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最新科学小实验教案分享9篇
  • 科学小实验教案

    发表时间:2024-04-20

    最新科学小实验教案分享9篇。

    该篇“科学小实验教案”文章是我们从网络上精挑细选的,以下是一些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只有教学教案写的越优秀,所呈现出来教学情况也会更好。

    科学小实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兴趣。

    2、能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新变化。

    【活动准备】

    三原色色板,油画棒、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1、猜猜会有什么变化。

    (1)出示三种色板:红、黄、蓝。说说它们是什么颜色。

    (2)猜一猜把其中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有什么新变化。

    2、小实验:颜色对对碰。

    (1)水彩笔变色:幼儿将红、黄、蓝三种水彩笔中的任意两种颜色画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并记录在纸上。

    (2)颜料变色:用吸管将两种水彩颜料吸到调色盘中,用棉签调和,在记录本上记录发生的变化。

    (3)油画棒变化:幼儿将红、黄、蓝三种油画棒中的任意两种花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并记录。

    3、交流:我的发现。

    (1)请幼儿介绍自己实验中的发现。

    (2)对幼儿的实验记录进行总结。

    (3)引导幼儿发现红和黄合起来是橙色,黄和蓝合起来是绿色,红和蓝合起来是紫色。

    (4)想一想其他颜色对对碰以后会有什么变化呢。

    科学小实验教案(篇2)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先生,多次强调要重视科学实验。许多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科学实验的兴趣和能力应从小培养。因此,我在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幼儿的小实验活动,并对实验的内容、方法、材料、形式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水平,为提高21世纪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实验内容应浅显、丰富、有趣

    (一)由于幼儿认识水平、理解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动作不够灵敏的特点,小实验应选择便于操作、易于理解的内容,让他们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如,用一面小镜子可让幼儿做聚光小实验,用有色透明的塑料唱片做变色游戏等。

    (二)小实验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包括:

    1,动植物生长的实验。如,“切断后的蚯蚓会不会死”、“豆芽为什么会变黄”等。

    2,自然科学现象的观察实验。如,“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等。

    3,生态与环境。如,“小金鱼怎样会死的”(盖上了盖缺氧所致)。

    4,日常生活小实验。如,“怎样辨别生、熟鸡蛋”等。

    (三)小实验是在类似游戏的情景中进行的,对有趣的活动,幼儿能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选择小实验内容时,应注意趣味性。如,“不怕热的小蝌蚪”这一实验,好奇心驱使幼儿去操作、去验证。通过实验,幼儿知道了“小蝌蚪不怕热”的'秘密,也明白了在炎热的夏天里,为什么鱼、虾等动物能照样生活在水中的科学道理。

    二、小实验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小实验的方法也较多,我初步归纳为:

    (一)模拟实验。是指幼儿利用有关材料,模仿自然界中常见现象的实验,在观察、操作中,他们会发现自然界中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如,“小雨滴旅行记”这一课题中,在借助于图片、故事向幼儿介绍有关雨形成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做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边演示边讲解:烧杯里盛上适量的水(江、河、湖、海中有许多的水)——盖上玻璃(象征天空)——放在酒精灯上烧(太阳晒)——水中冒出气体(水变成水蒸气)——遇到玻璃冷却变成水珠(跑到天空中遇到冷空气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小水珠越聚越大,最后变成小水滴落下来(云里的水珠越聚越多,最后往下落,就是下雨。)在这一模拟实验中,幼儿颇为好奇,于是我就为他们准备好的玻璃杯倒些开水,让每个幼儿都将杯子盖上玻璃,提醒他们注意观察。他们发现玻璃上的水蒸气越聚越多,最后变成小水滴往下落,拿起玻璃兴奋地说:“我下雨啦,我下雨啦――”还相互比赛谁下的“雨”大。这一简单的模拟实验,弥补了自然条件下幼儿观察的局限性,从而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封闭实验。是指实验的结果是有限的、唯一的。这是幼儿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实验法,也是进行其他探索活动的基础。我在组织“磁铁的奥秘”的实验中,将各种各样的物品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让幼儿自由选择、摆,过一段时间,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幼儿争着说:有的东西被吸起来了,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我再幼儿把能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引导他们得出结论:是铁就能被吸起来,不是铁就不能吸起来。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磁铁能吸铁。封闭实验是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是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基础。

    (三)系列实验。由于物体内在结构的多样性和外在联系的复杂性,往往一、两个实验活动或短时间内还不能认识事物的全部属性,而需要有相关联的、连续的、由浅入深的、长期的一系列实验活动,这是一种有联属关系的操作探索活动。如:在认识泥土的活动中,首先要让幼儿通过看、闻、捏、压、玩等感性活动,来发现和区别有机土、硬土、沙土、粘土的颜色、颗粒的大小、形状、柔软度、粘性等特点;再通过与糖或盐进行溶解比较实验,认识泥土不溶于水的特性;最后,还要进行泥土作用的实验,将同样的种子种在泥土里和黄沙里,通过观察,得出植物生长离不开泥土的结论。通过这一系列实验活动,幼儿获得了有关土壤的第一手经验,对泥土的种类、特性、作用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四)归纳实验。将形态相似、存在方式基本相同的物品聚集在一起,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出类似物品的共同特征。如:在认识纸的特性的小实验中,我先出示了有一个小窟窿的小纸盒,启发幼儿学做魔术师,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将不同种类同样大小的纸从小窟窿处放入纸盒,再请几位做法不同的幼儿实际操作演示,归纳出纸具有可折叠、易撕碎、易揉、易皱、可捏、可卷等特点;再通过燃烧纸、抱抱纸娃娃、把纸入水中等实验活动,归纳出纸易燃、轻巧、易吸水的特点。通过实验,幼儿认识了纸的共同特性。

    (五)求异实验。是发展幼儿创造力极为重要的方法,幼儿在认识物体特征和属性的基础上,再次摆能物体,寻找出暂时改变物体特性的一种新方法。如:当幼儿认识了“沉与浮”后,要求他们实验、思考,如何使沉下的物品浮上来,浮着的物品沉下去,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他们引出了有关船只和桥的问题,更进一步地实验:分别用薄铝片和泡沫、塑料、木块等做船,来装载放在水里下沉的物品。

    三、小实验材料的非正规性

    幼儿做小实验没有正规的实验室,也没有精密的仪器,材料、设备简单易行。其特点:

    (一)简单。往往是幼儿的玩具或日常用品,如,在雨的形成小实验中,幼儿只用了一个茶杯、一块玻璃和开水,就初步完成了实验的任务。

    (二)数量多。其一是种类多,如,认识磁铁的活动,不仅准备磁铁可吸的物品,而且还准备了许多磁铁吸不起来的木块、布条、泡沫等物品;其二是同种类的多,有时是人手一份,如,认识空气实验中,塑料袋、气球的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三)易操作。便于幼儿拿放、使用。

    (四)安全。小实验材料一般选择无毒、卫生、钝角、稍大的物体,以确保幼儿的绝对安全。

    四、小实验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变

    由于实验内容、目的要求以及时间的不同,小实验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

    (一)集体实验。是指教师和幼儿共同操作,完成一个实验课题或每个幼儿都同时实验一个课题。

    (二)分组实验。一个小组或一个桌子上的幼儿共同做一个小实验,小组间的实验内容可相同或不同。

    (三)个别实验。是指请一个幼儿做实验,其他幼儿观察,是个别幼儿的单独实验活动。其中单独实验,常是个别幼儿偶发性的实验,时间、地点不固定,是在科学室、自然角或其它地方进行的,是个别幼儿探索活动中的即兴实验。教师在组织实验活动时,要灵活采用多种组织形式,以激发幼儿实验的兴趣。

    总之,在小实验活动中,既要向幼儿提出操作的规则和要求,又不过于要求他们拘泥于规则和要求,以免影响他们的实验兴趣。要给幼儿充裕的时间,适当的指导,让他们在小实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丰富知识,扩大眼界,培养起实验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今后攀登科学高峰奠定基础。

    科学小实验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发现筷子、勺子、吸铁石能从米中取出小铁珠,感受吸铁石给米中取物带来的方便。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萌发进一步探索吸铁石的秘密的欲望。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撒一些米,在米中混合一些小铁珠。

    2、每组准备一份取物的工具,有筷子、勺子和吸铁石。分别放置在小篮子里。再准备每组一个空盆子。

    3、教师准备二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天晚上,有一只老鼠出来偷吃米,还把许多的小铁珠打翻在米缸里了。米和小铁珠混在一起。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把小铁珠取出来吗?

    幼儿自由说说取小铁珠的方法。

    二、提供工具,让幼儿说说都有什么工具。

    1、出示:筷子、勺子、吸铁石,猜一猜,这些工具能把小铁珠取出来吗?

    2、出示统计表(一),介绍记录方法(在表格中第一格打勾和叉)。

    三、探索:

    1、老师说明要求:每人选一样工具,把取出来的小铁珠放在空盆子里。换工具时要把原来的工具放好,注意不要把米弄出来。取出小铁珠后想一想: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取出来的?

    2、幼儿开始取物,并记录(记录在相应工具后面第二格,打勾和叉)

    请幼儿说说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取的?和你猜想的是不是一样?

    3、什么工具取回形针又快又方便?幼儿自由地说说。

    四、取铁珠比赛。

    1、每人取一样工具,不能换工具,又快又好地取小铁珠,在老师规定的时间看谁取的小铁珠多,老师喊停必须停下来,否则算犯规。

    2、记录结果,数小铁珠的个数,在记录(二)中填写。

    3、得出结论:取米中的小铁珠用吸铁石又快又方便。

    【活动延伸】

    吸铁石有这么大的本领,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呢?我们下次再来讨论。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小实验教案(篇4)

    一、活动分析。

    本次活动是幼儿在玩水过程中了解物质沉浮现象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因此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能动手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玻璃球浮起来,难点是:学习合作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动手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玻璃球浮起来,进一步感知沉浮。

    2、初步尝试小组合作记录实验结果。

    3、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玻璃球、一次性盘子、一次性杯子、牛奶盒、篮子、小方砖、一次性碗、套筒、鲍鱼壳、橡皮擦,它们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下沉。

    2、大脸盆、钢化玻璃缸、干毛巾、笔。

    3、幼儿记录表(小)、教师记录表范例(大)。

    四、活动过程。

    1、出示玻璃球引入,提出问题激发幼儿思考、设想。

    师(出示玻璃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个玻璃球放进水缸里,它会怎么样?是沉下去呢?还是会浮上来?”(幼儿讨论)

    师:有人说浮起来,有人说沉下去,到底是怎么样呢?请一个小朋友来将它放下去,大家来看一看。

    师: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沉下去吗?

    2、抛出问题,引发讨论。

    师:小朋友看到,玻璃球一下就沉下去了,请你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它浮起来呢?(鼓励孩子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并给予他们时间和机会)

    3、幼儿进行实验。

    第一次操作,初步感知。

    (1)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大家可以试一试,在试之前,老师有提几点要求:

    ①同一张桌子的小朋友为一组,轻声说话,材料轮着试一试。

    ② 玩的时候,小心别把水洒到地上。

    ③ 多用几种材料试试看,记住哪些方法可以使玻璃球浮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与指导。

    放手让幼儿进行尝试。发现好的方法的给予肯定,实验失败的幼儿适时进行干预引导。

    第二次操作,尝试记录

    ①出示记录表,并讲解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让玻璃球浮起来了,用什么方法记录呢。老师设计了一张记录表,小朋友一起看看里面有哪些符号,记录什么。

    ②幼儿第二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重点观察幼儿的小组合作记录情况及是否真实的记录。

    4、小组介绍记录情况并验证。

    ①请一组的幼儿介绍本组的记录情况,并当场进行验证,从中表扬小组幼儿的团结协作和真实的记录。

    ②教师作简要小结。

    5、张贴记录表互相交流,收拾材料。

    科学小实验教案(篇5)

    科学小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性强,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幼儿可通过对材料的操作、观察、比较、分析,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中发现或推断事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因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小班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幼儿园通常将科学小实验活动安排在中、大班开展,小班幼儿是否适宜开展这类活动呢?通过实践探索和案例分析,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提供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材料,科学小实验活动也能在小班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小班幼儿关注事物表象——材料应有助于凸显科学现象

    小班幼儿的观察水平较低,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对多种材料的比较探究和细致观察有困难,不善于整体或多角度地去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因此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应简单、直观、有趣,以引发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饶有兴趣地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

    在小实验“不塌的纸桥”中,教师提供了不同厚薄、折叠成不同形状的纸张,让幼儿用纸与积木配合搭成一座桥,并往“桥”上放物品,比较哪种纸桥抗塌的力最大。由于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且各种材料所引发的科学现象差异不够明显,致使幼儿不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只知胡乱堆放,几乎没有察觉纸的厚薄、折叠形状与所放物品多少之间的关系。正因这些材料及其蕴含的科学现象超出了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理解水平,他们很快转移注意,玩起了搭积木、折纸飞机等与实验无关的游戏。

    而在小实验“吹气袋”中,幼儿则表现出不同的兴趣与行为。教师将吸管伸入小号保鲜袋中,再用橡皮筋扎紧袋口,使袋子与吸管的衔接处密封。幼儿通过吸管往袋中吹气,袋子因充气而膨胀、因漏气而干瘪的现象十分明显,幼儿很感兴趣。他们一会儿吹气,一会儿放气,一会儿比谁的袋子鼓,一会儿往空中抛接。凸显的科学现象引发了幼儿反复操作与观察的兴趣,使幼儿感知了空气的存在,并体验到了空气的多少与袋子大小间的关系。

    二、小班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材料应注重生活性

    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幼儿新经验的获得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已有经验的状况影响着幼儿当前探究的兴趣、注意力和持续性,园长之友《小班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由于幼儿科学知识经验贫乏,因此小班科学小实验材料应来源于幼儿生活,使幼儿的探究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并能在生活中持续探究,以有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

    如在小实验“玩玩变变”中,教师以醋、碘酒等为主要实验材料。醋遇苏打粉会变出“会冒泡的水”,用醋浸泡鹌鹑蛋会变出“没壳的蛋”,等等;碘酒遇糨糊会变出“蓝色的画”,用碘酒涂抹地瓜雕刻的“小人”会变出“蓝色小人”等。这些小实验的`主要材料都是幼儿熟悉的,因此他们备感亲切,不仅敢大胆操作,而且惊异于这些日常用品能产生那么多有趣的变化,探索兴趣油然而生。许多幼儿回到家中还准备同样的材料,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因此来自生活的科学小实验有助于小班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促使他们建构新经验。

    三、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材料应突出操作性

    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一旦离开操作,他们的注意和思维就会发生转移。因此,小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应更多地选择操作性强的材料,从而支持幼儿持续地感知操作与现象变化间的关系,实现教育目标。

    如在小实验“变大变小”中,教师起先让幼儿通过观察镜子的凹面、凸面来感知物体成像的变化,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万花筒来感受图案变化的多样性,但幼儿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这个活动主要通过观察来感知,操作动作单一,对小班幼儿来说缺乏趣味性。而在小实验“搅泡泡”中,幼儿可以不断重复舀、倒、搅、看等动作,他们不时地用勺往水中加洗洁精,用搅拌棍搅拌,同时可以直接观察到泡泡的变化。看到物体随着操作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幼儿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主动要求增添材料,并兴奋地宣告自己的发现,等等,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小班幼儿自我意识正在发展——材料应人手一份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因物品的归属问题引发争执。这提示我们为小班幼儿提供实验材料应人手一份,使幼儿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操作和观察上。

    如在小实验“盐不见了”中,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一套玻璃杯、搅拌器,但没有提供人手一份盐,结果幼儿都想把盐罐占为己有。在教师多次引导下,幼儿才同意将盐罐放在桌子中间共同使用,但仍出现“抢盐”现象。此时,幼儿的注意力完全在“占有”上,根本不去关注“盐不见了”这一现象。材料的公用成了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干扰因素。

    在小实验“会变色的胸牌”中,因“溶液”是共用的,幼儿在操作中也出现了争抢现象,导致三种不同“溶液”混用,影响了实验效果。为此,教师作了调整,将三只小瓶子用透明胶捆成一排,分别装入这三种“溶液”,并贴上不同的颜色标志加以区分,棉签也贴上与瓶子颜色对应的标志。由于每个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神奇的水”和棉签,不仅解决了“争抢”问题,也避免了因混用棉签而影响实验效果的现象。

    五、小班幼儿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薄弱——材料须作细致处理

    由于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安全意识淡薄,教师需要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材料作更细致的安全处理或选择替代品,以确保幼儿的安全,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

    在小实验“神奇的镜子”中,教师特意选择包有光滑外边的镜子;在小实验“变色的水”中,教师选用有橡胶头的滴管;在小实验“我做汽水”中,为避免幼儿喝“水”,教师不用吸管作搅拌棒,而用塑料棍或筷子;在小实验“搅泡泡”中,教师选择的透明鱼缸或透明塑料罐厚重、矮胖,以免碰碎、碰翻,教师还在搅拌棒的两端做明显标志,帮助幼儿区分手握处与搅拌处,以免手指直接接触溶液,等等。

    在幼儿操作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及时排除,使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自主有序地开展实验活动。

    总之,适宜的材料是引发小班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还应以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们感受操作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

    科学小实验教案(篇6)

    一、莱博瑞幼儿园科学小实验:针筒水压机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水流动的速度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二)技能目标:

    1、幼儿通过对针筒水压机的安装,锻炼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的发展。

    2、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增强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探索要点:怎样才能让水流变快、变慢;探索路径:出示两个针管,问这两个材料怎样做实验(幼儿分散回答)问:怎样才可以让小针管里的水到大针管里。(引导说出胶皮管);兴趣点:水从针筒流到另一个针筒里;重点:水流动的速度跟压力的大小有关;难点:幼儿使用针管的方法、用胶皮管连接两个针管。

    四、准备材料:

    (一)幼儿材料:注射器2个、胶皮管1根、色素

    五、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以前做的小实验吗?(复习操作过程、原理)

    2、出示本节课所需材料。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材料宝宝怎样和我们一起做实验。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感知材料

    教师出示注射器,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在哪里见过,那么跟医生用的打针的注射器有什么不同,如:没有针头。

    教师再出示胶皮管,请幼儿摸一摸,说说它能干些什么?出示色素(注:提示幼儿色素的安全性)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先将色素调成色素水,在把一个注射器里吸入色素水,然后连接胶皮管,在胶皮管的另一边连接没有吸色素水的注射器。

    3、总结:当推动针同时,我们给水一个压力,水是液体的,遇到压力后就会向另一个方向流动,压力越大,流的越快,压力越小流的越慢。

    (三)互动课堂

    请幼儿先自由推动活塞,然后等幼儿熟练操作后,进行比赛,看看谁的流动得快。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当推动针同时,我们给水一个压力,水是液体的,遇到压力后就会向另一个方向流动,压力越大,流的越快,压力越小流的越慢。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1)水是什么状态的?(液态)

    (2)水遇到针筒给的压力时发生什么现象?(流动)(3)要想让水流的快,可以怎么做?(给它一个较大的压力

    3、作品展评

    (1)请幼儿到前面给其他幼儿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压机是怎样工作的,并简单说一说原理。

    (2)上节课家庭实验室的活动内容,溶解实验,将结果与其他幼儿分享,教师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

    (五)总结延伸

    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在两个针筒里注入不同颜色的水,推动针筒,观察现象,并请家长帮忙记录下来。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科学小实验教案(篇7)

    导语:

    科学实验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一篇中班科学溶解小实验的教案,并对实验进行反思,以便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名称】:观察固体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

    1.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 让幼儿了解固体溶解的过程。

    3.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实验材料】:

    1. 透明的玻璃杯/塑料杯。

    2. 淡盐水。

    3. 砂糖。

    4. 小勺。

    5. 实验纸。

    6. 彩笔。

    【实验步骤】:

    1. 导入环节

    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固体溶解的概念,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吗?”

    2. 实验准备

    将透明的玻璃杯/塑料杯准备好,并分发给每个小组一杯。在每个杯子里加入适量的淡盐水。

    3. 实验操作

    a. 老师示范:取一小勺砂糖,慢慢倒入杯中,观察砂糖的溶解过程。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图画。

    b. 鼓励幼儿动手实验:每个小组成员依次取一小勺砂糖,倒入杯中,观察砂糖的溶解过程,并向老师汇报观察结果。

    c. 结论:让幼儿口头表达,总结实验结果,回答问题:“你觉得为什么砂糖可以溶解在水中?”

    4. 实验纪录

    教师分发实验纸和彩笔,让幼儿将实验过程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简单的文字说明。

    5. 实验展示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反思】:

    这次实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固体溶解有了直观的认识,实验结果也较为清晰。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1. 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提出更多关于溶解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2. 实验准备:透明杯子的使用可以更好地观察溶解过程,但可能有一些幼儿因为杯子不够大或太重而操作不便。可以准备一些适合幼儿使用的塑料小杯。

    3. 实验操作:可以引导幼儿们围绕砂糖的颗粒大小、溶解速度等方面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4. 结论:可以通过提出更多关于砂糖溶解的问题,引导幼儿们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同时,也可以给出简单的科学解释,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5. 实验纪录和展示:可以让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如拍照、录像等,以便更好地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家长。同时,也可以让幼儿们从其他方面分享实验结果,如用手势、表演等形式。

    通过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让幼儿们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实验可以作为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让他们对科学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科学小实验教案(篇8)

    北方的冬天,到处充满着寒意。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也挡不住小朋友们对冬天的热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车等等,玩的不亦乐乎。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冬季”这个季节。探索“冰”的奥秘。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水宝宝。你们知道水宝宝在什么时候会变成冰宝宝吗?

    1、幼儿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自选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4、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冰灯。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求职欲望。

    科学小实验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体验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的乐趣。

    2.懂得做客时要有礼貌。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会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对他人有礼貌。

    活动难点:

    会在不同的情景下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会说简单的礼貌用语。

    物质准备

    《熊猫的客人》课件、动物王国场景、茶具、玩具、自制食物、图书若干、小熊猫头饰、小兔头饰、小狗头饰、小狐狸头饰、小象头饰、铃鼓等

    活动过程

    一、汲取导入:

    1.猜谜语已发幼儿兴趣,引出故事情节。

    今天有个小动物搬新家了,想要请它的好朋友去它家做客,小朋友们猜猜它是谁?它的身体白胖白胖的;它有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它最喜欢吃竹子。

    2.播放PPT,幼儿欣赏故事《熊猫的客人》

    小朋友们真聪明,它就是小熊猫,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都邀请谁来做客了?

    二、情境体验:

    1.回忆《熊猫的客人》故事情景。

    (1)熊猫请谁去做客?幼儿:小白兔、小黑熊

    (2)小白兔和小黑熊你喜欢谁?为什么?小结:小白兔真有礼貌,小黑熊没礼貌。

    2.模仿故事情节,加深幼儿对礼貌用语的记忆。

    师:张老师把小熊猫和小白兔请来了(出示熊猫、白兔头饰),现在张老师变成小熊猫邀请小兔子们来我家做客,小兔子们应该怎样做?

    引导幼儿多说礼貌用语:

    小白兔(幼儿):笃笃笃(敲门声)...

    小熊猫(老师):请问是哪位?

    小白兔(幼儿):我是小白兔

    小熊猫(老师):小白兔,你好,请进

    小白兔(幼儿):熊猫,你好

    小熊猫(老师):小白兔,请坐...

    小白兔(幼儿):熊猫,再见,明天请你到我家玩儿。

    小熊猫(老师):小白兔,再见,我一定回去的。

    总结礼貌用语的运用

    师:刚才我们都怎样做客的?轻轻的敲门、互相问好、谢谢、再见等等小朋友们都非常有礼貌。

    组织幼儿去动物王国做客

    (1)场景介绍:

    在动物王国里,小动物们都搬新家了,想邀请小朋友们去他们家做客一起庆祝搬家的喜悦。小狗、小白兔、小熊猫、小象、小狐狸都发出了邀请函,他们都准备了自己喜欢的图书、玩具、没事等在家等着小朋友们去做客呢!小狗家:备有桌椅、茶具、图书柜等;小白兔家:备有桌椅、茶具、披萨等食物;小象家:备有桌椅、茶具、烤箱、烤面包等;小熊猫家:备有桌椅、茶具、图书柜、手偶等;小狐狸家:备有桌椅、茶具、娃娃、玩偶等。

    (2)角色介绍

    活泼可爱的小狗、热情的小白兔、友好互助的小象、热情好客的小熊猫、

    温暖的小狐狸

    (3)小朋友做客

    师:“终于到达动物王国了,小动物们一定在等我们,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幼儿:“准备好了”

    师:“我们要像小白兔一样要礼貌的去做客噢”

    幼儿分别选择自己想去的小动物家做客。

    三、梳理提升:

    教师:“今天我们去动物王国做客,非常的开心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并且学会了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会说“你好”“谢谢”“请”“再见”等礼貌用语,以后我们也可以像今天这样邀请你的好朋友来你家做客,或着有礼貌的去别人家做客,让我们在一起玩的更开心去认识更多的好朋友!”

    活动延伸:

    幼儿在娃娃家进行我做小主人的游戏,体验角色互换后的感受,充分感受怎样做好小主人、小客人等角色,并以礼待人,互相有爱。

    活动总结

    角色游戏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经验的游戏,生活经验越丰富,孩子在游戏中就越积极,角色扮演越逼真,情节越丰富,角色间的关系越密切,孩子们自然玩得更开心。围绕本次活动的目标与重难点我主要由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1.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做客的愿望,指知道怎样去做客。

    2.情景回忆,幼儿扮演有礼貌的小兔子与老师现场体验怎样做客,突出礼貌用语的关键词,帮助幼儿巩固礼貌用语的用法。

    3.情境体验,通过模拟动物王国情景,激发幼儿喜欢模仿、愿意模仿做客的愿望,让幼儿通过实践,加上前景累计的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下去体验做客的快乐,强化幼儿的礼貌用语意识和行为。让游戏成为生活的一个再现,引导幼儿应该怎样招待小客人,到了生活中,如果真的遇到有小客人来家做客时会表现的很从容,这也是生活行为的预设。

    【最新科学小实验教案分享9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