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政治教案14篇
  • 政治教案

    发表时间:2023-06-20

    政治教案14篇。

    这篇“政治教案”是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热烈欢迎您来阅读本篇文章。在老师平常的工作中,教案和课件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只要我们老师在撰写时认真负责就足够了。教案的档案记录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政治教案 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财产留给谁》。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三部分。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产留给谁》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节的授课内容。财产继承权是一种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为了使活着的公民能够按着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也为了使后人能够有序的继承财产,国家制定了财产继承法律制度。青少年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其懂得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课程依据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使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

    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害要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让学生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的品德。

    4、教学重难点

    (1)“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学会依法继承遗产。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此部分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同时又要发扬传统美德。只有提高继承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减少争议,化解矛盾。

    二、说教法学法

    鉴于本课的法律性较强,名词术语较多,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应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由于本节的案例较多,知识点也多,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实现信息与技术的整合。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容量大、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小品角色扮演法:以课本晓军一家的遗产继承案例的情节变化为主线,通过精心设计和改造,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得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乐于学习。

    3、讨论法:通过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争辩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将教材新知识设置于一系列问题情景之中,通过该情景设置条件的变化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不断猜想、思考、讨论、归纳以获得问题的解决,逐步弄清本课所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

    1、导入

    以人的最终归宿--死亡为线索,引出人死之后“财产留给谁”的课题。

    2、教学过程

    (1)继承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权、法定继承人的概念

    让学生阅读课本,结合材料,找出材料中的继承人、被继承人、遗产等,再通过幻灯片的放映,加强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的了解,以便于为下面的案例做铺垫。

    (2)遗产具备的条件

    通过对材料一后面晓军爷爷的话的讨论,引出活着的人不产生财产继承,什么样的财产不能继承,最后概括出合法遗产的条件。

    (3)法定继承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的原则

    小品扮演,通过晓军一家人对于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些问题上争执,让学生对爷爷和奶奶的说法、母亲的说法进行讨论,引出法定继承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的原则。

    (4)遗产继承

    通过设计律师到我家的情景小品,引出遗嘱继承,以及它的特点。

    (5)遗赠、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当我们对财产继承发生纠纷时的解决办法

    通过设计家庭纠纷,引导学生分析爷爷奶奶的遗嘱是否有效,姑姑的做法是否正确,得出遗赠;讨论晓军的母亲的做法,得出未成年人具有继承权,当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要怎么办;学生讨论对你的启发,得出当我们在财产继承发生争议时既要遵循法律,又要弘扬传统美德。

    3、教学反馈

    教学过程完成后通过幻灯片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检验教学效果。

    4、课后练习:创新配套练习里的题目。

    政治教案 篇2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板书)

    课题说明:(板书)本课课题来源于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一、说教材(板书)

    (一)教材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君主制到民主制”,(板书)

    讲述的是雅典民主的产生过程。第二部分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板书)讲述的是雅典民主制的特点。第三部分是“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板书)是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评价。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二节课,是第五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升华,又是后面“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的基础,在整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古代希腊民主与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壁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而在希腊诸多城邦中,雅典的民主制度是最为完备的。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分析其利弊得失,进而从中有所借鉴,从大的方面说,这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政治文明建设。从小的方面说,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民主的认识,培养民主意识。

    (三)课标要求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知道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目标(板书)

    学生分析(板书)

    这样的课标要求对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有点难度,因为学生对古代西方历史很陌生,而且本节课内容较多,知识深奥难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知识化繁为简,以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而且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

    根据对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希腊城邦民主政体的发源地,认识雅典民主制产生的条件,整体把握雅典民主制的确立过程。

    (2)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概括并理解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容和运作方式。

    (3)比较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的不同,认识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探究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历史作用和实质,理解希腊民主制是把“双刃剑”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

    (1) 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完成本课的知识结构图。

    (2) 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归纳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并体会平民在民主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3) 课堂模拟雅典民主政治活动,营造历史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并通过现身说法提高对历史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过程、基本特点、积极作用和局限性,理解雅典民主制作为人类在早期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新,是对于世界政治文明的巨大贡献。

    (2)对比现代民主,让学生明白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的民主,激发学生追求民主、进步的精神。

    (3 )公民的政治力量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条件,雅典的民主政治也保证了公民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从而创造了希腊辉煌的文明,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出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板书)

    1. 教学重点:雅典民主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客观全面的评价。理解雅典民主制是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我这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二、说教法(板书)

    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为主,辅以多媒体与课本相结合,个别提问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还有身临其境感受法、学生辩论等教学方式。

    三、说学法(板书)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习理解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板书)

    1、课前探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初步了解本课的知识结构,并能简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2、 导入新课

    学生在初中就通过地理课开始熟悉希腊半岛,尤其是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他们对于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的兴趣又急剧升温,这都是我们教师上课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互换与合作探究法来导入新课。先用大屏幕放映出五环奥运图和古希腊的运动场背景,来映衬醒目的课题板书,然后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历史上的奥运会起源于希腊,而不是世界的其他地方?”最后得出结论:“奥运会的举办离不开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因为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民主的盛会。”由此导入对希腊民主制的探索。

    3、 讲授新课

    看黑板讲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共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从君主制到民主制”,讲述雅典民主制确立的过程。第二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讲述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及其体现;第三是“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讲述雅典民主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及其意义。

    由于第一部分的内容书上描述的较为详细,知识也较为浅显,因此这部分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来把握雅典政体从君主制到民主制演进的过程和问题。而教师在此阶段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帮助同学理理清从君主制到民主制演进的逻辑,以及利用相关历史图片的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某些历史现象。对于这个过程中比较难解的问题,我则通过提问、类比或图表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这个部分共包括4个小子目,(可看幻灯片)第一小子目“从君主制到贵族制”我会引导学生结合现实中所认识的民主,去得出民主的含义,从而为学生理解以下民主政治的演变奠定基础;第二小子目是“从贵族制到君主制”,我会在引导学生自行阅读并概括的基础上利用图表法来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个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第三、四小子目是“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我主要通过提问法进行,我再对学生归纳过程中较为模糊的概念进行总结,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板书重点号)我主要通过教师讲授,辅之以学生自行阅读理解,以及多媒体展示,以使同学们对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和具体的运作过程有个全面而理性的认识。并且通过叙述“帕帕迪”的一天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雅典的民主政治,让学生整理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的相关信息,从而加深学生对三大民主机构的理解。并注重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将雅典民主的运作过程与我国的民主相结合,比如将公民大会与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在讲授民主运作过程的时候,我还让学生自编小的历史剧,进行课堂模拟。

    第三部分是本课的难点,(板书难点)我主要通过学生自主辩论、合作探究与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方法。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分出正、反两方论述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并为学生深入讲解雅典民主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进一步探究雅典民主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对希腊历史以及后世的影响。

    课堂小结

    在系统的学习了整节课的内容后,我将采用师生共同回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脉络进行整理,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本节课的基本线索,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结构示意图,巩固知识。

    布置作业

    为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理解。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布置两道题:一是教材的课后题,二是让同学写一份关于“如何加强班级民主管理”的主题班会的策划书。借以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做好班机的民主建设。

    政治教案 篇3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主观必须符合客观,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思想政治必修第一课第三节第一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和意识的本质与作用,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本框题在前面阐述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过渡到“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这一总的方法论要求。而后面第二框“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则是对本框题的补充和深化。前面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后面第二框的内容和本框题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关于世界本质问题,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其方法论要求。因此,本框题在哲学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哲学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统领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哲学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将对今后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1、知识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高二学生渴望了解世界、关注生活的特点,确立本框的知识目标为:识记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在学习原理的基础上明确方法论意义。要求学生能通过事例来理解为什么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并能够用哲学道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能力目标:根据高二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又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实际情况,确立本框的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疑处质疑,无疑处生疑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觉悟方面:现在的高中学生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应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终生快乐的信念。

    (三)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1、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是重点,是基本概念之一,是理解本节基本观点的基础,而学好本节又是学习本课的根本目的。

    2、难点:“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难点,因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而且有许多道理学生还未在哲学课上学习。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开拓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达到这样的目的,结合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底蕴,有一定提出问题能力的现状,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问题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力营造发现和提出问题“光荣”的氛围,宽容并鼓励学生深入、开放的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形成自由探索的主题,用知识去获得新知识,敢于探索、勇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首先、根据高二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其次、根据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指导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典型材料引入课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通过教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1、新课导入(2—3分钟)

    导入的目的是一开始就把学生纳入到有意注意的黄金状态,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本节课我将采用我国“按图索骥”的典故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30分钟)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框的内容有:一个概念即从实际出发的含义、一个必要性即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一个怎样做即怎样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本框题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主要环节是:阅读教材,自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结,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第一环节:自学阶段,在此环节,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从整体了解教材,对个别或很多知识提出疑问。师生个别讨论解决。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满民主和科学的氛围,在平淡中加深师生互相信任,并把对学生的赏识于言语或行体中传递给学生。

    第二环节:提出问题阶段,基本包括三类情况:

    (1)自学中学生提出,老师已经回答,认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老师可以向全班提出,共同讨论或由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

    (2)第一类问题解决后,老师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共同讨论。

    (3)由老师提出作为补充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我设计问题是考虑到问题要符合可接受性、障碍性、探索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受问题的挑战,而学生提出问题的多样性作为老师要有心理准备,并鼓励学生继续提出问题。

    第三环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阶段,即在上一环节中的师生共同讨论,我主要以观念和方法高度启发学生探求思路,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意志,并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次指导。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在小结中,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指导,学生通过理性归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会学习,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进取心和创造精神。

    4、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5、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1、主观、客观的含义

    2、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3、为什么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要求。具体说: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4、反对主观主义,辨证地把握客观实际。

    政治教案 篇4

    历史剧表演:请六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扮演周王的嫡长子和次子、诸侯国君的嫡长子和次子、卿大夫的嫡长子和次子,然后一起表演一个历史短剧,剧名是“周王室的嫡长子与次子的对话”。

    目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总结:

    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在本支内称为大宗,而次子、庶子的后裔在本支内称为小宗,大宗要保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为了使同学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宗法制所构成的一个庞大宗族网,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提出问题:从刚才的历史短剧和大屏幕的示意图上,大家还可以获取到什么历史信息?

    教师总结: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宗法制内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周朝姬姓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政治教案 篇5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变为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广大人民服务。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由此可见国家之本质。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上。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现阶段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思考、体会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人权材料”,举例说明建国后我国人x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只能是具体的、相对的。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有(略)。

    20xx年中x人权事业的新进展。20xx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人下降到20xx年的2900万人。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到71.4岁。

    事实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x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不是空洞的一句话,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得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教师活动: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除了对人民实行民主的职能外,还具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职能。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保留专政职能?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民主与专政

    (1)民主及其阶级性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民主的含义,思考:应该怎样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同专制独裁制度相对立的。其次,民主具有阶级性,他的平等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共同管理国家,都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只能是适用于统治阶级,而不能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依靠暴力进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教师活动:同学们可以看课本P7页,思考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在什么地方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在什么地方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并运用这一道理评析观点一、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是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点上,一切民主国家是一样的,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观点一只看到它们的相同点,观点二只看到它们的不同点,都是片面的。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页,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现阶段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对势力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

    突出经济建设服务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国内外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不正确地是 ( )

    A.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B.国家是为社会谋利益的工具

    C. 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D.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答案:B

    〔例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宪法的这一规定直接表明了我国的: (1)国体 (2)国家性质

    (3)民主的广泛性 (4)民主的真实性 ( )

    A.(2) B.(3) C.(1)(2) D.(3)(4)

    答案:C

    〔例3〕下列对民主与专政关系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

    A.对一定阶级既有民主又有专政 B.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C.民主与专政互为前提 D.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答案:A

    〔例4〕 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 )

    A. 人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各方面的民主权利

    B. 一切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都是国家的主人

    C. 对社会的大多数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答案 D

    ★课余作业

    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分析我国政权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异同。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国家的有关知识,要紧紧抓住国家的本质和鲜明的阶级性质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政治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政治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讲的是我与他人的关系,要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本课主要学习以礼待人,礼貌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而当今社会青少年文明礼貌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框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很有帮助,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框是对前面六课的小结,也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所以本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课标要求交往与沟通部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宗旨及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的作用,礼貌的表现。

    [能力目标]:学会以礼待人,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生活中具体问题为依托,层层推进,使学生感受到讲文明、有礼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自我感悟与体验,学会做人与求真。

    教学重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教学重点:对人有礼貌的表现

    确定依据:现在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针对学生的现状及教学的践行性,确定这一重点

    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礼貌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文明礼貌。

    确定依据:因为现在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差,通过学习知道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并贯串到生活中去难度却很大。

    二、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分析

    1、说教法:

    针对八年级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擅长直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弱的特点,我主要采取

    讨论法: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这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此外,还采取归纳法、演示分析法等。

    2、说学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会学习,因此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日常基本生活问题入手,通过小品表演,礼貌用语擂台,即兴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一定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学法指导是: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2)指导学生用对比、递进等方法分析问题,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学生通过捕捉身边的事例,结合自身体验去认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理论依据是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说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

    三、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

    充分运用上课开始的起立问好情景,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熟悉的情景引出礼貌是什么?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讨论讲不讲礼貌带来的后果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身处地体会它对自己及他人产生的心理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分清有无礼貌的区别,体会所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及后果,通过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三)列举身边待人有礼与无礼的事例

    以小组为单位,谈身边真实的事例,谈真实感受。看哪个小组举的事例最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礼貌问题就在身边,体验受到礼遇或受无礼的心理感受,认识以礼相待的益处;克服自己在礼貌待人上存在的问题。

    (四)小品表演:认识礼貌

    先表演小品“微笑的魅力”,并请扮演顾客的同学谈感受。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说说受到不礼貌待遇的事及感受,分析它的害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及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种形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礼貌擂台

    小组内写出知道的礼貌用语并分类,班内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交流,分享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为下面即兴表演打基础。

    (六)即兴表演

    将下列五种情境制成纸条,请学生表演,感受礼貌的表现: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

    政治教案 篇7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多变的价格》。我准备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来对这一课进行分析。

    首先,我将对本课进行分析,进入第一个框题---说教材,说教材就是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变的价格》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课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货币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消费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接着,我将进入本课的第二个框题---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识记目标,要求学生们识记以下内容。)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4)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6)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因为以上这些内容是本框题经济常识的基本内容,所以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的问题能力目标,也就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理解的有以下内容。)

    (1)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由于以上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需要他们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加深理解。)A.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B.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C.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D.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E.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F.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G.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目标,这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在学完教材内容后,能将课本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本节课要求学生运用的知识是:)

    (1)联系生活中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分析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对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价值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达到学以自用的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2)通过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因此,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便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3)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使学生明白市场交易的核心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说完教学目标,接着说第三块内容。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重点的依据是:学生只有掌握了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才能理解和掌握价格的真正内涵,同时,通过学生们对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们的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2.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

    难点的依据:因为价格与供求、生产的关系比较抽象,学生作为准生产者,与“生产”还有一段距离或者说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将这块内容设为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教材的渴望,从而达到学于自用的目的。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教学是艺术,是科学,它的本质在于创造,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呢?这就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法无常法,贵在得法”,针对本教材内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考虑到学生的现状,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学的宗旨。正是本着这种思想,在本节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通过对事例材料的分析,归纳出相关的观点和原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实物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过渡):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在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法的指导!根据新教材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必须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我们从事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置中,我注重突出重点、难点,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3分钟)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授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这就要有一个好的导入。所以我采用启示导入法。学生们前面学过《神奇的货币》,已经理解和掌握了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个内容,我将以这个内容为引子,再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知识,以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实例设置情境,通过土鸡蛋的启示,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28分钟)

    讲授新课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所以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重点,灵活教学。

    首先,在讲授本课第一个重点(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将采用图形、文字和教材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以教师的导为主,学生的学为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听课思考中掌握这块重点。

    接着,关于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块重点的突破,我仍然采用图形、文字和教材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先讲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在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适时的插播有关这方面知识的生活小短片,让学生们通过对短片的思考,再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平时生活中的生活经历,在教师的指导启示下,从而让学生们在思考讨论中明白,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最后,将进入本节课重要框题,难点分析。针对本课的难点,是关于价格、供求以及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较抽象,学生平时接触少,了解不深,很难理解掌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对本块内容进行详细深入的解析,让学生们在吃透教材基础上,再指导他们进行集体讨论,再针对他们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惑,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从而对知识进行串联、积累和加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们不仅“懂了”,而且“信了”,这样能更好的让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讲授完新课后,适当的课堂小结是必要的。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设置习题,实践运用(5—7分钟)

    适当的进行习题训练,不仅可以强化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可以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6.布置作业(2—3分钟)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结束:

    老师,同学们,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政治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内容、编写意图、地位:

    友情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因素,也是保持健康心理的必需,中学生非常看重它,但在这方面又往往困惑顿生。因此,友情的内容具有其独立的地位,是这一课的落脚点。本课从五个方面给学生以认识和实践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优化。总之,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交友夕夕相关。

    2、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

    (1)重点:

    按大纲的要求,本框五个教学要点都是为了"怎样发展真挚的友情"这一教学重点服务的,并无轻重这之分,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突击两个方面:

    以真诚换取友情。"真诚"的表述在第一框就有了,这里再次提出,我认为必须将它转化为较具体、可操作的内容。因此,我将其处理为围绕"怎样对朋友表达真诚"问题,通过故事、动画、图片等手段帮助理解。

    (2)难点:

    成全朋友的好事,为朋友的成功和进步而高兴也是一种宽容。学生的思维定势一般是:宽容是能原谅别人的过错,能允许别人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存在。我们通常所指的宽容一般也限于此范围,故这一点学生学习时会有困难。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古谚、典型事例(第谷成全开普勒事例)并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阐释宽容的本质涵义:宽容即心胸宽广、有气量。通过讨论学生的实际问题(如:当朋友比自己强时,应该怎么做)既扩大学生认识事物视角,又能给他们以教育。

    3、教学目标及实施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及学生实际,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方面:懂得怎样发展真挚的友情,尤其掌握对朋友表达真诚、宽容和讲原则的一些具体要求并指导自己的言行,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男女同学的友情。

    觉悟方面:让学生懂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宽以待人的交友美德、提高学生对真挚友情的鉴别力,学会广交益友。

    政治教案 篇9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先预习一遍教科书,再从网络、课外读物中搜集一些关于古代中国君主与宰相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科举考试等内容的资料,基本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进一步布置学生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些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新课导入

    秦统一以后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么秦亡以后这些政治制度随之消亡了没有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直接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内容。

    3、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主要讲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部分学生自学。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四个问题: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北宋分割限制地方权力;元朝的行省制度

    (1)注重补充材料,让学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口与动脑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改其枝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错. —司马迁《史记》

    材料四 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习惯。

    (2)唐朝藩镇割据与之后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预习时搜集的一些资料掌握,将此内容仅作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的一个背景。要求学生通过对这段背景的理解来分析讨论北宋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

    以此背景引出北宋如何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难题,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背景分析解决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

    设置问题: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该如何有效的对地方进行统治呢?

    目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4、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政治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1课的第1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框,主要讲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通过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学习,分析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该框是学习好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对学生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下一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下一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每个说1~2个)

    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并且让学生能主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去实践,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各说2~3个)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对哲学上实践的概念,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延伸出来的理论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以及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我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准备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运用我本人所擅长的多媒体道具,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分析归纳、自主探究、总结反思等。这些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分析 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重点说)

    1、 课题引入: 我设计以提问哲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计典型事例,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并得出其实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 讲授新课:(35分钟)通过教材第一目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总结并过渡:生活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可以是我正确看待自然、人生、和社

    会的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整个过程将伴随着多媒体影像资料和生生对话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课堂反馈,知识迁移。

    最后对本科课进行小结,巩固重点难点,将本课的哲学知识迁移到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实现对知识的升华以及学生的再次创新;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框学习做好准备。

    4、板书设计 我采用直观板书的方法,对本课的知识网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尽可能的简洁,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5、布置作业 我会留适当的自测题及教学案例让同学们做课后练习和思考,检验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以及对难点的理解。并及时反馈。对学生在理解中仍有困难的知识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指导。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因为我本人到现在仍没有更多的教学经验,设计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老师!

    政治教案 篇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直面挫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先说教材分析,在教学内容把握上,《直面挫折》是广东版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单元《自强不息》中的第一框。

    《直面挫折》是第六单元起始课,主要讲解挫折的含义,挫折难以避免的原因,分析了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应对挫折的方法。学习本课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

    在对这一课全面把握和分析后,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我对课文进行了重新整合,我想本课可以分3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人生难免有挫折。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学生知道挫折影响的两重性,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面对挫折应该拥有积极应对的态度、并主动寻找应对的方法,直面挫折。第三课时是对本框的拓展,参阅参考书可定为“生命的赞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基于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能做好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能力目标

    理解掌握挫折的两重性,懂得面对挫折时能转化为积极的心态,会运用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

    知道挫折的两重性并以积极态度应对挫折。

    难点:

    应对挫折的方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了如下的分析

    1、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在本课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人生多彩》,懂得了生命、价值、青春、友谊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课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起到了铺垫作用。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强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2、从学生学习方法来看,尽管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思维方式偏重感性,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至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本节课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取启发法、活动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结合学情实际,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升华。

    2、故事推进法:主故事逐渐推进,脉络清晰,知识结构层层深化,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构知识。

    2、合作探究法: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自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我简单说说我的教学思路:建构式低结构课堂理念,主故事板块式教学设计。我将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具体阐释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理念。

    在导入新课前,我有个教学前奏。请学生把课前填写的难以应对的或者不想面对的挫折卡放在我事先准备的魔法合里。导入新课环节中,我与学生在情景中互动: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可是会魔法的老师哦!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中我因势利导:这节课就让我们踏上寻找直面挫折的魔法旅程!我的设计依据是: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青春期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更感兴趣,迫切地想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我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学生填写自己所遇到的挫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营造魔法意境,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在第一板块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呈现两个学生两次高考失利遭遇挫折的故事为引子,请学生猜想两个学生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我的设计依据是:建构主义生本思想,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参而不是被动接受。我设计的目的是:学生续写故事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外在呈现,它会展现一个学生面对挫折的认识和处理挫折的态度,这为本课突破难点做了很好的铺垫。

    视频播放两个真实人物的后续故事,验证学生的猜想。第一个同学就是武汉的莹莹因为两次考试失败一蹶不振,在故事中学生自悟挫折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第二个故事是参加第三次高考最终考入北大的俞敏洪学生感悟到挫折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通过两个真实人物故事的对比,学生很自然的得出结论:挫折的影响的有两重性,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培养战胜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我请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战胜挫折的故事,在课堂上小组互动交流,并思考:战胜挫折的人都有哪些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故事的沐浴过程中不自觉地得出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的人物身上可能具备的品质有: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锻炼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分析原因、寻找方法,不屈不挠、勇敢面对。我的设计目的是:榜样人物身边人物战胜挫折故事的搜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这些人物身上积极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

    为了让这一结论更有说服力,我再次播放了俞敏洪自己面对挫折因为勇敢取得成功的北大演讲截屏。我设计的目的是:教师少说教,润物细无声。随着故事谜底的一点点揭开,学生找到了第一个魔法:面对挫折需要勇敢应对,这样才会让挫折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至此,完成了第一板块的学习。

    回顾第一板块知识,过渡到第二板块的学习,我设置了游戏环节:请学生在不改变纸张厚度的情况下,让纸张尽可能多的承受重量。学生动手动脑乐在其中做出自己的答案。在各个小组呈现结果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可以意识到:面对同一件事,积极的态度很重要,可是拥有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这就引入了第二模块战胜挫折方法的学习。

    【设计依据】

    实践探究 自主生成。

    【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第二板块教学中,我再次使用了俞敏洪的故事,学生在对俞敏洪人生故事回顾分享中,分析、归纳出战胜挫折可能使用的方法。第二个魔法找到,第二模块的学习完成。设计依据是: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同时学生也找到了第二个魔法,完成了第二板块的学习。

    两个魔法已经找到,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后,我设计一个学以致用的环节,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后,鼓励学生:你愿意将你魔法合里的挫折拿回去吗?和同学分享你将准备如何战胜它?设计依据:本框教学目标。设计目的:既升华了知识,又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引发学生思考。

    最后教师小结:当我们拥有了两个魔法后,我们就拥有了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方法!布置课外作业:请学生在课下写出对挫折的感言并把它贴在本班级的智慧栏里。

    设计依据:心理学的自我暗示、自我成就需要。设计目的:学生通过自我智慧的展示获得成就感,在课后自己及别人智慧的阅读中,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培养积极乐观的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的态度,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政治教案 篇12

    一、教材分析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高一年级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思想政治高一上册第二课第二框题《价格变动的影响》,学生经过第一框题的学习对价格作为被动者影响它的因素及价值规律的内容有了初步掌握,本框题以价格作为主动者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学生探讨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做好了铺垫,是上承第一课第一框下启第三课的关键环节。为以后《经济生活》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说目标)

    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自己动脑动手,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体验、总结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认同书本知识,体会本学科的有用性、生活性。(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知识目标]

    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对生产的影响。

    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和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认为“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应是本课的重点,因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经济生活中,学生作为消费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才是比较经济合算的角度考虑,体会本学科的有用性、生活性。所以“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应是本课的重点.为什么价格影响生活从而影响生产,其中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是难点,同时学生作为准生产者,与“生产”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学生对“价格对生产的影响”的理解就自然而然成为本课难点。

    三、(说教法)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1)根据高一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里健康状况,结合本班学生的状况,采取发现、体验、总结生活法,情景创设法:在活动中,合作探究、认同“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经济原理。

    (2)讨论分析法、讲授法:通过课堂分组讨论,探究“价格对生产的影响”的经济原理。

    (二)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学情。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但还缺乏理性消费的能力。与社会生产还有一定的距离,理解本科的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过程设计流程:

    情景导入:在上课前就多媒体显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和一幅明月当空照的画面。并配以王菲的同名歌曲。(如此设计开头,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即将来临,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体验。)

    上课铃响后,教师直接引入:看着这样的画面,听着这样的音乐,我们大家也一定会想到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即将来临,到中秋中国人都有吃月饼的习俗。(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一起讲,在上课初情绪得到调动)

    展示下一张图片(月饼集锦:颜色、价格888元-72元各不同)1:现在月饼的价格贵还是便宜?(贵)

    2:月饼的价格由哪些因素决定? (价值决定,供求影响,相对来说中秋人们对月饼的需求量比较大)

    3:如果让你购买,你会选择哪一种月饼。为什么。?同学们回答很多答 案,必然会提到考虑价格是选择月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而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那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商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我们的消费,那么商品价格的变动还会带来哪些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运用书上的小材料“人们能否在这些时节买毛衣、凉席、空调?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时节?”(价格)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当某中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一样吗?多媒体展示:需求有弹性:大米(小)和高档消费品(大)的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情景导入:如果鸡肉的价格上涨,那么人们会怎么办?(吃鸭肉)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鸡肉和鸭肉就是替代品。

    那还有比如乒乓球和球拍,二者总是放到一起用,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二者是互补品。他们之间,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总结:

    (一)、对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1)替代商品

    (2) 互补商品

    探究新课:想一想,议一议:

    若有一定经济条件:

    当油价上涨后,你会买车吗?

    如果买你会买哪种汽车?说明理由。

    部分说不买,大部分说买,买的是主要考虑价格(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还有节能(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汽油,互补品),(升华,巩固了新的内容。)

    过渡:价格的变动不但影响人们生活,还会影响生产。(这是难点,所以我采取情景探讨,贴近学生,来突破难点)

    情景探讨:假设我们四组同学分别是四个生产月饼的厂家,中秋节将近,月饼的价格不断上涨,你们应该怎么办?请每组讨论后拿出可行的方案。

    第一组的主要方案:主要是扩大生产,侧重包装,还有要具体考虑到不同消费心理:有自己消费的,也有送亲戚朋友的,生产的产品要有所区别。

    第二组的主要方案: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可以让消费者自己来做月饼,在月饼第一组的质量和样式上多做文章。还有,要把月饼和蛋糕结合起来,不要仅仅着眼与中秋,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开发新产品。

    第三组的主要方案:对其他的企业兼并,不能兼并的就联合,这样在市场上比较有优势。卖月饼的时候配送刮刮卡(有奖励)。

    第四组的主要方案:派商业间谍到其他厂。

    总体评价,第一组,细致,全面。

    第二组,有特色

    第三组,比较大气

    第四组,不正当竞争,依法打击。

    总结升华新课: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很容易总结出价格影响生产的两个方面:1.调节生产

    2.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那还有个方面,就是

    3.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就提醒同学,你们还忽视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商品的价格由什么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跟你的个别劳动时间有没有关系?有。个别劳动时间越低越有优势。因此,必须不断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那 就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最后,小结本课的知识点。 课堂练习巩固新课。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探究:如果买一台电脑,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政治教案 篇13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本书中的地位与作用

    初二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礼貌显魅力”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此框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框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根据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点”的宗旨及初二学生的实际,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讲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交往礼仪在青少年身上正在逐步消失,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针对青少年的现状及教学的践行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二、教学理念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文明礼貌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说教,致使教学回到传统政治课的老路上去。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关注认知,强化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是必要的,对有关问题也要进行分析乃至说理。与此同时,我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内化。表层切入,深层领悟。文明礼貌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过程。初二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弱。基于此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关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小品表演、观看动画、即兴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时间,从而形成一定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给学生自由驰骋的蓝天。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进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幼儿教师教育网 Www.YJs21.Com]

    1、开门见山,自然导入。同学们,一看大屏幕,我们就明白了,今天要学什么?(礼貌显魅力)。

    2、活动一:欣赏小品《公交车上》、动画《上车》,明确为什么要讲礼貌?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坐公交车问题切入,引发学生对礼貌问题的思考。学生自己表演,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画历来深受学生喜爱,内容形象生动,既幽默又带有讽刺意味,让学生多感官感受,能引发学生共鸣,通过此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的道德认识。

    3、活动二:欣赏动画《大蕃薯的故事》,明确应该怎样讲礼貌?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由于本课时间仅有30分钟,加之这部分涉及的内容较多,故而重点讲了语言文明的表现,其他一带而过。

    4、活动三:即兴表演,生活考场通过此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在前两个活动中形成的认知,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认识到礼貌是一种习惯,要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5、教师总结,升华全篇。

    6、课后实践,阳光行动通过此活动的践行,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

    政治教案 篇1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强调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心理素质,本单元开始介绍待人的基本道德原则。而诚信既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人们彼此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因此,学习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对在复杂的社会中怎样待人所作的铺垫。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本课自身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

    (1)、懂得诚实的要求和重要性。

    (2)、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3)、知道谎言的危害,懂得重视承诺。

    3、教学重点:诚实的要求和重要性。

    八年级学生对诚实有基本的认识,能够判断对什么是诚实行为,什么是不诚实行为,对诚实的行为能做出肯定的评价,对不诚实的行为能做出否定的评价,但由于生活阅历简单,他们对诚实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诚实、理解诚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4、教学难点:谎言的危害

    当今社会风气不正,使得“老实人吃亏”、“不说谎办不成大事”等不道德观念流行,给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有时,不诚信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利益的获得或可以逃避惩罚,如诚实的承认错误受到惩罚,而撒谎却逃脱了惩罚,这些情形使学生对认识谎言的危害产生了困难。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运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2、活动法。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选择。

    3、讨论归纳法。通过讨论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三、说学法

    诚信的品质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起来的,不是一两天的教育就能完成。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诚信行为与观念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强化诚信意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活动法、自评法、小组评价法、个案分析法等提高对诚信道德的认知,进而自觉做一名诚信的人。

    四、说程序

    〈导入新课〉小品表演:〈〈诚信摆渡人〉〉

    小品中的做船人首先抛开了“诚信”这一行囊,随即失去了更多。所以,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不能丢弃的是什么?

    学生:是诚信。

    教师:那么,什么是诚信呢?

    〈讲授新课〉

    请学生阅读课本P30的图文,思考:

    你同意课本中的点评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诚指的是诚实、真诚,信指的是信守诺言。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你的真心话。

    ①昨晚忘记做作业了,早上组长收作业时,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帮妈妈洗衣服,发现口袋有50元钱,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发现地上有一部手机,周围又没有人,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次考试不及格,回家可能会挨骂,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约了朋友,妈妈却说要带你去玩,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学生的说的情况,教师灵活组织语言,引出“怎样做才是诚实?”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各组派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

    一、诚实的要求

    ⒈实事求是,表里如一

    ⒉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

    ⒊言行一致,践行诺言

    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诚实的人比诚实的人得到的利益更多。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要怎么办呢?

    请学生家长讲〈〈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教师与学生共同指出:诚实对我们有着长远的好处。

    分析

    二、诚实的重要性

    1、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

    2、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3、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

    4、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童话剧赏析)《狼来了》

    面对牧童的哭喊,农民伯伯无动于衷,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

    学生:是牧童自己。

    分析

    三、撒谎的危害

    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造成了心灵的晦暗,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漫画赏析)《失去诚信》、《谎言》

    这两幅漫画告诉我什么道理?

    我们要学会诚实做人,讲究信守诺言。对已经作出的承诺,就应该兑现。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去承诺。

    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我们懂得了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要学会诚实做人,还要讲究信用。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则是诚实的外现。那么,我们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呢?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诚信度?请大家先来做一下小测试,然后讨论。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提高诚信度10招)。

    最后,请大家欣赏诗朗诵《感悟诚信》。

    【政治教案14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