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记心中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3-12-31安全记心中的教案。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只有写出好的教案才能充分展现出教学意图,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安全记心中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安全记心中的教案【篇1】
1)人类是怎样学会用火的?
2)什么是自然火?原始人取火的方法?
3)火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主持人: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要利用火,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但火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危害。
例一:1月25日,大年三十的晚上,武汉市前进四路电子城一条街,二楼商铺,发生火灾,约0时开始失火,20多辆消防车经过一夜奋战,到26日7点10分,火势基本熄灭。
例二:2月5日发生在汉正街武房1号楼的火灾,已造成一人死亡,有11人紧急送医。
例三:2月9日晚21时许,北京市京广桥附近的央视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火势蔓延、火光冲天。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工地发生的火灾,大火在燃烧近6个小时后被彻底扑灭。起火大楼为央视新建大楼北配楼,起火的文化中心大楼地上30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火灾造成1死7伤,经济损失高达10多亿元。,
讨论:火灾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小结:火灾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对我们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我们一定要学习用火与防火的知识,不玩火。
学校防火:
① 严禁学生携带烟花爆竹入校。
② 不要乱烧废物。
③ 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
④ 经常检查电器。
⑤ 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
⑥ 宿舍的安全防火。
3. 公共场所防火
学生要做到:
1、不携带烟花爆竹到公共场所。
2、不准玩与火有关的游戏。
3、不准学生在山林野炊。
安全记心中的教案【篇2】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文明游戏。
活动形式:素描、比赛、游戏等。
活动过程:
一.仪式(略)
二.合:我们经常听人们说:“安全第一”,生命是学习、工作的本钱。
主持人a:上世纪50年代,威胁儿童健康甚至生命的敌人是肺结核。
主持人b:现在,威胁我们孩子健康的头号敌人就是意外事故。事故给人留下残疾或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人的生命活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损失。
主持人c: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什么?
(是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合:同学们,你们好!“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主持人b:我们热爱学习和劳动,我们是充满活力的新一代。
主持人a:我们是在党的温暖阳光下成长起来的,在老师的悉心呵护下,我们一天天成熟。
主持人丙: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人。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小品《踢球》——
小品表演:剧1(人物:a、b。
时间:放学路上。准备:
足球、书包、划分路界线。b走在前面,a走在后面) a:哇,好漂亮的球,啥时候买的?
b: 前天,这是我父亲的生日礼物。 a:
借给我跟踢吧,只要十分钟。b:现在?
a:对呀,
怎么样,舍不得你的“心肝宝贝”。 b:这可是在公路边,不行呀。
a: 没关系。我只踢路边的,不踢路中间的。 b:
好吧!(a、b踢球两个来回) a:看球!
(球被踢到路中间)b:我能做什么?我的球…… a:
没关系,我去捡。b: 算了吧。来来往往的汽车太多了。恐怕a:
怕什么,你等着。(翻过栏杆,冲向马路,刚好有一辆车经过……)
主持人b:同学们,看完小品,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指名说)
主持人丙: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给一条腿,掉了一辈子的遗憾,多可惜啊!
主持人a:交通安全,我们可以随时关注。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如何注意安全?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比赛。(抢答题)
1下课后,不能做什么: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
2什么东西不允许带进校门:①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
三。哪种行为是错误的: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①靠右走。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主持人b:学生们都很聪明,所以我希望学生们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则。但是当我们独自一人在家时,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安全性,
请看《家庭ab剧》—— 小品表演:剧2 c1:(读白)好大一个家,我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都上班,我可自由啦!
(高兴地跳)我打开电视。唉,看起来不太好(这时,有人敲门)是谁? d:我,你李叔叔。
c1:李叔叔,你为什么没听到爸爸的消息! d:
哦,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你父亲让我拿东西。 c1:(开门,让d进来) d:
(从左到右)孩子们,你们一个人在家吗?请喝茶,叔叔。我爸爸要你吃什么?
d: (笑声)来吧,拿着钱。 c1:
(大吃一惊) d:(拿出小刀,恐吓道)不准喊叫,不然的话,我要你的小命,动作快点。 c1:
(乖乖地到抽屉去拿钱给d)
主持人丙:下面,我们再来看看b剧中另外一个同学是怎样做的。
多快乐的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所有的家庭作业都做完了。太高兴了。
(打开电视)哦,不好——(这时,有人敲门)是谁? d:我,你李叔叔。
c2:李叔叔,你为什么没听到爸爸的声音? d:
哦,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父亲让我带东西来的。 c2:(动脑筋想)既然是我爸爸让你来的,那你说我爸爸是什么样儿。
d:恩,嘴大,眼睛圆,鼻子高,所以。 c2:
有络腮胡子吗? d:没有。
c2:戴眼镜了吗?d:
戴了。哦,你是来拿公文包的。
d:是的。 c2:
那你等着,我去拿。 d:哎,你开门呀!
c2:(走到一边)哼,肯定是个冒牌的,我爸爸从不戴眼镜,而且,今天早晨我明明看见他拿着公文包上门的,让他等着吧,他要是再叫呀,我就拨110。
主持人答:看完这两场表演之后,您认为学生什么时候做得对?对在**?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
主持人乙:独自在家时,生人敲门别理他,是熟人敲门还要多答答话,刚才a剧中的小朋友就吃了这个亏。冒牌“叔叔”被抓去了,真令人高兴,这样的喜事,真该放串鞭炮,庆贺庆贺。
但燃放烟花爆竹时,也要注意安全。请听快板-快板表演:**4(角色:e,f)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主持人丙:我们小学生,也应该了解一些消防知识,现在我们要举办一场消防知识竞赛。(1)电器线路破旧应该怎样?
(及时修理和更换)(2)电路的保险丝烧断了,换成了铜线,对吗?(否)(3)如果发现火灾怎么办?(赶快拨打火警119)
主持人a:刚才同学们都很聪明,对消防知识掌握得很好。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安全知识,看看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安全知识?(9人站成圆弧形)
安全警句朗读:剧5 (每组一句)(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 (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主持人乙:我们如何珍惜生命,安全第一(主持人)讨论。
1、不能随便下河游泳。(学生)
2、不能随便去摸电。(学生)
3.不要上下楼梯拥挤。 文明谦虚。(学生)
4、不骂人打架,不斗殴。(学生)
5、遇到陌生人,不能随便跟他走,外出游览让大人们带着,不私自外出。(学生)
6、遵守交通规则(学生)
主持人甲: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
主持人丙:随时记住安全知识,处处注意安全。
他:希望同学们乘上安全船,扬起生命的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三..退旗
四.宣布活动结束
安全记心中的教案【篇3】
1、不在走廊、楼道里追逐打闹。
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走廊又比较狭窄,在走廊、楼道里追逐打闹容易撞倒。去年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例子,两位同学因为在走廊上追逐打闹而将另外一位同学撞倒,那位同学跌倒在台阶上,右腿形成了骨折。自己不能进课堂学习,住进了医院,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当然,不是说我们不能在学校里玩耍了,在课间我们应该放松,只是在游戏、玩耍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
2、集合站队时要讲秩序,不能互相拥挤。
我们每天都要做早操、课间操,入场退场的时候,那么多个班级,那么多人,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守纪律,不然就会出现安全事故。
3、不拿小石子、小木棒或劳动工具互相打闹。
劳动工具指哪些?扫把、拖把、畚斗。这些都是劳动工具,但是我们同学却把它们当成了玩具或武器打来打去。你觉得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吗?如果伤到眼睛,将会怎样?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
4、不攀高,不从高处往下跳。
小朋友活泼好动,有的小朋友喜欢攀高,并从高处往下跳。我们学校操场上的单杠、双杠就成了他们的攀高的地方。有的同学就爬到上面,往下跳。那样其实很危险,因为一不小心跌断了脚,那可不好受。我们有些同学还喜欢从楼梯上跳下来,喜欢从楼梯上滑下来……这些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
安全记心中的教案【篇4】
1、家庭生活安全
同学们生活爱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加倍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1)在家不要触动正在使用的高压锅的安全阀,更不要在压力阀上压重物或打开锅盖;
(2)不要乱动煤气罐,发现家里的煤气漏气,应立即关紧总法门,并打开门窗。
(3)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要乱动开关、插座、电灯泡等。
(4)夏天到了,不要用手去摸电风扇的叶面。
2、交通安全
上学、放学、假日外出、等,除了步行以外,还要做公共汽车,所以,交通安全个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要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要靠右边走,不要在马路上打闹、追逐。横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没有指挥的路口,要左右观察没有来往的车辆以后,迅速安全的通过。
(2)不在公路上学骑车,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3)乘坐摩托车是要戴安全帽,抓紧大人,不乘坐无照驾驶人员和酒后开车人员驾驶的摩托车
3、防火安全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火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校打扫卫生,清理的树枝叶、废纸,不要点火烧掉,以免引发火灾。
(2)不论在哪发现火灾时,要及时拨打119报警,报警时要说清着火的地点什么物品着火等。
(3)发生火灾以后,小学生应尽快离开火场,禁止小学生去参加灭火行动。
(4)不要玩火柴、打火机、更不要背着家长和老师去做玩火的游戏。
4、学校活动安全
(1)学校操场上的体育设施如:单杠、双杠、云梯等,由于年久生锈,不牢固,不能去自由活动,特别是中午在校吃饭的学生要注意:
(2)不能倚靠在水泥大道或国旗台栏杆上,更不准趴在教学楼走廊上望下看。以防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3)教室内的插座,任何学生不可以乱动,不能随便去插电源。
(4)在教室内不准追逐打闹,桌凳坏了要及时修理,以免发生危险。
(5)要学会自护自救。
安全记心中的教案【篇5】
(一)师主持,以逼真的画面,真实地讲述,真切的告诫,让学生深深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
1、导入: 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
2、请看材料(显示课件)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10万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连续三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一年10万人是什么概念? ——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一个月被吃掉一个万人的军团;一天从天上掉下来一个载有300人的大型客机。 ——如果仅以每一位死者直系亲属3人计,一年中有30万个家庭遭到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如果以10位亲属计,死者牵连到的亲属约100万人。10万个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碾下车轮的有多少个撕心裂肺的人间惨剧。 ——一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可以养活100万个下岗职工;可以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儿童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3、请再看具体的、血淋淋的交通事故场面。(显示课件)
4、交通事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讲一讲亲身经历过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 (学生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通故事)
5、谈起交通事故,大家无不感到形势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无不感叹唏嘘。感叹、震撼之余,请同学们说一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或想法。(学生可以各抒已见。)
6、同学们,面对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你将会对人们(如司机、行人、亲人、交通管理部门等等)说些什么?(学生思考并表述)
7、师小结:这些血的教训向同学们敲响警钟!追根溯源,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章违纪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希望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交通安全这根弦,时时刻刻记着要遵守交通规则——接下来我们将以多种形式学习交通法规。
JK251.com延伸阅读
[教案系列] 交通安全记心中班会课教学设计篇一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案系列] 交通安全记心中班会课教学设计篇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马线会肇成事故的危险性。
活动重点:
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
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①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②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教学反思: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绪比较高,感到特别新奇,因为他们是农村幼儿,他们对城市的交通规则了解较少。特别在后面的游戏活动中,他们把刚学的交通法规得以运用,有很大的成就感,并且这些交通规则在他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心中有他人 教案精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能分辨在集体中只顾自己和想着别人的不同行为”“和同学在一起能想到别人,不只顾自己”等要求设置的。
本课所进行的的教育是热爱人民教育的起点,是良好思想品德内心活动的基础,因而这一教育是低年级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渗透在很多课中。
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接受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使他们只知受爱,不知爱人。上学后虽然开始过集体生活,但在家庭中形成的“以我为中心”的习惯,使他们在和同学相处时也很少想到别人,从而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影响热爱集体思想品质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重点进行“和同学在一起时,能想到别人,不只顾自己”的教育。
课文是一首小诗,共有三节,分别写出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常遇到的三件小事,体现的思想。
分析课文时,应突出两个要点。
1.怎样想、怎样做叫能想着别人,不只顾自己。课文中的小学生“怕等着玩的同学着急”“想让别的同学都满意”“想起有个同学没带雨具”都表现出他们心里能想着别人,不是只想到自己。他们能把秋千让给别人玩;把破了皮的书留给自己,而把好书让给别人;把雨具借给别人,都表现出他们在行动上能关心、帮助、谦让别人,能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像课文中的小学生这样,做到心里能想到别人,不是只想到自己,并且在行动上能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就是能想着别人,不只顾自己的表现。
2.为什么要这样做课文中没有明确写出为什么要想着别人,不只顾自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切身体验,设想被关心、被谦让、被帮助的同学会是怎样的心情,帮助学生理解:想着别人不只顾自己的行为,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给别人带来方便、好处,使别人满意、高兴,感到温暖,因而是一种美德。具有这种美德的人让人喜爱,受人欢迎,和别人相处时能搞好团结。小学生这样做有益于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两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遇事能想着同学,不只顾自己。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学生举例时,教师应加以引导,多举能想着同学的正面事例。
2.选择补充事例时;可适当地引用革命领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能想着别人是高尚的品德。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能分辨在集体中只顾自己和能想着别人的不同行为。
2.知道与人相处,要想着别人,不能只顾自己。
情感:
1.愿意想着别人。
2.厌恶只顾自己的表现。
行为:
和同学在一起时,能想着别人,做对别人有益的事。
教学过程
一、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初步知道,不能只顾自己,要。
1.用课件演示“想一想”栏目图1、图2。
情境是刚下体育课,大家都很热,很口渴。图1:遇事能想到别人的同学,拿起水壶先给同学倒水。图2:只顾自己的同学拿着水杯抢着让别人先给他倒水。
2.提问:下体育课了,大家都很渴,哪个同学想到了别人?难只顾自己?你喜欢谁?
3.小结:我们要学习的人,遇事想到他人,不能只顾自己。
板书:
二、分析课文,体会是美德。
1.分析第一段
(1)谈话:同学们都很喜欢荡秋千,在秋千上荡来荡去,像坐在摇篮里,像飞一样,真是玩不够,都想玩一会儿,对吗?(课件演示,把学生带入情境)可是,小红同学只玩了一会就下来了,这是为什么?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一段。
(2)提问:小红为什么只玩了一会儿就下来了?
(3)提问:假如要是你在下面排队等着玩,你会怎么样想呢?
(4)小结:小明同学想到了排队等着玩的同学,怕同学着急,自己只玩了一会儿就下来了。她真好!
2.分析第二段
(1)谈话:同学们,每个学期开学都要发新书,大家都希望拿到一本崭新的漂亮的书。当我们拿到书后,总是看呀,摸呀,翻呀,生怕把新书弄脏碰坏,都想赶快给新书包上书皮,有谁愿意拿到的新书是一本破了皮的书呢?课件演示图2。
(2)提问:可是小兰就拿了一本破了皮的书,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课文第二段文字。
(3)你们看她的表情,还挺高兴,这是为什么?
(4)她看到同学们拿到好书后那么高兴,虽然自己拿了一本破了皮的书,心里也很高兴,因为别的同学都满意了。她做得真好!我想你们遇到这样的事,也会向小兰那样做,对吗?
3.分析第三段
(1)谈话:有一天,中午放学时,下雨了,一个带了雨具的同学走出校门,又跑回来了,你们猜猜她想起什么了?(课件演示图3。)
(2)小华跑回来是怎么做的呢?仔细观察,我们把这个情节演出来好吗?
学生表演小品:一个学生带雨具,一个同学没带雨具。带雨具的同学走出校门又跑回来,和没带雨具的同学合用雨具。
老师当记者采访学生。
访问1:请问:(带雨具的学生)你不是走出校门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教师表扬:真好!你想到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帮助。
访问2:(没带雨具同学)你没带雨具,当时怎么想的?
小结:小明、小兰、小华三位同学都做了好事,他们做事时,替别人着想,怕别人着急,不是只想到自己。说明他们。
三、加深对课题的理解。
1.提问:他人是指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我们周围除了同学还有谁?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填一填”栏目。
让学生看图读课文。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好不好,为什么?让学生填空。
小结:这两位同学和小明、小兰、小华同学有共同的优点,。
四、辨析讨论。
1.“评一评”栏目
(1)谈话:在教室里,有的同学坐在座位上,总觉自己的地方小,把胳膊挤到同桌同学的桌子上。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情?
(2)你们愿意和这样的同学在一起吗?演示:“评一评”栏目图2。
打扫卫生时,一位同学端着水盆,洒水,水溅在同学身上,他做得对吗?
(3)假如你在场,心里怎么想?
(4)小结:这两幅图中的同学,只想自己,不顾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损害别人的利益,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
2.“看一看”栏目
演示“看一看”栏目的图。
提问:假如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小结:我们应该主动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为别人做好事;不能只顾自己,见别人有困难也不帮忙。
四、联系实际。
1.谈话:从同学们发言中听出,你们和书上这些同学一样,在学校里想着同学、老师,在家想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外面能想到好多好多人。谁来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为他人做过什么事?
2.夸奖的同学。
3.小结:这些同学在做事时能想到别人,做到了,我们为他们鼓掌。
4.布置课后活动,完成“活动”栏目教学。
五、总结:希望同学们向的好同学学习,不论在学校、家里,还是在外面,跟他人生活在一起,就要替他人着想,要像课文里讲的那样,怕别人着急,让别人满意,别人有困难要主动帮助,做一个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第三课
遇事想到他人
不能只顾自己
要多关心他人
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能分辨在集体中只顾自己和想着别人的不同行为”“和同学在一起能想到别人,不只顾自己”等要求设置的。
本课所进行的心中有他人的教育是热爱人民教育的起点,是良好思想品德内心活动的基础,因而这一教育是低年级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渗透在很多课中。
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接受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使他们只知受爱,不知爱人。上学后虽然开始过集体生活,但在家庭中形成的“以我为中心”的习惯,使他们在和同学相处时也很少想到别人,从而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影响热爱集体思想品质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重点进行“和同学在一起时,能想到别人,不只顾自己”的教育。
课文是一首小诗,共有三节,分别写出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常遇到的三件小事,体现心中有他人的思想。
分析课文时,应突出两个要点。
1.怎样想、怎样做叫能想着别人,不只顾自己。课文中的小学生“怕等着玩的同学着急”“想让别的同学都满意”“想起有个同学没带雨具”都表现出他们心里能想着别人,不是只想到自己。他们能把秋千让给别人玩;把破了皮的书留给自己,而把好书让给别人;把雨具借给别人,都表现出他们在行动上能关心、帮助、谦让别人,能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像课文中的小学生这样,做到心里能想到别人,不是只想到自己,并且在行动上能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就是能想着别人,不只顾自己的表现。
2.为什么要这样做课文中没有明确写出为什么要想着别人,不只顾自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切身体验,设想被关心、被谦让、被帮助的同学会是怎样的心情,帮助学生理解:想着别人不只顾自己的行为,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给别人带来方便、好处,使别人满意、高兴,感到温暖,因而是一种美德。具有这种美德的人让人喜爱,受人欢迎,和别人相处时能搞好团结。小学生这样做有益于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两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遇事能想着同学,不只顾自己。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学生举例时,教师应加以引导,多举能想着同学的正面事例。
2.选择补充事例时;可适当地引用革命领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心中有他人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能想着别人是高尚的品德。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课心中有他人
教学目标
认知:
1.能分辨在集体中只顾自己和能想着别人的不同行为。
2.知道与人相处,要想着别人,不能只顾自己。
情感:
1.愿意想着别人。
2.厌恶只顾自己的表现。
行为:
和同学在一起时,能想着别人,做对别人有益的事。
教学过程
一、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初步知道,不能只顾自己,要心中有他人。
1.用课件演示“想一想”栏目图1、图2。
情境是刚下体育课,大家都很热,很口渴。图1:遇事能想到别人的同学,拿起水壶先给同学倒水。图2:只顾自己的同学拿着水杯抢着让别人先给他倒水。
2.提问:下体育课了,大家都很渴,哪个同学想到了别人?难只顾自己?你喜欢谁?
3.小结:我们要学习心中有他人的人,遇事想到他人,不能只顾自己。
板书:心中有他人
二、分析课文,体会心中有他人是美德。
1.分析第一段
(1)谈话:同学们都很喜欢荡秋千,在秋千上荡来荡去,像坐在摇篮里,像飞一样,真是玩不够,都想玩一会儿,对吗?(课件演示,把学生带入情境)可是,小红同学只玩了一会就下来了,这是为什么?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一段。
(2)提问:小红为什么只玩了一会儿就下来了?
(3)提问:假如要是你在下面排队等着玩,你会怎么样想呢?
(4)小结:小明同学想到了排队等着玩的同学,怕同学着急,自己只玩了一会儿就下来了。她真好!
2.分析第二段
(1)谈话:同学们,每个学期开学都要发新书,大家都希望拿到一本崭新的漂亮的书。当我们拿到书后,总是看呀,摸呀,翻呀,生怕把新书弄脏碰坏,都想赶快给新书包上书皮,有谁愿意拿到的新书是一本破了皮的书呢?课件演示图2。
(2)提问:可是小兰就拿了一本破了皮的书,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课文第二段文字。
(3)你们看她的表情,还挺高兴,这是为什么?
(4)她看到同学们拿到好书后那么高兴,虽然自己拿了一本破了皮的书,心里也很高兴,因为别的同学都满意了。她做得真好!我想你们遇到这样的事,也会向小兰那样做,对吗?
3.分析第三段
(1)谈话:有一天,中午放学时,下雨了,一个带了雨具的同学走出校门,又跑回来了,你们猜猜她想起什么了?(课件演示图3。)
(2)小华跑回来是怎么做的呢?仔细观察,我们把这个情节演出来好吗?
学生表演小品:一个学生带雨具,一个同学没带雨具。带雨具的同学走出校门又跑回来,和没带雨具的同学合用雨具。
老师当记者采访学生。
访问1:请问:(带雨具的学生)你不是走出校门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教师表扬:真好!你想到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帮助。
访问2:(没带雨具同学)你没带雨具,当时怎么想的?
小结:小明、小兰、小华三位同学都做了好事,他们做事时,替别人着想,怕别人着急,不是只想到自己。说明他们心中有他人。
三、加深对课题的理解。
1.提问:他人是指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我们周围除了同学还有谁?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填一填”栏目。
让学生看图读课文。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好不好,为什么?让学生填空。
小结:这两位同学和小明、小兰、小华同学有共同的优点,心中有他人。
四、辨析讨论。
1.“评一评”栏目
(1)谈话:在教室里,有的同学坐在座位上,总觉自己的地方小,把胳膊挤到同桌同学的桌子上。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情?
(2)你们愿意和这样的同学在一起吗?演示:“评一评”栏目图2。
打扫卫生时,一位同学端着水盆,洒水,水溅在同学身上,他做得对吗?
(3)假如你在场,心里怎么想?
(4)小结:这两幅图中的同学,只想自己,不顾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损害别人的利益,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
2.“看一看”栏目
演示“看一看”栏目的图。
提问:假如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小结:我们应该主动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为别人做好事;不能只顾自己,见别人有困难也不帮忙。
四、联系实际。
1.谈话:从同学们发言中听出,你们和书上这些同学一样,在学校里想着同学、老师,在家想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外面能想到好多好多人。谁来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为他人做过什么事?
2.夸奖心中有他人的同学。
3.小结:这些同学在做事时能想到别人,做到了心中有他人,我们为他们鼓掌。
4.布置课后活动,完成“活动”栏目教学。
五、总结:希望同学们向心中有他人的好同学学习,不论在学校、家里,还是在外面,跟他人生活在一起,就要替他人着想,要像课文里讲的那样,怕别人着急,让别人满意,别人有困难要主动帮助,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第三课心中有他人
遇事想到他人
不能只顾自己
要多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