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国学课件实用
  • 国学课件

    发表时间:2023-05-26

    国学课件实用。

    每个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教案的设计是应对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如何写出好的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您需要有关“国学课件”方面的好文章,那么编辑为您推荐的这些文章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您能够收藏本页,随时查看。

    国学课件 篇1

    教学目的

    一、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 种方法。

    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二教时。

    二、紧紧抓住"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

    三、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二、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学生无问题,不必多花时间。)

    导言。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 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 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 表之作"。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提问:预习时,要求制作"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读课文以后,填写前两项("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 ‘勺,填得怎样了?抽查,评价,出示小黑板,根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订正。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导填写赵州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

    分散读第六段,示范,5;导填写关于卢沟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勺的内容。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绍两座石拱桥的结构似外,有哪些关于外形方面的介绍的句子?学生看课文回答,明确:第五段有"拱上加桥,……美观",有"全桥……饮涧";第六段有"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

    提示:这两段以外,还有哪些?还有第一段的比喻,第七段的整段介绍。

    结论:由此可见,中国石拱桥本身的特点就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卢沟桥还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情况,范读第八段,引导理解:卢沟桥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事实。提问:中国石拱桥为什 么能有光辉的成就呢?它的发展又是怎样呢?分散读第九、第十段,然后引导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第九段介绍成就的原因:"首先,……智慧","其次,……传统","再其次,……石料"。第十段介绍发展的情况:这段中间四句,用事实证明,全班朗读"解放后,……150米"四个句子。

    小结(指导边看课文边在书上的某些段本写明要点,并在一些句子下边标单横线,不要离开课本抄黑板):

    1.全文的层次:(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_(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具体数字一结构(河堤冲毁,桥却"从没出过事")一形式("每个 柱头上……惟妙惟肾’)一赞语("世界上独一无二‘勺一景点("卢沟晓月")一特有的纪念意义(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 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 )。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提示;第九段的写法,是不是总与分的结构关系呢?回答,"明确:这一段是用疑问句开头,提出问题,然后按主次由人到物作说明,没有总结的句子。这在表述上也是另一种有总有分的方法。

    提问:《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它传播厂有关石拱桥的哪些知识?试从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理解。提示课文句子: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3.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4.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5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议论,回答,明确:l.传播石拱桥的结构知识。2.传播石拱桥的历史知识。3.传播卢沟桥的结构知识。4.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5再现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小结: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传播有用的知识的文章。上边五个句子,就是从结构、外形、历史各方面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现在先初步了解;以后还要进一步探讨。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上边举出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再在全文中找出与它们相同的表述方法。

    复习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

    国学课件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三、词语点读:

    1、王语暴以好乐 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 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 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见

    A庄暴见孟子 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接见

    C父子不相见 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 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 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 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 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 如果

    D无以,则王乎 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 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 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 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 列举

    E举大计亦死 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 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丈夫

    五、判断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

    1、王语暴以好乐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 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六、自读自译全文,然后解译下面的文段。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3、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大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

    4、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这几段文字均较简单,容易翻译。翻译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段文字中,孟子的说理技巧。)

    七、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分析内容

    一、再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二、分析课文:

    本文记述了两次有关齐王“好乐”的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冶,也许是孟子根本没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在下文孟子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下文中孟子向齐王阐述自己的观点,仍是用对话方式切入。

    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三层,前两层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层才是本文的重点。

    第一层(从“他日,见于王”至“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孟子与齐王的谈话,也从齐王好乐开始。但话不投机,齐王变了睑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如果此时孟子顺着齐王的话题去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雅俗高下,谈话气氛必然更为紧张,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孟子转换谈话内容,再提前文与庄暴谈话时已提到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冶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区分明显,后者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

    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果然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活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经过前两层的铺垫,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已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田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成人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分别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三、分析写作特点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循循导人,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完成课后练习一。(略)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略)

    六、完成课后练习三。(略)

    七、结合当代我国社会实际,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这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关系?(讨论)

    八、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

    国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2、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充分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阅读、写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和作用。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义。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经受磨炼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征于色,发于声)和客观条件(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悟读课文,写作延伸。

    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理解这一人才观?

    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炼造就。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同学们落笔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熟读课文,达到背诵。

    七、课堂小结。

    1、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2、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也是结论。

    3、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

    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归纳整理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并进一步熟背课文。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3、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第二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我们领略了孟子文章语言的犀利,他的文章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此引出下面的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参考: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善于运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字音障碍。

    2、请3名学生朗读课文的3个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板书本课中的生字、通假字,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与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文章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人要时刻保有“本心”,在生和义面临抉择的时候,要做到舍生而取义。(如果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也可以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再落实。)

    关于《鱼我所欲也》的论点,历来对“舍生取义”和“保有本心”这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其实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做到舍生取义;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贪利忘义的事来。另外,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第1自然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个论点。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见利忘义的人,这是孟子所不能否认的,必须对这种情况作出解释,于是有了第2、3自然段讲的有的人“失其本心”,这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说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辨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但在阐述过程中,孟子仍然强调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他连说几句“乡为身死而不受”,如今却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之,意谓那些人本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只是后来为了自己的私利,丧失了他们的本性。因此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舍生取义的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

    (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两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可适当拓展孟子的“性善说”。《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状态。)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这也就是保有“本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理解掌握书下注释中的字词。

    第三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复习检测。

    1、抽查朗读情况。

    2、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文章,体会文义。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1)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第2自然段)。

    (2)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时刻保有“本心”的人,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的做法。

    3、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的《谈骨气》。

    国学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ppt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曰:——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②《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②《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②《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ppt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pt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洿池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①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②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pt投影课文要点

    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六、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习(另印,略)

    国学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幅画。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我们一起来给这幅画取个名字,你们说叫它什么呢?

    3板书:升国旗。

    讲解升:第一笔撇像高高飘扬的红旗,最后一笔竖像长长的旗杆。

    二、整体感知

    1、有位诗人给这幅画编了一首好听的小诗,你们想听吗?

    2、这首诗好听吗?想学吗?

    三、析文明理

    1、学习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①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你们看这面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

    ②教师介绍国旗。

    ③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2、学习第二句: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①升旗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

    ③教师范读。

    3、学习第三句:我们立正,向您敬礼!

    ① 升国旗时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

    ②“您”在这儿指谁?为什么不用“你”呢?在生活中你喜欢用“您”称呼谁?

    ③播放课件,模拟升旗。

    让我们全体起立,向国旗敬礼,共同升起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给图画取名字。

    学生书空“升”字。

    指名读课题。

    听录音朗读。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两遍。

    同桌互相读。

    齐读。

    指名回答。

    学生练习朗读。

    回忆升国旗的情景。

    练习朗读。

    指名读,齐读。

    指名读句子。

    指名回答。

    感受升旗时的庄严。

    教师先用送礼物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请学生给图画取名字、听好听的小诗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打破了传统教学机械、沉闷和格式化,使课堂充满了生气和乐趣,刺激了学生的智慧和好奇心。

    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在分析课文时,我把抽象的课本知识,用具体的实物、画面等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自主地通过看、听、读、演等一系列的时间活动,知、情、意、行相辅相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懂知识的同时,接受到语言文字中蕴涵的对国旗的崇敬和对远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教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④咱们在来练一练,把对国旗的崇敬之情读出来。

    ⑤看,听到雄壮嘹亮的国歌声,看到小朋友们整齐有力的敬礼,小鸟也向高高飘扬的国旗飞来,你知道它们会说些什么吗?

    面对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想说些什么?

    四、回归整体。

    1、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朗读这首小诗。

    2、分组比赛读诗。

    评选最佳朗读小组。

    3、有一首赞美国旗的歌曲,叫《国旗真美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升 中

    2、讲解,范写。

    六、拓展延伸。

    1、国旗是祖国的象征,请小朋友课后自制一面国旗。

    2、用绘画、剪贴的方式收集各个国家的国旗。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

    分男女生读。

    学生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学生谈感受。

    学生自豪地齐读。

    分组比赛读诗。

    评价朗读。

    学生听歌曲。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红。

    让枯燥的朗读练习变成学生喜爱的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国学课件 篇6

    教学设计理念

    《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课文运用拟人、比喻等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四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以表达喜爱之情。我针对文本特点,循“得意、得言、得方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依托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诵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关注语言形式,加强语言运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2.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学会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模仿或拓展性小练笔。

    教学重点:

    在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可爱的基础上,感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展练笔。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准备

    1.教师:查阅荷兰有关图片和数据,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通过询问、上网、阅读等方式搜集荷兰的相关数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图引入,把握主旨。

    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荷兰特色。

    配乐播放一组荷兰风光图片,教师介绍:这里是郁金香的王国,这里是风车的故乡,这里一条条运河纵横交错,这里,在蓝天白云下,绿色草原上,生活着快乐的牛羊,飞奔着自由的骏马,多么迷人的景色呀!

    引导学生说出图片展示和教师介绍的是哪个国家的风光,并相机板书“荷兰”。

    2.引入课文主题:同学们预习时,通过搜集资料,朗读课文,一定对美丽的荷兰有了一些了解,人们都说,“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今天我们就在捷克作家卡尔·恰比克的优美散文的引领下,一同来领略荷兰牧场独特的田园风光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邀请学生做向导,通过朗读把大家带进荷兰牧场,去欣赏那一处处美丽的田园景色。(学生自主推荐同学朗读。)

    2.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并想一想:荷兰牧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3.引导学生用一、两个词语、一句话或一段话说说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三、诵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按要求自学。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2.)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可以在书本空白处简单地写下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2.全班交流: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出示段落中相应的句子,并在交流中随机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品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画出这个句子,并独立思考: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讨论交流。

    (3.)学生对比读第三自然段和第二、四、五自然段,说说作者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

    (4.)引读第三、第四自然段。

    四、练习仿写,学习运用语言。

    1.出示课文插图,引入课文情境:是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荷兰牧场。

    【出示练笔内容:假如你是荷兰牧场的一头奶牛,一匹骏马,一只小猪或者是一枝郁金香,一架风车,一个荷兰小朋友……,也来写写你眼中的荷兰吧。】

    提示练笔方法: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介绍你眼中的荷兰,也可以利用数据袋或课外数据介绍有关荷兰的其它特色;可以运用文中的优美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写;可以模仿作者的表达方法,也可以自由地写。

    2.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在交流与评价中作进一步指导。

    (在结束时教师特别鼓励学生:作家卡尔·恰比克用他优美的文笔,让我们领略到了荷兰牧场的美丽景色;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和真情的表述,让大家再次领略到荷兰独特的魅力。谢谢同学们!)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或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3.搜集阅读其它描写异国风光的文章。

    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沈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镶嵌骏膘垠爵悠畜

    资料袋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品种达二百多个。除郁金香外,还有水仙、风信子……每年的三月到九月,整个荷兰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当之无愧的鲜花王国,它也因此获得了“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荷兰的运河纵横交错,在运河之间是一望无际的牧场和大小不一的风车。置身于绿茵茵的草场,只见蓝天白云之下,茫茫绿野之间,一架架风车在慢慢地转,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国学课件 篇7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这篇文章是说明文,学生可能有点畏难情绪,本设计通过学生扮演三种感兴趣的不同身份的人,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说明文文体特征的认识、对说明文学习方法的尝试。三种身份,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到运用,由感性到理性,重点突破实物说明文抓住特征进行说明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设计理念】

    1、通过初读、研读、美读、迁移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投影、多媒体课件映示桥梁彩图,附上文字介绍,学生读文看图练说话,在视听效果具佳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实现语文、美术、科技、品德诸学科的整合。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桥梁图片:梁桥、拱桥、吊桥,各选几幅。

    2、学生收集一些纸张桥梁图片,任意收集。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信息导入

    1、教师让学生拿出收集的图片,并告诉同学们展示的桥名及其重要特点。

    2、教师用多媒体映示六幅桥梁图,2幅梁桥、2幅拱桥、2幅梁桥,适时介绍桥梁的基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

    3、课件播放赵州桥、卢沟桥的景色。让学生边看边说观看的感受。

    4、揭示课题,交代文体,简介作者。

    5、启发设疑。

    (学生可能会问:

    ⑴中国石拱桥有那些著名的桥梁?

    ⑵中国石拱桥有那些特点?

    ⑶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

    ⑷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

    ⑸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

    6、小结提炼本学习目标。

    ⑴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⑵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⑶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节指名读课文(代替检查预习)。提出要求:

    ⑴读者:读正确、读流利。

    ⑵听者:准备帮助读者正音。

    ⑶完成投影练习:根据初读印象填写下列句子。

    石拱桥是的桥。

    中国石拱桥是的桥。

    赵州桥的桥。

    卢沟桥是的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桥。

    2、学生读课文,正音。

    3、指名汇报练习情况。

    教师可提炼板书:(可以用投影片映示)

    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形式多样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成就惊人

    赵州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成就惊人

    卢沟桥: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成就惊人

    云南长虹大桥:世界最长 独拱石桥

    (说明:以上作为初读课文的任务,主要是达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不要拘泥于答案的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自由的说,只要说得有理,不管课文中有没有定论,都要给以肯定和赞扬。教师的点拨和提炼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宜。)

    三、细读课文,讨论评析

    1、让学生根据板书,结合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句子,作简要分析。(可以分组读书、讨论:一组讨论石拱桥;二组讨论中国石拱桥;三组讨论赵州桥;四组讨论卢沟桥)

    2、各讨论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包括不能统一的问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

    (说明:每个问题要让学生作自由地回答,教师不要急于给予评价,等学生的意见都说出来了,再作整体提炼,并表扬个别学生。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学生思维、练说的时间,也让学生有分析比较的时间。这样,教师的总结提炼,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思维的提高。)

    3、讨论课始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着重引导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美读课文,摘抄背诵

    1、速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表现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优美的句子画下来,并美美的读出来。(能简要说明理由──体会的更好。)

    2、选摘你认为精彩(可以是用的精当的说明方法的、可以是运用恰当修辞方法的)的语句,选择一两句背一背。

    (说明: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方法也可以自由选择,或美读,或摘背。教师只需适当点拨,不必统一答案,不必恣意拔高。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启迪学生的思维。)

    五、技巧拾贝,迁移运用

    1、本文是说明文,文章写得很美。你是否发现作者成功地运用了那些说明顺序和方法,以及其他的写作方法。

    2、以“家乡的小桥”为题,写200字以上的说明文。要求:能用上二、三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说明:提炼说明顺序、方法以及其他写作方法在课内完成,写作可放在课外完成。)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形式多样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成就惊人增强民族自信心

    赵州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创造美好明天

    结构坚固成就惊人

    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成就惊人

    国学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设想

    1.一课时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4.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教师在学生回答中作适当点拨、提示: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5.合作探究

    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6.学生配乐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三、指导自读《夜》

    1.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2.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归结: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 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四、作业

    【国学课件实用】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