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汇总7篇
  •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0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汇总7篇。

    事前做好准备,这样当事情来临时,才能不慌不忙,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编写教案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完成教案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将来的讲课,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请阅读由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你编辑的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描写的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过程与方法】

    1、指导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2、阅读和想象、品味语言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

    难点

    体会文中快乐、幸福的亲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月亮船》的歌曲。

    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诵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

    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地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

    3、板书课题:走月亮。

    4、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文字障碍。

    2、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3、点名分段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三、集体交流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出示有关云南风景的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1、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3、读完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走月亮

    走月亮:月下散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

    3、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我”获得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走月亮”中“走”的含义,感受情美、景美。

    难点

    理解并初步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自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来仔细品味,感受月光下的美。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用“——”标记出来。

    ②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

    2、引导学生汇报:

    ①教师相机板书:“我”和阿妈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

    ②“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意境。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起来,文中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读。

    ②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呢?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来了”?

    ③引导体会美景:天上一轮月亮,水中一轮月亮,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随波荡漾。

    ④齐读这几句话。

    2、指名读第2自然段。重点体会:“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①下面,我需要教室特别的安静。注意听!听我读这四个“照亮了”,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了,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了?

    ②生回答。

    ③师引导:远处的景物在朦胧的月光下能看得清吗?所以看起来模模糊糊,照到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了,看得最真切的是脚下的路。

    ④再次指名读。

    3、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是怎样的?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学生配乐朗读。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呀!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

    1、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体会。(引:听!溪水在唱歌,老师仿佛看见一位阿妈牵着孩子的手,来到了小溪边。同学们轻闭你的双眼,放飞你的想象,赶快到小溪边去看一看,闻一闻,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重点引导:

    ①你闻到了什么?画出描写小溪流香的句子。

    ②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体会“抱”的温暖)

    ③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想到了什么?

    ④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结合生活经验感悟)

    3、小结:是呀!其实,只要我们和阿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戏,都会感到快乐!都会感到幸福!

    4、把这种快乐和幸福传递给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

    (三)自学第三、四部分(第6~9自然段)。

    老师领大家学习了第一、二部分,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阅读和分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你喜欢一个部分自学。

    1、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标记下来,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结:是呀,“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甜香,边走边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走,温情也始终互相感染着,多美的意境呀!

    5、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

    明确:课文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

    (四)整体回顾。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果园、稻田,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欣赏了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温馨、快乐、甜美、幸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四、播放歌曲《母亲》,升华情感

    看到文中的孩子和阿妈在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不禁也让我们想起了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刻。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让我们怀着甜蜜、幸福、感恩一起来欣赏一段歌曲《母亲》,一起回忆妈妈带给我们的温馨、快乐、幸福、无畏……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

    练习一第1、2、5题

    课后习题

    练习一第1、2、5题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篇3)

    课题:《赶海的小姑娘》

    课型:音乐唱歌课

    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1、通过聆听歌曲和表演,感受歌曲的情绪,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初步体验在音乐中“赶海”的情趣,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2、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3、通过歌表演,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境。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更好的把握音乐情绪,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赶海”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1、第四乐句的八分休止符;

    2、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小竹篮、贝壳、海螺等。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

    生:喜欢……

    师:今天有一位住在海边的小姑娘想邀请大家去美丽的大海边看看,

    你们想不想去?

    生:想......

    师:那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出发吧!(播放音乐先让学生聆听一遍。带领学生做律动,通过动作把乐句区分开来。)随音乐律动划分乐句(播放音乐2遍)

    生:模仿老师一起随音乐律动……

    师:大家动作真美,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很大海边,咱们先看看小姑娘在海边的生活怎么样?(播放课件)

    生:好,观看……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

    师:大家看的很认真,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大海的图片中还藏着一首歌曲呢?仔细的听一听,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安静的仔细聆听

    师:你觉的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给你什么感受?

    生:很欢快、活泼……

    师:小姑娘在海边都做了些什么呢?谁听清了?我们再来仔细的听一 听,(播放

    音乐)

    生:仔细聆听,捡海螺和虾,跳舞、唱歌……

    师:小姑娘在海边又捡海螺又抓对虾,那小姑娘的心情怎么样?

    生:简单说说,……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住在大海边的小姑娘专门为迎接你

    们的到来演唱的,名字就叫做《赶海的小姑娘》,出示歌谱,小姑娘也特别的开心,她想邀请你们一起唱着歌去海滩捡贝壳、海螺,好不好?

    生:好……

    2、发声练习

    师:嗯,咱们先来跟着录音用“哩”轻声的唱一唱,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小姑娘的快乐情绪,身体坐直,小胸脯抬起来,声音要柔和,用上气。(提示学生像吹螺号发出的声音一样,并出示螺号让学生观看)

    生:随音乐用“哩”轻声的唱一唱

    师:同学们的声音很美,好像让老师看到了大海一样,大家感情再投入一些,声音再轻柔一些,再用 “哩”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行不行?注意,我们一边唱还要一边听,你的声音要跟钢琴的声音一样高。小胸脯抬起来,小嘴要拢起来,气息均匀一些。

    生:用“哩”跟琴演唱……

    3、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我们用刚才歌唱的状态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好吗?(要求学生咬字要清楚,声音要集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生:按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读得真是太感人了,老师也特想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唱,行吗?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轻轻的唱一唱。(自弹自唱)

    生:行,仔细聆听,哼唱……

    师:好听吗,特想唱了吧?下面跟着老师的琴我们轻声唱一唱,同学们要注意,我们一边唱还要一边听,你的声音要跟钢琴的声音一样高。(老师以稍慢的速度弹琴,请学生轻声跟唱。先让学生们完整的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如果出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如果问题不是很大,就让他们把第一段完整唱完后再次唱时再提要求、纠正音准、节奏、咬字、吐字、情绪等。)

    生:好听,跟琴轻声演唱……

    5、解决难点

    师:这第三、第四乐句表现了小姑娘欢活泼、俏皮可爱的性格以及在海边赶海时高兴的情绪,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用轻巧、活拨的声音来演唱,尤其这句“珊瑚礁上捡起了一枚海螺”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用肢体语言把八分休止符表示出来)

    生:聆听、模仿,用轻巧、活拨的声音来演唱……

    师:后三乐句节奏舒展,表现小姑娘从小就生活在大海边,对大海充满了热爱之情,因此演唱时要用很深情、优美的声音来演唱,你们听听老师这两句“找呀找呀找呀找呀找,挖呀挖呀挖呀挖呀挖。”是怎么唱的,(示范:力度上第一句强,第二句弱,用手势给学生们表现出来)

    生:聆听、模唱……

    师:最后一句“哎……啰啰哎……”(激发学生联想,小姑娘越走越远,声音也越来越小,用手势或肢体引导学生去演唱)

    生:看老师手势用轻轻的的声音来演唱……

    6、完整演唱

    师:大家唱的真不错,我们再完整的跟琴唱一唱,注意老师刚才提到的要求,弹琴伴奏。

    生:按照教师的不同要求来完整演唱《赶海的小姑娘》,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

    师:同学们进步真快,多好听的声音啊,我们用什么样的速度更能体现出小姑娘赶海时的快乐、高兴的心情呢?(提示学生稍快还是稍慢的速度)

    生:稍快的速度

    师:那我们再用稍快的速度由感情的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吧(教师指导演唱)

    生:用稍快的速度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7、歌表演

    师:同学们的声音又有进步了(及时表扬)。请大家想象一下在海边捡贝壳、见海螺的情景,能不能把我们赶海时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跟录音演唱,老师用手势提醒学生们演唱))

    生:用高兴的心情、轻巧欢快的声音演唱……

    师:大家唱的真不错!来,跨上咱们的小篮子,我们唱着歌和小姑娘一起去赶海喽。(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表演)

    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师:同学们做的真美,下面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随着音乐动一动,去捡更多的海螺和贝壳吧。(播放音乐)

    生:随音乐自由表演演唱。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做的真美,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今天我们和海边的小姑娘玩开心吗?我们不光观看了大海边的美丽景色而且还学习了一首好听的什么歌曲?天色已晚,我们和在座的老师们说声再见一起坐着小火车回家吧!(播放歌曲)

    生:开心,——《赶海的小姑娘》

    随音乐一边唱歌一边表演高兴的走出音乐教室。

    五、课后反思

    《赶海的小姑娘》歌曲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赶海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歌曲的音乐形象鲜明,非常优美。一开始我以谈话的方式首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通过随音乐律动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用四个不同的动作来划分歌曲的乐曲,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此环节可以看得出来学生们很喜欢。

    在教唱部分,我进入了误区,把歌曲的整体性破环了,讲的太琐碎了,音乐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们体验到美,感受到美,可是通过我支离破碎的讲解,孩子们反而不知该怎们去唱了,加上没有及时的鼓励评价学生,使孩子们觉得很枯燥,怎么会感受到歌曲的美呢?音乐课不是要培养出出色的音乐家,而我在教唱过程中特别想让孩子们把每一句都唱的那么完美,要求太高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因此这一环节有些耽误时间而没有把下一环节的高潮部分歌表演进行完。没有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还要注意不要用过多的说教,要加强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

    这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后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篇4)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火烧云》。

    一、说教材

    教育科学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二课《火烧云》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生动、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消失过程中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展现出绚丽多彩、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在不断变化着。

    第三部分写火烧云下去了。

    全文紧紧抓住“变”来写。火烧云颜色与形状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多,是火烧云的特点。了解作者运用联想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作者在描写时注意抓住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多”“快”的特点来写。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描绘出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观,为我们展示了一副绚丽多彩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赞美。

    因此,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安排了一课时的教学。

    四年级的学生喜欢活动、好奇心强、好幻想,以直观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理解大都建立在直觉和经验上。(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情分析,我从三个维度分析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和能力:

    a.正确读写“笑盈盈、乘凉、镇静、恍恍惚惚”等词语;

    b.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段落;

    c.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语文学习能力;

    d.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过程和方法: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发挥想象力,自由、努力地去体验课文中的情感,生发出自己对火烧云和自然的美的认识与体验,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说出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感受到一些字词的表现力,初步体会到想象在情感表达上的修辞效果,激发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其中,在反复朗读中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产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是教学重点;体会想象的修辞效果,学习作者观察实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本次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和课本插图让学生整体感受火烧云变化的全过程;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来逐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自由谈感受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火烧云、对自然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宜将情景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主要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多媒体设备,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教学围绕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组织。在这节课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原则。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用课本插图和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谈感觉,引导他们说出对于自然的喜欢、赞美之情。由此,自然过渡到课文《火烧云》的学习。(设置情境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2、字词认读

    要求学生自学,运用互相帮助、查字典、小老师等形式自主学习,最后由教师检查和纠正,进行针对性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能力,为了增强其学习汉字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会合作学习和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3、反复阅读,体验情感

    首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和情感态度,找出喜欢的句子,说说读后感。接着,开火车读,检查阅读情况,让学生们互相纠错。

    然后,再读课文,细细体验,进入段落学习。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师指名读,学生评价。

    (一)来由学生一步一步揭开教学程序,二来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提问

    (一)什么叫“火烧云”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二)火烧云上来后,地面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想象一下:

    (三)地面上还有哪些事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把描写火烧云变化的词语画下来。

    (五)从这么多的颜色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想象:火烧云还可能有哪些颜色?

    (七)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我用几个问题将教学重点逐步呈现出来,使学生随着思考的深入来体验到课文的情感。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再一次富有感情的朗读,强化体验到的情感,领略语言之美。我用问题情境来引导教学,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从而逐步完成教学重点。)

    最后,全班齐读(体会火烧云的多变)。(先小组合作,再进行比赛,在愉悦活泼的气氛中解决教学难点。)

    4、布置作业

    ⑴背诵全文。(在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强化教学效果和升华情感体验。)

    ⑵学习课文中的想象和联想,利用想象和联想自由地写两到三句关于景色的句子。(这项作业采用“下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进行评价。)

    5、评价小结

    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能多细心地观察大自然,相信你们会有丰富的收获。

    五、板书:

    (因为《火烧云》是篇景物描写的散文,逻辑性不强,而意象性很强,所以我用词语式板书,用几个关键词突出中心意象:)

    火烧云

    颜色一会儿……一会儿……

    一会儿……一会儿……

    变化

    马:形状狗:狮子:

    (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它是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一篇课文教学的缩影。)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篇5)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找规律》。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安排“找规律”的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课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学习“找规律”后,可以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以及数学的价值与奇妙,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需要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抽象、概括等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并通过发现规律体验成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所以,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2)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4)培养学生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得出这种规律中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难点是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并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法和学法

    因为这一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因此我主要采取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讨论,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径和学习成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来介绍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分为四大环节进行。第一部分通过游戏,导入新课,引出规律的特点;第二部分通过主题图的观察以及填写表格,探索规律;第三部分通过练习,使学生对这类规律的认识得到提升,并联系生活寻找规律,体会规律的广泛性,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第四部分是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一、游戏引入新知

    在课的一开始,我经过拍手动作引领学生注意观察,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提出疑问:这里有一个秘密,是什么呢?(师再次拍手)能跟老师一起学吗?再次提问:能不能再拍一组跟老师的不一样的?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入课题:规律。

    [在这里,我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接着经过摆小棒和小圆片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这种规律,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观察学习

    在这环节中分为四小步骤展开。

    1、认识概念

    师:间隔排列的规律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只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哪一种呢?像这个,一根小棒一个圆片一根小棒一个圆片排列的。

    师生同读,师板书:|○|○|○|○|○|○|○|○|

    师:一直这么画下去,我们会看到最后是?(生:直线)那我们注意看这组中首尾都是什么?(小棒)它们都是一样的,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什么呢?两端物体(师生同读师板书)

    出示|○|

    师:像这个呢?也叫两端物体。那夹在中间的是什么?(生:圆片)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呢?(师生同读:中间物体)

    师板书

    2、观察学习

    师:我们刚学习了间隔排列的规律,知道了什么是中间物体和两端物体。像这种规律在我们的书本上还有很多很多。好,请翻开课本第48页,看看你能不能找到。

    板书:找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思考。

    师:看看,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同一种规律。你找到了吗?

    学生汇报,师出示表格。

    组 别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篇6)

    欣赏活动课

    1、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油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2、欣赏法国作曲家比才的音乐《小步舞曲》、《间奏曲》。

    3、朗诵中国诗人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

    1、知识目标:搭建一个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平台,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鉴别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技能目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表现田野的艺术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这个主题中,《田园随想》是一个创造性的音乐活动,通过让学生通过赏名画、听音乐、品美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的情景。因此,教师要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基本素材,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去表现音乐。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本单元有很大的外延性,教师应启发学生广泛地收集有关田园的艺术作品,增加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课下准备,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田园小景。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展示。也许在一个课时中不能完成,可能会用更多的时间,不要以完成教材内容为唯一标准。我们应该转变一堂课一首歌的传统观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个整体趋考虑,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提高。

    第一课时

    钢琴、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绘画、散文、乐器图片等。

    1、情境导入:请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描述中想象,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朦胧的远山、翠绿的原野、潺潺的小溪、小鸟在树林中穿梭鸣叫,远处传来悠扬的牧歌声……)

    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所以人们常说,绘画是静止的音符,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2、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1)你看到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和同桌一起交流这幅画的内容、色彩、意境等哪些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

    (3)你有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推荐给大家吗?

    3、听辨音乐片段: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与这些画的意境相配?

    (1)教师弹奏《小步舞曲》、《间奏曲》音乐片段,全体学生用手势表示选择。

    (2)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

    (3)讨论小结:《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力度稍弱、速度稍慢,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剪羊毛》是节奏明快、旋律活泼跳跃,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讨论:可以选用什么乐器作为主奏乐器?

    指名上台选择乐器图片并说出理由。

    讨论小结: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小提琴、竖琴、双簧管、圆号等乐器的音色相对柔和,也经常交替出现。

    5、完整聆听音乐:听辨有哪些乐器出现,感受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意境。同时展示几幅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在音乐中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内容、色彩、意境等方面欣赏油画,用丰富的语言形容并交流所看所想,欣赏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结合的学生认知能力水平,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进行分析综合,为情境选择合适的音乐,在听辨和讨论中将绘画与音乐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6、赏析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片段:

    (1)学生默读,了解散文内容;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体会意境。

    7、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8、聆听范读:怎样与音乐配合,学习配乐朗读的技巧:节奏、气息、音调的控制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感受、齐读感悟,和学生共同品读这篇徐志摩最著名的散文,体会文字所描绘的美丽风景和幽美意境,让学生在同样优美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进一步得到情感的升华,掌握朗诵和唱歌一样,需要掌握气息、音调和节奏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9、拓展启发: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田园风光吗?(如唱歌、影视等)?

    小组讨论准备。

    【设计意图:本课的创造空间很大,这一个课时中,我们以教材提供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音乐、绘画、散文等艺术形式在表现田园景色中的特点,为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奠定基础,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提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展示,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我在本课中根据教学主题及教学目标,尝试和使用了创设情景、分析对比、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小组汇报、师生合作等教学方法。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大容量、全兼容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展示给学生实现视听结合,激发其认知兴趣,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增强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性化全方位的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转化为知识和素养的积累,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我结合音乐课程现代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想、感、赏、做四个环节,也就是回忆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一系列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则为现代课堂教学引入了新的元素与生机。本节课我借助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轻松攻克了教学难点,使音乐教学如虎添翼,既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优化了课堂结构。为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体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本节课,使我更加坚定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整合优化的信心,让我们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在音乐无极限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吧。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篇7)

    【教材分析】

    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文章以精炼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难点】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通过绘画展示文中美景,也可选择与美文相配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

    2、教师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奥妙无穷,她可以点悟人的灵性,激发人的活力。同学们想不想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啊?人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直接投入其中,身临其境,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方式叫旅游;另一种是通过阅读名人大家的文章间接感受自然美,接受自然的恩惠,如同在高明的导游指点下把江山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方式叫神游。不知同学们旅游了哪些地方?(生说)神游过什么名胜?可否去过钱塘江看到钱江涌潮?(生答)没去过的同学别遗憾,老师把这一奇观下载了下来,想不想先睹为快啊?现在就让我们与钱塘江大潮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一下号称“壮观天下无”钱江涌潮吧!下面请同学们眼观耳听心悟,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放视频)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点拨]同学们,眼见了实际的大潮算是我们去旅游了一次,下面再让我们走进南宋词人周密的《观潮》中去神游这一“天下之伟观也”的钱塘江大潮,感受周密那笔卷惊涛,墨泻江潮的杰作。请同学们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品读课文,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4、师点拨,考查,出示投影上的内容

    [教师导学]

    1、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

    2、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发文身()皆出酒食()

    3、解释划线的词语。

    既而渐近()倏而黄烟四起()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附可能会探究的问题)

    A、《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B、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探究学习]“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

    C、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探究学习]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

    作者由远而近写“涨潮之状”。“水战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D、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探究学习]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的突出表现,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写。最后一段则是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是说明钱塘江潮气势的壮观,越是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领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这样,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了衬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

    2、班上答疑,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美

    3、有感情的朗读,把通过品读、研读感悟的东西,再通过朗读读出美感来。(教师要适当指导朗读)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针对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提出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

    [问题一]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明确]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

    [问题二]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同学争论)

    [明确]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冒险活动,你能从中举例吗?(生争先恐后的说,象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神舟7号飞天等都能表明现在的我们更是具有挑战性。)从中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使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五、拓展延伸

    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谈。可以是知识与能力,也可以是获得了某些学习方法,或者是情感得到哪些升华等。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语言简练。描写十分生动,既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也用了简洁的白描。

    七、布置作业

    可找学生布置。老师布置的起参考作用:

    1、熟读课文,选择喜欢的背诵。

    2、有能力的同学课后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八、板书设计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教案汇总7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