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船的课件(锦集13篇)
  • 船的课件

    发表时间:2023-10-01

    船的课件(锦集13篇)。

    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船的课件”,我们将会持续为您带来更多有趣有用的信息请您关注我们的网站。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深化课程内涵的重要手段。

    船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教具:

    课件、米尺、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1.课件播放进入超市购物的情景。

    铅笔:0.1元/个[工作总结之家 Www.Gz85.CoM]

    圆珠笔:1.11元/个

    西红柿:4.5元/千克

    红豆:5.7元/千克

    教师:上面这些物品的价钱有什么特点?

    学生1:都不是整元数。

    学生2:都是小数。

    教师:还记得小数的读法吗?谁能读出上面的小数?读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1:0.1读作零点一。

    学生2:1.11读作一点一一。

    学生3:4.5读作四点五。

    学生4:5.7读作五点七。

    学生5:小数点前面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2.教师:上面的物品,你喜欢哪个,又该怎样付钱呢?

    学生1:喜欢铅笔, 0.1元是1角。

    学生2:喜欢圆珠笔,1.11元是1元1角1分。

    学生3:喜欢西红柿,4.5元是4元5角。

    学生4:喜欢红豆, 5.7元是5元7角。

    3.教师:1.11元为什么是1元1角1分呢?以小组形式讨论,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分享。

    4.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小组活动:学生有的是用元、角、分知识解决,有的是用小数的组成解决,有的完毕,汇报小组结果)

    教师:你们知道原因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船的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4.通过古诗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难点: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学法:

    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四、说教学环节

    本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鲜明地勾勒出来,语言清新秀丽,浅显易懂。为了让学生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我一直把“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力求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根据本文的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设计如下教学思路:

    一、介绍古代文学,引入课题

    想通过对古代文学的神圣感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清平乐·村居》

    读,是诗歌教学之魂。初读课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训练坡度:读准,字正腔圆;读流畅,表现韵律。首先,要求读正确,关注“剥”、“蓬”等字的发音,感受词的韵脚;

    三、合作交流,感悟词境

    在理解醉和喜的基础之上,在词体会作者想向我们传达的情感。

    四、配乐朗读,感悟词意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主要设计了两个作业:一是背诵,一是小练笔。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词,并且把握的是诗词的精髓,再现的是诗词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词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才能写出美。

    船的课件 篇3

    教学内容:第115~116页例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设备

    图片若干。

    教学设计

    一、旧知回顾

    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你们发现了什么?

    □○□○□ _ _

    1 3 5 7 9 _ _

    2 4 6 8 10 _ _

    (让学生观察,说出每道题中的规律)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来“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设置情境,感知循环排列

    1、动物园里举行运动会,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你瞧,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来了。老师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步逐一贴出图片:小熊 兔子 猴子 青蛙

    第二步逐一贴出图片:兔子 猴子 青蛙 小熊

    第三步逐一贴出图片:猴子 青蛙 小熊 兔子

    第四步怎样贴呢,学生试贴:青蛙 小熊 兔子 猴子

    师:为什么这样贴呢?说出你的理由。

    2、观察整幅方阵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小动物们轮流做排头。

    生2:图案的对角线处的图案一样。

    ……

    3、请四个学生上台前做类似方阵图中动物的排列,四位同学不停的停换位置。(体会其中循环排列的含义)

    师:深入观察,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同学们像在不停地转圈,重复轮流做排头。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出其中的排列规律,我们还可以说这种排列方式是循环排列的规律。

    4、小东家搞装修,房子是怎样布置的呢?我们一起参观参观,有什么规律呢?(出示第115页两幅图)学生讨论讲解:墙面与地面都是循环排列的规律。

    三、自由设计,加深感知

    (1)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现在来到小东的房间,小东拿出一些贴画。你能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吗?试一试。(学生独立设计,展示交流)。

    (2)根据下面的排列,你能接着画吗?

    ◇□■ ◇■□ □■◇ — — — —

    (3)讨论:有何规律,与上面的相同吗?

    ☆○● ●☆○ ○●☆ — — — —

    得出:其中的循环排列与上面的方向正好相反。

    (4)试着画一画,你有什么发现。

    □■ △□ ▲△ — — □■

    △▲ ▲□ ■□ — — △▲

    得出:图形的排列呈顺时针循环排列。

    (5)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针面规律)

    四、课后总结

    体验快乐 体验成功

    ──《找规律》说课设计

    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研组 肖君

    一、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意图: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的延续学习。一年级下学期以简单的周期排列为主,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则以图形中的循环排列规律为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习发现规律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习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发现图形循环排列的规律。

    二、教学策略

    设计理念:

    在变化无穷的课堂里,到处充满着课改的气息,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主动发展。本节课我就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出发,变教师角色由单纯的指导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给孩子一个自主发现与创造的空间,使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产生不断学习的内心需要。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教学方法: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彻底理解图形中的循环规律不是易事。因此我在教学方法的思路体现是:

    教就是为学服务的,教法应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思维具体形象等特征。

    我用游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说学法: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等,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快乐地学习氛围。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各抒几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孩子在我的课堂里找到自信。

    三、教学程序

    1、游戏激趣、回顾旧知

    回顾旧知,感受生活中的规律,便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延续学习。

    2、游戏激趣、引入新知

    注重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

    新课开始,我就以学生们喜爱的小动物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排列顺序,并让学生进行排列表演,使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

    3、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这些图案都是内容色彩丰富,都是同学们平时喜欢的。使学生在“玩中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堂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出示小东家墙面、地面问题,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提示规律。

    4、自由设计、深化新知

    我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

    我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设计出不同的循环排列规律。

    反复实践、巩固新知

    “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转盘游戏。设计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总之,这节课是根据低年级儿童趋乐性理特点设计的,师生在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各有所得。课虽尽,味犹存。

    船的课件 篇4

    各位考官上午好,我是参加初中数学科目考试的七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有理数加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课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有理数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这节知识是在有理数、数轴、相反数及绝对值等概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是之后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及开方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铺路建桥的作用,意义重大。

    教学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应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巧设具体问题的情境,并结合数轴,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联想的过程,加深对有理数加法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难点是培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有重要的作用。七年级的学生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正数的简单计算问题,也对有理数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但运算因其本身有些抽象,学生计算起来还是有些困难。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抽象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成长,但仍需要感性经验的辅助。

    所以本节课程可以通过设计具体的实际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可以提高他们对于较抽象问题的解决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遵循新课改的精神: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我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以归纳总结法为主,以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情境教学法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结合本课内容,我将学法确定为: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为主,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成长。

    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五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个良好精彩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根据《有理数加法》这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图片方式进行导入。播放几组足球比赛的图片,规定进球数为正数,失球数为负数,它们的和为净胜球数,有一支球队现在的比赛情况是进球4个失球1个。提问同学,该队净胜球数的表达式是什么呢?设置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中去。

    接着进入课文新授,深入感知环节。

    第一步,在学生讨论导入提出的问题后我提问学生回答之前的问题,得到4+(-1)的答案,这就引出了有理数加法的表达式,学生出于对这个表达式答案的好奇,能更(专注地)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依据)。

    第二步,因上面的式子中出现了负数,我会提问学生(方法),负数让他们联想到了之前的什么知识,引导学生们说出数轴,此时规定在数轴上向右运动记为正,向左运动记为负。随后假设左右运动的六种情况。问同学,这六种运动过程在数轴上怎么表示?用之前有理数的加法式子怎么表示?每种情况下最后的结束点分别离原点多远?让同学们分组讨论,随后来回答。这步可以引出有理数的相同符号的加法,不同符号的加法,两个相反数的加法以及有理数与0的加法。这为后面学生理解加法法则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根据同学的回答将前面五个式子以及答案完整的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继续讨论从中根据数字前面的正负符号能发现什么规律。同学谈论交流,我进行引导和总结归纳得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即: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这一步通过例子有利于学生深入得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加深印象。

    为了让学生巩固新知,我会在新授结束后,根据教材分梯度选取习题,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在练习后我会进行及时讲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重点。

    同学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后,我将提问他们收获了什么,由同学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的内容,我给予补充评价。同时让同学自己谈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合作交流,并能通过反思来更好的巩固本节的知识。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学生回家思考现实生活中可以用有理数加法来解决的问题,编写成题目并解答。这样有利于解决这节课的难点。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的方法是线索式(方法),遵循简洁、明了、大方的原则,能很好的为突出教学重点服务。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船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迅”等9个生字,会写“贺”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等15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技能与方法

    1、以读为主,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2、能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感受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2、从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中,体会沉默的可贵之处。

    教学准备:

    1、利用教学挂图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读中锻炼学生的朗读技巧,在读中品悟课文。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的感情融入课文。

    4、制作亲情卡,抒发自己对父母的感恩及回报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生日快乐歌)师:知道这是什么歌吗?

    生:生日快乐歌

    师:听到这首歌,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爸爸妈妈给我过生日的情景。(切蛋糕、收生日礼物??)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围绕生日的感人故事——可贵的沉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轻松愉快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忱。】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异口同声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

    霎时重复安静沉静寂然无声恰恰缓和

    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稚拙烦恼享受

    a、以各种形式朗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神气十足:形容人摆出十足的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霎时:霎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寂然无声:形容寂静的样子。

    瞥:很快地看一下。

    赦免:本文指孩子们没有先前的沉默,思路大开。

    稚拙:幼稚而拙劣。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的见解或行动一致。

    【设计意图:扫除障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融入课文。】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词:

    祝贺左顾右盼迅速重复恰恰

    犯错缓和外婆建议表达

    稚拙烦恼享受

    a、小老师带读。

    b、开火车读词语。

    c、全班齐读。

    2、观察生字,请生说说该注意的地方:

    贺:下面的是“贝”字,别错写成“见”字。

    顾:注意左边的写法。

    速:“束”字的最后一笔是一点。

    复:中间的是“日”字,别写成“目”字。

    缓:右边与“爱”字不同。

    达:“大”字的最后一笔是一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3、生抄写生字,师巡视纠正。

    四、理清课文调理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师:根据这群学生的动作和表情,你能说说他们的心情吗?

    生:高兴、骄傲、兴高采烈、神气十足??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师:那么这幅他们的心情呢?

    生:不安、羞愧、不好意思??

    2、师:那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了第一幅图?哪些是写了第二幅图?(小组合作,并归纳段意,师引导)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面对爸爸妈妈对各人生日的关注问题,所有孩子都快乐地举手交谈。

    第二部分(第10-15自然段):问及谁知道父母的生日,全场沉默。“我”提议先查一查父母的生日,再以各种方式向父母表达祝贺。

    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家长会上,家长表扬小孩子学会体贴人了,“我”从当初的沉默中感到了快乐。

    【设计意图:把整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梳理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

    五、课堂小结

    师:理清课文的思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读几遍课文给父母听。

    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朗读生字,再全班朗读。

    2、师: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可贵的沉默》(板书课题),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巩固知识。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既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习第1-9自然段,感受“热闹”

    1、分角色朗读第1-8自然段。

    2、师:老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师:学生们的反应是怎么样的?找出描写他们动作、神态的词或句子。生1:异口同声

    生2: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师:他们的这些动作和神态,你能模仿一下吗?(请生模仿)

    师:你能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吗?是怎么样的?

    3、师:此时,他们的心情多么高兴呀,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来感受他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出体会孩子们当时那种愉悦的心情,并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4、师:他们都在快乐地交谈着自己生日的情景,他们的快乐是谁给予的?小结: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把最好的都给了自己的孩子。(板书:父母的爱)

    三、学习第10-15自然段,感受“沉默”

    (一)学习第10-13自然段

    1、齐读第10-13自然段。

    2、理解重点句子,体会人物感情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a、全班齐读。

    b、小组讨论:结合上下文,说说“极为珍贵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c、请生朗读。

    (2)师:为了寻找他们心灵深处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老师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们的反应又是怎么样?

    (二)学习第14-15自然段

    1、请生朗读第14自然段。

    2、理解句子:

    (1)“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当中。”

    a、请生朗读。

    b、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能结合课题来说说吗?

    (师引导:“一分钟”时间不长,可是对孩子们来说他们觉得很长很长。因为在这一分钟里,他们可能想了很多很多,他们心里内疚,所以他们表现出“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他们在这一分钟里知道错了,所以沉默的可贵的。)

    (2)“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a、请生朗读。

    b、师:从“躲闪的目光”“又回来了”,你知道孩子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吗?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3)小结:孩子们已经开始慢慢地感受出父母的爱了。(板书: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师:经过了这些,课室里又热闹起来了,这一次他们又在讨论什么?

    4、齐读第15自然段。

    船的课件 篇6

    教 学内 容

    12 ie、üe、er

    拟2 课时

    第 2 课时

    教 学目 标

    1、读准音,认清形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及四声。

    2、学习声母与韵母ie、e组成的音节,能熟练拼读。

    重 点难 点

    重点复习jqx与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的规则。üe在音节拼读时的变化。

    er不能与声母相拼,er是整认音节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卡片:ie、e、er、ye、yue四声卡片。

    2.复习jqx与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的规则。读音节:ju、qu、xu,

    说说他们的韵母是什么。

    二、练习ie、e与声母相拼。

    1.出示音节图:

    2.比较练习。比一比左右两组的拼音,你发现什么了。

    ①韵母e在前后两幅音节图中在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韵母e相同,拼出音节不同,与n、l相拼不去点,与j、q、x相拼去点。

    ②复韵母e由单韵母、e组合而成,与j、q、x相拼省写两点的规则在复韵母e与j、q、x相拼时相同。

    3.以多种形式练读。

    三、看图读音节词。

    1.出示:布鞋和皮靴图。指名说说图意。

    2.出示:x---ie----xie说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练习拼读。

    3.出示:bu xie,指名连读拼音词。

    4.出示:pixue,指名读拼音词。

    四、看图读拼音儿歌

    1、出示拼音儿歌。

    Xiao di di,ai xue xi,

    Du shu xie zi zuo xi ti.

    2、学生自由拼读音节。

    3、按要求找音节。

    (1)找出三拼音节。(xiao zuo)

    (2)找出声母是翘舌音的音节。

    4、将找出后的音节多读几遍。

    5、指名读儿歌。

    6、看图说说小弟弟怎样爱学习。

    五、巩固练习。

    1、读卡片:ie ye e yue er

    2、读音节词卡片。

    作 业

    实 践活 动

    1、练读本课音节。

    2、抄写音节。

    3、练读儿歌。

    4、自己尝试写出带有ie e的音节词。(铁路、姐姐、茄子、球鞋、借书、喜鹊、学习、口诀、爷爷)

    板书设计

    12 ie、üe、er

    船的课件 篇7

    教学目的:

    一、反复朗诵,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二、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意境美。

    三、训练阅读,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美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如有条件,可播放有关康桥大学的风光片,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使学生能够在诗意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人间四月天》将学生带入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

    二、点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轻盈的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动作?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三、逐节讲析评价:

    1、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告别,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中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它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谁能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澜,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箫,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深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的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另觉悟,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意味。

    四、再次诵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五、分组朗诵,在组内评选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六、布置作业: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附: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一、只身来到康桥、“轻轻”抒情基调:难舍难

    离别康桥的情景作别云彩分、淡淡的无奈和伤感

    (静)

    河畔的金柳

    (比喻、移就)

    (恋)康河的水草

    二、康河的景物(移就)回忆往昔的生活和梦想

    (乐)拜伦潭

    (往昔梦想)

    寻梦

    (快乐极点)

    (哀、静)

    三、呼应开头、表达离情

    船的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记叙红军长征故事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国革命史中的一次辉煌的壮举。长征途中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文章中的老班长,也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中的一个,让我们记住这些前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崇高的品质,成为合格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鱼钩?为什么一个长满红锈的普通的鱼钩在作者心中却是那样珍贵。

    3、简介时代背景:这是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个感人的故事。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使革命遭受巨大的损失,红军被迫实行转移,进行了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十一个省,越过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历尽艰辛,击溃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本文记叙的就是红军过草地时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1、自读

    ⑴ 默读课文:

    ① 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⑵ 再读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⑶ 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2、全班交流。

    三、简要复述课文

    1、感情朗读课文。

    2、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

    ⑴ 复述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所发生的故事。

    ② 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③ 注意用口语讲述。

    ⑵ 可以怎样开头?

    3、小组内练习复述。

    4、组内推荐的同学在全班复述,大家进行评价。

    5、观看情景剧,看看专业演员是如何讲故事的,学习别人的长处。

    四、布置作业

    给家人或朋友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有感情的一段谈话导入新课并介绍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要求学生以事情发展为线索,了解故事的内容梗概。特别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时加快默读的速度,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默读时,要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复述故事做准备。练习复述时,先要进行一定的辅导;然后在小组内练习;推荐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全班汇报,此时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中提高自己;最后观看情景剧,看看专家是怎样讲故事的,学习人家的优点,在完成家庭作业时进一步提高复述故事的水平。

    船的课件 篇9

    【设计依据及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粗知大意(2)集疑释疑,突破难点(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

    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

    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

    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今天就让我们随卡尔萨根一起去领略宇宙的魅力。

    (激发疑惑导入课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1、师:作者卡尔萨根如同一位导游,带我们在广袤的宇宙中遨游。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

    2、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第一部分(1—4)探索宇宙的奥秘

    第二部分(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

    第三部分(11—13)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

    第四部分(14—17)我们的星系及地球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三、质疑释疑,突破难点

    1、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你了解到了什么?

    2、对文中的内容,你有哪些疑惑之处?

    3、集中疑问,筛选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释疑。

    (1)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宇宙是无穷的,文题是否矛盾?

    (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题的以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文题不矛盾。)

    (2)“我们的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进化论明确告诉我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我们为什么是大海里诞生的?

    1974年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帕里涅提出假设,40亿年前,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出现了第一批氨基酸,这些生命的原始物质掉进了海洋,便形成了所谓的“原汤”,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的原始物质不断地进行组合,其结构越来越复杂,最后产生了生命。)

    (3)既然从宏观看来,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虽然地球是宇宙的汪洋之中沧海一粟,虽然人类的努力和付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人类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探索宇宙的奥秘。对宇宙及其他星体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更科学合理地驾驭自身,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恒星的色彩为什么可以显示其年龄?

    (物体的颜色受物体温度的控制,天上的星星也如此,天体的温度不同,它们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蓝色恒星表面温度在25000℃以上,白色恒星表面温度在11500~7700℃,黄色恒星表面温度在6000~5000℃,红色恒星表面温度3600~2600℃。)

    (5)杂志上看到有关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的报道,而文中对此表述是“可能”、“或许”,你认为宇宙中有没有智能生物和星际文明?

    (科学家推测在宇宙100亿个星系中,若每10亿个行星上有一个居住着智能生命,至少也有10亿个行星上有智能生物,1960年5月7日第一个测听外星文明信号的奥兹玛计划失败。1972年美国发射了携带人类名片的宇宙探测器,这张名片在宇宙中经历亿万年仍清晰可辨。就目前来说,星际通信网已建立,只是还没有同外星人联系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只能用证据来说话。现在关于宇宙的智能生命的文学作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专家致力于这项研究课题,寻找外星际文明成了一个国际课题。)

    (6)我们的地球具有哪些条件,使其成为目前宇宙中所发现的惟一有生命的星体。

    (科学家基于对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的研究,反复计算了生命所必须的所有蛋白质,在某一个星球上,遇到一次偶然事件,而演化出生命的可能性概率约只1040000分之一,地球成为生命的惟一载体,是由其本身独特的环境决定的:①阳光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形成的基础,不仅使地球表面,保持适当的温度,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能源。只要把我们与太阳的距离缩短5%,地球上的生物就会热不可耐而不能生存;这段距离只要加长1%,地球就要被冰川覆盖。②水是生命演化的温床,也是生命存在所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维持了一切生命。③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不仅保护了地球,也使地球表面维持了适当的温度,任何行星要有一个适宜于生物生存,人类居住的大气层,必须满足多项严格的条件。④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保存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减少热量散失,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物质基础。⑤氧气是维持一切动物包括人类生命所必须的,如果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高于25%,地球上易爆发天然火灾,含氧量低15%,大部分高级生物会窒息而死,大气中含氧量一直保持在21%左右。)

    (7)天体处于不断运动中,地球会不会受其他天体的冲撞,地球的未来是否也会变得荒凉?

    (20世纪80年以来,宇宙天体碰撞学说风行一时,科学家开始相信,地球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与碰撞密切相关,这些事件的爆发造成了环境的灾变,从而导致生物的大规模绝灭。专家估计,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及超过600米的慧星,原则上都可能成为地球的潜在敌人,有可能使人类文明遭到毁灭,1千米的行星其爆炸威力可达1000亿吨TNT当量,远远超过当今世界所有同时爆炸的威力。目前,宇宙中直径为1千米的危险分子大约1200~20xx颗,太阳系中直径达100米的慧星达100万颗,潜在危险很大,但每年都发生的可能性50万分之一,今后100年的可能性10万分之一,人的一生中可能性20万分之一。人类可以通过对近地小行星和慧星的长期监测,及时发现未来可能发生的碰撞危险,并依靠人类当代的科学技术研究,制定合理的防御方案,在人类力所能及的范围防止灾难的发生。

    (质疑释疑,构建开放的课堂,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四、品读语句,体味特点

    本文属科普小品,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品味语句中体会其语言特色。

    1、海水才刚刚淹没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我们还乡心切。

    (人类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的陆地上来的,人类对大海的探索初具规模,但也仅仅是开始。海洋做为可利用资源还有许多仍待人类的开发、利用。“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并且阐述了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海洋是生命的诞生之地。)

    2、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

    (有的恒星旋转平稳均衡,有些恒星是因快速旋转而变了形。作者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仿佛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恒星的性情:有的稳重沉静,有的急切躁动。读来生动有趣,妙趣横生。)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世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处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是需要怀疑和想象的,想象是科学的翅膀,敢于想象,并不断地探索验证,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怀疑否定旧知,产生新知。作者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想象和怀疑看似矛盾的两者在宇宙探索中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作者不囿于介绍宇宙知识,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虽然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取得了丰硕的出乎意料的成果,但这也仅仅是一个起步。更何况宇宙间可能到处存在着生命,而我们依据目前的科技,仍没有发现怎样才能探测他们的存在,这将是人类宇宙探索史上历史性的一步。作者语言严谨,“可能”表达很有分寸感,“只是”,“而已”“才”“刚刚”用词准确,有尺度,足见人类宇宙探索之长路漫漫。)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揣摩作品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技巧,体味语言特点,培养审美能力。)

    五、拓展延伸,培养情感

    学习了《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同学互相交流。

    参考:

    (1)宇宙对于我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习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我们和宇宙只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2)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在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危机全面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爱家园,保护家园,刻不容缓。

    (3)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热爱生命,热爱家园。

    (结合课文,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家园的情感及必要的忧患意识。)

    在以下选题中选出你喜欢的题目,课外查阅资料,撰写一篇科学小品。

    (1)宇宙群星知多少

    (2)宇航员眼中的太空

    (3)人类探索宇宙成果录

    (4)未来的太空城

    (5)如果发现了生命星球……

    (6)地球的未来

    (7)宇宙的边疆

    (8)地球为何是生命载体

    (9)宇宙诞生及其发展

    (10)中国航天历程

    参考书目:

    杂志:《科学画报》 《航空航天》 《太空旅行》

    《宇宙探索》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xx 年版

    《宇宙探索》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

    《魔幻的星空》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xx 年版

    《阅读宇宙》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xx 年版

    《奇妙的地球》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年版

    《奇妙的航天》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年版

    《宇宙之迷与探解》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从宇宙到生命》光明日报出版社 20xx 年版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1、重视动态生成,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观念的转变,在本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从感知文本中提出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最后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变静态的预设为动态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阅读教学过程发展个性。在本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共同释疑,课后探究,采用先问后引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本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将学习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船的课件 篇10

    《小桥流水人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8课。这篇课文作者开篇如诗的几句话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与流水相和喝,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劳之劳形,犹如世外桃源。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本文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1、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四乡之情的。

    1、说教法:

    朗读体会法:

    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2、说学法: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一、谈话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

    2、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觉?

    3、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它选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初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分段读课文,相信课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几方面来表达自己的四乡之情的?

    精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家乡人民太平安定的日子。

    “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渎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加深对故乡美景的热爱。

    船的课件 篇1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中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正确认识野猫眼中的城市与实际生活中的城市的差别,初步了解城市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能用语言清楚的介绍城市的设施和它的用处。

    3、关心周围生活的变化,在交流中感受宁波城市的便利、美丽。

    二、活动准备

    1、《野猫的城市》教学课件;《我们的城市——宁波》教学课件。

    2、教师演示图表《城市》1张,城市设施彩色图片1套。

    3、幼儿操作资料:宁波地图底版1张,分区地图3张;城市设施黑白图片3份(包括高楼建筑、商场、医院、公园游乐场等基础设施);记号笔每人1支。

    三、活动过程

    (一)结合课件分段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野猫眼中的城市与实际生活中的城市的差别。

    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

    有一只野猫从城市来到森林,它向伙伴们介绍城市,可是小伙伴们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咦!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故事里找找答案,仔细听听野猫向伙伴们介绍了城市的什么?动物们为什么会不喜欢野猫的城市?

    1、讲述第一段,提问:

    野猫说城市里有什么?说的对不对?(将斑马线在黑板中展示)

    为什么斑马说“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到底该怎样向动物们介绍城市的斑马线呢?

    假如让你用语言来介绍,除了说出斑马线的样子,还可以介绍点什么,让动物们喜欢城市的斑马线?

    小结:城市是道路交通发达的地方,马路上有斑马线,斑马线可以让行人过马路更平安。

    2、讲述第二段,提问:

    野猫说城市是怎样的?对不对呢?(将地图在黑板中展示)

    为什么花奶牛说“城市是个很痒的地方”?

    该怎样向动物们介绍城市规划图呢?

    你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介绍规划图,让动物们喜欢我们的城市?

    小结:城市里都有规划图,有了规划图,可以让建设城市的人们把楼房和街道建的更加整齐美观。

    3、讲述第三段,提问:

    野猫说城市里有什么?是不是呢?(将高楼在黑板中展示)

    为什么大河马说“城市是个很重的地方”?

    该怎么向动物们介绍城市里的楼房呢?

    假如让你用语言来介绍高楼大厦,除了说出高楼的高度以外,介绍什么可以让小动物们喜欢我们城市的高楼?

    小结:城市里许多有高楼,这些高楼大厦里有的可以开商店,有的可以作为爸爸妈妈的办公的地方,楼房外面的墙壁上还有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能把夜晚的城市装扮的格外漂亮。

    船的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理解内容,明了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真诚待人的美好品格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用意,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自古多情伤离别,然而送别也有许多不同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送别的画面

    1.第一幅画面:太子丹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荆轲将酒一饮而尽,将酒盏一摔,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一个悲壮的送别

    2.第二幅画面:当一对有情人“君向萧湘我向素”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一种充满哀伤的送别

    3.第三幅画面:当唐代大诗人王勃在路口为好友送别时,没有眼泪,只有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一种充满豪情的送别

    过渡句:

    这些是中国文人笔下的送行虽然送行的对象不同,虽然离情不同,但都十分感人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英国著名作家比尔博姆的《送行》,让我们看看在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国度,他们是如何送行的?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释①)

    哪位能说说你从注释①中搜集到了哪些有关作者的信息?

    名:马克斯·比尔博姆

    地:英国

    作者 时:18721956

    评:漫画家、作家

    作:《马克斯·比尔博姆文集》

    2.生字新词

    尴尬gān g 拘谨jū jǐn 凄怆qī chung

    饯行jin 熙攘xī rǎng 邂逅xi hu

    神采奕奕 y y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拘谨:指言语、行动过分谨慎

    饯行:设酒食送行

    凄怆:悲惨,悲伤

    邂逅:偶然遇见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表情上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

    简要概括文中重点写了哪两次送行?

    思考: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两个送行场面分别具有什么

    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

    明确:

    我们为远行的老朋友送行,勒罗为素不相识的美国小姐送行

    我们为老朋友送行十分尴尬,十分拘谨文中第6小节说道“我们又变得局促不安”、 “朋友的脸已像是一张陌生人的脸” “长时间的沉默”“强颜欢笑、打哈哈、咳嗽……”

    而勒罗为素不相识的美国小姐送行却十分出色,十分感人文中第7小节写到“他眼神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第10节“勒罗没朝后站,双手仍紧抓着那个年轻的美国人”“马上又冲上前去,小声的最后再叮咛几句 “他注视列车驶去,直到看不见时才转过身来……他确实泪水盈眶”

    四、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我们对朋友有没有真情,从文中何处可见?

    2.勒罗的眼泪中有没有真情?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我们对朋友有真情体现在文中第2节中“朋友越亲……与送别场合的隆重以及我们感情的深度恰成正比”真情体现在课文第3节中“虽然朋友不让我去送但我还是去送”,第5节中饯行;第6节中尴尬的送行

    过渡语:觥筹交错间我们看到了真情,悬想倾诉间我们听到了真情;强颜欢笑、故意做作、巴望讨好、哀哀求助、笨拙可笑亦是朋友间的友情的体现

    朋友渴望真情,我拥有真情,可是送行的场面却如此尴尬,因为我不能像勒罗那样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情感而勒罗是在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美国小姐送行,而且是为了工作需要才来送的,那么勒罗在送行中有没有真情呢?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学生的意见观点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老师都要加以肯定当学生思路堵塞时,老师可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

    参考 :

    (1)勒罗的眼泪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首先,从课文中描写他送行时行动的语句“热切地说着什么”“他眼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当列车就要开时“双手仍紧抓那个年轻的美国人,又冲上前去,小声地最后再叮咛几句”“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眶”可以看出这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因为言为心声,外在行为是感情的自然表露

    其次,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人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从散文提供的情节中,我们知道,美国小姐是一个人到英国旅行的,在英国没有亲人、朋友,勒罗看到美国小姐形只影单,在英国不认识任何人,想到她在漫漫的旅途中,将孤独寂寞,于是唤起他的同情心不过,勒罗的眼泪,不是惜别的泪水,而是同情的泪水

    (2)勒罗的眼泪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理由是:①勒罗只是一名受雇于“英美社交处”的送行员,他给美国小姐送行并不是出于友情、亲情,而是为了赚取送行费,一个以赚钱为目的人送行,当然没有真实情感流露了;②勒罗是半小时前才见面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陌生人,勒罗怎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真实送别的情感,流下惜别的泪水呢?这是职业性的泪水,所以应该是虚情假意

    小结:金钱未必能买来真情,但不等于说有了金钱就没有真情;眼泪不一定代表真情,但眼泪是真情的流露从文中“没有感情是演不出戏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勒罗是有真情的

    3.美国小姐花了25美元的就使自己孤独的心得到了慰藉,赢得了车警的尊重,并获得了勒罗的真情,我们能从勒罗身上学到什么?

    (引导学生注意思考问题应该多角度)

    明确①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②敬业、乐业

    ③学会理解别人 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⑤对待别人要有真情 ⑥对待工作要敬业,才能成功

    五、领悟主旨

    勒罗看出远行者对真情的渴望,他付出了真情,而且将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令作者很是羡慕,于是作者在勒罗身上花了一笔钱,作者说“他索取的学费相当贵,但是我并不吝惜这笔投资”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说的这句话?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主题和学生自己的经历来探讨)

    明确:

    “我”是一个评论家,看到勒罗车站送别的效果,想到自己送别朋友时候的尴尬,“我”似乎认识到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有感情而不懂得如何表达,所以常常是事与愿违,会在一些场合出现尴尬“我”的不吝惜就表现了对学会表达情感的热切渴望

    六、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的描写,表现了人们渴望真实情感的愿望,蕴含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七、课后作业

    预习下一课;完成作业纸

    板书设计:

    送 行

    比尔博姆

    局促不安

    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沉默不语

    强颜欢笑

    送行 渴望真实情感

    眼神深挚

    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小声叮咛

    泪水盈眶

    苏教版九年级下《送行》教案教学设计4

    送 行

    内容简析

    《送行》幽默风趣,通过对繁文缛节的厌倦,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不只单纯地为幽默而风趣。含蓄地通过对勒罗受雇扮演“送行者”情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实感的观点。

    创意说明

    本文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难点在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上。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着重从勒罗的语言和神态上加以仔细的体会分析,并引导学生把两种不同的送行南面加以比较,从而去把握文章的主题。最好能从我国古代送别诗的体会中进行对照,以加深对作者的情感领悟。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中出现的“不谙世故、凄怆、邂逅”等生字词。

    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

    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采用活动法,引领学生通过文中两种“送行”场面的比较探究,领悟作者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意趣。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试着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善于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事物的心态。

    活动时间

    2课时

    1“送别”是文学中的一大主题,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中,你还记得几首写“送别”的诗词吗?

    回忆、背诵

    2中国古代一些文人雅士,最兴吟诗作别,折柳相赠,以寄依依惜别之情。今人送别,也会叮咛祝福,相依缓行,不肯留步。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也许你并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值得玩味或思考的意义。可英国漫画家、作家马克斯比尔博姆却用漫画眼光将送行活动中的“尴尬”和“精彩”这两种决然不同的境界写得精妙传神,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

    聆听、感悟

    船的课件 篇13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用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根据这首词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尝试进行入情入境的品词、写词。

    基于以上的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意思,感悟不同词的意境。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索的品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结构:

    一、揭题导入

    先让学生背诵最近刚学过的古诗《鹿寨》和《竹里馆》,再引导发现这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描写了农村的自然风光。然后出示今天的课题,接着明确清平乐是词牌名,同时了解由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的演变。最后简介作者。

    二、学习生字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然后范写生字,学生书空。最后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相互交流。

    三、练习朗读

    先指名读课文,评议是否正确、流利,重点纠正“乐”和“剥”的读音。再指名读,指出缺乏感情后听录音或范读。接下来重点让各小组自由读词,并告知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最后分为两个阶段评析朗读情况,评议是否读出了古诗文的韵味。

    四、体会意境

    首先提醒学生假如能一边读一边想想画面会读得更好,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并相互交流想象出的画面。这样在说画面的同时,学生已加深了对每句词的理解。最后出示画面,引导背诵。

    五、总结深化

    先让学生小结学法:读句子,想画面。再出示两句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六月虹桥涨欲流,荷花荷叶几时秋。看看能否通过读和想,体会其意境。然后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并指导读出感情。接着出示图画试作词,并作提示提示:先找准有代表性的人或动植物,再抓住各自特点。另外不必像诗那么工整。最后各小组汇报交流。

    六、布置作业

    对比阅读另两首《村居》,找出与《清平乐村居》的不同之处。一方面巩固掌握本首词,一方面进一步体会诗与词在表达方法上的区别。

    草长莺飞二月天,水绕陂田竹绕篱,

    拂堤杨柳醉春烟。榆钱落尽槿花稀。

    儿童散学归来早,夕阳牛背无人卧,

    忙趁东风放纸鸢。带得寒鸦两两归。

    上一篇:小学分一分教案

    下一篇:小兔子课件

    【船的课件(锦集13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