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初中教案真菌
发表时间:2022-03-25第三节真菌
一、教学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4、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2、观察能力的训练。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三、课前准备教师: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的cai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拟孢子的传播。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内容中酵母菌的结构;查阅有关真菌的知识;制作孢子印。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三节真菌观看课件,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认识真菌作用。播放cai课件,关重展现各种各样的真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的地内容。各种各样的真菌学生根据观看的课件内容,并观察实物标本,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见识以及自大搜集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对真菌的了解。提供实物标本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参与学生讨论,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课本外获取信息的能力。观察与思考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观察新鲜蘑菇的形态。讨论: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2、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同时让学生观察青霉和曲霉以及蘑菇的结构图,了解分们的形态结构。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学生回忆,结合新知识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出示酵母菌的插图,与学生共同了解有关酵母菌的知识。真菌的繁殖观察自己在课前制作的蘑菇的必然性子印,进一步了解蘑菇孢子的位置、形态及作用,从而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在课前指导学生制作新鲜蘑菇的孢子印、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真菌是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的?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了解真拉塔基亚的繁殖特点有什么意义呢?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孢子的传播过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章所学知识,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孢子的传播过程”。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真菌的繁殖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jK251.COm精选阅读
经典初中教案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4、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5、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6、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教师:真菌引起农作物患病的标本;cai课件。学生: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观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地衣。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思考老师所提出的设问,立刻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氛围之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设问:假如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各小组展示探究“细菌、真菌使食品生霉、糜烂”的结果。争相回答思考题,其他同学可补充。观看大屏幕。然后讨论,并回答问题。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细菌和真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请小组展示交流探究结果。认真倾听,给予肯定评价。演示cai课件(展示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问: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对回答给予鼓励和提示。2、细菌和真菌是靠什么生活的?引导思考: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观看大屏幕。对细菌和真菌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感到震惊。列举自己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如扁桃体炎、脚癣等。积极思考,争相回答。学生列举出利用细菌和真菌可生产出“抗生素”,而抗生西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观察本地农作物患病的标本图片。对真菌、细菌的危害作用感到震惊。认识农作物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列举微生物农药如春雷霉素、庆丰霉素等。认同“以菌治虫”的优点。观看大屏幕:观察地衣的生活环境和形态,初步理解“共生”。观看大屏幕:观察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理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小组讨论回答思考题,总结出生物固氮的优点:环保、高效、节能、收益大等。看书了解细菌与动物的共生提问:了解维生素b、k对人体有何益处?大屏幕展示细菌、真菌使人患病的图片,提问:这与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关吗?引导思考:1、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治疗疾病?2、怎样才能预防和防止动物或人患病?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抗生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3、细菌和真菌会给农作物带来哪些危害?(请同学列举)提问?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来防治农业病虫害?指导学生阅读“以菌治虫”。讲解地衣和共生的概念。讲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引导学思考“生物固氮”的优点?指导学生看书,了解细菌与动物的共生,提示维生纯洁b/k对人体有何益处。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细菌、真菌在其他方面的利用。
真菌教学设计初中教案精选
2学生谈经验
3学生在黑板上画蘑菇,体会子实体的结构,做铺垫。2.启发学生注意鉴别毒蘑菇
3.启发学生画蘑菇。
课题第三节真菌
2.霉菌1学生观察、思考
2在组内组间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1.启发学生完成观察与思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3.老师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能说出常见的真菌种类;
2.说出青霉和曲霉在形态、结构和颜色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说出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4.能描绘出真菌的特征
能力目标:1.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的能力;
2.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防霉,健康生活;
2.学会正确利用真菌,快乐生活。
3.酵母菌学生回忆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启发学生回忆酵母菌的有关内容
二、真菌的繁殖1学生注意听,回顾相关内容
2学生观察了解孢子的位子,结构
3学生出示孢子印
4学生体会孢子繁殖
5学生探究孢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环境条件1.由形态结构中的孢子切入
2.启发学生观察图
3.启发学生制作(出示)孢子印
4.启发学生参与模型制作
5.启发学生思考:孢子如何发育成新个体
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日常生活中觉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2.观察能力的训练。
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三、小结1学生总结真菌的特征
2运用:(1)防霉变,(2)试养殖1.启发学生利用板书,小结出真菌的特征,教师点拨
2.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情境导课学生齐唱《采蘑菇的小姑娘》由《采蘑菇的小姑娘》入题
一、多种多样的真菌
1.蘑菇1.学生展示资料,资源共享,觉的蘑菇1.结合教材图片,启发学生展示资料(图片、文字资料食物)
经典初中教案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5.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
三、教学难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5-5-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如:链球菌,各种癣,等
3、与动植物共生(共生)如:地衣,根瘤等
六、作业
1、腐烂的水果往往散发出洒味,这主要是由什么菌引起的()
a、霉菌b、蘑菇c、酵母菌d、甲烷杆菌
2、引起人感染臂癣、甲癣、足癣的生物是一种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是()
a、寄生虫b、真菌c、链球菌d、病毒
3、饮用水是否符合标准,通常通过测定水中的数下列哪种菌群数来确定()
a、酵母菌b、乳酸菌c、大肠杆菌d、霉菌
细菌真菌的分布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4、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三、课前准备教师:
1、变质的牛奶、各种真菌(木耳、香菇、灵芝等)长霉的馒头、面包,腐烂变质的水果;
2、实物投影仪;
3、培养菌落实物;
4、琼脂、培养皿、烧杯、甜豆浆、酒精灯、吸管、三角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学生:预习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入新课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展示变质的牛奶,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认识大型的真菌和真菌中的霉菌仔细观察,从实物中获得有感性认识。展示大型真菌及霉菌实物。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请两个同学讲解和演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提问并解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的特点观察菌落实物、区分其分布的特点。阅读教材。将课前培养的菌落实物分发给各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及时点评并给予鼓励。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制定实施方案、交流活动的计划及展示观察记录的表格下课后半小时内将在各自环境中已接种的培养皿密封好,送回教室后排的空桌上。布置设计探究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设计对照组。巡视和指导、参与设计,及时激励。每组发给两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初中教案精选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4、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5、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6、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三、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头等)。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它污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讲授新课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引出新课内容。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思考题。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演示课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甜酒品尝会同学们互相品尝、交流经验,互相说制作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出示掰开的面包、馒头很松软。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可我们为什么没有吃到酒味呢?请思考课本第一题。肯定学生的回答,及时补充。品尝、评价、鼓励。第二课时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了解防腐剂的使用及危害。列举本地区人们保存食品的一些方法,如腌制品、感菜等,进一步思考:怎样保存更有利于健康?请各小组展示“探究食物保鲜法”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鼓励,作出评价。提问:1、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2、采用哪些方法能保鲜食品?指导同学观察课本“观察与思考”。结合已做好的探究实验和调查资料,讨论思考:1、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2、说出不同的方法依据什么原理?3、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针对本地区饮食习惯,引导同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认真阅读,小组讨论。认同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关注转基因技术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指导阅读课本76页“抗生素今百昔”。请同学讨论课本75页练习第2题。指导学生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向学生渗透sts教育。细菌和环境保护认真阅读,理解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各小组交流调查的本市有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积极思考,纷纷献计献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提示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鼓励、支持学生的行为。
真菌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
4、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
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2、观察能力的训练。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的cai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拟孢子的传播。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内容中酵母菌的结构;查阅有关真菌的知识;制作孢子印。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三节真菌观看课件,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认识真菌作用。播放cai课件,关重展现各种各样的真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的地内容。各种各样的真菌学生根据观看的课件内容,并观察实物标本,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见识以及自大搜集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对真菌的了解。提供实物标本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参与学生讨论,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课本外获取信息的能力。观察与思考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观察新鲜蘑菇的形态。讨论: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2、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同时让学生观察青霉和曲霉以及蘑菇的结构图,了解分们的形态结构。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学生回忆,结合新知识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出示酵母菌的插图,与学生共同了解有关酵母菌的知识。真菌的繁殖观察自己在课前制作的蘑菇的必然性子印,进一步了解蘑菇孢子的位置、形态及作用,从而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在课前指导学生制作新鲜蘑菇的孢子印、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真菌是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的?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了解真拉塔基亚的繁殖特点有什么意义呢?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孢子的传播过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章所学知识,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孢子的传播过程”。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真菌的繁殖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食用真菌说稿教案模板
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用真菌》,本课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方面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菌和病毒之后,进而对与细菌和病毒相似的生物真菌的探究。本课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食用真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蘑菇的形态结构,掌握它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知道一些常见的食用真菌;
3、学会分辨毒蘑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实验观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概括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合作、交流、展示中体验生物学习的乐趣;
2、感知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
三、说学法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探究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设情景,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我设计了以下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上述分析为指导,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三部分。
1、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学生观看关于各种各样的蘑菇的视频,并提出如何描述蘑菇的形态特点的问题。
视频资料舒缓了学生紧张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灵性,将学生课下分散状态很快的集中在学习知识的状态。巧妙的引入本节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真菌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
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观察蘑菇、金针菇的实物投影,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真菌的图片及文字解说资料,同学间互相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运用实物投影获得真实感受,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对真菌的形态特征有所了解后,让学生阅读不同真菌制品的商品标签,或者从健康、医学杂志中甚至是一些食谱中获得关于真菌的营养及作用知识。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组织学生结合上述活动中获取的各类信息,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这一问题。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六.课堂总结,感悟生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关于真菌形态特点及生存环境和发霉所需条件等知识点的总结,鼓励学生将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方法应用于生活中。此环节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热爱生活。真正体现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典初中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溶解性以及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的概念。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和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4、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寻找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三》徳育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溶液、溶解度、溶质量分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区别联系。
四、教具:
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
六、课型:
复习课
七、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采取边讨论边归纳的方法从溶液的组成、分类、量度、和混合物的分离等方面将本章的知识结构加以总结。
重要概念的复习:
1、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2、溶液的特征是________
3、溶液的定义_________4、溶液的组成部分_______
2、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
1、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2、一定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3、可能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4、溶液是饱和溶液必须指明___和___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
6、若不限条件溶液可分为本___和____。
3、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概括溶解度的概念。
(2)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4、投影
讨论回答:
1、试管1、2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不是___
2、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
3、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______
5、介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和结晶
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六章的主要概念。下面我们针对这些概念做些练习。
1、在一个大箩卜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倒出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食盐吗?为什么?
2、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多20,不发生变化的是___
A、硝酸钾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将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D、凡是均一的、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比较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第六章溶液
经典初中教案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知识要点1细胞分化成组织2组织形成器官3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4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5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6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7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结构单细胞)运动、呼吸、摄食、排泄、应激性8单细胞生物的结构有完整的细胞结构9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常见题点1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包括、、、。2细胞分化是指。3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开始的。4分生组织的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具有。5在制作观察草履虫的装片时,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吸一滴培养液。6草履虫依靠的摆动而旋转前进。依靠进行呼吸。7与草履虫的消化有关的结构有。点击名题考题1番茄的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组织,而对人体和动物起保护作用的属于组织。[解析]动植物体组织的命名是不同的,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是根据其功能命名的,如: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构成动物和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是根据其形态结构命名的。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在植物体是保护组织,在人体和动物体是上皮组织。[答案]保护上皮[点拨]利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题时可由结构所在位置或特点推知其功能,或由其功能推知其结构特点。变式题1破了皮的苹果容易腐烂,这是因为果皮是一种组织。考题2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是()a.表膜b.食物泡c.伸缩泡d.收集管[解析]草履虫通过食物泡消化食物。[答案]b考题3湘莲植株的基本结构层次是()a.组织è器官è细胞è植物体b.细胞è组织è器官è植物体c.细胞è器官è组织è植物体d.细胞è系统è器官è植物体[解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植物体比人体结构简单,没有系统这一级单位。[答案]b基础巩固1.动物组织的形成是()的结果。a.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和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2.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表示为()a.细胞分裂è细胞分化è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è细胞生长è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è细胞分裂è细胞分化d.细胞分化è细胞分裂è细胞生长3.植物的根尖中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去4.请你分析以下选项,其中哪一个属于植物组织()a.洋葱表皮b.西瓜c.萝卜d.马铃薯5.用开水烫一下番茄,可以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机械组织6.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是()a.神经组织b.脑和脊髓c.神经元d.神经7.构成人体心脏的组织有()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肉组织4神经组织a.123b.234c.134d.12348.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器官的是()a.杨树叶子b.洋葱表皮c.西瓜d.人体的骨骼肌9.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a.含有叶绿体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c.含叶绿素d.折光的结果10.下列不属于草履虫特点的是()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b.能够自由运动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有细胞壁结构11.以下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绿色开花植物体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b.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三种器官构成c.绿色开花植物体根越长越长的原因之一是根尖有分生组织d.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è组织è器官è系统è植物体12.下图是人体内四种组织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这四种基本组织的名称是:a.;b.;c.;d.。
(2)a图组织的结构特点是。d图组织的结构特点是。(3)c图组织主要由构成,其主要功能是。潜能挑战

手机端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