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最新芒种活动(汇集3篇)
  • 芒种活动

    发表时间:2025-03-27

    最新芒种活动(汇集3篇)。

    芒种活动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以及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2、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时的节气特点。

    教学准备

    1、环境准备:一株干树枝(或在空瓶里装上几根树枝)、一块覆盖有土壤的区域(或在几个空花盆里装上泥土),供幼儿插“青梅”、“麦子”时使用。

    2、课件准备:“麦田”图片;《忙碌的芒种》故事视频;“成熟的.麦子”图片;“青梅”组图;“麦子和青梅”组图;“手工作品”组图。

    3、材料准备:吸管、黏土、卡纸、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出示图片“麦田”,导入主题。

    ——看看这是什么?(麦子)JK251.com

    ——麦子是什么颜色的呢?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1》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及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我们一起跟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到麦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

    (教师可出示实物麦子,供幼儿观察。)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爸爸告诉奇奇和妙妙麦子是什么时候成熟的?

    ——成熟麦子的籽粒/麦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叔叔阿姨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叔叔阿姨们可以慢慢收麦子吗?为什么?

    ——如果麦子泡在雨水里会怎么样呢?

    小结:芒种时,人们要忙着收麦子、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多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收完麦子,麦子泡在雨水里容易发霉,影响丰收。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2》并出示组图“青梅”,引导幼儿认识青梅,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奇奇和妙妙帮助叔叔阿姨们收麦子,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再来看一看吧。

    1.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青梅-1”,引导幼儿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爸爸在收麦子时想喝什么?(青梅酒)

    ——为什么要煮青梅呢?

    ——除了青梅酒,还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汤)

    小结:芒种时,南方有煮青梅的习俗。这时候的青梅虽然成熟了,但味道酸酸的,并不好吃,所以人们会煮青梅,把它做成好喝的.青梅酒或青梅汤。

    2.出示图片“青梅-2”,引导幼儿认识青梅。

    ——新鲜的青梅长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绿色的,圆圆的)

    小结:芒种时,青梅树上结满青梅,新鲜的青梅是绿绿的、圆圆的。

    出示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并发放手工材料,鼓励幼儿制作“麦子”和“青梅”,感受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就快要到了,我们一起来让“麦田”里长出“麦子”,让“青梅树”结出“青梅”吧。

    1.根据幼儿意愿,将其分为2组,一组制作青梅,一组制作麦子。

    2.出示手工材料及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导幼儿了解“麦子”与“青梅”的制作方法。

    (1)出示手工材料。

    ——看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2)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麦子”、“手工作品-麦子”,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制作方法。

    ——麦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什么材料会像麦秆一样弯弯地垂下来?

    ——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灿灿的麦穗?怎么做能让麦穗看起来饱满呢?

    (3)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导幼儿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青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发放手工材料,幼儿分组自制,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建议:对于制作较快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其继续制作另一种手工。

    4.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麦子”和“青梅”布置在环境中。

    温馨提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环节4延伸至区域活动;或将本活动分2次活动开展,第一次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和煮青梅的节气习俗,第二次活动进行手工制作。

    教学延伸:

    1、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吸管、橡皮泥等手工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制作“麦子”和“青梅”。

    2、日常活动

    芒种前后,园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汤,与幼儿共同品尝。

    3、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到麦田拾穗,切身体验芒种麦收的喜悦。

    2)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摘青梅、赏合欢花,感受芒种时合欢花开、青梅成熟的节气特点。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二十四节气:忙忙忙,农民伯伯最忙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活动 篇2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人们在此时会忙碌地耕种,故民间也称其为“忙种”。儿童们将在本节课中一起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亲身动手实践,体验芒种的“忙碌”。

    一、教学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芒种的地理知识特点;

    (二)与儿童一起赏析有关芒种的经典古诗:《时雨》;

    (三)带领儿童了解芒种时典型的农事活动;

    (四)引领儿童学习芒种的代表传统民俗活动。

    二、教学内容

    (一)地理知识

    小朋友们,你们有感受到最近下雨越来越频繁了吗?那是因为我们即将进入多雨的梅雨季节了。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我们就来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它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是一个典型的反映农业耕种的节气。除了中国最北边的地区和高原,大部分地区都已经真正进入夏季了,随着气温的显著升高,我们可以直接体验到初夏的炎热。小朋友都知道上海处在哪里吗?没错,那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梅雨季的缘故,日照时数有所减少,雨量明显增加,导致空气湿度较大,所以小朋友们是不是经常会感觉又闷又热的呀?不要担心,请小朋友们跟随本节课的脚步,一定会收获夏日的第一份清凉。

    (二)文学知识

    北京今年2月举办了一件大事,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是什么啊?对的就是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巧妙地运用了二十四节气进行倒数,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到芒种时出现的诗句呢?“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时雨》,交代了芒种时节的美食,描绘了家家户户吃着麦粒和豆煮的饭,处处都飘荡着采菱女采菱的歌声的忙碌又祥和的场景。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却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不仅只有这两句描写芒种哦,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时雨》(节选)吧!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一、二句:应时的雨水在芒种时节纷纷而至,田野里处处都有农人在忙着插秧。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节的大忙情景。芒种,正是从起起伏伏的劳动身影里开始的。

    五、六句:我已经渐渐衰老成了不耕作的农人,从早到晚在竹床上打发时间。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节的自己,已经衰老懈怠,很多时光只能在竹床上度过。在宋代南方,睡竹床也是一种“乘凉”的方式,在当时是农人们的消暑神器。陆游躺在竹床上,一方面说自己年迈,同时也说明芒种时节的天气已经炎热起来。

    七、八句:白发变短一天天减少无法束发,却还是喜爱眼前夏雨送来的阵阵清凉。这两句交代了芒种的天气。老去的诗人,并没有颓废不振,相反,当他看到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和藤架,在雨中散发着幽香,精神为之一振。眼前的自然、静谧,将原本忙碌的芒种节气驱散开去。经过这样的描绘,一切雨后的生灵,仿佛都变得更加可爱。

    (三)农事活动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芒种是农事最为繁忙的节气之一。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成熟,等待收割;春天种下的棉花等作物进入生长高峰,需要大量水和肥料;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也需要播种,所以芒种也被称为“忙种”。各种夏播作物大多以芒种为界,凡在芒种以前种植的成活率高、长得快,而过了芒种时节,农作物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会越来越低。此时,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江西地区“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地区“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收、种、管交叉,全国各地一片农忙景象。

    (四)芒种传统

    1.送花神:芒种时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2.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3.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活动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芒种节气的含义、特点及相关习俗。

    2、感受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重要性,体验丰收的喜悦。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PPT课件,包括芒种节气的介绍、相关图片、视频等。

    2、实物或图片:稻子、麦子、农作物种子等。

    3、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芒种节气的资料,如诗词、谚语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芒种节气的视频或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简要介绍芒种节气的.含义和特点,以及它在农事活动中的重要性。

    2、探究学习

    (1)观察实物或图片,了解稻子和麦子的特点及其区别。引导学生从外观、生长环境、用途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

    (2)分组讨论: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每组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芒种节气对农作物生长、收割等方面的影响,并分享讨论结果。

    (3)学习芒种节气的相关习俗。通过PPT展示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如送花神、安苗、煮梅等,并解释其意义和由来。同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芒种节气习俗。

    3、实践活动

    (1)绘画活动:让学生画一幅关于芒种节气的画,可以表现丰收的场景、农民劳作的情景等。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芒种节气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角色扮演:模拟芒种节气时的农事活动,如收割麦子、种植水稻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芒种节气时农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感受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艰辛。

    4、总结提升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芒种节气在农事活动中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

    四、作业布置

    1、背诵一首关于芒种节气的诗词或谚语。

    2、写一篇关于芒种节气的日记或作文,记录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需要更多的芒种活动网内容,请访问至:芒种活动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shifanwen/243948.html

    【最新芒种活动(汇集3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