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范本四篇)
  •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发表时间:2023-09-26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范本四篇)。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范本四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篇1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一、引言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时间是1894年7月25日至1895年4月17日。战争以中国海军黄海舰队突袭清朝北洋水师为开始,最后以中国全面失败告终。这场战争打破了中国长期的封建闭关体制,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

    二、战争起因

    1. 朝鲜半岛归属问题

    朝鲜半岛自18世纪起就被中国、日本、俄罗斯三国势力深入控制。1894年,朝鲜王朝发生内乱,清朝、日本先后派兵入侵,引发朝鲜半岛归属问题。1894年7月25日,中国北洋水师派出23艘舰艇进入黄海,准备援助朝鲜,与日本东北郡舰队相遇,发生了第一次海战。

    2. 台湾问题

    1871年,日本第一次把台湾占领,作为日本的领土。此后,台湾的统治者反抗日本,引起了外界关注。1894年,清政府派出士兵到台湾,试图恢复对台湾的管辖。为了保护自己在台湾的权益,日本政府也加强了对台湾的控制。这给两国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三、主要战争进程

    战争开始后,中国海军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海战,均以失败告终。1895年1月,中国主力北洋舰队瓦解,确立了日本军队在海上的优势地位。同年2月,日本陆军在陆地上攻占开化城,开始全面进攻。3月,重要战役郑成功号舰爆炸,严重影响了中国士气。4月17日,清政府在造成了巨大牺牲后,同日本签订了谈判条约,结束了战争。

    四、战争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战败暴露了中国在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弱点。战争结束后,清政府签订了具有不平等条款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赔款2亿两白银。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意义深远,是中国从封闭落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五、结语

    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创伤。但同时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契机,此后,中华民族开始进行反侵略运动和自强运动,逐步开始走向强大。战争告诉我们,要保持国家强大,必须加强军事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创新。(wEI508.COM 实用文书网)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篇2

    主题: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发生的惨痛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战争之一,也是中国的惨痛历史。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惨败于日本,使得中华民族陷入更加困难和危险的境地。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全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课件将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大家深刻理解这场战争的重要性。

    一、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7月25日。当时,中国封建王朝已经开始衰落,国家疲弱不振,外部压力也越来越大。而日本则已经实现了近代化,开始腾飞。因此,日本开始对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展开侵略,企图在这个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经过

    1. 1894 年 7 月 25 日,日本在朝鲜海岸发动了偷袭,导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军队遭遇了惨重的失败。

    2. 1895 年 4 月 17 日,两国在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个条约将辽东半岛等地割让给日本,还要赔款两亿两银子。

    3. 1896 年 2 月 13 日,刘坤一在天津组织了万民初恢复会,呼吁人民抵制捐税,拒绝买卖日货。

    4. 1898 年 9 月 21 日,戊戌变法爆发,要求清廷进行变革,但最终失败。

    5. 1900 年至 1901 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反对列强的干涉和侵略,但这场运动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三、影响

    1. 在国际上,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了中国一个时代的昂扬气势,使得中国的外交地位降低,被许多列强越来越看轻。

    2. 在国内,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中国的军备和工业水平都严重滞后于日本。

    3. 在思想上,甲午战争也对中国的民族意识和自信心产生了冲击。很多人开始怀疑中国民族的未来,认为中国永远走不出国家困境。

    总之,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和前途。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坚定信心,努力开拓未来。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篇3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它的发生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本次课件的主题即为甲午中日战争,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这场战争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近代史的沉重历史,进而更好地热爱祖国。

    一、背景介绍

    1. 中国的内部问题

    中国在战前面临着许多内部问题,例如政治腐败、经济停滞、科技滞后等,导致其在军事武器和战术策略上落后于日本。

    2. 日本的外部压力

    日本在战前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和分割,例如侵略朝鲜以及对台湾和澳门的争夺,这些行为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的实力和威信,也激化了中日之间的紧张关系。

    二、战争经过

    1. 八国联军的侵略

    在Qing朝的政治官僚腐败下,中国的国力愈发衰弱,于是在19世纪,八国联军(包括英、法、俄、日、美等国)入侵了中国,这使得中国的实力更加疲弱。进入20世纪,日本明确提出要通过战争来对中国进行血的教训,并加紧了对中国的入侵和分割。

    2. 甲午战争爆发

    1894年7月25日,日本向中国宣战,正式打响了甲午战争的第一枪。由于中国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腐败以及优秀将领的缺失,甲午战争的战局较为被动,最终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向日本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

    3. 战争胜败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的胜败原因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政府的官僚腐败和军队腐败,以及中国在军事和科技方面的落后。而日本则表现出了比较突出的组织、指挥、协调、战斗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战争的影响

    1. 社会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失去了台湾和澎湖群岛,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屈辱和打击,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和反邪恶外国势力的斗争意志。

    2. 政治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导致了清政府的声望和国家实力的降低,从而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国家实力逐渐得到提升。

    3. 经济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中国经济更加落后,降低了中国的自主经济发展能力,也加速了中国对外资和外援的依赖。

    四、历史启示

    1. 保卫国家

    甲午战争教育我们,一个独立自主和富强昌盛的国家,必须具备强大的国防武力和自主的经济能力,否则就会在外来势力的压制和侵略下逐渐衰落和毁灭。

    2. 坚定信仰

    甲午战争教育我们,一个自由、民主和公正的国家,必须具备坚定的信仰和信念,才能正确地进行国家建设和发展,才能实现国家民主化和现代化。

    3. 全球互联

    甲午战争教育我们,随着全球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的越来越快,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将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和平与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的和平和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 篇4

    主题: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经过与影响

    一、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实施侵略掠夺,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状态。同时,日本通过近代化的改革和对外扩张,也开始在东亚地区崭露头角,并与列强角逐。

    1894年,日本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导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紧张情况加剧。双方在朝鲜半岛和东海地区频繁发生摩擦和冲突,最终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

    二、战争经过

    1.战争爆发和派遣北洋海军

    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派遣了北洋海军前往朝鲜半岛和东海地区,试图阻止日军的进攻。然而,清政府的海军装备落后,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明显不及日本海军。

    2.黄海海战

    1894年9月17日,清军和日军在黄海海战中相遇。清军由袁世凯统率,全舰共计10艘,而日军共有15艘舰只。尽管清军拥有数量优势,但由于装备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弱势,最终被日军打败。清军损失惨重,丧失了对海上优势的掌控。

    3.陆战和海战

    甲午战争期间,除了黄海海战外,还发生了多次陆战和海战。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威海卫海战,清军在该战役中再次战败。同年11月,在双方都已疲惫不堪的情况下,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正式结束了甲午战争。

    三、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揭示了清政府在近代军事、外交和经济等方面的落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雄厚的赔款,中国陷入更剧烈的危机之中。

    2.对日本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胜利对于日本意义深远,使日本成为了亚洲第一的大国,并进入了其近代化和扩张的黄金时期。

    3.对世界的影响

    甲午战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日本的未来发展,并成为区域安全格局的重大转折点。同时,其也反映了当时西方列强在亚洲的影响力以及中国没有及时地应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总之,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事件之一,影响深远。我们应当重视历史教训,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Jk251.coM编辑推荐

    [课件范本] 《落叶》教学设计(篇四)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件范本] 《落叶》教学设计(篇四)”,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活动目标

    1.学习线描画基本技能直线分区,并能用喜欢的各种点、线装饰漂亮的落叶。

    2.在线与点的游戏中,喜欢画线描画。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1-59划线

    2.拾取各种落叶,记号笔、黑色碳素笔。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落叶:枫树叶;银杏叶。

    2.请幼儿观察落叶叶面。

    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叶子上的叶脉。

    3. 出示图片:树叶,观察叶脉。

    教师讲解叶脉像直线,像叶脉那样将画分开区域的方法叫“直线分区”。(大概理解意思就好)

    4.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落叶。

    根据幼儿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也可让部分的幼儿将叶子描边。

    教师指导重点:像叶脉那样直线分区,每个区域里画一种纹样。

    5.欣赏评价:提问:落叶画为什么漂亮,哪里稍稍改动一下会更好?

    课件范本: 《分数的意义》教学思考其四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您看过哪些值得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件范本: 《分数的意义》教学思考其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百分数的意义》是第九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体会百分数、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

    借助例题的学习,我先出示了三名运动员的投篮情况的统计表,统计表中呈现的是每一名运动员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然后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教练,怎样判断哪名运动员的投篮成绩好些?学生们经过思考马上想出了办法,交流时即刻有学生说出应该通过比较每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来比较。此时,我立即追问学生为什么,学生们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说出了理由:因为每一名运动员投篮次数不相同,不能只看投中次数来判断成绩的好坏。应该说这一部分的导入是相当顺利的。

    课前我还布置学生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百分数,所以课上让学生进行了交流。有些学生找到了衣服商标上的百分数,如:100%羊毛;97.4%棉;葡萄汁70%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我请学生们同桌之间先互相说说收集到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应该说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较好,学生们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上完本课后觉得不足之处是对于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仅仅借助练习十九的第三题是不够的,很多学生还是不理解两者的区别。我想在第二课时中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行道树课件(范本四篇)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尽快将心情平复下来。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行道树课件(范本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行道树课件(篇1)

    总体构思:

    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展开联想,从生活的素材走向作文的题材,理清作文思路,进行有条理地写作构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能有创意地进行表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展开联想,理清作文思路,有条理地构思作文。

    2、指导学生写作的创意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展开联想,理清作文思路,并能有创意的表达;

    2、难点:有条理地进行写作构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这有一段话,你们猜一猜,写的是什么?

    “他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一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他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他们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浓荫,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他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他们仍然固执地制造著不被珍惜的清新。”

    学生活动:学生饶有兴致地讨论,得出结论:是树。教师进而明确:是生长在马路两旁的行道树。

    (二)、教师诠释文题:行道树是什么样的?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要点提示:行道树指在公路与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在城市道路绿化与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行道树的主要栽培场所为人行道绿带,分车线绿岛,市民广场游径,河滨林荫道及城乡公路两侧等。它对于提高道路的服务质量,改善和美化区域生态环境,荫庇行人、消除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都有重要作用。行道树被形容成“绿色隧道”。

    (幻灯)出示有关行道树的照片。

    (三)、出示作文题目(幻灯):《行道树》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和树有关的作文。

    1、明确作文类型——命题作文

    2、命题作文的主要特点(幻灯):给出一个完整的正确的作文题,要求按规定的题进行写作。题目一般是一个短语,句子或一个词。

    (注:面对这种作文类型,我们应该认真推敲所给题目的内容。)

    (四)、写作指导

    (五)、板块一:打开联想的翅膀(想一想)

    问: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活动:仔细揣摩题目的内容,循着自己的思路展开各种联想。

    要点提示:一排排,整整齐齐列于路两旁,树姿优美、冠大荫浓、遮阴蔽日;坚韧,不易折,能经受起狂风的侵袭;默默无闻的矗立道路两旁,为行人遮风挡雨,留下夏日的阴凉。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让空气更加清新,它们默默奉献;具有行道树般奉献精神的人们:道路清洁工,他们的劳动带来了干净的街道和环境;边防战士、武警和官兵,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默默无闻的守卫边防线,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教师、护士……

    学生活动:学生在草稿本随时做好同学的发言笔记。

    板块二:让思绪在合作中闪光(说一说)

    学生活动:根据以上材料完成构思,学生讨论并思考:我要选哪些内容写?中心思想是什么?

    提示:

    ①从材料中归纳一个写作方向,确定自己写哪一个方面的内容,明晰自己的写作思路。

    ②为这个方向找三个支架点,可以对现有的材料进行补充或改造。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互相讨论,交流。在草稿本上把有用的材料记录圈起来,商讨写作思路,构思作文的主体框架。

    2、学生口头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点拔:我们在七年级已学过状物的文章,如郭沫若借《石榴》讴歌了坚贞不屈、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节,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郑振铎借《海燕》抒发了他远航途中萌生的无限眷念与热爱祖国的浓浓乡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一个由形到神的过程。我们这篇作文也可以这样操作,从树的形状、姿态、色彩以及其动静变化入手。

    例1:它平常,默默无闻的矗立于道路两旁,经历风吹日晒,雨雪冬霜,尘灰飞扬,这里断了,那里折了,仍坚守自己的位置,为人们带去清凉,让空气更加清新,如战士,象教师,似护士。

    例2:树的绿色,在雨水的冲刷下新鲜、发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郁郁葱葱,生意盎然;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在树下看书、散步、运动。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

    例3:在冬天向春天过渡的时候,行道树那旺盛的生命力,那些树光秃秃的,树枝上没有半点生气,如枯树一般,甚至有时怀疑它们是否死了。但春天的到来,枝头露出点点新芽,给人启迪,在绝境中,只要心中充满对生的渴望,就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3、小结

    从刚才的想与说的过程里,我们大致了解了写作的构思过程:

    (1)、发散开去:寻求更广度的思维空间,想到什么写什么,但并非每一个都要用,可越具体越好,但要小而实。

    (2)、寻找路径:将黑板罗列的材料,分别归类,形成有用的作文题材。

    (3)、理清层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让作文内容的条理清晰。

    板块三: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一写)

    1、佳作欣赏(幻灯):张晓风的《行道树》、

    2、方法指导:怎样开头。

    文章开头形式多样,一般来说主要有:

    ①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统摄全篇

    ②设置悬念:开篇以特写镜头写出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事情的结果,以设置悬念;

    ③引用入题:格言警句、诗词名言、俗语歌词等由于其语言精粹、众所周知等特点,易给读者亲切感,能创设气氛,感动人心。

    (六)、写作实践

    1、布置写作(幻灯):以《行道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2、写作的注意点(幻灯):

    ①动笔前,进行整体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②打草稿,认真修改;

    ③把修改后的草稿写清楚。

    行道树课件(篇2)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红灯酒绿、繁弦急

    管等词语;体悟文章的深刻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读中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见教学目标2。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

    予我们的理解。

    采用对话形式,读读、讲讲、议议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我们每天漫步在街头,会看到街道两旁种着许多树,我们叫它行道树,它是我们熟悉的朋友。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行道树。(简评学生的发言)从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对行道树有所了解。但行道树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听听它的心理话呢?好,下面让我们跟着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一起走进行道树的内心世界,倾听它的诉说。

    二、明确课题及简介作者。略

    三、认读字词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堕落

    点缀

    贪婪

    冉冉

    红灯酒绿

    繁弦急管

    四、倾听行道树的心理话,走进行道树的内心深处

    (一)、学生朗读课文。(自荐读课文)然后其他学生点评。注意语音、语调、语速。

    (二)、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说的多,角度不同。

    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快乐。

    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学生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三)、品味语句。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

    予我们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最终,有所获得。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沉淀在了行道树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头脑中,所以它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深度,更有远见。

    五、诉说我们的心理话,反思我们的言行

    听了行道树的心声,我们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它说。完成下面练习

    (一)、以山中的树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二)、以人类一员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句式行道树,我要对你说

    (先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同桌位之间交流,准备在班上发言)

    六、拓展联想。本文其实借行道树赞扬一种人,赞颂一种精神。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树。说说你对他们的印象。

    七、作业。结合课本P35的两则资料,写一篇读后随笔。

    行道树课件(篇3)

    一、导入

    同学们刚刚进行了描写一种植物外形的训练。老师在评改时,发现许多同学都描写了树,有大榕树、木菠萝树、扁桃树、玉兰树等等。大家把这些树的外形都写得很美,而且形态各异,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板书课题:行道树)

    二、朗读、理解、品味、感悟

    1、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这是一列的树。

    老师板书:一列忧愁快乐的树。

    2、深入理解和品味:

    ⑴学生默读,独立质疑和探究文章内容,初步理解内容和品味语感。

    ⑵质疑提问,相互交流,讨论辩析,品读文章,加深理解。

    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加深对主题的体会过程。

    ⑷学生谈对行道树的感情,加深感悟,为评读做准备。

    老师板书:无私奉献的人(形象)

    神圣痛苦深沉(人生哲理)

    3、感情抒展导读,展现语感品味:

    ⑴请一位学生选读一段,学生自由评读,感受语感。老师评读,以强调语感印象。

    ⑵老师读一段,学生自由评读,加深语感品味,储蓄感情,以备朗读体验。

    ⑶女生朗读一段,男生评读。体现集体朗读的整体美,充分体现语感,饱满感情。

    ⑷全班齐读,通过感情渲泄,以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目的。

    三、小结并拓展思维

    1、由学生进行学习收获总结。

    2、请学生构思一幅画,谈谈用怎样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心中的行道树,并写上一句有关行道树的心里话。

    行道树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辨证的理解行道树的忧愁和快乐,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2、抓住关键语句(议论性的文眼),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辨证的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通过朗读,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为品味思考定向,整体感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研讨点拨法:

    课文有叙有议,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并适时适当的点拨指导,使学生深入全面的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2、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3、教师准备上课用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出示行道树的图片,让学生联系罗阳街道旁的行道树,说说自己对行道树的印象。

    老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文题、作者),看看为人们所赞美的行道树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样的。

    二、简介作者

    请哪位同学来介绍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学生发言,教师给予补充。)

    明确:张晓风,女,台湾著名的散文家之一,她的散文充满自我的真情至性。她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1949年台北,毕业于东吴大学文学系。

    三、默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字典,疏通文字,并以──的行道树的形式,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题目加个定语(说说理由)

    (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发言,在此基础上,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的主旨。)

    老师:(过渡)听到同学们的精彩发言,看来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那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呢?

    明确: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行道树的自述,表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自由朗读课文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说一说理由,有感情的读一读。

    学生先说理由,再读,其余学生给予评价,教师顺势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五、学生在上环节的基础上,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六、学生发挥想象在作业本上用画笔创造性的勾画行道树的形象,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自己解说自己的构思

    七、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老师:(过渡)同学们画得好,说得更好。接下来我们对课文内容作具体的探究。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揭示课文主旨、富有哲理性的话,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

    明确: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关键词是神圣痛苦深沉。

    老师:(过渡)为了更好的理解这句话,把握文章的主旨,我们采用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围绕这句话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在小组内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课堂发言,在班上讨论,进行集体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设计问题,并筛选、整理,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准备:

    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2、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找出描写痛苦的词语。(苦熬、孤独、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3、怎样理解深沉?(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而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老师:(顺势引导)行道树的痛苦与深沉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呢?(无私奉献精神)有这种精神的人可以称为什么呢?(伟大的人、奉献者、大写的人──)

    老师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板书。

    八、拓展与延伸

    老师: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学生发言,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肯定。)

    九、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老师:(过渡)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对行道树的形象与精神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当然,在同学们课前自主探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下面就开展质疑问难活动,通过我们的讨论解决问题,并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上做集体探究。

    问题准备:

    1、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2、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提示:堕落的本义是沦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3、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4、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

    提示:不矛盾。忧愁是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我们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绿阴,为城市制造清新。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果。文章正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5、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6、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十、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或感悟。

    十一、小结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十二、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2、自主探究《第一次真好》。

    行道树课件(篇5)

    一、教材分析

    《行道树》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本文采用拟人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描绘了以制造清新,献出浓阴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树形象,以此来象征无私奉献的人。文章还通过行道树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表现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人生哲理。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凝炼。精辟的议论更是点睛之笔。教学时应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联系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是七至九年级这一学段的起始阶段。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人生体验,对一切都有一种新鲜感和期盼,但又住住仅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表现在语文学科,就是只满足于对字词句的理解,而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认识不足。因此要借助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组织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从事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说明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认为本文应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知识目标:积累“堕落、点缀、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等词语;理解街道树的象征义。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情感,知道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奉献者,常怀感恩之心。

    其中朗读、体味、领悟是学习的重点,体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是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鹰的骄傲是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火的骄傲是灼灼燃烧、烈焰腾腾;水的骄傲是惊涛拍岸,川流不息。那么,你认为树的骄傲又应该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最想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学生继续发言)作为树,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们愿生长在山上,阅尽千般风景;我们愿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吸风饮露;我们愿生长在湖畔,伴随凉风习习;我们愿生长在园林之中,受到悉心照料;我们更愿浓缩为盆景,享尽千般娇贵,万种宠爱……这些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偏偏有人选择了路边的行道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跟着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一起走近行道树,(板书:行道树及作者)听听它的诉说。

    二、导学反馈:

    1.指名生介绍作者张晓风的有关资料,其他生作补充。

    2.学生互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自由读课文,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三、课堂研讨:

    (一)质疑探究,抓关键句,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体会主旨。

    1、请再读,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在书上批注你的理由、理解或感想。(师随机板书:语言)

    2、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相互补充。5分钟后把你最满意的一处展示给大家。

    3、交流中质疑,读中释疑。(师相机板书:对比)

    语义深刻的语言提示:

    1、第2自然段中说“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堕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堕落”在这里指它们远离了森林,远离了它们的伙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因为城市的人们已习惯于污浊,对环境污染已麻木不仁了,虽然行道树在努力制造着新鲜的空气,但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改变不了大局,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既然是“别人都不迎接”,为什么“我们”去了?

    因为别人都不去,“我们”就去了。“我们”去是命运安排的,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很好地体现了奉献精神。

    4、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忧愁”是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行道树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绿阴”,为城市制造清新, 黎明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或者:“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果。

    5、“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为什么说行道树从事的是“神圣的事业”?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2)、为什么是“痛苦的”?“痛苦”表现在什么地方?

    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讲,这便是“痛苦”。表现在:总是一身抖不落的灰尘,夜晚孤独寂寞。(体会两处对比,感受“痛苦”,体悟精神。)

    (3)、“深沉”指什么?

    “深沉”指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以苦为乐的品质。上文选择春生绿叶,夏献浓阴,下文的迎接太阳,制造清新空气,这些都是深沉带给我们的神圣。

    ……

    6.行道树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4、现在,你还有疑问吗?

    (二)写法借鉴

    1.同学们,文章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它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师相机板书)

    2.那么行道树的形象和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哪些地方相似?

    ① 两者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 两者都为他人放弃安逸的生活。

    ③ 他们的选择都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

    ④ 他们的付出都是不求回报的。

    综上所述,作者用行道树象征无私奉献这是非常贴切的,行道树身上浓缩了奉献精神的精髓。此外,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语言的精炼,形象。(相机板书)

    (三)情感体验

    1、请用精彩的一句话写下你想对行道树说的话。

    (1)、行道树,你守得住清贫,忍得住痛苦,受得住寂寞,你是我的榜样!

    (2)、行道树,你的存在尽管只是悲凉的点缀,但是城市因你而精彩。

    (3)、行道树,你选择了牺牲,就决不能回头

    (4)、行道树,希望你永远不要改变自己的选择。

    (5)、行道树,你敢于挑战,承受痛苦,你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6)、行道树,你放心,不久的将来,你将不会感到忧愁与痛苦,因为我们在成长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的发言,让老师大开眼界,真没想到你们能说的这样好,不但语言优美,而感情真挚。其实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她对行道树也是热情歌颂与赞美的。

    师:同学们,本文中张晓风写了自然界中的一个物,实际上是赞美了社会生活当中的一种精神,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人们经常赋予他某种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同学展开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自由发言。

    ①生:小草,她,坚韧、顽强、执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生:蜡烛,明知道自己会烧光,却仍然要点着。

    ③生:还有蜜蜂,辛勤采蜜,为人类服务,自己的寿命却很短暂。

    ④生:还有牛,辛苦地耕田,为农民服务,很勤奋,能吃苦。鲁迅先生曾这样说牛:“吃的草,挤出来的是奶”

    ⑤生:还有菊花,能耐寒、不怕风霜

    ⑥生:路灯,孤独、寂寞,却给别人方便。…

    ⑦“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师:同学们刚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你们的思维能力真不错,这与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家刚才所说的,和文中作者写的都一样,都是借自然界的某一物,挖掘它的特点,赋予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赞美了一种精神——奉献精神。这也是我们写文章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2、联系生活,思考人生,主题升华

    行道树,蜡烛,牛、蜜蜂、路灯、他们的这种牺牲精神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在生活中,有这种精神的人吗?

    学生举例:(如:清洁工人,抗战非典的白衣天使,教师、科学家、航天英雄、士兵、公安干警等。)

    3、你也向他们一样为别人奉献过吗?请将事件过程讲给大家并说说你的感受。

    四、总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1、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的美好而快乐,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

    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

    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

    有一首歌中唱的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自己,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

    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唱这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丽、最崇高的情感——爱的奉献[教师播发歌曲《爱的奉献》,学生齐唱]

    2、你还有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达标:

    1.行道树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你们愿意做一个无私的奉献者吗?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行道树,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假如我是……,我愿……”的形式说几个句子。

    例句: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仿写:假如我是 ,我愿 。

    仅供参考:假如我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

    假如我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我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2、从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花鸟草虫、风雨雷电中挑一景物,仿照《行道树》写一段话,赋予这种事物一定的象征意义。(300字左右)

    六、课后延伸:

    一、教(学)小结

    我之收获

    我之反思

    二、课后跟踪

    收集奉献主题的名言警句。

    五、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1、教法设计

    (1)、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创造性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讨,去创新,质疑问难不仅提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事到功倍的效果,也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预习中质疑,整体感知课文后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重难点质疑,最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外阅读扩展。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疑问——探究——疑问的循环递进的训练主线,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在不断地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2)、情景创设法。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把握与学生知识水平和情感的贴近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

    (3)、朗读感悟法。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过学生默读、朗读、赏读、品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启迪。

    (4)、对话互动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中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建构文本意义,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5)、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强调了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进行教学。因此,要求学生收集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及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相关资料。课内交流时,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想行道树,想社会上具有无私奉献的人,想自己……激发学生领悟人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熏陶。

    (6)、为达训练目的,“活”用教材,而又不局限于教材,使课堂具有鲜活性,扩展学生阅读视野和想象空间。

    2、学法指导

    (1)、圈点批注法。通过画一画、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养成读书就动脑动笔的习惯。

    (2)、探究阅读法。《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也有一句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本课力求突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和谐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材料的深层含义提出疑问,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终身学习意识。

    总之,我的课在设计上尽可能围绕新课标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行道树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悟文意,领悟文章主旨,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行道树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无私奉献这的崇高品格,以此鞭策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感悟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

    二、教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对话互动法等。

    三、教具: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按“如果我是一棵树,我最希望把我的家安在(),因为()”这样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2、多媒体展示行道树画面。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借助说话练习,进行大胆的假设与认真的思考,学生们通过众说纷纭,为后面探讨行道树的取舍做初步准备。行道树画面的展示则可以为学生的提供一个感性的认识机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就在我们生活中。

    (二)整体感知:(多媒体依次展示)

    1、请用一个恰当的词语给“行道树”加一个修饰语:()的行道树,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理由。

    2、本文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行道树的形象是无私奉献这的形象,那么文中阐发这一哲理的议论性语句(文眼句)是什么?

    设计意图:两个问题的设计紧扣课文,第一问可以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而第二问的设计一方面引导学生扣住关键句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为下一步的合作探究提供依据。

    (三)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出问题)

    (一)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⑴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

    ⑵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

    ⑶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我们”?为什么是深沉?

    (二)自由揣摩交流有疑难的语句。

    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难有:

    ⑴“堕落”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⑵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悲凉的点缀”?

    ⑶“快乐”和“忧愁”矛盾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围绕关键句设计的三个重点问题,突破课文,培养合作意识。在接下来的质疑环节,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提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

    (四)拓展延伸:(多媒体依次展示问题)

    1、为了宣扬行道树的奉献精神,某电视台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假如你是在场记者,你会提哪些问题?假如你是行道树,又将如何回答记者的提问?

    2、由行道树,你联想到了哪些人?

    (多媒体展示出雷锋和彭晓娟的相关资料)

    3、请为行道树设计一广告词或标语,来表现它的崇高精神。(播放音乐《好大一棵树》)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着眼于学生力想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行道树的精神。借助多媒体展示出雷锋和喂奶女警彭晓娟的有关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对奉献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心中有了一杆如何取舍的秤,不再是简单停留在对行道树的分析理解上,而是很自然地由树及人,从这两个人想到更多一群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的言行,从而更好地实践这种精神,这也正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点。

    五、课堂小结:

    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点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的人生在奉献中升华。

    白鲸的课件(范本8篇)


    据您提出的需求,编辑为您准备了一篇“白鲸的课件”教案。教案和课件是每位老师课堂教学中必备的准备工作,必须花费老师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教案的编写是实现科学管理和规范教学的重要手段。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白鲸的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音乐的作用,体会人类对动物的爱。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聆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听完你有什么感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蓝色的多瑙河》是世界的圆舞曲,非常优美、优雅。不仅人欣赏它,白鲸也欣赏它。白鲸和刚才播放的蓝色多瑙河乐曲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把课文读一遍。

    2、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了。每只鲸鱼宝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词,一起和这些鲸鱼宝宝交上朋友吧!

    3、指导易写错的生字。(慌、区)

    三、感知课文

    (一)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1、读第2、3自然段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群白鲸不仅聪明,还是一群贪吃贪玩的小调皮呢。不信,打开书读读课文2、3自然段。

    2、再次品读,渲染快乐的氛围

    师:瞧,它们多快活啊!我发现咱们班也有几只快活的鲸鱼宝宝。

    3、指名读2、3段

    师:真羡慕他们啊!你们也想当快乐的小白鲸吗?

    赶快加入吧!

    4、师:白鲸们真是太逍遥了!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板书:追鱼)

    你看见这群贪吃贪玩忘记回家的白鲸,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二)体会白鲸遇险后的“绝望”

    1、可惜白鲸听不到大家的忠告,他们遇到了危险。(板书:遇险)

    这是怎样的危险呢?(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2、哪些词语说明寒流来的快?(抓住“突然”“转眼”等重点词语理解)

    3、这时白鲸的心情怎样?找出表现白鲸心情的两个词语。(着慌,绝望)

    什么意思?为什么着慌?为什么绝望?

    4、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气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会怎样呢?(又冷又饿,困死在楚科奇海)

    5、如果你是白鲸,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后悔当初太贪玩,贪吃,没有想后果)后悔也晚了,他们绝望地叫起来!你听到他们在叫什么了吗?(救命啊!)

    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谁能把这样的理解送到句子中,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过渡:现在你就是这群被困白鲸中的一个,如果没有救援的话,你的生命就会出现危险了,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三)拯救白鲸,体会“奇迹”

    后来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营救现场吧!

    1、默读5、6自然段,根据内容填表。

    白鲸得救的经过:

    第一次营救:猎人发现白鲸后____,人们________,还_____、可是_____,人们没有办法,只好__。

    第二次营救:________开来了,开出了_________、可是_______。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_______,白鲸终于得救了。”

    2、全班交流

    (1)一共有几次营救?

    (2)学习第一次营救,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猎人发现白鲸后马上报信,人们纷纷赶来凿冰抢救,还带来好吃的。”

    (1)“纷纷”什么意思?(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2)“纷纷赶来”是怎样赶来?

    (3)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有这么多人赶来,说明人们对白鲸怎么样?

    (4)请你找找这句话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你感受到人们对白鲸的关爱?

    (5)小结:看来,人们对白鲸的关爱真是无处不在啊!

    3、完成填空:可是刚凿开的冰马上又冻上了,人们没有办法,只好请求援助。

    小结:第一次营救失败了。但是人们没有放弃。

    4、完成填空:直升飞机和破冰船开来了,开出了一条长长的通道。可是白鲸一动不动,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放古典乐曲吸引白鲸游出冰区,白鲸终于得救了。

    小结:白鲸终于得救了,第二次营救成功了(板书:得救)

    5、孩子们,听,优雅的古典乐曲响起来了,让我们在这音乐声中再来读读5、6自然段吧!(配乐齐读)

    6、学完了课文我们不禁感叹,白鲸的营救过程真可谓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呢?学生交流,你能把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四、深化拓展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群可爱白鲸中的一个,你会对营救你的这些人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参加营救白鲸的人,看到白鲸在蔚蓝的大海上越游越远,你最想说什么?

    五、结语:有了这些充满爱心的人,白鲸得救了,有了这些可爱的白鲸,大海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和动物就是在这样的真心真爱的连接下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

    六、板书设计

    白鲸的课件【篇2】

    教学要求:

    1、通过反复读课文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难点:

    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具准备:

    白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看图片或录像片段,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课题,板书:喜爱音乐的白鲸

    “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白鲸和音乐的小故事。

    预习课文。

    1、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组词。

    3、划出不懂的词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交流预习成果。

    1、“你学会了哪些生词?”掌握字音,指名带读。

    召唤脊背附近成群结队

    2、记忆字形。

    寒:上下结构。中间共三个横,不要少写。

    迹: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进行交流。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2、小组学习:分段朗读课文。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鲸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第二段(第2至7自然段):记述了一次白鲸遇险又脱险的经历。

    3、选择你喜欢的部分自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这个问题。

    3、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教具准备:

    收集其他动物与音乐的资料,乐曲《蓝色多瑙河》。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自由读,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白鲸是如何得救的?”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播放《蓝色多瑙河》。

    “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小组讨论。

    (三)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白鲸的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顽、股、堵、拼、嘶、附、惧、迹”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顽、股、堵、拼、惧”5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人们抢救白鲸的过程中,了解白鲸的特点与习性,知道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体会人们想方设法保护动物的真挚感情,

    3、树立自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理解并有感情朗读人们救白鲸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这是什么?(出示各种白鲸的图片及模型)

    2、白鲸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呢?(互相交流对白鲸的了解)

    3、出示句子: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受到各国人民的保护。

    (1)自由读句子:理解词语:珍稀(知道白鲸是一种很珍贵又稀少的动物。)

    (2)齐读句子。

    4、揭示课题:48 白鲸得救了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1、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2、激发他们课外阅读、收集、筛选信息的兴趣。3、选择学生的交流简单学习第一小节,为重点段落的学习留足时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它们肯定是遇到了危险,它们到底遇到了什么危险?是怎么得救的呢?

    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课文读通顺。

    (2)找一找,白鲸遇到危险是第几节?人们救白鲸是第几节?

    (说明:整体感知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这样就为从整体出发,分散地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读第二小节,用直线划出白鲸遇到的危险。

    (二)交流出示句子:

    两天以后,一股寒流忽然来临,海面转眼变成了晶莹的冰雪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他们着了慌,拼命用背部撞击冰块。但是冰块太厚了,怎么也幢不破,他们绝望地嘶叫着。

    1、学习生字:顽:形近字比较:玩耍顽皮

    股:一股寒流还可以是一股( )

    堵、慌、嘶(注意平舌音)

    2、白鲸遇到了什么危险?(交流)

    3、这时候白鲸的心情是怎样的?(找一找课文中的词语)

    “嘶叫”是什么意思?

    白鲸们在嘶叫着什么?

    (说明:在学习生字的同时,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并从读句联系到课文内容,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既熟悉了生字,又自然过渡到对课文的理解——白鲸的恐惧、情况的危急。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边读边思,加深理解。)

    4、说话训练:它们的路被堵住了,他们将会( ),白鲸着了慌( )、( )。

    5、这时的白鲸是多么地绝望,它们拼命地嘶叫着,谁来读一读?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关键词语:忽然拼命绝望嘶叫)

    (说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课堂上要留出充分的时间给予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感受白鲸的恐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白鲸是珍稀的动物,当它们有危险时,人们是怎样来救它们的呢?

    1、小组合作读三、四小节。思考:人们用了哪些办法救这群白鲸的?结果怎样?

    边交流边理解边板书(随机)

    2、出示:有人发现了这群遇难的白鲸,马上向附近的村民报信。人们一听这个消息,纷纷赶来抢救。可是天气太冷了,刚被凿开的冰,一会儿又冻上了。

    (1)学习生字:附 理解附近就是指距离比较近的地方。

    (2)板书:村民凿冰 又冻上

    (3)当刚被凿开的冰一会儿冻上了,不能救出白鲸时,心里真是着急。(指导朗读)

    3、出示:在飞机的指引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二十多公里长的通道。可是白鲸却一动也不动地挤在一起,他们惧怕这艘高大的破冰船,不敢游进通道。

    (1)学习生字:惧(心里害怕)能不能给惧怕找一个近义词

    (2)板书:破冰船开道 白鲸惧怕

    (3)这次的办法也不能救出白鲸,他们的心情会怎样?你能来读一读吗?

    4、结果,奇迹出现了。(穿插媒体,音乐响起)

    (1)出示:啊!奇迹出现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

    (2)理解“奇迹”?

    (3)“奇迹”出现了,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读?(个别读)

    (4)这里的“奇迹”指的是什么?是怎么出现的?

    (5)板书:音乐引路游出冰区

    (说明:品词析句看似高年级的任务,但对低年级而言,教师也可通过适当的方法加强这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如何才能做到行之有效,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指导。比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对句中关键词语的正确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感悟;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说话等,相信学生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能得以提高。)

    (6)完成填空:

    啊!奇迹出现了,白鲸( ),成群结队地( )。原来,白鲸喜欢( ),是海上的( )。

    5、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白鲸终于( ),带着欢乐的心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和课题。

    四、总结、感悟课文

    1、这群顽皮的白鲸从一开始的绝望到现在平安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它们见到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会说些什么呢?小白鲸会怎么告诉亲人自己碰到的危险呢?

    2、组内练习说话,班级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说明:课后拓展是学习课文的延伸:一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有的放矢地展开合理,将课文延续。二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说完整。)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复习生字词语:白鲸游泳游戏

    珍稀 顽皮 堵住 拼命 嘶叫 遇难 惧怕 奇迹

    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顽、股、堵、拼、惧

    注意左窄右宽

    白鲸的课件【篇4】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老师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一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谁来说说看?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吧。

    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真会学习!老师也搜集了有关白鲸的文字资料。指名读。课前搜集资料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这些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白鲸。白鲸和刚才播放的蓝色多瑙河乐曲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1、这是我们初读课文,请同学借助拼音认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带拼音的字就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请同学们把带拼音和读不准的字词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都和生字词教上朋友了吗?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谁来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

    三、朗读感悟

    1、下面老师请7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谁想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谁还想来读读?其他同学仔细听,看看你能听懂什么?

    3、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他们玩得非常高兴呢?请你找到后自由读读。谁能来读一读,并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4、你对北极有哪些了解?

    5、出示北极的画面。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那里被冰雪覆盖着,那里气温变化的非常快,有时候刹那间整个海面就会结上厚厚的冰,沉重的汽车都可以在上面行驶。那里非常冷。那么,这一群可爱的白鲸就是在这里的楚可奇海快活的玩着,可是呀,危险却在悄悄的向它们逼近。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你从中能读懂什么,能明白什么?然后同桌内交流一下。

    6、这个同学也非常会学习,抓住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突然和转眼这两个词,同学们体会到寒流来的快,冰结的也很快。谁来用这种方法再谈一谈?(生抓住绝望一词谈)

    7、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天气也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会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会怎样呢?生:冻死。

    8、就危及到生命了。如果你就是这群被困的白鲸,你的生命就要遇到危胁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呢?那你就带这这种语气读读吧。谁想来读读?学生读文,谁能来评价她读得怎么样?老师也想读读,可以吗?

    9、后来,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后面的课文,看看白鲸是怎样得救的?读完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10、谁能用精练的语言,用首先,然后、最后的形式说说白鲸得救的过程?

    1

    1、白鲸终于游出了冰区,得救了。大家看,人们为了救白鲸,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最后终于一起把白鲸引了出去。喜爱音乐的白鲸终于得救了。

    12、在整个营救白鲸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面。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哪些场面是最令你感动的,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

    13、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这些场面那么令你感动,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读一读课文的5、6自然段吧!

    四、深化情感、升华感情。

    1、一群小小的白鲸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呀!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营救白鲸的人,你最想说什么?或者你想对营救白鲸的人说些什么呢?

    2、看来大家的心情也都非常得激动。是啊,如此珍贵的白鲸得救了,我们的心情怎能不激动呢?老师还知道世上还有很多的动物和植物也喜欢音乐,谁想来读一读?

    3、有了这群喜爱白鲸的人,白鲸得救了,大海有了白鲸,就变得更加美丽,那么人们有了这群白鲸,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人和动物就是这样相处、相互依存的。

    五、作业设计:读、画、写。

    白鲸的课件【篇5】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白鲸因追赶鱼群到北极而遇险,抢救人员用《蓝色多瑙河》的乐曲把白鲸引入深海的故事。故事说明了白鲸喜爱音乐的习性,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喜爱与保护。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篇首点题,首先介绍鲸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述了一次白鲸遇险又解难的经历。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层:先叙述一群聪明顽皮的白鲸追赶着鱼群来到北极两天后,遇到了一股寒流,海面结冰,白鲸回家的路被冰层堵住;然后写了人们抢救白鲸的经过;最后写了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而最终得救。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准字音。

    2、初步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的情感,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营救白鲸时的过程,从而产生喜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1、课前可查看地图,从地图上找到北极,了解北极的特点,收集白鲸的图片、文字资料及音乐《蓝色多瑙河》。

    2、指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教学时可根据课题让学生质疑,然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进行解答,也可以直接根据课后“说一说白鲸得救的经过,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一个奇迹?”这个问题展开自学讨论,让学生自学,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讨论时,教师加以指点。如抓住重点词语“马上报信”“纷纷赶来”“带来好吃的”突出人们发现白鲸遇险后那种焦急的心情,反映了人类对白鲸的关爱。再如“当破冰船开出了通道后白鲸一动不动时,一个船员大声说:‘白鲸喜欢唱歌,是海上的百灵鸟……’果不其然,白鲸在乐曲的伴奏下,游出了冰区,从而得救”这一部分也说明人们由于喜爱白鲸,才了解白鲸的生活习性;也正因为人类了解白鲸的喜好,才使得这群珍贵的动物获救。学生对这部分是最感兴趣的,同时也可能会怀有疑问,这时应让学生再次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去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3、课文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朗读,因此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写白鲸游泳时,语气较为轻松、舒缓;白鲸遇险时,要读出情况的紧急;人们发现这群被冰层所困的白鲸时着急的心情,则应读的快一些。让学生把自己读的好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同时讨论,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4、教学时应体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学习结束之前,可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鲸有多少种?白鲸还有哪些生活习性?可因势利导向学生推荐《少年百科知识》等课外读物,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独立阅读的训练。

    拓展习题

    1、填空。

    聪明的()美妙的()顽皮的()珍奇的()

    2、比一比,再组词。

    硬()雅()招()

    便()难()召()

    3、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相关资料

    白鲸:鲸的一种,是北极特有的鲸类,白鲸全身成粉白色,喜欢组成几百只甚至上千只的群体在浅海活动。白鲸会“唱歌”,在水里,它们的歌声可以传几百米。

    动物与音乐:根据荷兰音乐家非迪记述,他家墙壁的洞穴里有一只很大的蜥蜴,每当他演奏莫扎特c调四重奏的柔板时,它就会爬出来倾听,曲子结束,它就爬回去。而演奏其他音乐时,蜥蜴是不会出现的。

    鸽子喜欢听管风琴演奏的乐曲。

    海豹具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它会唱歌,且声带很宽广,能够发出“嘿嘿、咪咪、咝咝”等从低到高的各种声音。

    植物与音乐:跳舞草,世界上唯一能随乐而动的植物,豆科多年生小灌木,高可长到60-120cm。小草最爱听《月光下的凤尾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曲调优美的歌,而那些粗糙、刺耳的高分贝声音是无法激起跳舞草的舞性的。

    精品教案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有关鲸鱼的课件、图片、文字资料;音乐《蓝色多瑙河》。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导入新课。

    1、交流资料。

    师:出示白鲸的图片。你们看,这是谁?

    生:鲸

    师: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吧。

    生:白鲸的身体是乳白色的。由于它们声调丰富,被称为海洋里的金丝雀。

    生:鲸类王国中最优秀的口技专家。它们能发出几百种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变化多端。

    师:你还了解到鲸的哪些不同特点?

    生:白鲸头朝里,尾巴朝外睡觉,为了防止敌人冲散它们。

    生:它们的主要食物是甲壳类动物,还有鱼类。它们会发出尖叫声、柔和的颤音、唧唧喳喳的声音。

    生:成年的白鲸体长大约三到五米。

    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真会学习!这些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白鲸,课前搜集资料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知道白鲸非常擅长口技,有海上的金丝雀之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2、板书课题:喜爱音乐的白鲸

    3、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师:小声读课文。读课文时,把字音读准,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1、学生读文

    2、开火车检查读书情况。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读的是否准确。

    生读。

    师:他们的字音读的准不准?

    生答。

    教师随机纠正“召唤”的“召”,齐读“召唤”。理解“脊背”,让生指一指脊背在哪里。

    3、检查生字。

    4、出示白鲸图。

    师:你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他们是在哪里玩的这么高兴吗?

    生:在楚克奇海。

    师:楚克奇海又在哪里呢?

    生:北极。

    师:你对北极有哪些了解?

    生:北极零下六十多度,气温低。

    生:北极比南极冷,还生活着北极熊。

    生:北极夏天也不暖和。

    三、感情朗读,直奔重点。

    师:同学们,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对北极有了一些了解。出示北极的画面。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那里被冰雪覆盖着,那里气温变化的非常快,有时候刹那间整个海面就会结上厚厚的冰,沉重的汽车都可以在上面行驶。那里非常冷。那么,这一群可爱的白鲸就是在这里的楚可奇海快活的玩着,可是呀,危险却在悄悄的向它们逼近。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你从中能读懂什么,能明白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默读第四自然段。

    师:小组交流时,一位同学发言,其他的同学要注意听,随时补充。

    2、小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师:谁来谈一谈?

    生:他们在那里玩的很开心,回去的路上,来了一股寒流,他们被冰层堵住了,就用脊背撞冰层,但是冰层太硬了,撞不破,然后就叫起来了。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寒流是突然来的。

    师:这个同学非常会学习,他抓住了“突然”这个词。

    生:还有一个词是“转眼”。

    师:从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生:是很快,一会儿就变成了冰雪的世界。

    师:这个同学也非常会学习,抓住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这两个词,同学们体会到寒流来的快,冰结的也很快。谁来用这种方法再谈一谈?

    生:我还通过“绝望”这个词,知道了白鲸是绝望的叫起来,而不是前面快乐的叫起来。

    师:绝望地叫是怎样的叫声?

    生:没有信心了。

    师:对什么失去了信心?

    生:对自己逃不出北极没有信心了,才绝望。

    师: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气也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会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会怎样呢?

    生:冻死。

    师:就危及到生命了。如果你就是这群被困的白鲸,如果没有救援的话,你们的生命就会出现危险了,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2、学生读文

    3、互相评价。

    5、研读白鲸得救一部分。

    师:后来,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后面的课文,看看白鲸是怎样得救的?读完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1)生读文。师巡回指导。

    (2)学生读完后以小组形式汇报。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谈一谈,白鲸是怎样得救的?哪个小组来?注意:本组的同学可以随时起来补充。其他的同学也要认真的听,看看他哪里还没有说到。

    生:回答问题。

    师:哪位同学起来把白鲸被救的过程完整的说一说呢?

    生:回答。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说白鲸是怎样得救的?

    生:回答。

    师:这些同学说的真好。首先是猎人发现了白鲸危险,然后叫了村民,人们纷纷赶来凿冰抢救白鲸。板书:人们

    师:在人们无法抢救白鲸的情况下,就通知了政府,政府派出了破冰船来抢救白鲸。

    板书:破冰船

    师:在直升飞机的指引下,破冰船为白鲸开出了一条通道,然后又用乐曲引出了冰区。板书:乐曲

    师:白鲸终于游出了冰区,得救了。大家看,人们为了救白鲸,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最后终于一起把白鲸引了出去。喜爱音乐的白鲸终于得救了。板书:得救

    四、朗读体会,自感自悟。

    师:在整个营救白鲸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面。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哪些场面是最令你感动的,可以和同位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

    1、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师巡回指导。

    2、指名谈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1)生谈感受。

    师:人们那么关心白鲸,下面谁来读读这一部分?(出示第五自然段)

    个人读,齐读。

    师:还有哪些营救的场面令你非常感动?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六自然段内容。

    师:船员用了自己的生活常识,营救了白鲸。

    出示:“一个船员大声说……乐曲”

    指名读上面这段话。

    师: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猎人爱惜白鲸。

    师:是猎人的行为感动了你,那你读一下吧。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师: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这些场面那么令你感动,那么我们就来把营救的场面读一读吧。

    (4)出示五、六自然段。

    师:(放音乐)优雅的乐曲响起来了,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读一读吧!

    生齐读。

    五、小结课文,升华感情。

    1、学生谈学习后的感受。

    师:多么令人感动的场面呀,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营救白鲸的人,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谈出自己想说的话。

    2、自由读喜欢的段落,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看来大家都为白鲸被救感到非常的高兴。下面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读文。

    1、小结全文

    师:有了这群喜爱白鲸的人,白鲸得救了,大海有了白鲸,就变得更加美丽,那么人们有了这群白鲸,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人和动物就是这样相处、相互依存的。

    白鲸的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人们抢救白鲸的过程中,了解白鲸的特点与习性,知道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体会人们想方设法保护动物的真挚感情,树立自觉保护珍稀动物、关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白鲸得救的经过,体会人类对珍稀动物的关爱、对生命的珍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了解北极

    1、板书:寒流。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感觉?(冷)你知道世界上哪儿特别冷?(屏幕:北极地图)你知道北极吗?(学生说说关于北极)老师带你到这个冰雪的世界去走一走。(视频:北极风光)

    旁白: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最暖月8月的平均气温也只达到-8℃。在北极,5、6月是春季,7、8月是夏季,9、10月是秋季。北极的冬天是漫长、寒冷而黑暗的。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6个月,温度会降到零下50多摄氏度。这时候,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因为海岸已经冰封,只有风裹着雪,四处扫荡。

    2、在北极,还有很多好玩、好看的动物呢,看:(屏幕)

    北极狐北极驯鹿北极麝牛北极熊

    喜欢我的礼物吗?下面,我们就开始上课吧。

    二、认识白鲸,揭示课题

    1、我们再来欣赏一种北极的动物吧。出示白鲸图片。你认识它吗?(一齐叫名字:白鲸)板书。口头填空:的白鲸。

    2、出示白鲸资料:白鲸全身成粉白色,喜欢组成几百只甚至上千只的群体在浅海活动。白鲸会“唱歌”,在水里,它们的歌声可以传几百米。目前全球白鲸的数量逐渐减少,只有十万头。为了保护白鲸,大多数地区都不允许捕猎。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板书课题,齐读。

    三、初读课文,感受奇迹

    1、初读课文,出示提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jīngxuě

    白鲸鳕鱼

    zhàozáo

    召唤凿开

    wándiǎn

    顽皮古典

    a、谁愿意读读课文里的生字朋友?(检查字音)

    b、读读每一行的两个词分别是什么词,给你什么感觉,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读出这是一群喜爱音乐的白鲸。用波浪线把它画起来。

    船上响起了优雅的古典音乐。啊,奇迹发生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

    a、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奇迹是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能用朗读把你读懂的表现出来吗?(随机板书并理解“奇迹”。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你曾经遇到或者见过什么奇迹,你的心情怎样?把这样的心情带进这里读一读吧。(指名朗读)

    四、精读课文——解读奇迹

    (一)白鲸遇险

    1、说起奇迹,我们不得不说说那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面对冰雪,白鲸怎样了?

    2、出示:“白鲸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块,但是冰块太大了,它们绝望地叫起来。”a、什么是“着了慌”?(着急、紧张)着急什么?(为回家而着急)紧张什么?(冰雪挡住了回家的去路)带着着急、紧张读句子。

    b、再读读句子,哪个词深深地震撼着你?(随机理解“拼命”、撞、绝望等)

    (“拼命”:豁出性命、很用力)白鲸是多么想回家啊,把你的震撼用朗读表现出来。白鲸们是怎样撞的?(用脊背)看图,了解脊背。哪只白鲸愿意来撞撞冰块?(读句子)

    c、此时,让你来撞这样的冰块,你会怎样?(看图)如果是这样厚的冰块呢?(出示图)此时,白鲸们撞的正是这样厚的冰块啊!(朗读句子。)白鲸呀,疼吗?别撞了吧!(不行)为什么?(如果不撞开就会被饿死、冻死)正因为这样,所以白鲸——(朗读句子)

    d、听,一下,两下,白鲸的脊背布满看淤青,它还是——“拼命用脊背撞冰块”;三下,四下,白鲸的脊背有了血痕,它还是——“拼命用脊背撞冰块”;五下,六下,白鲸的脊背流出了鲜血,它还是————“拼命用脊背撞冰块”。但是,冰块实在太大了,所以,它们——绝望地叫起来。(板书:绝望)

    e、它们在绝望地叫着什么?

    (二)创造奇迹

    1、绝望中,听,出示:“船上响起了优雅的古典音乐。啊,奇迹发生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白鲸们,这对你是奇迹吗?让我们一齐发出内心的感慨吧——“啊,奇迹发生了!”(朗读)

    2、读到这儿,小朋友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预设:谁创造了奇迹)。请小朋友默读5、6自然段,边读边想,谁创造了一个奇迹,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

    3、你找到了谁?(猎人,是他发现了我们并向人们报了信)听:不好啦,一群白鲸被困在楚克奇海啦!小朋友,当你听到这个消息时,你想到了什么?(去救白鲸)用“你呢”请多名学生。

    4、你们跟这里的人们想到一块儿去啦。看:

    人们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来抢救白鲸,还给它们带来好吃的。

    a、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人们来的很快)朗读句子。板书:人们

    b、前来营救的人多吗?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纷纷)(指名读)

    c、在这么多前来救援的人中,你看见了谁?(白发苍苍的老人……)她们有的拿着锤子,有的拿着凿子,还有的带来了白鲸爱吃的鳕鱼啊。让我们加入到他们中去。(朗读句子)

    5、人们敲啊,凿啊,可是,冰雪的范围是那样大,天气是那样冷,前面的冰刚凿开,后面的冰又冻上了。在这危急的时刻,看:

    “直升飞机和破冰船来了。在飞机的指引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二十多公里长的通道。”

    a、(看图:直升飞机)直升飞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军事、抢救人员等)一架直升飞机每小时要消耗的燃料、损耗要达到上千元。此时,直升飞机为谁而来?(白鲸)让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吧——朗读:直升飞机和破冰船来了。

    b、知道破冰船吗?(图片破冰船,)破冰船就是专门用来破碎冰层,开辟航道的船。据估计,一艘破冰船每小时要消耗上万元。此时,它为谁而来?让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白鲸吧!直升飞机和破冰船来了。它们是谁派来的呀?(板书:政府)多好的政府啊,为了白鲸,不惜动用了直升飞机和破冰船!(朗读句子:整句)

    c、二十多公里是多远?“二十多公里长”的路,差不多要在咱们澧浦小学跑道走上100多圈!(朗读句子:读出远。)

    据了解,破冰船要开出二十多公里长的通道,要花两三个小时。看,(图片),在飞机的指引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二十多公里长的通道。这二十多公里的不仅是白鲸们回家的通道,更是白鲸们生命的通道啊!让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鲸吧!朗读(句子)

    五、再谈奇迹,升华感情

    1、(音乐)通道打开了,音乐也响起来了,听,——“船上响起了优雅的古典音乐。啊,奇迹发生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用不同语调多引读几次)小朋友,究竟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呢?是什么让人们、让政府这样全力付出呢?(爱)有谁愿意帮我把这半颗爱心画完吗?(完成板书)来,让我们大声告诉所有人,是——爱创造奇迹!(朗读)

    2、因为有了人们的爱,白鲸得救了;因为有了爱,人和动物之间常常上演起动人的故事。可是,动物们获得的爱还太少太少。看看这样一则资料:据科学家估计,自十六世纪以来,世界上约有二百五十多种动物已经绝种了,尚有六百种动物正濒于灭绝之灾。我们熟悉的东北虎,野生的只有20—30只。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现在仅有1000多只。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黑颈鹤等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但它们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由于森林被破坏,无节制的盲目猎取等原因,已经使许多珍稀动物,如麇鹿、湾鳄等在我国野外灭绝,野骆驼、普氏野马、海南坡鹿、滇金丝猴、黔金丝猴、扬子鳄等正濒于灭绝,亚洲象、大熊猫、小熊猫、扭角羚、梅花鹿和绿孔雀等,生活区域正在缩小,直接威胁着这些珍稀动物的生存和发展。

    3、我从小朋友的脸上读出了难过、气愤、心疼,此时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拿出抽屉里的爱心卡,把你想说的话写在爱心卡上吧:(音乐)

    我想对说:“。”

    4、交流。交流完,贴到黑板爱心的周围。

    5、结束语: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能够打破坚冰,相信有你们,这样一群爱的天使,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白鲸的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白鲸得救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白鲸得救的经过。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白鲸能够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准备:

    录音、录相。

    教学过程:

    一、自然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

    板书课题:喜爱音乐的白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放声读课文思考。

    点评: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细读课文,仔细品味,指导朗读。

    1、找到最使你感兴趣的内容读一读,想想为什么?

    2、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同学听并讲明理由,小组推荐出读的最好的同学全班汇报。

    3、全班交流讨论,适时指导朗读。

    a.第六自然段:白鲸却一动不动地挤在一起,它们害怕这艘高大的破冰船。到

    啊!奇迹发生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谈这奇迹发生的原因,体会自然界的神奇,以及人们想方设法救白鲸的心情,并指导学生听《蓝色的多瑙河》乐曲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音乐引航白鲸得救

    (2)引导学生结合这段的内容说说什么叫奇迹?

    板书:奇迹

    b.你们还从哪体会到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3)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白鲸们绝望地叫些什么?进一步体会它们当时处境的危险,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板书:冰层堵路白鲸遇险

    (4)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正巧发现、马上报信、纷纷凿冰、发电求助等词语来体会白鲸的最终得救这一奇迹,是与人们想方设法及时救白鲸密切相关的,并指导学生换位体会人们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发现及时凿冰抢救

    4、引导学生回顾全篇,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

    点评: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充分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的能力。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质疑解疑,拓展思维。

    课文学到这儿,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

    1、北极的楚克奇海什么样?请学生互相答疑后,再放录像欣赏。

    2、鲸还有哪些独特之处引导学生介绍课外资料。

    五、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同学们,除了鲸之外,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动物和植物也喜欢音乐呢!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快快行动起来,搜集这方面的信息,下节课我们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点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

    六、板书设计:

    冰层堵路白鲸遇险

    喜爱音乐的白鲸﹛发现及时凿冰抢救﹜奇迹

    音乐引航白鲸得救

    白鲸的课件【篇8】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群白鲸遇险后,在人类的帮助下顺利脱险的故事。在救助的过程中,由于白鲸害怕高大的破冰船而挤在一起一动不动,后来人们利用白鲸喜欢音乐的特点,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使白鲸脱离了险区。这个故事教育人们要爱护动物,要和动物和睦相处。本文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是本册课文第八单元的一篇延伸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鲸等6个生字。积累词语:依靠、召唤、顽皮、楚克奇海、鳕鱼、一股寒流、着了慌、脊背、凿开、援助、破冰船、优雅、古典、奇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来解读课文段落;

    5.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课文的词语、句子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来解读课文段落。

    四、设计理念: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将重点放在了通过词语来表情达意,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本篇课文是第五册第八单元的一个延伸课文,学生结束了低段的学习,词语教学仍然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关键词语的运用来复述课文是我教学的重点。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大海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鲸类。(出示图片)这是蓝鲸这是白鲸。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白鲸有关的课文。喜爱音乐的白鲸(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新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反馈:

    (1)词语出示:召唤顽皮楚克奇海鳕鱼着了慌

    脊背凿开优雅古典音乐奇迹依靠

    一股寒流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整体感知)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遇险得救)

    3.小结:同学们,通过我们简单的朗读,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白鲸遇险和得救的经过。(手点遇险和得救)

    (三)再读感悟

    1.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群白鲸来到了楚克奇海游玩,瞧!它们来了!(播放动画)你看到了什么?(白鲸在快乐地游玩!)多欢快啊!读(齐读2~3自然段),这真是流连忘返(板书)。

    2.正当白鲸们乐而忘返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手指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情况紧急)

    预设:

    (1)突然:来不及回去了;你很会学习,抓住了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2)转眼:换个词语你会说吗?(一刹那、一瞬间、一眨眼、一下子)

    (3)冰雪的世界:(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4)堵:(理解词语意思;联系突然和转眼来理解。)

    (5)拼命、绝望:当这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白鲸被困在了冰雪的世界中,它会想些什么?又会向自己的伙伴召唤些什么?

    3.再这样下去,白鲸有可能会死亡,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条小白鲸,那该多绝望啊,你能读好这段话吗?(指名读、齐读)

    4.那么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请轻声朗读课文的5~7自然段。

    (1)反馈:人(凿)破冰船音乐(板书)

    (2)小结:同学们真会概括,正是一位猎人首先发现了这群遇险的白鲸。

    (3)完成填空:

    正巧一个猎人发现了这群遇险的白鲸,(马上)向附近的村庄报了信。人们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来抢救白鲸,还给它们带来好吃的。可是天气太冷了,前面的冰刚凿开,后面的冰又冻上了。人们(立刻)向当地政府发电报,请求援助。

    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对白鲸的关心、喜爱;当时情况的紧急;理解:纷纷)

    (4)人们又会如何抢救呢?(理解凿)

    (5)然而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更加险,读句子可是天气太冷了,前面的冰刚凿开,后面的冰又冻上了。(联系转眼理解刚又)

    (6)但人们放弃了吗?(学习第6段)

    瞧,(理解二十多公里,就是从我们学校到东门口要走五、六个回呢!)这么长的一条通道,人们本以为白鲸得救了,可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出示句子可是白鲸却一动不动地挤在一起,原来它们害怕这只高大的破冰船。朗读)怎么办呢?听(板书:奇迹)

    (四)情景复述

    白鲸终于得救了,它们回到了深海,遇到了自己的伙伴,回怎样向自己的伙伴讲述自己这几天的经历呢?

    1.先读读2~7自然段

    2.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复述课文(自己说,指名说)

    (五)板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

    奇迹

    流连忘返遇险得救

    人(凿)

    破冰船

    音乐

    山村的课件范本6篇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 学生课堂反应的不同可以帮助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教案课件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写?这份特别定制的“山村的课件”一定超出您的期望,希望这个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启示如果你觉得不错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山村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生字。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生字。

    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

    1、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2、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六、作业布置

    1、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

    2、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山村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教学重点:

    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教法:听读法。

    学法:谈、说、议、练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3’)

    1. 说说你见过的小山村景色是什么样的.?

    2.这位小作者的家住在小山村,他邀请同学们去他的家乡参观,你们想不想去呀?好!那我们就一起去“小山村”吧!

    板书课题:小山村(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1’)

    师解读

    三、学习新课:(15’)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指名读,其他同学点评。

    (2)出示词语。

    齐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3).出示生字

    齐读、指名读

    给生字组词。

    2、学习课文:

    再读:轻轻地读课文,要读通顺。看看作者打算向我们介绍小山村哪些地方的景色?(小组里读一读、讨论)

    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边、村前。

    (1)齐读第一段,问: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我们跟随作者去山坡上看风景,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山坡上有什么?

    “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怎样读让别人感觉出它们的颜色?(练习后,指名读)注意轻声“上”、“的”的读法。

    (3)离开山坡,我们又来到山脚下,那里有什么?请你找到读读。

    指导朗读:表达出“一排排”“新”的语气。课文接着写哪?

    村边有什么?指导朗读。

    完整地朗读第3 自然段。

    (4)我们又和小作者来到村前,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告诉老师知道了什么?(指名读,其他同学想象。)

    小河、小鸭自读:看谁读得美(指名展示)

    (5)通过我们对小山村的山坡上、山脚下、村前的参观,你们觉得小山村怎样?那么我们就一起夸夸小山村吧!

    (齐读第5 自然段)

    3.拓展:

    (1)假如你家住在小山村,你用这种心情读课文吧!

    (2)请5 名同学接段朗读。

    (3)集体朗读

    4. 我们要离开小山村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自由发言

    四、课堂检测:

    (1)连一连,读一读

    红红的 梨

    黄黄的 苹

    清清的 小鸭

    白白的 河水

    (2)说一说

    ( )的果树林 ( )的桃花

    ( )的学校 ( )的小河

    ( )的梨花 ( )的公路

    五、课后延伸:画一画你心中的小山村。

    山村的课件 篇3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书、本、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投影片)(投影片同书上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生:图上的花美。远处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漂亮。)

    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范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请举手的学生模仿着跟着读)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

    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字带大家读。

    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读的好,就互相奖励一个小星星。

    4、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读的挺有诗意的。我觉得他们读的声音很宏亮。)

    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请一个同学背。)你怎么背的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按照十个数字的顺序背。)

    5、在大家背诗的时候,淘气的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二六七八九十花(学生抢着读)

    6、(做照镜子的游戏)老师说生字,小朋友们举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对不对。(鼓励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表: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生:─从左边向右边写。│从上往下写。)(课件演示笔画写的过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学生练习写)

    反馈,把学生写的拿到投影上,评一评谁写的好,说说怎么好?(生:写的工整。干净。)

    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好奖励一个小星星。

    2、出示:二。同桌互相说说二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第一个短一点的横,再写第二个长一点的横,先上后下)(课件演示写的过程)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第一横在上半格的中间,第二横在下半格的中间)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写在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四、小结,学生谈感受。

    (生: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想伴随着音乐读一遍。)全班配乐朗读。

    附:板书设计

    山村

    ─│一二三十

    [评析:这是一堂古诗课。这首诗中包含了一至十10个数字。认识汉字,写汉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正确书写笔画、学习笔顺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以图引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试着读,全班读,同桌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认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字,背会了课文。紧接着用游戏的方式巩固识字。横、竖两笔画是最基本的笔画,是写字的基础。教学时,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评议。既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老师又进行合理适当的指导。整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山村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

    2、熟读古诗;

    3、了解诗句大意;

    4、感悟诗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着苏轼一起游览了美丽的庐山,哪位同学给我们来背诵一下?

    (学生背诵。)

    师:背诵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二首》这节课的另外一首古诗,是宋朝著名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板书:游山西村)

    二、初读诗,学习生字

    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让学生听朗读,并画出生字。

    2、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3、个别读。

    4、教师指导生字。

    例: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学生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5、将学生分组,组内读诗,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生字的。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

    (老师将各组问题归类,统一解答。)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1、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2、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

    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4、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1、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 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3、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五、作业

    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诗句意思

    2、感悟诗的情感

    3、能用自己的话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到理解。

    一、背诵导入

    (提名学生背诵《游山西村》。)

    二、探究学习

    (学生分组合作,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⑴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⑵ 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

    2、师: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表现什么?客人是谁?

    (提示: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

    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3、师: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

    提示: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

    师: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

    提示: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

    师:这个村子美不美?

    提示: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三、延伸拓展

    1、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例:生卒年代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2、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⑴ 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

    ⑵ 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

    四、作业

    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预习下一课。

    山村的课件 篇5

    《小小的山村》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板块“美丽的乡村”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坐落在山谷里的美丽的小山村的描写,抒发了对美丽的小山村的喜爱之情。语言质朴,用词准确,比喻贴切,首尾呼应。

    作者以问句开篇,用一个“山环水绕”就勾勒出了小山村的总体特点。作者运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小小的山村的喜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到了中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仍不可忽视。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默读,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

    三年级的孩子,刚刚尝试独立识字写字,还不能够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教师还应做适当的引导;对于文章不理解的地方还不能有效地提出疑问,教师也应恰当的点拨。

    结合以上内容,我是这样确立《小小的山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喜爱乡村,感受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2、认识七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舍”。

    3、通过品读文章,了解小山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尝试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所表达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综上所述,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的: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游玩,去哪呢?去这里:(板书课题)小小的山村,学生齐读课题。

    2、师问:(板书)你爱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引出下文。

    设计意图:引入直接,直奔主题。本节课上我没有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我想打造一节与小山村风格一致的绿色、低碳的语文课堂。

    二、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1、交流识字方法。

    2、自读课文,独立解决生字词。

    3、游戏:带小猪回家,巩固生字词。

    4、书写:猪,师生同写,互评。

    5、生字回文。

    设计意图: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三、分析研读,感受文章所包含的自然美与文字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聆听感受小山村的风光。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小山村的所闻与所见。

    3、汇报交流。

    4、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片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品读感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通过默读、自读,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语句,划出重点词语,把它们作为语言训练的依托点,引导学生组织、转化语言,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提领而顿、促使学生主动读书。从自主性读,到感悟性读,再到评价性读,学生自然的感受到小山村自然淳朴的美丽风光,此时课文的语言已积淀于心,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语言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研读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四、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当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我会为此而不断努力!

    山村的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略读精读研读结合,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结合。

    一、导读。

    1、新课导入: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作者的了解。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

    二、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2)谈一谈你读完文章后的印象。

    2、自读检测

    (1)字词积累: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鼠麴草(qū)孑然一身(jié)赭色(zhě)靛蓝(diàn)

    悚然(sǒng)嗥叫(háo)麂子(jǐ)诡计(guǐ)

    ②辨析字形

    清冽liè泉香酒洌liè

    采撷xié仓颉jié

    茸毛róng修葺qì

    ③词语积累

    孑然一身:孑:单独。孤孤单单一个人。

    赭色:中国传统色彩名词,红色、赤红色、深红色。

    萧疏:凄凉的,孤寂的;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嗥叫:形容动物的大声嚎叫。

    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④词义辨析

    消逝消失消释

    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过去而不复存在(声音、云雾等)。

    消释:疑虑、嫌隙、痛苦、恐惧等消失解除。

    泄露泄漏

    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也作泄漏。

    泄漏:液体、气体等漏出。同泄露。

    泄漏的含义较泄露广,并涵盖了泄露所能表达出的意义。通俗的讲,凡是可以用“泄露”的地方,均可以“泄漏”代替。

    俯拾皆是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俯拾皆是”,弯腰就可以拾到,形容很多,很容易得到。

    (2)谈一谈你读完文章后的印象

    示例:文章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抒发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3、分角色朗读:5个同学朗读课文(1人第1-3段,1人第4-6段,1人第7-9段,1人第10-11段),其他同学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有的可以在课文中标出:

    ①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

    ②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③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4、课堂讨论

    ①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

    主要句子:

    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

    使我们想到有些地方曾经和人发生过关系,都隐藏着一小段兴衰的历史吧。

    ②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眼前小溪、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野狗、鹿子。

    ③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人类历史短暂,而大自然永恒

    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

    人类历史的兴衰,多因人事

    在七十年前,云南省的大部分,经过一场浩劫,回、汉互相仇杀,有多少村庄城镇在这时衰落了。

    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

    自然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

    作者在写泉水、鼠麴草、菌子等事物时,充分表现出自然多姿多彩的美好,值得我们珍惜。

    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应该懂得敬畏、感恩自然

    泉水滋养了当时的山村和现在的我们;菌子“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

    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声息相通,人与自然、人与人应该和平共处

    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

    4.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3):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人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4-10):作者由眼前之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11):总述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联系。

    三、研读

    1、文章主体部分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我们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那么作者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

    2、示范分析第五节。

    这一段写山脚下的泉水,感悟接受滋养的人类可以跨越时空而声息相通。作者由眼前的小溪想到“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将今人与昔日的人们联系起来,说明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进而越过具体的物象,联想到更广阔的世界:“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这样由近及远、由个人到整体的展开联想,赋予文章以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并形象的阐发了生命声息相通的哲理。

    3、小组合作探究第六至十节,要求:每个组探究一节,按照示例写每一段鉴赏性的文字,可从修辞手法、景物特点、描写方法、生发的感悟等角度进行思考。

    4、组展示:小组集体朗读该节,然后1人展示鉴赏性文字。

    鉴赏示例:

    第六节:这一段写鼠麴草和村女,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纯洁、坚强、谦虚、恬静、担当和质朴之美。作者先将描写和议论巧妙结合,既写出鼠麴草的外形特征,又写出其内在品质;句式长短不一,整散结合,自由活泼生动;拟人修辞形象的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的纯洁和坚强的品格。夕阳、山村、羊群、树木以及一丛一丛的鼠麴草构成村女的背景,突出村女的神态悠然和恬静之美。鼠麴草和村女构成的静谧图画让作者消解了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作者运用通感,将人心理上感觉到的“纷扰”和视觉看到的“黄叶”相联系,形象的写出受到触动时的感受。

    第七节:这一段写山中的菌子五彩斑斓,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灿烂之美,感悟大自然对人类生命、生活和心灵的滋养。作者先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色彩斑斓的颜色和旺盛的生命力。接着写作者的感悟,灿烂美好的大自然滋养人类的生命,点缀过人们的生活。整段由彩菌感悟到生命和自然地灿烂之美。

    第八节:这一段写有加利树,表现大自然生命力之蓬勃,感受大自然的崇高与尊严。写有加利树,突出它生长之快以及这种生长带给人的感受,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力的强大和大自然的崇高与尊严,透露出人类生命的渺小。

    第九节:这一段写秋后山林中野狗的嗥叫、深夜的狂风,联想当年村庄里人们的感受。野狗嗥叫的声音令人恐怖,作者由此想到“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又联想到历史深处那个村庄里“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因此,野狗象征了生命所面临的威胁和苦难。

    第十节:这一段写麂子、鹿,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麂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联想到人类对自然地侵犯,委婉的表现了要珍爱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情感。

    5、小结:自然风物特点内涵。

    小溪清冽、养人人类声息相通。

    鼠麴草谦虚、纯洁、坚强生命的宁静之美。

    彩菌点缀、滋养生命的美好。

    有加利树速长、最高生命的渺小。

    野狗的嗥叫威胁、吓人生命对疾苦的恐惧。

    麂子的嘶声难逃人的诡计死亡的可怕。

    四、赏读。

    1、赏析下面的句子。

    (1)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

    一条路通向现实,一条路连接历史,小山村是连接点,在小山村里,我们能督导一切。

    (2)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两句诗表明人和人之间,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

    (3)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从杂草中露出头来。

    少女从形象到品质都像鼠麹草,如鼠麹草一般谦虚、纯洁、美好而坚强,小小的生命舍弃了浮夸,但默默担负着一个大宇宙的全部秘密。

    (4)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

    山村的宁静能让人消除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谦虚、纯洁、坚强的小草,质朴的村女,让作者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华,孑然一身担当者一个大宇宙。作者在这种联想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5)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茵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闻茵子的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

    (6)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

    “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现今居住的村庄同样给了我的生命许多滋养。

    2、小结:冯志散文的语言特点: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五、拓读。

    1、有人认为,这篇写“灵魂里的山川”的散文,表现了作者“歌德式”的诗性生活态度,即思想和灵魂超越现实的喧嚣,执着于对纯粹精神和艺术世界的追求。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观点一:同意。文章写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作者避居山林,寄情山水,对现实和时局表现出一种超然和淡然的态度。文章所写内容不仅与当时国家、民族命运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与作者当时的教师育人生活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放飞自己的才情与思想。

    观点二:不同意。作者并没有完全超越现实。比如文章中的写到了“浩劫”,而1942年恰好有一场关乎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浩劫”;文章末尾“风雨如晦的时刻”含蓄的点明了时代特点。文章所表达的自然美好、生命美好、人类声息相通等人生感悟,以及末段所寄托的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显然都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对阻止人类之间的杀戮、消除人为的“浩劫”,是一种呼唤和感召。

    2、按照示例,选择课文内容(或者其他内容)仿写句子

    示例:诗是王维空山的新雨洗去俗世的尘埃与喧哗后留下的那份禅意,诗是杜甫浣花溪边的那阵秋风卷走层层茅草后袒露的那份情怀,。

    诗是李白桃花潭边的离别/在历经繁华后/咂摸出的那份情义

    诗是苏轼赤壁下的巨浪/在淘尽千古风流后/沉淀的那份感喟

    诗是陶潜东篱下的秋菊/在繁花尽凋后/绽放的那份悠然

    诗是冯至山脚下的泉水/在不分昼夜流淌后/感悟到的的那份亲切

    3、课堂总结:

    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作者曾说过:“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人生的意义。”我们学习完本文,要理解文章寄予的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4、作业:组织一次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

    审计的课件范本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审计的课件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审计的课件【篇1】

    审计课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它涵盖了审计的各个方面,例如审计的基本原则、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获得、报告编制等。这些内容都是审计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对于学习审计的学生和从事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士而言,审计课件是学习和实践中必不可少的帮助。

    审计课件的主题涉及范围很广,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阐述。本篇文章将对审计课件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审计基本原则

    审计基本原则是审计职业的基础,最常见的原则包括勤勉尽责、真实性、可靠性、保密、专业素质等。审计课件应该对这些原则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和从业人员掌握这些基本原则。

    二、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包括了初步审计程序、聚焦审计程序、终审程序等。审计课件应该具体介绍每个程序的内容和实施步骤,为学生和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实践。

    三、审计证据获得

    审计课件应该详细介绍如何获取和评估审计证据,以确定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此外,如何识别和处理审计问题、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问题等,也是该板块的内容之一。

    四、报告编制

    报告编制是审计师的最终目标,是根据审计证据,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就审计发现向用户作出报告。审计课件应该对如何撰写和呈现审计报告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指导。

    五、环境和法律

    审计课件应该深入介绍审计环境和法律,在讲解时应体现国内国际的审计标准和规范,使学生和从业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和规范。

    综上所述,审计课件是学习和实践审计必不可少的帮助,它涵盖了审计的各个方面。如何通过课件的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够进行准确、专业和高质量的审计。

    审计的课件【篇2】

    审计课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管理和企业财务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审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各大高校都在其金融会计类专业中设置了审计这门课程,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了不同的审计课件,帮助学生掌握审计知识和技能。本文将就审计课件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审计课件的特点、内容、学习方法等相关方面。

    一、审计课件的特点

    审计课件是以电子化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资料,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通俗易懂:审计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文字措辞简洁明了,注重语言直观,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消化。

    (2)互动性强:大多数审计课件均设有答题、测验和互动交流等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实用性强:审计课件注重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应用能力。

    二、审计课件的内容

    审计课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基础知识:主要涉及审计的定义、特点、目的、程序、报告等基础知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2)审计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了解审计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流程,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3)审计案例分析:解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情况下的审计要点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审计法律法规:学习审计法律法规,包括《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条款,让学生了解审计行业的行为规范和相关规定。

    三、审计课件的学习方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审计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应该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1)重视课前预习:在上课之前可以考虑先预习相关内容,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点,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注意复习总结:学生需要时常复习所学知识,并且将知识点和经验总结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印象、掌握重点,提高学习效果。

    (3)注重实践操作:审计课件注重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利用相关软件或网站进行模拟操作,感性理解审计过程,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应用性。

    (4)互动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参加答题、测验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检验学习成果,还能够交流心得、分享经验,提高学习动力。

    总之,审计课件是现代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学生学习审计课程时需要特别注意审计课件的特点、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审计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

    审计的课件【篇3】

    审计课件

    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保持市场透明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审计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在公司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中,审计师需要为受审企业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计报告。而为了顺利进行审计工作,初学者往往需要通过审计课件来进行基础学习。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审计课件的相关主题。

    一、审计机制的构成

    审计机制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体系,例如组织方针、工作程序、审计报告、评价机制等。在日常业务操作中,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审计机制,以便达到最大限度的审计效果。在审计课件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工作流程演示来了解审计机制的构成和实际具体应用。

    二、证据收集技巧

    证据收集是审计的核心过程,它需要审计师通过各种方式,来紧密结合客户,深入了解业务活动,以便准确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在审计课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常用的证据收集技巧,例如文献审查、信息技术辅助审计、现场考察、询问法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巧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三、审计风险管理

    审计风险较高存在于那些中小型企业、新成立的企业、高管理风险企业等场景下。作为审计师,需要及时识别和管理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在审计课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具体实践方法,例如制定工作方案、评估风险、确定采取的措施等等,以及如何根据各个企业特点和具体风险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法。

    四、审计相关法规和规章

    审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法规和规章,例如《审计准则》、《企业财务报告审核准则》等。在审计课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相关的法规和规章,了解各自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以及法规和规章与实际审计工作的联系,以便为企业提供最准确的法律咨询和建议。

    五、审计报告撰写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总结和评估,也是最直接的证明与企业的沟通方式。在审计课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撰写审计报告的技巧和要点,例如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准确、重点突出等等,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和审计过程中获得的证据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企业进行限制性意见等。

    总之,审计课件是我们学习审计过程和技巧的重要方面。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同时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审计的课件【篇4】

    审计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这门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财务审计,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并学会如何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该课程,学生将掌握处理财务数据的技能,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其财务稳定性和效益。

    审计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审计的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学生将从处理财务报表、成本核算、预算控制等方面来学习审计技能。同时,也将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问题,比如如何评估企业的利润状况、坏账控制、预算制定、公司治理等方面,从而提高其财务管理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审计课程的一些主题,包括审计的概念和方法、审计报告的编写、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支付清算与检查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管框架。

    审计的概念和方法

    审计是指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学生将了解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审计程序、审计抽样等等。此外,学生还将了解如何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审计报告的编写

    一旦完成审计工作,审计师需要编写审计报告向公司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说明审计结果。学生将学习如何编写审计报告、审计结果的陈述以及监管机构对报告的审核与评估。通过实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将了解审计报告中所需包含的内容,例如: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不合规行为等。

    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

    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是公司的管理和财务稳定性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学生将深入了解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实施原则以及有效性评估的方法。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分析,学生将学会如何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以及规定不合规行为的策略和措施。

    支付清算与检查

    在审计过程中,支付清算和检查是另外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学生将在这一环节中学习如何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动和支付流程,评估其合理性,并确认是否存在不良行为。通过检查流程,“发现对审核员不利证据”时,如何处理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了解的。

    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管框架

    在管理财务方面,获得审计技能只是一个组成部分。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管框架,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效益。学生将学会如何确定财务监管所需的法律框架和实施方案,从而确保财务监管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总而言之,审计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应牢记理论可用于实践,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升华。通过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操作相结合,学生可以在真实工作场景中获得实战经验,成为出色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审计的课件【篇5】

    审计课件是一种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工具,它是各类企业与机构进行审核的必要手段。现代审计理论以及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为审计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审计课件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中的一种教育手段,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审计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本文将从审计课件的作用、内容、形式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审计课件的作用

    审计课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传媒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计课件可以通过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审计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优化学习效果

    审计课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 加强教学互动

    审计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观看、听讲、思考、解答等多种交互方式,让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二、审计课件的内容

    审计课件的内容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应该是审计课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理论、审计流程、审计报告等方面。同时,也应该涵盖多个领域,如税务审计、内部审核、信息系统审核等。

    2. 实践应用

    理论知识课件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案例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审计工具和方法。

    三、审计课件的形式

    审计课件的形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 线上课件

    线上课件是通过互联网在线播放的课件,具有材料更新快、容易获取和交互性强等特点,适合在教育平台上作为学习资料使用。

    2. 离线课件

    离线课件是将线上课件以下载的方式的保存在电脑上,可以不需要联网,具有材料多、方便保存、不受网络质量影响的优点。

    四、审计课件的未来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逐步进步,未来的审计课件将会更加智能、更加便于学习。主要有以下趋势:

    1. 移动端的发展

    移动端的快速发展将会使得手机、平板等设备成为一个重要的审计课件学习工具,通过小程序或APP的方式进行学习将会更加便捷。

    2. 视频化课件

    视频化课件将会成为未来的审计课件发展方向,将群体互动式教学方式结合视频资料,将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审计培训方式。

    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为审计工作中的数据处理、交互式教学提供更多现代化的技术支持。

    总之,审计课件是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具有以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优化学习效果、加强教学互动。审计课件研发应该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并且推广线上课件和离线课件的使用。未来审计课件还将会趋于智能化、移动化以及视频化,这样的一个未来趋势将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

    审计的课件【篇6】

    审计课程是商务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涉及到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等各个方面。通过审计,可以审查企业财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得到合理的监督和控制。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每个企业都需要进行审计,以便寻找经营活动中的弱点和提出改进方案。本文主要从“审计的定义”、“审计的作用”、“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审计中的困难与挑战”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一种方法,它旨在确定企业财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审计由专业人员(称为审计师)进行,他们通过评估企业的账目、财务记录和信息系统来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审计的作用

    审计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企业的账目准确无误,并遵守法规。

    2.揭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弱点和问题,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3.为投资人、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4.保护企业财务信息的机密性,防止虚假和欺诈行为发生。

    5.评估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信用等级,帮助投资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投资决策。

    三、审计的主要内容

    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企业财务记录的恰当性和准确性,检查企业的账目是否被正确地记录和维护。

    2.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判断其有效性,以确保管理层能够有效地监督业务过程。

    3.评估企业财务状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财务欺诈或非法行为。

    4.评价企业的业务情况和业务流程,以确定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5.发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提供改进方案。

    四、审计中的困难与挑战

    审计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涉及的困难和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和内部控制体系,对全部业务流程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财务风险。

    2.许多企业的业务由多个部门组成,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财务系统,这意味着审计师必须了解每个系统的细节。

    3.在执行审计过程时,审计师可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冲突。

    总而言之,审计是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应对挑战和极端情况时,需要高效的知识和技能,审计师经验将是在难题解决过程中的关键。学习审计的课程,需要理解相关理论、专业技巧和经验实践,从而更好的捕捉企业的市场需要和利益相关方的意愿。

    最新识字四课件(范本7篇)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经过大量搜集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精心整理了“识字四课件”,请记得将本网页网址保存至您的收藏夹中!

    识字四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一”至“十”的大写和小写。

    2.学习本课10个生字,会认会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本课10个生字形。

    难点:了解大写数字的作用并能运用。

    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会了阿拉伯数字1~10的数字写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写法:数字的大写

    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说一说,哪些字音需要注意。

    3.齐读生字。

    4.读读短横两边的字。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启发学生仔细观察短横两边的字,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短横左边是小写,右边是大写,且全都是生字)

    2.读字正音。

    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跟读。

    3.指导分析字形,书写生字。

    (1)“壹”上面是“士”,而不是“土”。“贰”不能多写一撇。

    (2)书写指导。

    3.书写作品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一”至“十”的大写和小写。

    2.学习本课10个生字,会认会写。

    3.通读.辩写.释义,掌握生字。

    4.通过学习汉字,了解中国文字的精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本课10个生字形。

    难点:了解大写数字的作用并能运用。

    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分别出示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指名认读,要求先拼读,再直呼。

    二、识记生字。

    1.出示面值为壹圆的人民币,认识:圆

    (1)让学生看看:这是多少钱?

    (2)教师分别出示贰圆.拾圆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读。

    2.出示壹角,伍分和壹分的纸币,教学生认读纸币。

    3.小结。

    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计量单位。每一个国家都规定有自己的货币单位。

    4.教学“币.零.改.容.易”

    5.教读儿歌,巩固生字,读后评议。

    三、作业

    1.扩词训练。

    币(硬 币)(纸 币)(银 币) 元( )( )( )

    零( )( )( ) 改( )( )( )

    容( )( )( ) 易( )( )( )

    2.写出汉字一至十的大写。

    识字四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谜语这种传统形式语言的生动有趣。

    二、教学重点

    1、能在文中认识12个字,会写6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感受谜语语言的生动有趣。指导学生写好字。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或小黑板、红色粉笔。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情趣。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你们知道谜语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吗?它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朵美丽的花朵呀!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游戏。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谜语王国,读一读谜语小故事,猜一猜谜语。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同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会认字,感受故事的有趣。

    1、首先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谜语小故事的乐趣。

    2、再用卡片检查学生掌握12个生字读音情况。

    分层检查法: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进行集体认读。

    (2)按学生座位的顺序进行个人认读,检查个体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掌握字音情况。

    (3)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帮助。

    (4)再次读文,使单个的字音回到语言环境之中,训练学生正确、通顺地读文。

    (三)读议结合,师生互动,感悟谜语语言美。

    1、学习第一首歌诀。

    (1)请愿意当安安的同学一起来读谜语。

    (2)观察一下这三个字中藏着哪个字。

    (3)说说“三有”指的是什么,“三无” 指的是什么。

    (将“口”字暗藏于“周、咸、喜”三字中)

    (4)采用投影片或小黑板直观地将三个“口”字用红色显现出来,便于学生观察。

    2、学习第二首歌诀。

    (1)谁愿意当云云一起来读谜语?

    (2)说说是什么意思。

    (3)投影出示谜语,请学生用红笔标画出谜底来。

    3、学习第三首歌诀。

    (1)读谜语。

    (2)直接说出谜底。

    (四)再读课文,品味谜语的智慧美。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喜欢这三则谜语中的哪一则?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最后是殊途同归:三段字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通俗的语言、灵活的句式、寥寥数字、神形兼备,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显示出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

    3、模仿语言,进行创造。

    同学们,你能模仿课文的语言,将这个谜语继续编下去,也说出一两句吗?

    (如:故事有,评书无。

    回家有,出门无。

    唱时有,笑时无。)

    板书设计

    识字二 字谜小故事

    周 哥 右

    咸 高 词 语

    喜 河 京 剧

    谜底: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为指导写字做准备。

    1、复习字音:期、反、哥、右、左、原。

    2、复习与本课有关的熟字或偏旁。

    (三)指导记忆字形,提高识字能力。

    1、学习“左、右”两个字。

    请学生举起“左、右”手,用直观的方法理解字义。辨别一下方位,再转动身体改变方向辨别左右。“左、右”字形相近易混,可以用儿歌进行区别。“工人叔叔站左边,右边有条小路口。”

    2、学习其他字。

    反:黑板的“板”去掉木字旁。

    期:左右结构,左边稍宽,右边窄。

    原:最后两笔为撇、点。

    哥:注意笔顺,把字写匀称。

    (四)学生练习写字。

    (五)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课后自编或搜集字谜,开个猜谜会。

    识字四课件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所学的字词与图上描绘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激趣导入

    1.在《识字1》的学习当中,我们知道了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像春节、端午、中秋等等。这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也是富有智慧的。瞧,他们根据事物的样子,发明了象形文字,老师就考一考你们,这两个象形字像什么?你会读吗?(出示图片1和2)

    2.揭题,读题:识字4(出示3)

    二、指导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1.请小朋友有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课文的一二行词串。(出示4)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5、6)

    三、图文对照,找联系。

    1.出示图,找出相应的图画。(出示7)

    相机板书。

    2.理解眺望。(出示8)

    3.指名读,齐读词语。(出示9)

    四、总结

    1.学完这两行词串,谁能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日旁和目旁分别与什么有关?

    2.这些偏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

    3.全班汇报。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2.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全班汇报。

    4.指导书写:书空笔顺,观察字在格中的位置,指导描红。

    5.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字卡。

    2.读左半部分词语。(出示11)

    二、看图学习词语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凡是和太阳有关的字大都是日字旁,凡是与眼睛有关的字大都是目字旁。这节课,我们要学着上节课的方法:“看看图,读读词,想一想”,看谁能又快又准地发现词语中的规律。

    2.自学课文(出示12)

    (1)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2)看看图表中两点水旁与三点水旁的演变过程。

    (3)读一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4)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组织小组交流上述情况。

    4.集体交流:

    (1)看图读词。(出示13、14)

    (2)观察演变表,说实物、古文字、偏旁的联系。(出示15)

    (3)说说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三、指导诵读

    1.看图,一说到南极你就会想到什么?练读有关词语。

    2.诵读第一行词串。

    3.南京有一座全国闻名的长江大桥,你们见过吗?你们知道这座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

    简介:东海、黄河、长江(出示图16、17、18)

    4.练读,诵读。(出示19)

    5.诵读全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2.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全班汇报。

    识字四课件 篇4

    教材简析:

    这是一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围绕儿童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课文配有图画,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虫”、“蚂”、“蚁”三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准确、规范书写。

    2、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能利用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正确有节奏地诵读韵文,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读12个词语,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虫”、“蚂”、“蚁”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虫”、“蚂”、“蚁”三个生字。读准“察、采、牛、虫、蟀”等字的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有几个小朋友带着背包结伴来到了美丽的郊外,可是他们的包里装的不是吃的也不是玩的,那他们究竟要去干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4,(板书,学生书空,齐读课题)请你打开语文书100页,边看图边借拼音小声读一读,把字音念准,词要连读。

    二、新授:

    (一)学习第一行词串

    出示图片,图上的这个小男孩在干什么呢?预设:

    生:拿着放大镜在看小蚂蚁

    生:他在观察蚂蚁(观察蚂蚁,观察这个词用得好,你从哪看出他们是在观察?)

    1、观察

    师: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这些小朋友在拿放大镜看小蚂蚁,这样仔仔细细地看,老师送个词给你们,(出示:观察)(贴词卡:观察)

    师: 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注意翘舌音

    评价:能再读的用心一点,认真一点吗?

    评价:翘舌音读得真准!

    评价:你读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的,真的很认真的样子呦

    2、采集

    这个小女孩拿网干什么呢?

    生:拿网捉蝴蝶

    师:她用了个“捕捉”老师送你一个更好的词。我说她在采集蝴蝶,出示:采集,谁会读?读好这个词要注意什么?谁来提醒我们小朋友?(指名读)

    3、昆虫

    出示:昆虫,谁会念这个词?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指名读,正音)

    4出示整行词串,指导朗读

    师:老师这有3个词语,谁能连起来读?出示(观察:采集昆虫)

    (指名读,跟小老师一起读)

    (二)学习第二行词语

    1、田野

    师:可是我们到哪儿才能观察、采集到昆虫呢?我们赶紧去找找吧!瞧,我们走着走着就来到了美丽的———(出示图片田野)你能读好这个词吗?指导朗读,读出田野的广阔。(你来,好听,响亮,一起来)

    2、树林

    还有哪也能观察采集到昆虫呢?(出示树林)

    (1)仔细观察“林”字由什么组成?

    (2)是的,独木不成林,双木才是“林”。(PPT出示)许多树木连成一片,就成了——树林。(指导朗读,正音)(谁来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谁能来试试啊?)

    3、花丛

    很多很多的树连成一片是树林,那很多很多的花儿在一起,就叫什么呢?指导朗读,读出“花丛”的美。(谁能来试试,平舌音,真好,一起来)

    4、指导朗读第二行词语。

    小朋友们,大自然有广阔的田野,有茂密的树林,还有鲜艳的花丛,多美啊!谁能把三个词语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识字四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辨析形近偏旁:“礻、衤”。学会5个“示字旁”和“衣字旁”的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做到匀称、美观。

    2.熟读词语,能借助图画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3.初步感受汉字文化,探究构字规律,培养识记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预设】

    一、游戏导入,领略汉字奇妙

    老师和大家玩一个猜字游戏。我们要猜的字,非同一般,是古代的字。

    1.(出示:古文字“鸟”)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我们的汉字最初就是一幅画。(出示:“鸟”字的演变过程)

    2.(出示:古文字“高”)这又是什么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师:古代的“高”字,有尖尖的屋顶,高高的楼台,底楼还有一扇大大的门。(出示:“高”字的演变过程)。

    3.(出示:古文字“休”)这又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看出是“休”字的?

    师:一个人干活累了,就靠在一棵树边休息。这就是“休”字的来历(出示:“休”字的演变过程)。我们的祖先造字多有智慧啊!

    4.(出示:古文字“贝”)这个美丽的字是什么字呢?

    师:(出示:“贝”字的演变过程)古时候,人们用贝壳当钱币来用,那时候贝壳真是一件宝贝!

    【设计意图】:

    通过富有情趣的猜字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不是冰冷冷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一段优美的故事……猜字游戏,既展现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底蕴,又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特定的识字氛围中。自然而然,他们的识字兴趣就会提高,认识汉字的能力就会增强。同时,还能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获得提升。

    二、追根溯源,感受汉字文化

    1.印度有一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说的就是汉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汉字天地,去探索汉字的奥秘。

    2.请看大屏幕,继续猜字。(出示:佛像的头像)猜猜看,它会变成什么字?

    3.讲解:古人根据地神的外形造出了“示”这个字。“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丁,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表示是日、月、星三神。这就是现在的“示”。

    4.(演示动画:“示”字变成示字旁的演变过程)说说是怎么变的?

    5.(出示:“衤”的偏旁演变)有什么发现?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很多偏旁原来是由文字演变而来的。谁来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偏旁的名字?

    7.怎样写好这两个偏旁呢?请和老师一起写。

    (1)师边范写边讲解:先写示字旁。第一笔为侧点,稍大;第二笔为横撇,与点拉开距离,一笔写成;第三笔写竖,与第一点对齐,竖要写成垂露竖;第四笔是点,与竖的起笔相连。

    (2)仔细观察衣字旁,和示字旁有什么区别?衣字旁的撇是从“衣”字的哪一笔变成的?为了加深印象,我们再用“放大镜”看看。(出示:“放大镜”,突出区别之处)

    8.指导书写:写衣字旁时,前三笔和示字旁一样,右边上方加上短撇,最后写点。撇、点和竖的起笔相连。

    9.请在作业纸上把这两个偏旁各练写一遍。

    10.这一课,我们就来认识“礻”和“衤”的生字,和它们交朋友。

    【设计意图】:

    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解释一个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说明我们的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识字教学不能脱离汉字文化语境。本环节通过多媒体呈现示字旁和衣字旁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最初的意思以及变化中的含义。这样追根溯源,探究汉字的构字规律,不着痕迹地渗透汉字文化,让学生体味到汉字的神奇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喜爱汉字、主动学好汉字的情感。

    三、诵读辨析,探究构字规律

    (一)借助图画,初读词语

    1.请轻轻打开课本,借助拼音把词语读准,再借助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生自主学习。

    (二)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1.学习“示字旁”的词语。

    (1)(出示:“示字旁”词语的图文)指名读、齐读。(提醒:注意翘舌音、平舌音)

    (2)教学词语“神话”:

    a.(出示:“嫦娥奔月”图)这幅图画是什么神话故事?

    b.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c.老师也带来一组(出示: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齐读。

    d.神话故事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教学词语“祝福”:

    a.天上的老福星爷爷给大家送来了祝福,他祝大家健康活泼,天天快乐!你在什么时候也给谁送去过祝福呢?

    b.(出示:“福”字)你在哪儿见过“福”字?

    c.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这个“福”字,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福”,希望“福气”能够降临。请看——(出示各种“福”字,最后定格在“百福图”上)这上面都是同一个字!猜猜,是哪个字?

    d.可以给“福”字组哪些词?

    (4)教学词语“祖先”:

    图上画的是离我们年代非常久远的古人,他是我们人类的祖先。你对我们的祖先有哪些了解?

    (5)齐读词语。

    (6)想想,“示字旁”的字一般与什么有关呢?

    2.学习“衣字旁”的词语。

    (1)(出示:“衣字旁”词语的图文)指名读,指导读准“衬衫”这个词。

    (2)“衣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系呢?

    (3)齐读词语。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神仙、祖先等古老的事物有关;“衣字旁”的字大多与衣服有关。现在,去掉拼音读,女孩读一读“示字旁”的字组成的词,男孩读一读“衣字旁”的字组成的词。

    4.(出示:打乱的不注音的生字)学生读。

    【设计意图】:

    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民族文化底蕴包括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等,这些都是一种非常丰厚的课程资源。教学中,通过开发资源教“福”字,通过交流认识“神话”“祖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祖先造字的智慧和美好的愿望。这样,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弘扬了民族文化。

    四、自主识字,拓展积累新字

    1.接下来,我们要到字典爷爷那儿去学学新字。请左边两排的小朋友到字典爷爷那里找找示字旁的字,请右边两排的小朋友去找找衣字旁的字。有个建议:要找的字尽量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每人找三个,把新认识的字写在作业纸上,别忘了注上拼音。

    2.学生查字典,自主识字。

    3.谁愿意上来和我们分享学习成果?(把学生所学的新字投影出来,并请学生做小老师领大家读。)

    4.小朋友,平时我们除了可以在课本中学生字,可以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时学生字,还可以通过查字典学生字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分别找“示字旁”“衣字旁”的常用字,自主识字;然后做小老师,把认识的字介绍给大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涨的热情,更积极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

    五、科学识记,指导书写生字

    1.再读五个生字。

    2.仔细观察,这五个字都是什么字?

    (1)讲解: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一起读顺口溜——(出示:形声字,真有趣,声旁帮助读字音,形旁帮助解字义。)齐读。

    (2)这五个字,形旁和声旁各在哪儿?

    3.请打开习字册,把五个生字宝宝在习字册上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4.(播放古筝曲)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提醒。

    5.出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评价。

    6.讲解:这五个字中,“裙”字比较难写。写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穿插”。“穿插”就是要让笔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请和老师一起写“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君”字一撇要穿插到左边点的下方。请再把这个字练写一遍。

    7.通过学习,你对汉字又有了什么样的新感受?

    8.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它们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只要你睁大发现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发现学习汉字很有趣,很好玩。下课后,自己尝试学学后面两个偏旁的字,看看它们又有怎样的奥秘。

    【设计意图】:

    环节主要通过“字理识字”让学生科学识记。所谓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福、裙、裤、衬、衫”这五个生字都是形声字。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来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巩固字音、字形,还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识字四课件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按笔顺描红。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呀?

    2.你们觉得图上的大海美不美呀?今天我们就一块去大海边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好吗?

    二、指导看图,练习说话

    1.谁来说说海边都有些什么?(相机出示字卡:沙滩、,贝壳、脚丫)

    沙滩:

    贝壳:

    脚丫:

    2.那么在海面上又有些什么呢?(相机出示字卡:海鸥、花)远处满载而归的渔船乖海风正慢慢地驶入海港,一片丰收的景象。(出示字卡:海风)

    3.你觉得大海美吗?为什么?

    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在小组里自己轻声读读这些生字词。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边读边想像大海的美景。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和新词。

    2.重点指导书写“风”、“浪”。

    3.学生按照笔顺提示在课本上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能按笔顺描红生字。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生字。

    教具: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听写生字:沙、风。

    2.用“风、沙、贝、浪”口头组词。

    二、继续看图学文

    1.出示插图:满载而归的渔船上装满了什么?(相机出示字卡:珍珠、海带、鱼虾)

    2.请你们想一想:这时渔民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3.大海是这么的富饶,渔民是那样的高兴,在小组里再说一说这些词,体会一下渔民们的心情。

    4.当太阳落山时,渔船停靠在港湾,天空出现了什么?(相机出示:港湾、渔船、晚霞)

    5.红色的晚霞、蔚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这样的景色美吗?该作怎么说?

    6.自己读读生词,体会大海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三、诵读韵文

    1.指名读韵文,体会大海的美丽和富饶。

    2.自由练习背诵。

    3.学到这儿,大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四、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词。

    2.学写“渔”。

    ⑴认读,按笔顺提示说笔顺。

    ⑵学生描红,注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写“晚”。

    ⑴认读,记忆字形。

    ⑵教师范写右边的“免”。

    ⑶学生描红。

    板书:风、沙、贝、浪

    教学后记:只有少数的学生还没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不能按笔顺描红。

    识字四课件 篇7

    【设计理念】

    充分遵循低年级识字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迁移、创造性地运用词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一、导入

    课下,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那谁愿意把你的积累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呢?(指名说)(设计意图:由积累成语到导入本课的学习,旨在激发孩子积累成语的兴趣。)

    你们真了不起,都积累了这么多的成语了!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的是由成语组成的《识字4》。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读中识字(设计意图:识字是重点,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己识字的能力了,让学生在读中识字,正是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1、相信大家现在都迫不急待要和成语朋友见面了。那就打开书,自己来读读《识字4》。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呢?(指名说方法)

    2、好!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和生字交朋友,来读成语吧!注意读准字音。(生自由读)

    3、你们都会读了吗?会读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准确。(同桌互读)

    4、(出示成语原文)刚才老师看到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把三组成语从书中请了出来,有谁想单独来读成语呢?(指名三人分组读)那么我们可要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最棒!

    5、听了朗读,你想给谁评一评呢?(指名评价)

    6、还有要试试的吗?(指名三人分组读)

    7、你们读得也很棒!老师看到大家都想读成语,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成语吧!(齐读)

    8、(出示“我会认”生字)这会儿,生字的小伙伴回家了,只剩下淘气的生字朋友了。看,它们已经排好了队伍,正等着你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呢。

    9、生交流识字方法。

    10、读成语并交流成语的含义。

    三、运用成语。(设计意图:学习成语的目的是要地生活中运用成语。)

    师讲故事,让学生用成语概括成语内容。

    三、写字。(设计意图:写字是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很关键。)

    指导写字

    1、(出示“助、功”两字)大家看,你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一起来读读。(齐读正音)

    2、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指名说,注意“且、工”的“横”变成“提”,右边“力”的“折”笔要向左斜)

    3、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先看看“助”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想教大家写好这个字?(指名说位置)

    4、师板书“助”字,生书空。

    5、让生描红练写“助”字。师提醒写字姿势。

    6、让生自己观察后练写“功”字。

    7、师生共同板写“功”字。

    【教学后记】

    识字是小学低段的重点,教材也专门安排了识字课。识字课的重点是识字,但也要兼顾其教学内容。识字4 的内容是12个成语。所以我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为识字、朗读成语,理解意思和激发对成语的兴趣。本课生字归类性不强,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把识字分散到各个成语意思理解的教学中,这样字形和字意同时识记,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

    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有些还有故事,如本课中的“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等。把成语意思的理解和故事结合起来,学生很感兴趣,而且比较容易懂。这次教学欠考虑的地方是没有把成语故事提前准备一下。

    《识字四》评课稿

    识字的教学是低年段教学上的重点,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识字课比较起其它类型的课文来讲,可能更侧重于在识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这类文章往往内容比较短小,容易理解,杜老师所选择的《识字四》这一课文,是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虽然内容短小,但所包含的知识含义却比较多,短小而精悍。

    杜老师在课前进行深入地自我解读课文,进行钻研,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特点,制定了学习目标,利用多种教学技巧与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整堂课学习气氛活而不乱。

    本篇课文分为三小节,每个小节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思,在整堂课地教学过程中,杜老师是以大而灵活的设计环节,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随机进行相关环节的教学活动,与孩子们共同探讨成语的意思,充分体现了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对课堂较强的驾驭能力;整节课张弛有度,有层次感。

    本节课识字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加深对生字的识记,特别是在同桌相互识记生字环节,组织有序,效果很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堂课的教学也有一些值得思考与商榷的地方:

    一、识字教学此类型的课文,如果能加入一两个生字的教写,课堂会显得更完善。

    二、在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环节中,所拓展的大鱼、小鱼故事,不如借用在语文园地五所学的大象和猫的故事,既能节省时间,形象地理解这句话的内容,也能学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听课后的感受,仅供参考。

    论语的课件(优选四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这份“论语的课件”是小编倾心打造的希望您会喜欢,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参考和分享!

    论语的课件(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

    2.能准确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课文

    3.能够读、写、理解“子曰、愠、罔、殆、矣、诲、弘毅、士、凋、恕、欲”等词语。

    4.学习《论语》中名言警句的简单应用。

    5.简单了解孔子及《论语》

    (二)过程及方法目标

    诵读理解交流质疑教师点评全文背诵学以致用积累拓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孔子伟大人格魅力,了解他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做法和人生价值观,提高个人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经历,体会课文内涵,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默写文章,评点课文内容,精讲难点章节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涵,触动学生心灵,感受“至圣先师”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对学生做朗读指导,正音断句。

    2.学生互相质疑法。学生将自己的疑难当堂提出,学生互答。(也可采用学习小组集中质疑,再互相解答法)。

    3.归纳、总结法。将本文涉及到孔子、《论语》体裁及主要内容、本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名言、警句等进行归纳记录。

    4.教师评点法。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进行评点指导,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

    5.延伸应用法。针对本文内容大多通俗易懂的特点进行延伸应用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运用POWERPOINT系统

    ◆学生课前准备

    1.找4-5名学生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主题排练一小品,情节简单明快,用时3~4分钟。

    2.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孔子及《论语》资料,做好上课准备。

    ◆教学说明

    因我所教班级每周有一节学生国学演讲课,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中名言或片段,因此学生对孔子及《论语》比较熟悉,故此在对这两者的处理上可以比较简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文章,朗读、分析文章内容。进行简单应用拓展。

    ◆教学步骤

    (多媒体课件展示孔子像,背景音乐为古筝曲《高山流水》,进入上课时间)

    一、导语

    教师在黑板板书繁体“圣”字,由学生识读并分析这个字特点,明确“耳、口皆为王,是为圣”,说明人们把能听、能说,胸中有韬略、有学识、品德高的人称为“圣人”。有一个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板书这八个字)可见这个人的厉害了。这个人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板书“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今天在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可见这个人的影响力之大了,这个人是谁?(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就是我们大屏幕上这个人。对于孔子,大家都不太陌生,而记录孔子生平的那本书《论语》,大家可能也不陌生吧,历史课上老师也已经教过了,那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孔子和的有关内容。

    二、关于孔子及《论语》有关资料(出示幻灯片,内容如下)

    孔子及《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用重要地位。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孔子的深邃而言简意赅的言论,来提高我们的认识。(展示幻灯片,出现孔子图像及课题,教师再板书课题)。

    认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第一部分:读)

    1.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现在,让我们通过朗读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找一名同学朗读“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对照注释自己朗读《〈论语〉十则》。)

    2.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

    3.展示幻灯片,给重要字词正音及课下列出的三个通假字的读音及解释。(幻灯片略,字词如:论、愠、罔、殆、凋、焉、弘、恕等,通假字有:说、女、知。)

    4.学生各自大声的流利的朗读课文。

    5.就“大声”“流利”“快速”进行朗读指导和示范。

    6.全体大声的节奏准确的朗读课文。

    (第二部分:解)

    1.大家阅读本文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本文的课下注释非常全,大家在阅读中的一些疑问基本上都有说明,下面请大家根据课下注释及平时〈论语〉演讲的积累,自己试译文章内容,个人的疑难可以小声的和同桌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解决不了的可以一会给大家提出来。

    2.学生提出疑难,互相解答。(疑难以字词、短语为主。)

    3.给大家一点时间,看一看自己哪一则翻译起来有困难,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一般说来,学生对第八则的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做示范性翻译)

    例如: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毅,因为他肩负着伟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理解这一句话并不难。这一则中有一个关键词“弘毅”,可用换字办法来解释,即“刚毅”“强毅”;有的可用加字办法来解释,如“任(任务)重(重大)而道(路程)远(遥远)。请大家在理解了句意的基础上齐读这一则,读准节奏。(生齐读第八则。)(板书可设计为“以仁为己任──重,死而后已──远”的一一对应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4.通过解答疑难,大家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我请同学来试着按则翻译文章。(配合幻灯片进行翻译,过程中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指正)。

    (第三部分:练)

    1.大家在对整篇文章进行翻译后会发现,文章的每一则都和我们息息相关。请大家说说他主要说了那些方面的东西?(明确:学习与人生修养两类,学习又可以细化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类。)(教师板书)

    2.既然是和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就请大家看看下面几道练习题。(展示幻灯片)

    例:(1)与陈毅元帅“大雪压清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2)讨论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的关系的语句是:

    (3)一组对比图片,(好与坏的典型),谈感受,用文中语句回答:

    (4)学生表演小品,学生根据小品答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小结课文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人。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这节课我们粗略了解课文的内容,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可以谈出对里面的话的理解,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了解孔子,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五、作业

    (1)背诵《论语》十则

    (2)从十则中选出自己喜欢的2-3则,写出喜欢的理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归纳总结文中成语、警句

    (2)针对内容进行讨论思辩

    (3)感受孔子伟大而深邃的思想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个人就是孔子,而这本书就是《论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中的十则,并要求大家课下背诵这篇文章,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生背诵全文,还可以安排单人背诵)

    二、总结概括成语、名言警句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课文中的许多词语早已被我们所熟知,我们常常把它称作什么?(生:成语。)

    师:大家能不能从文中再举几个例子?(明确如:温知知新、见贤思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师:《论语》是为现代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下面来看一看。(幻灯片显示《论语》中的成语。)其实除了成语,还有许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脍炙人口。下面请就你最喜欢的几则当堂背诵。看谁背得最多最快,最好能谈谈你的感受。(如:(1)生背诵“三人行”篇,这一句让我体会到了凡事都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生背诵“岁寒”篇,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松柏”理解为一个人,意思是说“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的意志是不是坚强”。也就是古诗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刚才所背诵的这些格言警句,相信对每位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启示。现在请你按照上节课提到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类进行分类摘抄。(学生在可讨论的情况下进行摘抄)(幻灯片:分类的名言警句)

    三、拓展思辩,读出个性思想光芒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体验自然也不尽相同。上节课我们留了作业,请大家找出最喜欢的二到三则,谈谈个人的看法。请大家再品读这些语句,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见解。(生再读背课文。)(生一般说来可谈出自己的看法,如)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学生可能会谈出父母不顾孩子心理强迫孩子做某事等等。针对“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可能谈出和进步、思想、成绩、积累等有关的认识。如有必要,教师可在这里提出“每日三问——今天,我的学习进步了吗?我的身体进步了吗?我的品德进步了吗?”)师:看来,同学们理解很深,真正读出了智慧,读出了个性,也希望大家学以致用,用到自己的提高修养和学习上来,见贤思齐,近朱者赤,只要大家坚持下去,相信你也一定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四、教师小结及作业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战争、疾病、欺凌、掠夺使世界陷入痛苦的呼喊中。正义在哪里?良知和道德在哪里?这时候孔子出现了,他不顾一切地奔走呼告他的神圣理想。应该说,游走于诸候之间是一种悲壮的举措,也许正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任重道远精神,才与众弟子无间隔地坐而论道,使那些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我想,孔子这样做时,一定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师。他不过是一个童心未泯又热爱艺术且善于思想的真诚人罢了。与其说喜欢孔子的学说,不如说更喜欢孔子这个人。孔子的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等等方面,充分占有材料后写一份读书报告,谈谈你的感受。

    五、阅读推荐(幻灯片:《论语心得》封面)

    北师大的于丹教授写了一本书,名字叫《论语心得》,谈了《论语》和人生、交友、人的内心等方面的关系,通俗易懂而且见解独到,推荐大家读一下。

    六、结束语(幻灯片:孔子半身铜像,题目:永远的孔子)

    孔子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而且在亚洲很多国家都有孔庙,有很多人都尊崇孔子、拜孔子为先师。每次看到孔子的图像,我感觉到的孔子不仅高大、庄严,而且还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形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称为“贤人”,课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贡都在72贤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大师的只言片语来感受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孔子的学生,让我们全体起立,面对先师的图像,深深的鞠上一躬,说一声:“谢谢老师”。(仪式进行)

    结束(背景音乐)。

    论语的课件(篇2)

    一、教材解析:

    第十板块即:先哲语录,这一板块包括《论语四则》、《舍生取义》两篇课文和一个表达.《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四则》是从《论语》中挑选出的四句名言警句,它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孔子的治学态度和精神,含义丰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育、思想很有启迪作用。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谈的是学习态度,劝诫人们对学习要诚实等。四则语录,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语言凝练,千古流传,值得我们学习。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是引领学生体会先哲语录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理念:

    小学学习文言文体现了小学向初中的一个过渡。所以在人教版、长春版等教材为了体现小学和初中的这种衔接,都安排了少量的文言文。小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谈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古诗文阅读评价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表明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重在,引领学生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读出理解,同时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先哲思想的无限魅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再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身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结合课文自身的特点,我对本篇文言文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和多种形式的诵读,仔细体会四则语录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去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先哲思想的无限魅力。

    四、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的方式熟读成诵,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六、教法选择:

    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里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课前收集资料交流法、各种形式的诵读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法、提问法、体验法。[

    七、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进入高段,通过四年循序渐进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而且上册刚刚学了三则文言文寓言和一篇《荔枝图序》,所以学生对于文言文并不陌生。尤其是本册的这两篇孔孟的先哲语录中的经典名句和道理对一部分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定会使学生学出趣味,学出感悟。

    八、教学时间: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内容虽少却很充实,语句虽短却很具体,而且对于《论语》、孔子有关的文学常识也要有所了解,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二课时的时间:

    九、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生本对话,了解论语。

    1、课件出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课件演示)

    3、今天的语文课,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预习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课前的阅读文本和收集资料就是让学生与文本首次对话,扫清文字障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同时,愿意把自己对孔子的了解与大家分享。在师生资料的整合中,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学生有强烈的了解《论语》,学习佳句的愿望。

    (二)、师生对话,指导诵读。

    1.学生逐句自由读文,适时纠正字音。

    2、指名读,全班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4.学生根据老师的朗读轻声练习,画出节奏。

    4.指名读,规范节奏,语调。

    5.学生个性读,师生评价。

    6.小组同学比赛读。

    (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一个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质疑思辨是关键的过程。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在反复的吟诵中,品味语言,感知每一句的大意,加深对每一则内容的理解。)

    (三)、生生对话,理解文本内容。

    1、小组内通过注释和资料说说你对这四句话的理解和疑惑。

    2、小组汇报。重点理解患、诲故自省等词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四)、生本对话,读出韵味。

    自由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出你的理解。

    五、书写患、贤两字,重点指导贤字.

    六、作业。朗读课文。查找论语中有关的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一)、生本对话,复习引入。

    1、(放古筝曲子,课件演示进入文本。)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古人云:“文以载道”。《论语》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2、教师复习提问“患、诲、汝、故、自省”词的意思。

    (此环节以《论语》这部经典的寓理佳句引入新课,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其蕴含的道理,再通过复习字词的意思让学生再次理解课文的含义。)

    (二)、与孔子对话

    教师讲述孔子《两小儿辩日》逸事,鼓励学生谈体会。你还听说过那些有关孔子的故事,说一说你的感受。

    (三)、与自己对话,

    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说说你的体会。(课件演示)

    (这样设计以故事的情节促进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升华学生对深刻哲理的认识。)

    (四)、生本对话,浓缩成语

    学生自由读文,提炼出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等

    (五)背诵

    1.在上面的学习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深化,教师要乘胜追击,同学们能够从古文中想到经典,学习古文还非常注重积累,鼓励学生背诵。

    2.背诵也要采用多种形式。

    (此环节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中的熟读成诵,激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去阅读更多的先哲语录,去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先哲思想的无限魅力。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六)用文言文表演一遍

    (七)、作业。背诵课文。

    论语的课件(篇3)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论语・问孝》。

    2、了解《论语》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至今读《论语》的人生生不息。

    3、结合《论语・问孝》的言论,能说出自己对“孝”的理解;结合课堂上的讨论,初步正确地把握“孝”,能够关注生活细节,懂得用自己点滴的行动向长辈表达孝敬。

    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初步形成正确的对“孝”的认识,能够关注生活细节,懂得用自己点滴的行动向长辈表达孝敬。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2、观看视频,切身感受。

    ①师:2005年9月28日,全世界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活动,这说明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008年的奥运会上,我们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论语的思想精髓和孔子的魅力。【播放视频】

    ②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重温了2008年奥运会盛典的一个片段,从你们专注的眼神中,老师知道,你一定有话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生交流。

    很震撼,吟诵的是论语,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等。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下面老师出示几个汉字,看看谁能快速猜出是什么字。

    子:像一个婴儿,他的脑袋很大,举着小手,样子很可爱。是什么字呢?

    老:像一个驼背、伸手、扶杖、头戴大帽的老人。会是什么字呢?

    孝:像一位面朝左、长着头发的驼背老人,身前一孩子,扶持着老人。【板书:孝】

    小结:“孝”――会意字,上部是“老”的省形(省去“匕”,拐杖形),下面是“子”,会意为孩子搀扶老人在行走。百善孝为先,孝从敬爱老人始。

    子孙上前相搀扶,敬爱长辈孝为先。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孔子一起学习孝道。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读古文,仅正确、流利还不够,还要读得有节奏。

    4、师范读。生再自由读,师个别指导。

    师:你们的诵读把我带回了春秋时期,拉回了孔子时代。如果时代倒退两千多年,你们也一定是“孔门七十二贤”。

    【一】出示“背井离乡”图,你看到了什么?想起了哪则论语?

    2、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悟中读。

    【二】出示“喂养图”,它让你想起了哪则论语?

    2、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母亲噙着泪水,病在儿身,痛在母心。

    3、会背这句吗?齐背。

    是呀,孔子告诉我们,不要让父母为我们的远行担忧,不要让父母为我们的疾病担忧,我们要关爱父母。 【板书:爱】

    【三】出示“不孝图”,再看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它让你想到了哪则论语?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根据图,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齐读。

    【四】出示“中国好人榜吴秀琴图片”,播放视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这个女孩,你们认识吗?让我们跟随一则报道了解她。

    (播放视频)让你想起了哪则《论语》?个别读,齐读。

    2、简介事迹《用稚嫩的肩膀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同学们,看完这则报道,在小秀琴的身上,我们明显感觉到这个小女孩俨然一位“小巨人”。虽然只有11岁,虽然身体瘦弱,可小小的秀琴却为自己的母亲撑起一片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女生扪心自问,你们做到了吗?女生齐读。

    是啊,孝敬,孝敬,敬才是孝的最高境界。四则论语我们都学完了,那么,在生活中能不能灵活运用呢?

    请看这则视频,当你看到不孝子,对父亲大打出手的时候,我们就会吟起: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当我们看到不孝子不给父母好脸色的时候,你就会想起: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当我们见父母忧心如焚的时候,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

    4、当我们出远门,牵挂父母的时候,你也会想起:

    同学们,这几则论语,你们会读了,会用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将它牢牢地记在脑海中,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看谁最先将它背下来。

    清乾隆年间,望江县长岭镇文学村范家前屋曾有一位孝子――范家芳,未满十岁,在县学校读书,他的父亲送米供他念书,每次他都留米回家,还经常哭泣呻吟;先生责备他,问他为什么悲痛,他说:“父亲在田地里辛勤劳动,我却坐享其成。”父亲生病,想吃枣子,他摸着学校一颗已经干枯的枣树哭泣,果然,枯树复活,结出饱满的枣子,他摘下给父亲吃,人人都感到奇怪。他父亲病了,他十几天不脱衣服侍候。乾隆二十五年,其事迹受到皇上旌表《孝思维则》,并于乾隆二十六年,建造孝子门予以表彰。

    范家芳尊老敬老堪为孝子典范,当今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孝敬”牢牢地记在了我们心中。

    生自由谈。

    师:你们都是大孝子,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相信也能再一次感动你们。【播放公益广告:妈妈,请您洗脚】

    3、小结板书。

    同学们,关爱老人,用心开始;孝敬父母,从我做起。

    同学们,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希望你们爱上论语,爱上经典。下课。

    论语的课件(篇4)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语句,并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1、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本课的字词障碍。

    3、熟读文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划出自己最难理解的地方。

    1、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提问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解决。

    ②翻译。活动形式:擂台赛:由男生讲解第一则大意,男生听完补充,女生听完质疑。

    1、熟读并背诵后五则,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思考哪些内容是探求知态度的,哪些内容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内容是谈修身做人的。

    1、你认为哪些语句是谈求知态度的,哪些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是谈修身做人的?

    归纳明确。引导学生明确每则的道理。

    2、谈感受。

    哪则对你启发最大?请说说你的感受。

    3、明确整理的文言知识。

    背诵并默写《论语十则》。

    教学反思:

    学生对擂台赛的兴趣比较大,在男女生分别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时,学生听的特别认真专心,全班学生都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需要思考的是学生在谈启发时,仍然停留在翻译层面,谈不出更深的理解,也不知道如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仍是很窄,语言表达较弱。计划利用自习时间给学生读读《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的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文的读法。

    3.仔细体会四则语录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四则语录的含义,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精炼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可阅读《论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知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论语》这本书吗?能不能给大家举出几则例子?你对它还有多少了解?由此引出孔子,并简要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部分章节——《论语》四则。

    二、正确朗读课文

    1.《论语》是文言文,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在朗读文言文时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先听老师读一读。教师示范朗读。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

    2.请学生进行模仿朗读练习。

    3.指名朗读,互相订正。

    4.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领悟含义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2.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孔子说。)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3.自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边读课文边对照注释及手里的工具书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请把它画出来。

    4.小组内学习:针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重点理解以下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患:忧虑,怨恨。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诲:教,导。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故:旧知识。新:新知识。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自省:自我反省。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四、结合体会再读

    1.你喜欢哪句话?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谈谈见解。

    2.把课文背诵下来。

    五、作业、课外激趣探究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请同学们在课后多积累《论语》的内容,相信一定会让你们受益匪浅。

    板书设计

    《论语》四则

    学习态度“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习态度“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态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的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教学设想: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宰我与子贡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对孔子的评价还有若干,可以补充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心疼弟子,并不代表孔子会无原则地妥协世俗,他仍然把“礼”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在《论语先进》中有记载,也可以补充一下。

    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可以略过。

    课时安排:

    2—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学生,一年到头几乎天天都要跟老师打交道。相信大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跟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大家也一定非常关心: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们又是怎样评价老师的呢?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

    明确:

    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课文第1、2、3。

    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课文第9、10、11、12、13。

    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课文第4、5、6、7、8。

    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19第24》)

    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19第25》)

    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毁、逾、伤。知、阶、邦家。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无以为也(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

    仲尼岂贤于子乎(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

    3,语意略说: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

    4,子贡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下面再补充几则:

    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19第23》)

    ②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19第22》)

    略说:

    ①叔孙武叔可能是真的佩服、推崇子贡,他可能在不同的场合都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估计上文的“毁仲尼”,也就是说仲尼不及子贡,所以孔门弟子中独子贡为之辩解。这里,子贡再次以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老师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览无余;而老师高达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

    ②这主要是说孔子无所不学,也即韩愈所说“圣人无常师”。

    5,子贡的道德学问在下面这句话里可见一斑: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9第21》)——这说明子贡为时人所重,良有以也。

    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9第11》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

    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第11》

    10,略。

    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6第10》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11第9》)

    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11第10》)

    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

    3,语意略说:

    ①第9则,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着眼于颜回的“安贫乐道”。世有大成就者,唯安贫乐道者能为,但安平乐道,说易行难。

    ②第11则“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且重言之,是非常伤痛之语,所谓悲不自胜,难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竟有此疾,所谓“好人无好报”。

    ③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

    ④第13则,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张,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哀恸呢?后世王戎丧子,悲不自胜,山简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吾辈。”有类于此。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甚至是一个性情中人。

    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第7》)

    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

    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11第8》)

    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7第34》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15第36》

    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7第24》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17第4》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6第28》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

    2,语意略说:

    ①第4则,是体现孔子的谦逊,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

    ②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

    ③在第6则里,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

    ④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⑤“子见南子”章,一般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子路对老师仍然持率真的态度,不因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一是孔子面对弟子的不满,为取信于弟子,连连发誓的窘态,说明孔子不是一个一直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长者,在生活中,他有着常人一样的平常性格。

    但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论语的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2、教学难点

    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孔子学说和言论的教诲,从牙牙学语到经天纬地,我们以古典文化为土壤,不断的成长前行。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

    2、写作背景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的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

    3、作者介绍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4、题目解说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本课节选的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一共十二章,称之为“《论语》十二章”。

    5、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十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

    第二部分(第2章):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第三部分(第3章):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4章):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上的不同态度。

    第五部分(第5章):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思齐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第6章):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要配合适当

    第七部分(第7章):孔子表达了士人要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

    第八部分(第8章):孔子阐释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第九部分(第9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智、仁、勇这三种品质,成为真正的君子。

    第十部分(第10章):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第十一部分(第11章):阐释孔子对“恕”的理解。

    第十二部分(第12章):多角度具体阐释《诗》在“兴”“观”“鲜”“怨”等多方面的作用。

    6、全文分析

    1、在《〈论语〉十二章》的《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2、难点如何理解孔子的理欲观?

    在以往对孔子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孔子理欲观的研究,通常认为孔子主张只要仁、义,不要利、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能够富贵安逸。因此,孔子并不反对人们去获取财富,只是孔子认为获取财富必须通过正当的方式。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传达的正确思想,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对待“利”的不同态度,从而告诉人们无论致富达贵还是摆脱贫贱,虽然都是人的正常欲求,但是均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这是孔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看法。在义利关系面前,是见利思义、见义勇为还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确实可以检验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低,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表达这种判断。

    3、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我们可以发现孔子非常看重对《诗》的学习,那么《诗》真的是一个人提高修养所必须研读的吗?

    观点一:是必须研读的。孔子认为,不学习《诗》,就没有办法说话,学《诗》能知言善语,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

    观点二:不是必须研读的。孔子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要学习《诗》的建议,孔子看重《诗》,其本质是对教化和德行的重视。如果一个人通过其他途径能够获得相关的教育,不一定必须研读这部书。

    7、写作特点

    1、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

    本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通过师徒的对话来传达人物的思想主张,表明人物的观点,体现人物之间的情感活动。

    2、丰富多变的手法。

    文中多采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言简义丰。文中还多次运用反问句,言语之间跳跃较大,含意丰富。

    论语的课件(篇8)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二、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

    三、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二

    难点:目标三、目标一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二、预习检测

    1、复述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要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朗读选文。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针对选文的内容作批注。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二)合作解疑

    1、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2、请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3、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参考译文】

    第一章: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第二章: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第三章: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第四章: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第五章: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六章: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第七章: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第八章: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第九章: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第十章: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第十一章: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第十二章: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文本探究

    1、请概括各章所蕴涵的道理。

    (1)小组探究,理解各章的主旨。

    (2)合作交流,概括各章蕴涵的道理。

    【明确】

    一、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要善于抵制物欲,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做事要勤勉,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本章议论“什么是好学”,四句话,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二、孔子讲了仁与礼、乐的关系,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三、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四、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道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五、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六、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

    七、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可以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愿望。

    八、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如若半途而废,只会前功尽弃,留下终身遗憾。

    九、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它们是君子的基本品质。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十、孔子阐述了对“仁”的内涵的理解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仁”的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

    十一、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十二、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中,孔子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诗》的重要意义。学《诗》至少有上面所列举的六种好处,因而孔子特别强调要好好学习。

    2、请结合现实说说学习选文得到的启示。

    【提示】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谈个人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7、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8、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三、整理总结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检测。

    论语的课件(篇9)

    能力目标:准确诵读课文,并在理解每一则语录的基础上背诵及默写课文。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十则语录的深刻内涵,带领他们学习古人高尚的品格。

    1、字词。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等自行理解、记忆。

    2、语句。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并准确表达每则语录,学习古人可贵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或为人处事等。

    在理解字词,懂得翻译的基础上,能像古人做的一样。

    同学们,我们语文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

    问2:没错。那大家看一下课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一二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形式是不是很不一样?(让学生回答形式是文言文)

    问3:对,就是文言文。很多同学很怕文言文啊,觉得根本看不懂它在讲什么,但是,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白白度过的,我们那些先辈,那些古人的智慧,可厉害着呢!要是能学到一些,那受益的肯定是我们吧?

    所以,我们今天就好好学一些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的话,看看他是怎么教育他的弟子的。下面,大家跟着我来朗读,同时把自己不会的字词画下来,边读边思考:到底论文中《论语》十则都讲了些什么呢?

    二、集体诵读,整体感知。

    以领读的方式,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则一则地读,读完继续下一教学环节。

    好的,课文读完了,不过,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还被尊为“圣人”,他的学说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甚至被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论语》十则的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也很有特色――语录体,对吧?大家都知道什么叫语录体吗?

    当然,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疑问,比如还是有些字词的注音和解释不懂,还是不太理解古人说的话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对不对?没关系,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答。先看第一则。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①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②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yuè)通“悦”,愉快。

    ⑤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⑥愠(yùn)生气,发怒。

    孔子说:“学了以后而又时常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会,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又不会恼火,不也是君子吗?”

    ①“学而时习之”中,孔子特别强调“习”的重要和乐趣。“习”不仅指巩固所学,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第一则完后,跳到第三则先讲)

    ②“有朋自远方来”,为何而“乐”?(“乐”因:切磋学问和修养道德。)

    ③“人不知而不愠”句中,怎样理解“君子”的内涵?(我们听过“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由此可见君子有一个特点,那是什么呢?――有修养。问学生:什么样的人才会动手打架?孔子所说的“君子”很显然是有修养的,“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他,他也不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这种做人的态度,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

    这一则语录中,“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切磋学问和修养道德;“人不知而不愠”讲的是个人修养的问题。

    刚才我们讲了“习”的方法,不仅指巩固所学,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跟第三则谈到的意思很相近,我们就先看第三则。

    ①“故”:“旧”,与“新”相对,此处引申为“旧有的”、“原来的”。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却能有新的领悟,这样的人便可以做老师了。”

    大家知道吗,外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的,他做的研究表明:人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随后趋于平稳。所以,我们同学复习时最好能在遗忘大量开始前进行,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看课文,几千年前的孔子竟然也知道这个原理,还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掌握牢固了,还不容易领悟出新的知识吗?所以啊,同学们在能力范围内,最好反复思考、定期复习,这样容易有所心得,有所体会。这么好的一个方法,大家如今学了一定要会运用才不浪费哦。

    这一则说的还是学习方法,指出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能领悟新的知识。在这里,“温故”和“知新”并重,强调新旧交替的连续性。

    第四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大家猜一下:把一块铁放在门口,那么铁就会生锈;那如果把一块金子放在门口,金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答案是:被偷走!)这是一个笑话,但通过这个笑话我们也能看出:铁放久了不用,甚至任凭它风吹日晒,后果将会怎样呢?没错,只能生锈,没用了。有一句老话说:“刀不磨不生锈,人不学会落后。”呵呵,当然,现在我们有不锈钢刀啦。不过,这老话也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大脑就像刀一样,不开动脑筋,就会生锈呀。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可他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呢?答案很简单:他积极思考!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这两句都包含了“学”和“思”两个字。“学”当然是指学习,“思”则是指思考。我们从孔子这句话必须认识到“学”与“思”的关系。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赶紧思考,然后想办法解决,千万不能越积越多,否则日子久了,想不迷惑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

    那“思而不学”呢?爱迪生在青年时候,曾经流浪过一段时间,可是他并没有放纵自己,不理世事。相反,他一直努力读书、做实验、研究和工作。倘若他空有满脑子奇思妙想,却不懂实践操作,又怎么能做出奇妙的发明呢?流浪期间不再思考,不再动脑,对他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害的,是不是?把爱迪生的例子套到孔子另外半句话上,就是“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说明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在学习上,必须注重“学”与“思”的关系,不能只偏重其一,光“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

    第五则子曰:“由诲汝(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②女(rǔ)同“你”,人称代词。

    ③知(zhì)通“智”,明智。

    孔子说:“由!教导你的内容都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啊!”

    为什么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我不知道可别人知道,我多不好意思说出来啊!一说别人就知道我比别人笨啦!所以自己不知道的,不能说不是不更好吗?可孔子为什么教导我们要老实承认自己“不知为不知”呢?

    明确:所以我们要“不耻下问”(下:指任何行业、任何人,只要在某一方面比我们强,向其请教能使我们有所裨益的都行)。那么,对于我们知道的东西呢?是不是要大家一起分享呢?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那我们就有两个思想。”别人不知道,我们更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对不对?好东西就是要一起分享!

    好,按照这个意思,孔子另一句话怎么表达呢?我们来看第七则。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说明言行要谨慎,不要太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诚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论语的课件(篇10)

    一、 教学目的:

    1. 体会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2. 了解古代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3. 诵读欣赏。

    2. 理解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

    三、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明言警句,课上交流。

    2. 准备本课的朗读磁带,收录机。

    3. 《论语》、孔子等有关文化常识。

    五、 学法指导:指导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含义。背诵、积累,要求熟读成诵,正确默写,并能灵活运用。

    六、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明言警句,抓住其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成语引入《论语》。

    (二)、教师简介《论语》、孔子等有关文化常识,播放朗读磁带,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三)、诵读欣赏。

    1. 学生齐读。

    2. 教师针对齐读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指正;范读;领读。

    3. 听朗读磁带,自读两遍;齐背一遍。

    4. 教师指导美读,指名学生朗读。

    (四)、指名学生翻译,教师适当点拨,扼要分析,最后归纳总结。

    (五)、巩固。进行背诵默写比赛。

    论语的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2、正确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

    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逐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4、渗透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一则,谁能给大家背背?(复习导入。)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对他言行的记载而编写的。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中的有关知识,看看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检查读音。如:为 矣 罔 殆

    3、小组互相读,提出不懂得问题。

    4、根据学生提出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这两则论语的意思。

    5、学习汇报。(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则论语的意思: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6、谁想试着说一说。

    7、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8、那这则论语中的一个生字我们能想办法把它记住吗?(指导学生随文识字。)

    9、小组自学第二则论语。

    10、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准确。

    11、着重理解“罔”和“殆”的意思,同时记住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板书,指导书写。)

    12、谁愿意再试着说一说这则论语的意思。

    13、和你的小组同学再说一说。

    三、指导背诵。

    1、自愿背。

    2、齐背。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

    27、《论语》二则

    温故 知新 为师

    学不思 罔 思不学 殆

    反思: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好学,背诵较快。学生能够基本上了解论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写课文。

    2、培养学生背诵、默写、书写等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愿意把论语二则给大家背一背?

    二、听写本课的几个字。

    (巩固对新字的认识。)

    三、指导书写。

    1、按照正确的书写姿势,写一写。

    2、比一比,争取一个比一个漂亮。

    四、指导默写。

    1、齐背这两则论语。

    2、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写错别字。

    3、默写。

    五、扩展延伸。

    1、把论语二则改写成白话文,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写完后和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

    反思: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书下注解能够解释古文的含义,学完后也能够默写古文,学习效果较好。

    [热搜课件] 鸦片战争优秀教学设计(经典版)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热搜课件] 鸦片战争优秀教学设计(经典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侵华战争,美俄是英法侵略中国的帮凶。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次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而且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通过对战争影响,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同时也要看到在近代中国个人的悲剧往往是时代的悲剧。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它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先后签订了十来个不平等条约,不断地出让国家主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地位分析:鸦片战争后,英国以《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但中国这个广阔市场却不及洪都拉斯对工业品的消费。英国侵略者为了扩大中国市场,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最终自然经济再难抵御新一轮的经济侵略,中国终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重点分析: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导致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根源于英法美发动战争的动机。⑵《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重点。资本主义列强所获取或扩大的侵略权益正是通过这些条约而得到的。(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近代的大片领土丧失于沙俄之手,沙俄是最凶恶的侵略者之一。

    难点分析:⑴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⑵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是难点。我们不能只看到英法两国是直接组成联军出兵侵华的国家,而忽视了美俄两国对中国的侵略。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两国在事实上与英法组成了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美俄两国是不折不扣的侵华的帮凶。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⑴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其根本原因和实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危害,从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的能力。(3)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锻炼其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建议教师应通过讲授、研读史料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亦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关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应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推理的方法,分析条约的内容,弄清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于“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和激情的语言等信息的刺激,让学生认识这一历史事实。教师结合数据、地图等材料,进行讲解。

    关于“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应帮助学生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要求的角度去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突破此难点,其它知识层面上的“继续”亦不难解决。

    关于“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并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10)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2.《天津条约》(1858)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3.《北京条约》(1860.10)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建议教师可以先放一段编辑好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影像,直观地让学生回忆起旧知识。然后教师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法、美等国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决定利用中国爆发人民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之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1854年、1856年,英、法、美等国利用清政府正在倾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根据1844年中国未加思索就轻易答应的《望厦条约》第34款的规定,先后两次提出“修约”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各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教师要指出这实际上是要订立一个内容极为广泛的新的不平等条约。为使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许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交换条件。“修约”要求的实质是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这就是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教师强调这是英法两国侵略者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制造的无耻的借口,同时此时英法美俄四国形成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10)

    1856年10月下旬,以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在这里可以突出两广总督叶名琛这一历史人物,他不作战守准备,在衙门里梦想请神仙下界的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以至广州很快失陷。叶名琛也作了俘虏,被解往印度。时人讥讽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到此再深入思考,叶名琛是旧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杰出的人才,他误身误国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的悲剧。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随即攻占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在这个事件中,可以充分体现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4月,英法联军到达大沽口外,美俄公使也随英法联军同往。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分别照会清政府。英法两国通过照会,向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俄两国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掩护英法联军做好战争准备。俄美两国不但和出兵的英法两国一样与中国签定了《天津条约》,而且签约在英法两国之前。

    2.《天津条约》(1858)

    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问题需要强调公使是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外交代表,驻节于该国首都,应是正常情况。但在当时条件下,西方列强要求公使进京,其目的在于更便于影响和控制清政府,使这项原本平等的外交惯例,具有了不平等的实际作用。关于增开通商口岸问题要强调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除数量上增加了一倍多以外,其明显的危害还有:①中国的东部沿海从南到北都被迫开辟了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向北方地区扩展;②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迫开放4个口岸,侵略势力得以深入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地区;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中国的国门被进一步打开,在新开埠的城市中建立的租界,成为以后扩大侵略的基地。同时,侵略者取得了军舰、商船在长江各口岸的自由航行权和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权利。这样,中国的通商、航运等主权进一步地丧失了。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英法第二次大沽之战首战受挫,英法侵略者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俄国公使更是在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了“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协助英法的军事行动。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咸丰逃避承德,奕訢任议和大臣,议和不成,洗掠圆明园,占我北京城。此处可以思考:为什么英法在《天津条约》后并没有结束本次战争?——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英法是为转移危机,因此卷土重来。

    结合法国文豪雨果的论述痛斥英法两国的侵略暴行。

    历史再次证明,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在战前就是英、法、美三国共同提出“修约”要求。在战争中美俄公使随联军同往,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实际上俄、美是利用其扮演的“调停人”角色从中渔利。在战争中,俄国人一方面其公使透露北京城防的部署,更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加紧对中国北方领土的侵占,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事实上受益的侵略国。

    3.《北京条约》(1860.10)

    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指出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最终通过战争——条约模式实现了。强调强迫天津开埠,列强打开了通向北京的门户。至此,二鸦战结束,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第二次鸦片则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尽管英法两国对华战争中取胜并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收益者是俄国,因为俄国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19世纪后半期共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讲述时应注意:俄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的欧洲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军事帝国,其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远大于占领市场的欲望;俄国利用其与中国相邻的便利条件,一般采用趁火打劫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俄国是近代时期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还要进一步强占领土和控制中国,由此引起了中国社会与国际关系格局的一些重大变化。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回顾、归纳一下条约内容造成的影响。再着重分析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和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两个现象的出现。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征服了腐朽的清政府,获取了一系列的权益,认识到清政府的可利用价值;而清政府也在内忧外患的经验教训中发现,可以依靠列强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这就在政治上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一大批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准许华工出国,使列强从更广、更深的范围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便于他们的经济侵略,使中国传统经济受到冲击,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从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系列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系列”,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1】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其中有几则就令我受益匪浅。

    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勤奋、乐观、大度的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这本书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传承了儒家文化;不仅仅是现在,甚至将来几百年、几千年,它还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2】

    开学了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课--军训,军训对我来说是神秘的,是陌生的,同时我对它充满好奇。军训的头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一直在想军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训练会不会很可怕?

    记得军训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学校的操场,看见了我们班的教官,他站得笔挺,在太阳晒得黑黑的脸上,有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身蓝色的军服,腰间扎着宽大的皮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真有中国军人的风采啊!我内心情不自禁的感叹道。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站军姿,教官严肃的对我们说:站军姿要做到抬头,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大拇指靠在食指的第二关节,中指紧贴裤缝线,双手夹紧,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身体前倾。现在站20分钟军姿。话音刚落,我们便赶紧按照教官说的,一动也不动地站在操场上。我暗暗高兴的想着:不过20分钟罢了这么简单,看来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啊。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平时过得飞快的20分钟在今日似乎长如20天,我的双手都已经累极了,腿脚也站麻了,灌了铅似的难受极了。我很想放松一下自己的身体,那时候就算一两秒的活动,也会觉得舒服和享受。想到这里我的双手慢慢的就放松了哇,真轻松。我心想着,忽然耳边传来一声大吼手夹紧了!把我吓了一跳,我以为我被发现了,呼,原来是别人啊,顿时我不由自主的把双手夹紧了,心想:看来不能怀着侥幸心理啊!想到这里我咬着牙,终于坚持到训练结束。

    军训,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军训,是我们增长才干的机遇,也是对我们的挑战。这要求我们用心融入其中去学习,去煅炼,去磨砺。通过5天的军训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做什么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不能放松,要做到有始有终。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3】

    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人的朋友圈都会晒出各种潇洒的生活照,用我的话来总结,女性越来越爱美了,男性越来越爱喝酒唱K了,但这种生活真的好吗?中国经济水平难道就真的发达到女性可以为所欲为的享受生活,男性可以花天酒地的地步了吗?中国这一代的青年人到底有什么问题?

    我是特别厌恶这种生活的,有人在花天酒地,必定有人在默默承受,然而,你有没有想过默默为你承受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网名叫游戏人生,人生真的是可以被用来游戏的吗?年级轻轻的我们难道肩上就不应该承担点什么吗?我很厌恶现在繁华的都市生活,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生活在一个小农村,独自欣赏农村清晨的炊烟袅袅,欣赏清晨的那份宁静,我更喜欢农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那样的日子至少是有盼头的。我不懂得在这繁华的闹市里,这青年的一代人还有多少人是抱有理想的。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4】

    一道刺眼的阳光开始了我们的军训生涯。

    一向喜欢阳光洒满全身的感觉,但今天,我却希望“天有不测风云”,如果来阵雨击退所有不再温柔的阳光,那上帝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了。

    在家时,所有的朋友为我打气,在这种鼓励下,我信心十足,但所有的信心被早餐前的集训打倒,看着朋友们的倒下,我的心倏得被一阵阴影所笼罩,信心不再十足,意志不再坚定,就这样的,我不再沉着。

    中午时分的阳光特别火辣,我知道,一句“报告”可以换来一时的休息,我也知道,这一句“报告”也正意味着向自己低头,但在逆境中决不能向自己低头,我要挺住,不能让一句“报告”窃入我心中的防火墙。

    我坚持着,不让自己倒下,我知道,今天只是苦海生涯的第一天,更苦更累的还在后面。今天的我们活得很苦很累,明天的我们也许会更苦更累,脚下的路还很长,如果我们现在倒下,那么我们自己就成了自己的绊脚石,所以,我坚持着,虽然我知道我可能会随时倒下,但在没倒下之前,我不会让心中的自己倒下。现在要做的很简单,只是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仅此而已。

    放眼望去,青色飞扬,青春的色彩把身上遗留的稚气覆盖了。漫过花季,我想,军训的日子会是我一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5】

    开学了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课-军训,军训对我来说是神秘的,是陌生的,同时我对它充满好奇。就在快要军训的头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一直在想军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训练会不会很可怕?

    记得军训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军训的地点是xx,下午,我们吃完饭,看见了我们班的教官,他站得笔挺,在太阳晒得黑黑的脸上,有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身绿色的军服,腰间扎着宽大的皮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真有中国军人的风采啊!”我内心情不自禁的感叹道。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站军姿,教官严肃的对我们说:“站军姿要做到抬头,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大拇指靠在食指的第二关节,中指紧贴裤缝线,双手夹紧,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身体前倾。现在站20分钟军姿”。话音刚落,我们便赶紧按照教官说的,一动也不动地站在操场上。

    我暗暗高兴的想着:“不过x分钟罢了这么简单,看来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啊。”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平时过得飞快的20分钟在今日似乎长如x天,我的双手都已经累极了,腿脚也站麻了,灌了铅似的难受极了。我很想放松一下自己的身体,那时候就算一两秒的活动,也会觉得舒服和享受。想到这里我的双手慢慢的就放松了“哇,真轻松。”我心想着,忽然耳边传来一声大吼“手夹紧了!”把我吓了一跳,我以为我被发现了,呼,原来是别人啊,顿时我不由自主的把双手夹紧了,心想:“看来不能怀着侥幸心理啊!”想到这里我咬着牙,终于坚持到训练结束。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6】

    前几天参加了高中军训活动,军训时总埋怨:时间仿佛“一日如十年”;身体似乎经受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般折磨;教官又是“蓝色冰点”一样冷酷……可现在回想起10天的军训生活,觉得以前的种种苦恼是多么的幼稚,感悟很多,收获很多,就写了这份高中军训心得体会。这次军训是对自我们的一次洗礼,是我从少年迈向青年的转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

    十几年来,从来没离开过父母这么久。一切都由父母安排。这次军训意味着我要学会集体生活、自我照顾。失去了父母的依靠,我变得处处不适应,特别挂蚊帐成了问题。当我从口袋中拿出蚊帐摊开,它就似一张“天罗地网”把我整个身子都罩住了。瞧瞧旁边那位,正拿着“网”睁大眼睛发呆,可能是在琢磨到底是用它打鱼呢,还是用来做窗帘。面对这可恶的蚊帐,我们两个“呆情男儿”面对面坐在地上研究对策。不愧是重点中学的学子,我俩一讨论便出了成果。于是分头上床去挂蚊帐。忙活了好一阵子。下床一看。哇噻!我们的蚊帐开口都向着墙,且有摇摇欲坠之势。不过还凑活着用吧。我几次都想打个电话回家宣泄一下,但几次拿起了听筒又放下了。

    我要学会自强,将来的路是由我自己闯的,父母只是帮我打下了基础。于是我开始学着做我几乎从不做的事情。做着做着,才发现原来母亲是那样辛苦,又是那样默默无闻。我由于偷懒,经常把一堆衣服仍进放洗衣粉的水里浸着。可母亲为了我不受洗衣粉的刺激,每天用肥皂手洗。儿女是船,父母是帆。我在此恳请各位子女们,多多关心父母,体谅他们。

    军训当然不能老呆在寝室里整理内务,总得出去训练吧。可老天爷整天瞅着我们眉开眼笑,害得我站不上十分钟便汗流浃背了。但问题不止这一个。头一天训练立正与稍息。上午还好,可到了下午,一上午的疲劳使得脚底一阵阵疼痛直往心底里钻,真不知那国旗班的同志是不是腿部神经麻木了,能站上数小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太阳公公不停地幸灾乐祸地泼洒着“她”的温暖。蒸得我们体液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头部的水汽足能形成一场比8月中旬还猛烈的“特大强降雨”。那教官还“冷酷到底”地规定没有命令不允许乱动……实在撑不住了,真想大声报告吃不消。但看看同样深受磨难的“战友”们。那声音又咽下去。同样是独生子女,同样的年龄。他们行,我也行!任凭那烈日熏烤,脚底发痛,我一定要站好这高中第一班岗,坚实地踏出这关键一步!

    就这样,无论训练多艰苦,我都时时勉励自己,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这“高中第一课”。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7】

    前几天参加了_军训活动,军训时总埋怨:时间仿佛“一日如十年”;身体似乎经受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般折磨;教官又是“蓝色冰点”一样冷酷……可现在回想起10天的军训生活,觉得以前的种种苦恼是多么的幼稚,感悟很多,收获很多!这次军训是对自我们的一次洗礼,是我从少年迈向青年的转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

    十几年来,从来没离开过父母这么久。一切都由父母安排。这次军训意味着我要学会集体生活、自我照顾。失去了父母的依靠,我变得处处不适应,特别挂蚊帐成了问题。当我从口袋中拿出蚊帐摊开,它就似一张“天罗地网”把我整个身子都罩住了。瞧瞧旁边那位,正拿着“网”睁大眼睛发呆,可能是在琢磨到底是用它打鱼呢,还是用来做窗帘。面对这可恶的蚊帐,我们两个“呆情男儿”面对面坐在地上研究对策。不愧是重点中学的学子,我俩一讨论便出了成果。于是分头上床去挂蚊帐。忙活了好一阵子。下床一看。哇!我们的蚊帐开口都向着墙,且有摇摇欲坠之势。不过还凑活着用吧。我几次都想打个电话回家宣泄一下,但几次拿起了听筒又放下了。

    我要学会自强,将来的路是由我自己闯的,父母只是帮我打下了基础。于是我开始学着做我几乎从不做的事情。做着做着,才发现原来母亲是那样辛苦,又是那样默默无闻。我由于偷懒,经常把一堆衣服仍进放洗衣粉的水里浸着。可母亲为了我不受洗衣粉的刺激,每天用肥皂手洗。儿女是船,父母是帆。我在此恳请各位子女们,多多关心父母,体谅他们。

    军训当然不能老呆在寝室里整理内务,总得出去训练吧。可老天爷整天瞅着我们眉开眼笑,害得我站不上十分钟便汗流浃背了。但问题不止这一个。头一天训练立正与稍息。上午还好,可到了下午,一上午的疲劳使得脚底一阵阵疼痛直往心底里钻,真不知那国旗班的同志是不是腿部神经麻木了,能站上数小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太阳公公不停地幸灾乐祸地泼洒着“她”的温暖。蒸得我们体液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头部的水汽足能形成一场比8月中旬还猛烈的“特大强降雨”。那教官还“冷酷到底”地规定没有命令不允许乱动……实在撑不住了,真想大声报告吃不消。但看看同样深受磨难的“战友”们。那声音又咽下去。同样是独生子女,同样的年龄。他们行,我也行!任凭那烈日熏烤,脚底发痛,我一定要站好这_第一班岗,坚实地踏出这关键一步!

    就这样,无论训练多艰苦,我都时时勉励自己,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这“_第一课”。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8】

    前几天参加了大学军训活动,军训时总埋怨:时间仿佛“一日如十年”;身体似乎经受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般折磨;教官又是“蓝色冰点”一样冷酷……可此刻回想起7天的军训生活,觉得以前的种种苦恼是多么的幼稚,感悟很多,收获很多,就写了这份大学军训心得体会。这次军训是对自我们的一次洗礼,是我从少年迈向青年的转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

    挑战一:十几年来,从来没离开过父母这么久。一切都由父母安排。这次军训意味着我要学会团体生活、自我照顾。失去了父母的依靠,我变得处处不适应,异常挂蚊帐成了问题。当我从口袋中拿出蚊帐摊开,它就似一张“天罗地网”把我整个身子都罩住了。瞧瞧旁边那位,正拿着“网”睁大眼睛发呆,可能是在琢磨到底是用它打鱼呢,还是用来做窗帘。应对这可恶的蚊帐,我们两个“呆情男儿”应对面坐在地上研究对策。(我们俩便是这样认识的)不愧是重点中学的学子,我俩一讨论便出了成果。于是分头上床去挂蚊帐。忙活了好一阵子。下床一看。哇噻!我们的蚊帐开口都向着墙,且有摇摇欲坠之势。可是还凑活着用吧。

    我几次都想打个电话回家宣泄一下,但几次拿起了听筒又放下了。我要学会自强,将来的路是由我自我闯的,父母只是帮我打下了基础。于是我开始学着做我几乎从不做的House work。做着做着,才发现原先母亲是那样辛苦,又是那样默默无闻。我由于偷懒,经常把一堆衣服仍进放洗衣粉的水里浸着。可母亲为了我不受洗衣粉的刺激,每一天用肥皂手洗。儿女是船,父母是帆。我在此恳请各位子女们,多多关心父母,体谅他们。

    挑战二:军训当然不能老呆在寝室里整理内务,总得出去训练吧。可老天爷整天瞅着我们眉开眼笑,害得我站不上十分钟便汗流浃背了。但问题不止这一个。头一天训练立正与稍息。上午还好,可到了午时,一上午的疲劳使得脚底一阵阵疼痛直往心底里钻,真不知那国旗班的同志是不是腿部神经麻木了,能站上数小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太阳公公不停地幸灾乐祸地泼洒着“她”的温暖。蒸得我们体液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头部的水汽足能构成一场比8月中旬还猛烈的“特大强降雨”。那教官还“冷酷到底”地规定没有命令不允许乱动……实在撑不住了,真想大声报告吃不消。但看看同样深受磨难的“战友”们。那声音又咽下去。同样是独生子女,同样的年龄。他们行,我也行!任凭那烈日熏烤,脚底发痛,我必须要站好这大学第一班岗,坚实地踏出这关键一步!就这样,无论训练多艰苦,我都时时勉励自我,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这“大学第一课”。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9】

    前几天参加了高中军训活动,军训时总埋怨:时间仿佛“一日如十年”;身体似乎经受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般折磨;教官又是“蓝色冰点”一样冷酷……可现在回想起10天的军训生活,觉得以前的种种苦恼是多么的幼稚,感悟很多,收获很多。这次军训是对自我们的一次洗礼,是我从少年迈向青年的转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

    挑战一:十几年来,从来没离开过父母这么久。

    一切都由父母安排。这次军训意味着我要学会集体生活、自我照顾。失去了父母的依靠,我变得处处不适应,特别挂蚊帐成了问题。当我从口袋中拿出蚊帐摊开,它就似一张“天罗地网”把我整个身子都罩住了。瞧瞧旁边那位,正拿着“网”睁大眼睛发呆,可能是在琢磨到底是用它打鱼呢,还是用来做窗帘。面对这可恶的蚊帐,我们两个“呆情男儿”面对面坐在地上研究对策。(我们俩便是这样认识的)不愧是重点中学的学子,我俩一讨论便出了成果。于是分头上床去挂蚊帐。

    忙活了好一阵子。下床一看。哇噻!我们的蚊帐开口都向着墙,且有摇摇欲坠之势。不过还凑活着用吧。我几次都想打个电话回家宣泄一下,但几次拿起了听筒又放下了。我要学会自强,将来的路是由我自己闯的,父母只是帮我打下了基础。做着做着,才发现原来母亲是那样辛苦,又是那样默默无闻。我由于偷懒,经常把一堆衣服仍进放洗衣粉的水里浸着。可母亲为了我不受洗衣粉的刺激,每天用肥皂手洗。儿女是船,父母是帆。我在此恳请各位子女们,多多关心父母,体谅他们。

    挑战二:军训当然不能老呆在寝室里整理内务,总得出去训练吧。

    可老天爷整天瞅着我们眉开眼笑,害得我站不上十分钟便汗流浃背了。但问题不止这一个。头一天训练立正与稍息。上午还好,可到了下午,一上午的疲劳使得脚底一阵阵疼痛直往心底里钻,真不知那国旗班的同志是不是腿部神经麻木了,能站上数小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太阳公公不停地幸灾乐祸地泼洒着“她”的温暖。蒸得我们体液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头部的水汽足能形成一场比8月中旬还猛烈的“特大强降雨”。那教官还“冷酷到底”地规定没有命令不允许乱动……

    实在撑不住了,真想大声报告吃不消。但看看同样深受磨难的“战友”们。那声音又咽下去。同样是独生子女,同样的年龄。他们行,我也行!任凭那烈日熏烤,脚底发痛,我一定要站好这高中第一班岗,坚实地踏出这关键一步!就这样,无论训练多艰苦,我都时时勉励自己,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这“高中第一课”。

    最新感悟高中日记【篇10】

    我对我的错误感到非常抱歉,分析过试卷后,我的心里可以说是悲伤,无奈甚至是愤怒。无一例外,全都是粗心大意,我也知道,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归于“粗心”,那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其实,回忆起平时,我的确最近学习状态浑浑噩噩,非常不好。周末作业经常偷工减料,不是硬性规定的作业更是几乎一碰都不碰。

    所以因此,这次突然间跌出前十也算是罪有应得。如果这次是中考或者高考,那可能就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老师们对我很用心,发完试卷,下课后,老师在办公室狠狠批评了我一顿,我真的感到非常抱歉,这一次的粗心大意,让我受到了严厉的教训,即成了我的一大污点,也让老师们非常失望。我在分式的学习中没有下苦功,很多稍微提升的题甚至都会没有思路,“这种题,别人不会做我不会怪罪,你怎么会不会呢?”老师的这句话如快刀般扎在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

    对不起,这样的失误,再也不会有了。感谢那一位为我的粗心感到生气的老师。

    2023四季的课件(热门四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教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抓手。教师范文大全编辑带来一篇关于“四季的课件”的深度阐述文章,烦请您关注并详细阅读本文!

    四季的课件(篇1)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和4个偏旁。

    2、认真朗读课文,认真倾听课文,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3、通过观察、朗读、想象,链接生活抓住季节特点创编小朋友眼中的四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课标解读: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这种感受,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转换“谷穗”“雪人”等不同的角色朗读并熟读成诵就是加深体验、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链接生活,丰富生活体验,发展儿童语言。生活是儿童语言的发源地,利用课前收集图片、儿歌及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展示,鼓励学生生生的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四季美丽的风光,链接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使没有实践条件去认知各种季节的同学也有了真实的感知,引导悟读像“尖尖”这样的叠词语言特色创编诗化语言,凸现学生个性思维与个性表达,教育回归了生活。

    2、内容分析:

    本首儿歌通过“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这四种代表春、夏、秋、冬的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不同的景色。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学生一定爱朗读,也爱背诵。插图色彩明丽,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

    3、学情认识:

    这首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不同的特征。由于儿童生活经验匮乏,他们对于四季中的景物往往不能准确地区分。为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与家长沟通、课件展示季节情景、课堂多向交流,把四季有关的资源引入课堂,再进行认真的朗读认真的倾听,感受四季不同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另外,诗歌中有几处的语言形态对于刚完成汉语拼音学习,语言知识还不够丰富的儿童会造成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障碍,例如“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这一句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到诗歌是在形象、生动地介绍成熟的谷穗的样子;对“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中的“顽皮”一词,学生也会是有理解的困难。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予以突破。

    4、经验介绍:

    新教材的识字量大,如果一味地把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学,天长日久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本课识字以分散识字语境识字为主,把11个汉字分解成三块出现,开始是赏景识字,自然习得。再是说说印象最深的景以短语的形式出现来贯穿识字“是、雪、肚、叶、圆”,最后把“对、说、就”三个汉字放到品读四季景中识字。这样的识字是在语言的实践学习中进行,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三维教学目标为一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能展示四季风光的课件、生字卡片、课堂收集有关四季的图片与儿歌等。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

    2、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欣赏四季美丽的风光,想去吗?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欣赏的时候小朋友要一边用眼睛看,一边用脑子想一想,你都看到哪几个季节来到了我们身边?

    4、交流:

    第一张画面是哪一个季节?春天你喜欢吗?请你美美梦地读一读“春天”。(它们两个是好朋友,读的时候要紧紧地挨着,再读一读。)第二幅画面是哪一个季节?请你读一读,开火车读。第三幅画面是哪一个季节?谁来读?(好像凉爽的秋风吹来了!)第四幅画面又是哪一个季节呢?请你读。这位小朋友读出了不怕冷的样子。

    5、揭示课题,组织学生齐读课题:

    (让学生从图片联想生活来感知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观察图中整体感知四季的景物,培养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我们的课文中也有美丽的四季风光,现在就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学习,边读的时候把今天要认识的汉字娃娃用圆圈圈出来。

    2、读好的小朋友与小伙伴交流一下,哪些生字朋友你已经认识了读给小伙伴听,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还不认识的交流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课文中的四季,哪一个季节的景色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指名说。

    春天:

    ⑴请你读一读。读出春天刚长出的小草嫩嫩的感觉?

    ⑵刚长出的小草又嫩又好看,小草一钻出地面对小鸟说什么呢?谁来当一当小草读好:我是春天。他哪个字的读音特别准?

    夏天:

    ⑴请你看图读一读。你刚才静静地听这位小朋友读,你听出荷叶有什么特点?

    ⑵谁再来读,课件点出“圆”字,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圆圆?

    ⑶这个短语中还藏着一个生字娃娃,谁认识?点出“叶”字。你在哪儿认识的“叶”,你知道他还有哪些好朋友?

    秋天:

    ⑴指名读。他读出了秋天的什么特点?

    ⑵谁也来当一当秋天的谷穗,读一读。

    ⑵大肚子是什么样的?谁来做一做大肚子?谁来边做动作边读一读,读出雪人的神气!读出雪人顽皮的样子,不怕冷的精神!哪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个“肚”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4、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娃娃。

    5、与同桌交流已经认识的生字娃娃。

    7、读正确短语,并在交流中认读部分生字:“是、叶、圆、雪、肚、”。学生评读是否读出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

    (学生在课前及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了景物与四季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初读课文说景,有助于了解景物与四季之间的关系,学习交流识字并积累语言,同时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联系,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视野。)

    1、选择一个喜欢的季节自由读。

    3、选择性读句,读出四季不同的特点。认读“对、说、就”3个生字。

    ⑵说说怎么知道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⑶欣赏春天的美景。

    ⑷我当小诗人,创编写春的诗句。交流。

    5、四人小组合作朗读《四季》。

    (鼓励学生读好喜欢的季节的诗句,立足于学生对春天的了解,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在品读课文诗句的特点中,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创编写春的诗句,基于儿童文化发展儿童语言。)

    1、我们来到四季果园,请小朋友摘果子。课件演示:学生读出水果上的生字的音,然后点一下,水果就自然摘下。

    2、这些生字娃娃为什么穿不同色彩的衣服?(按左右、上下、全包围三种结构来分类本课的生字。)

    ⑴摘四季果子。交流生字娃娃为什么穿不同颜色的衣服?

    ⑵打汽球。巩固难字“就”。

    抓住学生的心理,用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识字,悟出汉字上下、左右、全包围等不同的构字规律。

    1、贴绿叶(把新词写在绿叶上)——认读新词:

    2、今天,我们要学习四个新偏旁,它们是“月、雨、口、禾”,请跟老师读一读。你们发现本课的哪些生字中有这四个偏旁?

    3、认读新偏旁“月、雨、口、禾”。巩固带这四个偏旁的生字。

    (学生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的生字已经是比较熟悉,这时将词儿拿出单独识记,不经意间巩固了识字,形成识字能力。)

    1、谁来美美地读一读你喜欢的季节的诗句。

    2、除去春天,其它的三个季节中,你还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熟哪句话?要求:

    ⑴要读出季节的特点。

    ⑵想一想,为什么它们说自己就是那个季节。

    ⑶像课文那样,根据自己的生活发现也编一句话。

    3、交流:

    秋天:课文是怎么样写出秋天的特点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小朋友评一评。

    还有谁来当一当谷穗弯弯?指名读。

    你还从哪儿发现秋天已经来到我们和身边?

    谁能用代表秋天的事物来像课文那样编一句诗句。

    背诵课文读一读写秋的句子。

    想一想秋天的景物特点。

    创编诗句。

    夏天:喜欢夏天的同学朗读诗句。其他同学评读。指名读。

    读出夏天荷叶圆圆的特创编写夏的诗句。

    联系生活,丰富冬天的事物特征积累。

    创编。

    4、四人小组合作创编一首新的四季。小组交流──小组展示──学生评议再交流。

    5、背诵课文。

    (立足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模仿课文语言特点用收集到的事物仿说或创编描写四季的诗句,把课文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化亲历的生活及看到的形象的画面为凝炼的语言。)

    1、出示生字“七、儿、无”。这三个别生字里的哪此笔画我们学过?它们有一个相同的笔画叫什么?示范竖弯钩的写法。

    2、仔细看竖弯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一想这三个字怎么写比较好看。

    3、出示“九”字,“九”字也有一个没有学过的笔画,你们能猜出它的名字吗?

    4、回忆学过的笔画,猜想竖弯钩的名称,练习书写竖弯钩。

    5、观察“七、儿、无”的竖弯钩的笔画位置,练习书写。

    6、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练习书写生字“九”。采用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笔画共性,老师范写与学生书写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主动地投入学习。

    1、常见错误分析:

    季节性事物的特征混淆。例如:有的小朋友说菊花是春天开的。一个原因是孩子们的生活实践积累得比较少,以为花都是春天开的,另外生活中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想当然地认为。作为教师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真正实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相等”的理念。

    2、我来当小诗人:

    2、以学生收集、绘画的资料为主:

    张贴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四季的儿歌。

    四季的课件(篇2)

    教材分析

    《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七、儿”两个字。学会竖弯钩一种笔画,认识雨字头、月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随机选择的两个小节),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部分内容,感受其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七、儿”两个字。学会竖弯钩一种笔画,认识雨字头、月字旁。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部分内容,感受其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理念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从头到尾按顺序学习课文的传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去读,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爱读。

    2、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以情境导入,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认识生字。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在设计导入的时候,我以“朴实”为基本出发点,在提问学生一年有几个季节的时候,直接进入课题,简洁、明了。

    (二)初读课文,自主选择。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就采用了自读、同桌互读的方式,并对每一次朗读都提出了要求:初读,把课文读通,圈出生字;互读,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同时,打破了一惯从头到尾按顺序、一成不变地教学传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读,孩子很主动、很乐意去选择,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

    (三)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尽快地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把生字的新授放在了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先对生字有个初步的认识,再认识生字,以利于更好地朗读。在教授生字的时候,采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来认识这些生字,记住这些生字,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指导朗读,体会含义。

    通过前面的自己练读过程,学生对课文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怎样引领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这里,我采用了指名读、教师范读、表演读等方式来训练学生朗读技巧。例如;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草芽”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们体会到小草很青、很嫩的感觉,所以就知道读起来声音要轻一点。再比如:雪人大肚子一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怎么读?让学生自己做一做动作,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

    (五)拓展想象,开阔思维。

    在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开放性使用教材,让学生自编儿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巩固复习。

    一堂语文课,应该让学生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复习是必不可少的,我首先把今天学得几个生字复习了一遍。同时新课标语文学习非常注重孩子词语的积累,因此我还放了一个词语积累的环节,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词语。

    (七)指导书写,学会观察

    一节课有读的,有说的,有背的,那写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在指导书写的时候,我希望孩子们自己能发现每一个笔画的位置,因为只有教师单纯性的讲解每一个笔画的位置,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那印象才会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八)小结

    如同揭题的简洁,我的结尾依然精悍。“通过这一节的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问题是那么的简单,但却是对学生最实惠的问题。

    五、不足之处。

    1、上课过程中还是比较紧张的,有时候动作太过僵硬,说话也有点语无伦次。时间控制得不够好,造成复习环节没有时间上,后面书写指导也比较仓促,学生写字的时间太少了。

    2、这节课的重点是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读的太少了,而且读得形式也比较单一,齐读放得太多了,学生个别读的机会太少,而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目标也没有很好地达到。

    3、在学生看图仿说的时候,这个难度放得有点大,我只出示了一个句式,———,他对———说:“我是冬天。”就让学生来说,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因此说的时候也没有很好地按照我的要求,应该在出示句式的时候,再出示一句例句,让学生明白;哦!应该是这样说的。

    4、整堂课还是不够开放,教师扶得太牢,应积极的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中理解、升华。

    5、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

    四季的课件(篇3)

    在儿歌的快乐中走进学生的心灵

    ——《四季》说课稿

    宜都市姚店小学张红艳

    一、充满童真童趣的教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特别是最后一节“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即描绘绘出了冬天的特点,又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把冬天里一幅打雪仗,堆雪人的场景再现在孩子们面前。为了让这充满童真童趣的教材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朗读课文,在课文中识字。

    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儿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弯弯”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做了形象直观的教具,在让学生理解“鞠着躬”和“大肚子一挺”等语句时,加上动作和表演相结合,既有趣生动,又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这样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二、走近孩童心灵的教法

    《四季》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篇课文。在设计学生学习方案时,我紧扣“走近孩童心灵”这一理念,抓住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这一条线,创设“到四季妈妈家做客”这一童语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说中议;从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同时,又以生字教学为重点,通过整体识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从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1、走近童心的游戏——主动探究从入学开始

    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二课,我们就重视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主动学习,鼓励自己回家寻找四季的特点,如:春天,燕子飞回来了;冰雪融化了,青蛙冬眠后蹦了出来;荷花开了;农民伯伯丰收了;下雪了,大家又开始堆雪人了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有能力收集而且又乐于收集的。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我设计了“猜四季”这一游戏作为开课,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四季的景色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对“四季”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洋溢童趣的生字宝宝——识字体现多元化

    新课标对低年级提出了多识少写,整体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的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几处体现以多种形式复现,加强识字的效果的设计。如:引入新课时——“四季”两个生字,我让学生和我一起识字,生字宝宝展现在学生面前之后,充分唤起学生已有旧知,并且鼓励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通过角色互换增强识字体验,针对低年级学生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生字花”的识字游戏:把生字做成一朵朵的“生字花”,会认的字就摘下这朵花作为送给学生的礼物,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时间和机会,让生字和他们一次次见面,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识字,这样就达到巩固识字的目标了。

    3、贴近童心的诗歌——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其中之一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从让学生理解课文词语、句子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应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特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了阅读的兴趣。比如教学中过了生字宝宝这一关之后,我带着学生一起四“四季妈妈”家做客,可是遇到了“春”、“夏”、“秋”、“冬”四扇门,该如何走进这四扇门,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喜欢的季节走进去,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原主动发展。

    4、内化童心的展示——儿童诗歌创编

    在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同时,我还安排了拓宽思维训练,例如,当我随着学生去冬天家里去做客的时候,有意的让学生边表演边读诗歌,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增长了知识,学生乐此不疲。诗歌学完之后,我和学生不满足于“草芽、荷叶、谷穗、雪人”,我鼓励学生想像各个季节的景色,并给学生提供了几幅各个季节的景色图片,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小诗诞生了“花儿朵朵,她对蝴蝶说:‘我是春天……’”。当然,也许学生的诗还很稚嫩,但这是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

    三、我的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朗读?

    2、如何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季的课件(篇4)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上的课文是人教社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四季》。这是一首儿歌,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描述了四季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表现春、夏、秋、冬不同景色。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和观察图画,体会词句的意思,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我把朗读作为这堂课的重点。

    “新课标”还特别强调“读”的重要性,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读的步聚的:

    一、初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本课一开始,我安排学生听读(随机演示)声情并茂的范读,屏幕上美丽如画的四季景色,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自读,感知内容

    在学生自读前,提出自读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三、美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以境促读,境中动情

    本课朗读的重点是有关“春天”的这一节诗,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播放了描绘春天美景的录像,(随机演示)屏幕上花儿争先开放,小草钻出地面,小鸟飞来了,它们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再配上动听的背景音乐,让他们对文中的文字描写有了直观的形象认识,身临其境的感觉油然而生。孩子们边看边自发地鼓掌,情不自禁地赞叹:“春天真美啊!”抓住这个契机,我让学生把自己变成钻出土的小草芽,问学生:“你高兴吗?你想怎么说?想怎么做?”孩子们笑着、跳着、拍着手,欣喜地说:“我是春天!”紧接着,我使用了激扬学生灵动的评价语“开心地说吧!“”跳起来说!“这么多小草芽都钻出来了啊,一起欢呼吧!“这些话语,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的创造性被激发,心灵得以解放,此时,整个教室一片欢腾,洋溢着浓浓的“春意”。

    在教学“夏天”这一节诗时呢,我让孩子们进入情境,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夏天的气息。(配课件)“现在你们就是荷叶了,你舒舒服服的躺在水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嘘!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由此可见,只有调动了孩子们的情感才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我要读”的冲动,进入想说、想表现的状态。在境中动情,以情促读,以读促情,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2、以演促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我安排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表演读课文,引导学生大胆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从诗歌中领悟到的内容与情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表达出来。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小草芽、小荷叶、谷穗娃娃,雪娃娃,有的学生在摇头晃脑地读,有的学生手舞足蹈地读,课堂上书声琅琅。这刻,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巳经能够冲出老师的翅膀,自由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啦!

    3、以说促读,说中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于是,我在教学该课的最后,安排了创作新的四季小诗这一环节,为此,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如“蜜蜂嗡嗡,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对冰淇淋说,我是夏天”;“红叶飘飘,他对崔老师说,我是秋天”;“雪花飞舞,他对梅花说,我是冬天”。这是多么童真的想象,多么独特的情感体验啊,让我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的那颗聪慧而灵动的心。

    最后我想用萨特的一句名言,作为这节说课的结尾: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阅读是自由的梦!

    感谢各位专家、老师!谢谢!

    四季的课件(篇5)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我的四季》。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是我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帮助者和探路者的角色,并且强调师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材分析

    《我的四季》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是“体悟人生”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本专题旨在让学生掌握相关文本知识的同时,明确青春使命,更好的体悟人生,积极的把握未来。

    《我的四季》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张洁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饱含哲思的语言,将自然的四季与人生的四季结合起来,向我们揭示了“播种、耕耘、收获、反思”等人生真谛。

    (分析完教材,我再来分析下学情)

    三、学情分析

    首先,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文鉴赏能力,并且通过前一板块的学习也对“青春”有所感悟,但是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尚且不足,需要我予以启发和点拨。

    其次,青少年阶段的高一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他们有着成长的欢乐与烦恼,怀着人生的感悟与梦想,明白本文的深意,有利于学生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掌握象征等写作手法,把握文章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并结合自我体验,体会本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青春,增强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如下两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重难点

    一是掌握象征等写作手法,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是懂得珍惜青春,增强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六、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诵读法、点拨法、提问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和悬念法。

    教学时数:1课时(我将以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文的教学)

    七、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用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的相关图片,并配以四组诗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快速融入课堂情境。

    有的人爱春天,因为“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有的人爱夏天,因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的人爱秋天,因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还有的人爱冬天,因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四季轮回,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洁的四季里,一同感悟她的四季,她的人生。

    接下来,我将运用“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设疑讨论,咀嚼鉴赏——拓展延伸,化虚为实”的“三板块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

    (一)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进行初步的审美感知。(语文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设疑讨论,咀嚼鉴赏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已经完成对文章主体的把握,下面我将结合学法指导,紧扣问题展开,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开篇就发出了“生命如四季”的思考,请同学们找出在下文中作者通过那些段落展开相关描写的?并思考,自然的四季分别指向人生的那些阶段?

    (本文结构清晰,学生很不难回答出2—4段描写了“春季”,指向人生中的“少年”;5—8段描写了“夏季”,指向人生中的“青年”;9—10描写了“秋季”,指向了人生中的“中年”;11—14段描写了“冬季”,指向人生中的“老年”。)

    (2)文章在“春季”中写道“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那么这里所说的“责任”指的是什么?

    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理解再加上我的点拨,得出“责任”指的是“播种”。

    (3)文章在“夏季”中写道“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盼着盼着……”这一段文字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情感?

    (两次运用了反复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再夏季耕耘时的艰辛。)

    (4)文章在“秋季”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这里的“谷粒”象征着什么?为什么是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谷粒象征着收获,因为是干瘪的,所以会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情感,又因为是自己付出后所收获的,所以感到欢乐。)

    (5)文章在“冬季”里写道“我将冷静的检点自己”也就是进行“反思”。最后文章写道“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同学们,如果你也要拥有这样一个无悔的生命黄昏,那么我们就爱那个如何来规划我们的人生呢?

    (这一问题我会让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再各抒己见,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三) 拓展延伸,化虚为实

    请同学们参照本文的写作手法,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抒情小散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四季的课件(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了解地球运动对生物的影响;二是学习使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学习过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也会在生活中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本课内容聚焦在昼夜对生物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上,并让学生在资料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万物之妙、自然之奇,体会自然的力量、生命之坚强,并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在拓展环节中,要求学生课后用思维导图进一步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总结学习成果。

    二、学生分析:

    在二年级时,学生已学习过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学生也会在生活中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本课内容聚焦在昼夜对生物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上,并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万物之妙、自然之奇,体会自然的力量、生命之坚强,并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

    2.学习使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3.与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分享观点。

    4.了解自然之妙,感受生命之坚强,形成自然敬畏之心。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昼夜和四季对生物的影响,感受自然的力量。

    让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地感受自然之奇妙。

    五、材料准备:

    为学生准备:纸质资料、小组展示板等。

    教师准备:思维导图板贴、教学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测含羞草叶片闭合的原因。

    2.昼夜对其他生物有影响吗?

    3.一年四季中,生物有什么不同的行为表现?

    4.昼夜和四季交替,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二)制作信息展示板

    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填写“已知”信息。

    2.教师提供文本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多层次途径,获取更多信息,填写“新获得”的信息。

    3.完成信息展示板,为资源共享做准备。

    (三)分享信息,展示研讨

    1.学生参观其他组分享的信息,达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参观的同时,选出三条最奇妙的信息。

    2.对认为最奇妙的信息进行展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赞叹自然之奇,万物之妙。

    3.提出疑问,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反向思考,如果生物不这样做,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了生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四)思维导图

    回顾本节课及单元学习内容,形成思维导图。

    (五)全课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件(范本四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