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
发表时间:2022-01-21开发区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重点难点: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课前准备:教学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二、初读感知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1)字词情况检查(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三、设置悬念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有字词典?无字词典?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5、自读1~5,读准生字词。6、指名读,正确、流利。7、齐读。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课前准备:教学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2、再指名读1~5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讨论交流板书:骄阳似火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板书:无字词典)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生可能会回答:太阳当头身上晒得火辣辣的烈日当空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烈日当空地上晒得发烫柏油马路都融化了5、读爸爸说的话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1、自由轻声读6~8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百花盛开,百花争艳)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指读,评议,练读,齐读。熟读爸爸说的话。3、总结全文四、作业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4、描红5、抄写词语6、扩词查()()()典()()()聪()()()岸()()()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语文上册复习字词 教案精选篇
五年级上册四字词
1.东张西望不紧不慢自作聪明手舞足蹈惊慌失措欢天喜地
2.风尘仆仆不由自主气喘吁吁异口同声彬彬有礼不知所措
3.忠心耿耿劳苦功高满不在乎垂头丧气应有尽有
4.人山人海赤手空拳一五一十衣衫褴褛愁眉苦脸
5.自言自语喜出望外活蹦乱跳素不相识光彩夺目弱不禁风
6.倾盆大雨天水相接目不转睛视而不见斗转星移妙不可言
7.铺天盖地芸芸众生饱食终日遍体鳞伤应接不暇万水千山8.全神贯注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叽里呱啦9.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纹丝不动漫山遍野10.此起彼伏若有所思若有若无不声不响没精打采蔫头耷脑
11.平心静气怡然自得晕头转向千丝万缕小心翼翼一模一样
12.欣喜若狂怦然心动半信半疑不可思议熠熠生辉颜筋枊骨
13.铁骨铮铮弦外之音洋洋自得喜不自胜名正言顺流芳百世
14.善罢甘休深思熟虑唾手可得不屑一顾提心吊胆三番五次
15.老奸巨滑一劳永逸痴心妄想束手无策百折不挠家喻户晓
16.大吃一惊吉凶祸福急中生智借题发挥虚张声势
17.自言自语踉踉跄跄
语文下册字词语归纳
四字词语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冬冬一片漆黑阳光灿烂
大口大口四处寻觅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四面八方冷冷清清滴滴答答山清水秀
风景如画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湖水碧绿车水马龙隐隐约约太阳高照
蒙蒙细雨风光秀丽许许多多点点灯光四面展开
五光十色热情好客非常有名火红火红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
从天而降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绚丽多彩银光闪闪
十分动人焕然一新哈哈大笑冥思苦想日月星辰
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多姿多彩一动不动
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迎面扑来从古到今十分谦虚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奇异现象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绝妙之作栩栩如生风和日丽目不转睛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揠苗助长
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又肥又大又大又愁
越来越冷发明创造能工巧匠刨根问底夜深人静
稳稳当当刻苦钻研恍然大悟环顾四周湖水碧绿
群山环绕阳光灿烂黑白相间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战无不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
多多益善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
勤学好问日新月异举世无双遵纪守法自我欣赏
无能为力言行不一
苏教版语文袋麦子补充习题答案 小学教案范例
一、看拼音,写汉字
防止拜访迫不及待
食品保存聪明能干
二、组新字。
泊,拍,柏,怕,伯
放,防,房,芳,妨,访,仿,坊,纺,
三、用横线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第一排选第二个
第二排选第一个
拜访迫不及待
抚摸饱满
金灿灿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憨厚可爱吃光
勤劳节俭保存
聪明能干种下地
2、我也会像小猴一样把麦子种下地。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饥肠辘辘欣喜若狂毫不犹豫
2、怪蚯蚓可恨,怪鱼太馋、太贪婪。
这是不是骗我的诱饵?这不是诱饵,是鱼想逃命,从水桶里跳出来。被毒死。
3、最后一句
语文上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 小学教案范例
《天火之谜》
1.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
2.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厄运的意思是: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文中的“厄运”指:《国榷》被盗
3.谈迁的信念是: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4.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明朝编年史巨著。
4.课文告诉我们: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5.关于战胜挫折的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解释
博览群书:博,广泛的。家徒四壁:徒,只有。
一袭破衫:袭,成套的衣服。奋笔疾书:奋,摇动,挥动。疾,急速。
《诺贝尔》
1.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2.“诺贝尔奖”颁发给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授奖仪式于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3.华人曾获诺贝尔奖的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
《滴水穿石的启示》
1.本文的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正面用中外名人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说明他们的成功都是靠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反面是从“雨水”不能“穿石”,说明目标不专一、不能持之以恒就办不成事。
2.“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3.(近义词)三心二意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一心二用、
滴水穿石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有始无终胆战心惊提心吊胆
《练习6》
诵读《浪花与礁石》
苏教版语文下册郑远航练习题 小学教案范例
★学什么
导学提示:郑和下西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不仅体现了我国高超的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国与国的交往,打开了崭新的一页,每个
炎黄子孙都会因此而骄傲。学习生字,理解新词,有感情地根据“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课文。
★怎样学
一、读文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扫清障碍
把你不懂的词语划下来,然后借助词典理解词义。
三、仔细推敲
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旁边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测一测
一、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遣()魁()夷()拳()
遗()魅()姨()券()
缰()俘()乘()撕()
疆()浮()乖()嘶()
二、词语世界(把词语补充完整)
雄伟()()浩浩()()扶()携()
()()自若化险()()()()摸摸
严()以()万里()()人()人()
三、句子平台(在课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
1、。
2、。
五、课文传真(先按原文填空,然后按你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朗读。)
1、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这些大船又叫“”。每艘室船长,宽,有那么高。船上有振桅杆和面风帆,可以乘坐,需由人驾驶。船
上配备着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2、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先,希望。各国君臣看见,使者的,没有,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老百姓听说的船队来了,也都,
争相。
3、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狂风,海水。巨浪,仿佛。面对,郑和总是,指挥船队在,一次次。
4、郑和远航,之大,之长,之广,达到了的顶峰。它表现了,也开阔了。
★再提高
相关链接
郑和航海知识小考察
从年月日起,朝的率领船队先后次远航,最远曾到达。关于郑和远航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在下面:

手机端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