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通用9篇)
  •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6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通用9篇)。

    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也许也许是你在寻找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

    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讲述:拆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教师提问: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二)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4)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的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5)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

    (6)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某地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11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107页的内容及第109~110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统计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投影出示课本第10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见课本图形)

    观察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

    生答: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较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课讲授】

    1.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

    教师用电脑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馈。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5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的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3.课余时间完成第6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许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_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

    三、完成练一练

    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四、综合运用

    练习四第1、4题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六、作业练习四第3题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15年济南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如下: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从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气温的什么?

    师: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引入:

    师:从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平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用怎样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呢?

    3、揭示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

    二、新授

    (一)探究一

    1、认识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1)在折线统计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

    (2)介绍横轴与纵轴、刻度

    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

    师: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

    (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

    相同点:横轴与纵轴

    不同点:直条表示数量、点表示数量。

    (4)看数据师:2015年3月济南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你是怎样看的?(先看横轴、再看纵轴)(11℃)

    师: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

    (5)看上升与下降幅度

    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上升幅度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折线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

    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

    师: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

    (6)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趋势。

    (二)探究二

    快去看“科技展”!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数量变化趋势

    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在这里又一次说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线统计图主要通过折线的起伏,来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总结: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情况,常使用省略号省去空白部分。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优点)?

    (1)“条形统计图”主要反映的是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体现数量的增减变化。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某地区一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都反映一天各个时刻气温的高低情况;

    (2)不同:折线统计图还更能反映一天中气温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2、比一比:

    当然是折线统计图!

    3、选一选:

    (1)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

    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

    (2)某数学教导主任想了解期中测试各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分析,每班数学老师会制作。

    A。统计表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

    4、用一用:

    (1)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5、猜一猜:

    下面的图谁说得对?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知道了使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五、课后请欣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并借助此情景让学生认识了解什么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数和人口负增长这些专业词语。

    (2)、技能目标——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在提供的表格中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人口老龄化情景教学以及联系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并关注国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经历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

    学习难点:

    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及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先后认识了那几种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中你认识了哪几种?

    师:如果把我们所学的相关知识梳理一下,这个位置可能是什么?(师指ppt)

    生: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如果有单式折线统计图,它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它自身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继续今天的学习。

    二、合作学习

    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喜欢看摄影展吗?

    (喜欢)老师也特别的喜欢,有一组图片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们一起看……这些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老人)

    师:因为我们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次摄影展的主题就是关于老年人。你知道什么是人口老龄化吗?

    生: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100

    师: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生: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师:我们怎么知道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数据变化呢?

    生:做调查

    师:上海的小朋友就搜集到了一些数据并把它们进行了整理,(PPT)你认识这两幅图吗?(板书:搜集

    整理)

    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这两幅图有什么异同之处呢?

    生:看标题知内容不同

    生:出生人口数增长幅度大

    死亡人口数增长幅度小

    生: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都呈上升趋势

    生:两幅图的横轴和纵轴相同

    师:你能观图快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2002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是多少?2002年上海的死亡人口数是多少?(这两问题学生很快都回答出来而且答案一致)

    哪一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差距最大?(学生回答的慢也不一致)

    师:怎么不一致了呢?这个问题你回答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需要上看一眼下看一下对比数据,有些麻烦。(引起认识上的困难,引导学生寻找方法)

    师:有什么解决办法让我们看起来简便吗?

    生:可以合并

    师:以前有过这样的学习经验吗?通过回忆旧知探索新知找出类似的方法叫做类推。它满足合并的条件吗?

    生:满足,横轴和纵轴一样

    师:同学们会自己合并吗?请同学们同位合作,一个同学负责收集原始数据,一位同学负责画图。

    同位合作画图

    选择有代表性的三幅图进行展示

    A没有标题

    师:你有什么建议吗?

    B没有图例

    师:你能看清楚这幅图表示的信息吗?

    生:缺少图例

    师:如果想要清楚的表示两种不同的信息,我们该如何选择图例呢?

    生:用不同线段区分

    生: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C

    出示一幅完整的统计图

    有标题

    有图例

    师总结:我们合并出的这幅图就叫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PPT演示)若想画一幅完整的统计图我们首先标题完整

    标清图例……

    师:现在再看哪一年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差距最大?(2003年)你有什么感觉?(方便,快)

    师:(出示复式

    和两幅单式)那对比一下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生:便于比较两组数据

    师总结并板书:并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

    师:仔细观图,你能回答这几个问题吗?(PPT)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发言卡的方式讨论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整体都呈上升趋势

    出生人口数上升明显,死亡人口数上升不明显

    从部分看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数据是不稳定的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都小于死亡人口数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数据差距逐渐缩小

    师:从专业的角度讲,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差距叫做人口自然增长数,图中出生人口数比死亡人口数少时,这是人口负增长现象,所以上海的老龄化现象尤为严重,从19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了。

    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发现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差距越来越小,这样的信息我们在单式折线统计图中能发现吗?

    师: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就是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板书邮电,再次强化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再结合全国的数据统计表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生:差距都是越来越小

    师:那我们预测一下未来几十年中,我们全国也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

    通过分析判断

    推断结论(板书)我们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达到未雨绸缪。(回顾整个制作到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图预测未来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收获提升

    师:关于复试折线统计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啊?

    1,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服务与我们的生产,方便我们的生活。

    2.标题可能是什么,会分析。

    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有什么打算?

    少进日产或不进日产的,发扬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谈收获

    实践作业

    把自己的语数英成绩做成复试折线统计图,方便今后的学习。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篇7】

    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26、127页的内容及第129一13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出示第xxx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的统计表。

    提问:从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学生回忆并回答,师生达成共识,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

    提问: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师生共同完成两个国家所获金牌的折线统计图,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

    问:统计图的两个轴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二、教学实施

    1、老师提问:第一幅图很好地描述了中国获得金牌的增减变化,第二幅图很好地描述了韩国获得金牌的增减变化,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

    学生思考,并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

    现在大家自己动手完成教材127页的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

    2、提问: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试总结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容易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画出图例。

    3、现在有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咱们就可以方便地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引导学牛回答教材第126页例2中的问颗,从而讲一步认识到从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韩团则趋于平稳。

    4、指导学牛异成教材第129负练习二十五的第l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一15岁的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翎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5、看完了亚运会,我们再去看一看学校的运动会。运动会上有一个项目——1分钟跳绳子比赛。有两位同学为了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提前10天进行了训练,对每天的成绩做了记录,大家看教材第128页中的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全班讨论第四问,对学生的发现给予肯定。

    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情况不同。李欣是稳步提高,刘云忽高忽低;李欣最后四天的成绩呈上升趋势并且比刘云好,而刘云最后四天的成绩不如自己前几天的最好成绩。由此可以预测李欣的比赛成绩可能会超过刘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9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通过比较发现某地区7~15岁的男、女生平均身高都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缓,增长速度要比男生的速度慢。第二个问题是开放式的,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身高与平均值的比较,体会到统计对生活的实际指导意义。

    2、完成教材第129页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

    根据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选择乙地比较适合树莓的生长。“五一”黄金周时由甲地去乙地旅游,应准备一些厚一点的衣物。

    3、完成教材第130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

    陈明的体重在13~14岁间增长幅度最大,而且他的体重始终都高于标准体重。

    4、完成教材第130页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a牌彩电销售量逐渐降低,而b牌彩电的销售量在逐步提高并超过了a牌彩电的销量,根据这种变化趋势帮助商场经理做出决策,应加大b牌彩电的进货量同时降低a牌彩电的进货量,以保证比较稳定的销售额。

    小组进行讨论,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为什么?

    (1)适合用条形统计图不用研究变化趋势,可以用条形统计图。

    (2)适合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因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外出参加旅游的人数就越多。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交流,老师提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作用有什么不同?

    小结:条形统计图不较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很快比较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学习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看出两个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教学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简单的实物投影已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自制课件或网页来辅助教学。可今天这节课,我却认为用实物投影仪来辅助教学相对于制作课件而言要高效。教学由统计表引入,当说明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时,学生们很快想到了制作折线统计图,这时可以请两名学生在两幅单式统计图中分别中韩两图获金牌情况统计图(注意:发给两位学生的油性笔颜色必须不同)。然后,请学生观察统计表回答哪一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时,学生们发现手拿两幅图进行比较很庥烦,顺理成章地引出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这时,教师将学生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重叠在实物投影仪上,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快速就制作成功了。此时,适时追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两条折线哪条代表中国、哪条代表韩国?谁能想个办法让大家一看都明白呢?”从而自然过渡到补充图例。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统计图由学生手工制作),又使媒体的使用达到突破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与制作课件相比更省时、高效。

    练习反思:学生思维的僵化

    练习二十五第2题的第2小题,问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绝大多数的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还有的学生吵嚷着说“题目出错了”。原来,他们只会顺着1至12的顺序找,而不会跨年度思考。悲哀呀!学习了五年的数学,而且全班近半数学生在校外参加培优,可思维居然如此僵化,这是应试,也是我教学中没能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很好的结合。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4~96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2、引导同学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战略,发展统计意识。

    3、使同学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迁移感知

    出示数据。

    4月10日:27℃;4月12日:15℃;4月14日:12℃;4月16日:21℃;4月18日:25℃;4月20日:26℃。

    谈话:这是老师收集的近期南京地区最高气温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出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谈话: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呢?我们到“金陵气象”网站去看一看吧!

    登陆“金陵气象”网页,检查有关气象信息。(网页上有大量反映天气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提问:看了这个网页,你发现了些什么?

    指出:人们通常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情况。(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出示网页中反映南京地区近期最高气温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谈话:这个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表达了哪些信息呢?我们先听一听气象播报员是如何介绍近期天气变化情况的。

    课件播放:气象播报员依据统计图介绍南京地区近期最高气温情况。(配音: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登陆“金陵气象”,据“南京近期最高气温统计图”显示,南京近期气温变化较大,4月10日最高气温为27摄氏度,14日最高温度仅为12摄氏度。5天时间,最高温度降幅达15度。从4月16日起,天气转晴,气温再度上升。“金陵气象”提醒各位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气温变化引发疾病。)

    提问: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这几天的气温变化很大。)

    追问: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这几天气温变化很大的?(从气象播报员的提示中知道的;从统计图中也可以看出来。)

    二、情境延续,读图感悟

    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同学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着重引导同学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描述数据的方法等)。

    提问:表示4月12日最高气温的点在哪里?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4月18日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身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每几天记录一次最高气温?

    (2)哪天最高气温最高?哪天最高气温最低?

    (3)最高气温上升得最快的是哪天到哪天?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讨论:人们在表示气温变化情况时,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只能够看出每一天的最高温度,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一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情况。)

    三、联系生活,再度感悟

    1、出示本周南京地区最高气温折线统计图。(星期日:24℃;星期一:25℃;星期二:25℃;星期三:22℃;星期四:24℃;星期五:23℃;星期六:26℃。图略。)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谈话:假如你是气象播报员,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呢?

    2、介绍生活中的折线图。

    提问: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同学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内容,以和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四、结合活动,动手制图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自身动手制作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1、制作统计图。

    师:课前我们收集了跳绳的数据,你能根据统计表(某同学在1分、2分、3分、4分时跳绳个数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同学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同学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2、数据分析。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这位同学跳绳的速度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跳绳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实践运用,课外延伸

    1、提问: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2、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私家车数量情况统计图。(图略)

    要求同学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题略),并组织全班交流。

    完成练习后,提问:看了这幅统计图,你想到了什么?

    3、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空气轻度以上污染天数情况统计图(图略)。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同时出示上面的两个统计图,提问:面对快速增加的私家车和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你想到了什么?

    4、谈话:课前老师要同学们收集自身从一至四年级的身高与体重的有关数据,都收集了吗?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制作自身的身高或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吗?

    同学活动,教师参与。

    出示:中国儿童规范身高、体重对照表(略)。

    谈话:和规范身高、体重相比,你认为自身的身高和体重怎么样?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出示:某地区新增肥胖儿童数量统计图(略)。

    谈话:课前老师还收集到这样一幅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自身去查阅有关资料,对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回忆铺垫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讨论问题。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练一练”

    1、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习四的第2、5题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三)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阅读第27页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通用9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