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初中物理《力》教案(精选6篇)
  • 初中物理《力》教案

    发表时间:2023-10-18

    初中物理《力》教案(精选6篇)。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教师应该注重教案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授课效果。我朋友发给我一篇关于“初中物理《力》教案”的文章让我深受启发,感谢您的关注我们期待着您的再次访问并请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初中物理《力》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能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理解串联、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

    2、会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能选择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们交流与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学法指导:

    在连接实物图与画电路图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要多进行由实物图画电路图或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练习。

    知识网络总结:

    串联电路

    电路连接方式

    并联电路

    连接串联电路

    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

    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

    释疑解难:

    1、怎样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对于比较复杂的电路,我们可以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去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由课本图13—22的串联电路和图13—23的并联电路可知:串联电路中,经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全部经过另一个用电器;而在并联电路中,经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不会经过另外一个用电器。也就是说,电流经过用电器时,如果分成了几部分,分别流过用电器,这种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不出现分流现象,则是串联。

    根据电流的分合去确定电路的方式,是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常用的方法。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2、实验时应怎样连接电路?

    连接电路时,可先将实验器材摆放在与电路图中元件符号相对应的位置上。若是连接串联电路,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各元件,一直接到负极;若是并联电路,可先把并联部分连接好,然后在按照连接串联电路的方法进行连接。

    自我检测:

    1、根据图087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若只使灯L1亮,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1)若只使灯L2亮,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2)若使灯L1、L2组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3)若使灯L1、L2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4)若将开关K1、K2、K3同时闭合,则L1、L2将--------(填“亮”或“不亮”)此时电路发生----------。

    2如图088所示,四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电阻并联的电路是( )

    3、如图089所示,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看到,某同学是了一下,闭合开关

    时两灯均亮,断开开关时两灯均熄灭,这两个小灯泡究竟是串联连接,还是并联连接,请写出你的判断方法。

    交流园地、课外空间:

    1、木板上装着电铃、小红灯各一个和一个电池组,另有两只开关置于前、后门处。将木板装在学校的传达室里,值班人员要从铃响判断是后门来客;从铃响且红灯亮知道是前门来客。请你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简答:后门来客闭合后门开关,只是铃响,说明后门开关、电铃、电源组成一条电流的通路。前门来客闭合前门开关,灯亮,铃响,说明前门开关、小灯泡、电铃、电源组成另一条电流的通路。故本电路有两条支路,并且支路电流都通过电铃。电路如图090所示

    2 、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节日彩灯

    (1)课本“图13—32”上画的是只有一串的节日彩灯,观察小彩灯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共有多少只小彩灯?思考如果其中一只灯泡坏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取一部分彩灯下来(仍保持电路是通路),可能出现什么现象?

    (2) “满天星”也是节日彩灯的一种,它是由多串小彩灯组成的,观察每一串彩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思考为什么不亮时是一串而不是一个灯泡?

    3、国外新型灯具

    模拟阳光的灯:美国一家公司研制成一种与阳光一样的人工照明光源——分子弧光灯。它是靠电弧通过氯化锡分子雾化而发光,可相当均匀的让所有颜色发出的连续光谱成为可见光。这种灯的售命约5000小时,可用于井下作业,以改善矿工的生活条件。

    热感应灯:日本一家公司推出一种热感应灯。在漆黑的晚上,人踏入房间,这种灯感应到人体的温度,便会自动亮起来。这种热感应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以防盗,比如夜晚窃贼摸入房中,感应灯突然发亮,就会使盗贼大吃一惊,立即逃走。

    节电冷光灯:美国一公司生产了一种节电冷光灯,其表面玻璃镀有一层银膜,银膜上又镀一层二氧化钛膜。这两层膜结合在一起,可把红外线反射回去加热灯丝,而让可见光透过,从而大大减少了热损耗。一只100瓦的这种灯的耗电量,只相当于40瓦普通白炽灯。

    塑料荧光灯:日本一家公司研究成用塑料生产荧光灯的技术,它是在透明塑料中加入荧光化合物质制成塑料管,在管内侧涂上荧光涂料,同时在管的外侧使之等离子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一层特殊的薄膜,然后制成塑料荧光灯。与传统的玻璃管荧光灯相比,塑料荧光灯具有重量轻、不易碎、节电等特点。

    无极灯: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不用灯饰或电极的新型灯。该灯与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截然不同,不用灯丝和电极,而是灯泡玻璃内表涂上荧光粉,用一个高频的感应系统来激发其内部的水银蒸气放电,产生出大量的紫外线后,再照射在荧光粉上,从而使灯泡发光。由于灯内没有易损部件,因而使用寿命长达6万小时,而且比普通白炽灯节电四分之三,适用于更换灯泡困难的地方,如高空、水下等。

    磁性灯:法国一专家发明了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磁性灯。这种灯的构造简单,底座是一块金属盘。在与之配套的电源上有两个嵌在塑料包里的磁体,当磁体将灯座吸定后,电流便通过这两个磁体间灯的两极送电,从而使灯发光。使用这种灯,只要用一只手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把它安装到电源上去,而且绝无触电的危险。

    微波灯:美国一家灯具公司推出了一种直径仅几厘米的小型灯泡。它没有灯丝、电极、外面也没有电路相连,它是利用微波能使灯泡的硫磺蒸汽加热而发光的,具有很高的照明度,约为普通白炽灯的150倍。

    初中物理《力》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目标:

    1、观察实验水平: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水平: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理应多联系实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理应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能够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能够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能够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初中物理《力》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

    (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ties;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七、作业

    习题5、6、7。

    初中物理《力》教案 篇4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利用图象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结合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活动探究。

    2、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教学难点】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估

    【教学器材】

    每组配:额定电压为1.5V的干电池3节、导线若干、开关(1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阻3个(5Ω、10Ω、20Ω)

    【课前准备】

    1、观察一些电器上的铬牌。

    2、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进一步熟悉它们的定义、单位和测量工具。

    3、上网查找有关欧姆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

    活动一 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给你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3.8V),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干电池3节,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怎样让小灯泡发出不同亮度的光来。

    发现并提出问题: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改变?(留言版)

    分组汇报:你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改变了灯泡的亮度?(留言版)

    注意:学生可以在网页的求助站中寻找帮助

    学生回答:更换电池或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问:这说明了什么?(留言版)

    分析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知道改变电池的电压。

    和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发现问题

    让学生成为发现者而不是观察者

    电路设计

    完成活动“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1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留言版)

    【实验设计】

    怎样来研究电压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应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变量?(留言版)

    (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不变)

    (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压不变)

    (活动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设计电路1:

    设计电路2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热烈,想出了两种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

    初中物理《力》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力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揭示学科特点,能用身边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具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突破难点方法:列举大量事例,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wWW.jk251.cOM

    “力”字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智力、生产力、体力等解释。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表示的是力量,其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产中的力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力的知识。

    2、力是什么?

    a、请学生列举自然、生活、生产中有关力的事例。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教师举例总结如:马拉车,人推木箱,压路机压路等)其它物体之间是否也产生力的作用呢?(让学生举例老师分析)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地球对月亮的引力。(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b、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举例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会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例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那么书对桌面有一个向下的压力,同时桌面对书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3、在上述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a、 教师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弹簧测力计受拉力伸长、受压力缩短。

    b、学生上台演示力的作用效果。鼓励学生使用身边的学习用具做实验,例如:直尺,练习本,橡皮等,引导学生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让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演示,注意鼓励,态度和蔼。)

    c、学生通过身边的一些自然想象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促使其自己尝试归纳总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同时让学生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举例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及时鼓励)

    4、力的三要素

    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哪些因素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举例:用力弯直尺,改变力的大小观察直尺的弯曲程度。再例如扳手拧螺丝,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扳手的不同位置,效果相同吗?同样还可以利用教室里的门改变力的大小及力的作用点进行关门试验,体验力的三要素(注意探究方法)会画力的示意图。注意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实验:1、两名学生面对面双掌对推。 2、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拉弹簧 3、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

    b、请同学们谈日常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船离岸时竹篙点岸;手拉橡皮筋;两人双手对拍、对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及体会并归纳: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练习(尝试用自己总结的所学知识解决物理习题及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

    例如:体育课上,同学们用脚踢球为什么脚会感到疼?

    7、课堂小结

    本节课初步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讲课的过程中由于较多的使用了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用具通过简单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寓教于乐从而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鼓励表扬。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自信力逐步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学好本门课程。

    初中物理《力》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

    2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定义,知道计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单位。

    5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6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7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一.复习,知识准备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向上提箱子,拉力方向如何?4、重力的方向如何?

    二.引入新课

    依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三.新课教学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2.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

    (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4.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

    甲同学把一桶水提到3楼用了30秒,而乙同学把同样的一桶水提到3楼却用了40秒,问谁做功快?如果甲物体1分钟做了300J的功,而乙物体40秒钟做了240J的功,问谁做功快?从而提出物体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来引入新课。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3.功率的定义式:P=W/t

    4.功率的单位:瓦特(符号W)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5.物理意义:1瓦表示物体在一秒钟内完成的功是1焦。

    6.介绍功率另一个单位:1马力=0.735千瓦=735瓦。

    7.一些机械常见的功率。(学生阅读)

    8.例题(P215),用分析法分析,板书。

    P=W/t而W=Gh、G=mg、m=ρv

    9.绍额定功率(铭牌上的功率)。

    四小结及测试。

    五.布置作业。

    【初中物理《力》教案(精选6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