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数学教案锦集10篇
  • 幼儿园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7-09

    幼儿园数学教案锦集10篇。

    希望你会喜欢我所推荐的“幼儿园数学教案”。教案和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教案里面的内容都是老师自己去改进的。优秀的教案可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们将继续提供相关内容,为大家提供更多帮助!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感知搭配活动中的规律性和次序性。

    2、学习看懂图意,,根据图示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电脑课件、饭盒、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丁丁旅行"引出课题

    提问1:孩子们,什么叫一套衣服?

    提问2: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的衣柜里有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

    二、幼儿操作图片,教师运用课件验证。

    (一)幼儿操作

    1、提供给幼儿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搭配,要求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师用课件进行演示。

    3、教师小结: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二)比一比

    要求是:1、要搭配4套衣服 2、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3、比比谁最快搭配好

    (三)交流方法

    三、巩固练习

    提问:这些菜你们吃过吗?它们哪些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呢?

    请你看看今天的菜谱,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幼儿每人一个饭盒,自由走动搭配荤菜和素菜。

    2、教师利用课件验证。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本次的数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进行搭配,从上衣和下装的搭配中,让幼儿学习一定的搭配方法,培养有序的思考能力,以及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活动以丁丁要去旅行为线索,自然将整个环节贯穿,符合幼儿游戏化教学的年龄特点。

    本次教学主要以生活中的丁丁旅行为线索,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菜两个幼儿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并用情景中人物的语言,充分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是幼儿马上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使幼儿自主学习的目的。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结合具体情景,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难点是使幼儿进行有序的思考,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防守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如在这活动中我通过配一配(衣服的搭配),连一连(配餐),从搭配材料的数目上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

    使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数学活动带的乐趣。

    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对于第一环节掌握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第二环节中,幼儿操作的不是很好,这也许是我在交代的时候没有把要求讲得很清楚,在我接下来的发现问题调整中,幼儿的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就一直在游戏的环节中了,没有很好的在听老师的要求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 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

    3、 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时钟、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 认识时间

    老师出示时钟,提问: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来看时间的)

    你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9点)

    你怎么知道的?(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9,就是9点整)

    如果长针和短针都指向12,是几点?(12点)

    小结:当长针指向12时,短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2、感知时间

    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问题,给如如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我们再玩一次,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小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第二次游戏时,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没再出现争执。)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3、总结交流

    提问: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

    学会了看时钟;知道一分钟很短,但我们加快速度也能做许多事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目的:

    1、 通过游戏较熟练地分辨单数、双数、并知道单数、双数的排序规律。

    2、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准备:

    1、 小玩具若干,1-10 的点卡1套,1-10的数卡1套。

    2、 不同颜色的垫子两块。

    过程:

    1、 第一次游戏,复习10以内单数、双数。

    ①今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游戏规则跟以前的有点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

    ②教师扮老狼,报1点钟、3点钟、5点钟时回头,报2点钟、4点钟、6点钟时不回头。

    ③提问:游戏规则有什么变化?老狼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不回头?

    ④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把数卡分放在两块垫子上,请幼儿找出“老狼”回头的规律。

    ⑤游戏1-2遍。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即双数整点时跟着“老狼”走,单数整点时不动。

    2、 第二次游戏,练习较正确、迅速地分辨10以内的单数、双数。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老狼”在回答时间的同时,任意抽取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如抽出的是双数,幼儿就找一个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单数,幼儿则单独站立不动。

    ②游戏2-3遍,要求幼儿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单数、双数。

    3、 第三次游戏,感知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教师扮老狼,幼儿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比赛。“老狼”在回答的同时迅速翻出卡片,两队幼儿抢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来翻卡或回答问题。师幼共同检验正确与否,翻对或回答正确者即可得到一个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幼儿了解其排列顺序后将其反扣在垫子上。游戏开始,教师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单数;翻出所有的双数;翻出比×大的单(双)数;翻出比×小的单(双)数;有没有比10大的双数,有没有比9大的单数,有没有比1小的单数,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张卡片,问幼儿:它的小邻居是几?大邻居呢?它们是单数还是双数?

    ④统计玩具数量,确定游戏胜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一、 设计意图

    今学期班上进行线的专题活动,小朋友都很有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线。一时间,班上就有了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线。为了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我组织进行线的分类、统计活动。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线的种类。

    二、 使用对象及场所:大班幼儿在幼儿院进行。

    三、 活动目标

    1、 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

    2、 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

    3、 语言表达操作的情况,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步得到发展。

    四、活动准备

    1、 各种各样的线若干。

    2、 纸、笔每人一份。

    3、 统计示范图。

    五、活动过程

    1、 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线,请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学会初步的分类技能。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线,待会就请你们自己去观察,看看能不能分清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线?

    幼儿听后就三三两两的在各种线前观察,对线产生了兴趣。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能让幼儿自己先去观察,比较,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幼儿按颜色、粗细等不同特征来分类。

    师: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我们来试一下。

    幼儿尝试按颜色分类,把相同颜色的摆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数数各有几种。

    师: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除了颜色不同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不同的特点了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继续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发现、比较下不断地想到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长、短和用途来进行分类,并做好分类记录。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教师起启发性作用,主体还是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说出来,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师把幼儿观察、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自己设计统计图来记录。

    A、 幼儿看记录进行操作活动,把所有记录的结果统计出来。

    B、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各种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我把小朋友所说的都记录在黑板上了,现在就要你们想想,帮我设计一个最漂亮的。

    幼:老师我可不可以设计两个。……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老师只是个观察者,在巡回的观察着幼儿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儿有求必答,老师都不去打扰他们,充分体现出幼儿是主体,不再受老师的影响。

    4、 教师小结,并找出不同范例,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方法,让大家学习。

    师:这是谁的,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每个幼儿的回答都会不同,有的会说得很好、很多,说得很完整,有的却不知道怎样表达,但都要进行鼓励表扬,因为要肯定他们的设计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活动评价:这个活动设计充分抓住了幼儿心,小朋友面对这么多样的线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记得快,所以教师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教师的语言简而少,很具有启发性,而且也留了时间让幼儿充分的认识探索,是一节充分以幼儿为主的课。

    6、重要词汇:质地、用途、统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尺却使用的较少。尺有什么用?怎样使尺子?小学生为什么要用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 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过程建议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 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3、 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 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 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编10以内数的应用题》

    目标:初步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重点: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

    难点:理解应用题中各要素的关系。

    准备:找朋友的音乐、课件、图片、算式卡片

    过程:

    一、师生合作、共同游戏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我会邀请我的好朋友到前面来。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美女?

    师:4个小美女(同时出示图卡)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们再来玩一次。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帅哥?

    师:3个小帅哥(同时出示图卡)

    师: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一共请来了几个小朋友?出示图卡(一共?)

    师:我刚才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刚才说到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了一件找朋友的事情,出现了2个数字,提出了一个问题,是用"一共"来提问的,这就是加法应用题。现在我请**来完整的编一下(图文结合) (编应用题的模式)

    二、看图编应用题

    师:你们真棒,给自己鼓鼓掌,我们再来编一编

    师:你看到了什么?(强调完整)出示数字1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数字2

    谁来提一个问题?出示加号

    他们三个合起来就是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谁能把刚才的事情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引导幼儿理解问题中不能出现数字

    师:我们再来看下一副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数字3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数字3

    师:谁来提一个问题

    师:你们真聪明,那我要出一道难得,考考你们了

    出示5+3,谁来编编?

    谁来自己编一道,请另一名幼儿列算式(引导幼儿拓开思维)

    三、幼儿分组编应用题

    师:你们都很棒。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图片和算式,请聪明宝贝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编一编。我这里有两个要求:

    1、请两个小朋友选一张图片,相互编一编,看谁编的好。

    2、编完一张可以再换一张编。

    3、合作完以后可以自选一张也可以去给客人老师讲一讲你编的。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指导幼儿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通过指导幼儿初步感知时间这个概念,发展幼儿的“时间感”。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为此,我在活动设计中,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数字和故事巧妙结合,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留下余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 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 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今天数字娃娃也来到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同时出示无序的数字1—7),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还要说出排在第一的是哪个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巩固邻数。

    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朋友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朋友。幼儿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

    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顺序。)

    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2:转盘游戏“找邻居”。

    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游戏反复进行3—4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三: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3大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几和星期几。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感念。)

    四: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讲讲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五: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继续进行。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现象,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已看见和听见的现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活动在雨天进行。

    2、让家长为幼儿准备各种雨具,如:雨伞、雨衣、雨鞋等。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看雨的愿望。

    1、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想不想到外面去看看雨?

    (孩子们兴奋地拍手跳起来:“想,想……”)

    2、师:我们要带些什么就不怕被雨淋湿了呢?

    幼:我来幼儿园的时候,妈妈给我打了伞,我就没淋湿。

    幼:也可以穿雨衣。

    幼:老师,我穿了雨鞋,就不怕弄湿了脚。

    3、帮助幼儿穿戴好各种雨具。

    (幼儿拿出自已的'雨具,穿戴好。)

    4、启发幼儿帮助同伴。

    师:李洋洋和杨怡坤这几个小朋友早上是坐车子来的,没带雨伞,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帮帮他们吗?

    幼:老师,我的雨衣很大,可以让李洋洋钻进来一起穿。

    幼:我的伞也很大,让杨怡坤和我一起打吧!

    二、带领幼儿到操场上看雨,听雨,“装雨”。

    1、引导幼儿看雨。

    (1)师:小雨点真可爱,从高高的天上落下来找朋友。它和谁做了好朋友呢?我们去找找吧!

    (2)幼儿到户外,自由分散地到处观察,教师观察指导。

    孩子们开心地三三两两地分散开来,有些小朋友蹲在花圃边看小雨点一滴一滴落在小草上、落在小花上,有些小朋友看着小雨点在小水洼里溅出一朵朵小水花,还有的小朋友把小手伸出伞外,用手去装雨滴------他们看得很认真,一发现小雨点和谁做了朋友就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告诉我。

    2、引导幼儿听雨。

    师:小雨点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它们还在说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呢?我们来听听……

    幼:小雨点对小花说:“你好呀,我们来做好朋友吧!”

    幼:小雨点对小草说:“你渴了吧,多喝点水吧!”

    幼:小雨点对我的小伞说:“滴嗒滴嗒,你好你好。”

    幼:小雨点还亲亲我的小手:“我真喜欢你。”

    (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描述了很多小雨点与朋友的对话。)

    3、把雨点带回“家”。

    师:小雨点真可爱,我们想办法把小雨点带到我们的教室去好吗?

    孩子们活动起来,有的用小手、有的用小手帕、有的用小树叶、有的用小袋子……装好了小雨点,回到活动室。

    三、回活动室,集中交流总结。

    1、师:小雨点找到了那么多的朋友,它们是谁呢?它们在说什么呢?

    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自已看到的、听到的,丰富经验。

    2、师:小朋友回家再找找看,小雨点还有哪些朋友,它们在说什么悄悄话?

    活动延伸:

    1、水洼与脚印。(雨停后,到操场找水洼,做踩水洼游戏)

    2、小雨滴。(让幼儿用各种绘画材料来表现小雨滴从空中落下的景色)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4】

    设计意图: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目标:

    1、知道2、3、4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2、能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2、3、4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2、难点:能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准备:

    1、演示教具:雪花片操作教具一套、数字和分合号卡片一套、黑板一块。

    2、幼儿人手一套雪花片操作图、雪花片若干、数字卡片和分合号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几个数字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3、4。)

    2、 幼儿答。2、3、4、

    3、提问: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2、3、4这三个数字宝宝可以表示什么呢?

    4、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那今天呀徐老师不仅给小朋友带来了三个数字宝宝,而且徐老师还要请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我会分。在玩游戏前,我们先来认识下游戏要用到的操作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出示雪花片操作图。

    3、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图片上有什么?它表示什么?

    4、幼儿答。

    三、学习分合式

    1、提问:“刚才小朋友一眼就看出了图片上有雪花片之外,还有两个小盘子,那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上面有个符号?”

    2、教师告诉幼儿这个符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成号,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

    3、提问:“这每一副图上要我们小朋友做什么呢?”

    4、师幼集体讨论。

    5、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动动你的小手,现在每个小朋友的位置上都有跟老师一样的三幅操作图,请小朋友用你桌子上的雪花片来试一试,我会分,2个雪花片、3个雪花片、4个雪花片,可以怎么分?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上黑板分。

    8、师幼集体验证。

    9、教师:这些操作的.图片我们可以用数字把它们表示出来。教师边提问边出示数字卡片。教师示范操作2个雪花片用数字2表示出来。、

    10、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11、教师总结。

    四、游戏:智慧大考验。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我会分》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数学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思维概念,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我把双数比成都找到了好朋友的数字,单数比作需要找朋友的数字,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具体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适当的给予引导,将游戏的方式交给幼儿,由幼儿自己理解并完成,每一操作过程结束小结,留意到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游戏简单的一带而过,当幼儿出现错误时,及时的帮助其修正,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个别幼儿将双数和单数区分不清楚时候,不能忽略这些现象,在后面的环节中,要给予弥补,结合《幼儿用书》的实际生活经验看一看糖葫芦哪些是双数的,哪些是单数的,加入了迁移生活经验的活动,体现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

    《我会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我会分》活动的主要目的,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使得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幼儿熟练掌握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总之整个活动在动静交替中进行,且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单双数的概念,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

    小百科:分,汉语词汇,汉字“分”有两个读音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5】

    教学名称:

    幼儿园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学会自编和解答4的加减应用题。

    2.在生活情景中能根据水果和钱的数量自编4的加减应用题。

    3.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加减数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家长带幼儿去买东西时,使幼儿了解一个买与卖的过程。

    2.教具的准备:橙子,香蕉卡片各十张,人手4个替代物做钱。

    教学过程:

    一,师通过情景表演仿编4的加减应用题。

    师:今天呀,老师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告诉小朋友们,小猪的水果店昨天开张啦,于是朱老师就去小猪的水果店买了一些水果,可是算钱的时候出了一点问题,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助我,你们愿意吗?(愿意)

    师:昨天呀,我带了一些钱去买水果,(出示4张四块钱),请你们看看,我手里有多少钱?(四块钱),我有四块钱,所以我向小猪买一个橙子(买了一个橙子)

    提问:我的手里还剩下多少钱?你们怎么知道我的手里还剩下三块钱的?(因为老师原来有四块钱,买了一个橙子花了一块钱,所以还剩下三块钱)4-1=3

    那我们把这个算式写出来好吗?用加法计算还是减法计算呢?(选择减法的卡片,将物品对应的`数字写在卡片上)。

    师:剩下的钱,我还想买香蕉,所以我又问小猪买了三根香蕉。那又要请你们帮我算一算了,刚才,我买了一个橙子和三根香蕉,请问,我一共花了多少钱?(四块钱)你们怎么知道我花了四块钱呢?(一个橙子花了一块钱,三个香蕉三块钱,所以一共是四块钱),嗯真不错,那我们一起来把这个算式写出来好吗?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呢?(选择加法的算式卡片,将物品对应的数字写在卡片上)1+3=4

    二,请幼儿根据实际操作,自己来仿编应用题

    师:谢谢你们,这下子我总算是算清楚了。那你们想不想也来算一算呢?我们自己也来买水果好吗?每位小朋友手里都有四块钱,(先请一位小朋友)请你先买两个橙子,然后告诉我你的手里还剩下多少钱?(两块钱)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手里原来有四块钱,买了两个橙子花了两块钱,所以还剩下两块钱)好,请你把你的算式写在自己的卡片上。

    (再请一位小朋友):请你用剩下的钱买两个香蕉,然后告诉我,你买了橙子和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四块钱)为什么呢?(因为买两个橙子花了两块钱,两个香蕉花了两块钱,所以一共花了四块钱)也请你把你的算式写在自己的卡片上。2+2=4

    结束部分师:你们都很棒,那今天放学后,请你们也来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会不会被你们难倒,好吗?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排出10以内自然数列,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正确地运用序数词,会用第几来表示物体在序列所在的位置。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10以内的序数,正确运用序数词。

    2、引导幼儿思考,使幼儿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1~10,图卡,数字挂表

    学具:图卡,幼儿操作卡,数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学习

    老师向幼儿展示1到5的序数卡片,引导幼儿描述这五个序数。

    幼儿:1像铅笔能写字2像天鹅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

    5像鱼钩把鱼钓

    老师:很好。现在大家看一下我手中的挂表。这是什么?(用手指着口哨)

    幼1:口哨。

    老师:对了。那么它看起来像什么?

    幼2:像6、

    老师;是啊!所以啊,6像口哨咧嘴笑。

    幼儿:6像口哨咧嘴笑。

    接着展示其他四张图片,引发幼儿思考,并得出对7到10的描述:

    7像锄头能耕地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能盛汤10像铅笔加鸡蛋

    二、做游戏

    找10个幼儿来参加游戏

    将标有1到10的十个数字卡片打乱顺序,翻过来放在桌子上,让10个幼儿分别抽取一张卡片,并按照上面的数字序数站在正确的顺序。最后看每个幼儿是否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这个任务交给在台下的幼儿来完成。老师负责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当每个幼儿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时,再让这10个幼儿打乱顺序,两人互换卡片,重新排列顺序,正确排列后把卡片收起来,老师随意叫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让台下的幼儿来判断该幼儿处在第几的位置。让其余的幼儿也轮流来参加这个游戏,最终让每个幼儿都能灵活运用序数词。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2、善于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6个杯子、3个量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发幼儿产生比较的兴趣。

    师:今天是小明妈妈的生日,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客人分成两桌坐下,妈妈给每人倒了一杯水,(教师揭开遮挡杯子的布)小明发现左边桌子上有3杯水,3只杯子是不一样粗细,右边也有3只杯子,这3只杯子的水也不一样,究竟那杯水多,那杯水少?小明特别特别的想知道,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帮小明猜猜看,到底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引导幼儿自由猜测)

    二、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1、引导幼儿观察,提出疑问。

    (1)、你们是怎么比的呢?

    (2)、我们来看看究竟谁说得对。

    2、教师演示引导幼儿了解比较的方法。

    (1)、将左边3只杯子装满水,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杯子是很难直接判断出来的。

    (2)、师:这3杯水哪一个装得多,哪一个装得少?(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拿出测量水杯,引导幼儿观察水面到达的不同刻度,进行比较。

    (4)、师:现在可以说一说,那杯水多?"(教师将三个量杯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面高的那个水多)。我们只用眼睛看是,是不能准确地比较出多少的,得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3、引导幼儿迁移经验,对右边桌子上的水进行比较。

    (1)、师:大家来看看右边这3只杯子,这3只杯子是一样大,但3只杯子的水不一样多,哪一杯多?哪杯少?(引导幼儿先比较杯子的大小,再得出同种类的杯子中的水面高的就表示水多的结论。)

    (2)、师:相同形状的杯子怎么目测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说出水面高看起来满的就是多。)

    4、小结:这节课,大家都知道怎样比较哪杯水多,那杯水少了吗?小明家的客人都渴了,我们一起请客人喝水。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新课《请喝水》。

    在家里尝试找不同形状的杯子和相同的杯子测量哪杯水多。

    教学反思

    1、活动的开始我先从幼儿身边的'事谈起,通过启发式提问,层层递进,引发幼儿思考“假如没有水,动物、植物、大自然、人类生活发生什么变化”。为了拓展幼儿的视野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自由观察、和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到水的作用。

    2、课件中,整个自然界从有水到没有水的强烈变化,不仅增进了幼儿对水的作用的了解,而且使大部份幼儿都发自内心地感到水的重要性。

    3、不足之处在于:在讨论互动环节风有些匆忙,应该多给幼儿说的机会和时间而且还可以拓展到保护水资源同治要单纯地停留在节约用水的方法上。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对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认识,知道并能用语言描述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能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二、教学准备:

    1、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一张。

    2、三种形状的图形贴纸(与幼儿人数相同)。地上画有三个形状。

    3、各种形状的实物简笔画卡片人手一份。三个贴有形状贴纸的筐。

    4、日常活动中已分别认识过这三种图形。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1、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小四班来了几位图形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教师分别出示三个形状卡片,以形状朋友的口吻来自我介绍。

    (1)、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 师: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讲述)。

    师: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朋友,好吗?(师生共同小结)

    (二)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1、为图形妈妈找家

    师:小朋友,图形朋友要回家了,咦,它们的家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找。我们先来告诉圆形朋友:“圆形朋友送到圆形的家”。让幼儿练习这句话。还有两个图形朋友请小朋友来帮帮忙。

    2、为图形孩子找家

    (1)师:图形朋友都回家了,可是它们发现它们的宝宝不见了,我们来帮它们找找然后把它们送回家。“找呀找呀找呀找,图形宝宝在哪里?”

    (2)师:找到了,原来躲在小朋友的椅子底下呢。我们来看看是谁呀?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应该是谁的孩子呢?请小朋友象刚才送图形妈妈回家时一样说一句好听的话告诉它们再把它们送回家。

    (3)幼儿送图形孩子回家,老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一句话。

    3、验证:图形孩子找到自己的家了吗?

    (1)集体验证:我们一起来看看圆形妈妈的家是不是都住着圆形宝宝?如发现有不同的形状让幼儿一起观察并纠正。

    (2)小组验证:三角形妈妈的家请弟弟朋友去检查;正方形妈妈的家请妹妹朋友去检查。

    (三)游戏:找朋友

    (1)师:图形妈妈说,请小四班的小朋友也来做它们的孩子。那你们喜欢做什么形状的孩子呢?黑板上有各种形状的贴纸,请小朋友自己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形状贴纸贴在胸前。

    (2)分别请三种形状的'孩子排队: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啊呀,下雨了,我们赶快躲进自己的家里避避雨吧。验证。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图形宝宝们可以出来了,我们开着小火车到外面去玩吧,我们去找找外面有没有我们的图形好朋友。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的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能大胆讲述。

    2、乐意探索数学活动,懂得关爱他人。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练习用3个数字来编算术题。

    二、活动准备:

    三幅背景图、折、剪好的房子、小花和树若干、固体胶、幼儿分三组,第一组:色纸折的房子(蓝、黄两色)若干

    第二组:色纸折的房子(粉红、黄两色)若干

    第三组:色纸折的房子(蓝、咖啡两色)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们没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帐篷了,我们来帮助他们重建新家,请你们做工程师帮他们设计制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组幼儿将用色纸折好的房子放到对应小组的背景图上。

    房子造好了,再种些绿化,把小区打扮得漂亮些。

    请你们将篮子里的花和树种到小区里去

    2、情境感知——看图编8的加减法

    小区造好了,我们去参观一下每个小区都有几幢房子、几棵树和几朵花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我们先到1号小区去参观,1号小区有几幢房子?(6幢蓝色的房子,2幢黄色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

    花有多少?(5朵红花,3朵紫花)树呢?(4棵大树4棵小树)。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现在请你们每个小区的朋友们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6+2=8或2+6=8)

    这两道题用到了几个数字?(三个)除了加法题,还可以用这3个数字列出其它题目吗?得出:8-2=6、8-6=2。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2+6=8、6+1=8数字相同,位置不同。所以看到2+6=8,马上就想到6 2=8,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8—2=6,马上就想到8—6=2,我们也把他们称为朋友题。

    小朋友真能干,帮灾区的人们建造了这么漂亮的小区,使他们能够有房子住,真是太好了,谢谢你们。

    活动延伸:

    我们再去多设计一些房子,可以让更多的人住进去。

    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以内的连加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连加,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掌握10的组成。

    物质材料:图片,钥匙题卡,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学习10的加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1)师:你们看前面山有蝴蝶,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先2有只蝴蝶在草地上,在来了3只、后面有来了5只蝴蝶,一共有10只蝴蝶)

    (4)师:谁能列一道连加算式题?(2+3+5=10)

    (1)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有2只蓝色的鸭子河里,有6只黄色的鸭子草地,后面有来了2只大鸭子,图上一共有10只鸭子)

    (2)师:谁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2+6+2=10)

    (1)师:走的好累呀,我们到树底休息一会吧!看,苹果呀!有三棵苹果树、左边有苹果树有3个、中间4个 右边有3个。

    (2)师:谁能列一道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3+4+3=10)

    (1)师:前面到沙滩了,你们能用完整的话来表示沙滩上的乌龟吗?

    (沙滩有8只大乌龟、草地有1只乌龟、后面有来了一只乌龟)8+1+1=10

    三、游戏活动:送数字宝宝回家

    (1)师:看,是灰太狼,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呢?想要进去,先回答我的问题!我这儿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们送他们回家!

    (2)师:你们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战吗?

    四、玩一玩游戏,复习10连加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找零钱 10以内的连减

    妈咪爱婴网 2013-3-1 21:18:57

    大班数学优秀获奖教案:认识时钟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爱科学的意识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提问: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延伸活动

    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整点和半点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秒针、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

    2、认识整点、半点及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3、在活动中诱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各种时钟的幻灯片;时钟一面,可活动钟面一只;表示7、8、9、10点钟的钟面各一只,时间记录卡各一张。

    2、学具:幼儿观察记录表每人一份,活动钟面每人一份;实物时钟4只。

    活动过程:

    一、调动已有经验,回忆相关知识。

    1、前段时间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有关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有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认识它吗?

    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

    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有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

    4、上次我们已经认识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有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最上面的是数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

    二、交流调查表,说说自己在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

    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使用钟吗?

    2、钟与我们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几天我们小朋友已经做过了一个调查,将自己活动的时间记录了下来,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说说你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你只要说出长针在几,短针在几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好我们先自己说。

    3、谁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请3—4个小朋友上来说)。

    4、说的真好,钟面上的指针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它们在运行中有什么关系呢?

    5、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时钟,请你看看里面有几根指针,(两根)你猜猜看是哪两根针呢?(分针与时针),那秒针在哪儿呢?听(滴答)声就是秒针在跑。那他们两在运行时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我们小朋友们去玩一玩,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注意,拨指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拨。

    6、说说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说的真好,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7、那么长针、短针指着的数字又是表示几点钟呢?别急,老师来向你们介绍。

    三、认识整点、半点以及它们的记录方法。

    1、好,先请你们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小明秋游》,边讲边出示相关时间的钟面。

    3、讲述后提问:

    1)小明去秋游了吗?为什么没去成?

    2)他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钟起床的?

    3)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了?

    4)他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分析图形的特征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表格的相应位置勾画记录图形的三项特征。

    2、能根据表格勾画出的三项特征,选取图形并贴在表格的相应位置。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教具 放大的表格,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固体胶。

    学具 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图形特征表格。

    出示图一。“这是一张表格,表格的第一排上都有些什么?我们一起读一遍。”“谁来说说第一排上有哪几种特征标记(大小、颜色、形状)。”“表格的第一行有些什么?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图形?”“这些图形的特征,我们在表格上能找到吗?”

    2、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

    “今天我们就要在表格中勾画出每个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的特征,打勾的时候一定要对照第一排的特征标记,勾在这个图形同一排的位置上。”“现在我们先来勾画第一个图形的特征,谁能告诉我们在哪一排勾画?”(请幼儿指出)“大家说出它的特征,老师来勾画,我们一起来检查勾画的位置对不对?是不是这个图形的特征。”幼儿集体讲述图形特征,教师随之勾画。“谁来勾画第二个图形特征?我们一起检查勾画的位置对不对?表示的特征对不对?”

    3、学习根据勾画的特征选贴图形。“仔细看看这张表格与第一张有什么不同?它是请小朋友干什么?”“我们一起把第一排的三个勾读一读。”“谁来根据这一排勾画的三个特征选图形,并给它贴在应该贴的位置?其他的小朋友帮助检查。”“大家看他做得对吗?为什么?”

    二、小组活动。

    1、为图形勾画特征。

    “请你为图形勾画出大小、颜色、形状的特征。一定要在与这个图形同一排的位置上打勾,勾画后把三个勾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与前面的特征是否一样。” 2、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

    三、活动讲评。

    挑选做的有问题的操作纸讲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差异画图形特征

    活动目标:

    尝试根据图形标记表示的差异数目,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根据勾画的图形特征,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仔细检查作业,养成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彩色几何图形和差异标记(图一)、图表(图2)

    幼儿用书及作业工具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学习按差异标记画图形。

    出示图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和差异波浪线,说说:黑板上有什么?波浪线表示什么意思?第一个是什么图形?他后面有几条波浪线?表是什么意思?启发幼儿上来按标记在空格画图形,并说说:画的

    什么图形?为什么画这个图形?鼓励幼儿完整说出图形名称。

    教师和全体幼儿检查画的图形是否正确。(2)按勾画的图形特征画图形。

    出示图表2,幼儿观察表说说:图上有什么?启发幼儿根据每一排上勾画的标记说说:这个图形有哪些特征?分别请个别幼儿上来在左边的空格里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完整地说出图形名称,集体进行检验评价是否正确。

    2、操作活动

    按差异标记画图形。

    启发幼儿观察图形和差异标记的数量,在空格里画出一定的图形。

    观察各种立方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并在标记的后面记录它们的数量。

    3、活动评价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活动,其他幼儿对照检查操作结果,教师进行小结。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10】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能分辨出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与筹码”。

    2、学具准备:“数字与筹码”;“数棒”;彩笔若干。

    3、《操作册》第4册第29-30页。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左脚开步走。幼儿在线上边走边数1-10,每次每个小朋友都从1开始数,如:1→1、2→1、2、3→1、2、3、4→1、2、3、4、5……每次从1开始数时都是左脚先走,每数一下就走1步。因此数单数时,最后一步右脚不能迈步只停在原地,下一个数还是由左脚先走第一步(左脚可跳一下)。走时速度放慢些,教师注意此游戏重点应在数步数而不是向前走多远。

    2、集体活动。

    ①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

    教师拿出“数字与筹码”,将数字卡按从1-10排序。每个数字卡下方摆出相应数量的筹码。再分别将筹码2个2个的摆放在一起,看看哪些数下面的筹码可以2个2个的找到朋友,这些数叫双数。哪些数下面的筹码2个2个的摆放完后还剩下一个,这些数叫单数。

    ②找出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将筹码组按单数、双数分别摆好,分别指出单数筹码组中最多的一组对应的数字是几,几就是最大的单数;单数筹码中最少的一组对应的数字是几,几就是最小的单数。同样的方法指出最大和最小的双数。

    ③进一步感知10以内的单数、双数。

    翻开《操作册》第四册第29页的活动“为小动物找朋友”,用彩笔将小动物2个2个圈在一起,看哪些能找到朋友,哪些找不到朋友,在用原点表示动物的数量。

    幼儿汇报活动的结果,教师用数字卡表示每种动物的数量,区分单数和双数。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翻数字卡辩单数、双数,(四人一组)。1名幼儿任意抽出一张数字卡,其余幼儿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先说对的就保留这张卡,全部翻完后,点数每人手中得到的卡片数量,比比谁多谁少,卡片数量分别是单数还是双数。

    第二组:点数活动室的物品,单数的有哪些,双数的有哪些,并记录下来。

    第三组:操作“数棒”。把“数棒”按从短到长排列,体验“数棒”中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4、游戏活动。

    游戏“抱一抱”。幼儿边念儿歌边在线上走。念完儿歌,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数字卡,若是单数幼儿自己抱自己;数双数就与一位同伴抱在一起。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三组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操作的结果,并收拾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将操作册、练习册做完。

    【幼儿园数学教案锦集10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