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课件推荐 安全教案一篇
发表时间:2022-10-15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5课件推荐 安全教案一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活动目标】
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应注意的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活动形式】
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以竞赛小组为单位。
【活动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制作道具、准备奖品。
3、选定主持人和参赛队员,搞好班级布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班长宣布“食品卫生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请主持人上场。
竞赛规则
1、全班同学除6名评委和一名主持人外,其余分两组,每组指派4人作为代表进行比赛。
2、在活动过程中尊重参赛同学和评委,不能大声喧哗,中途不能无故离开座位,整个活动时间为40分钟。
3、在比赛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听清主持人所说的答题注意事项,再进行答题。
4、竞赛结束后,当场公布比赛成绩,颁发奖品。
主持人:喜欢零食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我们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了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这就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在生活中还做到以下几点: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发霉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必答题)
主持人: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3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和水果B、绿颜色的食品C、安全无污染食品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
A、豆腐和菠菜 B、葡萄和苹果 C、面包和牛奶 D、馒头和豆浆
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就到此结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得分情况吧!
三、抢答题
主持人:下面要进行第二轮的比赛,同学们加油呀!这一轮的比赛是抢答题,同学们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能或不能。在我问完题目后,就可以举手抢答。每答对一题加3分,答错不扣分。举手抢答者答错后不再继续抢答,直接进行下一题的抢答。
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
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
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
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
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
四、辩论题
主持人:现在是辩论赛环节。小组讨论(可以离开座位和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讨论交流),每组派一个代表说出你们的意见和结论,组内其他成员可补充。说得好的小组加5分,次之加3分。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2025课件推荐 《望庐山瀑布》教案精选一篇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希望《2025课件推荐 《望庐山瀑布》教案精选一篇》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读悟结合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今天我们学习17课——《古诗两首》。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古诗?(学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再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要求读正确。
三、再度古诗。
要求读流利。
四、识记生字。
1、默读古诗,边圈生字,边识记生字。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庐山 瀑布 香炉 疑问 紫烟 流水 银河 抽烟
面对权威,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
吸烟对人体有害。
庐山瀑布好壮观!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做指导)。
4、文中识字(学生再读古诗)。
五、感悟古诗。
1、读一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适时做指导——学生练读,小组合作读——教师范读——学生再练读,教师适时指导朗读——配乐入情入境读古诗。
2、看一看:边读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思。
3、议一议:与同桌交流古诗所描写的景象,然后全班交流。
4、问一问: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六、指导写字
学生仔细观察“炉、流、银”三个生字,说书写要点,学生对照前面的范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对照——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适时示范讲解——学生再次与范字对照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尽量写到范字那样美观。选“流”字对学生进行字理教育(因为学生容易把这个字写错)。
七、积累运用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香炉 生 紫烟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下 千尺
银河 落 九天
2025课件推荐 安全教案520字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课件推荐 安全教案52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明白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经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明白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可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明白电从哪里来?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可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样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当怎样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能够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明白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2025课件推荐 《万年牢》教案(一篇)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2025课件推荐 《万年牢》教案(一篇),供大家参考。
课前播放《冰糖葫芦》mtv。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孩子们,听了这首歌,看了图片,有什么想说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冰糖葫芦有关,题目叫《万年牢》。(学生说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万年牢与糖葫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自己放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可不要马虎,如果有困难的,请举手示意,我愿意过来和你一起读。(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读课文。)
2、张老师在读的过程中,觉得有这么几个句子比较难读。(出示句子)。
句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句2: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擦上油备用。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这里有几个多音字,谁能把它们读准。)
句3: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再逐句指名读或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预习得真好。孩子们,课文中有三次写到“万年牢”,默读课文,把这几个句子划出来。
2、学生读,找句子,交流后出示三个句子。
句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句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句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3、一起来读一读三个句子。
四、深入研读课文
(一)、理解第一个“万年牢”。
1、出示句子。(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2、读着读着,张老师觉得很奇怪,父亲为什么给糖葫芦起“万年牢”这个名字,你再读读这个句子,能帮父亲说说理由吗?
学生交流。
3、孩子们,父亲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板书:做糖葫芦)请你读一读课文2、3、4自然段,拿起笔圈圈画画。
重点研读句子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的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词?
(预设:精挑细选、精细、认真、细致)
再读这个句子,你是从哪些词儿中体会到父亲的认真,父亲的细致?
(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
谁能把父亲的认真,细致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这个句子。)
重点研读句子2: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
(透过这个“甩”字,你可以看到什么?)
正是严格的选料,考究的工具,精湛的手艺造就了优质的糖葫芦,更是因为父亲的认真和实在造就了这品质上乘的万年牢。再读父亲的话。(“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齐读句子。)
(二)、理解第二个“万年牢”。
1、父亲做糖葫芦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出示句子)。父亲说: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2、读父亲的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万年牢”的理解?
结合理解“走正道”。联系生活,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走正道”的?
(预设:不骗人,不掺假,不会缺斤少两……)
3、父亲这么说的,是不是这么做的呢?读读五六自然段,
为了这个事,老板和父亲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把他们的这场争论再现出来。
4、出示对话句式(孩子每人一张):
老板()地对父亲说:“”
父亲()地说:“”
老板()地说:“”
父亲()地说:“”
(写一组对话也可以,有时间的小朋友可以写两组。)
5、汇报展示。(交流一个学生,全班一起回读第二句万年牢。)
6、面对老板的行为,认真实在的父亲干了不到一年,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篮叫卖”的日子。(读第二句万年牢的句子。)
(三)、出示第三个“万年牢”的句子。
1、这句话中的“万年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课文中有三个“万年牢”,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联系?出示三个句子。
3、朗读句子(要有层次)
4、父亲用做糖葫芦的经历教导我做“万年牢”,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其实也在教导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
相信,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会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是呀,父亲的教导也使我们一生受益。下课。
2025课件推荐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一篇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什么样的教案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2025课件推荐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一篇”。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课间活动内容,知道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的顺序。
2、尝试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增强自我规划的能力。
3、积极与同伴讨论,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布置小学场景:教室、贴士男女标记的模拟厕所、饮水处,一些游戏材料。
2、卡片,内容包括:喝水、游戏、课前准备和上厕所。
3、幼儿每人带自己的书包,包里有练习本,铅笔盒等材料。
4、幼儿已经参观过小学,对小学校园环境和小学生的主要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对课间活动的认识。
(1)教师:在小学里每堂课之间有一段休息的时间,我们叫它"课间活动"时间,你知道课间活动时小学生会做些什么吗?
(2)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
2、引导幼儿进行情境模拟,了解课间活动的内容。
(1)教师介绍学校场景和角色。
(2)教师给下课的信号,幼儿自由的进行活动。
(3)幼儿集中讲自己在课间活动在做的事情,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
(4)观看录像片段一,师幼共同小结:小学生在课间活动时间可以游戏,让自己放松。
3、通过小组讨论和观看录像片段,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安排课间活动顺序。
(1)教师:在课间活动时间,你想玩游戏,又需要喝水,上厕所,还需要准备下一节课的书本,这么多的事情,你们觉得应该先做什么?
(2)幼儿分组讨论并利用卡片来安排课间活动内容。
(3)请魅族发言人在集体面前表达本组的想法。
(4)观看录像片段二,了解什么是合理的安排。
4、再次进行情境模拟游戏"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巩固幼儿的经验。
(1)教师给出下课的提示,幼儿自主进行活动。
(2)幼儿回顾课间时间自己进行的活动。
活动反思
《课间活动》主要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5、2的乘法口诀,能灵活利用口诀来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一节课下来,我思绪万分,从以下几点反思课堂:
1.放手不是说话,要落实到课堂的分分秒秒
也许是传统授课方式的'习惯性,一开始放手不适应,总想帮帮孩子们,总忘记放手的初衷。
2.孩子需要指导,手把手辅导点点滴滴
二年级的孩子其实很小,不仅是年龄,还有心智和经验。开始是困难的,需要我们每一步每一句都给于点评和指导,要耐心的给他们时间和空间,看着他们点点进步,滴滴成长。
3.孩子需要交流,生生互助成长飞速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不由自主的伸出援助之手,没想到这种帮助是一种摧毁,想想难免伤感,教育中爱的迷茫呀!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的应该是他的搭档——同桌,如果没有解决,还可以征求全班同学的帮助,以及同桌讨论等等。最后,才由老师点拨或帮助。
相信孩子,他们总是会创造奇迹;帮助孩子,指导他们开始新的学习;放手孩子,给他们创造思维迸发的空间。
小百科:课间是指两节课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学校为学生安排的休息时间。
2025教案推荐 识字教案一篇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高质量的教案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2025教案推荐 识字教案一篇”。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4、在日常生活中有主动识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难点在于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量词小卡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9个生字,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再认生字。
2、学习数量词的使用,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运用。
3、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兴趣,拓展识字的途径。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想不想现在就去?(生答)
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开起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吧。
二、第一部分生字识记:
1、师:到站啰!同学们,谁能说说第一站我们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展示第一幅图,背景是大海边,有沙滩、海鸥、军舰、帆船)
(学生自由说话,练习口语表达)
(学生说到一处,将对应的词语卡片贴到黑板上)
师:这么多小朋友想说。那就请你当当小导游,给你的同桌介绍一下。
2、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景物,海边才会那么美。你能美美地把这几个词语读一读吗?(请学生个别读)
师:刚才几个小朋友读得非常好,我们也像他们一样读一读吧。(齐读,开小火车读)
师:读得真美。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就像站在了大海边一样。
3、师:看这些词语当中,有几位新朋友穿着红衣服要跟我们小朋友来交朋友。你来当当小老师,带我们认识它们一下。
(学生当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尽快记住这些新朋友呢?(学生自由讲述认字方法,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能干,有这么多的识字方法。
师:接下去老师考考你们,指着一字,请你为它组个词。(师指着某字,请小朋友组词读。)
三、学习数量词搭配。
1、师:远方来了几位小朋友,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找好朋友。
(将四组数量词贴到黑板上。)
师: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吧。(齐读)
(请四位小朋友们上台将数量词与事物搭配)(齐读)
2、师: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这还有几幅图片想让小朋友们看看。
(出示有关海鸥、军舰、帆船的图片)
师:你能不能用上数量词来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学生讲述:一排军舰、一队军舰、几条帆船、一群海鸥……)
师: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数量词来形容。
3、(出示鱼这个词语)
师:请小朋友用上不同的数量词形容它。
(鱼:一条鱼 一群鱼 一缸鱼 一盘鱼 一种鱼……)
(出示书、粉笔、水三个词语)
师:先请同桌小朋友互相用不同数量词来说说。
(先同桌说,再全班交流)
4、师: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老朋友。(出示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小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反复朗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里面有数量词)
师:如果把这个数量词去掉,可以吗?(不可以,学生说理由)
5、练习数量词搭配。
(四人小组发一个小纸包,内装数量词若干)
师:请你们帮个忙,帮数量词找到好朋友。找到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这些词。
(教师巡视,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答案,用电脑播放。学生齐读,积累词汇)
课件推荐: 《争吵》教案(一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做足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课件推荐: 《争吵》教案(一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这一课讲的是两个朋友因什么事而发生争吵呢?谁愿意来说说?发生争吵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
1.自由读课文的5—14自然段,想想争吵之后他们怎么做。
2.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它们的含义。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个记号或者写在纸条上。
4.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
(“我”心里很后悔,想向他承认错误,又觉得很丢脸;“我”知道克莱谛是个好人,不会是故意的;“我”心里不时想起父亲说起的话;克莱谛要跟我做好朋友……)
2.让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3.教师依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疑重点,并把重要的`问题简要摘录在黑板上。
4.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疑难,适时点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安利柯错在哪?(犯了错没主动认错,还误解了克莱谛的意思。)
②为什么说克莱谛是个高尚的人?(我故意弄脏了他的本子,他却主动与我重归于好)
③为什么文中讲“我”和克莱谛吵架,却多次出现父亲的话?
④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何理解的一样吗?
5.齐读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然后教师对此句进行指导:一是联系实际,明确犯了错就应该主动认错,二是联系上下文“我”所想的克莱谛所做的来体会克莱谛的高尚。
6.讨论交流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柯理解的一样吗?
(1)同桌互谈看法。
(2)全班交流。
(3)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联系后面的段落“我”举起尺子,做好防御工作可以看出“我”认为克莱谛是要和“我”算帐,而克莱谛见了“我”却微笑并温和地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可见安利柯误会了他,克莱谛的意思是要与“我”重归于好。
7.由此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心胸开阔、宽容,不斤斤计较,友好待人)
8.指导读克莱谛的话。
①指名读。
②教师指导:你已经读出诚恳了,如果能带着微笑读会更好,再试一遍,好吗?谁再来读?
9.此时安利柯的心情怎样?(激动)为什么?指导读安利柯说的话“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师范读,后指名读,然后齐读。
10.自找合作伙伴进行表演
有的当安利柯,有的当克莱谛,有的读旁白,自导自演。
11.指名一组到台前表演并放音乐,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哪些地方演得好,还有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12.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方法:把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用简要的话说一说。)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读了这一课后,你想到了什么,大胆想开去,以下是学生想到的内容:
1.有一次,我跟李红吵架。打架,在老师的批评教育下,我当场向她认错。
2.我想到了邻里、社会上的人都应该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3.我想到7有一次和表妹吵架,我今后再也不了,要做个宽宏大量的人。
4.有一次爸、妈吵架,之后爸爸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
5.同学之间要避免争吵,如果争吵了,要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
6.同学之间不应该斤斤计较,心怀妒忌。
7.比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胸。
五、感情朗读,设计作业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要求学生课后设计几道有思考性的题目做在作业本上。
2025教案推荐 中班美术教案(推荐一篇)
作为教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2025教案推荐 中班美术教案(推荐一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常见水果的名称和形状。
2、表现前后重叠的关系,学习简单的构图设计。
活动重点:
了解常见水果的名称和形状
难点:
表现水果前后重叠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美术用书《春天的水果》、剪刀、胶棒等
活动过程:
1、认识水果,了解它们的名称和形状
教师出示相关水果的图片。
“你们认识这些水果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和幼儿共同给这些水果命名,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
2、理解简单的重叠关系和构图
(1)、幼儿来摆放水果
使幼儿理解水果的重叠关系
“当这些水果都要放在一只果盘里时,怎样放才能觉得很舒服呢?”(幼儿边放边交流)
(2)、教师帮助幼儿了解近大远小、前后重叠等空间概念。,初步了解构图的均衡性。
3、幼儿操作
幼儿将美术用书上的水果图案剪下来,在摆放的过程中,体验“近大远小、前后重叠”的空间概念。
4、相互欣赏制作好的“春天的水果”
2025课件推荐 中班艺术活动教案:迎春花(推荐一篇)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2025课件推荐 中班艺术活动教案:迎春花(推荐一篇)”。
活动准备:纸盘、颜料、排笔、棉签、冰淇淋棍。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
2、根据迎春花的特点进行点画。
3、能自主选择漂亮的颜色进行搭配装饰。
活动重点:能根据花的特点进行点画练习。
活动难点:尝试用漂亮的颜色进行搭配装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展示迎春花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迎春花的特征,教师提问,幼儿进行讨论交流。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总结迎春花的特征,比如:迎春花都是黄色的,而且和其他花不同,只有四片花瓣,它的花开时是没有叶子的。
2、让孩子尝试用排笔在盘子里画出树枝。
3、画好枝条后用雪糕棒蘸取适量的黄色颜料,将四个花瓣进行点缀,根据迎春花的特点花朵比较繁多更多的进行点缀。
4、画好后教师指导孩子进行装饰,用漂亮的颜色进行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作品完成后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2025教案推荐 《小马过河》教案一篇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25教案推荐 《小马过河》教案一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愿意、挡住、深浅、松鼠、前蹄、既然、磨坊、淹没”8个词语,掌握“磨、没”两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幅画,你们看(课件出示小马过河图)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吗?(生: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怎么样?)
2.我们的小朋友可真会动脑筋呀,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学完之后,你就能自己解决刚才的问题了,你们想学吗?
3.那就让我们赶快走进今天的故事天地——小马过河(板书:小马过河)让我们一块儿把课题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词语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86页,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字、词可以请同桌或老师帮帮忙。
2.检查词语:谁能来读读这些词语呢?(课件出示:愿意、挡住、深浅、松鼠、前蹄、既然、磨坊、淹没)——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老师觉得刚才小朋友把最后两个词语念得特别好!他们就是磨房的磨和淹没的没,这两个字是多音字,你们看——课件出示:磨:mó消磨mò磨坊没:méi没有mò淹没
3.谁能当小老师带大家来读一读呢?(小老师带读)以后小朋友遇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的读音,可千万别读错了。
4.现在让我们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可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这些字音都读准了,现在再请小朋友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并动脑筋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自读课文)
2.你找到了吗?(根据回答随机板书:小马、老牛、松鼠、老马)3.你可真会读书,这么快就把他们都找齐了。那么课文中的主人公——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生:小马帮妈妈把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四、讲读3-5自然段
1.懂事的小马自愿帮妈妈把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可当他去磨坊的路上却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当时小马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课件随机出示: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2.老师从你的话里听出了小马“为难”的心情。你们看,这个词就是为难(出示词语卡片:为难)谁能来读一读呢?(指名读、开火车读)
小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为难的心情呢?(因为小马平时总是依赖妈妈,没有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更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啊,正是因为小马平时总依赖妈妈,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条小河让它感到十分地——为难(引读“为难”)
3.正当小马为难的时候,它看见谁了呢?(老牛)谁能当当小马请老牛帮帮忙呢?(课件随机出示: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
4.你可真是一匹有礼貌的小马啊!谁愿意当当牛伯伯来帮帮我们的小马,告诉他答案呢?(指名读)板书:水很浅
请一个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当小马,一个当牛伯伯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吧!(同桌互读、男女生读)
5.听了牛伯伯的话,我们的小马是怎么做的呢?(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
老师这里还有一句话,你们看(课件出示: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
(2)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请大家自己读一读,比一比这两句话,说说有什么不同?加上立刻说明了什么?(说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想也没想就要趟过去)齐读
6.正当小马要过河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五小节,用虚线画出小马的话,用横线画出松鼠的话,找到后有感情地读读他们的对话。
7.你找到了吗?(看看你找到的和老师找到的一样吗?(课件出示)谁当小马谁当松鼠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呢?(指名读,分组读)
五、学习
6、7自然段
1.听到老牛和松鼠不同的说法,小马只有跑回家问妈妈了,那妈妈告诉小马河水是深是浅了吗?(没有)那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呢?请读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用双横线划出妈妈教育小马的话。(指名读)
马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对小马说啊?(因为妈妈对小马说话的预期很亲切)
2.你说的可真好,愿意当马妈妈的小朋友,我们一起站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教育教育小马吧!(自读、齐读)(板书:试一试)
3.你动脑筋想一想,小马应该怎么办呢?为什么老牛和小松鼠的说法不一样呢?(老牛个子大,所以觉得水很浅,松鼠个子小,所以觉得水很深。小马应该自己亲自试一试)
4.小马的确像我们小朋友说的那样,亲自去试了试水的深浅,结果它发现原来(课件出示:河水既不像(),也不像())指名读、个别读、齐读
5.那你能用“既不像……也不像……”的句式来说说小马的高矮吗?(指名说、同桌说)
六、总结
1.小马通过自己的尝试终于顺利过河了,那你有没有遇到过和小马类似的事情呢?想一想你当时是怎么做的,现在你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又会怎么做呢?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组交流、指名说)
2.听了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你有些什么收获吗?(自由说)
3.是啊,以后我们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凡是都要去试一试,只有这样才能不耽误时间,把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