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
  •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

    发表时间:2023-03-13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那如何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 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读 课文

    要求用普 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 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 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 、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 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

    2 、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 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 体写。

    五、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 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六、布置作业。掌握字词。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总特点:无风,响晴,温晴——贯串全文

    对济南的总感受:“温暖安适”的“理想境 界”

    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城外远处的山如诗似画

    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积累词语,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和欣赏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

    ⑴诵读法,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⑵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体会比喻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⑶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

    (抓特点──研表达──悟感受)

    一、导入新课

    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呼啸的北风,飘飞的大雪……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内含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配乐朗读)

    思考: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说说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温晴

    三、研读课文

    1、阅读第二自然段,文中有一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请找出来。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这圈小山阻挡北风,呵护济南城的地势,被喻作“小摇篮”,这不仅富有质感的写出济南冬天温暖舒适的程度,而且道出小山慈母般的温存体贴,似乎正因为慈善,济南的冬天才有别于大风不止的北平和多雾的伦敦,而具有鲜明的个性:温晴。这个特征正是济南冬天一腔温情的外露,是慈善的外化,可以说这个比喻已涵盖了特征和神韵。

    2、阅读课文第五段,你觉得哪个比喻特别美?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济南的水清亮而贮满绿,济南的天碧蓝透亮,天光水色相映,“自上而下”的空间是“那么蓝汪汪的”,“空灵的蓝水晶”的比喻,把济南天地间无垠的空间点染成一个一尘不染、纯净闪亮、令人心驰神往的诗化境界,而这一比喻扣住的恰恰是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才显得“蓝汪汪”,水才显得“澄清”,水藻才显得绿;因为晴,水天才能相融,水天一色,才能包裹济南秀气与清纯,进而生成诗情画意的境界。

    3、济南的冬天不仅山暖,水清,雪景更美。济南的雪后景象给人以怎样的感受?老舍先生又是用什么样的比喻来表达他独特的审美体验的呢?请阅读第三、四自然段。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顶着一髻儿白花”诠释着雪的“小”和它下得恰到好处,使雪景愈加清新自然协调;“好象日本看护妇”的比喻,则不仅描摹出矮松的形态,更揭示出被小堆积雪装点的她所具有的优雅端庄的气度和绰约玲珑的美。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座座染白的山尖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白色山尖连接碧空,碧空衬托银色山尖,一个“银边”的暗喻,描画的是山装点天的装饰美,天与山交融的和谐美,蓝与白相衬的色彩美。

    “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名手画的吧”前句两个“卧”字分别描绘了山坡隐现小村庄、屋顶闪现积雪的生动情态,处在远山中并和谐统一在其中,不是水墨画又是什么?这一贴切的比喻,是对雪后远景诗情画意的准确涵盖,又是作者鲜活感受的生动表达。

    4、美的事物总让人产生美的联想,美的联想又总能产生一写美的比喻,这样美的“雪后小山”让老舍先生产生了什么样的联想啊?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积雪与草色交织,作者由积雪与黄草相间共存的情景展开联想,并将此描绘成“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是个令人产生美好遐想的比喻!请想象:环顾四周,晶莹的积雪与暗黄的草色和谐相间,组成一幅朴素的赏心悦目的图案,装点着小雪后的小山,小山显出的是秀气动人的身姿,这样的美景,不就是一位文静的少女静立在温暖的冬日下,正沐浴着阳光的普照?雪后山景不就是穿在少女身上的“花衣”,而且还带着“水纹”?雪后的山秀气十足,可爱迷人!新颖别致的比喻浓缩进作者美好的想象和对济南的冬天深深的喜爱之情。

    在自然的联想中作喻,抒发由衷的喜爱之情。进而传达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印烙鲜明的感情色彩。文中的其它比喻,大多是作者运用自然的联想巧设而成,如由水的“清亮”和天的“蓝汪汪”联想到“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些比喻莫不既传神地绘就景物的风韵,又抒发作者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小结

    冬天是萧条冷落又似乎是冷酷无情的,但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却是温暖而充满人情味的!这是大自然以鲜明的特征给作者强烈的印象使然,又是作者在观赏景物时产生独特体验和自然想象的结果。

    回味《济南的冬天》全文,发现文中的比喻恰恰体现着这两方面的特征。细细品味这些比喻,仿佛置身于一片神奇的天地,既可享受济南冬天的秀丽和慈善,又能触摸作者一腔温情,它们描摹着自然的的冬天,绘就出作者内心的“春天”。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 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抓 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用案人自主创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疑,激发兴趣

    朱自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怎么样呢?他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上帝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1.作家作品。

    (1)学生相互交流收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

    老舍(18 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散文清新优美。

    2.关于济南。

    位于山东境内,南面为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有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他们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其他地方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城内多泉水,号称“泉城”。

    3.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 生注意教师语感的把握。

    (课件展示冬景图)

    4.学生自由读。

    (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 件展示)

    响(xiǎng)晴 着(zhuó)落 宽敞(chǎng) 贮(zhù)蓄

    澄(chéng)清 髻(jì) 水藻(zǎo) 狭(xiá)窄 空灵

    (2)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朗读本文方法。如语速较慢、语调柔和、语气亲切、读出喜爱之情等等。

    教师点拨:朗读课文时,脑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5.学生展示读,可配乐。

    师生共同体会朗读的情感把握。

    三、整体把握,理清全文脉络

    教师提示阅读方法:粗读,把握基本内容;细读,理解主题,揣摩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

    1.学生默读,思考。

    (1)用一句话概述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可从不同角度)。

    (2)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具体描绘了那些景物?

    (4)作者对景物怎样描写?

    2.学生合作讨论上面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进行体会。

    四、创新活动——当一当导游(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根据刚才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要给一个没有到过济南的人介绍济南冬天的特点,你准备怎样解说?请用自己的语言整合济南冬天的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师点评。

    五、小结

    1.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知。我们明确了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导游活动,加深了我们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与理解。

    2.再次细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断,揣摩、品味。

    第二课时

    一、赏析精彩片断

    1.再次听读课文,感悟语言的艺术,写法的精致。

    思考: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要求学生在书上作旁批,写出自己的见解,喜欢的理由尽可能详细;教师走入学生中指导。)

    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要熟读成诵。如尝试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2.品味语言,揣摩作者平实、优美的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抒情方式。

    (1)教师示例:

    ①“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分析:这一句用与老天爷商量的口气,说明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实际上是赞美,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赞美之情全出。写法上是创设意境,于字里行间流露真情。

    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紧紧扣住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

    (2)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学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展示。)

    (3) 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生合作完成。) (针对课文第1段。)

    ①开头的特点是什么?(把济南和北平、伦敦进行了对比。)

    ②运用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济南是块宝地。)

    ③怎样抒 情?(通过对比,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教师点拨:作者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生活了六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仅发自肺腑的抒情道:“济南真的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4)学生默读课文,认真体会以上对课文的感悟、品味。

    3.教师小结。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致, 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可重点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方法:选词讲究;对比烘托;多用修 辞方法;有直接抒情、有意境中流露真情,也有虚实结合,联想抒情。)

    二、拓展延伸

    资料宝藏

    1.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2.相关知识

    北京娱乐信报 20xx年6月23日 :(十大文化偶像出炉) 时间: 6月6日 — 6月20日 参加人数:14万多人 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的“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于 6月20日 正式揭晓,十大获选偶像名单出炉,老舍以25220票位居第五。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说的是,如果老舍不是自投太平湖自尽,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将授予他。作为一名满族作家,老舍狂热地迷恋单弦、大鼓这些俗文化,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老北京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话剧《茶馆》更是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3.《冬日絮语》(冯骥才)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岁月一天天变短,直到残剩无多!过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为了。

    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日历上,还是行走在窗前的阳光里?

    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镜框。节候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 光一起努力,将冻结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总是先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总有阴影遮翳,葱茏却幽暗。小树林又何曾有这般光明?我忽然对老人这个概念生了敬意。只有阅尽人生,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才会有眼前这小树林一般明彻。只有这彻底的通彻,才能有此无边的安宁。安宁不是安寐,而是一种博大而丰实的自享。世中为唯有创造者所拥有的自享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又潇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明的叶子里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世界的纯洁来自于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个世界却仍旧一片混沌呢?

    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光的魅力、阳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分离愈远的情人,愈显示了他们的心丝毫没有分离;小人的恶言恶语不恰好表达你的高不可攀和无法企及吗?而骗子无法从你身上骗走的,正是你那无比珍贵的单纯。老人的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

    冬日里, 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台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伫立在阴影里沉思,此刻迎着一束光芒无声地微笑了。

    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光照得晶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曦的界限呢?来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斯坦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

    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断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了一句话:

    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

    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 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 那一桩永恒的爱吗?

    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天的脚步,看看它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个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

    2.学习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

    3.正确领悟比喻、拟人修辞的使用及效果。

    4.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法。

    情感目标:

    5.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3.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

    1.领悟比喻、拟人修辞的使用及效果

    2.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概括提炼、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肃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肃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和背景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

    2.注音

    济(jǐ)南伦敦(dūn)一髻(jì)儿贮(zhù)蓄(xù)水藻(zǎo)着落(zháo)

    看(kān)护薄(báo)雪暖和(huo)镶(xiāng)澄清(chéng)宽敞(chǎng)

    露(lóu)出

    3.解词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温晴:温暖晴朗。

    安适:安静而舒适。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肌肤:肌肉和皮肤。出奇:特别,不寻常。

    秀气:清秀、小巧玲珑。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贮蓄:存放。澄清:本课指水清澈见底。

    空灵:美妙无穷无不可捉摸。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让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3.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说出理由。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写景的文章可按“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阅读课文。请你运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找出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述。(温晴)

    (2)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分别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山景、水色)

    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2-6)细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又分为二层)

    (第3段)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山景 (第4段)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第5段)城外的远山——淡雅;

    水色 (第6段)绿、清、亮

    四、探究质疑

    1.第一自然段作者从什么角度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对比方式。总起全文,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铺垫。

    北平(大风)寒济南(无风声)暖

    伦敦(无日)暗济南(响晴)明宝地

    热带(日毒)热济南(温晴)温

    2.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

    五、作业

    1.找出你认为美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仔细品味,想想好在哪里。

    2.搜集描写冬天的语句至少一则,古诗词至少三句以上。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篇5)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1.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清新,作为感知,感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散读。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

    3.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前一篇课文《春》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本节课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步骤:

    1.导语设计: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2.作者与课文:

    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老舍是满族人,1899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的家庭。191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1924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汉文;1930年回国后,曾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进步文艺界的各项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老舍正在美国讲学,他接到了周恩来邀请他回国的信,便立即动身,于同年12月回国。

    老舍自1924年开始创作,发表了不少极有影响的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在1966年不幸逝世。

    课文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写的。出生在北京,又刚从英国回来的老舍,十分喜欢济南。他曾经这样说:“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0~1934年),我整整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3.解题:《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4.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⑴朗读课文,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然后思考一下问题。

    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济南冬天的“温晴”。)

    ⑵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⑶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5.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⑴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②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③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烘托出来的?(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④找出这一段哪些动词用得比较好?(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⑤找出这一段哪些色彩词用得比较好?(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⑥这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⑦说说你对全段朗读上的体会?(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6.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7.整体朗读第三语段,体味作者的写作语言。

    8.小结: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初步了解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独特感受。

    9.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教学步骤:

    1.导语设计: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这篇课文的朗诵方法,了解了大致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品位、体悟“济南的冬天”。

    2.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艺术,领悟思想感情

    ⑴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并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情状、传达情韵的。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③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3.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使用比喻、拟人句写形神。

    (提示:文学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本文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取譬精当。给学生设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乡野清晨、海滨夏夜等,让学生抓住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优美传神的手法状景达意。)

    4.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请思考以下问题: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5.对文章的把握:

    ⑴诵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⑵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

    的地理环境。)

    ⑶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⑷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⑸“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⑹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

    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7)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

    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⑻朗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

    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

    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⑼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讨论并归纳:(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

    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⑽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

    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6.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⑴《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7.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8.板书

    地形(小山、围、圈儿、摇篮)

    天气:温晴(对比)

    暖和舒适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温晴

    慈善

    山薄雪覆盖下得山:娇美秀丽(时间顺序)温晴

    (宝地)

    城外的远山:(小水墨画)素淡雅致

    “绿”:冬水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清亮”:冬水清澈通透

    9.布置作业

    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今天又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相信你一定也想写点什么。请你用500字左右写一篇描写校园或家乡秋色的文章,题目自拟。

    小苏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篇6)

    wWW.Jk251.cOm

    教学目标: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投影(朗诵《老舍文集》中的《老张的哲学》当中的优美语句并分析)

    师朗诵:“那是五月的天气,小太阳撅着血盆似的小嘴,忙着和那东来西去的白云亲嘴。有的唇儿一挨慌忙的飞去;有的任着意偎着小太阳的红脸蛋;有的化着恶龙,张着嘴想把她一口吞了;有的变成小绵羊跑着求她的青眼。这样艳美的景色,可惜人们却不曾注意,那倒不是人们的错处,只是小太阳太娇羞了,太泼辣了,把要看的人们晒的满脸流油,于是富人们支起凉棚索性不看,穷人们倒在柳荫下作他们的好梦,谁来惹这个闲气。”

    师:我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读一下

    读得不错。这段文字写的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文字中有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师:这么多文字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五月的天气

    炎热

    炽热

    毒辣

    等学生任意说

    师:

    本段文字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五月的天气”的炎热、日光的毒辣,在他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我们今天一起来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十六、《济南的冬天》

    二、简介作者

    (投影)

    师:请哪位同学将你收集到的有关老舍的资料读一下。

    请学生起来读

    师:说的还可以,老师补充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关老舍的相关资料。

    老舍(1899—199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他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

    等23个剧本,小说《无名高地》和其它形式的文艺作品,歌颂新社会,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有《老舍文集》行世。

    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师:读的不错。当然老师收集的还不全面,课后大家再去收集。

    三、整体感悟

    1、生快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词。(5`)

    师出示投影:

    (1)、下列词语的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

    一髻

    薄雪

    B

    觉得

    真得

    看护

    看吧

    C

    着落

    着急

    伦敦

    澄清

    D

    狭窄

    宽敞

    贮蓄

    水藻

    (2)、选出正确的解释。

    响亮的天气(A、十分明亮;

    B、声音宏大)

    慈善的冬天(A、对人关心,富有同情心;B、温暖舒适)

    那些小山太秀气(A、清秀;B、玲珑秀美)

    2、师朗诵课文,分析课文

    (1)、师朗读课文,配音乐。

    师:刚才老师已经将课文读完了,下面老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题目,大家讨论解决,然后请每组派个成员汇报。

    第一小组:第一段。

    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第二小组:第二段

    问题:济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

    ①、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②、作者怎样写出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③、人们的感受如何?

    第三小组:第三段、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问题:①、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雪后美景大喜爱和赞美?

    ②、作者写景大空间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③、作者采用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景的?

    4、讨论一下作者写景的句子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景中抒发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

    出示投影:

    第一组: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的看护夫。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_______”比作“白花”

    二是将“_______”比作“日本看护夫”。

    (2)指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3)若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守卫边关的战士”,行吗?

    明确:比喻一定要贴切。

    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问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第二组:

    (1)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师:老师将文中的一些句子改了,大家比较一下,老师改的好不好?

    我认为挺好的!

    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第四小组:第四、五段

    问题:(1)、第四段主要讲述什么?

    (2)、第五段水的特点?一连写了五个“绿”是为了写什么?

    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3、三读课文,总结全文。

    师:本文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要有感情的朗读,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将第三自然段读一下,要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师:投影:(指名回答)

    本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风景画,抒发了作者深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这里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语。(喜爱,赞美,喜欢,深爱等)

    四、创新训练。(写和画)

    师:文章中老舍抓住“温晴”二字将济南的冬天描写的淋漓尽致,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现在请你仿照本文,来写一写我们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

    要求:(1)、一、二两组来写一写。

    (2)、三、四两组的同学根据课文的内容来画一画济南的冬天。

    师总结讲评。

    五、作业

    背诵文章第三自然段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时间

    一、听写字词,检查朗读。

    二、赏析精彩片断

    1.再次朗读课文,感悟语言的艺术,写法的精致。

    思考: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要求学生在书上作旁批,写出自己的见解,喜欢的理由尽可能详细;教师走入学生中指导。)

    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要熟读成诵。如尝试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2.品味语言,揣摩作者平实、优美的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抒情方式。

    (1)教师示例:

    ①“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分析:这一句用与老天爷商量的口气,说明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实际上是赞美,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赞美之情全出。写法上是创设意境,于字里行间流露真情。

    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紧紧扣住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

    (2)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学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展示。)

    (3)课件出示练习题。(师生合作完成。)

    ①开头的特点是什么?(把济南和北平、伦敦进行了对比。)

    ②运用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济南是块宝地。)

    ③怎样抒情?(通过对比,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学生默读课文,认真体会以上对课文的感悟、品味。

    3.教师小结。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想一想,为何老舍先生这些文学大师们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画面,他的语言能如此优美?我们写景时要向他学习什么呢?

    启示细致观察角度多样情景交融运用修辞手法

    (可重点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方法:选词讲究;对比烘托;多用修辞方法;有直接抒情、有意境中流露真情,也有虚实结合,联想抒情。)

    三、拓展延伸

    1.师生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冬天的诗文。

    2.让学生进行和《春》、《三峡》的比较阅读。

    提示:可从语言、内容、写法多角度分析。

    (学生合作分析,教师小结。)

    3.实践。

    (1)小组展示说说家乡冬天的特征。

    (2)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注意融情于景。

    四、课后作业

    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

    老舍

    无风声小山摇篮图

    温山雪霁初睛图

    无重雾温

    晴水空灵水晶图绿

    无毒日蓝

    惜缘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篇8)

    本单元主要为学生展现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锻炼他们发现美的眼力,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济南的冬天》是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作者老舍1930年,从英国经新加坡回国,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老舍先生的眼里,都是那么美,都是那么温情。作者先总写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再分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水到渠成。学生学习本篇课文不仅能了解到冬天的济南是个怎样的“宝地”,还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情,主动亲近、接近大自然。

    1、知识与能力:简单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成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拼音知识不过关,对语文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略弱,学生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有待提高。从平时学习情况看,学生对现代散文及文言文阅读感到较吃力,导致练习、考试时答题不完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审题、及阅读能力薄弱,但已经具备较强的网上搜索和交流的能力。

    1、朗读感悟法:文章是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根据文章的特点,主要采用“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

    2、情境教学法:文章是写景抒情散文,根据所描绘的景,进行想象与联想,走进情境中,便于体会作者的感情。

    3、讨论法:在反复讨论、互评探讨中领会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放手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交流,稍作引导。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自制“济南的冬天”课件;课文音频朗读、MP3

    一、新课导入

    我们刚刚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在我们心目中,春已经逐渐丰满起来了,在我们的记忆中,春天是莺歌燕舞,是鸟语花香的。那么在你们的记忆中,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又是怎样的?来,举手回答。(预设:很寒冷;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路上没人等等,且教师简单评价一下)恩,大家说的这些都是我们记忆中对北方冬天的认识,而北方的天气也确实很糟糕,阴冷,可以说到了深冬到处是天寒地冻,鸟兽都绝迹了。但对老舍先生来说,却在北方的济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冬天,这种冬天又是怎样的?它究竟是如何的奇特、与众不同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老舍《济南的冬天》去看一看。(板书:济南的冬天老舍)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提问:还记得在小学时,你们在哪些课文中接触过老舍先生?(《猫》《养花》《林海》《草原》《趵突泉》说到其中2、3个即可)同学们交流一下对老舍先生的了解。(生1生2)

    在这里呢,老师简单介绍下老舍先生(PPT展示)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小说代表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代表作《龙须沟》《茶馆》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写作背景

    作者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深厚的感情,山东也因此被他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散文是老舍为他的第二故乡所作。(了解了这点后,对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把握)

    (3)媒体出示课文重点字词

    (4)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哪一个词最适合用来概括,可以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指名回答

    3、学生讨论

    4、归纳明确:温晴(板书:温晴)

    三、重点感悟

    (一)研读第一段

    找到“温晴”所在的段落,看看为什么它最适合(明确第一段)

    1、齐读一遍,说说济南冬天总的特点为什么是“温晴”?

    2、指名回答

    3、教师明确

    (通过三组对比:

    北平“奇迹”多风

    伦敦“怪事”多雾

    热带“害怕”日光毒

    济南无风声响晴无毒日这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总特点。

    (1)“宝地”二字透露出什么?

    (2)指名回答

    (3)明确“宝地”二字透露出来的是对济南冬天的怀念与喜爱。(板书:宝地)

    4、再次齐读一遍(边读边感受其中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怀念,喜爱之情)

    (二)深入感悟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天气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1、提问:

    (1)作者抓住什么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个特点的?(观察后面的段落。)

    (明确,板书:冬山冬水)

    (2)哪里写山,哪里写水?

    (山:3—5水:6)

    我们先来看冬山,快速浏览一下3、4、5自然段,回答老师:

    (3)作者是通过描写山的哪些方面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个特点的?

    ①指名回答②教师明确:三个方面,分别是山的形状、山的色彩、山的形态

    (4)三种情况下的山,你们更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

    2、共同分析山景(3、4、5段)(随学生的回答排讲述先后顺序)

    (1)山的形状:(第3段)

    ①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老师也写了一段:

    “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这一圈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给济南带来了温暖。”

    对比一下,你们觉得哪种更好些?为什么?(同学讨论)

    a、指名回答

    b、教师总结

    c、齐读(再次感受其中的味道)

    d、“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的说:你“你们放心吧…”你放心了吗?老师想到了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因为那么暖和。济南是一个小摇篮形状的地形,摇篮给人暖和、温馨、舒适的感觉,这样的比喻生动写出了小山的小巧暖和舒适的特点,进而表现了济南的温晴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②相信大家都看过小摇篮,小摇篮是宝宝睡觉的地方,表情都是怎么样的?那我们济南人在摇篮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可爱、甜美…“济南的人们在冬天都是面上含笑,他们一看山,心里就有了依靠。”我们可以看出济南的人们的生活是幸福、惬意的。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本段小结:所以,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确实是特别可爱呀!

    (2)山的形态:(第5段)

    这一组齐读第5段

    (我们一起来看看哈,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点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嗯,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画面?嗯,对啦,就是描写了城外的远山。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他认为这城外的山美得就像张水墨画一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样的画面(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点缀着小树、小村庄,树上装饰着小雪、屋顶上也卧着点雪,充满了安静和谐的氛围,远远望去,黑白两色,是不是显得愈加自然、清新、淡雅?))很美,是吧?(PPT展示图片)

    我们很容易就看出了作者对济南冬天山的喜爱之情。不过,同学们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赏析一下吗?哪里用词用得巧妙?

    (文章两处使用了“卧”,“卧”字采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同时“卧”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闲适的喜爱,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的。)

    四、小结归纳

    在老舍先生的描绘下,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脸带微笑的人们以及水墨画般的城外山景,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安静舒适。

    五、作业布置

    1、自学第2自然段,请进行赏析(可以从它的作用、修辞手法、词语等方面),写在作业本上。

    2、课后再好好体会后面段落中老舍先生所抓住济南的冬天的`景物特点,感受作者最终所抒发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

    温晴城外雪后的远山水墨画—淡雅

    (宝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回答PPT上的问题(PPT出示),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内容。

    二、重点感悟

    (一)山的色彩

    我们的作者最欣赏的就是薄雪覆盖下的山了。让我们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先来听一听这时候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指定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美一点,其他同学可以一边听一边闭起眼睛来想像感受。)

    1、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说说这句话里作者是抓住什么字来写的?

    明确:妙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妙”在何处。理清本段顺序:作者写山的色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找关键词)主要有哪些色彩?找出来用横线标注。

    a、指名回答

    b、明确: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1)山上——写山上的什么?

    ①矮松——“矮”这个字与什么协调?(“矮”与“小山、小雪”协调)

    ②越发青黑——用“青黑”有什么效果?(青黑凸显出了矮松的浓郁的生机、生命力,同时雪小,盖不住整个松树,体现济南的温晴。)

    ③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白花”是什么?(雪)

    ④作者为什么不说“雪”而说是“白花”?(说明雪漂亮,作者喜欢这样的雪。)

    ⑤这句哪个字用得好?——(“顶”)

    ⑥如果改成“扣”“罩”好不好?为什么?

    a、讨论、指名回答

    b、明确(我们来看,“顶”字为什么用得好?形态之美,“顶”更能说明是在“树尖上”说明雪很小,只有一点点;而如果用“扣”“罩”字,就不好听了也不好看了,它们都有整个盖住的意思,这样就不符合内容所说的“小雪”“薄雪”了。压在头上,扣在头上,覆盖在头上,都不好听——“顶”更具形态美,轻盈感,准确的表现出雪“小”的特点,突出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秀气。)

    (2)山尖——作者是怎么描写山尖的?你觉得哪个词用的好?

    “全白了,好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镶”——用拟人手法,表现的是线条不断地在起伏延长,同时轮廓亮丽。另外,把它写的像巧匠一样,构建色彩纯净美丽的蓝天银边,看出作者喜欢雪的灵性。)

    (3)山坡

    “草色还露着,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色彩美丽,盖在山上,像美丽的衣服,所以像花衣,带水纹的花衣”

    ①这花衣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实际上是这是“小雪”的杰作,雪覆盖不匀,带水纹的花衣给人以动感,更能凸显雪的灵性。)

    ②刚才写树尖用“顶”,写山尖用“镶”,那在山坡上用了一个什么词呢?找出来并说好不好,为什么?

    (“穿”——山象人一样爱美多情,突出雪的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相间的美丽样子。)

    (4)山腰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点粉色”

    ①“好像忽然害了羞”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

    (拟人,雪像小姑娘一样娇羞,雪也多情,生动形象地写出雪的情态。)

    ②为什么是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写出雪柔情万种,赋予雪以少女般害羞的神情,生动表现出雪泛出淡粉的娇羞情态。这里“微微”这个词用的很妙,多一分就造作,少一分又不够,“微微”刚刚好写出雪的娇羞的情态。)

    3、那这一段山的特点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好呢?(秀气)

    (PPT出示图片)

    本段小结:本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突出其秀气的特点。描写景物多,却并不杂乱。巧妙运用比喻、拟人,虚实结合,把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写得很有情趣,突出了济南“温晴”“是块宝地”的总特点。

    (二)研读最后一段

    作者是通过描写山的三个方面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个特点的,那作者又是如何通过水来表现表现济南冬天“温晴”呢?请快速阅读最后一段,思考:水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步:现在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用心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与同桌交流交流。

    第二步:全班交流(主要让学生自己找句子进行分析,以下的1、2、3、的问题可以稍作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层的分析)

    1、“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表现出济南的水无限生机和在冬日里孕育朦胧春意。——“暖”)

    2、“水藻真绿…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寻找文中写了几处绿?

    (1)指名回答

    (2)明确(文章写了3处绿,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并且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人的性格、感情,突出水的暖、绿的特点。)

    (同时作者极力写水绿时,还通过垂柳照影子,透过水往上看,写出水的清、透。)

    (3)绿的精神怎么理解?

    ①指名回答

    ②明确(水藻在冬天释放所有的绿,这种绿的精神,意味着绽放生机、怒放生命。这么具有生机,这哪里是冬,分明是春的生机,是春!那生活在济南的人们是不是很幸福?这样的冬怎能不让老舍喜欢、向往!)

    3、大家觉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怎么样,试着赏析下?

    (1)指名回答

    (2)明确(作者将天光、水色、绿影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澄澈透明、天明水净的济南,描绘出济南的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同时,这个比喻也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碧空如洗,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空灵的蓝水晶这一比喻,可以说,老舍是忽略了水的表象,而只见水的本色了——写出了水的清、亮。试想,他该是用一种怎样的深情,才能领悟这水的本色呢?齐读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本段小结:本段通过描写济南冬水的暖、绿、清,来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和“宝地”的总特点。

    4、提问:一篇文章总会有一个核心思想,而文章的总的感情爆发都会在哪里?——结尾。当然这篇文章也不例外,老舍最后发表什么样的感慨?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师:奇怪了,我们的题目是什么——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冬天的济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能否把题目换成冬天的济南,以便点题?

    (1)指名回答(点两位学生)

    (2)师明确:济南的冬天,中心词在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让人生出冬天之感,重在感觉(精神),而结尾冬天的济南,中心词在济南,突出的是济南特有的韵致,重在景象,文章取题为“济南的冬天”,表明作者是从感觉(精神)的角度去写济南的冬天,而不仅仅是从景物的角度去写的。

    三、小结归纳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如诗如画的美景,情景交融的文字,文章运用大量的拟人、比喻的修辞,把济南的冬天写得极致神韵!带给作者一种美的享受。

    四、拓展延伸

    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

    1、学生写简要发言提纲,然后口述

    2、教师综合评价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四,要求至少300字。

    2、将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到摘录本上。(明天一起上交)

    六、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

    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气

    温晴城外雪后的远山水墨画—淡雅

    (宝地)

    水暖绿清亮

    【关于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