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奇妙夜台词(锦集八篇)。
博物馆奇妙夜台词 篇1
盼望着,盼望着,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上海到了,科技博物馆近了。
真大!刚进门,就感觉得到。足足有三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群动物。有生龙活虎的豹子、狮子;有美丽活泼的鹿;有憨态可掬的北极熊;还有凶神恶煞的猛禽……个个栩栩如生。背景也有所不同。一会儿是非洲大草原,一会儿是冰川世界……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是在不同的地点奇异地穿梭,为我们展现了大千世界的神奇。
顺着丛林中的级级台阶,聆听潺潺流水,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亚马逊热带雨林。热带雨林里有许多奇花异草。还有一个蝙蝠洞,神秘莫测,黑漆漆的。走出蝙蝠洞,外面还有一条巨大的蟒蛇。它吐着蛇信子,脖子伸伸缩缩,好像随时都要吞噬什么。旁边的巨型昆虫机械地摇摆。紧接着收入眼底的,是到处都是翩翩起舞的蝴蝶的蝴蝶谷。
接下来到了一个个的展厅。里面为我们介绍动物、生物。蝴蝶整整齐齐地罗列在一个个框子里,旁边注有名称。它们羽翼斑斓,飘逸起来一定轻似纱,宛若天仙。另一个展厅有对动物的介绍、克隆技术的介绍、模拟的动物标本。可爱的'小羊羔“谋杀”了不少同学的胶卷。另一个展厅展出了一些微生物,外面是用玻璃罩罩着的,我不知道是真的呢,还是人造的,形形色色的,颜色各异。
该去吃午饭了。还不错,香喷喷的白米饭,浇上红彤彤的汁,还有一个像笑脸一样灿烂的荷包蛋、一些素菜、一些肉。
吃完午饭,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我们参观了机器人世界、信息时代、智慧之光……许多展区。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智慧之光。里面有许多好玩的。如在空中骑自行车、走一个让人头目眩晕的“隧道”、(技巧是正视前方,不被旁边图案的变幻所迷惑)一个没有水管的号称“天上之水”的超级水龙头、(真不知道那水是从哪儿来的,神奇!)许多奇异的科学游戏……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那个需要靠注意力的集中,才能把球推到对方那里的游戏。我和苏朱立来了一局,结果我输了。真搞不懂,我可是用尽全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球上,并想象着把球推过去,可还是输了。上海科技博物馆的魔屋,和春游时的倾斜小屋构造一样,走起来仍然惊险刺激。值得一提的还有那个双人一起体验的游戏:两个人坐在两边,中间是隔开的,看不见对方。可是只要你按一下上方的按钮,就能看见对方的脸。(简直就跟看照片一样)
自由活动的时间在一点一点地消逝。我们要回到集合地了。可是这才发现:不认识路了!幸亏在之前我们拿了方位图,在范天豪的分析下、在钱梦瑶队长的带领下,回到了集合地。钱梦瑶请我吃了一个冰淇淋。
将要离开上海科技博物馆了,心中真有几分依恋。在回去的路上,这次夏令营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苏轼云“到姑苏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我以为“来上海而不观科技博物馆也是憾事”。
博物馆奇妙夜台词 篇2
看这个电影的过程十分轻松愉快。
电影先是讲一个小人物在生活中陷入危机——妻子离婚,儿子日益与自己疏远和不信任,房租快要付不起了。当然,更严重的是,他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于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尽快找到一份工作。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应聘成为了博物馆的夜班保安。于是开始了三个不可思议的夜晚——由于一块神奇的刻写板的作用,博物馆每到夜里,陈列的历史人物和野生动物就会复活。
第一天晚上,他应付地焦头烂额。当中,他得到了西奥多·罗斯福的指点:要摆平这一切,要多学一些历史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那些相互仇视的人们和平相处。
于是在第二天的白天作好了充分的知识和物质(包括假钥匙、泡泡糖等等)准备之后,他雄心勃勃地又走进了博物馆。一开始似乎因为准备充分,应对得当而得心应手。但是光是靠哄靠骗最后还是无法支撑的。电影主人公难忍这一切混乱,想要放弃。罗斯福又适时地对他说:“有时英雄造时势,有时时势造英雄”;而一个野人因为他的疏失,被晨曦化为了尘土。这些给他触动。更令他难堪的是老板因为他的工作纰漏当着他儿子和他儿子同学的面,扬言要炒掉他。在他的努力争取下,老板给了他最后的机会。
在第三个晚上,他发现了阴谋,他面临着危机,他用他被激发出来的领导才能,英雄气概,用他学习获得的历史知识,带领博物馆里的朋友战胜了敌人,战胜了阴谋,赢得了儿子的信任和崇拜,甚至赢得了爱情。
这部电影的特效一流。之所以票房好,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特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屋大维和他的罗马战士,看那些满身盔甲,使用投石车的微型战士,真是由衷地敬佩电影工业的发展。
电影的主题也很积极向上。电影的主题是小人物也有颗强大的心。人只要有责任感,有学习心,有团队意识,给个机会,你一样可以是镁光灯的`聚焦点。电影中的主人公用三个晚上,证明了这一点。
电影的启示发人深思。电影告诉我多学些历史在现实社会中有多么的重要。读史可以明心,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需要历史知识才能解决危机的极端情况。但是历史依然十分重要,它给我们知识并引导这些知识内化成为智慧,成为我们应对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历史能让我们获得对生命的掌控感和优越感,让我们短暂的一生更加从容自在。
这就是我轻松愉快的观影所得。
博物馆奇妙夜台词 篇3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藏品最多的博物馆。那里有世界各地的展馆,每到一个展馆就像到了一个国家似的。在一天之内,你能领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这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两个展馆是,古埃及馆和中国馆。
来到古埃及馆,眼前出现了一只铜猫,它的耳朵上带着金色的耳环,脖子上带着一串金项链,坐在地板上,像是在主人面前撒娇似的。在古埃及人里有钱的人就养的起一只猫,没钱的人可能连自己都养不起。
在古埃及馆的中间有一只石头雕刻的虫子,那就是古埃及的圣甲虫,你们听这个名字很陌生吧!我给你说出它的中文名字,你肯定很不可思议。他的中文名叫屎克螂,古埃及人居然把屎克螂奉为神。有趣吧!
你转过身来,就是最受欢迎的展馆木乃伊馆,这里有许多桩木乃伊,居然还有一桩打开的木乃伊。至于木乃伊制作步骤,我就不在这里细说了。在古埃及有有钱人死后才能做成木乃伊,还可以把自己的宠物做成木乃伊,比如说:猫木乃伊、狗木乃伊、牛木乃伊;没钱的人就直接扔到沙漠里。
结束了埃及馆,我就来到了中国馆。中国馆分为两个馆一个是瓷器专门馆,一个是中国陈列馆。我们先来到了瓷器专门馆,一进门,前面有许多人围着一个展柜,我从人群里挤了进去,原来是一对元代的青花瓷花瓶,这个青花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青花瓷瓷器,上面的青花秀的是两条龙,很精美!
我们从楼梯下来,准备到中国陈列馆时,在楼梯间发现了一尊汉白玉佛像,他身上有很明显的两道裂痕,听讲解员一讲,原来这尊汉白玉佛像被切成了三块才运到了英国。
来到中国陈列馆,又有一个值得我们停下脚步,来细看的文物。那就是河北寺庙里的一个壁画,文物贩子把一整块的壁画连着后面的墙都挖下来了,因为太大,所以文物贩子把它切成了十二块,运到英国。看到我们中国的文物切成块儿运到英国,心好痛啊。
这里还有许多展馆,文物大约八百万件,现在馆内只能陈列其中百分之一,每天轮换一次,那得要多少年才能看完呀!
大英博物馆真的值得我们一看再看!
博物馆奇妙夜台词 篇4
迈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再一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到这梦幻般的博物馆,来感受着属于我的博物馆奇妙夜。为什么是梦幻般的博物馆呢?因为每天夜晚都会有一位古人从自己的画像中走出来。
“昨天是伽利略,今天又会是谁呢?”我喃喃自语道。接着我便在博物馆中来回走。忽然,一个熟悉的面孔吸引住了我,我在脑海中仔细回想他的名字,啊!拉瓦锡,那个被后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我曾经在化学课上学到他对空气组成进行的实验。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12天,最终得出空气由氧气与氮气组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我将他叫住,问他:“请问您是安托万·洛朗·拉瓦锡先生吗?”他点点头。“太好了!”我惊叹道。与他聊了起来。我向他询问了许多关于他生活的年代的事情,以及他所做的实验的细节等。通过与他的交谈,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他的研究内容:对于用定量试验的方法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他告诉我,他先把少量汞房子密闭容器中加热12天,发现部分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空气体积减少了1/5左右。通过对剩余气体的研究,他发现这部分气体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助燃,他误认为这全部是氮气。他又把加热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中再加热,又得到了汞和氧气,且氧气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中减少的空气体积。我告诉他通过现在的科学手段测得空气中不仅有氮气、氧气,还有许多种稀有气体,如氩、氦等。他听到我的话后半信半疑。
在我问道他为什么被斩首时,他颤抖了一下,面容愁苦地告诉我:在1794年5月8日他被法国人民以革命的名义送上了断头台。当他向人民法庭要求宽限几天执行以整理他最后的.化学实验结构时,得到的回答是令人毛发悚然的断喝:“共和国不需要学者!”。我不禁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段话:“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吧转的年代;是拉瓦锡被推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告诉他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为他讲述了许多关于现代科学的产物:原子弹、智能手机、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神物”时,他更是瞠目结舌。
转眼间已经早晨了,到了应该告别的时候了,我向他道谢,瞬间他便消失了,在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他的微笑。我还沉浸在与拉瓦锡对话的时刻。与古人的对话,让我充分意识到了今天思想自由的可贵!
博物馆奇妙夜台词 篇5
前几天就听说博物馆免费开放,早就想去看看了,正好周末父母也在,也没什么节目便一起去了博物馆。来合肥好几年了,经常经过博物馆但还真没有去过,只知道安徽省博物馆在省级博物馆 中还是挺有知名度的。毕竟我们也算是楚文化和徽商文化的发源地,相信是有很多可看的东西的。从博物馆的大门口领票,就可以直接进入博物馆参观了,还是很方便的。博物馆的展厅其实就两层。
一 楼的西边是徽派建筑的展览,展厅的布置让你有如进入了一个徽商家的庭院,很有特色。而且陈列很多精美的徽派木雕和砖雕并配有很多民居照片,特别是木雕和砖雕,刀法的细腻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在一楼的东边是青铜器的展厅,展厅的布置很庄重大气,一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就安徽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很大的青铜鼎,有四百公斤。馆内还陈列了很多从夏朝以来的很多历史年代的器皿。很多是 古人的生活用具,很有意思。从青铜展厅往里走是瓷器展厅,里面也是汇聚了各个朝代精美的瓷器,有白瓷,有蓝花瓷,或细腻或大气在灯光的映照下都熠熠生辉。
博物馆的'二楼主要展示的明清时期皖 籍书画家的作品,其中不乏大家比较熟悉的桐城派的代表人姚鼐的作品,还有汪士慎的书画作品。二楼还有一个展厅那是不能不去的,也是我此行最想看到的,那就是著名画家潘玉良女士的画展。潘玉 良从一个青楼女子到一位知名的女画家,再加上她和潘赞化的爱情,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更增加了人们对她作品的好奇。当然她的作品也没让观者失望,<弹曼陀铃的老人><红衣主教>都是她的 代表作,但我却在她的自画像前驻足良久,这样的一个女子,肯定也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吧。就象她的一幅作品<玫瑰>虽是简单的三两只,却让人不由的联想,画家本人是否也在期待着爱人送来的 玫瑰花呢,我想应该是的吧。下面就不多写了,有时间帖上几张博物馆用手机拍的照片,供大家欣赏。(不用闪光灯是可以拍照的)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感受下时光交错下的奇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