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故乡教案设计(范文)
发表时间:2022-01-11教学目标:
1.明确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2.通过《故乡》的学习,把握文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3.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3.小说主题的探讨
教学时数:
三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是预习与朗读,二、三课时分析与探讨,解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导语: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
顺便回顾一下鲁迅及其作品。
2.讲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3.情节的把握:
(1)以“故乡、故乡、故乡”来简单梳理,其中横线上添一个动词。
(2)用一个动词来归纳全文内容,哪一个词好呢?“变”!自然引出下面的内容。
4.环境描写:
回故乡所见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进行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5.人物的把握:
文章写了哪些人物的变化?具体有怎样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a.“闰土”:把少年和中年的闰土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把握闰土的“变”。
(1)外貌:
(2)动作:
(3)对“我”的态度:
(4)对“生活”的态度: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b.杨二嫂:
(1)外貌:jK251.com
(2)职业与性格:
结论: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c.“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
(2)怎样对待闰土?
(3)怎样对待故乡及其人物的变化?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6.重点段落的赏读与理解:
(1)最后五段,尤其最后一段的后面一句,体会文章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
(2)描写捕鸟一段,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7.小说主题探讨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8.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2)配套的资料。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案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水田坝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2.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绪,声情并茂地歌唱。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大胆、自信地歌唱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三拍子的节奏
教学方法:
体验、模仿、探究、欣赏、演示、练习、游戏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风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亲眼见大海吗?你们亲身体验过海中冲浪吗?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大海啊,故乡》,一起去体验大海的宽广雄伟、波澜壮阔!
二、初步感受:
1.初听录音,感受其速度、情绪及反复记号该怎么反复;
2.读词并正音;
3.跟录音哼唱,思考:在你的头脑里浮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大海?
学生:安静的、沉睡的、雄伟的......(答案不要求统一,只要是真情实感)
4.歌曲简介:《大海啊,故乡》作于1983年,王立平词曲,是电影片《大海的呼唤》
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结构简练,富有叙事性,特别是最后两句,情深意长,表现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
三、新歌学习:
1.教师弹琴,学生哼唱,找出难点;
2.突破难点:旋律121.76反复记号3/4拍转换到4/4拍
3.齐唱
四、拓展:
1.配乐朗诵歌词或赞美大海的文章;
2.慢三舞步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3.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跟着伴奏旋律独唱或者齐唱。
五、小结:
总结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希望。
教学后记:1.《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同学们生活中很熟悉,多数同学也能哼唱,但对3/4拍的节奏把握的不够准确,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对三拍子节奏的把握上,运用用手划三角形、慢三舞步、打击乐器、拍手游戏来感受三拍子的特点,通过学生这一系列唱练做打的有机结合,变复杂为简单,化难为易。2.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配乐朗诵,学生很惊叹,音乐课原来也可以这么上?!优美的散文配上《大海啊,故乡》的主旋律,让人身临其境,意犹未尽。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
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
策略方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教学目标提示:同学们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注意两点:1课文是怎样开头的?2课文中说理时,举了哪些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的?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认字与词语及名句的解释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佝偻承蜩倘若亵渎骈进强聒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3、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4、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作业:
1、书写字词
2、完成《目标》第一题
课后记:掌握字词,梳理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但必须注意板书地清晰。
第二课时
一、字词复习
二、研读与探讨
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3、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1)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2)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关于课后练习的讨论:
“合理的生活”指什么?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课后记:本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议论文,如果更好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给予学生议论文方面充分的指导,这是学好本文的关键所在。
经典初中教案设计产品的鉴别与选择教案
课题: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设计产品的鉴别与选择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产品的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设计理念:
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好的设计作品,并对其进行鉴别与选择,且说出自己的理由,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加强趣味性、应用性。
学习难点、重点:
如何对设计产品的鉴别与选择。
教学准备:
(1)教具:日常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产品图片,或实物可进行图片或实物各部分的组合演示工具,如电脑等。
(2)学具:自己可从生活的周围找一件喜欢的设计产品或图片、产品设计材料,如:水粉颜料、铅笔、画笔、粉笔、尺规等。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①首先分6组,选代表把自己喜欢的设计产品图片或实物对其进行造型特点和功能进行讲述。
②结合学生的评述,老师进行补充或总结:
一件设计产品不但要了解设计的艺术形式、造型特点、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功能性。
(2)发展阶段:
利用多媒体出示若干图片:首先看一下这组椅子(图)(1—5)从各小组中找学生对这五把形式结构完全不同的椅子的用途及其造型特点进行讲解。
老师最后进行补充,总结:
图(1)用直线构成的沙发式靠椅,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追求造型的一致,用黑、红、蓝、黄、白五色构成整体,别具一格。
图(2)升降式滑轮转椅,根据使用人的高度和环境进行变化,椅子的高度可以调节,移动位置方便,转动方向容易。
图(3)公共场所大量使用的坐椅,要便于存放,节省空间,因而形成了适于摞叠的式样。
图(4)用金属与塑料制造的单扶手靠椅,两种材料的特点都很突出,向外伸展的椅子腿更增加了稳定感。
图(5)压塑成型靠背椅,符合加工材料和工艺技术特点,造型简洁,给人以轻巧的感觉。
利用多媒体再出示一组学生桌子的图片(图1—6),让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去讲述哪些学生桌的造型特点、优点及缺点,如何进行改造。为适应初中一年级至四年级这个身体生长迅猛的中学时期,什么样的桌椅更有利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呢?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进行讨论并研究一下。然后设计或利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套适合中学生的坐椅或课桌。(每小组可分开设计,4位同学设计椅子,4位同学设计桌子)。
(3)展示阶段
将六个小组的作品分别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并评述,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比一比,看一看,哪一小组是最棒的。
(4)课后拓展
在适当的机会应带领同学们去参观一些设计产品展销会,提高审美能力。
当你和家人去商场购物时,提出你的观点和要求,选择更美观更实用的产品。
5.3 图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全等图形拼成的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感受几何构图的优美,增强审美的意识.
2、认识全等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一定的图案设计.
教学重难点:
实际操作的能力与设计拼排图案意识的养成是重点,同时设计出美丽图案的能力的培养是难点.
教学用具:
剪刀、纸等操需用具.
教学过程:
1.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和图案,引起学生对于本节课程的兴趣.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由全等图形拼成的美丽图案.例如在给定的三角形上,画出小鱼形状的图形,利用它就可以拼成下面这个美丽的图案.
2、根据课本中的图形设计出相应的图案:
充分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动手试一试.
3、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做一做,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图案.
从正方形出发,按下面步骤设计图案.你想自己设计这样的图案吗?下面就让我们来试一试.
按上述步骤,你得到一个“箭头”了吗?剪出若干个同样的“箭头”,拼出一个美丽的图案.2你能从菱形出发,设计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小结:
本节课我们利用全等图形设计了一些美丽的图案.
作业:
学生课后利用全等图形设计图案作品.
教后记:
本节课让学生有充分动手的能力,大部分同学都能参与到其中的活动中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信客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掌握全文结构,分析人物性格,对信客人物品质的整体把握。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
生字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诘问焦灼伎俩
颠沛吊唁文绉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思考一下文中的信客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恪尽职守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请几个同学说说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设计]教案模板
我相信初中教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怎样写好自己的初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设计]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网页的保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进一步掌握浏览网页的操作。
2、学会在网上下载信息的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网络筛选、获取信息的意识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保存网页及其文字、图片。
三、教学难点:保存网页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自学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学习者和学习需要分析: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很想知道如何让网页的东西保存下来为我所用,教师可根据这一心理让他们自主学习。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
预期效果与备注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讲述金字塔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学生在网上查找答案。
学生给出word制作文档。
学生听故事,并独立查找答案。
使学生在网上查找的过程中复习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
二、新课
教师给出网上获取的(网页形式)信息并提出问题:同在网上获得的,答案形式上有那些区别。
1、保存整个网页
进入页面:文件——另存为(输入文件名)。
2、保存网页的部分文字
右击——选中要保存的文字——“复制”打开word“粘贴”
3、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右击——指向要保存的图片——图片另存为。(取文件名)
教师布置任务:将“网上邻居\g7\网页”中的有关金字塔网页的文字和图片保存在word中。
生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操作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听教师介绍,观看教师演示。
学生进行操作,将网上的信息保存到word中。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通过学生和教师演示,学生可以掌握保存网页上信息的操作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能力,增强他们主体意识。
三、课堂练习
1、你以旅行社一名导游的身份,在网上查找旅游景点(时间、空间不限)将景点的简介和图片保存下来,并用word进行适当的修饰、排版。
2、“和我一起去旅游”演示作品,并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你所找的景点。
学生实践完成课堂练习
学生可以完成部分任务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教师演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评说,共同提高。
学生作品互评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休闲:
完成“导游路线”制作
注意培养学生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