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泊船瓜洲课件
  • 泊船瓜洲课件

    发表时间:2023-06-18

    泊船瓜洲课件。

    依据教学要求,教师应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以此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会详细规划每份教案和课件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教案和课件,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在本文中搜罗了多种与“泊船瓜洲课件”相关的信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敬请持续关注本网站!

    泊船瓜洲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遥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想诗,学习这首诗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诗已怀有一定的热情,但对于学习古诗的方法掌握不够,对诗歌深层内涵理解不透,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诵,提前预习,用心品读,感悟诗歌所写之景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妙,品味诗歌的优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怀,感受诗人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体会诗词意思,体会作者的心声;本课难点为:体会诗人思乡情怀,释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深层含义。

    五、说教法学法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将结合教材特点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的学习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同时我采用的学法有课前预习法、课中圈点批注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主要谈谈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

    因此上课伊始,我将通过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出关于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月亮除代表月饼、嫦娥之外,还和思乡有关,接着我讲鼓励学生回顾小学所学过的关于思乡的诗歌,并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月夜忆舍地》等,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关于思乡新诗,即王安石的思乡名作《泊船瓜洲》。此时我将顺势板书课题。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能直接切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王安石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因此在此环节,我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安排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诗句,并将学生读不准和不理解的诗词句勾画记录下来;

    其次我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用课件出示生字词,尤其是诗中出现的多音字,如“泊、间、重、还”,接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读准字音,着重讲解课题“泊船瓜洲”的含义,并用课件出示全诗,并播放示范录音朗读,要求学生跟读,指导学生在读诗歌时注重用“/”划出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节拍,读出情感,从而感知全诗内容,走进诗歌所表描写的情境。并在此环节我将进行示范读,全班进行朗诵比赛等形式,评出本节课“最佳朗读之星”。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研读是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所以我在研读部分我将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大意,我预设学生能够根据工具书及注释能够说出: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紧接着我将继续追问“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而引导学生品读这首诗,弄清楚京口、瓜洲、钟山这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用笔简单画出来,此时我将顺势板书,通过自己的简笔画示范划出三者的方位,并追问学生“作者此刻站在什么位置,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及黑板我的简笔画,引导学生品读全诗,首联和颔联中,“一水”“只隔”的含义,我预设学生通过了解古代交通工具是车马、船只,了解到从瓜洲到京口再到钟山实际距离很远,而心理距离却很近,正说明诗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那家乡一定是很美的地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通过这个问题顺势引导学生品读颈联,重点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的妙处,并结合课后资料袋,通过将“绿”换成“满、过、入”哪一个用得好的对比讲解中,加深学生对“绿”字的理解,形容词用作动词,将春景写活了,使春风的形象更加鲜明,似乎有阵阵春风铺面而来吹绿两岸的树木。

    我将继续追问“通过这个绿字你们仿佛看到什么?又听到什么?”我将预设学生会说看到碧树,听到了荡漾的春水,还有学生会想到写春的古诗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通过品读诗的尾联“明月何时照我还”设问句句式,并在PPT课件上呈现陈述句“明月照我还”,在句式的强烈对比中体会诗人的思乡心切之情。

    总之通过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达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

    (四)再读诗句,延伸思维

    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环节,先请全体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接着播放《故乡的云》这首歌曲,并这样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体会情感,“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同学们,如果将来你们在未来的求学过程中离开家乡甚至出国,你会有怎样的心情?”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方式指导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中感悟思乡之情。

    这样的设计意图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切入,以情延伸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情感。

    (五)小结作业,积累运用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此环节我将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结束课堂,并在作业超市里布置两道作业,学生任意选做:

    1、背诵古诗,想象画面,并画一幅江南春景图;

    2、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爱,写一首赞美家乡的诗或写一篇小短文介绍自己的家乡。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并体现简笔画的艺术美,因此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泊船瓜洲课件 篇2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的确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已的话说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课前准备:

    1、出示挂图:看到这幅画后,你相说些什?((1)看到一个人,好像是位诗人;(2)整个画面很低(3)对岸是几山,而诗人脚下是港口~)

    2、这幅画描述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课前,教师留给大家了预习作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下面谁来和大家共享这收获的喜悦?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大家迅速看一下,谁愿意读一下?大家齐读,强记忆好吗?

    自学提示:(1)诗人在岸看到什么景?他又想到了什么?

    (3)找出自已喜欢的诗句,谈谈理由。

    (4)用自已的话说说诗意。

    (5)时间是8分钟。

    2、大家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本诗《泊船瓜洲》,学生自学,师巡视辅导

    (1)景物有人、船、江水、重山、白鹭。此时诗人可能想到对岸的家乡,家乡里的亲戚好友,国家的兴旺~

    (2)关于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已理由即可,不统一。

    (3)诗意: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江水隔,钟山也只隔座山。春风又绿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

    家乡与诗人所在港口只有几座山和一江水相隔,却不能回家看看,种感觉~~

    C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现了作者多年末回家,但望明月照辉下的家乡、独自伤悲。

    D

    明月是不能陪同侍人回乡的,这是寄托情感,借明月表达。

    4、据说王安石对“绿”字之前,曾用过珙他字,大家讨论一下他可能用过哪些官字?(到,过,至,红,来,唤,染,回,返,吹,落,伴。谅叫想,思,赶,夸,话,喜,聚,遍,迎~`)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绿”字?再次讨论。(突出诗人在用词方面的用心)

    5、有感情朗诵全文熟能成诵。

    三、互测自结

    )代人,曾推行(

    ),功绩不裴。其诗多以(

    )、(

    )竹为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表达了真挚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全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行设计板书整理到财富本上。

    2、搜集有关《游于吟》的背景材。自留适量作业。

    泊船瓜洲课件 篇3

    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苏镇江市,靠长江边,瓜洲是对岸的一个小岛(现在已无),因为这儿也是大运河的长江出口,所以水上交通很繁忙。

    镇江之名至今已沿用了800多年。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自1985年以来,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具有比较完整的海关、商检等口岸管理服务机构设施。从此,“镇江”之名更加声誉大振,蜚声四海、五洲。

    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瓜洲古渡风景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市古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距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中心15km,润扬公路大桥、镇扬汽渡、扬州港与其毗邻相接,镇江金山寺与园区隔江相对,是历代联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著名的千年古渡。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千年古渡,胜境犹存,唐代高僧鉴真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康乾二帝及历代诗人墨客途经瓜洲,留下了许多哙炙人口的诗篇。民间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渡遗址、御碑亭、沉箱亭已成为中外宾客寻幽探古的佳处。

    南京城内有钟山。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

    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海拔468米,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玄武湖在钟山以西,南京城北,古名桑泊,又称后湖。湖光山色,景色佳丽。现建有玄武湖公园,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占3.7平方公里,绕湖一周长约10公里,湖中有岛,称为洲,有桥相连。湖水碧波荡漾,岛上绿树葱茏,周围青山如黛,美景如画,亦是金陵风光旅游“宝地”。附近还有古台城遗址、鸡鸣寺、北极阁等古迹名胜。

    详细地址: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

    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以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以楚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游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

    狭义的江南现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濒临长江沿线组成的江南地区。江浙为中心的小江南经济更为发达。广义江南涵盖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岭、武夷山脉以北,即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

    泊船瓜洲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使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并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预习并了解诗人王安石的有关情况。

    同学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大家知道是什么曲子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月亮一直是诗人们乐于描写和遐想的对象,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写月亮的诗就占去了五分之一,多达60余首。当然,宋代诗歌中也不乏佳作。这些写月亮的诗歌或表达思乡之情;或抒发喜爱之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宋诗《泊船瓜洲》,看一看这首诗,抒发了王安石怎样的感情?(板书:泊船瓜洲)

    (2)通过读和老师的讲解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谁能给大家背几句?(1-2个同学)学生有可能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张继《枫桥夜泊》、白居易《暮江吟》、刘禹锡《望洞庭》等。(齐背)

    刚才大家背的这几首诗,有二个特点:

    (“疑视地上霜”,“月落乌啼霜满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湖光秋月两相和”。)

    2、都有月亮,

    其中《静夜思》和《枫桥夜泊》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暮江吟》、《望洞庭》抒发对月亮的喜爱之意的。那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底是秋天的,还是春天的景?思乡的?还是表达喜爱之情的呢?下面让我们在读中来感悟吧。

    1、默读一遍,看一看诗中有什么不会的字和或不懂的问题,请用笔画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泊船瓜洲课件 篇5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个“又”字,又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也在,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再看句中的 “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由 “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而来,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再一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

    诗人在诗作中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形象化,“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可在诗中却是“吹绿”的意思,这在古汉语中叫做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动词妙用,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

    泊船瓜洲课件 篇6

    教材简析:

    《泊船瓜洲》是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开篇诗,为诗人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从字面上看,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整首诗写出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而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心中涌动着浓浓乡愁,尤其是末句,还带着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的感慨,古诗通篇立意含蓄悠远,蕴涵着浓浓的乡情和仕意,

    教学目标:

    1.通过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能正确朗读“泊、间、重、还”等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通过反复诵读,丰富语言积累。 并能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4.联系诗人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感受到诗人是怎样表达思乡情的,尝试着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6.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逐步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面,

    教学重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感受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1.变序教学法 在课堂伊始,就提出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后续的学习中,再去学习它是怎样表达的,表达效果如何等等, 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持续集中,

    2.读诗感悟法 “读”是学习古诗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本课时安排了朗读, 配乐读等,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配乐读,是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

    3.自主学习法 课前和课堂中都设计了自学环节,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还能增强自学能力,

    课前准备: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

    问题:①放学后,你们都回哪儿?有没有人回不了家的?为什么?

    ②离家远而回不了家,你是什么感受?

    你们年少也许没有离家千里的经历,但你们肯定有过和父母亲分别多日的时候吧?那种感觉是~~

    将来同学们长大了,有一天那么不能回故乡了,这种感情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是什么样的感情?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

    这一单元,我们将学到不同的人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王安石是怎么来表书这种思乡之情的,

    ① 王安石是谁?让学生回答,若回答让人满意,就进入下一步,若回答不甚理想,就作简单介绍

    学生自己跟着老师书空,写完,齐读。

    谁来说说这“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解释瓜洲在什么地方?

    泊(bo第二声)是个多音字,看来那么预习工作做得不错,除了泊是多音字外,这首诗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多音字?请学生回答,

    “间”在这首诗中是第一声还是第四声,要看什么?(或者:“间”字的读音,我们怎么来判断?)

    诗歌中的字已不是难题了,那现在你能读读这首诗吗?

    提示: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检查自由读的情况,指名读,小组读,最后齐读,若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教师作范读,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或几句,视学生学习情况而定,

    读完了,你感受到思念故乡的感情了吗?

    两方争辩,说从哪儿你读出了思乡情,没读出思乡情的同学,请问你读出了什么?学生可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尽量不加干预,

    辩论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古诗,现在我们要不要换种方式来学习?你们想怎样?{设计意图:从上一环节的学习,“间”的读法和有没有表达思乡情 这两个问题的呈现,学生对这首诗的学习欲望更加强了,而且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有再读古诗的欲望,相信学生会说,让我们自己读读古诗,}

    再读古诗,自主读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或者: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诗)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时间:3分钟)

    脑海里有画面了吗?推荐一位擅长画画的同学上台画,

    画毕,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他认为古诗描绘出的是这样一幅画,请同学给这幅画作简单介绍,

    你们现在知道“间”是读第几声了?

    其实这就是古诗的哪两句?它表现出诗歌中的地理位置,

    ①而后两句还能用画面来表现吗?有点难度,那我们又该怎么来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跟老师一样,你们也来读读,学生齐读,

    ②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句诗吗?指名回答,这样能说明什么吗?(回答是否定的)

    ③看来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理解,把它放在整首诗中,联系诗人的写诗背景,再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诗人下了工夫的,反复读,你们体会到这句诗的妙处了吗?

    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写的是什么?(明月)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是写明月的?(床前明月光)

    ⑤现在你体会到什么了吗?诗人的思乡情不言而喻,

    1.学了那么多,现在你们想再来读读整首诗吗?指名读,齐读,你们的水平都可以当配音员了,现在我们就来当一次配音员。

    2.你能不看书本也不看屏幕,把这首诗背出来了吗?老师先背一次,背的时候,可以联想古诗描绘的画面,若能体会到诗中的感情,那是最好。

    《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什么呢?我们下次课继续学习,

    泊船瓜洲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的确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已的话说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小黑板、挂图、录音机、伴奏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出示挂图:看到这幅画后,你相说些什?((1)看到一个人,好像是位诗人;(2)整个画面很低(3)对岸是几山,而诗人脚下是港口~)

    2、这幅画描述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课前,教师留给大家了预习作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下面谁来和大家共享这收获的喜悦?

    3、这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来看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大家迅速看一下,谁愿意读一下?大家齐读,强记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首先我们来看自学提示(幻灯出示)

    自学提示:(1)诗人在岸看到什么景?他又想到了什么?

    (2)用“——”画出不理解的诗句,用“——”画出寓意深情的词语

    (3)找出自已喜欢的诗句,谈谈理由。

    (4)用自已的话说说诗意。

    (5)时间是8分钟。

    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完一下自学提示

    2、大家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本诗《泊船瓜洲》,学生自学,师巡视辅导

    3、交流汇报,导学释疑

    (1)景物有人、船、江水、重山、白鹭。此时诗人可能想到对岸的家乡,家乡里的亲戚好友,国家的兴旺~

    (2)关于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已理由即可,不统一。

    (3)诗意: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江水隔,钟山也只隔座山。春风又绿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

    (4)有疑问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a “间”字有两个字音:jian jian在本诗中是jian,表示间隔。

    B、家乡与诗人所在港口只有几座山和一江水相隔,却不能回家看看,种感觉~~

    C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现了作者多年末回家,但望明月照辉下的家乡、独自伤悲。

    D、明月是不能陪同侍人回乡的,这是寄托情感,借明月表达。

    4、据说王安石对“绿”字之前,曾用过珙他字,大家讨论一下他可能用过哪些官字?(到,过,至,红,来,唤,染,回,返,吹,落,伴。谅叫想,思,赶,夸,话,喜,聚,遍,迎~`)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绿”字?再次讨论。(突出诗人在用词方面的用心)

    5、有感情朗诵全文熟能成诵。

    6、当堂测评:背诵与默写

    三、互测自结

    1、测试:

    王安石,( )代人,曾推行( ),功绩不裴。其诗多以( )、( )竹为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表达了真挚的( )之情。

    2、解释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___

    全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测互测

    4、总结收获

    四、作业

    1、自行设计板书整理到财富本上。

    2、搜集有关《游于吟》的背景材。自留适量作业。

    五、板书

    泊船瓜洲

    挂图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

    1、读中求解,读中求悟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古诗朗读。读的形式多样,但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都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同时,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引入情境,感悟诗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图画示意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如:辨别京口、瓜洲、钟山方位时用简笔画的形式;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时,引导学生想象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紧扣诗眼,感悟诗情

    由诗眼设疑,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的大意。同时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词逐句串讲而使教学显得枯燥。《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诗意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

    泊船瓜洲课件 篇8

    文本解读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名作,诗中的作者身处瓜洲,遥望故乡,虽然是隔山隔水,但作者却认为是近在咫尺,“一水间”“只隔”等词把作者的心早已带回了“故乡”钟山,此为全诗的起势,营造氛围。此时作者的情感也似那平静的江水,缓缓而来。待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作者的情感也似这盎然生机、绿意萌动的江南,积蓄着丰富的情感力量。萋萋的青草和作者的思乡之情一样滋生、蔓延,茫茫而不可摸状,幽幽而又缠绵。到一个“又”字,作者的情感慢慢激涌;春风再来,而我却……,再到“绿”字,那浓浓的伤别情就如勃勃的春草一样奔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只有遥望问明月:何时能伴着我回家。借着淡淡的月光,作者的心也回到了故乡,月光如水,情感如水,静静地倾泻在家乡的大地上。

    教材解读

    1、理解“绿”“春风”“明月”等特殊含义,体会作者思乡之情。2、学习作者对故乡的一种人文情感。

    学习目标

    a类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了解钟山、瓜洲、京口这些地名。

    b类

    1、说出“数重山”“绿”“春风”“明月”等词的特殊含义,理解作者思乡之情。

    2、接受作者思乡情感的熏陶。

    c类

    1、学习其它有关明月思乡的诗句,在古典诗句中感“家”的情感。

    预习作业

    1、熟读这首诗,达到能诵的程度,注意间、数、重、还等字的读音,按节奏朗读。

    2、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作者曾在南京为官多年,南京在作者眼中就是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始终让作者牵挂,作者来到长江边看着那江水、那青山,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熟悉。查阅资料,了解钟山、瓜洲、京口这些地名,理解“一水间”“数重山”的意思,想想真得是“一水间”“数重山”吗?作者为什么会这样的感觉。

    4、读“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特殊含义。

    5、对照“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理解“明月何时照我还”中“明月”的特殊含义。完成以下句子:

    a作者的情感就像这明光一样………

    b作者的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透过月光……

    c作者想到故乡的明月是不是也………

    d作者想到故乡的亲人也许也在明月下…

    6、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诗,想想“明月”在表达作者情感中的作用。

    教学板块

    第一板块 【目标a5分钟】

    1、指名读这首诗

    a提醒间、数、重、还等字的读音

    b划分节奏

    c标出韵脚。

    2、试背古诗

    3、对照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第二板块——【目标b10分钟】

    1、京口、瓜洲、钟山之间真的是“数重山”“一水间”吗?

    a 说说这三者之间的实际距离。

    b说说当时的交通条件。

    2、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是“数重山”“一水间”。

    第三板块——【目标b10分钟】

    理解“绿”的特殊含义。wWW.JK251.com

    1、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想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出示“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等句子,理解“绿”的`特殊含义。

    3、谈“绿”字的用法。

    a出示教材上“资料袋”上的材料。

    b说说对描写景色的作用

    c说说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第四板块——【目标b10分钟】

    理解“明月”的特殊含义

    1、作者此时的强烈思乡情感奔涌而出,面对一轮明月,他禁不住大声呼唤:

    2、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理解“明月”的特殊含义。

    a作者的情感就像这明光一样………

    b作者的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透过月光……

    c作者想到故乡的明月是不是也………

    d作者想到故乡的亲人也许也在明月下…

    泊船瓜洲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⑵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目标】

    了解诗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体会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教学。

    【教学过程】

    一、展示搜集的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宋代王安石的诗吗?

    生:读过。

    师:你对王安石这个人知道多少呢?

    生:各抒己见。

    二、揭题、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师:齐读课题。读了课题,谁知道:泊船瓜洲什么意思呢?

    生:把船停在瓜州的岸边。

    师:为什么这样理解呢?

    生:因为泊船是停船的意思,所以

    师:当你再看到这个课题时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生:诗人为什么会把船停在瓜州的岸边?他把船停在瓜州的岸边干什么?

    师:这些问题提得非常有价值,原来宋神宗在位期间,王安石任宰相,他主张改革政治,积极新法,力图抑制豪富特权,缓和了阶级矛盾,以期富国强兵,但这一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守旧派的激烈反对,因此这一改革失败,王安石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回故乡途中路过瓜洲,天色已晚,在此停船过夜,你们的疑问找到答案了吗?

    生:找到了。

    师:其实这首诗,作者就是在这样的心绪中写出来的,你们想听听这首诗是怎么写的吗?

    生:想。

    三、师范读古诗

    师:师范读。

    四、读古诗

    (读通)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划出来,问问你身边的伙伴或老师。

    生:略。

    师:齐读这首诗。

    生:略。

    五、细读古诗

    (感悟)

    师:请同学们多读几遍这首诗,并借助书下的注释,看看你能读懂多少?并把你读懂的地方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略。

    师:自己读读这两句,这两句中诗人交待了哪几个地名?

    生:京口、瓜州、钟山。

    师:(出示课件)地理位置图,谁知道瓜洲在哪?

    生:它在长江北岸和江苏的镇江隔江相对。

    师:在这幅图上标上瓜洲,你认为应该标在哪?

    生:略。

    师:那京口在哪?

    生:它在江苏镇江,长江南岸。

    师:它与瓜洲是一个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关系?

    生:正对面。

    师:在这幅图上标上京口,你认为应该标在哪?

    生:略。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京口在哪?

    生:它在南京的紫金山。

    师:你们赞同吗?

    生:赞同。

    师:这就是京口、瓜洲、钟山的地理位置图,从这三者之间的地理位置中,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生:各抒己见。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同学们赶快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跟你的小伙伴说说。

    生:互相说。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王安石的家在哪?从哪看出来的?

    生:钟山;钟山只隔数重山、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其实王安石的第一故乡在江西,钟山为他的第二故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王安石的父亲在南京做官,青少年时期,王安石一直在父亲身边,所以他视钟山为他的第二故乡。从这三者之间的距离中,你觉得王安石的家还远吗?

    生:不远。

    师:王安石的家近在咫尺,却不能马上回家,从这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归心似箭。

    师:是啊,王安石的家就快到了,谁能带着归心似箭的心情读读这两句?

    生:略。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出了归心似箭的心情。

    师:你评价的很到位,齐读这两句。

    生:略。

    师:在这两句中,诗人写的都是望中之景,诗人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我们来看第三句。谁能说说绿在这里当什么讲?

    生:吹绿。

    师:那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意的?

    生:春风又一次吹绿了大江的南岸。

    师:(出示课件)

    作者把家乡描绘得如此之美,你会发现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一句的?

    生:他是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来写的。

    师:那谁能把诗人对家乡的这种热爱之情读出来?

    生:读。

    师:你读出了这种情感。现在让我们来推敲这个绿字,看还能把它换成什么字呢?

    生:学生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生:过、到、入、满

    师:那你知道用这个绿好在哪

    生:同桌商量。

    师:谁能说说用这个绿好在哪?

    生:它仿佛让我们看到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

    师:你的理解能力很强。这样一个杰出的诗人,它对一个字的用法都能经过反复推敲。我们在今后的潜词造句中更应该养成仔细斟酌后再下笔的好习惯。同学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这一句从字面上看,是写诗人南归途中所看到的江南胜景,联系当时的背景,我们能看出王安石写这一句实际是在暗示改革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生:成功的。

    师:这一句是诗人借这一胜景来抒发实施新法,带来的新气象的高兴心情。这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去学习运用。王安石看着眼前的这一胜景,思乡之情不可抑止,不禁仰望一轮皎洁的明月发问,问什么呢?我们来看第四句。

    师:谁能读一下这句?

    生: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好,他读出这种发问的语气了。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意的?

    生:明月啊,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到钟山的家呢?

    师:回家为什么还得明月照着,白天不能回家吗?

    生:能。

    师: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够准确,因为古人对不知道的问题习惯于问苍天、问明月,因此这一句诗怎样理解会更好?哪位同学想好了?

    生:明月呀,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钟山的家呢?

    师:这一句从字面上看,又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思乡心切。

    师:这一句从字面看,确实流露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实际上是写了诗人盼望再度回朝执政的迫切心情。在这一句中,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这种借着写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这种写法,那这种写法好不好?

    生:好。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们理解这首诗的大意了吗?

    生:理解了。

    六、熟读古诗

    (赏)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采用你喜欢的方式来练读这首诗。

    生:练读。

    师:谁能有感情地读一下这首诗。

    生:读。

    七、总结全文

    (升华情感)

    师:你们读得很有感情,那就让我们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生:背诵。

    师:让我们再来共同地感受一下诗人夜晚停船在瓜洲时的所见所感吧!(学生看着大屏幕,师在音乐的渲染下诵读诗意)

    师:那同学们感受到诗人的所见所想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回家默写古诗。

    【教学反思】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得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读、悟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悟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自己读书,使学生的思路明朗化,学生不仅无拘无束,而且积极思考,认真探索。使学生表现了作为学习主人的那种情趣,更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师的精讲必不可少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仍需老师的组织指导,这就决定不可能没有老师的讲,所不同的是,这种讲不是全盘授予的注入,而是相机诱导的点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对绿字的理解和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学生对诗意思的理解上,老师的讲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在讲得多,而要讲在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我们作教师主张的指学生不懂,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

    泊船瓜洲课件 篇10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写诗情景:

    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回望过去,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诗人看着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突然对大好的前程意兴阑珊,人还未离去,他就开始想回家了,明月啊,你何时照我回乡?

    【泊船瓜洲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