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荐]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7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9

    [荐]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7篇。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也许下面的“[荐]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7篇”正合你意!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二、教学重点: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

    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品析“春草图”(用多媒体显示品析步骤)

    1、朗读指导。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会正确使用四种朗读符号(﹏﹏重音轻读;重音;︱小停;︵拖音)

    2、第一次朗读(自由读),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教师明确:嫩、绿、多

    4、第三次朗读(男女生各读一层),

    悟一悟这段层次划分的问题。教师提示可划两个层次。

    教师明确: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然后是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5、第四次朗读(个人大声读),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教师明确:“偷偷”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字写出了小草萌发的"力量以及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后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6、美读,各学习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朗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教师提示:语调:轻快;感情:喜爱、赞美

    7、教师小结(多媒体显示):

    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节、特定地点的特有现象进行描绘,使其特征突出。

    ②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

    ③写景散文的文笔优美精彩。

    (二)运用上面所学的方法赏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每两个学习小组一幅图,分工协作。

    (三)各学习小组发言人把本组讨论结果提交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明确:(多媒体显示)

    1、“春花图”

    ①特征: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②顺序:由上而下、由实到虚。

    ③语言:修辞—拟人、比喻、排比。

    用词:第③句中的“闹”字写得好,好在它不仅写出了声音,还写出了热烈的气氛,绘声绘色地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④感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2、“春风图”

    ①特征:和煦、芳香、悦耳

    ②顺序:触觉、嗅觉、听觉

    ③语言:修辞—引用、拟人、比喻

    3、“春雨图”

    ①特征:细密、轻盈

    ②顺序:由近及远、由景及人

    ③语言:修辞—排比、比喻

    4、“迎春图”

    ①特征:充满活力

    ②顺序:由点到面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四、五

    2、背诵全文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2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熟悉生字、词。

    2、了解长江的常识,通过长江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熏陶。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重复的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熟悉课文,自己解决下列生字词

    浦口曙天吹拂舢板驳船堆栈穿梭粼粼

    瑰红缕缕千年万载哺育湖泊

    容光焕发:脸上放出光彩,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三、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郭风:1917,当代作家。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

    这篇散文作者创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颂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祖国,新中国诞生后,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文中写到的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的成果。这是时代的开始。所以文中,写长江的黎明,象征着祖国的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四、熟读课文,体会文中字里行间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

    三、分析课文

    1、文中写了长江的那个时段的景象?

    黎明

    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

    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四、讨论:黎明和青春的特点是什么?

    清新、明净、明丽、容光焕发、生机勃勃、朝气、活力、希望

    文中那些语句突出了这样的特点?

    并且采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来写这些景象的?

    拟人、反复、比喻、象征(作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舒畅、愉悦的思想感情)

    五、联系作者的写作时间,思考:

    文中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只写长江的黎明,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不是。象征了祖国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六、小节课文

    七、完成课后练习。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3

    知识目标:

    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

    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策略和方法:

    朗读法、导引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一、导入。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

    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二、整体感知。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么,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

    多数同学都能侃侃而谈。有的说上浮山祭祖,有的说糖球会等等。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其实,这和第一问是一道题。只是,大多数同学都不能很好的运用联想思维。)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3、那么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这个问题,好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么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么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这里要找出不难。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阅历浅,还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来。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不对劲。 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这个题很有迷惑性。本来哪一部分都不该删除掉。但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找出其中必须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这其中写的精彩的部分。但是,还真有不少同学都找出了应该删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聪明的孩子,说不应该删除,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虽然不很全面,但都能谈到一点或两点关键的地方。)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么?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2)、粗糙——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简述一下了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 。故事梗概述一下,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2、那么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3、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5、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4

    知识与技能:

    疏通全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等字词,感知亲情。

    方法与过程:

    掌握文中的写作技法--如开门见山、细节描写等,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重整体感知、品味。

    2、学以致用、课堂迁移。

    [教学设想]

    力图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学习此类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内容、美点追踪;而且,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平台展示]

    一、话题谈说,导入新课。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历史,一只递给未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

    ……

    你有过如此“爱的感动”吗?请把你家里最令你心动的爱的镜头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让学生自由谈说,时间在2分钟左右)

    当然,如此之镜头,定然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要求:

    1、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2、能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喜爱的或理解的角度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

    (二)明确

    1、字音认读

    熬ǎo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让学生自由重拟标题,并让学生点评。

    如(1)亲情 (2)三代 (3)温馨的家庭 (4)一家人

    ……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点拨:美点寻踪即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给人以有力感染,给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文章自身语言、结构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可用句式:“文章……美,美在……”说话)

    2、示范: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诗意的镜头。

    3、学生讨论、美点寻踪

    4、学生发言,加以明确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你看,这里其实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甚至可以说是多么浪漫、多么幸福;再有这初春的美景:那有浓有淡的大块小块的新绿,那树上逐渐显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冬水……一切构成了美丽而温馨的图画,可以说就不止是一个家庭的世界了吗?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家庭。

    四、学法实践:感知内容、美点寻踪

    要求:速读《三代》一文,试着实践(1)重拟标题;(2)美点寻踪

    1、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WWw.NnS88.CoM 活动范文吧)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中加以评点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重 ①交叉路口

    拟 ②家

    标 ③感人的画面

    题 ④责任

    ⑤迟缓的背影

    ……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稍加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点寻踪

    你看,那感人的画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让我觉得“家”的伟大的力量。

    ……

    五、小结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由地谈了家里最令你心动的镜头;又在课文的指引下,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以及对美点进行了寻踪--其实,对于一般的美文,我们一般要这样去学习:先感知内容,再寻踪美点,这也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学们今后能按此方法进行美文欣赏学习。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摘录或记诵其中令你感动或心动的地方。

    示例:这里是一位回家探望母亲的大学的一段感人的话:

    ……我身在城市,心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飞回属于我和母亲的田地里,飞回母亲育我养我的那两间茅屋里,飞回母亲那瘦弱的身旁……坐火车回来时,天还未亮,不顾路途的疲劳,心急火燎地赶着山路,进入我祖居的村子。母亲不在,茅屋的门锁着,我的泪顿时流出来,那是热辣辣的泪,那是滚烫的心……

    希望同学们今后养成搜集、摘录或记诵的好习惯,习惯养成的话,一定对你们的写作会大有益处的。那时的你们,一定“文采飞扬”!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5

    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

    2、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达到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进而学会共处;

    3、学会在各种情境中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

    4、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 :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反思“我长大了吗?”“我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

    (2)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体会父母的拳拳爱心,殷殷希望,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家长能写的,让家长写一篇文章;家长不会写的,让家长口述,学生笔录)家长的饱含深情的文章或话语,可能会真真切切地让孩子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挚情感,无形之中孩子和父母的心贴近了,孩子们长大了,因为,从最亲近的人的眼中透视自己,往往有震撼人的心灵的效果。

    (3)让学生从熟悉自己的同学那里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4)审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课前准备的情况要求记录在语文实践活动记录本上。)

    二、展现风采:

    课堂上让学生在课文中任选一种活动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有条件,还可以运用图片、音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风采。

    三、写作:

    综合前两项活动的内容,写出一个真实的我。题目可是《我》,或《这就是……的我》等等。

    四、交流写作成果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评选出优秀的文章(将在学期末集结成本)。老师对作品评价的同时,也谈谈对部分同学的最初印象,发掘优点,赞美褒扬,赏识关爱,迎合孩子们内心向善的心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懂得赏识他人的可贵。

    五、教后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范例

    单元一“这就是我”

    自我写照(孙红)

    我嘛,扎着两根小辫,走起路来一悠一悠的。我的眉毛挺浓、弯弯的,大队辅导员说我跳舞可以不化妆。眼睛挺黑,亮亮的,虽不大,镶在这张小小的脸上倒也合适。嘴闭起来挺小,可是一笑呀,就咧得老大,露出不太整齐的牙齿。这些都是我从镜子里看到的。哦,忘记告诉你们我的名字了,我叫孙红,就是“孙悟空”的“孙”,“红彤彤”的“红”。我今年11岁,刚进入中学。小学时,我和同学们相处得都很好。我不爱生气,整天乐呵呵的。生气会死掉细胞的,我可不干!遇到同学们和我发生矛盾时,我基本上能够忍让。同学们请我办事,我总是尽力而为。老师说我性格爽朗,是嘛,有话就说,干嘛要憋在肚子里!可有时我也很腼腆,那是在别人夸奖我的时候。有时还挺莽撞,妈妈说我是“小冒失鬼”。我上课比较专心,作业 能够按时完成,我爱提问,也喜欢回答问题,老师在我的评语上写着“思想活跃”。我的学习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还是校三好学生,可是我也有缺点,粗心就是我的一个大毛病,因此作业 时常出现差错。可我就不信改不了。你们看吧,新学期里我一定改掉它,由“小粗心”变成“小细心”。看书是我最大的爱好。那些小说呀,杂志呀,科技作品呀,我拿起就放不下——迷住啦!我常被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所感动,一会儿呜呜抽泣,一会儿咯咯大笑,完全身临其境,妈妈喊我也不知道。我读过许多大作家的作品,有鲁迅的《故乡》,冰心的《小橘灯》,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巴黎一少年》……这些作品对我有很大影响,我立志也要做一名作家,为人民写作。别看我个子不高,又很瘦,我还挺喜欢体育呢!小学时,我参加过市里的运动会,我们学校获得了女子接力赛这个项目的第二名,这里也有我一份功劳呢!今年夏天,我简直成了小游泳迷了,你看我,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那是我在游泳池里泡的!我还喜欢音乐、美术,爸爸说我的兴趣挺广泛的。好,就谈到这儿,欢迎大家和我交朋友。

    【简评】这篇作文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自己写自己,写得纯真、亲切、自然,富有情趣,给人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小作者首先对着镜子勾画自己的外貌,“扎着两根小辫”,“眉毛挺浓”,眼睛明亮,一笑,“露出不太整齐的牙齿”,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就仿佛站在了我们面前。接着以清新活泼的语言,大大方方地介绍自我——爽朗的性格、活泼的思想、粗心的缺点以及喜欢读书,爱好体育、音乐、美术,娓娓说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自我介绍(丁纯)

    在食堂门口的路边,有个蹲着的男孩,他的鼻子几乎凑到地下那团蠕动的、黑乎乎的东西上。行人都疑惑地看着这个黑肤少年,似乎都在想:这孩子在干什么?那是我——丁纯,正在进行一项自认为伟大而有意义的“科研”:观察蚂蚁大战呢!三点多钟,阳光照得我头上冒“辣油”。我可不在乎。本来嘛,我两岁时,由于喜欢看喜欢问,就认得了所有的象棋。三年级时,我读完《三国演义》《红岩》《李白成》后,心血来潮,兴致勃勃地“创作”了一篇千余字的.童话《多蒙西历险记》。不少人笑过我,可我不在乎,这并非坏事。我刚才想回家看鹌鹑下蛋,这会儿却叫蚂蚁给迷住了。我想:过一会看下蛋也不迟嘛! 于是我便观察起蚂蚁来,我觉得蹲着看不过瘾,索性跪下,双手支撑着,睁圆大眼,观察蚂蚁混战。它们为什么要打仗呢?我小心 翼翼地用细木棍拨开蚂蚁,发现有些粘稠物,像是饭粒。“嗯,争食之战。”我像博士似的摇头自语道。我这才发现,天色不早,红日依山,我拎着书包往家跑…看鹌鹁下蛋,肯定晚了,也许爸爸要说:“又被什么东西迷住了,才回家!”三年五载,一晃即过。今天,我已是有“八天”学历的初中生了。目前我又极喜欢看些世界知识性的书籍。借到好书,也会像小时候买到《三国演义》一样,欣喜若狂,大呼“万岁”!昨天,我在校阅览室发现有本《世界之窗》,但我没有借书证。我对借书处的老师说:“老师,把《世界之窗》借给我看看吧!”我期待着,但被回绝了。我急得脑门发热,这——等发借书证?我心都被“书虫”扒得痒死了。我皱着眉头,咬着嘴唇,再次恳求道:“老师,让我看看,不会拿走的,把它给你!”我迅速摘下校徽递上,双眼瞅着老师。老师看我这样恳求,收下校徽,给了我书。我抓过书,跳到桌边,“咚”地坐在椅子上,喜滋滋地读着……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听到老师在喊:“还书了!”我一抬头,啊?天黑了!还书时,我真想说声:“老师,明天这本书替我留着吧!”晚上,我做了个梦:在堆满书的图书馆里,我正如饥似渴地读着那一撂撂、一层层的书。

    【简评】这篇作文,通过具体事例,介绍了“我”的个性特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语言简洁朴实,生动有趣。

    表现自我(钟文生)

    有人说:现代生活是一个大舞台,谁敢在这个舞台上大胆地表现自我,谁就是一个成功者。反之,如果做事唯唯诺诺,该出手时不出手,谁就会错失良机。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生中也难有几次表现自我的好时机。试想,毛遂若不单刀请命,救赵于危难之际,岂不永远是个无名门客;蒙哥马利若不临危受命,痛击隆美尔,岂能获得二等功勋;诸葛亮若是三顾犹不出茅庐,又怎能成就蜀中伟业。一位心理学家在回答学生信件时,针对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爱表现、顾虑重重,尤其怕人说出风头的现象,为同学们指出:敢于表现自己是一种时代精神。的确,当今社会,机遇不可谓不多,条件不可谓不好,竞争也不可谓不激烈。因此,在同等条件下,那些敢于表现自我的人,往往能够抓住机遇,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杨澜读大四时去应聘央视主持人,面对如林的强手,她毅然对评委说:“不管你们选不选我,但我今天一定要把自己表现出来。”她也确实这样做了,结果她击败了众多强手,如愿以偿。从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生,从央视主持人到凤凰卫视主持人,杨澜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这成功的过程,也是她不断向世人展示自我的过程。有人也许会说:是金子总会闪光,是千里马岂忧无伯乐乎?此言差矣。是24K金子,埋于地下,发光又从何说起。纵然是千里马、万里马,终日藏于马厩中,不在人前展现自我,又有谁会发现它呢?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也要气势磅礴地奔涌万里,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观景象。同样,作为一个人,纵读万卷书,知天下事,有经天纬地之才,若自恃才高,过着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又谈何成功?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向世界展示的社会,恩格斯说过:“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一个连自己都不愿展示的人,是很难成功的。表现自我绝不是出风头,也不是逞强好胜,表现自我只是将自己真实的水平、能力表现出来,有何不好意思?因此,我们要努力消除思想顾虑,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充分展现自我,走向成功。愿大家都勇敢地展现自我的风采,因为它是一种时代精神。

    【简评】观点鲜明有新意,论据充分有说服力,读后令人深思,给人以启迪。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6

    (一)知识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其中真意。

    2.体味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理解赏析作品。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阅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感悟人生真谛。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

    2.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等待中包含的人生百味。

    教学关键;理清思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圈点法,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具: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说说等待的经历及等待的感受。

    二、作者简介:

    三、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惆怅倚门萌生希冀蠢人魅力

    链子依偎迫不及待引人入胜不速之客

    四、同学之间互相探讨:

    1、为什么说“等待”是贼?

    2、作者说:“希冀在等待中获兔的人岂止守株者。”仔细揣摩这个句子,体会其深刻含义。

    3、“人生是条长长的链子,‘等待’是各环节链子间的纽带。”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4、“等待的未必能获得……而且绝对取不走,避不开”,这句话蕴含着什么深刻含义?

    5、“引人入胜的风景……更远处有瀑布……”这里的“亭台”“溶洞”“瀑布”指的是什么?

    五、学生探讨后,教师明确。

    六、课堂练习:

    1.课后思考与讨论三。

    2.吴冠中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文章既有画的意境,又有诗的韵律。朗读课文,题为作者的语言特点。

    提示:

    ①文字简练,有画的意境,又有诗的韵律。

    ②借用中外的谚语及俗语。变抽象为通俗。

    ③语言生动、跳跃、鲜明、空灵。

    七、小结:文章以等待为题,意在说明人们常怀希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难遂人愿的无奈和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八、作业:片断练习

    请用一段文字写出你对等待的独特感悟。

    板书设计:

    等待的滋味

    等待包含的人间百味学会等待

    等待的况味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把握诗中的意象

    2、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

    4、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2、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

    3、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4、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

    1、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解析:母子别——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媒体示)(朗读时注)

    (2)学生轻读,作画(媒体音乐)

    (3)说一说,适当评论(学生自评,师评结合)

    (4)结合媒体所示,问:第四小节表达的情感,跟前三节比有何不同?

    (5)请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或齐读

    【[荐]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7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