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学教案十五篇
  • 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8-12

    教学教案十五篇。

    深入了解“教学教案”并理解它的背景接下来请阅读,请您仔细阅读本页内容发现更多的精彩。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教案是促进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协调和互动的重要手段。

    教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可爱的草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综合体现本学期学习的两个重点: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课文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形成思路:课文先交代了要去草塘的原因(呆腻),接着写了草塘的美丽景色(惊喜),然后写了草塘春、冬两季丰富的物产(赞叹),最后通过写“我”在水泡子里逮鱼和看到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而深深地爱上了草塘(爱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塘的美。

    3、了解北大荒草塘的优美景色及丰富物产,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以及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草塘的可爱;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

    1、引导交流收集的有关北大荒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使学生了解北大荒原来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丰富的土地资源长期处于沉睡之中,解放以后,广大解放军官兵开发北大荒,建起了一个个机械化的国营农场,把北大荒变成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组词,集体纠正误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引导交流读文收获,并质疑、解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五、熟读课文,了解草塘的可爱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1、学生读文思考后,集体讨论。

    2、教师引导归纳:草塘的可爱主要表现在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两方面。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次走进了可爱的草塘,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草塘的可爱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吗?(景美、物丰)

    2、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可爱的草塘。(板题,齐读)

    [设计意图:既检查了学生上节课的学习及知识掌握情况,又为下面的环节作了铺垫。]

    二、精读课文,感受草塘的可爱 ,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一)欣赏草塘美丽的景色

    1、课件出示阅读思考一: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草塘美丽景色的句段,认真读一读。

    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相关语句。

    3、引导交流,相机出示有关段落,指导体会朗读。

    (1)指导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读,体会草塘大、绿的特点。

    ②学生再读,划出文中表示绿的词语(鲜绿、翠绿、墨绿),师课件演示几种不同的绿。

    ③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表示绿的词语。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指导理解十八、十九两个自然段:

    ①学生齐读后,引导体会小河的水清、草塘的景美。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二)感受草塘丰富的物产

    1、课件出示阅读思考二:自由轻声读全文,找出文中描写草塘物产丰富的段落。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草塘物产丰富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学生读文思考,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引导体会草塘的物产丰富主要表现在狍子多、野鸡多、鱼多;指导读出小丽的自豪之情和作者的惊喜与赞叹之情。)

    [设计意图:用讲故事的形式理解俗语,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草塘的物产丰富,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能力。]

    (三)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1、播放草塘风光片,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2、引入阅读思考三(课件出示):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随着对北大荒草塘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对草塘的态度有哪些变化?

    3、学生读文思考后,全班交流,师引导、板书。(呆腻、惊喜、赞叹、爱恋)

    4、再次齐读课题,深化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草塘的可爱,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体现了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情促读的教学理念。既让学生体会到草塘的景美、文章的语言美,又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在这期间,我还将随机使用电教媒体来辅助教学,其目的就是使教学的重点更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自如一些。]

    三、总结拓展

    1、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指导练笔:为北大荒写一段广告词。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在班内交流广告词,集体评议。(如:茫茫草塘绿浪涌,春冬两季趣无穷。

    景美物丰惹人恋,小河奇景留心中。)

    [设计意图:用写广告词的形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通过畅谈“旅行”感受,学生可以尽情表达对草塘的赞美之情,进一步理解草塘的可爱。]

    四、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和词语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3、你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请选择其中一件,用一段话描写下来。

    【板书设计】

    呆腻

    大、绿

    景色美丽 惊喜

    水 清

    26可爱的草塘 赞叹

    狍 子

    物产丰富 野 鸡

    鱼 …… 爱恋

    教学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雪儿》。齐读课题。

    2、这是一只鸟儿的名字,这是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是我为信鸽取的名字。哪位同学告诉大家这雪儿是在我怎么样的情况下来到了我身边、进入了我的生活?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指名交流)

    3、只剩下,多么向往,告诉我们此时的我多么孤单、无聊、忧伤!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二、概括全文,整体把握

    过渡:在与我相依相伴的日子里,我是怎样对待雪儿的?请你继续往下读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

    1、学生认真读课文。

    2、交流。

    (要求用上在的时候,相机板书:疗伤取名盼望欢呼祝福)

    3、现在谁能把这些内容完整地连起来概括一下?(指名说)

    三、深入探究,朗读感悟

    过渡: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我们读书,还要从作者那些含情脉脉的句子里读到作者那颗跳动的心,感受到作者对雪儿的片片真情。

    1、出示: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你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你体会到作者的那颗心吗?

    2、指名交流。

    3、齐读这句话,让我们共同体会一下这跳动的心。

    4、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我对雪儿的一片真情。

    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你会一个人去看蓝天白云吗?会天天去看吗?是啊,多无聊、多没劲呀!而作者却和雪儿天天去看蓝天白云,他怎么会有这样美好的心情?(指名交流)

    提示:你们觉得现在的我孤独吗?心情忧伤吗?

    师:是啊,看飘飘悠悠的白云心情是很轻松的、愉快的,看飘飘悠悠的白云心情是那样美丽,是心情改变了蓝天白云,是谁改变了我的心情?[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感受一下此时我的心情。(齐读这一段。)

    5、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我们就这样去读课文,就能读出文中的丰富情感,发现别人所读不到的东西。自己用心读读下面的几段话,看看你是否又体会到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

    提示:(蓝天信使)雪儿是一只怎样的信鸽?对这样的信鸽,我内心的感情呢?

    (齐读这段话)

    6、体会、朗读其它自然段。

    7、师:老师想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很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你听得出我的心情吗?(指名说)

    师:和雪儿在一起得时候,我的心情是快乐的;雪儿飞走了,我不是又孤单、寂寞了吗?我高兴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

    师:是啊,虽然雪儿走了,但雪儿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我相信我的伤也会和雪儿一样很快好起来的,所以心里感到很高兴、很欣慰。雪儿的到来,使我原本寂寞、孤独、忧伤、无聊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学生交流)

    四、拓展延伸

    过渡: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遇到这只受伤的鸽子都会有这么一段难忘的、美好的日子?

    1、学生交流。

    2、师: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的快乐和幸福,才会有这样一段美好的回忆!祝愿每位同学都拥有这样美好的日子,拥有美好的回忆!

    3、师:当我伤好之后,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我是否会想起与雪儿相依相伴的日子?是否又会勾起我对雪儿、对那段美好日子的回忆呢?假如是你,你会对雪儿说些什么?请用你的笔,把想对雪儿说的话写下来,让春风带给雪儿,好吗?

    4、自由写话。

    5、交流。

    6、总结:其实,雪儿会从心底里感谢你,感谢你对它的悉心照料,感谢你对它的关心爱护,感谢你给它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板书:

    5、雪儿

    疗伤

    取名

    在的时候,我盼望

    欢呼

    祝福

    教学教案 篇3

    《语文园地三》“‘我们去旅游’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交际,轮流当导游,给大家清楚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提问,感受乐趣。

    3、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参与交际,感受交际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围绕“旅游”大方、地流利进行交际、表达。

    2、能够做到认真倾听。

    3、当“导游”时做到耐心解答,当“游客”时做到礼貌提问。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各地的风景名胜图片。

    2、同学们搜集的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很多游客都喜欢去那里旅游,把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多媒体出示祖国名胜的图片(配上音乐)

    2、这节课,我们就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点

    1、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孩子爱去旅游,旅游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哥哥或姐姐带着我们去参观的,那个人是——板书:导游!那跟着导游去参观的人就是——板书:游客!

    2、马上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的要求,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读懂了要求,还要清楚地知道:导游和游客是怎么做的?你想当导游还是游客呢?老师准备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同学们认真看)听清楚导游是怎么说的?游客是怎么说的?

    师:动画片里的游客是怎样做的?生:要仔细听导游的介绍生:游客可以问问题

    师:对,游客可以提问。你还记得刚才的小游客问了什么问题吗?同学们,在参观的时候,如果你有疑问可以(指板书)向导游提问,如果没有疑问就要(指着板书:认真倾听)

    师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了当导游、当游客要怎样做了吗?

    三、师生演练

    1、现在,老师特别想当导游,向游客介绍我知道的景点——府谷河滨公园,(师戴上帽子,拿着旗子当导游,请几个学生当游客)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府谷河滨公园,这里的景色可美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这里有一个莲花湖,湖水很清,湖里养了许多美丽的鱼。公园里还有亭子,我们可以爬上去看风景。公园其他的景色也很美,你们可以自由参观。

    2、学生自由分组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和游客,练一练,评一评。

    3、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每组选代表出来表演,表演过程中,师参与当游客,要是扮演游客的学生不懂得提问,老师可以做示范提问——导游姐姐,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呀?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演的可起劲了,刚才演了导游的同学举手,说说当导游要怎么做?刚才当游客的同学举手,你也来说说当游客该怎么做?

    “‘我们去旅游’口语交际”说课稿

    说教材:

    《我们去旅游》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这一话题是围绕本组课文祖国多么伟大的专题而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中要求学生:“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进入二年级的各次口语交际训练,要努力达到“阶段目标”要求。本次训练,要注重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说,乐意说;同时学会倾听,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依据教材以及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我确定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如下:

    1、积极参与交际,轮流当导游,给大家清楚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提问,感受乐趣。

    3、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参与交际,感受交际的乐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各地的风景名胜图片。

    2、同学们搜集的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资料。说教法:

    1、通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名称,激起了学生谈话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旅游见闻,为下面的小组交际活动做铺垫。

    2、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动画片,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他所要扮演的角色。

    3、通过观看教师表演,学生对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觉得更具体,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乐于交际。

    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很多游客都喜欢去那里旅游,把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多媒体出示祖国名胜的图片(配上音乐)

    2、这节课,我们就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点

    1、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孩子爱去旅游,旅游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哥哥或姐姐带着我们去参观的,那个人是——板书:导游!那跟着导游去参观的人就是——板书:游客!

    2、马上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的要求,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读懂了要求,还要清楚地知道:导游和游客是怎么做的?你想当导游还是游客呢?老师准备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同学们认真看)听清楚导游是怎么说的?游客是怎么说的?

    师:动画片里的游客是怎样做的?生:要仔细听导游的介绍生:游客可以问问题

    师:对,游客可以提问。你还记得刚才的小游客问了什么问题吗?同学们,在参观的时候,如果你有疑问可以(指板书)向导游提问,如果没有疑问就要(指着板书:认真倾听)

    师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了当导游、当游客要怎样做了吗?Jk251.Com

    三、师生演练

    1、现在,老师特别想当导游,向游客介绍我知道的景点——府谷河滨公园,(师戴上帽子,拿着旗子当导游,请几个学生当游客)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府谷河滨公园,这里的景色可美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这里有一个莲花湖,湖水很清,湖里养了许多美丽的鱼。公园里还有亭子,我们可以爬上去看风景。公园其他的景色也很美,你们可以自由参观。

    2、学生自由分组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和游客,练一练,评一评。

    3、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每组选代表出来表演,表演过程中,师参与当游客,要是扮演游客的学生不懂得提问,老师可以做示范提问——导游姐姐,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呀?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演的可起劲了,刚才演了导游的同学举手,说说当导游要怎么做?刚才当游客的同学举手,你也来说说当游客该怎么做?

    “‘我们去旅游’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口语交际也是语言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的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这是一个挑战,也是语文教学的升华。

    今天上的口语交际课是《我们去旅游》,我课前准备了一些资料,本以为上起来会如行云流水,但是学生似乎兴趣不高,很多同学懒懒地坐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自我感觉是唱独角戏,带着疑问下课后我去问学生,似乎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很多同学说不敢说,怕说错了没面子。

    所以我感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首先是学生在口语交际课时要敢于说,这使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学的内容是《秋天》。这堂课不能说很成功,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是很流畅,重复话、罗嗦话也多,即便是同学老师指出答题学生的毛病也似乎不会影响他的情绪,学生们仍旧乐于参与,发言的积极性也高。

    你这两节课前后不到多长时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仔细分析究其因,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秋天是孩子们最感兴趣也最熟悉的话题,这个美丽的季节刚刚的来到,学生喜欢有话可说。第二,学生感受到了,也看到了秋天,所以对那里的景色比较熟悉记忆深刻,说起来就不费劲。认真反思一下,真的要在多方面下下功夫。

    教学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且大部分学生对质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基于上述情况,本设计关注了下面几点:

    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学具,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中,获得有关千克的丰富体验,从而牢固地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注重对实践过程的指导和实践结果的总结。

    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实时调控和指导,使学生的实践更有层次,目的性更强;在每项操作之后都帮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盘秤

    学生准备

    盐 牛奶 黄豆 回形针 花生米 军棋 2分硬币 苹果 鸡蛋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主题图,找出有关信息。

    提问:(1)图中淘气和小鸟分别在做什么?

    (2)淘气和小鸟分别有多重?

    (3)谁的体重更重一些?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发现: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小鸟的体重是50克,淘气比小鸟重。

    小结:淘气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小鸟的体重用“克”作单位,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

    ⊙探究新知

    1.认识秤,学会读数的方法。

    (1)了解学生知道的秤。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标示的净重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例如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呢?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课件出示各种秤)

    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秤,比如学生可能通过看图,看电视,逛市场见过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等。

    (2)了解读数的方法。

    出示盘秤,提问: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指针指向1,表示托盘上的物品有多重?

    学生观察盘秤上的圆盘,知道一个大格表示1千克。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2.动手实践,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

    (2)掂一掂。

    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把两袋盐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用手掂一掂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来称一称,验证自己的估计。

    (4)找一找。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预设

    生1:2瓶矿泉水大约是1千克。

    生2:1大袋洗衣粉大约是1千克。

    生3:10本数学书大约是1千克。

    (5)体会几千克有多重。

    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苹果、洗衣液、白菜等课前准备好的物品)

    (6)抱一抱。

    汇报自己的体重,互相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学生依次体会到了1千克、几千克、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大有益处。

    教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过程与方法: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在熟读,多种形式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学前准备:预习课文,课件,多媒体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激趣:上课之前呢,老师有个小游戏想和大家一起玩,这里有两张有趣的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哟!

    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说出两幅图片不同的地方。

    师:这只骆驼可不可爱?(可爱)但这么可爱的骆驼却丢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老师这里设置了三个闯关游戏,只要我们闯过这三关,就能顺利找到骆驼,大家有没有信心?(有)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6课《找骆驼》。

    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听故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现在看看第一关:我是识字小能手。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师:大家预习的很认真,不认识的字词都已经悄悄地注音了,老师这里呢有几个词语考考大家,看小朋友们能不能准确的读出来,小小火车哪里开?(小小火车这里开)好,就从这位同学开始。(认读生字词:骆驼 跛脚 驮着 愤愤 脚印 啃过 究竟 不紧不慢)看来大家都认识这些词语了,想一想“愤愤”是什么意思?(很生气的样子)跛脚的动作谁能学一下?(动作比划)看来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那我们大家一块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师:好,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给自己鼓鼓掌,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关:“课文内容我知道”。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看着你们着急想回答却答不出来的样子,老师知道大家心里都读懂了这个故事,就是没组织好语言,没事老师给你们一点小提示,看着大屏幕,想想括号里该填什么(学生答)好,我们再一起读一读。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了商人(走失)一只骆驼,向一位老人(打听),经老人(指点),(找到)骆驼的事。

    教学教案 篇6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材的编写顺序上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第一章“数列”第六节的内容,它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延续、与前面学习的函数等知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来看,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就内容的人文价值上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探究与推导需要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的良好载体。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二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对问题的分析缺乏深刻性和严谨性。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及探究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公式探求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转化思想,优化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对公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磨练思维品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思维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美。用数学的观点看问题,一些所谓不可理解的事就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帮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

    本节课属于新授课型,主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采用启发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的教学模式、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按照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来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上一天多1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了名的,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请在座的同学思考讨论一下,穷人能否向富人借钱?

    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学生直觉认为穷人可以向富人借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求,得出:

    (2)教师紧接着把如何求?的问题让学生探究,

    ②若②式减去①式,可以消去相同的项,得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很显然的事,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解决情境问题: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可以消去了,得到:≈1073(万元)>465(万元)。老师强调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为推导一般等比数列前n项和提供了方法。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设等比数列为,公比为q,如何求它的前n项和?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探究2.求等比数列的.第5项到第10项的和.

    方法2:此等比数列的连续项从第5项到第10项构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

    【设计意图】采用变式教学设计题组,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解题时,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回顾公式、推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从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总结。

    【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若=3,=81,求q及,若,求及q。

    【设计意图】对公式的再认识,剖析公式中的基本量及结构特征,识记公式,并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设计意图】布置弹性作业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本节课通过推导方法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变加为减,等价转化;递推思想:纵横联系,揭示本质;学生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广阔性、批判性.同时通过展示交流,学生点评,教师总结,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形成了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形成学习能力。

    1.情境设置生活化、

    本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考虑到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采用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景,意在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问题探究活动化.

    教学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机会以及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通过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共享学习成果,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之间不断合作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

    3.辨析质疑结构化.

    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短、平、快”填空和判断是非练习、通过总结、辨析和反思,强化了公式的结构特征,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模块,优化知识体系。

    4.巩固提高梯度化.

    例题通过公式的正用和逆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教科书中的例题改编而成,并进行适当的变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5.思路拓广数学化.

    从整理知识提升到强化方法,由课内巩固延伸到课外思考,变“知识本位”为“学生本位”,使数学学习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思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6.作业布置弹性化.

    通过布置弹性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的根据高二学生心理特点、教材内容、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和启发性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我采用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策略,即“案例—公式—应用”,案例为浅层次要求,使学生有概括印象。公式为中层次要求,由浅入深,重难点集中推导讲解,便于突破。应用为综合要求,多角度、多情境中消化巩固所学,反馈验证本节教学目标的落实。

    其中,案例是基础,使学生感知教材;公式为关键,使学生理解教材;练习为应用,使学生巩固知识,举一反三。

    在这三步教学中,以启发性强的小设问层层推导,辅之以学生的分组小讨论并充分运用直观完整的板书和计算机课件等教辅用具、手段,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思路,而且学生通过“案例—公式—应用”,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观到抽象,不仅加深了学生理解巩固与应用,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公式推导、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亮点之处: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特别是在例3中,教师针对题目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提示,让学生去尝试着解题。张漫同学的板书详尽,将思路方法概括表述出来,过程完整。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

    4、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学生随意估计的结果可能是杂乱、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怎样估计才能尽量使结果准确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

    2、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

    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样的物品的质量重1千克。

    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支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后记:进行两袋食盐重量的测量,1千克与1000克相等,从而推出1千克=1000克,2千克=20xx克,练习时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

    2、会写“午、节”等7个字。

    3、认识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读好长句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农历的五月初五是谁什么节日吗?(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我们要吃粽子的,今天呀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端午棕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端午粽》,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duān zònɡ jiè zǒnɡ mǐ jiān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jù wǔ yè zhēn

    端 棕 节 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 据 午 叶 真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挂:音节:三拼音节,偏旁:提手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分:多音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fèn 本分

    fēn 十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chánɡ 太长

    zhǎnɡ 长大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bāo 剥皮

    bō 剥开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jiān 中间

    jiàn 间接

    反义词

    真——假 分——合 来——去 纪念——忘记

    近义词

    纪念——怀念 美滋滋——喜滋滋 掀开——打开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立字旁“立”,

    米字旁“米”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

    五、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米——( 来 )

    变一笔

    午——(牛 )

    写偏旁

    粽——( ) 端——( )

    总——( ) 带——( )

    加偏旁

    十——( ) 刀——( )

    具——( )

    反义词

    假——( 真 ) 合——(分)

    纪念——(忘记)来——(去)

    六、升华学习

    游戏:摘果子游戏

    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4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一到端午节,外婆会干什么?(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等我们回去)

    (4)“总”说明每年都会煮粽子,“盼”说明每逢佳节外婆盼望一家人团聚。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 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 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粽子是用什么包的?(青青的箬竹叶包的)

    (4)里面裹什么?(白白地糯米)

    (5)中间有什么?(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6)青青的,白白的和红红的写出了粽子的样子和对粽子的喜爱

    (7)外婆掀开锅盖飘出什么呀?(一股清香)

    (8)粽子怎么吃?(剥开粽叶)

    ((9)粽子什么味道?(又黏又香)

    (10)掀,剥,咬分别写出了煮粽子,剥粽子和吃粽子的动作,又黏又香写出了粽子的味道?(请他们品尝水果的香甜)

    (11)第二段写了包粽子的材料和煮好的粽子的味道。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外婆的粽子好吃吗?(十分好吃)

    (4)花样多吗?(花样也多)

    (5)都有什么品种?(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

    (6)你十分好吃,花样也多说明外婆包粽子经验丰富,也体现了外婆对端午节的重视。

    (7)在外婆家美滋滋的吃完后,外婆还会做什么?(装一小篮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8)美滋滋说明外婆包的粽子好吃,也表达了我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9)第三小节写了外婆包的粽子不但好吃,还会教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6、同学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长大之后牛知道了什么?(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4)第四段写了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

    (5)介绍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背后人称为“诗魂”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

    8、老师总体提问。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这篇课文写了每年端午节时外婆都会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外婆的粽子好吃,花样多,我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 盼我们回去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 包粽子的材料——粽子清香,又黏又香 清香好吃

    粽子好吃,花样多——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纪念屈原

    长大后——知道端午节的来历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五、灵活朗读

    接力朗读:四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考考你,课内阅读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棕。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

    1、文中写了粽子那些特点呢?请在正确的选项后面画“√”

    (1)好吃( ) (2)花样多( )(3)非常大( )(4)非常尖( )

    2、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外婆包的粽子好吃,请写一写。

    (美滋滋)

    七、课文升华

    1、说一说: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吃粽子的故事吗?

    2、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3、交流作品:可先与家人交流,然后将学生的创意画在学习园地中展览。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下来,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午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午”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节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节”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叶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叶”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米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米”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五)指导书写汉字真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真”共10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六)指导书写汉字分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分”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七)指导书写汉字豆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豆”共7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7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教学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

    难点:体会诗句含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的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言)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指名读,全班齐读。

    ◎出示作者介绍。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明确:中断,从中间割断;出:耸出来;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同桌交流,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

    明确: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天门山的雄伟、有气势;青青的水、绿绿的水;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望,一只小船在水中荡荡悠悠。

    ◎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句?

    明确:

    (1)“天门中断楚江开”——“中断”一词写出了天门山的气势,令人向往。

    (2)“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至此回”写了水的清秀。

    (3)“两岸青山相对出”——“青山”写出了山的秀美与雄伟。

    (4)“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话写出了天门上景色的清幽。

    ◎画一画天门山的景色。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李白,你看到这样壮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呢?

    (五)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作业:◎背诵诗歌◎读一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赴江东途中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歌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望天门山的情景,既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又写出了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在教学中虽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天门山景色的壮阔,但是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对于天门山的景色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教师拓展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学教案十五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