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教案
  • >导航
  • >大班数学买礼物教案
  • 大班数学买礼物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05

    【www.jk251.com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礼物教案】

    一名优秀的幼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幼儿园的教学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幼儿园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大班数学买礼物教案》,希望您喜欢。

    设计思路:

    新年的脚步悄悄地走向我们,一天我会听到龙龙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到了也纷纷表示也去亲戚家做客了,也买了很多礼物。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购买礼物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的幼儿还可以说出具体的购物过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开了家河马超市,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里亲自体验购物的感受。于是,我就创设了为熊猫奶奶购买礼物的情景,从中既能让幼儿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又能让幼儿了解合理安排钱币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3、购买礼物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活动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问话让学生说一说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几个学生能说出是重阳节,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重阳节,并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能够为家里的老人献上一份爱心。不管是在什么课上,我们都应该有机会教给学生除了科学知识之外的东西:向敬爱老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益虫益鸟等等。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导入环节的两三分钟就能够灌输给学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一方面在以后还要继续坚持多关注,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运算顺序都能够掌握,在计算时,为了便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检查,我要求学生用递等式的形式来计算,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于递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练习课上还要再通过练习题巩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学生没有列竖式的习惯,虽然口算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样练习的正确率就很难保证。我让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这样就简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后的课上应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找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JK251.com延伸阅读

    大班数学照相教案精选篇


    活动意图:

    摄影是一种文化艺术活动,拍照和欣赏照片是幼儿喜欢的一件事,适合于讲述活动。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利用照片发展孩子详细条理完整的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能力,启发她们通过观察,捕捉静态的视图传递动态的信息,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能贯完整并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达内容的多样性。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贯完整并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内容。

    活动难点:由于大班幼儿语言的连贯性还有待加强,所以本活动重点即难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照片﹑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布置照片展览会﹑自制相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要求:;参观时找出那一张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同伴互相讲述,教师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要点。

    (1)我的照片里有谁?

    (2)我和谁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做了一件什么事?。屈,老师.教案.网出处。玩的怎么样?

    三﹑启发引导幼儿讲述各类照片。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四﹑制作班级相册,分享照片故事。

    照片装在一起再加一个封面就做成了一本相册。

    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相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活动反思:

    因为此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积极和投入,师幼互动非常活跃有效。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是他们快乐的情绪得到宣泄,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本活动充分体现了;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大班数学斗智旅行棋教案


    活动目的:

    1、复习9以内的加减,提高幼儿的运算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机智的品质。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大棋谱一张、骰子、操作卡、笔、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都爱下象棋,那你们下过旅行棋吗?我们一起来下棋,来比赛,好吗?

    二、讲解示范行走规则

    幼儿分组,为COCO队和DUDU队。

    掷骰子,按点子数前行。每过一个关口,必须答出其中的题目,答对了继续前进,答错了则后退。

    两队轮流进行,依次闯过各个关口。看哪一队先到目的地。

    三、幼儿闯关

    A填空――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数字、点数

    B虚拟购物――8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花9元钱,你可以买到哪几样东西?

    C趣味换算--帮助幼儿看懂图意,学习简单的换算

    D看图列式――学习连加、连减

    E看图列式――看示意图列出加法或减法题并计算。

    同队的幼儿要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题目。

    (同组幼儿合作完成各关的题目,大家共同作检查,教师作适当的提示)

    到达终点,城堡主人遇到难题了:他把房间的钥匙混在一起了,让我们帮他找出来。

    四、幼儿找钥匙配对

    1、明确找钥匙的规则:如何配对、涂色、做标记

    2、幼儿按规则配对,看看谁找得快又对。

    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 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想融合为价值取向;我在活动中,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摸索到微不足道的教学经验,但还有更多不足。,在诸多方面均需要继续努力。活动实践中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首先,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 ;教 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刚启动,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有趣的棋》这一活动,我一开始就安排他们学会提出问题,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加之教师的问题板的提示,很快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来了。但是在根据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设计活动计划的实施阶段这个 环节不是很理想,这一环节 在今后的活动实践中还要改进措施。但在实践活动中看得出,现在的小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比如在我出示问题板时,如果让学生简单的问题的答案效果肯定就会好些。这是一次还算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学会制定活动计划。学生学会了勇敢自信,学会了团结合作,学会了人际交流,学会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次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不断获得迁移,同学们反映班里的同学;更加关心生活;对各种棋类更感兴趣了、;变得爱动脑筋了、;学习气氛更浓了。这节课留给我很多思考,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仅凭一本教科书去摸索教学思路,它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所做的也算比较成功的一次尝试。带给我更多的是对教育理念的思考。我深深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而课程的展开则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程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及课程与教学的内在统一为学生与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创造出广阔的空间。

    当然,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有趣的棋》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比如,不能调动多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活动范围小,另外学生的实践过程中缺少勇气、懦弱,不能完全放开自己的思路和能力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改进,要真正培养学生勇敢参与实践的能力和信心,让综合实践课题更加生动有兴趣。

    大班数学凑数游戏教案范文


    活动设计背景

    这节课是操作游戏型活动,通过玩游戏,运用已有经验,练习

    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运算能力并能所学知识实际运用。

    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培养幼儿的运算能力。

    2.激发幼儿学习10以内数字加法的兴趣。

    3.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

    难点: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准备

    扑克牌5-6副,并将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示范玩法。

    幼儿分成5人一组玩石头,剪子,布游戏,确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来指定也可以)。

    基本部分: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轮流摸牌,每人摸5张。

    2.从桌上的牌中再翻开5张摆放好。

    3.确定出要凑的数目(如凑10)

    4.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寻找是否有可以凑成;10的牌(用两张或三张牌凑成;10均可)。<.>

    5.由能凑成;10的幼儿出牌,并将凑成;10的牌收为已有;不能凑;10的小朋友可随意出一张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后,再轮流摸牌,将手中的牌补齐始终保持5张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张牌。

    7.根据以上规则继续玩游戏,最后得牌多的为胜。

    结束部分:

    小朋友分组按以上玩法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在家庭或活动区中继续玩此游戏。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属于游戏型活动。这一游戏,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定出要凑的数目,按对幼儿年龄特点,一般从5开始比较合适,以后逐渐增大到10;在游戏中可启发幼儿用多张牌凑出规定的数目如,3和2凑成5,也可用两个2和1凑成5,以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儿的运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这节课也可以做减法游戏,方法与其相反,另外,把这节课用别的教材来讲也可以,如;用各种水果模型来玩也可以,反正,无论用哪种方法来讲,幼儿理解而实际生活中运用每节课所学的内容,才能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关于大班数学数学宫教案的教案推荐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数概念(数的形成、数数、认数字、比较数的大小和数序等)。

    2.训练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几何图形片10张、红黄蓝三色的几何图形板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上有红黑绿三种颜色写的110的数字各一个)、数字牌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师生进入数学宫

    游戏一:做的对有快(复习10以内数的形成、数数)

    1.目测几何图形的个数做动作

    2.添上或去掉1后做动作。如:看到8快图形就做9或7的动作。

    游戏二:踏得对又快(复习10以内的数字、比大小)

    在地上任意放置图形,幼儿按要求找到图形数字,用脚踏上去。老师可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如:踩三角形上红颜色数字;踩比3大、比7小的黑颜色的数字。

    游戏三:排得对又快(复习10以内的数的排列和分类)

    1.按图形的形状不同将数字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按图形的颜色不同将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游戏四:比得对又快(复习10以内数的大小、数序)

    1.每一幼儿胸前挂一数字牌,在乐曲声中找一位好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位幼儿比较数字的大小:数字大的幼儿站着做动作,数字小的幼儿蹲下做动作,数字一样大的幼儿相互拥抱做好朋友。

    2.要求幼儿迅速胸前数字大小依次从大到小排队,做动作走出数学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复习课。其重点放在: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2.提高灵敏性,养成良好的游戏秩序。《纲要》中所说:;幼儿园数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如果单一学习数学,孩子们会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在活动中设计了《数学宫》这个游戏,将加减法应用于数学宫的闯关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增强孩子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整个活动以去《数学宫》的情境贯穿,分成了三个环节:停车,闯关,找礼物。在设计游戏环节的时候,每个环节的要求都不同,注意到了教学内容之间的递进,使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每个一环节也都注意到了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己运算、检查,在与同伴的不断碰撞中,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闯关活动中的第二关:投掷,孩子们能个个参与,自己分组检查投掷结果的对错,使孩子们树立了自我检查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第三关:看谁报得多。活动中运用了抢答的形式,而且提出了说过了不能再说的要求,孩子们又要听好同伴报的算式,还要自己想好抢答的算式,注意力非常集中,在一个数的算式报完后,能主动提出换一个数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游戏中我还把孩子们分成了男队和女队,回答对的孩子手上贴上五角星,游戏结束后检查男队和女队的五角星数量,充分体现了游戏的结果。

    不过在活动中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活动的开始,孩子们开着汽车进活动室,让幼儿按挂在胸口的算式的得数,找停车位停车,我把停车位的数字放在和幼儿视线平行,本来以为这样更适合幼儿,没想到孩子们都着急得停车,把数字都挡住了,而且每个停车位中间间隔不多,孩子们便显得有些挤了。

    接下来的闯关游戏中,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比较突出,由于要求每个孩子都参与游戏,能力强的幼儿都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听清每一关的要求进行游戏,而有些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显得无所事事,只是注意到游戏的过程,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

    最后一个环节;找礼物时,孩子们看到礼物都很兴奋,都着急想去找礼物,好多幼儿就没有听清要求,没有去找得数一样的算式,而是去找一样的算式,这样就找不到礼物,游戏秩序有点混乱。

    大班数学小花被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感知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2、指导生活中的叠放物品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3、愿意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合作时尊重他人的意见。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五种颜色的积木、餐具若干,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引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老师带来了很多积木,我们今天来玩堆积木游戏,你们想玩吗?

    2、通过游戏,初步感知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这是老师堆的积木塔,大家要接受我的过关大考验才能玩游戏哦!教师出示不同颜色或形状搭成的4层积木塔。

    第一关:引导幼儿分别从上至下,从下至上数分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体?如第一层是红色立方体形状的。

    第二关:这一层积木的上面一块和下面一块积木分别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指着中间的一块问)

    第三关:请仔细观察这个积木高塔,记住每一块积木的叠放顺序。然后教师用布把积木塔盖住,让幼儿四人一组回忆积木塔叠放顺序搭出一座一模一样的积木塔。

    3、幼儿展示操作的结果,看一看与老师有什么不同?并请幼儿描述某一块积木的上面和下面分别是什么颜色和什么形状的积木。

    4、通过实际操作引发幼儿发现叠放物品的好处。

    四组变两组,两组的积木合在一起,想办法把这些积木搭起来,思考怎样搭最高。

    活动快结束了,咱们把积木都放回篮子里吧,(教师随意放,结果积木放不下)积木放不下,有什么办法让积木放得下呢?启发孩子叠放整齐。

    5、发散孩子思维,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叠放的。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发现把物品一个一个地叠放在一起就会比较节省空间,同时也很整齐。但叠放时小朋友也要注意哦,有的物品是不能叠放太高的,如家里的陶瓷碗,如果太高容易歪倒,就会把碗打破。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孩子都很感兴趣。从活动中孩子的表现看,孩子对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都很明确,能清楚地分辨从上往下数与从下往上数的位置关系。在这个活动中我还注重一点就是根据我班孩子合作能力比较差这一点,所以我设计的这个活动大多数都是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如在第二个环节的闯关游戏,从4人到8人一组,在第一次游戏时有个别喜欢表现的孩子(钟镇阳、陈朗)不理同组的同伴,自己拿了积木就搭,结果他们组是最后一个完成的,于是我与孩子一起分析了原因,为什么?引导孩子商量着怎样合作完成任务。在后面的两个闯关游戏中孩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商量合作完成任务,而且每一次完成任务后孩子都很有成就感。在最后一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叠放的物品时,孩子们的发言也非常积极,也发现了叠放的好处,如占用的空间少,又美观等。

    从这个活动的效果看,孩子对空间位置都比较熟悉,叠放的物品会比较节省空间,同时也很整齐的道理孩子也懂,如果能把重点放在实践学习如何利用空间位置上,如让孩子摆放积木,让孩子思考怎样摆放可以装得最多,把各种不同大小的玩具放进柜子的那一层最合适等,对我班的孩子挑战性会更大一些。

    大班数学花儿与夹子教案模板


    活动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动手操作,是幼儿最愿意干得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动手操作的恰当运用,将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夹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夹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夹子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绚丽的花儿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来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复习9以内的加减。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花蕊图卡若干、动物卡人手一份(动物卡上面分别贴有9以内的加减算式),规律图表卡、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游戏:花儿变变变。(看算式,算得数,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加减,幼儿按得数在花蕊图卡上夹相同数量的夹子宝宝。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⒈幼儿自由给夹子宝宝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⒉请幼儿按要求给夹子宝宝有规律的排队,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夹子宝宝排序的。

    四、幼儿游戏,复习9以内的加减,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我将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目标和要求定位符合我们班孩子的发展需求, 不足之处是准备的1元和2元的夹子数量应该再多一些,以便让孩子们探索出更多的三个数合起来是10的方法。

    大班数学橘子有几瓣教案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橘子有几瓣》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橘子有几瓣》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橘子有几瓣》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大班数学分饼教案优质文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1、分组活动

    (1)、请每组幼儿将绳子分成同样长的两份。

    (2)、每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用什么办法知道两根是一样长的?

    (3)、请每组幼儿将绳子分成同样长的四份,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2、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教师示范做圆形的等分活动。

    (2)、请幼儿做圆形二等分、四等分的折剪活动

    (3)、请幼儿探索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3、使用幼儿用书。

    活动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探究性学习方式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采用,越来越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设计;分饼这一教学时,我把本节课预设成探究课,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控究,在探究中学习新知识、发展能力。

    本课时内容是北师大新教材第三单元第二课时,这节课首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八戒分3张饼)故事引入,很快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三张饼平均分给四个人,怎么分?教师的提问把专心听故事的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问题上来,唤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饼,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策略(1)先一张一张地分,既把每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4张,3个1/4张也就是3/4张。(2)把三张饼重叠地一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到3张饼的1/4。既3/4张饼。在第一问题的基础上又去解决;九张饼,又该怎样平均分给四个人?这样,学生在教师设置的一个个障碍中去探究真、假、带分数的产生过程,从而获得新知,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学生汇报展示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数学模型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叙述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真分数与假分数以及带分数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学生自己举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反思本课教学,有三点启示和两点不足,启示是:一,创设故事情境要很好的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学任务和发展学生能力是本,是根。再好的故事,也只是为其服务的,别本末倒置。二,要有实践空间。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实践空间。学生只有亲历动手、动口、动脑过程,才能提出属于自己的发现、假设、问题,才能充分验证、得出结论。三,从;独白走向;对话。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传统的教学是;独白式教学,它忠诚于学科,却忽视了学生;体现了权威,却淡化了民主;追求着高效,却忘记了意义。本堂课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很好的解决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是师生在新课程中的成长之路。只有;对话,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不足之处: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活动的空间,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但由于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受时间的制约,往往学生的探究不深入;其次,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语言描述的规范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在数学课堂中应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作为一项基本的能力,良好的习惯来培养。

    大班数学图形宝宝找家教案


    【设计思路】

    幼儿目前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用到图形来描述看到的物体,但是有部分孩子只能用方方的、圆圆的来表示,说不出图形的名称,故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孩子们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让幼儿能够对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分辨。

    因为幼儿已经对图形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次活动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幼儿对于图形的辨别。利用猜一猜的环节,引起幼儿的兴趣;而后进行的找图形游戏,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不同能力给于不同难度的信号,使孩子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活动目标】

    1.正确分辨三角形、方形和圆形的不同特征。

    2.根据老师发出的信号,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三角、方形和圆形若干、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分辨不同的图形

    1.教师用语言描述三种图形,请幼儿来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图形?

    2.说说生活中,你看到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方形的、圆形的?

    二、玩一玩巩固认识图形

    教师将几个大图形放在地上,要求幼儿根据老师发出的信号,进行判断后,走到这个图形面前。如:找找红色的方形、绿色的大圆形

    三、贴一贴给图形宝宝找家

    1.看看、说说画面上有哪些图形,数数各种图形各有几个?

    2.根据形状和大小,把图形宝宝贴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漂亮的格子手绢教案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玩格子的乐趣,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有趣的格子》含反思教案吧。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像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师: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些礼物,看看是什么呢?(出示呈格子状的实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状的?(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放课件1,出现格子)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放课件3,出现格子)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竖线有几条呢?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线,并小结: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放课件4,出现8格)

    师: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6个位置)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

    (播放课件5、6)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棋子先一个一个的出现,再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1.师: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格子?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几格,它是什么样,由几条横线、几条竖线组成的?(播放幻灯片7)

    小结: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你就追到哪儿?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到了。

    2.请幼儿翻到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可反复游戏)

    3.玩格子转转转、棋子蹦蹦跳的游戏。(播放幻灯片8)规则:幼儿的格子和棋子不能动,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棋子,比比谁的速度快。

    四、导入延伸活动: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放课件9,出现12格)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请6个小朋友来当棋子,屏幕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可反复进行几次)

    3.提出游戏要求: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帮我、我帮你。

    五、小结、活动延伸生活中的格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六、结束活动兔子舞除

    活动反思:

    《有趣的格子》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本活动以幼儿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呈格子状为切入口,挖掘有关格子的教育意义。活动共创设了四个大环节,即;观察生活中的格子认识八宫格,在八宫格上找棋子位置,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加大难度,出现九宫格,认识九宫格,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十二宫格,幼儿当棋子,团队配合,在地面大棋谱上抢位置,从中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呈格子状, 感知格子的特点,促进了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接下来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材料准备、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四方面作反思。

    一、围绕主题,有序展开,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棋子这个中心,通过;情境激趣、适时引导、自由探索、集体竞赛这一主线进行展开教学,让幼儿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锻炼。活动利用不同数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复;跑来跑去吸引了幼儿的目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教学安排、活动实施简而有序,教学调控灵活,有足够的思索与探究空间与时间,并能及时获取课堂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达到了预设目标。

    二、从身边选择游戏材料,简而易懂

    我们用常见的瓶盖当棋子,取材简单且环保。八宫格、九宫格图片正反两面来使用,在简单练习中让幼儿掌握快速找到;棋子具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三、在竞赛游戏中,让幼儿加强练习

    大班幼儿获胜心理较强,针对幼儿年龄特征,让孩子在比赛中快速找到棋子的具体位置,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活动最后我安排了一些能充份展示幼儿的机智、体现幼儿合作的游戏,尽量让幼儿在玩中学,大大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四、不足之处

    1.在第四个环节 (幼儿当棋子做游戏),这个环节需要团队配合,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再继续开展,剩下的时间不太充足,应注意调整。

    2.让幼儿完整描述的时间不够多。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很好,但是完整描述的能力有些欠缺,幼儿喜欢实际操作,不善表达,在活动中应该引导孩子多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班数学买礼物教案】相关推荐
    大班美术石头画的故事教案模板

    解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2.能利用石头进行艺术创作。3.体验创作的乐趣。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活动重难点:1、重点:能用毛笔均匀地在石头上涂色。2、难点:利用石头的...

    小班游戏图形宝宝采铺路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目标1.能够让幼儿更清楚的认识一些图形。2.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意识。3.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