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教学计划(经典4篇)
  • 教学计划

    发表时间:2023-07-15

    教学计划(经典4篇)。

    感觉假期时间眨眼就过去了,新学期马上开学了,教学计划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学科教学计划呢?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教学计划”,我相信这个网站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

    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52人,其中27名男生,25名女生。学生经过三学年半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就整体来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基本坚持了阅读与积累,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积累数量和质量与积极性之间仍一定的问题和学生间的差距。在学习习惯方面,本学期将继续进行培养巩固。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中年级是小学语文学习由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过渡阶段。在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要求学生: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 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运用书面和口头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要求:1、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渐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渐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通过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大体共识,渐达到基本到位的水平。

    2、经过前三年多的积累,学生应当能够“悟“出一些学习语文的规律,本学年可以适时学习一些必需的语文基本知识。

    3、经过前三年多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四年级时学习自主性应该更强,不断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发现规律,迁移运用。

    4、要组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设计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利用定时定比和不定时定比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要整合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要整体把握全册和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通盘考虑,通融安排,特别提倡单元备课。

    为教材七至十册都致力于整合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教材的分析、整合及知识点的梳理

    本册教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每个单元包括二至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本册共12个主题单元,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或情境,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1、学写“摘录笔记”从上期的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这三方向本期的随时写、经常写的习惯培养落实。

    在每单元的语文天地中都有摘录训练的内容,这是本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着手点。前三次重点在于语言材料。后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的习惯,必须写,经常写,养成习惯。在过程中,注意通过交流给予必要指导。

    2、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要落实。

    本期的识字量与认字量较以前都有减少。面对正确使用汉字的问题的出现。过去单纯依靠加大量的练习是不行了。在教学中要结合阅读,习作的实践解决错别字的问题。结合语文实践测试词语和句子的学习水平。对名言警句、佳作的积累更应积极引导与训练。

    (二)阅读

    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篇幅不长,但自读课文的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在本期的教学中,努力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抓好阅读的主阵地。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总的原则是“有用、精要、好懂。

    阅读评价的重点在积累、情感体验、独立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方面。情感体验的评价应与朗读,课堂交流,习作的评价结合起来。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

    1、会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

    2、会处理所提出的问题,不受枝节的问题的羁绊。

    3、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问题。

    4、通过讨论,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

    5、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

    6、学会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7、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评价的重点就大积累,情感体验,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习惯等方面,情感体验的评价应与朗读,课堂交流,习作的评价结合起来,独立阅读能力的评价不要企图一步到位,要按照教材的要求一步步放开,阅读习惯的评价应放在平时进行。

    教学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学生的禁毒意识及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目的要求: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禁毒委、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禁毒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面开展毒-品预防专题教育。

    (二)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开设禁毒课程,切实做到计划、教案、总结“三到位”,每学年不少于两课时,要在生命与健康、思想政治校本等相关课程中,进行禁毒知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禁毒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主要工作:

    (一)确定以环境教育为核心,法制教育为龙头,心理教育、常规管理相配合的工作思路。

    1、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学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受到教育,没有一个让学生安心学习的氛围,学生的教育就无

    从谈起。我们要坚持向全校师生定期进行宣传,普及禁毒知识,向学生讲解毒-品的危害等内容,开展预防毒-品、禁止毒-品入侵的专项宣传活动,把禁毒预防知识灌输给每一个学生。

    2、利用班会课广泛开展宣传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学生拒毒防毒的意识。

    3、在学校掀起毒-品预防教育的高潮,组织看一场毒-品预防教育专题片,听一场毒-品预防教育专题报告,写一篇禁毒感想的文章,从而提高广大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防毒、拒毒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宣传,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与综治办、派出所等各部门的组织联系,聘请相关专业人员来校授课,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让学生与家长联系起来,共同努力,构筑防毒拒毒的钢铁长城。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毒-品预防系列教育活动。

    主要做到五个方面:

    一是看。组织全校各班定期出好禁毒专题黑板报、手抄报,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毒-品预防教育知识,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

    二是读。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禁毒知识方面的报刊杂志。

    三是听。各班利用国旗下讲话、朝会和班队活动时间,进行禁毒教育。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作法制教育报告会。

    四是讲。各班级召开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班会,学校举办“远离毒-品”演讲比赛。

    教学计划(篇3)

    [学习目标]

    1. 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难点]

    1.阅读重点文段,体会作者新颖独特的描写角度,学习文中的细致描写,体会其

    中深沉的父子情。

    2. 理解文中关键句的含义,体会朴实语言中饱含的深情。

    [教材分析]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此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爱,能够使学生在其中深刻的体会这种相怜相爱的感情。

    [学情分析]

    在学习方法上,对于初中生而言,接触到记叙性散文的文章并不多,领会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思想情感上,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对于生活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仍是“生在福中难知福”,所以,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并且不能停留于课堂,而应走入家庭,走向社会。

    [学法指导]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1.自主互助,合作探究。

    2.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3.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4.指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母爱、父爱的古诗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配乐曲:《致爱丽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千百年来歌颂母亲的作品层出不穷,而讴歌父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难道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当然不是,只是父爱可能比母爱更深沉,含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父子深情的著名散文《背影》。(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作者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学们已经不陌生了,请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其他同学补充。

    师点拨: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我们在去年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还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匆匆》、《荷塘月色》、《绿》等。

    师: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介绍得很全面。(屏幕展示作者介绍)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完成两个任务:

    1.标段序

    2.圈点勾画生字词,借助课后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自主、互助扫清本文的文字障碍。

    检查生字词,齐读两遍。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跳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1.本文几次写到“背影”?本文四次写到“背影”。

    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请同学们用笔将原文勾画出来)

    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

    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第二次。(望父买橘)

    齐读精彩片段。

    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呢?

    最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下面你就试着读一读,看怎样就能读出那种深挚的爱子之情来。可从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来考虑。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一个读得最好的来展示,咱来看一看哪一组读的最好。

    朗读,望父买橘见背影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穿着朴素,心情沉重

    (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作用: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父子情深的片段。放影片

    当时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反应?用原文回答。

    “这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过渡语:我们的父母都为我们买过水果,可是能够感动得流下眼泪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文中父亲的背影为什么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

    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读二三段,看一看是怎样的背景。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师: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作者截取了在不平常的背景下"父亲的背影"这个精彩独特的画面,将父爱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

    3.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从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外,还用什么描写方法表达这种关爱? 父亲的语言

    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呢?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甘愿承受家庭重负,但愿儿子能轻松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不放心,怕别人照顾不周到,劳碌费神,在所不计。这表明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③“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对儿子的关怀体贴十分周到。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是否旅途平安,反映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惦念和细心的关照。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怕儿子离开座位丢失行李,反映父亲对儿子细心的关照。

    4.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文中的儿子理解了父亲的关爱了吗?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

    儿子的几次流泪,泪水说明了一切,泪水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感激。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的两次自责也表明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感动、思念父亲。

    确实,父爱子,子爱父——父子情深就是这篇文章所表现的中心。

    五、拓展延伸,感受真情:

    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请你叙述一次最让你感动的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六、感恩亲情(配乐曲:《致爱丽丝》)

    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请同学们回到家中,不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理解、感恩,比如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

    今天,我想用一首歌来结束这堂课 ,歌曲的名字叫《懂你》。让我们都能对父母、对亲人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你们。

    (播放歌曲《懂你》)

    [当堂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1.交卸( )2.狼jí( )3.妥帖( )

    4.tuí唐( )5.琐xiè( )6.晶莹( )

    7.踌躇( )8.pán shān( )

    二、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

    1.差:chāi( )chā( )chà( )

    2.丧:sāng( )sàng( )

    3.禁:jīn( )jìn( )

    4.奔:bēn( )bèn( )

    5.栅:zhà( )shān( )

    三、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不能自已( ) 2.情郁于中( )

    3.触目伤怀( ) 4.举箸( )

    四、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________

    2.凄惨暗淡,不景气。________

    3.看到心里感到悲伤。________

    4.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________

    5.细小而繁多(的事)。________

    6.不幸的事接连发生。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 B.凄惨 C.暗淡

    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 );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 B.妥帖 C.可靠

    六、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参考答案:

    一、1.xiè 2.藉 3.tuǒ 4.颓 5.屑 6.yíng 7.chóu chú 8.蹒跚

    二、1.差:差使;差别;差不多 2.丧:奔丧;丧失 3.禁:情不自禁;禁止4.奔:奔丧;投奔 5.栅:栅栏;栅极

    三、1.控制 2.聚积 3.心 4.筷子

    四、1.狼藉 2.惨淡 3.触目伤怀 4.情郁于中 5.琐屑 6.祸不单行

    五、1.A 2.B

    六、D

    教学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孩子们强壮的体格、健康的心理、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小学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个健康的体质和心理是保证学生们生活、学习的基础,因此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工作措施

    1、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们学有所得。课堂是孩子们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主渠道功能,认真备课、上课,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提高健康意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2、让课堂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运用激励、奖励机制、采取问答竞赛、小组分工合作、自评与他评等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育效果。

    3、教会学会比较、分析,让孩子们真正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从而有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学习、生活提供保障。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物理教学计划经典7篇


    下面是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物理教学计划”的实用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新的学期已悄然而至,教师们需要准备好学生们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明确目标。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教师们提供很好的指导。

    物理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既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发展新知。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实验,手脑并用,踏实细心地做好每一个实验。

    首先,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观察和实验不仅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切实做好各种实验,使实验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技讲座,修理或自制教具等。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实验,在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即弄清实验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知道实验原理。第三,要知道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第四,要知道该实验如何做,要测量及记录什么。

    实验时,首先要对器材进行检查,了解仪器的用法;其次,要回组装器材;第三,要能按步骤操作。

    实验结束时,要让学生清点实验器材,并放回原处,完成实验作业。

    全书共安排10个分组实验以及许多演示实验和实践性问题。其中大多数实验器材易得,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通过做本学期的实验,使学生能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测量,归纳出客观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和思维能力。

    二:本学期学生分组实验安排

    第二周9.10——9.1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七周

    第八周

    9.17——9.21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9.24——9.28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15----10.19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10.22---10.26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第十三周11.26----11.30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第十四周12.3----12.7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第十五周12.10---12.14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十六周12.17---12.21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中的电流

    第十八周12.31---1.4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物理教学计划【篇2】

    指导思想:

    根据近几年浙江省物理高考的趋势,第一轮复习抓基础,巩固,回避难题,偏题。

    学情分析:

    本学期高三物理已进入高考第一轮复习,而学生基础一般,因此在教学中在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层次,使他们能处理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综合类题目,搭好第二轮复习的台阶。一部分学生自觉性有待于提高,学习习惯有待于改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1)重视物理科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

    对于物理学中的一些主要的概念、规律,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得出结论,或者通过提出设想或猜想,再经过实验、分析,探究出一般规律。这些科学的方法和理性思维对学习这一系列的学生非常重要。

    (2)注意开放性,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在问题的设计上注意开放性更大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的学习,注意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3)注重科学方法和探究过程的学习。

    教材力求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环境,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民主的氛围和丰富的资源,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4)重视实验教学。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不仅是训练学生实验技能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事物的有效方法。教材尽可能多地安排了各种形式的实验,

    教学目标:

    完成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完成一部分

    提高质量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力求把握好重点、难点,充分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2、认真备课,注重教材的地位,目标分析,保证教学有效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和科学探究过程的培养,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的热情不断被激发,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3、课后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坚持批改作业和单元测试相结合,及时反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4、针对部分学生的基础差,学习困难的特点,需要有目的对学生进行了学困生的辅导。

    物理教学计划【篇3】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优秀率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4、 学生的人平成绩达60分以上,优秀率达10%,及格率达70%以上;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本期要进行野外考察、下农村进行实验调查、到工厂去进行劳动实习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20节以上,还要上了一堂教学观摩课。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计划

    备注

    1

    简单机械和功

    第1—2节

    3

    新授

    2

    简单机械和功

    第3—4节

    3

    新授

    3

    简单机械和功第5节

    复习

    1

    2

    复习

    4

    检测

    机械能和内能第1节

    2

    1

    检测

    新授

    5

    第一次月考

    月考

    6

    国庆节假

    7

    机械能和内能

    第2—4节

    3

    新授

    8

    机械能和内能

    复习检测

    3

    复习

    9

    电路初探 第1—2节

    3

    新授

    10

    电路初探 第3—4节

    3

    新授

    11

    复习检测

    3

    复习

    12

    期中考试

    13

    欧姆定律 第1—2节

    3

    新授

    14

    欧姆定律 第3—4节

    3

    新授

    15

    复习

    3

    复习

    16

    复习检测

    3

    17

    第二次月考

    月考

    18

    电功、电功率1—2节

    3

    19

    电功、电功率3—4节

    3

    20

    复习

    3

    21

    期末复习

    22

    期末考试

    物理教学计划【篇4】

    本计划制定的目的:

    (1)培养学生对中学物理基础知识(基本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的了解、理解、掌握及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形成物理概念、探寻物理规律的能力。 (3)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教学进度:

    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几点措施

    1、 处理好课时较少与内容较多的矛盾 (1)优化教学过程

    (2)优化教学方法

    (3)合理安排时间,计划安排时间

    (4)不减进度,把握难度

    2、 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应使理科必修的内容,达到过去高考第一轮复习的水平。

    (1)应重视对高考大纲所要求的有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深化 (2)认识基本概念,对联系紧密、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正确区分

    (3)对基本规律,明确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力争解决高考物理所涉及到的常见问题

    3、 为适应近几年高考改革的趋势和命题特点及理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基础,提高能力

    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的物理思想。

    能力(理科综合考试目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命题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联系实际,扩大学生视野

    切实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拓展物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习题教学要更多地联系实际。

    (3)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的六大功能: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理解物理概念;形成物理图象,认识物理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探索精神;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

    (4)适当做一些信息题(提高审题能力和建模能力)

    物理教学计划【篇5】

    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今年担任九年级(2)班的物理教学工作,九年级学生已接触物理一年,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的知识面都比较窄,虽然在小学的自然课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但从物理知识系统的总体上来说,只是学习了其中最基础、最基本的物理知识,所学的知识比较浅显,作为一门中考必考学科,应该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我校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充分体现STS思想,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收入一些十分有用且有趣的知识,力求形式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九年级物理包括7章内容,本学期讲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至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共五章内容,共有26节课,需52课时,其中复习与考试15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第十一章: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及测量。

    第十二章:速度的计算,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第十三章:重力,弹力,摩擦力,杠杆,滑轮。

    第十四章:压强的概念、计算,浮力及其应用。

    第十五章:功,功率,机械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力和运动、力和机械、压强和浮力、功和机械能、热和能等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具有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有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3)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3)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五、具体计划与措施

    1、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做到每周不少于一节,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注重教材体系,把握重点难点。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把好实验关。

    3、认真备课,根据不同的课型,精心设计每一个学案,让学案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向45分钟要效益。

    4、注意调节课堂气氛,初中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上课时要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5、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建立“问题记录本”,要求学生人人做到每日一问;建立“错题记录本”,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错题;并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解题的思路和能力;

    6、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记笔记,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7、严格要求学生,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但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做到严而有情,严而有度。凡事要优先摆事实、讲道理,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

    8、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效率。

    9、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10、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六、课时安排

    第一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二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三节、第四节

    第三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五节、单元检测

    第四周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一、二节

    第五周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三、四节

    第五周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三、四节

    第六周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五、六节

    第七周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第一、二节

    第八周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第三节

    第九周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第四、五节

    第十周 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

    第十二周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二、三节

    第十三周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四、五节

    第十三周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五、六节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单元检测

    第十五周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二节

    第十六周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第十七周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第四、五节

    第十八周 复习

    第十九周 复习

    第二十周 复习

    第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

    物理教学计划【篇6】

    新学期已开始,为使新学期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特订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构筑起点

    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物理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实验,作为所有学生从事物理学习的出发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所提供的学习情景中,通过实验、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基础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教科书从学生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结合实际而富有物理意义的问题,以展开物理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教科书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通过探究与交流,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4、展现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教科书采用“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模式展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应用物理,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多媒体教学,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联系生活学习物理、更好地理解物理。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时间安排

    3月12日——3月16日第一章1、2、3、4、5节

    3月19日——3月23日第二、三章

    3月25日——3月29日第四、五、六章

    4月1日——4月5日第七、八、九章

    4月8日——4月12日第十、十一、十二章

    4月15日——4月19日第十三、十四章

    4月22日——4月30日第十五章1、2、3、4、5、6节

    5月8日——5月11日第十六章1、2、3、4、5节

    5月14日——5月18日第十七章1、2、3、4、5节

    5月21日——6月11日查漏补缺,迎接中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初三物理教学计划下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物理教学计划【篇7】

    一、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习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电压和电阻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八章电功率 第九章 电和磁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不久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有按时复习,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五、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5、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

    6、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六、教学进度周次

    教学计划4篇


    希望你会喜欢我推荐的教学计划。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在年复一年中如期而至,教师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写好教学计划,才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融汇贯通。为避免遗忘,还请您收藏本页网址!

    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学生

    情况分析

    (学生知识、技能现状;学生学习兴趣、态度;班级学风等)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对Windows界面也有所了解,只是操作计算机的速度不太快,本学期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单元内容)

    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上册16至30课。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三、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拼音输入汉字、词组、标点符号及句子的方法;加深对汉语拼音的理解,能够利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组词、扩词,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及学会在网上浏览、查找信息以及下载保存信息;培养学生遴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多媒体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及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相互帮助、交流合作的习惯作。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计划 篇2

    一、培养目标

    通过驾驶培训,使学员掌握道路法律、法规及规章;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的规定;掌握安全文明驾驶知识,具备对车辆综合控制能力;具备独立操作技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安全文明驾驶的水平。

    1.第一阶段教学目标

    让学员了解机动车基本知识,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的规定。

    2.第二阶段教学目标

    让学员掌握基础的驾驶操作要领,具备对车辆控制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场地和场内道路驾驶的基本方法,具备合理使用车辆操纵机件、正确控制车辆运动空间位置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

    3.第三阶段教学目标

    让学员掌握安全文明驾驶知识,具备对车辆综合控制能力;了解行人、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及险情的预测和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一般道路和夜间.驾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道路交通状况安全驾驶;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有效处置随机交通状况、无意识合理操纵车辆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要求

    1.第一阶段

    讲授机动车基本知识、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道路交通信号。使学员了解机动车基本知识,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的规定。

    2.第二阶段

    进行基础驾驶、场地道路驾驶、场地项目、场地模拟驾驶训练。使学员掌握基础的驾驶操作要领;熟练掌握场内道路、场地项目、模拟驾驶的基本方法。

    3.第三阶段

    (1)讲授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紧急情况下的临危处置、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置、危险化学品知识、典型事故案例等知识。使学员掌握安全文明驾驶知识;了解行人、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及险情的预测和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一般道路和夜间驾驶方法。

    (2)进行起步、直线行驶、换档、跟车、变更车道、靠边停车、通过路口、通过人行横道、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夜间驾驶、行驶路线选择、模拟驾驶训练。使学员具备对车辆综合控制能力;熟练掌握一般道路和夜间驾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道路交通状况安全驾驶;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有效处置随机交通状况、无意识合理操纵车辆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遵守《大纲》对不同车型每个阶段的学时规定。无论采取何种培训方式,必须达到《大纲》规定学时.培训时间按学时计算,每学时为1小时。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超过4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超过4个学时

    教学计划 篇3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个要求就是谈对书的感想;此外,还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如语文园地四提出了表达“清楚、明白”的要求)。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习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

    四下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说写结合,说、写感受。而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应安排为高年级写读后感做了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的:1.指导同学认识昆虫的特点,初步认识昆虫的概念;2.培养同学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3.培养同学认真细心的科学态度,唤起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蝴蝶等昆虫。

    学具准备:1.每人捉一些当地常见易捉的各种小虫子;2.每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课前,老师让大家捉虫子,都带来了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查同学是否完成了捉虫子的任务;二是看看同学带来了哪些虫子,带来了多少虫子。让同学带来一局部虫子,既增加同学的感性认识,提高同学的研究兴趣,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2.再看看桌子上摆的是什么?猜猜看,这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同学回答后板书:虫子)

    3.这堂课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让同学提出学习目标,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此设计的目的是激励同学学习的动机,使同学发生一种渴望学习的激动。]

    二、研讨创设情景

    (一)提出问题:

    1.你桌面上有哪些虫子?

    (让同学说出各自带的虫子的名称,增加对虫子的熟悉程度,在同学头脑中再现一次捉虫子的情景以和回想这些虫子的生活习性的情形,培养同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想像力,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2.依照同学的回答,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依次出示各种小虫。

    (通过放大的虫子逼真有趣,既可以让同学全面认识,又充沛利用了同学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引导探究

    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桌面上的虫子,他们具有什么特点?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发现的特点最多。

    (这是课文的重点局部,目的是让同学通过对大量虫子的观察,找出每一只虫子的特点,这样一来,既给同学一个发散思维的机会,让同学动脑筋想方法,又让同学用自身想出的方法找出虫子的特点,很好地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探究。

    (这一过程在于为同学提供民主、宽松的探究氛围,时间放长一些给同学以观察的“自由”,讨论的“自由”,相互交流的“自由”。在观察完自身组的虫子之后,可以到其他组去观察虫子,进行交流活动。为同学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机会,让同学更具体地感知虫子的外部特征。)

    3.汇报观察结果。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学习效果。

    三、归纳形成科学认知

    1.指导同学建立昆虫的概念。

    提出问题:假如让你给这些虫子分类,你打算怎样分?

    [相信同学,充沛发掘同学的内在潜能。]

    2.显示同学的分类结果。(有的按翅膀分、有的按足分,把同类的虫子依次分别集中在一起。)

    3.观察昆虫。

    (1)提出问题:若按足分类,几对足的昆虫最多?(三对)那现在我们就单独研究三对足的虫子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点?

    (2)讨论上面的问题,汇报。在同学基本上说出昆虫形态的相同点后讲解:三对足的虫子在外形上有一起的特征,它们是同一类动物,叫做昆虫。(板书课题:昆虫。)自然界中的昆虫很多,有100万多种。

    (3)讨论:请你根据我们研究的这些昆虫外形的一起特征,推想所有的昆虫有什么特征?要求同学做好观察记录。

    (引导同学按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进行推想。由于有了上面的观察基础,同学很快就可以得出昆虫外形的一起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局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它们都属于昆虫,由此可以推想:所有的昆虫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局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凡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动物都不是昆虫。)

    4.指导同学识别昆虫。

    电脑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中的9种小动物。(借助电脑的“光、音、色、像、大、动”等特点,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在同学主动参与的状态下进行教学。)

    提出问题:图中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为什么?(要求同学按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进行表述。为了简单,可以只根据三对足这个最重要的一起特征进行判断。)

    四、实践应用,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1.读报道,电脑显示,介绍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目的是让同学对昆虫有更多的了解,开拓同学的视野,激发同学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2.对昆虫的开发和利用。(养蜜蜂产蜜等)

    3.课后延伸:你们还想知道昆虫的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或从网上阅读或向家长请教等方式找到答案。

    优选: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3篇)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教材分析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经典诵读》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其内容包括《弟子规》、《百家姓》全文,《千字文》、《中华成语千句文》精选和《笠翁对韵》、《古诗词名句诵读》。三年级所学内容为《弟子规》、《百家姓》全文。

    《弟子规》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是中华文化精髓,倡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以上内容适合三年级孩子认知规律和阅读发展,不仅能弘扬传统文化,还能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具体做法

    1、向学生以及家长积极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2、利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通过诵读、理解、观看视频或表演等形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校本课程规定的内容《弟子规》、《百家姓》。

    3、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精髓。

    4、家校结合,让学生每周将诵读内容背诵给父母听,与家长交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按《弟子规》倡导的去做,将诵读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熟练而有韵味地读准、读好更多量的古诗词及经典篇章。兴趣浓郁。能正确地分析、掌握和阐述诗词意思。知道了解更多诗人。诗词诵读量为60首。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运用能力。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诗词及重点推荐书目。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

    1、利用课前准备、早读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组织学生诵读,学生全员参与。鼓励学生和家长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2、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放学安排乘车,边背诵古诗名句边安全走出校园。

    五、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照“读经教育”的特性,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

    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每学期评价、”弹性评价“方式。

    1、每周评价:评价的时间是星期一早上。老师用一分钟,亲自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该生即指定为一周的诵读班长。每天由值周班长领诵。让他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

    2、每月评价:每月最后一周利用诵读课时间开展诵读展示。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总之,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将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篇三】

    一、活动意义

    经典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熟背经典,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同时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动目标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诵读内容

    以《初中生古诗文背诵经典》、《初中语文同步阅读》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送别、好学等方面的诗文。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四节活动课。

    五、活动流程

    1、每节课前30分钟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指定的课文。

    2、教师分析课文,学生交流诵读感受。

    3、分小组进行诵读活动。

    4、选代表进行诵读表演。

    六、活动方法

    1、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2、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3、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作文集。赛:按年级班级来举办经典诵读竞赛活动,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七、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班级学生与学生家长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要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

    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作文集。

    赛:按年级班级来举办经典诵读竞赛活动,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八、活动成果展示:

    1、优秀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示。

    2、竞赛活动影像资料。

    20xx.9.7

    历史教学计划4篇


    巧妙地规划课程内容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准确编写好教学计划,才能使时间得到最大的利用。教学时间虽短,但是却很宝贵,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们精打细算。因此,教师们需要充分准备,贯彻好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新的教学任务即将开始,教师们不仅要做好个人备课工作,更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大家是否已经完成了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呢?在“历史教学计划”中,我们可以获取到许多有益的教学灵感,敬请大家浏览本页内容!

    历史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积极备战20xx年中考,使历史复习做到有章可循,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的中考成绩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特拟定该复习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解题看,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历史的综合素质离中考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学生的阅读分析、灵活运用知识、文字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学生花在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时间不多,有部分学生主观题是不愿意去做,交上来的是空白卷。

    三、备考计划

    教学进度

    1、20--年2月—4月中下旬,完成第一轮复习;

    2、20--年5月下旬前,完成第二轮复习;

    3、20--年升学考试前,完成第三轮总复习。

    四、复习计划及措施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夯实基础。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但课时少,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结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题型训练,熟悉解题技巧,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做选择题尽量不看书,材料题和问答题一定要看书。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用时4周,在复习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在中考历史学科中题型有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其中选择题覆盖面广,能较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想品质,所占分值比重大(占了卷面40),从历年考试题目看,选择题难度值低,考的都是较为基础的知识,因此选择题力求学生不能丢分。学生在解题时要求学生抓住“题干”和关键字,理清题意后,运用正确方法进行解题,例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同样的,学生在做材料题与问答题时,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第三阶段:关注热点、小专题复习。用时4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全面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但知识相对会比较零碎和孤立。为了把知识学活、用活,还需结合教材,打破体系,比较对照,纵横联系,点面结合,进行一些小专题的复习,例如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史专题;新中国的外交史、三次科技革命等小专题。同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最终是为了解决现实现世问题,在历年的历史中考试题中均涉及时政热点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收集资料,例如周年事件、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把热点问题与历史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剩下的时间,就以学生复习,做一些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模拟试题,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历史复习中注意事项

    1、加强复习的力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本,保证基础的方面少丢分。第一轮,全面复习,细化知识点,打好基础、即讲课时要注意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时间空间概念明确,语言精炼,并辅以条理化的板书、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第二轮,比较对照,纵横串连,辨异求同、经过系统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更牢固了,但知识是零碎的、混乱的、孤立的,这一段复习要求师生双边互动,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重新组合教材,进行知识归类,触类旁通、把已掌握的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形成网络,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联系,总结寻求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强化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

    2、九年级下学期加大学生的练习量尽量寻找一些较好的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多创设一些与生活情境相关的试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点,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以史为鉴,评论古今,提高能力。

    3、增加考试次数,把握好时间和解题速度,练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要指导学生紧扣课程标准扎实基础以课本为本全面系统地做到五看三抓,即看提示、看正文、看插图、看资料、看大事年表抓线索、抓网落、抓重点。

    4、研究试题,提高作答技巧现在的历史试卷已经与时俱进了,人文语言的表述,时政热点的结合,图文并茂,让历史不再只是“古董”。于是,我们设计出类似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愉悦读题,沉着思考,从容作答。作答时力求语言文字简洁,中肯、生动,而不是拖泥带水,更不能答非所问。同时,养成学生规范作答的习惯。

    5、抓住有利时机,获取中考信息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上网并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多渠道获取中考信息

    历史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历史呈献给学生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外国,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全本书共计八个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文化是经济、社会在社会中的体现。在整个高中阶段,高一学段的政治文明史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二、学生状况

    本学期是高一年级新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处于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师资面孔、手握新的教材,这一切绝定了高一新生必然有一个或短或长的心理适应期、心理调整转轨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排斥情绪。

    高一新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上也面临着调整,高一新生同时也面临初、高中教材所述的知识点衔接问题。初中时强调记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高中则更多地强调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运用。对历史而言,则是形成正确的史观,充分发掘教材及相关材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并运用正确的史观和历史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形成能力。

    高一新生来自于全县不同的学校,原学校不同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心理、生理、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差异性。应积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努力推进学生差异性发展。

    由此,“新”是高一学生的一大特点,“新”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具有更多的塑性。为此,作为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做足“新”的文章,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在“塑才”的征程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处、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四、教学要求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本学期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正确理解政治制度演变的必然性和对近代、现代的影响,进而正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五、教学措施

    1.课标为本

    认真研读和分析课程标准,了解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测试标准,深度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前课时设计。

    2. 创新授课

    创新课堂,上好每一节课。运用课前课时设计,采用问题教学法、学案导学法、讨论法等。关注课中生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激活课堂,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归纳的能力。

    3. 改进教法

    用好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把“白板”引入历史课堂,充分利用其容量大、易于营造新的教学情境等特点,创设快乐和谐课堂,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

    4. 及时总结

    认真做好学生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调整工作,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把关注全面与关注学生个性有机结合,耐心辅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历史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学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为核心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1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五、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 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周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3周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周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5周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6周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7周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8周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9周 期中复习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1周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周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历史教学计划 篇4

    教学计划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科应设置的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等进行划分。 初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计划应该怎么设计?

    九年级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明年中考顺利完成,深入贯彻教改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常规,全面提高课堂效率。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九年级的特殊性现计划如下:

    一、课程理念:

    我们要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学期对学生加强自成教育,把学生的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质.

    二、指导思想

    1、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教师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教师要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学习积极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2、九年级上学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为了有充分应战中考的准备,上学期应基本结束全年的课程。面对这种特殊情况,作为教师,首先应在教学进度上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就是熟悉全册教材内容,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每一节课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3、发扬备课组团队协作精神,统筹安排各班的教学工作。认真向其他老师学习,密切关注中考信息,把握中考动向,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具体措施

    1.根据学校安排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备课,不能无教案上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2.注意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各自的提高。尤其要关心后进生、学困生要多给予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注重课堂学生知识的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稳中求发展。

    3、在课堂上注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学习,并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不可忽视差生的学习和情感,不可盲目追求效率和进度,而忽视了中等生的学习。

    4.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及时总结,写好课堂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1、课

    第二周:第2、3课

    第三周:第4、5课

    第四周:第6、8课

    第五周:第9、10课

    第六周:第11、12课

    第七周:第14、15课

    第八周:期中测试

    第九周:第1、2课

    第十周:第3、4课

    第十一周:第5、6课

    第十二周;第7、8课

    第十三周:第9、10课

    第十四周:第11、12课

    第十五周:第13、14课

    第十六周:第15、16课

    第十七周:第17、18课

    第十八周:第19、20课

    第十九周:第21、22课

    第二十周:第23、24课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

    防性侵教学计划(经典7篇)


    马上就要迎来新的学期了,学校的教师们正在筹备新一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它能够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您想要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我建议您去阅读“防性侵教学计划”,它将为您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防性侵教学计划 篇1

    近年来,校园性侵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为了保护学生安全,许多学校采取了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通过教育学生如何防范性侵、鼓励勇敢说出来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性侵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性侵事件的发生。

    首先,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实施。要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融入防性侵相关的知识,例如告知孩子识别恋童癖、不随意与陌生人接触,提供创造性的防身方法,如在紧急情况下大声呼救等。此外,需要组织家校联合的活动,也可以采用动画、小故事、科普宣传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建立性侵意识。

    其次,对于中小学生,可以加强认知与性教育方面的教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性侵,并教导他们如何防范和应对。比如,通过特定课程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保护自己的方法,例如鼓励学生使用安全策略、让学生了解常见骚扰线索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性侵防范宣传,例如,针对女性进行防范课程,让她们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和保护措施,让她们知道如何呼喊和反抗还可以针对男性,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并教导他们在遭受性骚扰时寻求帮助,避免造成可避免的悲剧。

    最后,更需要重视学校的责任,建立健全的防性侵机制,例如增设专职人员、设立校园安全监察系统,加强对校内外陌生人的管控和监督等,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感。

    综上所述,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安全,减少性侵事件的发生。我们也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不断完善教育机制,在校园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的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防性侵教学计划 篇2

    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和尊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性侵案件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校园内的性侵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了学生的人身安全,更是破坏了校园教育环境。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和尊严,学校应该开展针对性侵预防的教育培训,即“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

    一、教师培训

    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有关性侵预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和学习,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警察、医生等专业人士,对教师们进行面向实践的教学安全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心理,更好地意识到校园中性犯罪的危害,更好地监控校园内的安全情况,及时遏制不良行为的产生。

    二、家长教育

    学校应该积极宣传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加强家长对于性侵预防的教育。家长应该与学校一起,帮助孩子认识和识别性侵的形式和方式,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尊严。此外,家长们还应该细心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和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媒体宣传

    开展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时,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广播、电视等,宣传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并展示一些案例,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双向互动的形式,让社会各界的人员加入到防范性侵中来。

    四、学生教育

    学校应该通过开展课堂安全教育和师生互动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防性侵知识和技巧,以避免未来的校园性侵事件发生。这些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如何避免性侵、如何应对性侵、如何在恶劣情况下报警等。学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避免沦为性犯罪的受害者。

    总之,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实施对于保护学生的安全和尊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打造一系列教学措施,用心推动校园安全平稳发展,为孩子们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

    防性侵教学计划 篇3

    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

    性侵是一种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而在校园里,学生们往往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他们需要我们保护和关爱。为了防止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我们需要开展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

    一、教育学生性别平等观念

    性别歧视是性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需要教育学生性别平等观念,让他们认识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摆脱性别歧视,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告诉学生如何保护自己

    教育学生如何自我防范是防止性侵事件发生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我们需要向他们传授如何说“不”的能力,让他们知道如何避免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学生的性知识教育

    性知识的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性器官,还能引导他们了解什么是合适的性行为。通过良好的性知识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概率。

    四、强调学生举报性侵事件的重要性

    强调学生举报校园性侵事件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保护被害人权益,还可以防止同一形式的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对于那些造假毁谤的人,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以保护被害者的利益。

    五、加强家庭教育的力度

    家庭教育是防止校园性侵事件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长需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他人的身体和隐私,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同时,父母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识别各种危险,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的合作,共同努力,为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健康成长做出贡献。只有通过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才能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度过他们的校园生活。

    防性侵教学计划 篇4

    近年来,随着校园性侵案件屡屡发生,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是指学校在教学中加强对性侵害的预防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我保护和拒绝不当侵害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将探讨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内容、实施方法及作用,并提出建议。

    一、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内容

    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内容应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础知识教育。学校应该在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知识背景基础上,开展相关教育和宣传,普及有关性教育、性侵害、获得有效知识及保护自己的方法等相关知识。

    (二)自我保护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性侵案件,探讨案件流程和设身处地为被害人想利他。应教给学生如何判断危险,有节制、可靠地练习实用的拒绝技巧,正确处理涉外侵害报告,减少个人恐慌和失控的情况。

    (三)理念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社会伦理道德标准、性别角色和权利、社交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应创造良好引导和安全孕育的环境,传递性别意识、自尊和自信教育,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世界观的优秀后代,防止校园性侵或者类似事件的发生。

    二、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实施方法

    (一)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学校可以利用大型联谊晚会、教育讲座、艺术展览,告诉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开展一些选手评选或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可以更轻松、自然地接受信息,这样可以带给学生更深刻的记忆和兴趣。

    (二)创新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方法上,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虚拟实境课程、舞台话剧、游戏方式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互动。

    (三)优化自我保护机制。制定一些明确有效的规范与制度,如设立靖国悦快线实时报警平台、协助学生维护权益组织、给予及时突破性侵电子邮件进行安全沟通的保护,实现全方位、安全双向眷恋的防范系统机制。

    三、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作用

    (一)预防性侵事件的发生成为奠定基础。学生自觉获得相关知识、自我保护方法等技能,使学生在遭受性侵害的时候知道怎么及时防御,不轻易遭受性侵害,预防性侵事件的发生。

    (二)对自己及他人有帮助的健康退出盲目恐慌的情况。在性侵事件发生后,学生们容易陷入恐慌和无助的状态,因此,开展校园防性侵教育计划可以提高心理疏导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恐慌期,避免因此导致心理障碍。

    (三)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全民防范自卫的氛围。学校不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也应成为扫除物质文化和精神环境的场所。学校应不断提高师生预防防范犯罪教育的能力,推动社会各部门参与,形成全民防范自卫的氛围。

    四、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建议

    (一)建立全面的防性侵教育及宣传方案。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知识背景、社会价值观等要素,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防性侵教育和宣传方案。

    (二)加强警示宣传和情报收集。学校应针对校园性侵事件,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和宣传,让学生熟知性侵事件的悲惨后果和现实威胁。

    (三)加强团队建设和资源整合。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师生的防范素质和策略,配合校外单位,以防范性侵战争的举措,共建校内校外联动,切实形成多个系统的防范机制。

    总之,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切实了解自我保护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性侵事件的发生。学校应将性教育和保护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拒绝不当侵害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培训,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切实促进学生良好的成长,为创建平安校园作出贡献。

    防性侵教学计划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性侵案件的发生频率也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在校园中,性侵与性骚扰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如何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这些案件的发生,已成为了整个社会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实施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会从什么是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它的重要性,实施的方法以及效果展开讨论。

    一、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定义

    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指的是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预防性侵害指导手册"、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系统和全面地对其进行性别、性别认同、性别平等、性侵害预防等方面的教育方案。旨在以教育手段预防和防范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

    二、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是预防和减少校园性侵案件发生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它可以教育学生勇敢地保护自己,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减少被侵害的可能。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了解性侵害对受害者的影响,从而减少性侵案件的发生。

    三、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实施方法

    1.开设性教育课程

    性教育课程是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方法。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课程,教授学生性教育、性别平等、预防性侵等知识。特别是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性别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如小学生可以从人体构成和防范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中学生可以重点关注性心理、健康知识等。

    2.组织性别平等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性别平等教育活动,比如男女平等竞技、性别平等普及宣传活动等,增强学生对性别平等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不同性别,从而减少性别歧视与性侵事件的发生。

    3.实行学生心理辅导机制

    学校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学生心理辅导机制。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缓解学生的压力。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

    四、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

    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实施对于预防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如何防范性侵害,从而减少被侵害的可能。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人的权益,通过自觉维护权益,来降低性侵事件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加强家庭、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一个多方合作的联动防范机制,实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实施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加强性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使学生自觉保护自己的权益,自觉尊重别人的权益,最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希望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防性侵教学计划 篇6

    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近年来,校园性侵案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伤痛,同时也引发了教育界对于如何更好地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深入思考。为此,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应运而生,通过针对性教育,加强学生对于防范和自救的意识,更好地维护学校校园的安全和和谐。

    首先,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对于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可能缺乏判断力和对于隐私照顾的意识,如何避免成为性侵犯的受害者,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是必要的。教学计划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详细讲解性侵害的特征和危害以及如何应对,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让学生对性侵害和自我保护具有更准确的认知。

    其次,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防范方法,如利用常见的日用品进行自卫等。此外,教学计划可以鼓励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隐私财产,不容他人侵犯,让他们具备勇气和决心去反抗任何不适合自己的行为。

    最后,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建立防止性侵犯的防线。学校可以运用社会资源,借助校医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学校还可以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和家庭的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性侵的意识,进一步夯实学校和家庭合作的防范体系。

    总之,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是提高学生安全保障能力的必要举措。它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建立起更有效的防线,让学校的校园更加清明、安全。希望学校可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宣传,让学生在知识的润滑下,感受到防范和自救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更好地校园安全和和谐。

    防性侵教学计划 篇7

    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校园内的性侵案件屡见不鲜。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逐渐被全社会所关注和重视。学生是校园内最重要、最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心灵需要被保护,他们的安全需要被保障。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校园防性侵的教育,开展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首先,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应该开展在所有年级的学生中。对于小学生,可以着重强调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如何防范陌生人对自己的伤害。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讲解性知识、性侵害知识及预防策略,特别要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和热点案例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性侵犯的危害。同时,还要告诫学生,不要随意招惹或刻意挑逗他人,不要在网络上随意交友和泄露个人信息,不要随便去不熟悉的场所,做到杜绝可能存在的风险。

    其次,教学计划中应该注重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尽管学校已经存在心理辅导机制,但是针对受到性侵害的孩子来说,往往会感到恐惧、无助、自责等强烈情绪,这时候心理辅导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计划中,我们需要教育学生如何面对性侵害后的心理反应,如何找到有效和正确的心理解决办法。针对家长,学校也应该在开始时候发起心理热线,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温暖的校园氛围。学校应该加强校园管理,保证学生在校内能够得到安全、稳定、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也要开展相关的性别平等和人际沟通教育,营造尊重和关爱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逐渐养成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总之,校园防性侵教学计划的开展,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才能防止孩子在自我意识不足时因为经验相对不足而容易受到侵害。学校应该协同家长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身心安全,享受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教学计划(经典4篇)】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