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有余数的除法复习设计
  • 有余数的除法复习设计

    发表时间:2022-02-26

    共5课时总第64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3、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进一步认识时间,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能判断四边形,会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

    一、回顾引入

    1、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看目录相互说一说。

    2、全班汇报交流。

    3、今天我们来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测量、四边形、时间和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整理

    1、复习测量。(口头完成下面问题)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填空。

    9吨=()千克3000千克=()吨

    7000米=()千米5千米=()米

    1吨-400千克=()千克

    3厘米-6毫米=()厘米()毫米

    2、复习四边形(36Gh.com 合同范本网)

    (1)指出下列图形各是什么类型?(图略)

    (2)什么是周长?用彩笔画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图略)

    (3)完成教材第121页第7、8题。

    3、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120页第3、4题。

    4、复习时、分、秒的认识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122页第9题。

    三、实践应用

    1、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六第3、4题,然后指名说一说做法。

    2、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六第6、7、8题,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Jk251.coM编辑推荐

    有余数除法练习


    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练习课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4×7-28=34-5×6=4×8-24=

    2、在()里最大能填几?

    ()×6<57()×7<43()×5<38

    ()×4<31()×8<26()×9<60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6<57用表内乘法口诀想一个数,乘以6的积最接近57,但不超过57。这种练习实际上就是计算有余数除法时的试商过程。

    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4、计算:(用竖式计算,写在堂练本上,收回批改)

    37÷449÷632÷5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2)33÷7=5…………2()

    (3)63÷8=7…………7()

    (4)5×6+4=34()

    请学生分别说出判断理由。

    6、解决问题: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

    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写法和理由。

    7、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把计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题)

    8、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二、全课总结。

    三、补充思考。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优秀模板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课型

    新授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整理。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以复习唤起记忆。]二、作业延续。1、要求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块,有很多种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尝试列式18÷2=9(人)18÷3=6(人)18÷4=4(人)……2(块)18÷5=3(人)……3(块)18÷6=3(人)18÷7=2(人)……4块)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先独立观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4、你是怎样做出来的?以18÷7=2(人)……4(块)为例,师:“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求出。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启发学生说出“因为18里面最多有2个7,所以18除以7商2”。或者说“乘法口诀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因为18大于14,而小于21,所以只能商2。”[设计意图:作为作业的习题,学生思考时间相对较长,思考也较充分,在此作为新课延伸,会容易启发学生由旧知导入新知。总结出学生已掌握的两种求商方法:摆学具、用口诀。]三、先摆一摆,再计算。

    1、9根小棒,每两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学生在答题纸上填写,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试商的过程。

    [设计意图:加深摆学具求商的印象,理解算理。]四、试一试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

    1、师:老师手里拿着几个气球?(18个),要分给几个小朋友?(5个),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你能自己填一填算式吗?(学生填答题纸,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

    2、找规律

    通过刚才的练习,比较每道题里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同位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3、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都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增强口诀求商的意识,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五、解决问题。

    1、思考:一件衣服钉几个扣子?30个扣子可以钉多少件衣服?还剩多少个?

    集体交流,订正。2、自主练习4题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多少?各剩几只?独立观察图。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3、自主练习5题剩下的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想法,4、自主练习第6题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18÷2=9(人)18÷3=6(人)18÷4=4(人)……2(块)18÷5=3(人)……3(块)18÷6=3(人)18÷7=2(人)……4(块)

    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教案范例


    信息窗2搭帐篷

    教学内容:教科书96—9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操作尝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是教学的重点。掌握试商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10个小圆片、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秋天到了,明明和小红几个小伙伴去秋游,他们找好宿营的位置后,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瞧,他们都忙了写什么?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课件:同学们秋游

    看着这美丽的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1、老师先说一个,这位同学在烤鱼,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能列算式计算吗?

    学生先用圆圈摆一摆,在列算式

    22÷4=()(人)……()(条)

    加法、减法、乘法都可以用竖式计算,除法能用竖式计算吗?

    小组讨论,推想竖式

    教师归纳:

    2、指导学生给各部分起名字。

    分别说出22、5、4表示什么意思?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板书问题:48个野果平均分给7个同学,怎样分?

    学生列算式并计算

    4、学生讨论

    刚才我们做的这两道题的余数有什么特点?

    第二题的余数能是8或9吗?为什么?

    小组汇报:哪一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5、教师讲解。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因为,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够分1份的,说明商小了,只有余数比除数小,商才正确。

    (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书写格式一定要正确完整。

    6、同学们秋游,首先解决的是宿营问题,野营小队共17个人,如果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学生独立列算式计算

    小组讨论,需要几顶帐篷?为什么?

    汇报交流结果

    四、巩固练习(投影片出示)

    1、口算并说出商几余几?

    8÷3=□……□11÷4=□……□

    12÷5=□……□65÷8=□……□

    35÷8=□……□7÷2=□……□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49÷6=8……138÷5=6……836÷9=3……9

    学生改正后,让学生说一说错误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3、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1)被除数是23,除数是4,商是几,余数是几?

    (2)54除以7,商几余几?除以9呢?

    4、聪明题。

    有35块点心,每6块装一盒,剩下的包在纸包里,纸包里有多少块点心?

    五、课堂作业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不理解,因而在单位名称上很是糊涂,做起题来有困难。

    学生比较会用竖式来计算除法,速度较快,但仍然是数位对不齐。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模板


    课型

    新授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4、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直尺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二、探索新知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认真看图,找到数学信息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学生可能提出: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需要搭多少顶帐篷?(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2÷4=5(人)……2(条)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在教学这个问题时,通过让学生独立列式、尝试解答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口算求商,也可能会借助竖式)为下一步学习用竖式计算做好铺垫。](3)教学竖式的写法。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竖式,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避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4)小组内解决: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小组讨论,写出算式,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5)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设计意图:教学这个问题时,通过让学生独立解决,两题对比,使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并强调以后进行除法计算要注意这点。](6)请学生独立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2、练习巩固(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这是一道试商练习。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有错的学生改错,改完后请同位检查。(2)补充练习先摆一摆,再计算①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板书:9÷2=()……()②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板书:11÷4=()……()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的设计由浅入深,逐步提高。首先通过自主练习,巩固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巩固有余数的除法。]3、总结:同学们,你们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跟着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搭了帐篷,还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数学上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一、先计算,列竖式,再验算。(每小题4分,共8分)

    305-89=587+348=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必须比()小。

    2、60÷8=()……(),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三、先用竖式计算,然后比较每道题,写一写你发现了什么?(共20分)

    51÷9=67÷9=28÷9=89÷9=

    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8分)

    1、有关36÷4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余数是5b、没有余数c、商和余数一样大d、余数比商小。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除数小于余数b、余数一定大于商c、余数一定小于商d、余数等于除数。

    五、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每空3分,共18分)

    ()×7<346×()<46()×8<70

    4×()<41()×5<329×()<76

    六、应用:(每小题4分,共20分)

    a)三年级3班39人上实验课,每6个人需要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几张桌子?

    b)做一件校服上衣需要8分米布,现在有5米布,能做几件上衣?

    c)老师带学生去划船,平均每条坐6人,刚好坐满9只船,如果平均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d)小明用一根绳子把一个正方形围了一圈后,绳子还多出3米,这根绳子有多长呢?

    7米

    七、开放题:(共10分)

    ()÷9=8……()

    要使余数最小,被除数是()。算式:﹍﹍﹍﹍﹍﹍﹍﹍﹍﹍﹍

    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是()。算式:﹍﹍﹍﹍﹍﹍﹍﹍﹍﹍﹍

    分数除法整理复习 优秀教案推荐


    4、整理和复习

    整理复习(1)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化简比。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5;(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2、分数除法的意义(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4)p53练习十三第2题。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的意义(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2)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3∶2=1.5

    ┇┇┇┇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而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3比2。特别强调比的后项不能为0)(4)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2、比的基本性质(1)复习概念及化简方法①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②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对整数比进行化简?③不是整数的比应该怎样化简?(2)学生做p52“整理和复习”第3题(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三、课堂练习1、练习十三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判断正误的理由)2、做练习十四的第2题.3、做练习十四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察看学生所用算法是否简便)4、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

    除数是位数的除法复习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关:口算能手

    40÷2=42÷2=420÷6=800÷4=63÷3=2100÷7=5000÷5=88÷4=200÷4=

    第二关:笔算能手

    456÷3=518÷7=

    562÷4=306÷3=

    验算:验算:

    第四关:智慧之星

    被除数

    68

    720

    360

    800

    除数

    2

    9

    3

    5

    60

    20

    6

    8

    括号里应填几?

    420÷6=420÷()

    60÷3 60÷()

    ()÷4 ()÷4

    第五关:应用之星

    1、一个压力锅180元,一个碗6元,买一个压力锅的钱可以买几个碗?2、小明和妈妈要整理88张照片,每页可以放6张,至少需要多少页?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15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长多少米?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验算。2、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明白验算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验算。设计意图: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这一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对本节课来说并不难,本节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验算的优势,平时能自觉地运用验算方法来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验算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学生小老师,批作业:78÷3=16()54÷3=17()86÷2=43()85÷5=17()65÷5=13()70÷5=12()90÷5=16()78÷6=13()57÷3=18()63÷3=21()2、反馈,揭题。(1)展示批改作业。(2)你们认为这次作业做得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方法。二、教学新授。1、刚才你们批作业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除法算式的商是对还是错的?举例说明。2、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重点方法。(1)重新算一遍的方法。(2)用“商与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方法。(3)尝试用第二种方法判断其它题。(4)经过尝试,用‘商与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来验算除法确实可行的,只要将商与除数相乘,如果所得的积等于被除数,那么商正确,如果不等于被除数,那么商就错误。3、出示几组算式算一算,你发现每组上下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验证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否正确。84÷390÷678÷260÷428×315×639×215×44、小结:通过这些题的计算,我们能验证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否正确。除法算式中的商与除数相乘确实等于被除数。乘除法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就是验算除法的最好方法。(板书方法)5、教师示范书写除法验算的规范格式。例如:78÷3=2626验算:26378×367818180三、巩固练习1、把除法算式和验算的乘法算式用线连起来。84÷6=1413×778÷2=3629×391÷7=1314×687÷3=2936×22、计算并验算。98÷768÷480÷599÷93、填空。()÷4=16()÷5=15()÷7=12()÷6=144、把本班四个小组前三天的数学回家作业错误的题数制成统计表,进行思想教育。(略)问:面对这些错题,你现在能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题目中有验算要求的,要写出验算竖式,没有验算要求,怎么办?五、作业:《作业本》

    表内除法时&#;教案设计


    表内除法(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课.(教材第50~51页,练习十一的第2~6题)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巩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2~9的乘法口诀.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二、课堂练习,巩固旧知

    1.练习十一的第2题,小兔过河采蘑菇.

    (1)引导学生看题.

    (2)说明题意,小兔身上的号码与河中每块石头上算式的商、河对岸蘑菇的号码一致时,小兔才能过河采蘑菇.

    (3)开展活动:每3人为一组,每人说一组得数,其余两个当评判员.

    2.练习十一的第3题,小鸟回家.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后小组交流订正.

    3.练习十一的第4题,吹泡泡.

    学生独立作业,将每题的得数直接写在小猪吹泡泡的算式中.

    三、深化练习,拓展思维

    1.3×□=214×□=3245÷□=5

    28÷□=440÷□=554÷□=6

    2.如果:○÷3=△□×△=32☆×□=28

    那么:○=()△=()□=()☆=()

    这一道题要引导学生推理,□×△=32,☆×□=28,这两个积的因数各是多少,从乘法口诀中可知:四八三十二,四七二十八.这两句口诀中都有四,那么就可以确定□为4,△为8,☆为7,○为24.

    四、课后作业,辅助消化

    练习十一的第5、6题.

    教练创新

    课后作业指导

    练习十一第5题:练习时,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题:“4和几相乘等于36?”通过指导学生读题,使学生具体地、早期地感受方程的思想.第6题: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逻辑地分析思考:要比较算式的大小,就是要比较算式的结果(积或商)的大小,因此应先求出各算式的积或商,然后再来填空.

    补充习题及解答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鸽子送信.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452×□=1642÷□=6

    24÷□=328÷□=44×□=36

    4.把下面的大象按要求排一排.

    5*.如果:○÷5=△□×△=42☆×□=48

    那么:○=()△=()□=()☆=()

    [解答:1.(1)2173(2)3284(3)4595(4)42763.9878794.54÷9<21÷3<32÷4<45÷55*.○=35△=7□=6☆=8]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3086.html

    【有余数的除法复习设计】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