介绍一些具有藏族风格的歌曲如:《天路》《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请学生和教师一起视唱歌曲的谱例片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的民歌。这首比较难唱的歌曲同学们学得很快,声音和表情上还要更一步提高。希望课后同学们多唱多听藏族民歌。

    好音乐课件【篇6】

    [说教材]

    一、 说课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小学音乐沿海版第十二册第三课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二、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国家教委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解全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教学目标。并明确了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介绍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音乐教学大纲为我们的欣赏教学指明了方向。

    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

    三、 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作曲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目标:

    1、 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欢歌漫舞的热烈气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

    2、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3、 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

    五、教学重点:

    1、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2、掌握瑶族舞曲的节奏及音乐风格特点。

    六、教学难点:

    1、 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

    2、 给舞曲创作打击乐伴奏谱。

    [说教法]

    大纲中指出: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已有的音乐水准进行教学,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力,让学生联想瑶族人民在表演歌舞时的情境,动手创作,动脑分析,动口说想象的思路,学生亲身参与乐曲的分析,创作,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二、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瑶族音乐的特点,并为舞曲创作伴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三、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媒体,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更加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指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音乐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于整个身体的感应来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鉴别。本节课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运用民族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多声部训练和合奏训练,加强对主题音乐的理解。

    五、注意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学生动脑思维,采用尝试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进行音乐创作,观察分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说学法]

    音乐心理学学科的研究指出:音乐欣赏应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即从音响感知出发,进入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阶段,最后达到认识领悟音乐的思想,背景,意境,创作手法等理性阶段,只有把四者紧密结合,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才能达到一个感性、理性统一的“全方位”欣赏阶段,为此,我创设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

    一、 在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指导与渗透,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联觉现象,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我们利用多媒体助教的手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从对乐曲听觉上的感觉升华到对乐曲的联想,联想到瑶族人民表演歌舞时的情景。

    三、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

    [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 先让学生讲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看法。

    2、 点题:《瑶族舞曲》。

    3、 看一组瑶族风情的介绍片段。 引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点题,引起学生倾听的愿望。采用多媒体影像,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瑶族的风情及音乐特点。

    二、欣赏全曲:

    1、 体会全曲情绪,说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2、 介绍作曲家和音乐创作背景。

    3、 介绍瑶族的民族风情和音乐特点。 让学生感受舞蹈的热情奔放,从而感受乐曲的美妙之处,进入舞曲的情景。

    三、分段欣赏:

    1、 引子部分:633 633|633 633|17 1.2|3.2 3.2|2.1 1. 7 | 6 0 |

    A、 先提问:引子部分的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引子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

    B、听录音,请学生回答问题。引子描写的情景:在月光下,把人们带进了瑶寨。

    C、 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找出瑶族长鼓舞的节奏型。 Χ ΧΧ | Χ ΧΧ |

    2、音乐A段:

    63 36| 2. 1 |72 17|6.5 3|6.7 12|3.5 32|123 21|6 0|

    A、先提问:A段第一主题的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

    B、听录音,请学生回答问题。描写的情景:抒情、优美、瑶族姑娘翩翩起舞。

    C、为第一主题音乐设计伴奏谱小铃:ΧΟ|Χ Ο| Χ Ο | Χ Ο |双响:ΟΟ|Ο Ο|ΧΧΧΧ|ΧΧΧΧ|铃鼓:ΟΟ|ΟΟ| Χ— | Χ— |大鼓ΧΧΧ|ΧΧ| ΧΧΧ| Χ Χ |注:大鼓模仿长鼓的节奏。

    总结升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好音乐课件【篇7】

    1.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3.能够参与表演;

    4.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5.自由体验打击乐伴奏。

    重点:

    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下蛋罗)说课 教案 人音版第二册音乐说课,标签:小学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难点:

    选择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一、组织教学:

    1、开着火车进教室;(唱《火车开了》进教室)

    2、情景设计:

    (1)导入情景:

    师: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新农场。瞧,老师们已经先在这里等着我们了,让我们扬起手打个招呼吧——嗨,老师们好!(示意学生一起打招呼,减缓学生课堂压力)

    (2)简单节奏、音型练习

    师:听,农场里的小动物们叫得多欢啦,聪明的小朋友们,听一听,是哪些小动物的声音啊?

    师:小牛 | 怎样 | 叫 — ?‖ 生:哞— | 哞— | 哞哞 哞哞 哞— ‖

    师:小鸡 | 怎样 | 叫 — ?‖ 生:叽叽 叽 | 叽叽 叽| 叽叽 叽叽| 叽—‖

    师:小鸭怎样叫? 小猫怎样叫?(依次)

    师:哟,小动物可真多,有小牛,有小鸡,有小鸭,还有小猫,多热闹啊!可这个时候,小猫说话了:瞄—,我平时是这样叫的,可不象你们唱的那样快啊!

    师:对呀,老师告诉你们啊,歌里的声音总是把生活里的声音美化了,所以会有一点小小的差别,那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学学小猫平时是怎么叫的。(学猫叫)

    (3)学习新课节奏片段

    A、引出节奏段落

    师:好的,我亲爱的小猫们,让我们一起来唱唱歌吧,也请你们猜一猜,谁和小猫在一起?

    学生学猫叫,老师念节奏:咯咯咯咯 哒 ︱ 咯咯咯咯 哒︱ 咯哒 咯哒 ︱ 咯咯 哒 ‖

    B、出示节奏型,学习节奏

    师:你们猜出来了吗,谁和小猫在一起?(抽生)

    师:恩,原来小猫和大母鸡是好朋友,大母鸡不停的叫着,象是要告诉小猫什么事情,那大母鸡在说什么,让我们来模仿一下:(拍手读节奏,生模仿师打节奏)

    师:真棒!那大母鸡还给它加上了歌词,我们再来学一学。

    师:或许小朋友们都听不懂大母鸡在说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它很高兴,让我们带着高兴的情绪和表情再学一学。(拍手、带情绪读节奏)

    二、新课导入:

    1、初听,了解歌曲内容:(播放音乐)

    师:真是棒极了,那大母鸡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聪明的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听一听下面的音乐,猜一猜,看谁猜得最准确?

    2、揭示课题:

    师:大母鸡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它生了好多好多的蛋,而且非常的大)

    揭示课题:所以,大母鸡才会大声的告诉所有的人:《下蛋罗!》(打出课题)

    3、展开想象

    师:那么,谁能告诉我们,母鸡下蛋的样子是怎么样的'?(涨红脸儿,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坐草窝)能模仿一下吗?

    师:大母鸡下了那么多大大的鸡蛋,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快乐、幸福)

    师:猜一猜,大母鸡下蛋后,它最想把这个消息先告诉谁?

    三、感受:

    看动画听,感受其中趣味:(播放动画)

    师:是啊,做妈妈真不容易啊,让我们再来看看大母鸡下蛋的辛苦,和它下蛋后的快乐吧!

    (下蛋罗)说课 教案 人音版第二册音乐说课,标签:小学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四、学习歌词

    1、教师做示范

    师:大母鸡下蛋后可开心了,你听:(教师做动作朗读歌词)

    2、感叹号:

    师:认识它吗?(感叹号)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师:黑板上有两种颜色的感叹号,分别代表马路上的红绿灯,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师:让我们试着把感叹号的用意读出来!(试读一次)

    2、学生跟师做动作、学歌词

    师:真不错!你看,好多同学都跃跃欲试的想来学一学大母鸡生蛋的样子,请你们起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跟读歌词,跟做动作,把大母鸡的快乐表现出来)

    五、学唱歌曲:

    1、范唱,跟师做动作

    师:真棒,同学们学得真好,那么现在请你们一边跟老师做动作,一边听老师唱一遍。

    2、生对唱

    师:真不错,你看,农场里所有的小动物都围过来了,他们也想来学唱这首歌呢。这样吧,老师来唱歌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拍读节奏部分,看谁最认真、最准确。(教师在节奏部分加上响板)

    2、轻声跟唱(教师弹琴)

    师:哟,小动物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好吧,我亲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轻声跟琴完整的唱一遍吧,在节奏部分也请你们把手拍起来。

    3、完整演唱

    师:真好听,可惜啊,要是再把母鸡快乐的样子表现出来就更好了,让我们试着表现得快乐一些!

    六、认识、使用响板:

    1、认识响板

    师:老师用了一个打击乐来模仿大母鸡的声音,你们认识它吗?(出示响板)

    2、使用响板

    想一想,如果让你用它来模仿大母鸡的叫声为歌曲伴奏,你会用吗?(抽生)

    七、合作创编:

    1、伴奏(演示、提炼、训练、表演)

    师:好的,我请同学上来模仿大母鸡,请你先从老师黑板上拿到大母鸡的头饰戴到头上,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你是谁?

    那谁来小鸡呢?

    老师的农场里还有谁?哪个同学上台来。

    2、处理歌曲:

    师:母鸡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感受到了自豪和快乐,老师也越来越喜欢它了,相信大家都会很喜欢它,请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

    3、学生分组上台展示:

    分成打击乐组 表演组 演唱组

    八、作业:创编歌词

    师:看,小鸭过来了,小鸭这回可不依了,它也想小朋友们为他创编一段歌词,那聪明的小朋友们,就拜托你们啦!下节课请你拿来送给小鸭子吧!

    九、小结:

    好了,我亲爱的小鸡们,天色不早了,老师们和我们一起游览了一天,也很辛苦了,跟老师们说再见吧,拜拜!(下课)

    好音乐课件【篇8】

    设计意图:

    “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本单元以“巧嘴巴”组合,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声音创造之“巧”。听赏《我家小院嘴巴多》、《鸭子拌嘴》、《唱大戏》、《蝈蝈和蛐蛐》,增强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多种音响和好奇和兴趣,尝试模仿与表现。学唱歌曲《数鸭子》、《猜谜语》和有创意地练习“绕口令”,练练自己的“巧嘴巴”,让小朋友对拥有“巧嘴巴”充满信心,并体验到音乐更讲究声音之“巧”。

    单元目标:

    1、在听赏和演唱歌曲的活动中,感受音乐情绪,拓宽学生的动物知识面,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投入。

    3、通过练习《绕口令》和欣赏《鸭子拌嘴》,感受与了解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表达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的作用。

    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单元重点:

    1、能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今”。

    听赏歌曲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单元难点:

    1、用自已创作的节奏及不同的速度念出独特的“绕口令”。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编和表演乐曲的动作。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动:我的创造: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2、听:《我家小院嘴巴多》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我节奏念绕口令,知道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对表现情绪和气氛的作用。

    2、通过《我家小院嘴巴多》的听赏与表演,从各方面了解家畜和家禽的知识。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有节奏感地念绕口令,尽量与其他同学不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1、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游戏,游戏的题目是“请你跟我这样说”。

    出示:

    ①今天 天气 真正 好

    ②今天 天气 真正 好

    ③今天 天 气 真正 好

    【设计意图】:教师按不同的节奏、速度说一遍,学生跟一遍,并请学生找出不同点。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说的几句话,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相同话可以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来表达,不同的节奏与速度可丰富表达方式,并为以下绕口令学习起到示范与铺垫作用。

    2、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①出示绕口令

    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成果,一起跟着读一读、比一比,哪一组的绕口令念得最有创意。

    ②教师总结表扬

    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创作,感受创作的乐趣,并在朗读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评价。

    三、学习“我家小院嘴巴多”

    (一)情境创设

    师:其实,老师家的小院里也有很多的巧嘴巴,你们猜是什么?

    生: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并模仿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增加对各种动物的了解与热爱,并为以下的演一演作好准备。

    (二)导入学习

    1、学生听录音范唱,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合唱吧。

    2、跟着录音唱一唱,并模仿动物的动作演一演。

    演一演。

    ①说出其它动物的特征,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编歌词。

    ②根据创编的歌词唱一唱、演一演。

    【设计意图】:学习书本上的歌词后,创作自己的歌词并实践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1、师:今天,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念了绕口令,并给乐曲《我家小院嘴巴多》编了第二段歌词,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

    (出示顺口溜“巧嘴巴”,生齐读。)

    2、随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出教室。

    上课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数鸭子》

    2、听:《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数鸭子》,能用唱名跟老师模唱该歌歌谱,并背唱这首歌。

    2、通过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打击乐器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演奏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并能有所描述。

    教学重点:

    能有表情地背唱《数鸭子》。

    教学难点:

    感受节奏与速度对乐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数鸭子》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数鸭子》

    1、听录音范唱

    师:上节课,我们在小院里看到了那么多的巧嘴巴,热闹的气氛引来了一群鸭子。瞧,它们过来了。听录音范唱,熟悉旋律,整体感受歌曲。

    2、有节奏地跟教师读歌词,并用动作模仿鸭子的形象。www。xkb1。com

    【设计意图】: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同时,为以下的表演唱做准备。

    3、学生随着《数鸭子》的范唱乐复学唱歌曲,并随歌曲自由律动。

    4、分组演唱两段歌词,并交换演唱内容。

    5、跟老师模唱歌谱。

    6、背唱这首歌,并请学生上台表演唱。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巩固歌曲的教学。

    三、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

    1、初听乐曲,初步整体感受乐曲形象。

    导入:这么多活泼的鸭子我们数也数不清,哎呀,现在它们又在干嘛呀?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总结:原来鸭子们在拌嘴呢,导出曲目《鸭子拌嘴》。

    【设计意图】:学生在描绘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师在学生的发言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出欣赏的题目。

    2、复听乐曲用动作模仿鸭子拌嘴,体验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乐曲的重要性。

    学生分成几组,边听音乐,边想象自己就是那群鸭子中的一只,随着音乐的进行用动作来模仿鸭子拌嘴的情景,并对有创意的动作小组予以激励表扬。

    上课时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猜谜谣》

    2、听 《蝈蝈和蛐蛐》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并拓宽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通过听赏和表演《蝈蝈和蛐蛐》,了解这两种昆虫。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

    歌曲《猜谜谣》中衬词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一)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游戏,熟悉歌曲内容,并且不公布谜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三)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这本来就是一首儿歌,颇具幽默性,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既熟悉了歌词内容,又熟悉了歌词节奏,诱发了学习兴趣。

    (四)学唱歌曲

    1、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听一听,演一演《蝈蝈和蛐蛐》(男声独唱)

    师:这两只昆虫长得多像呀,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点后,教师可再介绍一下这两种昆虫。

    【设计意图】: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增长学生的知识面。

    2、欣赏

    ①初听乐曲,熟悉乐曲。

    师:听,现在蝈蝈和蛐蛐它们唱起了歌,听听看,它们唱得到底是什么?

    ②复听乐曲,巩固拓展。

    学生根据乐曲描绘的音乐形象来表演和想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唱大戏》

    2、拓展 综合表演本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大戏》和念念白,了解戏曲的打击伴奏乐器,初步了解戏曲锣鼓经。

    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教学重点:

    跟着《唱大戏》的音乐准确地念念白。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本单元中的“巧嘴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跟很多的动物巧嘴巴做了好朋友。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听听它的嘴巴巧不巧。

    教师拿出一件戏曲打击乐器,如锣、钗等,敲出丰富的节奏,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件乐器在什么情况下用得比较多?

    生回答戏曲。

    欣赏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引出歌曲题目《唱大戏》

    【设计意图】:在导入的同时,初步了解戏曲中的打击乐器。

    二、学习《唱大戏》

    师:你们有没有看过唱大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唱大戏吧!

    1、听听《唱大戏》,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戏曲元素。

    2、跟着《唱大戏》的音乐念一念歌曲中的念白。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并初步接触戏曲锣鼓经。单并不要求掌握。

    三、综合拓展

    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巧嘴巴,同时你们的嘴巴也越来越巧了,那你们还记得这些巧嘴巴都唱了些什么呢?(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巧嘴巴,这要靠同学们不断地去寻找、去发现。

    【设计意图】:所学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知道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并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音乐。

    师:呀,所有的巧嘴巴都到这儿来了,我们一起来开个联欢会吧。现在请同学们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内容,可以自己一个人独自表演,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准备一下,要拿出最好的水平来哦!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小小的奖励呢!

    生:自由组合排练,并踊跃上台表演。

    老师根据表演的情况,评出各奖项,如:大大方方奖、最佳台风奖、最佳效果奖、最佳节目奖等等。

    《数鸭子》教学反思

    《数鸭子》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歌,很多小朋友张嘴就能够唱出来。但是殊不知,越是熟悉的歌曲,学生的优越感就越强烈,就会毫不吝啬的大声唱出来,这样就少了聆听的步骤,容易出错。

    三班教学这一课时,初听《 数鸭子》这首歌时,有些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而且我发现那些学生的口型跟歌词都合得上。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把原本要聆听两遍的,改成一遍。接着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然后就跟着伴奏慢慢地加歌词。一遍结束之后,学生已经基本会唱了,接下来的两遍随录音范唱,学生都唱得很好,没多少时间,学生已经很快掌握了这首歌曲,比我预设的快得多。但是在教学后期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演唱歌曲后,用动作来表现的时候,就不能两者兼顾了,记得动作就不会唱,能唱就不能演,并且学生在节奏上还掌握得不是很好。而且就连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也忽视了。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在一班上这一课时,我吸取在三班的教训。由于很多小朋友在学前班都已欣赏或演唱过,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把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改放在了“o”四分休止符的感受和运用上。首先创设情境,感受表现休止符。通过设计音乐游戏“木头人”表现休止符。学生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可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可同学间相互配合,音乐停止时,学生马上摆出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可爱造型。再让学生哼唱这一旋律,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在“拍肩、打响舌等。“木头人”游戏是一个学生比较熟悉,又简单易学的游戏,在课堂运用中,给其配上简单的旋律,能让学生把音乐和游戏结合起来,进一步用肢体语言表现休止符。其次在情境中演唱休止符。学生模仿鸭子的可爱样子学一学,进一步在情境中表现四分休止符。再进行歌曲教学,初听歌曲《数鸭子》,生随琴演唱,休止符“o”用鸭子叫声“ga”来表示,边演唱边进行即兴表演。随后进行歌曲创编。在整堂课的设计中,着眼于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运用四分休止符,动中感受、体验,玩中表现,唱中运用。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爱动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善于模仿,喜好游戏,他们的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往往与活跃的肢体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对于相对枯燥、单调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游戏贯彻于四分休止符的教学,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游戏中,在玩乐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学会这一基本乐理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教师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

    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地体会到了: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

    【好音乐课件收藏】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