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发表时间:2023-08-07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教案是教学效果的可视化呈现,教案教案会包含哪些部分?我为您准备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能够让您确信您做了正确的选择,请注意这篇文章仅供参考!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过程、板书五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2、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昨日的战争”,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 “由教到不教”,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5、教学难点: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因此采用预习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设计

    (一)预习设计

    1、并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5、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其中口才被排到第一位,由此可见口才在今天同样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人怎样凭三寸不烂之舍就使强大的军队退却的故事,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①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②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③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④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讨论总结,认识升华

    ①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总结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②《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延伸拓展:某同学中午休息时间在宿舍洗衣服,请劝阻。

    5、小结: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6、作业: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那个同学改写的好,明天请他当导演。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3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

    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

    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1、词类活用: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典型例题激活]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今已服矣,何又求矣?

    ③诸候有在者乎?

    解析:①②句为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③为省略句,应为“诸候子孙其继有在者乎?”④为判断句。用“……者也”句式表示判断。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平时多了解文言句子的各种类型(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根据各类句型的特点和文言句式本身的意思来判断。

    D、逢(féng)孙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不知(zhì)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课外阅读]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A、本篇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和在荣誉地位面前的谦让精神。

    B、介母三次设问,表明她是一个关心儿子但并不愿违背儿子意愿的人。

    C、本篇颂扬介之推母子不求赏赐,不图浮名的品行。

    D、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A、诱导儿子追求名利。

    B、考验儿子是否坚决隐退。

    C、使文章曲折跌宕。

    D、写介母是个深明大义教子有方人。

    ③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创新拓展练习]

    19、仿照下列句子写两句话。

    例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

    A、————————————————————

    B、———————————————————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5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归纳要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的结果是烛之武说退了秦师没有?对,说退了秦师。那么烛之武在国家危急关头,是否是毛遂自荐,挺身而出,主动地担当起这个重任的?在大军压境,敌我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势下,烛之武又是采取什么方法使一心想借此扩张自己势力的秦穆公改变态度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三)学习新课:

    1、 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个性。这步程序是教学目标B的再落实。用教法2中语言激情的方法来感染学生,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2、把本篇中所需要积累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加以归纳,再次落实教学目标A。引导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四层意思,体会高超的语言艺术。这样,既把握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3、 概括课文情节,根据情节要点分析人物形象。这是完成教学目标C的第一步。

    4、 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a、第一段总共二十五个字,交代了哪几个问题?(明确:当时形势,战争起因,秦、晋驻军方位。)

    b、第一段埋下两处伏笔,联系全文,分析其内容与作用

    c.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 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 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 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5.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 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⑶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句式: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省略句

    6.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练习三

    (3)研究性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7.板书见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归纳义项:若、夫、微、之。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谋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字词句,标志有关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结构,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⑴第一遍学生齐读。

    ⑵第二遍听录音。

    2、听课文录音,纠正字音、句读。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5、秦晋两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学生回答预习情况,教师补充、点拨,并出示课件中有关的地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围郑形势图:

    6、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明确:秦“乃还”,晋“亦去之”。

    7、明确写作思路(结合板书明确思路,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提示: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怎么退”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三、重点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该段的字词句,质疑、解疑。

    2、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

    生探究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解的字词以及问题举例:

    1、封:

    ⑴既东封郑(“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

    ⑵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

    2、鄙:

    越国以鄙远(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啚声。按周制,都城的近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词讲;这里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戍之,乃还。(代词,代郑国)

    4、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

    5、“君”字出现9次,其中8次是对秦穆公说的,1次是说晋国的。体现了烛之武替秦考虑,不为己谋的思想。他在有意无意间离间秦晋关系,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语委婉而有气势。

    6、内容:“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以退为攻)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通过学生讨论,小结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艺术(出示课件):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亡郑导致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舍郑,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晋国贪得无厌,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四、结课

    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烛之武正是运用最恰当的劝说方式处处为秦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挑拨秦晋关系,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还”,从而保全了郑国。这是烛之武智慧的体现,更是他辩论语言的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烛为什么

    之以利相诱

    武怎么退替秦着想

    退挑拨秦晋

    师退的结果

    【评课与反思】

    教完该课回头思考,特总结如下:

    一、评课

    专家的评课情况汇总:

    1、诵读的巧妙处理,词语、断句体现巧妙,并且在诵读中解决语言知识。

    2、对背景知识的介绍打破常规,比较自然,恰到好处。

    3、对教材的处理突出主体部分,重点明确。

    4、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写作、艺术表达技巧相结合。

    5、板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学生回答时边板书要点、边总结,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评价,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得到知识的总结。

    6、课堂结构自然、舒服,教师有亲和力。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交流──互相解决,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对学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晋国的事情,能否从晋国的角度入题。

    二、自评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习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习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史书

    1、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2、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左传》常识:

    《左转》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转》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5、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③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④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背景资料: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历史事件。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解文意

    1、播放录音朗读,注音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án) 佚(yì) 缒(zhuì) 阙quē)

    ②多音字:朝(zhāo) 逢(páng)(人名逢孙)

    3、指名朗读后分组合作探究翻译。

    第一、二组:第一、二段。

    第三、四组:第三段开头至“君亦无所害”。

    第五、六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结尾。

    要求:参照注解,动口动脑,疏通文意,翻译指定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

    4、文言知识检测(抢答方式)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文言句式

    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三、析情节

    1、指名回答: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2、梳理情节: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智退秦师

    晋师撤离

    3、练习:试用一副对联概括各部分内容。

    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勇士闯虎穴,巧言退亲师。

    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四、赏形象

    1、根据“夜缒而出”这一细节,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有一位 的老者,在一个 的晚上,

    被放到 的城外,走进了 的秦营,这需要 何等的勇气!

    2. 自主思考:

    (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晋、郑矛盾,与秦无关。为下文叙事埋下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

    (3).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亡郑不利于秦;存郑有益于秦;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

    (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不仁,不知,不武。

    (5)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凭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3、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是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谈对佚之狐的看法。

    首先,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思考: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五、探艺术

    1、指名朗读第三段,注意读出语气。

    2、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讨论:烛之武如何一步步说服秦伯的?

    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奉承示弱,郑知亡,抬高你

    顺势陈弊,若郑亡,削弱你

    以利相诱,若不亡,有益你

    以史挑拨,揭痛处,离间你

    顺势推测,若郑亡,威胁你

    陈述利害,君图之,服了你!

    仅仅用了125个字,娓娓道来,环环相扣,不仅退却了秦军的千军万马,还与秦军结成同盟关系,让秦军帮着戍守郑国。这就是烛之武的杀手锏!更是烛之武的智慧,这就是“史上最智慧的中国好舌头”!!

    后人云:大兵压境把郑围,生死存亡势堪危!秦伯帐前七旬翁,寥寥数言大军归! ——杨华当

    3、总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其劝说的语言艺术更是中国史上的经典!

    六、联现实

    如何说服生物老师杨老师不在语文作文课上考试生物呢?请试着用烛之武的办法!

    (1)奉承示弱,抬高你——

    老师:为人好、水平高;能力强、身体壮;

    我:长得黑、个子低;考得差,好害怕!

    (2)顺势陈弊,削弱你——

    如果您占用作文课考生物,会占用课时讲卷子,语文老师也得给我们补回课来,课程就会很紧张,马上又期中考试了,不仅讲不完,而且我们也没时间复习了,我们会在背后议论你!对你的光辉形象有损!

    (3)以利相诱,有益你——

    听说你爱吃……如果不考,我们全班同学一人给您……

    (4)以史挑拨,离间你——

    你不记得曾经占用了语文早读五分钟,语文老师气得脸都绿了,背后对着我们的面不少骂您,您看他那么小肚鸡肠呀!那话也太难听了!您要听吗?

    (5)顺势推测,威胁你——

    如果这次你再占用人家两节作文课,语文老师估计还是打不过您,但依他那小肚鸡肠的性格,肯定还要全校瞎嚷嚷!说的话肯定难听!

    (6)陈述利害,改变你——

    不考对您好,考对您不好,您考虑考虑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8

    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

    1、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2、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

    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4、内容:

    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5、地位:

    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

    1、重、难点句子解释:

    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⑶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⑷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

    ⑸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⑹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⑺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2、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9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若”、“说”、“辞”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

    2、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

    1、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4、内容:

    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5、地位:

    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1、重、难点句子解释:

    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⑶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⑷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

    ⑸ 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⑹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⑺ 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0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⑴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1、师范读课文。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 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 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① 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 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 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⑵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⑵ 勇于自责。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2、波澜不惊。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1

    总课时数

    第 节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并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借助语境来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学讲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 朗读课文

    学生诵读指定的片段,看看谁的诵读最能准确表达感情。诵读时注意句子的整散和长短,内容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

    二、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

    人物 性格 事件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义) ↓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 秦军乃还

    智说秦伯(智) ↓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明确:

    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两方交战,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他的义无反顾的精神展示了其“勇士”性格;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在揭露了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后,又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最终与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

    可见,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2、秦伯

    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1、课前5分钟演讲

    2、分析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

    个别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3、郑伯

    (1)善于纳谏----“公从之”

    (2)勇于自责------“是寡人之过也”

    (3)长于言辩-------“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晋文公

    贪婪,但理智,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具有雄才大略。

    三、把握文意 拓展阅读

    问题6、解释成语大意,并用以下成语来概括《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内容。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解说:秦晋联军大兵压境,弱小的郑国孤立无援而危于累卵,正像佚之狐所言“国危矣”。

    【从谏如流】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解说:郑伯在国家亡危急存亡的时候,没有开门投降,没有匆忙地发布迎战命令,而是听取佚之狐的建议,与名不见经传的烛之武坦诚相见,以自己的诚意打动烛之武,让他去说服秦伯。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解说:在国家需要自己时,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欣然受命,表现出了顾全大局的精神和面对强敌的大智大勇。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解说:秦晋两国虽世代互为婚姻,但是两国之间却貌合神离,尤其是秦伯的狐疑两端,这些都让烛之武看得一清二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解说:在了解秦伯具有狂妄自大、利令智昏、动摇不定等心理的前提下,烛之武先向秦伯示弱,满足其虚荣心,解除了他的戒备心理,为自己的成功说服扫除了障碍。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解说:烛之武知己知彼,因势利导,以利害关系说动了秦伯。秦伯的单方面退兵,使秦晋联盟分崩离析,郑国的倒悬之危终于在烛之武一番细针密线的论说中迎刃而解。

    四、 【小结】

    在郑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郑伯从谏如流,委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临危受命的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洞若观火,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终于说退秦师,化险为夷。

    五、 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3、分析成语,学会用成语概括文中的内容。

    4、将这些成语串成一段话,概括文章内容。

    课外作业

    教 学 小 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n古今异义 贰 是n通假字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

    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n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n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n3、背诵1、2段,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习旧课。

    1. 译句:jK251.cOM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五论”退秦师。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飞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出示幻灯片]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烛之武形象探讨:[出示幻灯片]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小结本节课

    六:课后作业:翻译课文三四段,争取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一:复习旧课

    1.译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出示幻灯片]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一) 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词类活用[幻灯片出示]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习,一词多意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四: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