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教案
  • >导航
  • >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学方案范例
  • 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学方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3-30

    【www.jk251.com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要想在幼儿园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幼儿园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学方案范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你知道怎么写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吗?加减法是学生学习加减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刚学完5以内的加减以后出现的。一起看看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欢迎查阅!

    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1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一、引入数学情境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有一天,猫妈妈有事外出,她给小猫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你们猜是什么?对了,是小猫最爱吃的鱼。(出第一幅图)数一数,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几条鱼呢?

    师: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你猜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认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课件出示“小猫吃鱼”片段2,3,4。

    2.师:你能把这4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吗?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师:在“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可以一幅图一幅图的提问题,也可以连在一起提问题)

    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

    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巡视,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①3-1=2 3-2=1 3-3=0

    ②3-1=2 2-1=1 1-1=0

    讲一讲每个算式的意思。

    以3-3=0这个算式为例:小猫太喜欢吃鱼了,它把所有的鱼都吃了,它吃了几条?(3条)还剩几条?应该怎么列算式呢?(3-3)一条没剩用几表示?(0)3-3=0

    为了进一步理解得0的过程,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摆小棒:

    3.听老师的口令摆小棒。

    摆1根小棒,拿走1根小棒,还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算式?(1-1=0)

    摆2根小棒,拿走2根小棒,还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算式?(2-2=0)

    摆4根小棒,拿走4根小棒,还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算式?(4-4=0)

    摆5根小棒,拿走5根小棒,还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算式?(5-5=0)

    5-5=0 这个算式中,前面的5表示什么?(我们摆的5根小棒)后面的5表示什么?(拿走5根)得数0表示什么?(都拿走了,还剩0根)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之间说一说。(发现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

    4.游戏活动:玩“青蛙跳水”的游戏,拿5个乒乓球,一盆水,把球往水盆里投,看能投中几个,有几个没投中,(也可先预设自己能投中几个,)再列出相应的算式。

    投中1个,有几个没投中?5-1=4

    投中2个,有几个没投中?5-2=3

    投中3个,有几个没投中?5-3=2

    投中4个,有几个没投中?5-4=1

    投中5个,有几个没投中?5-5=0

    投中0个,有几个没投中?5-0=5

    青蛙跳水的游戏实际上是套圈的铺垫。

    5.课件出示第28页“试一试”(套圈)。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1+3=44-( )=( ) 学生可能出现4-1=3 或 4-3=1

    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个练习,体会加法和减法意义的联系,加减混在一起,也能提高学生兴趣)

    还有其他的可能吗?你能列出算式吗?和同桌说一说。

    6.你们玩过“吹泡泡”游戏吗?课件出示,(吹泡泡)。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幅图, 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再列出算式。

    三、练习应用:

    1.29页第1、2题,可以变换一些形式,比如说:小动物找家;找朋友;摘星星等方式来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29页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培养求异思维。

    可能出现:5=4+1 5=1+4 5=3+2 5=2+3 5=0+5 5=5+0

    5-4=1 5-1=4 5-2=3 5-3=2 5-5=0 5-0=5

    3.29页第4题,有5个小朋友,桌上只有4个杯子,3把勺。差几个杯子?差几把勺?看懂题意,再列算式解决。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得数是0的减法)

    出示:□-□=0,你能说几个?(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题)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尊重和体现编者的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寓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情境创设阶段,通过学生所喜爱的童话故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建立数学模型阶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游戏、思考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手脑并用,自主探索研究,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拓展阶段,注意采用多种有效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2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根据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较熟练进行“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有序的思维

    教学准备:小鸡卡片5张、

    食盘卡片2 张。

    小纸条板书: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继续研究减法问题。

    1、读“小猫吃鱼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2、小组合作。可能有哪些情况,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先想一想,再跟同学说一说,最后把想到的听到的所有减法算式写在本子上。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观察吹泡泡图,从这组连环画里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三、应用实践

    1、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直接完成在书本上)

    2、算一算,指名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你看懂了么?怎么来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小鸡抢食。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小组交流后,独立完成题目。

    4、数学故事。

    (1)小组交流讲述故事 ,发现问题

    (2)小组汇报,提出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小猫吃鱼”这一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四节的内容。加减法是学生学习加减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刚学完5以内的加减以后出现的。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境—— 小猫的一天:从吃早餐到去看好朋友小鸡,再到公园游玩,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也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2、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本课教学引入了“小猫的一天”,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2、联系实际。这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而是应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4、在本节课中,多处让学生通过“说”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自己的语言谈自己的算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也多处用到过渡语是为了使小猫的一天各个环节能够连接。

    三、学法

    (一)编数学故事,激发兴趣。

    首先故事导入,引入了“小猫的一天”的生活情境后,用课件出示小猫吃鱼的图,让学生观察并猜一猜小花猫接下来会怎么做,让学生各抒已见,发挥想象,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并列出相应的算式,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在这一环节里通过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有效地引领学生在看图说算式的数学活动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得课堂教学获得了“激趣”(情感层面)和“感知”(认知层面)的双赢。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自评、他评、师生互评。

    (二)自主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首先,通过过渡语,引入小鸡吃米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其次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小鸡吃米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并用白纸记录下来。最后展示成果。通过开展个人说加减法算式、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加减法算式、评价等数学活动,“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单纯接受的数学知识,而是自身体验的数学成果。当学生所写的加减法算式得到组内同学的认同、全班学生的肯定时,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得到了的激发和巩固。

    又如让学生看淘气吹泡泡图(课件出示),小组内交流观看结果的意见,形成共识。通过学生有目的的交流再结合书中的“试一试”的练习,体会到被减数变化的减法算式的意义。又如,破密码(课件出示)是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

    (三)进行游戏,加强课外延伸。

    由于书上套圈游戏在室内较难组织,因此我把这部分内容换成夹玻璃球游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过渡语:猫妈妈非常疼爱小花猫,有一天它钓了三条鱼,给小花猫当作早餐。(课件出示一盘可口的鱼〈三条〉,一只直流口水的小花猫)。接着教师提问:小花猫接下来会做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你能用算式说明你猜的故事结果吗?在开始就创设“小猫吃鱼”的情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合作,理解新知。

    1、活动1,编故事:

    首先让学生广开思路说说小花猫的故事结果及相应的算式。教师适当给予鼓励肯定的评价。(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

    接着引导学生看书:,书中那只可爱的小花猫是怎样做的呢?谁愿意说一说小猫吃鱼的故事?同时课件相应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

    2、活动2,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首先在这里我设计了过渡语,小花猫吃了早餐后去找它的好朋友小鸡,看到小鸡们在吃早餐。(课件出示5只小鸡和两个盘子)

    接着提问:聪明的小朋友,小花猫会看到什么情况出现呢?请大家动手用学具摆一摆小鸡吃米的情况,边摆边根据课件出示的格式:5=( )+( )、( )–( )=( )来写算式。

    最后用课件演示各种情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3、活动3,自主探索,深化理解

    用过渡语连接到下一个环节:小花猫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轻松过关了,猫妈妈让小花猫到游乐园玩一天,到了游乐园,看到小朋友们正在吹泡泡呢,真漂亮,我们来看看淘气吹的泡泡怎样呢?课件出示四个泡泡图:图1吹了5个泡泡;图2破了1个;图3……

    让学生观察后说图意及相应的算式。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被减数变化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4、活动4,口算能力的训练

    进行玩夹玻璃珠游戏前,先要解密码(课件出示口算题目,正确了能进入下一轮游戏,还能送礼物)这既训练了学生口算能力,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趣味游戏,加强课外延伸

    解密码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夹玻璃珠游戏,其他人观察并计时,游戏做完之后,把过程或结果用数学知识表示出来,记录在纸上,最后学生展示结果。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学习,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四)课堂总结

    先让学生说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说说这节课你的表现如何,其他小朋友呢?通过自评、他评和师生互评,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

    接着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陪着小花猫玩了一天,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还知道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们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数学问题。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大班数学我们的班级教案范例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标记和数字记录班级物品的数量。

    2、主动收拾整理班级的玩具等。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统计表、笔,幼儿学习包《我们的班级》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引导幼儿观察班级的物品、玩具等环境。

    2、统计物品

    统计物品及玩具的数量,并用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归类物品

    引导幼儿思考怎么合理的归类摆放物品。

    4、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用图形画出来。

    5、教师讲解点评幼儿的统计归类。

    活动延伸:

    将统计表放在数学区里让幼儿用统计归类的方法进行其他事物的统计归类,并记录在统计表上。

    活动反思:

    一、背景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我当小学生》中的第二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第一课《我上学了》的延续,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熟悉了校园,在第二课中,继续带领学生了解班级。在了解班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感,同时也为活动天地(一)《装扮教室迎国庆》作了一定的铺垫。

    二、过程描述

    本篇课文,可用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班级,通过实践操作做胸卡、做游戏等,加深学生的体验。通过看看、猜猜照片中的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欢笑声中了解班级的成员,并通过形象的板书,巩固认知。班级胸卡制作好了,可要求学生每天佩戴,让他们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小学生,是一(4)班中的一位成员。

    然后,我们让学生听故事,了解故事中的班主任老师,再让学生回忆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为大家做了些什么?

    大班数学小猴卖桃教案范例


    活动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2、对创编应用题感兴趣,学习创编减法应用题。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一元人民币、购物篮、糖果、水果若干、算是卡片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减法应用题的结构,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难点:自编5以内数的减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1、师幼问好

    2、问答游戏

    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

    1+1=? 2+2=?

    2+3=? 1+4=?

    教师小结:孩子们真厉害啊!刚刚我们算的都是加法题,今天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减法题。

    3、小猴卖桃

    引导幼儿学习2--4的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习创编应用题。

    (1)出示课件,学习2的减法。

    师:猴妈妈有三个猴宝宝。老大拿了两个桃子到市场上去卖,卖掉了一个,老大还剩下几个桃子?(一个)。

    师:小猴子的桃子比原来的多了还是少了?(少了)。

    教师小结:像这种,变少了的题,就要用减法来计算。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应用题,并解答。

    师: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大猴子卖桃子的事情说一遍?

    师:最后剩下几个,不要告诉大家,把大猴子卖桃子的事情编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谁可以?

    师:在小篮子里有很多算式,请你找出能解答这个问题的算式,摆在桌子上。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以内和4以内数的减法,并尝试创编应用题、解答。

    5、游戏;开心购物。

    (1)幼儿分组,介绍游戏规则。

    师:购物组小朋友每人有5元钱,超市组小朋友每人有5件商品。每一元钱可以买到一件商品。购物组的小朋友要用钱买商品,但是不能把钱都花光。超市组的小朋友要卖商品,但不能把商品都卖光。

    幼儿购物,教师指导。

    (2)幼儿介绍自己购物和出售情况,并创编应用题和解答。

    师:购物组(超市组)小朋友,谁来说说自己的购物(出售)情况?可以把它变成一个问题考考超市组(购物组)的小朋友吗?

    师:超市组(购物组)的小朋友可以解答吗?

    (3)引导幼儿发现互补规律。

    师:这里是小朋友购物和出售的算式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四个算式的减数有什么规律?。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得数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减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小。这就是算式中的互补规律。

    6、结束活动

    师:刚才小朋友用钱买的商品。钱上面有很多细菌,活动结束了,咱们和评委老师说再见,回活动室洗洗手。

    活动延伸:

    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巩固练习。

    活动反思:

    利用这次活动足进幼儿的快速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把幼儿带到园内在外面进行游戏。这节课上幼儿的积极性很好还有很好的配合这节课的完成。

    大班数学公开课看电影教案范例


    设计思路: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幼儿园附近的嘉定电影院在重新整修后,经常有儿童电影新片呈现,我们孩子去电影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在与孩子的个别交流中,我发现孩子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对于为什么要买票,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

    特级教师徐苗郎老师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班孩子对序数有了初步的经验,怎么样让孩子运用这种数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于是,我设计了;看电影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序数的经验寻找座位。

    2.在游戏情境中,积累看电影的相关经验。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小剧场看电影。

    1、交流看电影的经验。

    重点提问:电影院的座位可以随便坐吗?为什么?

    小结:电影院的座位是不能随便坐的,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座位,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排,后面的数字表示座位号,每张电影票代表一个座位。

    (二)找座位

    1、发电影票:看看自己的电影票上哪个表示第几排,哪个表示座位号。

    2、看看小剧场有几排座位?

    3、找找你的座位在哪一排?那一个?

    4、检票:验证幼儿的座位,解决幼儿出现的问题。

    (三)看电影

    1.今天看什么电影呢?《小动物上影院》

    2.谁去上影院?(小熊、小猫)

    3.教师提问:

    电影院门口有什么?(单号、双号)

    你们知道什么是单号?什么是双号吗?

    他们该进哪一扇门呢?

    他们该坐在哪个位置?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座位,而且知道了电影院里有单号和双号,搞清楚了单双号,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大班数学公开课分苹果教案范例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整除和有余数除法这两种情况,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有余数除法,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而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不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大班数学优质课剪春教案范例


    大班学习活动:剪;春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 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 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 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1、 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 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 幼儿剪;春

    要求:

    1、 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 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 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 比较;春字

    1、 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 找题目:

    1、 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

    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 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 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学方案范例】相关推荐
    最新:幼儿常规教育教学方案 优秀教案模板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一起看看幼儿常规教育教案!欢迎查阅!幼儿常规教育教案11.知道生活中有...

    最新:小班孝敬教育教学方案 精选教案

    感恩,是我们需要从小就培养并养成习惯的一种优秀美德。那需要怎样把让幼儿知道感恩的重要性呢?一起看看小班孝敬教育教案!欢迎查阅!小班孝敬教育教案1活动意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恩节,虽然这是一个西方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