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十三篇
  •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发表时间:2024-01-09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十三篇。

    当老师新授课程时,通常都会准备教案和课件, 但是教案和课件中的知识点一定要设计得好。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这篇充满着灵感和智慧的“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文章绝对值得你珍藏,它将使你更加明智和成熟!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认识小数(第74~7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品价格,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下经历认识小数的过程。

    2.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3.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

    4.初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的读写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思考。

    1.同学们,老师想先做个调查。

    【出示:25元7.25元8.80元0.58元】

    这些数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同学们自由回答。

    2.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超市逛一逛,好吗?(出示主题图)看,这是超市的一角,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出这些物品的价格吗?

    3.在这些数里,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是我们还没学的?

    在这些数里只有1个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数(25),它是我们以前就认识的整数。其它用来表示价格的数是没学过的。

    4.观察这些没学过的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5.你知道小圆点叫什么名字吗?这样的数又叫什么数吗?请同学们看书的P74。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6.小结:像7.258.800.58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圆点叫小数点。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小数)

    二、结合生活,探索小数的读、写法。

    (一)小数的读、写法。

    1.师:我们的这个新朋友――小数点本领可真不小,它在数的中间一站,把数分成了两部分,这样的数应该怎么读呢?可把老师难住了,谁来帮帮我呢?谁会读这些数?

    [课件出示商品标价:小熊7.25元、风筝8.80元、布娃娃11.30元等]

    你是怎么会读的,是从哪里学的?

    读的真好,我们按照他的读法一起读一遍吧。

    2.师:读了这么多小数,你们认为小数该怎样读?

    四人小组先讨论讨论。学生汇报。

    3.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个你在平时生活中认识的一个小数。

    好,老师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把你想的小数写下来。

    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的学生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完后教师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再讲解。]我们来评一评,他们写得怎么样?

    3.你们认为小数该怎样写?

    四人小组先讨论讨论。学生汇报。

    我们一起读读吧。

    (二)知识调色板。

    1.判断:

    (1)3.73读作:三点七十三。()

    (2)零点三零七写作:0.307。()

    (3)五十点二零八写作:5.208。()

    2.游戏:小蜜蜂采蜜。

    找到采蜜最快的那个组:你们怎么采蜜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

    (小数点前面的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师:你的分析真棒!(板书:元角分)

    3练习:P75第3题

    4.游戏:用0、6、8及小数点.四个卡片你能摆出几个小数?摆完后记录下来,读一读,集体汇报。

    (三)、感受生活中的小数。

    1.读出下面的句子。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小明的身高是一点二五米。

    (2)丽丽的视力是四点九和五点零。

    (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小数。想一想:你还在哪儿看见过或用过小数?说一说吧。

    师:你们说得很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小数。

    三、知识加油站。

    1.改写老师数学日记。

    (1)这是老师自己写的一篇数学日记,你能帮老师将日记里的这些数据改成用小数表示吗?

    早上,老师买了一个3角钱的豆浆和1元5角钱肉包,吃完饭后,来到学校。

    (2)这一段有一些小数,你能用几元几角表示吗?

    到学校后,老师拿起6.5元的红笔和8.40元的数学书来到教室。走进教室,看到讲台上摆着老师花了2.50元买的一盆菊花。

    2.自己根据平时的生活也来写写吧。

    四、引导总结,反思过程。

    1.想一想,小数的产生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好处?

    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于自己的表现你满意吗?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一时和能力。

    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分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具准备:瑞博,课件。

    教学过程:

    一、

    1、

    2、

    二、

    1、

    2、

    (1)

    (2)

    (3)

    (4)、

    三、

    四、

    情境导入。

    蛋糕,生日快乐歌。(课件)

    师:今天是同学的生日,让我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吧。

    师:悄悄告诉老师,今年你什么时候过生日,到时老师也可以给你个惊喜。

    师:咿?我们每年都能过生日,为什么你今年会没有生日呢?那去年你有没有过生日啊?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用身边所有的材料一起来找一找原因。

    生:你对他们的解释满意吗?

    新课。

    师:那同学的下次生日在哪一年呢?用年历表找一找。

    师:同学在哪些年里能过生日?

    电脑出示表格。

    年份

    二月天数

    1996

    1997

    1998

    2000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9(红色)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点击出:(1996、2000、20xx、20xx、20xx)(次序打乱)

    揭示平年、闰年的概念。

    师:我们把2月有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电脑点击表格中显示出闰年。以及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我们把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电脑点击表格中显示出28,平年以及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

    师: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猜一猜,平年和闰年全年的总天数会怎样呢?

    追问:这一天是哪来的?

    师:平年和闰年全年的总天数究竟是多少天呢?大家一起来算一算。

    师: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师: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小朋友可以相互说一说。

    指名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四年中有一个闰年三个平年。(框:突出4)

    师:我们发现连续的四年中,一般会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电脑演示这句话)

    师:如果没有万年历,怎样才能很快的判断出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我们一起来想个好办法吧。

    师:这个发现非常有价值,大家同意吗?下面我们就用你们的好办法来判断一下吧。20xx、20xx、20xx

    针对生2:判断20xx年平年有什么更简单的方法吗?

    师:刚才大家判断都非常快。那1900年呢?

    我们一起用万年历来检验一下对不对?

    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难道是电脑出问题了吗?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博士爷爷吧。

    电脑演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年,四百年又闰的道理。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智力大冲浪。

    那就利用你们学到的本领进行我们今天的智力大冲浪。

    智力第一关:

    1、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xx年(),28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32块金牌。20xx年,()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我们真骄傲。

    2、采访一位听课老师的出生年份,并判断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智力第二关:

    1、一个逃犯持日期为20xx年2月29日的假海关通行证企图逃走,经过验证口时,警察叔叔一下子就发现了这是个假通行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小明打算今年到奶奶家连续玩两个月,天数为62天,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

    智力第三关:

    一年有()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个月。

    植树节在()个季度,今年这个季度有()天。

    智力第四关:

    小明的爷爷今年已经100周岁了,他的生日是2月29日,你知道到现在小明的爷爷过了几个生日?

    智力第五关:

    下面是清凉小学星级少年试验田几种农作物播种和收割时间的记录。算出每种农作物的生长期各是多少天。

    种类

    播种日期

    收割日期

    生长期

    水稻

    5月5日

    10月16日

    ()天

    玉米

    6月12日

    9月28日

    ()天

    小麦

    20xx年10月11日

    20xx年5月3日

    你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哪一题。

    小结。

    唱生日快乐歌。

    生:我今年没有生日。

    生:我去年过的。

    生观察身边的年历表。

    生(1~3):同学可能是2月29日生日,20xx年的2月有29日,而20xx年的2月只有28号。

    生:20xx。

    生1:20xx年的2月有29日,在20xx年能过生日。

    生2:

    生3:

    生:平年的总天数要比闰年少一天。

    生:平年的2月只有28天,而闰年的2月有29天。

    生1:317+304+28=365

    317+304+29=266

    生2:317+304+28=365

    365+1=366

    生(2~3人):连续的四年中,有一个闰年,三个平年。

    举例说明。

    生(1~2):这个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这年就是闰年,除以4有余数,这年就是平年。

    生1:20xx是闰年。

    生2:20xx是平年。

    生3:20xx年是闰年,那么20xx年肯定是个平年。

    生:1900除以4没有余数,所有1900是个闰年。

    生发现万年历判断1900年是个平年,非常疑惑。

    生:我们学到了,判断闰年和平年的方法。

    师生互动,学生可以题问题。

    在汇报时适当讲解。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

    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

    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

    教学准备:20千克的矿泉水4桶,搜集一些物体的质量,课件。

    1、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在下面的( )中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师:用来计量比较小,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千克是用来计量一般物体的质量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比克、千克大的质量单位吨

    1、你以前看到或听到过跟吨有关的事情吗?

    想一想,吨是用来干什么的?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1)实践活动,搬运矿泉水。

    (2)小记者采访表演的人。

    (3)师:一桶矿泉水约重20千克,50桶这样的矿泉水就是1吨。1吨究竟有多少千克呢?你是怎样想的?

    3、估计体重的游戏。

    出示:三年级同学平均体重按规定25千克计算,4个同学重( )千克,40个同学重()千克,也就是()。

    现在坐在这里的小朋友有54个,此刻你最想知道什么?怎样求这些小朋友重多少千克?

    4、化聚方法的渗透。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2、填空。

    3、一袋大米重1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100块砖重200千克,( )块砖重1吨。

    4、日记一则。

    嗨!大家好!我叫小马虎。星期日旱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洗刷完毕,就去吃旱饭。我吃了一个50吨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始做作业。我做的几道题是这样的:5吨=(500)千克

    下午我去逛公园,看见公园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时30分我睡觉了。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偶尔听一个学生说:嗨!大家好!我是小马虎过了那么多天他居然还能记得做的一个习题。这正是我所教学所要的,特别是一节公开课所要的。我觉得一节课特别是一节公开课不能给学生留下点什么,那是非常遗憾的。本节课学生有三个方面的印象是比较深的:1、学生搬运矿泉水的活动,小记者的采访。这一活动让他们体会1吨大约就是50桶矿泉水那么重,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我能搬起那桶水,我能做小记者等。2、估计体重,自己的和全班人的体重跟1吨的关系,学会了单位间的换算。3、日记一则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我不能做小马虎。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得有味,教师教得有劲。不足之处是:课后的习题少了点,没到下课时间提早下课了。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4

    一、教材:苏教版数学第6册P17-18。

    二、课题:认识年、月、日(新授)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年历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T:Today,Ivebroughtsomethinginteresting.Couldyouguessinute、Second),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T:Boysandgirls,Pleaseshoanaccards.Lookcarefully:thecalendarcards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

    (4)你能根据20xx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教师从计算机中调取万年历来让学生们逐月观察,提问学生并指名回答。)

    T:Hoanymonthsarethereinayear

    T: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个)

    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个)

    28天29天二月特殊月

    2、记忆大、小月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的二月。那么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呢?

    (1)课本上介绍了一种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么数呢?请同学们看书本48页最上面一段话。教师检查学习情况,电脑显示:左手拳头图。全班齐数一次。

    (2)T: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帮你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出示儿歌)教师讲解儿歌,让学生自由记忆儿歌。

    (3)游戏练习。

    T:Noe.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theboysstandupplease,是小月thegirlsstandupplease,istake.Gamebegins!

    教师选择February、June、July、September、October等让学生进行游戏练习。对反映快的学生加以鼓励。Forexample:Youaregreat!、Goodjob!、es)

    T: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珍惜时间)

    T:LetsCherishthetime!Ok

    S:OK!e!

    T:Thatsall.Classisover.Goodbyestudents!

    S:Goodbyeteacher!

    五、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日(Day)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个)

    年(Year)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个)

    28天29天二月特殊月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5

    一、教材分析

    九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P77《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初步认识,对于元为单位的小数,在日常生活学生有过较多接触,如学生看到过商品的标价,商品广告图片上的标价……,如4。65元,学生有生活经验,知道是4元6角5分。而怎么读学生有陌生感,整数读法对小数读法产生负迁移。因此,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元为单位的小数,学会读写元为单位的小数是本节课的任务之一。

    小数可以改写成“十进”分数,从这个意义上讲小数的初步认识,也为分数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也为以后的小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学生又学过了三到五位数的加减法使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有了计算基础。

    二、教材处理

    1、数学知识往往来源于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价格信息,在物品包装袋上贴价钱。三年级学生对小数的具体概念陌生,而直观生活经验丰富。借助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入。

    2、小数的整数部分读法与整数读法相同,小数部分读法有别与整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由学生自己解决,而小数的读法先由学生尝试,再由教师点拨引导解决之。

    3、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也由学生尝试进行,通过反馈校正进一步获得知识。通过搜集物品价格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并达到培养信息的整理加工能力,从一个侧面体现一些新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确定的:

    1、本课是学生结合元角分知识来直观认识小数,掌握读、计算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的知识目标。

    2、学生通过收集生活实际中的信息来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并运用所学小数知识参与社会实践,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可作为本课的情感目标。

    3、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让学生学会信息搜集可作为能力目标。

    四、重、难点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阶段小数部分教学的起始点,小数概念抽象,难理解,学生虽然对以元为单位的价钱比较熟悉,但是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出现小数概念不清的情况,要引起重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由于学过整数加减法容易造成负迁移,而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又是今后学习小数运算的基础。因此,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含义和小数的加减法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

    五、主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我充分运用直观演示价格信息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沟通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归纳读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在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准备说明

    课前,由学生收集商品价格信息,并做成价格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投影中鲜活的图片,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认识小数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引出新知

    出示部分价格牌,引出小数

    (二)加强直观,探索新知

    1、学生看书自学并试读小数,师生共同归纳读法。

    2、巩固以“元”为单位小数的读法练习,练习形式分判断、写小数形式的价格。

    3、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先口答数字简单的价格加法,再进行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教学,方法是先创设情境,再由学生试算,归纳计算方法。

    这部分教学是在学生获取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并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加减法。

    (三)实际运用,巩固方法联系实际进行购物游戏活动

    以上练习的设计,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提高了练习效率。

    (四)拓展

    哪些地方还用到小数?

    (五)课堂总结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6

    教学内容:国标版三年级(下册)第74页~第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积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面积的表象,感悟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画画。瞧老师能很快地画出我的左手手掌来。

    (师用笔很快地顺着自己手掌画出图形来)

    师边画边说:像这样老师就能画出自已手掌平面图形来。你能用这种方法画出自己左手手掌的平面图形来吗?

    (学生动手画)

    2、师:把一名学生画的贴在黑板上(自已手掌图形的旁边)

    3、师:这两个平面图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一大一小)

    4、师:对,这两个平面图形一大一小。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现在我们就可以说第一个图形的面积大,第2个图形的面积小。

    二、面积的含义:

    1、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好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平面图形。比如说我们数学书的封面就是一个平面图形,大家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啊?(长方形)那么这个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可以称为什么?(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大家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师:大家再来看一看你们课桌的表面是一个什么平面图形?

    (也是一个长方形)

    那么课桌表面的大小可以称为什么?

    你这下再用手摸一摸课桌的表现,看看有什么感受?

    (学生摸课桌面)

    你感觉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和课桌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

    3、师:你还能像老师这样举例说一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举例)

    三、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研究

    1、黑板上贴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偏小)、梯形(偏大)的纸片,它们的面积在哪里?

    (先指出,再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要请三名同学上黑板给这三个图形涂色,注意每一名同学只能任意选一个图形涂色。涂色要均匀,涂的最快的哪名同学老师有奖品奖励给他。

    (学生涂色)

    2、师问涂色涂得最快的那名学生:拿到奖品高兴吗?(高兴)

    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图形涂色吗?

    师问涂色涂得最慢的那名学生:你对自己涂的最慢有什么话要说?

    3、师: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刚才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主要是靠什么来比较的?

    (靠眼睛看)

    我们把靠眼睁看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板书:观察法)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用观察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没有观察法不适用的时候?

    眼睛有时候会欺骗我们。比如下面这两个图形,用观察法就不太容易看出来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你能否想出更好的方法,准确的比较出它们面积大小呢?

    (学生分四人小组探究。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有:两个长方形、若干小长方形纸条,方格纸)

    学生汇报总结出重叠法、用指定的长方形量和用方格纸这三种方法。

    4、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轻松一下。老师带来了两个图形,可惜它们都藏起来看不见了。但是1号图形告诉我们说:我有8个小正方形。2号图形说:我有18个小正方形。你们猜猜看,几号图形的面积大?

    (展示验证)

    从这个小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巩固练习

    1、想相做做第2题

    师:(电脑显示中国地图)瞧,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祖国的地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国家。大家知道我们在哪个省吗?老师从这个地图上描出了4个省、哪个省的面积?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先做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运动场是一个长方形,草坪也是一个长方形,它们都一样长,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面积的认识

    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观察法

    比较面积重叠法

    大小的方法用指定的长方形量

    用方格纸量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7

    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承接了二年级对乘除法的学习,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3、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4、基本思路: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关计算,为本单元“倍的认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本单元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学好本单元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拍了多少下手,你们就拍多少下,从第一组开始,看哪个组拍的又对又齐。(教师拍两下,每组学生拍两下。)

    通过体验一个两下与四个两下的关系,引出倍的概念。

    师:像今天这样,我们就说你们拍的数是老师的四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

    (拍手接力连接了新旧知识,且操作简便,耗时少,可以为后续学习留出更多时间。)

    1.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①师:同学喜不喜欢小白兔呢?今天就有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有谁知道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呀?

    学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今天就给小白兔准备了好多不同的胡萝卜。大家一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贴上大胡萝卜贴片,两两贴在一起。)

    那带叶子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呢?(贴上小胡萝卜贴片,两两一起贴在黑板上。)

    师:像这样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把胡萝卜两两圈起来),就是几个2根?(3个)

    引导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白萝卜是几个2根呢?怎样摆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摆小棒,数一数。指名学生上黑板用白萝卜贴纸演示,摆一摆。 师: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

    (先由老师引导认识“倍”的概念,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体验,将“倍”与“几个几”直观的联系起来。)

    2.巩固“倍”的概念。

    ①胡萝卜摆好了,小兔子就开吃了,它先吃掉了一个小胡萝卜(拿走一个),那大家再想想,白萝卜变成了小胡萝卜的几倍了?

    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

    ②贪吃的小兔子又吃掉了两个白萝卜(拿走两个),那现在白萝卜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呢?

    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景也使学习不再只是枯燥的数字)

    现在,小兔子去吃胡萝卜了,大家也继续用自己的小棒动动手,练习一下吧。

    2、小兔子吃剩的小胡萝卜有3个,白胡萝卜有5个,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老师要再贴上多少个白胡萝卜,它才是小胡萝卜的2倍?3倍呢? 板书设计: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8

    [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一些场景,如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等等,导人新课,让学生感知这些都是比较重的或大宗的货物,了解计量这些货物有多重,通常都是用吨作单位,感受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每袋100千克的大米,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从而引出吨与千克的进率。接着又以一个小学生体重是25千克,推算出40个这样的小学生重1000千克,即1吨。这里所出现的大米、学生等,都是学生熟悉的,有助于学生在已经掌握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一猜数学老师的体重吗?

    ①请几名学生猜一猜;

    ②让猜的学生说说老师的体重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

    2.课件展示场景: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

    ①学生观看场景图,师说明这些图中堆放或者运输的都是些很重或大宗的物品;

    ②提问:如果我们现在用克或者千克作单位来表示这些物件的重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时方便吗?

    3.揭示课题:

    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单位来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计量这些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可以用符号“t”表示。

    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老师的体重,唤起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回忆,接着通过观看场景图,初步感知在计量比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单位,从而引出吨这个单位。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感知25千克、50千克、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25千克

    出示25千克重的一袋米,请一位力气小的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力气大的学生来搬。

    (2)感知50千克

    出示50千克重的一袋米,还请上面力气大的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学生来帮忙搬。

    (3)感知100千克

    出示100千克重的一袋米,让班级几位力气最大的学生一起来试试,看能否搬动,搬完后,让学生谈谈搬米袋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三次搬米袋,由最轻到重,逐步强化学生对100千克重的感知,为下一步建立1吨重的表象铺设合适的台阶。

    2.直观感知1吨的实际重量

    (1)谈话:刚才同学们在搬100千克米袋时,感觉很重,那么2袋这样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袋呢?(课件展示10袋大米的情境图)

    (2)学生按老师所说的大米袋数说出相应的千克数。

    (3)小结:1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lt=loookg。

    (4)让学生根据:1吨=1000千克

    说出3吨=( )千克,8吨=( )千克,5000千克=( )吨,7000千克=( )吨。

    (5)假如我们班学生的平均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我们班多少位同学才有大约1吨?

    学生动手算一算,然后交流算法,得出40位同学大约有1吨。

    [设计意图]用10袋大米,40个学生的体重,让学生体会1吨重的概念,学生看得见,模得着,有助于学生在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

    3.结合实际,加深对吨的认识(多媒体结合演示)

    (1)读一读:

    一棵白菜重1千克,1000棵白菜重才是1吨

    每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是1吨

    每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是1吨

    (2)算一算:

    1桶水大约10千克,( )桶水重1000千克

    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是( )千克,( )块砖重是1吨

    (3)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吨这个单位?

    学生举例说明重大约1吨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一读、算一算、想一想等活动,丰富学生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1吨观念的建立。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一填:

    一只河马重3( )

    一只羊重大约45( )

    一个苹果重200( )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4( )

    拖拉机能装20xx千克石子,也就是( )吨

    大象的重量约6000千克,也就是( )吨

    一条蓝鲸重7吨,也就是( )千克

    一条鲨鱼重约3吨,也就是( )千克

    2.算一算:

    一台起重机一次能吊起2t的货物,照这样计算,15次能吊起的货物是多少吨?

    3.试一试(多媒体):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面标记限重量是1t,13个成人

    (1)如果是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去乘的话,每次可以乘坐几个?

    (2)如果是我们学校83位老师都要乘电梯,至少要乘几次?

    [设计意图]让学生填一填,算一算,使学生充分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通过让学生解决乘电梯问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吨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1.说说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收获。

    2.课外实践:星期天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商店或超市调查一下,有哪些货物是用吨作单位的,有哪些货物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如果是以千克作单位,估计一下多少件这

    样的货物的重量是1吨,作好记录。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通过调查、收集、处理信息,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 小兰体重约25( )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 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 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②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订正时说出想的过程.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 l吨=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五、巩固与反思.

    1.(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

    (2)2吨=( )千克 5千克=( )克

    7000千克=( )吨 9000克=( )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第(1)题,日常生活中用吨做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写出或说出几个主要的就行.

    第(2)题,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差生说一说推理过程.

    第(3)题,让学生口算出答案便可.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9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五册--p16-17《认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

    2、掌握个、十、百、千、万的计数单位,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3、探索掌握整千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4、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借助直观材料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整千数和一万,会并结合具体的情景感受较大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计数器、学具卡片(正方体图)、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观看图片--鲜花(一朵,几十朵,几百朵......)

    教师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很大。

    二、新授内容:

    1、认识整千数

    下面的这样一个大正方体里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动画演示:一个一个数,一十一十数,一百一百数,)

    你是怎样数的?

    图1图3

    图2图4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我们就用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

    (依次出示1-10个正方体)

    问:这是几千?(3个正方体表示3个一千就是三千)

    10个一千是多少?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讨论交流)

    一起来数一数,一千,二千......一万。

    一万里面有几个一千?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2、整千数的读写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万有多大,看计数器,你能说说计数器上有哪些数位吗?(个、十、百、千)

    在千位上拔上三个珠子,表示几个几?是多少?

    在千位上拔上五个珠子,表示几个几?是多少?

    一万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3、学生自主交流,练习在计数器上拨珠。

    4、制作数位顺序表

    师:谁来总结一下,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师:你能用老师给你提供的卡片,制作一张属于你们小组的数位顺序表吗?

    数位顺序表

    ......

    ()位

    ()位

    ()位

    ()位

    ()位

    5、小组活动,制作数位顺序表。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1、P17/2、3读出横线上的数,说说自己的感受。写出横线上的数(练习纸)

    在生活中的延伸。

    2、P17/1填数轴图。

    (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2)小组讨论:7000接近1000,还是10000?为什么?

    3、口算练习

    4、应用题:

    图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彩的奥运片断。

    邢慧娜跑一万米长跑,已经跑了8000米,还剩多少米?

    四、小结:你了解了什么?对几千、一万这样的数有什么感受?

    教学后记: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要进一步建立万的概念。在练习中,感知万。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10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分一分(一),即:把个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课要分的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1个整体。这是对分数“整体”意义的拓展,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内涵,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用分数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学情分析

    上节课,学生已学习了《分一分(一)》,初步理解了简单分数(单位1是个体)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认识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了简单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多个个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有过充分的体验,只是未曾接触过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分和得过程。根据学生的现状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个新的知识点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会将分得的个数作为分数的分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一涂、圈一圈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11

    导与学目标:

    1、在同学们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的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掂、估、称、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会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超市内的问题、船的载重量等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导与学重点: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导与学难点:建立克、千克、吨的质量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若干、一袋盐、一粒豆子等。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克、千克、吨的.有关资料、各种面值的硬币等。

    导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进行赛跑比赛?假如老师在咱班进行以此赛跑比赛,你们愿不愿意参加?可是这次老师要给比赛增加一点难度,要求在咱班的***和***中(一胖一瘦两个同学)选一个,背着他跑,如果要你选的话你会选谁?为什么?(同学们都选择体重比较轻的同学)

    师:大家都一致同意选***了,因为***的体重比较轻,而***的体重比较重。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千克、吨。(板书课题: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阅读课本,检查预习。

    出示预习提纲:

    ★观察课本第二页情境图,请画出你发现的数学信息。

    ★请根据你画出的信息,提出有关克、千克、吨的问题,如果你所提问题与课本问题不同,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表示较轻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可以用字母( )表示。( )、( )大约重1克;

    ★表示较重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可以用字母( )表示。( )大约重1千克;1000克=( )千克。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作单位,可以用字母( )表示。( )大约重1吨;1吨=( )千克。

    ★你用的什么方法知道的?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尝试解决自主练习第1、2两题。

    ★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疑惑以及发现,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1、请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再次精读课本。检查预习提纲的填写情况。

    2、按照预习提纲的顺序,集体订正,请把错误圈起来。

    第一是读出你画出的数学信息。

    第二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预设:1克、1千克、1吨各有多重?2千克、3吨有多重?等,对于课本上没有的问题,老师重点板书,一会解决。第三、四、五因为都是填空的形式,所以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课本都应该填对。

    第三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预设:掂一掂 称一称、估一估等。

    第四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预设:

    ★1粒花生米、1枚2分硬币真的大约重1克吗?3克、5克有多重呢?

    ★2袋食盐真的重是1千克吗?4千克有多重?

    ★1吨到底有多重?10吨有多重?……

    (二)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这个环节大胆放给孩子,通过预习有部分孩子一定知道怎么解决。老师适当进行引导理解)

    ★1粒花生米、1枚2分硬币真的大约重1克吗?★2袋盐真的重是1千克吗?

    1、称一称。学生用天平称来进行验证。(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及使用方法)

    2、掂一掂。1克、1千克的轻重。请你把1枚2分硬币(1克)和两袋食盐(1千克)分别放在两只手中掂一掂,感受轻重。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12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1页。

    1.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提高估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多媒体播放故事情境:今天是鸡婆婆的生日,公鸡兄弟俩给外婆准备了两盒礼物,一盒大的,一盒小的。哥哥拎着小盒的礼物,弟弟拎着大盒的礼物,走在路上,弟弟走得很轻松,而哥哥却越走越吃力。

    提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猜一猜两盒礼物哪一盒重吗?

    谈话:今天老师把这两盒礼物带来了,我们也来掂一掂。

    [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物品有轻有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进入数学学习情境。]

    1. 认识秤。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秤吧?谁来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秤?(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出示各种秤的图片。

    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盘秤(多媒体演示),上面的盘子叫做托盘,把要称的物体都放在托盘里,下面的圆盘叫做刻度盘,上面的刻度用来表示物体的重量是多少。仔细观察刻度盘,你看到了什么?(有10个数,一根指针,字母kg)

    讲解:称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用字母kg表示。(板书:千克kg)称物品的时候,指针指到1就是1千克(多媒体演示),指到几就是几千克。

    多媒体出示用盘秤称西瓜、白菜的图片,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质量。

    谈话:知道了盘秤的用法,我们就可以用盘秤来称一些物品的质量,每个小组都有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你能分别称出它们各有多重吗?

    [说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秤,唤起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学生通过对刻度盘的观察,了解了盘秤的使用方法,也自然地引出“千克”。]

    2. 掂一掂。

    谈话:刚才我们用秤称出了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一样重,都是1千克。1千克的'物品掂在手上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试一试。

    小组轮流掂一掂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

    谈话:(拿出三个盒子)这里有三个形状相同的盒子,其中只有一个重1千克,用手掂一掂,你能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吗?

    指名分别掂三个盒子,找出其中1千克的盒子。

    [说明:称一称、掂一掂的活动,使学生在感受1千克实际质量的同时,建立了1千克的概念。用掂一掂的方法找出1千克的盒子,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1千克的表象,学会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称一称。

    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给外婆过生日,小白兔也想给外婆过生日,它想准备苹果、黄瓜、土豆各1千克,你能帮助小白兔称出这些物品吗?(把课前准备好的苹果、土豆、黄瓜分发给各个小组)

    反馈时,各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启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各小组称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讨论:为什么每个小组称的1千克黄瓜都是3根,而每个小组称出的1千克苹果和1千克土豆的个数各不一样呢?

    小结:1千克的同一种物品,由于它们大小不一样,数量也可能不一样。

    [说明:先称出1千克的盐和花生仁,再称出1千克的苹果、土豆和黄瓜,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1千克物品的质量,强化对1千克实际质量的感受。]

    4. 估一估。

    提问:(拿出鸡蛋)能估一估多少个这么大的鸡蛋大约重1千克吗?

    谈话:(拿出1个鹌鹑蛋)掂一掂,比较一下1个鹌鹑蛋和1 个鸡蛋哪个重。

    提问:1千克鹌鹑蛋的个数和1千克鸡蛋的个数哪一个多?1千克鹌鹑蛋大约有多少个?

    [说明:估计1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同时,为估计1千克鹌鹑蛋大约有多少个提供依据。这一环节的教学注意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发展估计意识。]

    1. 估体重。

    提问:(指一个体重约在前两个学生之间的学生)你能根据前两个学生的体重,估一估这位同学的体重吗?(利用“轻一些”“重一些”等语言来引导学生估计,并称出第三个学生的体重进行验证)

    提问:你能根据刚才几个同学的体重,估一估自己同桌的体重吗?

    请一个学生来验证同桌的估计。

    要求:知道自己体重的同学,直接告诉你的同桌他估对了没有;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体重,课后可以用秤称一称。

    2. 找体重。

    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俩去了外婆家,那里有很多动物,他们来到一座小桥边,发现一个牌子(限重300千克),看桥的小松鼠拦住了他们:“要想过桥,你们必须去称体重!”于是他们一起去称体重了。

    谈话:动物们称出了自己的体重,交给了小松鼠,可小松鼠不小心把数据搞乱了,你能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哪个动物可以过桥吗?为什么?

    学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断。

    [说明:估体重、找体重两个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把1千克延伸到几千克、几十千克,甚至几百千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同时,学生还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思维得到了提升。]

    谈话:我们要想真正结识“千克”这个朋友,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千克”录像片断。

    [说明:通过欣赏短片“生活中的千克”,让学生再一次领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 篇13

    “吨的认识”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本节课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先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但在教学的同时我也有许多困惑:三年级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较差,让学生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1吨比较难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现;虽让学生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三年级的学生,“吨”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有的学生对“千克”、“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对以“吨”为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计就有些离谱。有一位学生说“一幢教学楼”“一棵树”的重约1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估计时与“1吨”重的表象,如“2头牛、40位同学”进行比较。

    还有,本节课如能设计在学生中找几个25千克重的同学,让同学尝试背一背这些25千克的同学,看看谁能背的动,谁背的不止一个同学。这样的亲身参与活动,应该更能使孩子体会吨的重量。

    总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推理、估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以具体的实物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大、很多的。让吨的单位换算融在“动物体重”的估计与转换之中。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十三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