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百家争鸣的课件经典七篇
  • 百家争鸣的课件

    发表时间:2024-01-29

    百家争鸣的课件经典七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资料,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自己撰写出优质的教学课件。准备好教案课件可以帮助新老师增加自信,但是在网络上是否存在可以参考的优质教案课件呢?经过筛选,笔者发现“百家争鸣的课件”是一篇值得阅读的文章之一。希望我所分享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使您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百家争鸣的课件 篇1

    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觉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

    1、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2、“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

    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新课讲授

    (分组阅读)每个同学分别找到自己组对应人物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

    第1、 2小组——孔子(儒)

    [学生活动1]

    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的生平

    (通过假设这一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达到了解孔子的目的)

    (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后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54岁时因鲁君不听朝政,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任用。14年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工作。5年后逝世。

    [学生活动2] 随堂小品:因材施教

    (参考)教材p44上的文字材料(补充)学生公西华的询问与孔子的答复

    (提醒)注意表演时的人物性格和神情

    (引申)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学“问”

    (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外,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

    (联系)语文教学“《论语十则》”

    (从进度上看,高一语文教学刚好教到《论语十则》这一课,可与历史教学实现互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通之处,如下面提到的周国平《人生寓言》等,这与历史课向历史与社会课的改革也是一致的)

    (启发思考)1、孔子的教学思想给你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启发么?

    2、可能你已经理解并记住了这些言论,但落实到行动中了么?

    (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如何更好的实现启发式教学,做好这样的“君子”,是教学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

    (简介)孔子的政治思想:“仁”——的道德准则

    (说明)“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苛政猛于虎”,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反对暴政虐民。

    (对高一的学生而言,过多直接引用古语加以说明,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一一加以解释,又不为时间所允许,故而在授课过程中只选择具典型意义的言论加以解释,下同)

    第3小组——孟子、荀子(儒)

    [学生活动3] 知识竞赛

    (抢答/备注)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

    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为题的文章叫什么/八股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通过知识抢答这一方式促使学生多接触这方面的课外知识,实现探究性学习,同时通过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对本课内容加以补充)

    (小结)孟子的生平: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游历数国,阐述其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思想:“仁政”——“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赋税”、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其他:“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舍生取义”……

    (简介)荀子:名况,赵国人。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各派的学说思想,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儒学大师和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说明)斗转星移、暑往秋来都是自然现象,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天地官而万物役”)

    第4小组——老子(道)

    (简介)老子生平: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道家创始人

    思想: 1、“道”——万物的本原,宇宙的准则

    “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礼治

    2、朴素的辨证法: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结合)教材p45“动脑筋”以柔克刚

    (说明)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回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学生活动4]

    找出你所知道的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的事例或理论

    (备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孔子、韩非子、李连杰、施瓦辛格、周杰伦、丑小鸭、周国平《寓言两则》……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方式,带给学生关于成长的一些启示)

    第5小组——庄子(道)

    (简介)庄子生平:名周,宋国蒙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归隐。著有《庄子》一书。

    思想: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加消极。(无为、无己、绝圣弃智)

    [学生活动5]

    小调查:你读过《庄子》这本书么,你能给大家讲述其中的寓言故事么?

    (备注)朝三暮四、庖丁解牛、望洋兴叹、吐故纳新、贻笑大方、邯郸学步……

    (说明)本活动与下节历史活动课“《庄子》成语故事会”结合进行

    (从某种角度而言,历史本身即是由一个个故事组合而成,在历史教学过程 中,利用故事会这一形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6小组——墨子(墨)

    (简介)墨子生平: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墨子后学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对认识论,逻辑学,自然科学中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贡献。墨者组成具严格纪律的团体,服从其领袖“钜子”的指挥,过着简朴的生活。西汉后墨学渐趋衰微。

    思想:兼爱(“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节葬……

    [学生活动6] 简介墨子和公输班的故事

    (备注)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墨子赶到楚国,希望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要以大国欺侮小国,墨子与公输班在楚王面前设置沙盘,演习攻防。公输班用九种方法攻击,墨翟用九种方法防御。公输班不能取胜,最后,公输班说,“我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不说出来。”墨翟说:“我知道你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也不说出来。”楚王听不懂他们的哑谜,墨翟说:“公输班不过以为杀了我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我的三百余门徒已进入宋国,登城协防,等待作战。”楚王于是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第7小组——韩非子(法)

    [学生活动7] 简介韩非子和李斯的故事

    (备注)韩非子是战国后期韩国人,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他写了《孤愤》等文章,集为《韩非子》一书,这些文章为秦王嬴政读到,极为赞赏。当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时,李斯妒忌其才能,加以陷害,韩非逼迫服毒自杀。

    (简介)韩非子的思想:1、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世异事异,事异备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理论,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只有实行严刑重罚,统治才能巩固

    (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第8小组——孙武、孙膑(兵)

    (简介)孙武:春秋晚期人,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率军攻破楚国。代表作《孙子兵法》

    孙膑:前以介绍,此略,代表作《孙膑兵法》

    [学生活动8]

    你能给大家介绍《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的观点?

    (备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十击一,以众击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不战而屈人之兵”……

    (联系)对商业,学习的启发有哪些

    1—8个小组

    [学生活动9] 比较各学派间的异同

    (备注)如治国: 儒:仁政,后退的,希望回到西周时期

    道:无为而治,消极保守的,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时期

    法:法治,以向前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战争观:儒: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墨:反对非正义战争

    (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各学派间的异同,从而为思考下面的问题打下基础)

    新课小结

    [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我是一国国君/班主任,我认为应该以

    ? 来治理国家/班级

    (说明)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班级与治理一个国家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通过这种假定思考和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推荐一套好书)蔡自忠漫画集

    (说明)可以在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中,非常生动直观的了解诸子百家学说

    (介绍一个网站)

    (说明)一个很有意思的网络mud游戏,你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然后选用儒、道、墨、法、兵、农六种思想之一来发展自己的国家,不同的思想会带来不同的发展效果,想知道怎么回事?那就试一试吧!

    (如何将网络更好的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如何通过游戏这一普遍受学生喜爱的方式,更值得我们思考)

    教案说明

    本课属于思想史内容,理论性较强。故而教学的关键在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述,及通过多样化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和主动性;又由于内容较多,故而通过情境设置等方式,使问题可以作为专题,供学生课后进行探索性学习。如: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汉代以后被推崇备至,而当时却处处碰壁?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在近代被批判,而现代又为何加以重新认识?作为儒学大师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和李斯为何会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儒、道、法思想多有相对之处,为何常常为历代统治者同时采用?……此外,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些思想的深远影响,在感受这些思想魅力的同时,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有所启发。

    百家争鸣的课件 篇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

    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难点

    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一次集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00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

    看到这些,老师感慨:孔子究竟有什么价值,让这些政要精英们有如此行动、如此断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圣贤,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他们的魅力,寻找启迪。”

    【导入新课】

    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上突出了现实性,主题为“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围绕“儒家理论与市场理论”、“中华元典与现代文明”、“儒学与国民教育”等重大现实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

    俗话说“有实力才有魅力”,一个人在2500多年后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孔子的魅力在哪里?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推进新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概念

    (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o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合作探究1:“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人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合作探究2: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直接原因:各家学派代表著书立说,互相批驳,形成“争鸣”局面。

    3、主要派别代表:

    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P4历史纵横)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等。

    4、历史影响

    这些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派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合作探究3: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学生回答)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无人不晓。你对孔子知多少?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孔子生平。)

    1、孔子的思想

    合作探究4:对孔子思想中“仁”和“礼”的认识?

    (1)“仁”:①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德”是孔子“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②评价:这一思想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制约统治者对民众的过度盘剥,对中华民族传统理论道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礼”:①主要内容:“克己复礼”。②评价: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他承认阶级压迫,维护等级制度,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但“礼”的思想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力、制约社会下层的反叛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1)主张

    2.影响:①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②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孔子、孟子、荀子思想比较

    合作探究6:如何认识现代“以德治国”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德治”?

    (1)儒家的德治与今天所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

    ①德治的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②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德治的必要性: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加强道德建设,可以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1.道家

    (1)老子:①世界观: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净无为、知足寡欲。③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福祸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庄子:①把世间万物都看做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

    (1)代表:韩非子

    (2)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3)评价: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课后小结

    课后习题

    百家争鸣的课件 篇3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百家争鸣历史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题说明:本课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而来。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标准解读:1、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觉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

    2、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3、“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最好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最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

    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新课讲授

    (分组阅读)每个同学分别找到自己组对应人物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最好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

    第1、2小组——孔子(儒)

    [学生活动1]

    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的生平

    (通过假设这一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达到了解孔子的目的)

    (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后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54岁时因鲁君不听朝政,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任用。14年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工作。5年后逝世。

    [学生活动2]随堂小品:因材施教

    (参考)教材P44上的文字材料(补充)学生公西华的询问与孔子的答复

    (提醒)注意表演时的人物性格和神情

    (引申)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学“问”

    (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外,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

    (联系)语文教学“《论语十则》”

    (从进度上看,初一语文教学刚好教到《论语十则》这一课,可与历史教学实现互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通之处,如下面提到的周国平《人生寓言》等,这与历史课向历史与社会课的改革也是一致的)

    (启发思考)1、孔子的教学思想给你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启发么?

    2、可能你已经理解并记住了这些言论,但落实到行动中了么?

    (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如何更好的实现启发式教学,做好这样的“君子”,是教学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

    百家争鸣的课件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地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源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分析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3).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进行探究式学习。

    (2).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收集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3、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二、说教、学法

    (1)导谈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情景模仿的途径来学习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历史和感受历史。

    三、说学情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的教、学法,经过一学期的课改引导学生各方面都有关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学生不大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引入课题)

    (1)课前收集学生有关于以前学习过的诸子百家(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孙武、孙膑等)?通过提问回答初步了解诸子的一些情况。

    (2)、春秋战国时期都有哪些学派和著各的思想家?通过此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的主要内容。

    2、新课:

    (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通过以上论述让学生各个学习他的伟大及思想理论和教育理论。

    (2)通过填表认识主要四家学派的思想及著作,从而体现他们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

    3、小结:结合板书设计,让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百家争鸣的课件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地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源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分析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3)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孔子的了解,教育学生要有理想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对百家争鸣的学习要培养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3、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依据: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依据: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各家各派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经济上生产力飞速发展,政治上出现了竞相改革的风潮。

    二、教法应用:

    教法:主要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

    三、学法指导:

    1、学法: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指导学生树立大历史观,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2、学情分析:

    因为大多学生不大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教学过程:

    设计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六个环节。

    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千年孔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孔子,是重点,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演短剧:《孔子讲学》,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接着我又让学生分组,为孔子创办的学校设计一份招生广告,至于广告的内容,我给予了指导,让学生从招收对象,老师的教育思想,可以参阅的资料等方面来设计。通过这样一项活动,掌握孔子的教育思想及成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总结:2500年前的孔子因为其深邃的思想,精辟的理论,独特的人格魅力,引领了这个时代的新风尚,并以此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理想,有修养,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本节小字部分还介绍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因为这一问题,课标上没有要求,我做了简化处理,让学生课下为老子设计名片。节省了时间。

    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百家争鸣,我是这样设计的:百家争鸣的背景是难点,我将带领学生回顾前面的知识:经济上,生产力飞速发展,政治上出现了竞相改革的风潮,有这些知识的铺垫,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之后得出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我指导学生列表格,对知识进行整理,使之条理化,清晰化。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诸子百家的主张,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道辩论题:“校园里出现的吃零食,乱丢垃圾的现象用哪家的思想治理比较好?”让他们在相互辩驳中加深理解。利用历史来解决身边的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评判总结,并教育学生既要敢于表达自己又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培养学生优秀的个性品质。

    3、课堂小结:

    新课讲完以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可以列知识结构,可以列表格,可以勾画知识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练习:

    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巩固,我设计了几道练习题。

    5、布置作业:

    为了强化本课的知识,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对比孔子的教学方法,帮老师提提意见。

    6、板书设计

    百家争鸣的课件 篇6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第1课相同)

    落实课标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面临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带来思想的大解放,

    2、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起;

    3、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4、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

    5、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

    6、科技条件:自然科学领域成就突出,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7、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4个思想要点:仁政学说——思想核心;人性本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格。评价: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在唐代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荀子:4个思想要点:“明天人之分”与“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

    “性恶论”;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评价:综合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在很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子和墨家

    1、墨子的8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上天、节用、节葬。

    2、评价: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取征引;战国之后趋于没落。

    四.庄子和道家

    1、3个思想要点:哲学观点:齐物(任何事物本质相同);人生态度: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天人关系:不相胜(人必然顺从自然)。

    2、评价:不仅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在文学和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他的寓言和散文蕴含哲理,具有神奇浪漫风格,对后世文风有深远影响。

    五.韩非和法家

    1、5个思想要点: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以法为本,主张法治。

    2、影响:韩非的主张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

    1、吴起:文德与武备兼重的战略思想

    2、孙膑:强调把握战争规律,取得桂陵之战胜利;重视人的作用;创造利己形势;著有《孙膑兵法》,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七、“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

    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后世思想文化的基础,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因而,百家争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断作用。

    百家争鸣的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制作知识卡、观点辩论、图表归纳、小组竞赛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扩展思想、古为今用,增强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

    2、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准备《百家争鸣》的导学案及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分组收集各派思想家资料,制作学习卡片。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猜猜我是谁?”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将有许多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出现,我们先来猜猜他们分别是谁?(播放诸子百家人物图片,由学生竞猜人物名。导入新课《百家争鸣》。)

    设计意图: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二)预习检查(独学):

    百家连线,检查自主预习情况

    学派思想家所处时代

    (三)新课教学

    1、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板书)

    [提问]春秋战国时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讲述]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当时社会不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网罗人才;文化教育扩展出现文史阶层,文士们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活动一]百家讲坛

    合作展示:由各组用学习卡、图片、课件等形式展示各派主要人物图片及治国主张,加强合作学习能力和加深学生对诸子百家的了解,使课堂更生动丰富。(要求:学生展示、教师知识反馈、学生划要点)

    儒家:孔子,仁爱、以德化民、以礼治国、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老子,遵循自然法则,无为而治、朴素的辩证思想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节俭

    法家:韩非子,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

    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事备而后动”

    [提问]诸子百家中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的是哪家?它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待遇如何?

    儒家。没有受到重视。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3、[活动二]治国辩论:以上环节我们了解了各派主张,可谓各有各精彩,但作为意在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君主们终究会采纳哪派主张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发言)

    [点评]法家。因为在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受到秦国的重视。法家的治国主张成为秦王赢政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

    4、[活动三]百家名言竞猜(学生回答下列名言各是哪家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善用权术,建立权威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仁者无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兼相爱,交相利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

    君主须集中权势,用权术以静制动。

    为政以德。齐之以礼......

    (四)达标测试(反馈)

    1、知识归纳:诸子百家人物、时期、主张(板书)学派

    儒家人物孔子时代春秋晚期主要思想“仁”、以“德”化民,以“礼”治国、

    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道家

    墨家

    法家老子墨子韩非子

    孙武

    兵家

    孙膑战国时期春秋晚期战国前期战国时期春秋末期战国时期“仁政”、“民贵”、“君轻”遵循自然、“无为”、朴素的辩证思想“兼爱”、“非攻”、节俭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备而后动”

    (五)拓展探究

    1、案例分析: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铤而走险、偷盗钱财。如何处置这一件事?请各组用不同学派的主张来评论这一事件。

    师生共参与,老师扮演小偷,分组同学扮演诸子百家。共同探讨这一事件。

    2、古为今用:列举诸子百家思想在今天运用的例子

    诸子百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批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请你谈谈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有哪些体现?(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例如:

    儒家:“仁政”──“以德治国”

    礼治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富贵不能淫——廉政、廉洁、自律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全民教育

    因材施教——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法家: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墨家: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道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兵家:知己知彼——了解市场行情,确定投资方向......

    (六)课后作业

    纠错第一节

    【百家争鸣的课件经典七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