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 >导航
  •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9篇
  •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8-24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9篇。

    春去秋来,新学期正在不远处等着我们。在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之后就该写一篇教学总结了,我们要通过这次总结来回顾自己教学工作有哪些成长与不足,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9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篇1)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先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主体意识。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被老师牵着走惯了,好比“笼养的小鸟”,突然要将它放飞,有的小鸟根本就不愿出笼,有的出去了又飞回来,最惨的是飞出去却因不会觅食而饿死。

    学生就是资源。有些老师备课就是抄教参。教案精心设计,往往多从教师“教”的层面考虑,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是否教得漂亮。而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身是充满着变数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些“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

    有些老师爱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这话本身就是虚伪的,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只关注重视自己的课堂设计,忽略学生的发现、质疑。一味地照“案”宣科,置那些“想不到”于不顾,更有甚者还横加斥责,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魅力。其实能够机智地、智慧地处理好那些“想不到”,才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文化功底,忽视了那些“想不到”,无疑放弃了一次出彩的机会。

    农村学校也可搞研究性学习。一直以来,大家都把研究性学习看得非常神圣,以为高不可及。农村学校更是望而却步。其实,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精神、研究方法上。重研究过程,并不在于研究的结果如何。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因陋就简,一把锄头也有力学问题、文化问题,同样是研究性学习。

    老师有个职业病,喜欢提问题。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试问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只给学生三五分钟阅读,读得过来吗?总爱讲“时间有限,赶快阅读”;从不说,“慢慢读,时间够”。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还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本身都还没读进去,这边又连珠炮似地问五六个问题,这是让学生读文章吗?学生自己的问题都还没搞懂,他哪有时间去考虑你的问题。

    多媒体是什么?一上来就是背景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片,伴之以字正腔圆的朗读,再接着是一个个问题,鼠标一点,问题的下面就又出现了问题的标准答案。热闹是老师的,学生什么也没有。虽然提出的问题也会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但学生说得再精彩,也不如你这鼠标一点。有个小学老师说:“刚才××同学的回答跟老师的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可笑。

    多媒体是个好东西,关键看怎么使用,我教《故都的秋》,选了“蝉鸣图”等几张照片。学生看完了图片,听了那嘶鸣的蝉声,非但没有与郁达夫那样深爱这故都的秋,反而提出了疑问,这故都的秋,这么一个样子,哪里比得上南国之秋呢?好!有了这效果就好讲了。郁达夫那平民意识,悲凉心境,故都情结都在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里。

    让语文教学回到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上来,可能有些不合潮流,但过多地依赖多媒体也不理智。太花哨、太热闹不是语文。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篇2)

    对语文新课改的反思

    摘 要:在语文新课改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应保留和借鉴,不能一概否定。

    关键词:课堂教学;新课改;反思

    在新课改中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化而导致课堂教学由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在做法上应采取合理措施。

    一、在思维拓展中,文本意义缺失,教学中要谋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协调

    在很多人眼里,“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新课改的标志,似乎没有“自主、合作、探究”就不是新课改。不少示范课、研讨课、公开课的教学手段不断革新化,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一知半解,对字、词、难点都没搞清楚,教师就跨过课文(文本),引导学生引申和发挥,盲目地开始“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得热闹非凡,声情并茂地宣读着课下自己准备的论文,完全代替了教师引导和讲解。但一接触到文本的意义,尤其是文言文中的重点语句,宣读论文的学生往往还有读错字、理解错字义、句义的现象,何谈深刻地挖掘文本意义呢?这样的教学,关注的往往不是学习的质量,而是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应是一种理性的探索性学习,但在这儿“自主学习”却成了变相的“放任自流”,学生在课上、课下花费的时间不少,而收获却不大,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在许多时候也演变成了无效的讨论。正如北京一位资深的教研员在对实施了新课改的广东、海南、山东、江苏、宁夏等省调研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改革,恰恰把我国传统教学中最好的东西“抓好基础,当堂巩固”忽视了。

    这就要谋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协调。

    1.学生在语文课上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前人积累的知识,接受性学习是学习这些现成知识最基本的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在基础知识的帮助下对文本内容理解基础上的再发展。

    2.接受性学习往往以感性知识和间接经验为支柱,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深化接受性学习获得的知识,是在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的一种自主研究与个性化、人文化的理解,是用现代理念对文本意义的一种提升。

    3.探究性学习花费精力太大,这就决定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能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探究或不能再去探究。

    二、在课堂情境的构建中,学生的心灵缺失,教学中要寻求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实施新课改,教师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特别注重营造热闹的气氛,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充分预设教学形式,将讨论、辩论、表演等形式搬进课堂。45分钟的课堂呈现娱乐化倾向,真可谓喧腾热闹,满足了学生的感官享受。表演者尽展风采,观看者眼花缭乱。课一下,脑子一凉,什么都没有,何谈心灵的参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理性的思辨?须知,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冷静的头脑与沉稳的思维;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善感的心灵;需要静心地感悟与自由地想象与联想。语文素养的形成更需要感悟、体味、思考、涵泳,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情境预设剥夺了学生自由地思考、想象与联想的时间与空间,大部分学生一节课跟着表演者满堂跑,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培养,内驱力没有得到发展。

    面对此状,我认为要注意寻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为了实现教学预设的科学性,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自己、学生、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设计有利于进行互动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学设计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

    义。教师面对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兴趣和动机的导引;面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要有高于学生认知的引导和学生焦虑心理的点拨;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有指导学生穿透字面、联系生活、体验情感的方法。

    三、个性张扬中,教师导向缺失,教学中要探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平衡

    新课改要求教师懂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独特个性,要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给予肯定。于是,课堂上又出现一种现象:每一位学生发言之后,均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教师成了热烈讨论的局外人,不加调控也不加点拨,学生只是在原有的圈子里乱转,放任自流。我认为,教师的存在虽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但也不是无原则地和稀泥,而是在学生曲解、误读时给予恰当的点拨与引导,必要时还可以大胆否定。

    所以说,寻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平衡至关重要。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但“指导”得过于具体,就容易弱化“探究”,甚至影响“探究”的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履行好“学习共同体”中组织者的职能,既要坚决改变那种“唱独角戏”的习惯,又要反对搞形式,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实实在在地构建崭新的课堂――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精当点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

    引导。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高级中学)

    ??S编辑 郭晓云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篇3)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在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挥洒独到的见解,畅想美好的未来!语文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体会到了语文深远的内涵,品味着语文课本散发着清新而悠长的馨香!新课改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语文课堂及语文学科!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在以下一些方面迷失了……

    一、小组合作讨论

    新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自己的认识,还学会了参与、倾听、尊重他人……但是在美好的愿望下伴随而来的是小组讨论运用的不当,导致讨论形式化,为讨论而讨论,为做课而讨论,为了课改而讨论……主要表现为:

    讨论内容不合理。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一听即会,但是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不值得讨论的地方开始了讨论,造成时间的浪费。讨论时间不合理。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少,学生没有充分展开,只是蜻蜓点水,讨论只是成了摆设。另外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多,造成时间过剩,学生无事可做,课堂松散,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时间。

    讨论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或是,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老师成了旁观者。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或是一句话的点拨,或是一个眼神的赞许,或是一个微笑,需要老师在小组讨论中相机有道,科学组织,在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小组讨论如果没有老师的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其讨论必定是无序和低效的。

    讨论的形式单一。不管是任何课堂,任何时候,只要是老师一宣布讨论,学生便凑在一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时间长了,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了兴趣与参与热情。每到讨论时候,便会看见一些学生我行我素,对讨论的情况置若罔闻。老师应当结合现实的教学情景,研究并选用最为有效的合作方式。例如:人物分工式讨论、书写式讨论、案例式讨论、辩论式讨论等。

    二、课堂活动体验

    渗透在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建构,在活动中发展”。用“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起到喧宾夺主、不知所云、画蛇添足的反作用。主要表现有:

    表演不适合中学生的身份。比如让学生表演见到罗敷的神情,让学生表演狼的目似瞑、意暇甚,表演没穿衣服的皇帝……充斥在课堂中的不是思维的火花,而是滑稽的丑态,无益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活动无目的。有些课堂教学活动不知活动为了什么服务,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上乱七八糟,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是“为活动而活动”。

    活动脱离语文本身。有些语文课堂中,非语文化现象突出,形式上是活动的特征,但是内容上偏离了目标。上成了思品课、自然课、法律课等。可谓是荒了自家的地,种了别人的田。

    三、课堂教学评价

    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当表扬鼓励在课堂中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的时候,不当的现象又随之诞生了:

    语言苍白。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体态语言也要适当,要富有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从而备受鼓舞。但是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状况,老师评价语言单一,苍白。经常是你答的“太对了”、“真棒”“好”“了不起”……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觉老师的语言空洞。

    滥用表扬。课堂中,不管问题价值大小,不管学生回答的含金量多少,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好、太棒了……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表扬过多是评价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随意应付。一个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回答出的问题如果给予过度的赞赏,会使学生怀疑老师的真诚。

    评价不客观。我们倡导赞赏,但不是无原则的赞赏。要勤于赞赏,哪怕是学生出现了错误,对其中的点滴创新思维也要肯定。但对于错误,老师要真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明辨是非。尤其是知识上的认知对错要有明确的评价,千万不能含糊其词。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准确抓住要害,对其精彩处给予赞扬,对其不当处给予点评,总是以“不错”“很有想法”等一概而论。

    评价形式单一。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四、课堂老师地位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忽视了自己应有的地位,从而产生了一种“自主”变“自由”的不正常现象:

    老师不敢提出问题。课堂上: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学生想学哪段就学哪段,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不管问题是否有价值,老师也和学生进行着无意义的讨论。讨论更多的停留在表象、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思考。老师不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生怕一提问题就会违背了新课程的精神。新课程强调教师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就只能袖手旁观。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当学生无法深入研究时,教师不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老师不敢讲授。课堂上,老师全由学生发表看法,不管学生发表看法是否全面,是否清晰,到最后老师来个模糊结束,让学生不知所云。新课程将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形式。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落后与先进的标志,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么讲,什么时候讲。

    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老师,我在学习和实践中前进着,问题曾出现在自

    己的教学中、曾在听课学习中发现到,让我不得不反思一些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之间的继承与破除的问题,更要让我们澄清一些问题。新课程改革让我们一些人走了形式化和绝对化的路子。我们有的太急噪冒进、有的不懂要旨、有的走了极端,提倡了新的,便否定了旧的这些现象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有效性,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这就需要我们重新领会新课改的本质思想,重新审视新课改指导的课堂教学,重新思考传统教学和新课改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让我们不再“戴着镣铐跳舞”,新课改,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乐园!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篇4)

    实施新课改之后,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的胆子大了,敢于表现,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孩子活了,乐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敢于评价是非、勇于挑战权威;他们表达清楚,思维清晰,合作有秩序,学习有兴趣,能力有了发展,个性得到张扬。然而,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全面、急功近利等方面原因,语文课堂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正在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向前推进。我认为,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少走弯路,使语文课堂教学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现实意义。

    反思一:重视学生主体,轻视教师主导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利。但一些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理解上不全面,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整堂课全部让学生自己活动。过去是“什么都管”,而现在是“什么都不管”。在新课改的课堂中有的教师怕被说成“满堂灌”,不敢多讲了。有的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读课文时常对学生说“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表面上似乎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然而学生还远远没有达到对语言的欣赏水平,“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能够处理好文章的节奏、停顿、语气和情感吗?能够领悟语言之美、文字之美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教和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也就没有教学。因此,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示范,需要教师栩栩如生、声情并茂的讲解、示范,将学生带人那种妙不可言的体验中,使他们愉悦地感受、快乐地畅想,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但并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对立。“主导”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不能越雷池半步,而是起着提升教学品质、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向善、求真与致美的释放,从而获得真正自由、自主的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中学生正处在认知、情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需要以教师的情感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反思二:注重形式,轻视实效

    1、合作学习形式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新课改的标志,似乎无之便不是新课程。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许多做法,尤其是在设计学生活动这个环节中,很多教师都动了不少脑筋,确实对活跃课堂气氛也有一定的作用,于是,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贯穿始终,课堂异常地“活跃”,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让学生合作。合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教师的作用在哪里?我们也得冷静想想,能每节课都这样活动吗?活动是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吗?

    过去有段时间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研活动或公开课中,为了课堂出彩,我常常看到教师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优秀的学生,如全班最善朗读的去朗读,最善表演的去表演,最善画画的去画画……实际上只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跟龙套”,支撑整堂课框架的只是为数很少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课堂上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总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刚进校是活蹦乱跳,畅所欲言的孩子在学校呆了两三年后居然连手都不敢举了。“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递减。”

    2、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不少示范课、研讨课,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其间,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一节课下来声色并茂,热闹非凡,大有越俎代庖之势;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其效果如何?还值得商榷。

    多媒体确可以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可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并不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就是优质课,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替传统的教学工具就有课改新精神。有些学校多媒体进教室以后,甚至把黑板都撤了,用多媒体代替了原来传统的板书。多媒体的运用不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应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用。一节课中补充材料过多,学生能“消化”得了吗?放映速度过快,一张一张地闪过,学生能记住和理解吗?请记住,多媒体只能是“辅助”而已。

    反思三:只表扬,不批评

    新课程倡导多鼓励学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出于这种理解。“哪怕学生只有一点成绩,就要表扬;只要一小点进步,也要鼓励。”对学生一些很小的闪光点,也给予最隆重的奖励:写对一个词,“行、行,你真行!”;背诵一首古诗,“嗨、嗨,你真棒!”如此,学生初时会对这样的表扬感到激动,得到激励。久而久之,他们对表扬的功利性产生依赖。没有鼓励,缺了表扬,学习不再是他们自愿的活动。这样一味地奖励过分重视形式,反而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使他们自满、自大,听不进不同意见,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而且这种一味表扬已经偏离了新课程目标,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在新课改中,不少教师一提到“惩戒教育”就讳莫如深,唯恐被扣上“伤害学生自尊”的帽子。”于是面对学生的错误不敢说,即使说了,也只是蜻蜓点水式地说一两句。其实新课改并不是只倡导赏识教育,惩戒教育也是不可缺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得好:“教育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奖惩这一对矛盾关系,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要鼓励表扬,对其过失和错误也要及时批评指正。奖励和惩戒是天平上的两个托盘,缺少任何一方,教育的天平就会失衡。教育实践表明,惩戒教育有时比赏识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好时机。惩戒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为自己的行为和过失承担责任。学生在学校就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过失负起责任,日后才可能为社会承担责任。未成年的学生一般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毛病和错误。惩戒教育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进错误。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教师不能回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引导。当然,惩戒教育要依人、依事、依情而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对其行为不对其人身,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要的是,孩子稍微长大后有了最起码的理性判断能力,就会对这样肤浅的表扬、毫无针对性的激励,感到漠然,觉得乏味,无动于衷,这时表扬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课堂确实有许多新变化。然而,热闹之后,也许我们应该冷静地反思一下:新课程的课堂到底该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吗?老师上完一堂课,也应该问一问自己:在这堂课上,学生学到了什么?反思才会明理,反省才会明智。多一点冷静,少一点急燥;多一点实在,少一点花招;多一点主见,少一点盲从。

    教师只有反思才能真正理解新课改的内涵,课堂课堂教学才会更开放、才更有活力。潜心探求新课程的精髓,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展示才会更积极,从容体味成功的乐趣。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篇5)

    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许多改变。这次改革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不再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然而,这个新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教学反思。

    首先,新课改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需被动接收。而新课改中,老师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缺乏自主性,不愿意主动参与讨论和合作。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因此,我需要通过设置适当的小组活动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其次,新课改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不再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而是强调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通过实际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比较薄弱。有些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不够自信,对于如何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感到困惑。因此,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并提供充分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新课改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但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新课改中,学生将面临更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他们通过思考和提问来发掘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创新思维仍然不够积极。他们习惯于尽可能地找到正确答案,而不愿意尝试新的想法和观点。因此,我需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个人观点,提供一个宽松和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逐步培养起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此外,新课改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需要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因此,在新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跨学科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新课改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然而,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我们也需要充分认识到其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进一步思考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篇6)

    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用现在的眼光看,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束缚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也让我们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教得很累。本来以为"课改"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可是半年下来,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评价机制,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适应;同时新课改第一年,家长、社会、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这些都也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教龄都在8年以上,教学经验最少的也经历了两个大循环,但我们一致觉得,每一个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刚刚上岗的新教师,紧张加忙乱。回顾这半年来我们的困惑、思考与实践,我们不能说有什么经验,只有一点点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面对的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以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相对固定,很少变化,是一种稳定的结构。而新课改突出了发展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概念,相应的对新的课程结构就提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较高要求。具体体现为压缩必修课时,增开选修课,以提供较充分的个性化空间。以前高中3年的语文内容,在新课标中压缩为5个必修模块,在高一、高二共两个半学期内完成。另有3个半学期左右的时间,学生可用来选修。选修课现在设计为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设计若干模块。必修课每个模块计2学分,学生修满10个学分,可以达到基本水平。选修课学生依个人兴趣自选4个模块,修满8个学分后,与必修课共计18学分,这样就可算作语文科目合格。

    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我们的周课时数减至四节,课时减少了,授课内容却不减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个必修模块包括四个单元的阅读鉴赏、一个单元的表达交流、一个单元的梳理探究和一个名著导读,相当于旧教材的一册书,而新课程要求一个学期修完两个模块内容,也就是说,旧教材一年上完的内容新教材要一个学期上完。于是,期中考试前我们高一师生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有限的精力作斗争,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达一个终点,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个终点奔去。课改,变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个大大的"累"字,我们被这个大大的"累"字压得无暇去体味课改带来的益处。我们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师生的赶和累为代价,那它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难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内容,这的确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但在接下来的必修2中,这个问题就缓解了不少。因为教完必修1后,我们全组教师一起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处理,缩减了一些内容。比如第二个模块中的演讲词单元,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拓展运用,所以我们只用了两个课时以本单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两篇演讲稿为范例,让学生掌握一般演讲词的特点,把口头的演讲训练放在课前口语训练甚至平时的课堂发言中。同时我们加大课堂密度,争取有效的授课时间,基本上每一节夜课我们都用来讲课,很少考试。果然,时间够用了,期末实现了我们留出一个半星期总复习的预期。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构建语文基础,可是略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打基础是不能开快车。语文各种能力的养成不是一瞬间就可完成,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积累、感悟,运用,哪一样也少不了分析和训练。

    缺乏了分析和训练即使能形成也终究是薄弱的,是难以提高的。新课程中尽管回避了训练的话题,而参照其"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表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暗示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与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训练能力的必要。但现实是课时这么少,几乎每节课都要讲一篇新课文,这与巩固基础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这个单元和高考语言运用考点的新闻压缩直接对应,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这方面的例题、练习,但是就是没时间给学生做,本应期中考试前就完成的练习内容,直到期末复习才安排下去,而这距新闻单元的学习已经很长时间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学,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文言文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很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新课程似乎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语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课改形式下有限的课时里的文言文该怎么教?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须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往学生语文成绩好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一点),因为抢时间,学生每天只是疲于应付新内容,没有时间复习、整理,所以并没有形成。我想也许是新课标这样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许是我们在思路和方法上还存在问题,我想这是我们下一个学期重点要突破的一个难题。

    再来说说选修课,本学期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了,老师讲课的灵活性大了,大大激发起了教学双方的兴趣。我们备课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一门《中国当代名家导读》的选修课,结果深受学生欢迎,这一门课的选课人数达到了人。

    课改给我们的感受是"累",但"累并快乐着"。

    解读教材之乐。

    语文教师难当,没有哪一个学科会让教师在上课之间,首先思考的是"教什么?",而语文课就是这样,限制中包含着自由,有限中孕含着无限。语文学科本就是人文性、艺术性最强的感性学科,在各科教学中最讲求个性,也最能体现出教师的个人气质和才智学识。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教材地处理和运用可以是丰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说,教改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当我们在课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蕴、知识功底、价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读的平台,以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发展价值引导学生与文体进行"精神"对话的时候,那种快乐是难以言表的。比如,我们学《史记》中的《鸿门宴》、《项羽本纪》,我们如果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太史公对项羽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着高度赞赏的态度来评价的;扬项羽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贬刘邦,而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如果我们继续思考,就会发现太史公的作为汉朝臣子蔑视至尊的权贵而又不得不隐晦表达的深层用意。也许这种解读,未必符合史学专家的正统,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种语文学习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们后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对话,哪怕这种对话可能有着许多误解的成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设置一些相关的情景,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学生自己就把思考推进到这一层面。

    这学期,我们读古代诗歌,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诗歌,我们从这些飘逸着历史流风遗俗的诗句中,遥想那个时代的兴衰和个人悲欢;我们读《赤壁赋》、《囚绿记》《荆轲刺秦王》我们深深感受到有那么多如此壮

    阔而又形态迥异的人生奋斗轨迹和生命的选择;学习《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飞向太空的航程》对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导读中,穿越时空隧道,与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生命旅程。

    当然新课改对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由单一统一目标变为多元多层次目标,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备课时的知识准备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选好切入点和提问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作为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提高。

    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由于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一开始我们对课程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也有过误区。比如说,偏面地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有时课上强调所谓的"自主",而学生实际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他们非常"忙碌"地,兴致勃勃地交流着、汇报着、表演着……而学生并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讨论的价值。再有有时,合作是合作了,但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过程是简短的,讨论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学生往往拿不出什么结果或结论,感到非常茫然。

    通过校内的跟踪听评课以及教育学院的展示课,我们及时反思,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一误解是与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领悟不到位有关,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甚至于有些急功近利。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自主学习,应该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这个前提之下,在面对相同学习内容的情形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以饱满的情感来展开学习活动,才能将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避免虚假的自主在课堂上的出现。合作学习要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在经过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学习的难点上。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是通过多人的头脑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而不是一般问题。因此,合作学习的组织,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发言,从而得以发展。同时不要一有问题,就组织学生探究,如果探无可探,以学生的实际究无可究,还是结合传统的讲授为好,要把"实"与"活"结合在一起,把"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

    半年的课改实践,我们遇到的问题不少(也许是我们对课改理念认识得还不够深入、透彻吧),但我们相信,课改之路,虽有荆棘,但沿途的风光无限。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想法,但为人师的我们还是在课堂上充满爱心、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并且相信,无论如何,课改都将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都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提高!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篇7)

    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已经悄然走入了我们的课堂。课堂教学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感、健全其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但并不是彻底否定过去的角色,例如有人认为不能当“知识的传播者”,要当“学习的促进者”,不能当“教学的管理者”,要当“学生的引导者”,如果学生是主体,整个课堂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各行其是,像一盘散沙,虽然他们各抒己见,但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新课改是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不是全盘否定讲授法,讲授法并非全是“灌注式”。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既是知识的呈现者,也是信息的组织者;既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促进者;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课堂的合作者;既是学业的评价者,也是学生成长的记录者。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热闹”、“浮躁”的自主、合作、探究。

    在当前的课堂中,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学生自主意识比以前得到增强,合作愿望不断提高,探索热情持续高涨,热热闹闹的讨论场面已经不难见到,学生几人一组,七嘴八舌的开始了讨论研究,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千万别让课堂变成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在一定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自律;少一些多动,多一些探究,让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2、自主学习。

    (1)要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真心实意营造宽松、安全的氛围。

    (2)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再借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4)以某种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5)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的感觉。

    (6)培养学生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7)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

    3、合作学习。

    4、探究学习。

    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推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不断深入,会随时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能正视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采取对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必能达到中学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所追求的新境界。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篇8)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容易见成效.虽然对于高考来说,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也就是语文越来越成为一门"得分机器,而不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

    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语文教学反思,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篇9)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三年多的改革和探索,我校汲取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的先进改革经验,现已经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和符合实际的“1236”教学模式。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尝试摸索、稳步提升、内涵发展的阶段,我们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自学空间,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上老师由台前退到幕后,由传统教学的“讲”到教学过程中的“导”,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到关注生命的成长。

    尽管如此,但我校“1236”课堂教学模式只是运用于新授课,每到学期末,面对紧张的复习备考,老师们苦于没有系统的高效复习程序,没有科学的复习方法,总是不辞辛苦地出题,阅卷,把自己投入到题海里。这样的工作方法让自己疲惫不堪,效果却不尽人意。于是老师们常常抱怨学生投入不够,或是不够聪明。但对学生来说,这种做法也让他们失去兴趣,厌烦学习。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正如学生所言“炒剩饭”。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文科就是读书,理科就是做题,一到期末复习时间,学生们就会诉苦:“老师,复习课真难受。要么就是你说、我们听,要么就是做题、讲题,要么就是考试、评讲,一点兴趣都没有,真是枯燥无味。”

    学生的一番话引起了我们的思索,反思自己复习课的教学,的确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训练、轻体验,重传授、轻自主的状况。再加上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整节课更是成了“满堂灌”。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因此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效果都可想而之。如何合理运用“1236”教学模式来能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对复习课产生兴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避免学生的厌烦情绪,教师要明白复习课也应和新授课一样,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主角让学生扮演,教师做配角。课上可采取多种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让学生听写,小组交流,自由组合自编题目等,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每个成员的智慧。

    就语文学科而言,复习课就是不仅要“温故”,而且要能“知新”。这“新”不仅指知识、技能的深化与熟练,还指学生学会合作探索,学会复习,学会反思,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创新以及思维深度与广度,实际生活的经验和能力提高,为此我有了以下的探索:

    一、明确复习目标。

    复习课的第一环节必须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从课文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到文本内容的理解,从写作特色的探究到语言文字的鉴赏,从知识生成到迁移拓展,每篇课文都名有侧重。因此复习课前老师心里要把握好重点,突破好难点,生成好知识点。目标明确可让学科助教提前出示在黑板上,也可通过师生讨论预设复习目标。这样让每个学生带着目标来复习,针对性强,有的放矢,这是高效复习的第一步。

    二、巩固复习内容。

    一节语文复习课一般要体现设定的复习目标,以文言文为例,如:实词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常见虚词用法、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等,还要包括对话、课文等。复习时既要包括文言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写作特色及拓展延伸。所以,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目标后,第二环节就是个人巩固复习,“温故知新”的过程,然后小组内两人合作,以“你问我答”的形式检测复习效果。

    三、展示复习成果。

    展示、交流复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这一环节的基本形式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复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师生、生生互动学习和感受交流,根据复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复习目标。

    四、检测复习效果。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前面复习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对复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此环节尤其突出学科的“弱势群体”,多给他们说、读、写、谈的机会,进一步检查复习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要重点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学生与他人有效合作,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当然还可用做习题、听写与背诵的形式来落实这一环节。俗话说:“手过一遍,胜读百遍”。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就可以有效地检查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复习课上,学生总会以为复习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不管自己有没有掌握,在单调的模式下久而久之总会感到厌烦、枯燥。带着这样的情绪上课,学习效果肯定不佳。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两个误区。一是把复习课上成简单的练习课、讲评课、提问课,甚至于考试课。二是课堂理念传统守旧,学生是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所以教师在上复习课时,教学设计要有新意,更要极力营造一个探讨的、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创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创设获得成功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里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愉悦的情感体验犹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撒播在这样的土地中,才会更好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选择了课改,就选择了担当。我想我们的新授课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学生。那么我们有信心在复习课的摸索与探求中把握好尺度与航向,纵使课堂的环节与流程还不够完善与细化,但我们会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开创师生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行走在课堂改革“彼岸”,向着未来的“风景”,乐此不疲,享受着与课改一同的成长与成熟,并一路神会着课改践行者智慧的“彼岸风景”。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9篇】相关推荐
    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

    时光飞驰,新学期即将来临。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了,看自己在教师这份工作有多少成长,通过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一学期有哪些成长,一篇教学总结要怎么把它写好呢?这篇《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

    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翻开新学期的篇章。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我们就该进行一次总结了,通过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思想上与工作上的变化,教学总结是怎么样写的呢?这篇《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现将小班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保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