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父与子课件(优选6篇)
  • 父与子课件

    发表时间:2023-05-28

    父与子课件(优选6篇)。

    每一位教师在授课之前都必须精心准备教案和课件,这是教学备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确定教案是认真备课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推荐以下题为“父与子课件”的文章,祈望您珍藏此页,随时再次阅读。

    父与子课件 篇1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面我先来说第一个板块: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记叙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全文没有提及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浸润着的是父与子之间难以割断的深情。“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先后出现了三次,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就是这样朴实的话给了孩子爱的力量,让孩子对父亲无比信赖,在灾难面前勇敢、镇定,从容应对,充满生的希望。所以,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文章就是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由于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悟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

    第二个板块――说教学策略: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

    1、以读代讲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的确,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通过读,去解决问题。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本课教学还辅以直观法,情境教学法等等。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

    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使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这一道理。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

    第三个板块: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伊始,我就用沉痛的导语来叙述:20xx年5月12日,是我们全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一次的地震中去。(播放汶川地震录像)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地震的画面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到地震的危害,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为体会父爱的伟大奠基了基础。这样的开课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第二环节: 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第一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亲?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第二步,课件出示本课三组词语:

    第一组 洛杉矶 阿曼达

    第二组 地震 混乱 废墟 爆炸

    第三组 安顿 挖掘 拥抱 坚定 绝望 叹息 悲痛

    先进行词语学习,并让学生从中挑选几个说说整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让学生说说文中的父亲的印象。

    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第三环节: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第一步:让学生再次细细地读课文,从哪些语句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出来,并在旁边写感受

    这一步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悟空间, 让他们潜心涵泳、诵读体味,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既把握了课文的命脉,又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感受,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主动意识。

    第二步:创设情境,说中感悟父亲的执著与忘我。

    文中,父亲的爱无处不在!课文5―11自然段写的是人们不断劝阻父亲不要挖掘,而父亲没有停止挖掘,只是反复回答着同样的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抓住父亲的语言描写,采用情境对话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父亲此刻的内心情感。首先,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扮演消防队长、警察、围观的人等,其他学生则扮演父亲进行对话。在情境对话中,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父亲因为悲痛,答非所问,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

    第三步:对比阅读,比较感悟父亲的“失常”与伟大。

    面对父亲的坚持,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针对这个疑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1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词句,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对比。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语言,体会到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而这位父亲,在人们看来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父亲的不同寻常,正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

    第四步:品词析句,读中感悟父亲的果敢与坚毅。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 “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我先引导学生透过 “满脸”和“布满”的这两个词中的满字,以及血丝和血迹的两个词中的血字时,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挖掘这一文本空白点,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

    接着我抓住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挖掘时间长,不间断,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因为爱!都是因为父亲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引出“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句子。

    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第四环节:读写融情,情感升华。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教师动情叙述: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语言。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儿子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这里,把读与写巧妙地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零”距离体验作者的体验,体验人物的体验,感同身受,代其言说.不但抒发了孩子们内心的真情实感,而且从学习语言走向了运用语言。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五环节:情感升华

    师配乐朗诵有关于歌颂父亲的诗句。

    第六环节;顺着情感,巧设悬念。

    父亲的形象已经刻在我们的心中,文中的儿子同样将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下一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感受这个儿子的了不起。

    第四板块:说板书

    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亲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儿子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在本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反馈,设计了这样一个板书,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更震撼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的教学说明,我对本课时进行简要评价:本节课的教学主线是:走近父亲。主干问题很明显: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选择了三个教学点:分别是一句话“谁愿意帮我”;一个场景“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一个形象“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并且这三个点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的教育价值。

    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材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评价五个板块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父与子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体会父子的了不起。

    【教学重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用具】

    录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请大家观看一段录像。看完后,谈谈感受。

    2、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1、快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解决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了不起”进入课文。

    3、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父亲的了不起: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奋不顾身,坚持38小时挖掘废墟寻找儿子。)

    ⑴ 指导看动画,学生谈感受,确立感情基调。

    ⑵ 学生朗读,评价。

    ⑶ 教师示范读。

    儿子的了不起:

    “不!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⑴ 学生朗读,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把逃生机会先让给同学 坚定父亲会来救他。)

    ⑵ 如果你是阿曼达,你会怎样做 渗透思想教育。

    ⑶ 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

    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的父亲说点什么

    四、总结

    父爱是伟大的,希望大家回去后跟爸爸说声:“爸爸,你辛苦了!”

    父与子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废墟”“混乱”“爆炸”“瓦砾”等词语,在练习说话中加深理解。

    2、运用之前学习的方法,把握叙事性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重点语段,感悟父爱的伟大。

    4、学习通过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父爱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识父爱

    1、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混乱”“废墟”“爆炸”“瓦砾”,然后抽生读,学习多音字“混”的另一种读音)

    3、练习说话,加深理解(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4、播放图片,创设情境

    5、感知全文,了解故事梗概

    (抽生概括,随机点评,渗透学法)

    二、品读细节,感悟父爱

    1、提领全文,明晰主线

    ①引导学生交流读完全文的总体感受——爱,并由此找出父亲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

    (抽生读,课件出示父亲说的那句话,齐读)

    ②提出整堂课的主问题——父亲不仅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感受到?

    2、学生自主学习,勾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

    (1)语段一: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①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截然相反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

    ②启发学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站起身来的?(父亲常说的那句话)

    ③指导朗读,读出刚才的体会。

    ④以点带面,辐射课文第2和第4自然段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体会父爱(“冲向”“疾步”)。

    ⑤渗透文章的表达方法:课文就是这样抓住父亲的动作来表现他对儿子的爱!

    (2)语段二: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学生交流之后,PPT出示语段5—9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发现父亲三次回答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让学生体会父亲的三次回答意思相近。

    ②教师设疑:为什么三次回答父亲都重复相似的话呢?

    (引导学生领悟:父亲的三次回答之所以重复相似的话,是因为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救出自己的儿子,他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别的!)

    ③启发学生:父亲的三次回答不变的是信念,变化的是什么呢?

    (让学生先读,再交流体会,感受父亲的心情越来越急切)

    ④指导朗读,读出父亲的这种心情。

    (先师生合作读,;再分角色朗读)

    ⑤渗透文章的表达方法:这几段话,作者就是通过描写父亲朴素的语言来表现他对儿子的爱!

    (3)语段三: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学生交流后出示语段)

    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质疑,相机渗透提问的方法。

    预设:

    A、为什么没有人再来阻挡他?或者为什么衣服破烂不堪?或者为什么到处是血迹?或者为什么双眼布满血丝?(抓住重点词语提问)

    B、为什么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中间用的是逗号,而不用顿号?(抓住标点提问)

    C、为什么这里要这样写父亲的外貌?(根据表达方法提问)

    预设A

    (联系第10自然段解答为什么没有人再来阻挡他,后面的几个问题可以结合第三个问题解答)

    预设B

    (PPT出示加逗号和加顿号的'两段话)

    a、让学生对比着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用逗号,让人感觉时间更漫长,时间越漫长,父亲的挖掘就越艰难)

    b、指导朗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和父亲挖掘的艰难。

    (抽生读,随机点评)

    预设C

    a、启发学生思考:哪个描写外貌的词语特别让你惊讶或者感动?

    (引导学生抓住“布满血丝”“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感受挖掘时的艰辛,感受父亲对儿子伟大的爱)

    b、抓住“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四次回扣读父亲说的那句话。

    c、教师配乐朗诵这段话

    d、全班齐读

    e、渗透表达方法:课文就是这样通过细致的外貌描写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三、吟诵爱

    (PPT出示部分歌词,播放背景音乐)诵读《生死不离》的部分歌词,进一步感受这种伟大的爱

    四、延伸爱

    父亲的那句话又给了儿子阿曼达怎样的力量,从而最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后半部分的内容!

    父与子课件 篇4

    【教学理念】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所以我在教学中,力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洛杉矶、混乱、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砸着、颤抖、阿曼达、破烂不堪”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在品词析句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力量。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音乐伴奏。

    2、课前了解地震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地震)你经历过地震吗?(生:经历过)。那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生:……)其实你们所感受到的只是一点点,一点点的余震,而大地震的场面更为可怕!你们看!

    (课件出示灾难片。)

    2、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西北部发生了里氏6.6级的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面临这样的大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可就是在这样的一场灾难中,有一对父子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填完课题)看看在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翻开93页,我们来共同学习17课,请齐读课题。

    (学生读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读文。

    3、谁来把词语读读: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阿曼达”是课文中小主人公的名字,组词的时候可以组“轻歌曼舞”。“着”字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应读“zháo”。我们再来把词语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齐读)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在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着互相坚定的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

    2、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谁能找到相关段落读一读。

    (指名读1~3段)

    3、是啊,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了一片废墟。父亲面对这一片废墟会怎样呢大家一起告诉我!(课件出示第3段生读)为什么父亲眼前一片漆黑?(生:……)于是他大喊(生:阿曼达,我的儿子)这喊声还不够绝望,于是,他大喊(生:阿曼达,我的儿子)

    父与子课件 篇5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让学生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手段。因此教学中要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表达、读中发现、读中评价、读中迁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使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读写结合”上。“教材只是个例子”,“读”是为了会“写”,也就是让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因此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及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练笔。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四、精读课文,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回顾课文内容。

    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山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xxxx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是父亲的坚定与绝不放弃,在儿子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3、汇报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的了不起:

    ⑴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⑵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儿子的了不起:

    ⑴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是你吗?”

    (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⑵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让学生的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1、引导: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深厚的父子之情的。

    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具体句子感悟。

    (在学生感悟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2、今天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把握了内容、体会了感情、领悟了写法,再动笔写一写,可谓情动而辞发,水到渠成。)

    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来表达一下你对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爱

    儿子

    【练习设计】

    1、读一读,写一写:

    洛杉矶混乱废墟疾病xxxx瓦砾颤抖昔日

    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⑴“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⑵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是你吗?”

    ⑶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3、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4、“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你认为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说说自己的理解。

    5、想像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建议】

    1、在学生初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让学生深入探究,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品读,引导学生想像、体验当时的情境,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教学时要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理解、感悟、体会。如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朗读中语调宜轻,表现出父亲的绝望与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父子的对话应读出兴奋的语气,表现父子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文中三次出现“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应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3、在引导学生找到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这样描写好在哪里,让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描写生活中小事运用作者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更生动感人,体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父与子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

    2、通过课文的具体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父亲从儿子身上汲取的力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佳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探究重点

    1、导语: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收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有一对父子却创造了神话般的契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对了不起的父子。

    2、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3、明确探究重点:你的问题正是这节课我们探究的重点,通过深入的学习,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抓细节描写品读,体会情感

    1、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第2至23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符号画出描写父亲和儿子的语句,想一想他们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2)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认为谁了不起,说出理由。

    (3)有感情的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2、学生静心学习。

    3、集体交流,汇报。

    (1)父亲了不起。

    (出示句子。)

    “他坚定地站起身,想那片废墟走去。”

    ①联系上下文,读句子,谈感受。

    (联系上文,我们知道父亲找不到儿子很悲伤,但想起自己对儿子说的话,使他坚定信念要与儿子在一起,不管是死是活,他也要见到儿子,因为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

    ②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父亲此时的决心。

    (出示句子)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①读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父亲在挖掘时,有的父母在这片废墟上痛苦,然后绝望地走开,也没有动摇这位父亲。当有人劝阻他时,他仍然坚定信念,埋头接着挖,很令人感动。)

    ②联系实际,谈谈当这位父亲向他人求助时,为什么没人回应他。

    (地震后学校变成了废墟,建筑物已经坍塌,当时的状况使人们认为孩子一定不会有生还的可能,因此大家认为父亲的行为是徒劳的。)

    ③教师点拨:当他人认为不可能、没希望的时候,父亲仍然坚定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令我们敬佩。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父亲的心情。

    (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②句子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你有什么感受?

    ③语言训练。

    多么_____的父亲;多么_____的父亲;多么_____的父亲!

    ④教师点拨:当这位父亲听到从瓦砾堆底下传出声音,他终于成功了。你们认为它之所以掘开了厚厚废墟的原因是什么呢?

    (2)儿子了不起。

    (出示句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①读儿子的话,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出示句子)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干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读儿子的话,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4、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什么使他们创造出了奇迹呢?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父亲曾经对儿子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想一想课文中几次出现类似的话?为什么多次出现呢?

    (2)教师点拨:类似的话反复出现,多处呼应,表现了父亲的责任感和父爱的伟大,儿子对父亲承诺的深信不疑,说明儿子对父亲非常信赖,父子情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次父亲回想起这句话,要读出非常坚定的语气。第二次出现是儿子说的,要读出兴奋的语气。第三次还是儿子说的,要读出儿子对父亲信赖的语气。

    5、课文中没有一处写出父爱的伟大,却让我们体会得很深刻,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呢?

    6、教师点拨: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细致刻画,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这正是作者的表达方法。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习作中也能掌握这种方法。

    (三)升华情感,合理想象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此时此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不仅感动了我们,更感动了周围的人,想象一下周围的人会说些什么。

    2、语言训练。

    (1)其他孩子的父母____地说“___________!”

    (2)消防队长____地说“__________!”

    (3)警察____地说“__________!”

    (4)劝他放弃努力的那位父亲____地说“__________!”

    3、小结。

    同学们,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契机,只就是爱的力量。

    【父与子课件(优选6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