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初二地理教案之二
  • 初二地理教案之二

    发表时间:2022-04-14

    【www.jk251.com - 初二地理教案】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这篇《初二地理教案之二》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指导思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

    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

    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

    教师:我们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学生:争做“土地专家”。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也可加入到一个小组内参与讨论)。

    教师: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尽合理。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学生:读图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有何特点?(注意比较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可概括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学生:自学“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状况,初步树立土地资源的危机感。

    教师: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还分布不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呢?

    课堂活动二:找差异──利用土地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3.9“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学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完成课本“活动1”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耕地:季风区平原──利用程度高

    林地:季风区山地──利用程度高

    草地:非季风区高原──利用程度低

    教师:多媒体出示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景观图,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并能够初步评价我国南北方的水土匹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读图3.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3.12“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结合所学的我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明确:

    ①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既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②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情况说明:在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又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又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

    教师:多媒体出示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

    学生:讨论漫画的含义,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后果?

    小鸟的悲哀──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

    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耕地减少

    教师提问:土地破坏问题该如何解决?

    学生:组织辩论赛。主题是土地是否需要保护。

    正方:需要。

    反方:不需要。

    教师:参与辩论,了解各方的观点依据。

    教师总结:通过辩论得出,土地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只有利用恰当,才能够供人们永续使用;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课堂活动三:定国策──保护土地学生:读图3.13,找出课本中的三幅景观图反映的土地问题与前三个漫画反映的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教师: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这既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压力。因此,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学生:阅读课文或利用搜集的材料说明我国已经实施的土地保护措施。

    颁布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设立“全国土地日”,确定宣传主题,组织宣传活动。

    学生: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从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议,说出理由(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地方官员:……

    土地专家:……

    环保人士:……

    种地农民:……

    房地产商:……

    教师总结: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切记: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提出要求,请你来当“土地专家”,对我国的土地进行设计开发(设立最佳创意奖)。

    学生:讨论探究,设计开发(鼓励创新思维)。

    教师总结:土地是久远的过去,更是我们灿烂的未来,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创造。

    调查实践: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保护土地”的宣传活动。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关于初二地理教案精选


    作为教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关于初二地理教案精选》,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概念及分界线

    2、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3、知道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学习重难点】重点:河流的水文特征

    难点:空间概念的形成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我国几种特殊天气中在主要在冬季爆发,能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是,主要影响江淮地区的是主要在春季出现严重影响生活环境的是主要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是。

    2、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季节,主要发生在我国。

    二、自主学习读教材第42—45页,回答下列问题

    1、读课文理解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2、内流河是指外流河是指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内流河主要分部在的区。

    3、读图2-28完成活动题(1)答:。(3)答:。(4)答:京杭大运河经过的省(市)有。沟通的水系有:。

    4、我国的特殊河流: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我国第一大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汛期最长的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南方地区河北方地区分界线上的河流:。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

    5、填表表1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表

    水量(大或小)水位结冰期(有或无)

    夏季风

    盛行时水文特征水位

    形成

    成因

    冬季风

    盛行时水文特征水位

    形成南方:北方:

    成因

    表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成因表

    地区 代表性河流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

    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辽河

    海河

    黄河夏季

    冬季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长江

    珠江夏季

    冬季

    6、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流量一般较外流河,季为丰水期,冬季有的河流出现,大部分河流为河。7我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和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

    二、合作探究

    2、读教材第44—45页阅读材料,你认为该如何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

    三、课堂总结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内流河

    河流和湖泊内流河水文特征

    主要湖泊

    外流河水文特征

    四、课堂诊断

    1、下列是我国主要的河流,把其代号填入相应处: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E、塔里木河 F、京杭运河

    ①我国最长的外流河 ②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③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④我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流

    ⑤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⑥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读我国水系分布图,回答:

    (1)写出我国主要的河、湖名称:

    河流:

    湖泊:

    (2)写出我国正在兴建的水利枢纽工程:A B (3)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所在的河流是 ,请在图中用⑨表注出来。

    五、课后反思:

    地理教案-初二物理


    初二

    科目

    物理

    授课时间

    2004年12月9日

    课题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的要求

    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4、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5、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关键

    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课型

    讲授课

    授课时数

    1课时

    累计课时数

    4课时

    教学进程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学生答:固态、液态、气态学生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学生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学生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学生答: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学生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4、棉线上析出的碘像什么?5、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1)碘是怎样变成气体的?(2)(3)(2)什么是升华?(3)升华时我们必须给碘加热,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过程?(4)什么叫凝华?它吸热还是放热?6、课前同学们收集的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在锥型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学生观察:瓶底有紫色的碘蒸汽冒出,但没有看到液态的碘。学生观察:瓶中紫色的碘蒸汽消失,瓶中细线上出现针状碘固体,非常漂亮。学生答:像雪(人造雪)学生答: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学生答: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学生答:吸热学生答: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它是一个放热过程。学生回答说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三、教学小结(7分钟)四、作业布置教师引导7、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有关人工降雨的一些资料和图片。下面请同学们分别交流。(1)在这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理原理和现象?(2)人工降雨的第二种方法是什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3)人工降雨的第三种方法是什么?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8、除了人工降雨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升华、凝华,它们帮助人们解决了哪些问题?1、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2、归纳出物态变化的网络图或循环图。调查家中冰箱的种类。书P43第3题学生活动学生1:书P43(一)根据收集的资料补充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等。学生回答:升华吸热液化放热学生2:书P43(二)根据收集的资料补充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等。学生3:书P43(三)根据收集的资料补充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等。学生回答:(1)食物保鲜(2)舞台制造白雾(3)利用卫生球除虫1、活动:(1)过程(2)观察到的现象(3)结论2、升华和凝华的定义3、升华和凝华的吸、放热情况4、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其应用说明鼓励同学们质疑、提问、补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多向思维。老师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或有的同学不太清楚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帮助人的喜悦。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四升华和凝华

    一活动:

    1过程

    2观察、记录现象

    3结论

    二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四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教学后记

    1、通过课前预习和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梳理,提高了同学们总结归纳的本领,同时巩固了所学的重点知识,对本节内容的扎实掌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课前对人工降雨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会物理的奥妙和实在,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通过人造“雪”的活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的能力,同时学会合作和交流。

    4、通过交流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交流的过程,气氛热烈而友好,一些问题甚至老师也不能马上完整的给予详解。

    5、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比较,使同学们体会到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服务的欲望。

    【初二地理教案之二】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2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