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需要多少钱 小学教案范例
  • 需要多少钱 小学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2-22

    教学内容:教科书p4-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交流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p3的挂图,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如:买一个球要多少钱?3个小朋友每人买一个泳圈要多少元?买一个泳圈和一个球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要多少钱?用50元可以买几个泳圈、几个球?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⑴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12×3=

    然后,学生尝试计算,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⑵全班交流算法。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口算法: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12×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10×3=30,2×3=6,30+6=36(元)生3:如果每个球是10元,3个泳圈是30元,我每个球少算了2元,3个球还要6元,一共要36元。(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生4:可把12看成4×3,这样12×3就变成了4×9=36(元)

    生5:12×3=6×2×3=6×(2×3)=6×6=36(元)

    ……

    以上每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2、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每一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一练1、2学生独立完成

    练一练3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Jk251.coM编辑推荐

    下册比多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40例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估测,渗透区间套的思想,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4、学生能用一句话描述身边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

    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互动探究.

    1.(出示XX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韩国,日本得金牌记录统计图)

    (1)中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韩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2)中国,韩国都比日本得的金牌多,想想他们多的程度一样吗?

    揭示多得多,多一些

    (3)日本比中国怎样?日本比韩国怎样?

    揭示少得多,少一些

    (4)谈话揭示课题.

    (5)选一个合适的词,说明中国与韩国的大小关系.

    二.合作学习,升华提高.

    1.出示课本第40面的金鱼图.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随便选两种比一比,用上今天学得词,说一说.

    2.完成第40面的做一做.第43面的第4题.

    三.游戏巩固新知.(猜数玩区间套游戏)

    四.举例拓展延伸.

    五.总结收获.

    《比多少》教学反思

    1、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符合一年级特点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比金牌”中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逆向思考,日本与中国比怎样,日本与韩国比怎样,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自然顺畅,很好的为课堂目标服务。

    2、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既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力求多种答案。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逆向思维,例如: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

    3.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比一比,说一说,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种学习活,并融游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从直观到抽象,偶合学生的数感,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4.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课堂纪律还不是很好,使得课堂节奏放慢,因此举例拓展延伸在本节课中还未能得以很好的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课堂纪律的教育.

    小学教案范例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继续学习时间表示法及有关句型。

    3.复习祈使句的用法。

    二、教具

    录音机;手工制作的钟表。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时间表示法。教师不断变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穿插当时上课的真实时间),这一步骤可参考上一课教案。

    2.指导学生做第58课第三部分问答。练习过程中,可教watch,give,to等单词。

    3.放第57课第一段录音。教师先板书两个问题:

    1)Isitanewwatch?2)CanMrHulookafterthewatch?

    放录音一遍,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再放录音,学生跟读两至三遍。

    4.放第58课第一段录音。教师板书如下问题:

    Whatcolouristhewatch?

    其他步骤同前。注意在本课过程中,不断穿插问学生当时的真实时间。如果有的学生没有表,鼓励他们按真实情况依照第58课第三部分列出的句子应答,并解释两段对话中的祈使句。

    5.指导学生做练习册第57课2、3题,第58课第1题。

    6.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2)练习朗读第57、第58两课中的对话;3)完成练习册上习题。

    四、交际用语

    1.What'sthetime,please?请问几点了?

    这是询问时间最常见的句子。也可以说成:Whattimeisit,please?回答时,使用It's…这个句型,再加上表示时间的基数词。例如:

    A:What'sthetime,please?请问几点了?

    B:It'seleventhirty.11点半。

    2.时间表示法

    本单元出现的时间表示法比较简单。如果时间刚好是整点的话,在相应的数词加上o'clock即可。例如:

    A:What'sthetime,please?请问几点了?

    B:It'sthreeo'clock.三点整。

    但要注意,一是时间是整点时,才可以这样使用。如果是几点过几分或差几分几点,都不能用o'clock表示。另外,超过12,就得用hour来表示。o'clock是oftheclock的缩写形式,在整点时也可省略不用。

    不是整点的时间,表示起来也很容易。使用基数词,先说出几点,再说出几分。例如:

    A:Whattimeisit?现在几点?

    B:It'stenforty-five.10点45分。

    如果是几点零几分(一般是一分到九分),这个零要用英文字母o表示。例如:

    A:Whattimeisit?现在几点?

    B:It'ssevenofive.7点零5分(o读字母音)。

    3.Idon'thaveawatch.我没有手表。

    have表示“有”的意思。它在构成否定式时,有两种变化:一是像上面的句子中,借助助动词don't,构成否定式;一是在have后面直接加not,缩略形式为haven't。上面这句话也可以说成:Ihaven'tawatch。此外,have还有单数第三人称的变化形式,当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时,如:he,she,it等,have要变为has。例如:Hehastwobrothers.他有两个兄弟。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2276.html

    【需要多少钱 小学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