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圆的认识教案十三篇
  • 圆的认识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01

    圆的认识教案十三篇。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你不妨看看圆的认识教案十三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圆的认识教案【篇1】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多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验证。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个别学生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圆的认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建立初步倍的概念。

    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大家能否经得起我的考验,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题目要求。(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师:如果2只鸟看成一份,有2份,我们可以说是个()呢?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

    师:你是怎么数的?哦!原来这里有不同种类的萝卜。你们认识它们吗?(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

    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根据学生描述老师在黑板上粘贴萝卜)

    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边说边圈)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谁来圈一圈。

    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也是3个2根。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自主说一说、圈一圈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胡萝卜2根1份,白萝卜有这样的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3、教师出示课件: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7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7倍。以此来提问,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8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你发现了什么?白萝卜有几个2根,它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4、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此时,胡萝卜有几根,现在红萝卜是白萝卜的几倍?(2倍)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可以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哦!

    请生演示。

    师:同样都是胡萝卜,都在和红萝卜来比较,红萝卜的根数没有变化,为什么倍数不一样呢?同学们想一想。

    生……

    师小结:因为胡萝卜的根数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我们比的标准发生变化,刚才是2根胡萝卜一份,现在是3根一份,标准变了,倍数也就发生了变化。

    圆的认识教案【篇3】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海边拾贝壳,大家看!(出示情境图)这是同学们拾贝壳的情况。

    学生交流:王丁拾了3个贝壳,李飞拾了6个贝壳,刘林拾了8个贝壳,丁明拾了9个贝壳,王晶拾了4个贝壳,林杰拾了18个贝壳。

    3、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1、认识“倍”

    解决问题: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我们先来看王丁和李飞拾贝壳的情况。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王丁拾的贝壳数少,李飞拾的贝壳数多。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来画图看一看,王丁拾了几只?我们用三角形表示。李飞拾了几只?我们用圆形表示。

    师画图:

    王丁:△△△

    李飞:○○○○○○

    看图想一想,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交流:李飞的正好是王丁的2份。

    大家看,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的数量相当于几个王丁拾的?(2个)

    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李飞拾的只数是2个王丁拾的那么多呢?(学生在图上表示)

    为什么把3只分为一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交流)

    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表示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明6只里面正好有2个3只,也可以这样说:6是3的2倍。(板书:6是3的2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胆猜一猜,还有谁是谁的2倍?

    (学生猜测后,假如学生举例:8是4的2倍,就让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只要能说出“8里面有2个4”就可以了。)

    8到底是不是4的2倍呢,我们在本上画一画、圈一圈。

    (学生画图后交流:为什么4个4个圈?)

    谁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学会举例并要说出是怎样想的)

    猜12是4的几倍?说明理由。(学生猜测后画图验证)

    12是4的几倍?其实也就是看看12里面有几个4。

    猜20是5的几倍?说明理由。36是6的几倍?72是8的几倍?……

    咦,大家怎么说得这么快?

    (学生交流得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看这个数中有几个另一个数,可以用除法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会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了。(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解决其余的问题。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收获?

    圆的认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师问:2 × 3表示什么?你能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图、三角图等表示出来吗?请你在答题纸上画出来,看谁表示得最清楚,画得又快又对!

    同学们,小动物们今天要召开森林运动会了,小红、小丽和小明打算去那看一看,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跟随小红、小丽和小明去森林运动会玩一玩吧!刚一进运动会的会场,小红、小丽和小明就被会场门口漂亮的花坛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仔细观察蓝花和黄花,请你比较一下这两种花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生自由发言。

    预设二:

    学生没有说到:“黄花是蓝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黄花是蓝花的3倍”进行引导)

    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1、认识“倍”

    师:蓝花有2朵,我们把这2朵蓝花看成一份,问: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请动手用表示花的颜色的小棍摆一摆,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黄花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

    师:把这2朵蓝花看成一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师板书,学生学说。

    师: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请你象刚才摆蓝花和黄花那样,用小棍摆出蓝花和红花来,摆完后同桌俩人讨论一下: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

    谁能告诉我,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

    师:在蓝花的后面添上2朵。谁能告诉我,现在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

    师:同学们,在刚才摆一摆的过程中,你对倍认识了吗?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倍的?

    课堂练习:

    师:看大家这么聪明,我想邀请你们玩闯关游戏,敢试一试吗?

    小鸡3只是一份,小鸭有( )个3只,

    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 )倍。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运动会的现场吧!请你认真观察一下来参加运动会的小动物都有谁?并说出有多少?指名回答

    师:谁能根据小动物的数量用这样的话来说一说小动物之间的倍数关系?

    的只数是( )的( )倍。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作业安排:

    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

    圆的认识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角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难: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突破方法: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学用具:活动角和自制折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二、学习新课

    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书:直角90度

    (2)复习题图中哪个角是直角?根据什么?

    (3)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Jk251.coM

    (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板书)

    (5)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6)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7)右面图形哪个是平角?

    引导学生明确:图①是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

    也就不是平角;图②是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有一个端点,所以它是平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师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再将角的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过180……

    2、学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同样把角的一条边向左、有移动,观察移动后角的大小。

    3、通过操作,移动角的一条边后,这些角的度数与90度角相比,你可以分成几类?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师明确指出并板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问: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

    圆的认识教案【篇6】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2、5个3、3个5。

    3.思考:

    (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

    (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

    (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板书:几个几几的几倍

    (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称之为“标准量”,及时板书。

    (4)即时练习: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

    从图中看出,( )的只数是( )只数的( )倍,( )是一份的量(标准量)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实物带有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需要从感受中获得感性积累,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上述片段中,从几个几过渡到倍的语言表征,让学生经历从对生活中具体实物量的比较中抽象出倍的过程。再让学生自主发现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形成对新知的巩固与运用,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即时练习既是对新知学习进行简单反馈,同时让学生感受到“1份”的标准不管是在哪一行,都不会影响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关系,要明析谁是“1份”的标准量是关键。

    4.动手摆一摆,体会“倍”的关系。(课件出示)

    (1)教师在黑板第一行摆5根小棒,出示小精灵的要求,请学生在第二行中摆出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4倍。(指名上黑板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操作。)

    (2)评价。用笔圈一圈是不是4个5,说一说这是以什么为标准量。

    (3)变式练习。

    提问:如果要使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3倍,应该摆几个几?5倍呢?……

    (4)检验。示范演示,用笔圈出3个5,或5个5,让学生指出以什么为标准量。(体会标准量的唯一性:“第一行的5根小棒”)

    【设计意图】“1份”标准不变,倍数发生变化,比较量也在发生变化,强化标准量的唯一性。逐步解开“倍数关系”的种种类型。在这个片段中,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实。

    5.游戏:拍一拍,深化“倍”的理解。

    (1)教师拍2下,请学生拍出2的3倍。想想怎样体现2的3倍,让别人能听出3个2来?(每拍1个2,中间停顿一下。)

    (2)教师拍3下,请学生拍出3的4倍。

    【设计意图】游戏向来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通过拍一拍让学生对倍的理解实现了从形到声的过渡,赋予学生对“倍”知识多方面立体的感知,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圈一圈说一说。课件出示

    师:还可以怎么说?(是的2倍)

    思考:是的2倍,是的2倍,都是2倍,为什么和的数量不一样呢?(标准量不一样。)

    【设计意图】以图片呈现,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以表象建立概念。从起初的“1份数不变,几份数变化”到“1份数变化,几份数不变”两个层次的推进,让学生体会“标准量”在变与不变比较中,强化概念的形成过程。

    2.想一想,说一说

    相同的图形没有放在一起,你还能看出它们的倍数关系吗?你是怎么想的?(找到其中的规律,渗透比例思想,并用苹果的总数与梨的总数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 )是( )的几倍。

    3.填一填

    图没了,你还会填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是3的( )倍。(因为6里面有2个3。)

    18是6的( )倍。

    ( )是5的2倍。

    4.画一画

    要求:画和,画出你想研究的倍数关系。

    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①( )是( )的1倍。

    ②( )是( )的2倍。

    ③( )是( )的( )倍。

    5.反馈交流。平台展示学生作品

    ①理解:两个量之间1倍的关系。

    ②分析:相同的2倍,的个数和有什么不同?

    ③感悟:一个量是另一量几倍的关系时,辨析“标准量”和“比较量”的关系。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与思维性的提升。第1题通过排列整齐的分类图形,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体会标准量不一样,即使倍数相同,结果也是不同的;第2题物体穿插摆置,但又有规律,渗透了比例思想,可以从一组物体数量中,也可以从整体数量中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并可以互相检验;第3题脱离了形象物体的参照,抽象成数字,从感性提升到理性;第4题答案不唯一,让学生思维进行拓展,通过练习,沟通“倍”的概念与乘法意义之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倍概念的知识链。

    6.有关“倍”的小故事:“成倍增长”

    师:“倍”不仅可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的威力也是无比的。不信,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故事的名字叫《智者的工钱》。

    引导学生具体看一看第1天、第2天、第10天、第20天、第28天的钱数变化,感受钱增长速度之快。

    ①列数据,摆事实:如果这个月是二十八天,就是一百三十万元;如果这个月是三十一天,就是一千零四十万元。(最后三天多出了900多万元。)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②明道理,深思考:我们感兴趣的不是这个近乎无聊的故事,而是最后三天居然能够产出如此多的钱。也就是说,当一个事物到了成倍增长的时候,越是到最后,其威力是令人瞠目结舌。

    ③好习惯,倍成长:当我们已经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比如: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等)而这种好的习惯又能带给我们好处时,他所带给我们的益处是源源不断的!

    【设计意图】将倍的知识渗透于故事中,将故事的道理渗透于生活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倍的威力,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一生的作用: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将枯燥的德育教育赋予新的生命力,在若有所思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味无穷。

    圆的认识教案【篇7】

    教学目标:

    认识小数。

    2。让学生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亲历小数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并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察图片说一说这几种水果的价钱有什么区别?你能分一下累吗?

    师:分成的两类有什么区别?你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二、学习新知

    (一)什么叫小数

    1、像2.09 1.45 5.2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中间的“。”叫小数点。

    (二)小数的组成

    2、你能根据图片中的内容说一说小数有那几部分组成吗?

    小数点、小数部分。

    三、课堂练习

    找出下面数中的小数

    0.23 16 7.4 12.8 590 247.90 0.36

    四、课堂小结 评论

    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请你试着写一个小数。

    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平时逛超市有购物经验,他们对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在这节课中,我感觉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中我虽然努力放手,让学生多自主学习,但有时当学生说不出来,还会急于讲述,“放”得还不够。主要用的不是本班学生对学生了解不够,怕出问题。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他们很善于观察生活,教师应把学生的生活当宝贵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已有认知引导新知。课堂上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师生、生生间的共同探讨交流、讨论、才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圆的认识教案【篇8】

    一、明确目标,揭示课题:

    1、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内容吗?为什么要在现在复习数的认识?(板书:梳理、巩固、知新、准备…)那我们就带着这几个目标,进入今天的总复习(板书课题:数的认识总复习)

    二、知识回顾、梳理:

    1、回顾知识:

    提问:六年中,你学过哪些数呢?你理解这些数吗?这些数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前面我们布置同学们回家自己进行复习,并将一些知识点作一些摘录,下面我们就分组进行交流。(明确交流方法)

    2、整数、自然数、负数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指名汇报:谁来先说说你对负数的了解?

    负数:你能举几个学过的负数的例子吗?这些负数有什么特点啊?什么地方使用负数?(板书:负数<0)

    自然数:能说完吗?

    整数:能举几个学过的负数的例子吗?还有不同形式的整数吗?

    整数

    自然数:0、1、2、3……

    负整数<0

    (指正:我们在五年级学的负数严格地说是负整数。板书关系)

    3、分数、小数、百分数知识回顾、梳理:

    接下来你想说说什么数?(学生自由回答)

    分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了解?你能举几个分数的例子吗?这些分数都表示什么意义呢?

    小数:对于小数,你有那些了解?你能举几个小数的例子吗?这些小数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百分数:谁来说说百分数?

    谈话:这些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板书出)

    4、练习“练习与实践”1:

    提问: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这条直线上的一些点,你能用数表示出来吗?根据作业纸上的要求,在作业纸上写一写。(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

    提问:这里哪些数是整数?直线两端无限延长,我们所学过的整数都能找到它对应的点吗?这些分数你是怎么填的?分母为什么都是4呢?虽然它们分母都是4,但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我们所学过的分数都能找到它对应的点吗?(所以可以看出,分数和整数也是有联系的)这些小数你又是这样填的?

    三、深化联系:

    合作交流:刚才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了我们所学的各种数,整理了一下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关数的知识学到这儿就结束了吗?关于这些数,还有很多的知识,它们之间还有不少联系。一起看到作业纸,同桌商量,共同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

    1、还记得数位顺序表吗?将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并思考:整数、小数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举个例子说一说。

    2、你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分数、百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3、你还记得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呢?你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说明小数的性质吗?举个例子试试看!

    小结:同学们真棒,能有条理地回忆出这么多有关数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基础练习:

    1、填空:

    1一天,沈阳市的最低气温市零下7摄氏度,记作( )℃;上海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 )℃。

    2自然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

    30.8的计数单位是( ),它是由(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的。将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4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就成了假分数。

    5十个( )是一万,( )个0.001是0.1,1000个十分之一是( )。

    6如果把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2、判断:

    1、自然数中没有最大的,也没有最小的。 ( )

    2、比45大,比49小的整数只有三个;比0.5大,比0.9小的小数也只有三个。( )

    3、4和0.25互为倒数。 ( )

    4、一袋白糖重50%千克,吃掉了千克,还剩0.3千克。 ( )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校对,并对习题作适当延伸。

    五、拓展练习:

    1、 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你能用不同类型的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吗?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表示方法。

    提问:如果将题目要求改成: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平方米,你能用不同类型的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吗?

    指名回答,交流:改后百分数真的不能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分数呢?通过这道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深化各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圆的认识教案【篇9】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时、分的认识,间隔月、日的认识。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方面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不易理解。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体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交流对时间的`感受情况,另一方面设计一些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法与学法:

    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

    自主探究方式的运用。

    教学内容:

    教材分的认识和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读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钟面上的知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观念。

    难点:几时多的认读,以及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

    例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表面卡片。

    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游戏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a:这是什么?(钟表)

    b: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c:谁能说出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

    2、“报数”游戏

    游戏规则:请5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同学报到几。

    二、观察体验,活动探究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有12个数字朋友,同时它们也和60这个数有关系。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1)每个小组发一个钟表面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钟面:

    ① :钟面上有几个大格?几个小格?

    ② :钟面上从数字12到1里面有几个小格?

    学生先独立观察,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指导。

    (2)拨一拨

    指导学生拨时针与分针

    ① :从

    师强调:一大格就是时针走了1个小时,也就是1时,分针走了1小格就是1分钟,分针走了5小格,就是走了5分钟。

    ② :指导学生拨几时和几时半

    a:在钟面上拨几时,时针指着数字几,而分针要指着12。

    如:8时,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

    12时,时针指着12,分针也指着12。

    学生同桌两人互相拨一拨,然后由一名同学说几时,另一名同学拨。

    b:在钟面上拨几时半,时针要指在相邻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着6

    如:12时半,时针指在12和1的中间,分针指着6

    9时半,时针指在9和10的中间,分针指着6

    学生同桌两个互相拨一拨,然后一个说几时半,另一个拨。

    ③ :记录时间的方法

    以前曾学过用文字记录时间,如

    5时 2时半

    这节课学习另一种方法:电子式

    写法:时和分的中间用“:”号隔开,“:”前面写时,“:”后面写分,

    如:

    12:00 1:30 8:05

    (电子表形式,当分钟数不满10时,要在前面加一个“0”,起占位作用)

    ④ :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拨时针和分针,组长拨,小组其他同学看。

    把时针从12拨到1,问:这是几时?分针应该怎么拨?

    组长把时针由12拨到1,组内讨论分针应从12拨到几。

    教师用课件演示钟表上时针走1时,分针走1圈的过程。

    引导学生总结: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就要走1圈,也就是时针1小时,分针就走了60分。推出:1时=60分。

    2、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1)教师演示拨时针与分针

    4:05 4:30 4:45

    (图 (图3)

    a:图

    b:图

    c:图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4时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a:同桌两人互相拨一拨下面的时间。

    8:10 8:25 8:30 8:55

    b:教材第91页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跟同学们说一说。

    课件出示古诗《明日》

    这是一首关于时间的古诗,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力量。希望同学们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按时、守时、爱时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时、分的认识和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读写

    1、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一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2、几时和几时半的写法

    文字式:如:5时 2时半

    电子式:如:5:00 2:30

    分之间的关系:1时=60分

    4、间隔5分钟的读写

    4时5分写作:4:05 4时30分或4时半写作:4:30

    圆的认识教案【篇10】

    教材分析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教材主要分为3个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看正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样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学情分析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得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分、秒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圆的认识教案【篇11】

    教学内容:

    信息窗一新授课第二课时总第15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初步能力。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1度的角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以及用量角器画指定刻度的角。

    教学重点:

    用量角器量角。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用量角器量角。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用具:

    多媒体、红色木条做的角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角的画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怎样画角?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四、让学生自学:

    汇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还给角分了类,你能说说角分哪几类?他们有什么特点吗?出示两个差不多的角,这两个角那个大?引起学生的质疑,我们光用眼看,还不行,我们要用仪器量一量。自己画一个角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度数。

    介绍量角器和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1)中心与顶点重合

    (2)其中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

    (3)看另一条边所对的度数

    (1)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

    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

    提问: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

    指出:平角是180。(板书:平角是180°)

    (4)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对着折一下,使刚才折出的边重合。(老师同时示范)

    提问:现在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

    现在我们把第二次折的打开,现在以折痕相交的点作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角?(老师用手指向相反方向摸两条边)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

    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

    画角:刚才我们会量一个角的度数那么你们会不会画一个40度的角。我们知道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

    第一步: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第二步:在量角器上刻度线的地方找到40度出点一个(点);

    第三步: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射线。(重点强调关键是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然后使零刻度线和角的第一条边重合,0°在哪一个圈上,就在那个圈上找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圆的认识教案【篇12】

    一、教材解读:

    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子逐次把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以及小朋友想考减法,让学生明白这些加、减法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与这些数字打交道,对它们并不陌生,但对于0的含义来说,学生还有些陌生,因此教学0的含义就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 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 学习0的两种含义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出示小猴子。你们猜小猴子在目不转睛的看什么呢?

    二、学习新知

    1.教学第一种含义

    依次出现教科书的主题图,提出相应的问题。

    盘子里2个桃可以用数几表示?

    小猴子把盘子里的一个桃吃了,现在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数几表示?

    现在盘子里还有桃吗?

    没有了,我们可不可以也用一个数来表示呢?学生说出0后,板书课题。

    揭示课题:4、5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知识。

    发散思维,充分想象。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要提醒小朋友,出示写有“专心听讲”四个字的纸张,请全班小朋友读出来,有几个字,用几表示。再出示一张白纸,是学生明确这张纸上一个字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你能向老师这样,用桌子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身边的事物来表示0.

    2.教学第二种含义

    出示跑步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一人在起跑线数起跑前,一人在跑道中间起跑,学生会说这样比赛不公平。

    师小结:比赛时,大家要遵守比赛规则,都要从起跑线后,也就是0起点出发。所以0还有个意义:就是表示起点。

    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

    表示什么也没有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几的前面?0的前面还有数吗?

    0在最开始的地方,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物体的一段对准0刻度,从0刻度开始量,所以0表示起点。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0有两个含义: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到处都有数字的存在,你还在哪里见过0?

    出示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0还表示界限。

    3.学习0的书写

    教师示范写0,边写边讲解书写要求: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学生书空后,教给学生写0的小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教科书29页的小鸟图,引导学生观察,说明图意。在学生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3-3=0,请学生说说算式的意思。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写了这么多,一起读一读。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

    师:同学们可真棒,把藏在算式后面的小秘密全都发现了。原来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也就是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出示青蛙图,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4+0=4,组内说说算式的意思。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2+0= 5+0= 你发现什么了?0+3呢?

    师小结:不管是一个数加0还是0加上一个数,都得这个数。

    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了,出示5-0=的算式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指名汇报是怎样想的?

    四、练习巩固

    1.看算式说得数

    2.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

    3、0-5排序

    圆的认识教案【篇13】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几个数连加之后安排的。本节课从生活出发,从生活问题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并且其中暗示着一组组数量相同的数,可以用相同的数相加来解决。相同数相加中的加数是几和几个相同的加数是认识乘法的基础,即算式表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材第46页的一幅主题图,呈现了小火车、小飞机等情境图。图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加数”的因素,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印象,这就为引入乘法做了准备。例1是通过学生计算主题图中各项娱乐设施里面的人数,引出了加法计算,为引出乘法的意义做了铺垫。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明白像这样的加数,加数必须相同,积累了同数相加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也表明了加法是乘法的基础,渗透了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学生亲自动手把其它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圆的认识教案十三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