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秋季运动会安全预案(优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秋季运动会安全应急预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秋季运动会安全预案 篇1
为确保第四届学生田径运动会期间师生人身安全,保证大会顺利进行,特制定《xxx小学集团第四届学生田径运动会安全预案》。
一、指导思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制定运动会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保证师生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做到及时报警,自助自救,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
二、准备工作
1.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学习本预案,使教师人人都要明确职责,熟悉突发事件处置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1)组委会在运动会前召开一次运动会裁判员、工作人员、领队会议,布置运动会相关安全事宜。
(2)班主任要召开专题会,学习学校安全预案,提出纪律要求,强调注意安全事项,。
2.班主任应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自愿报名,不得强制学生参加比赛;对有心脏病等不适宜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禁止其报名参加比赛。
3.场地器材组、检查组、安全保卫组应在赛前认真检查好比赛器械及场地,保证运动员比赛安全。
4.设置安全责任岗,责任到人。安全保卫组在大会进行期间加强对比赛场地、教学楼、宿舍楼、师生食堂等重要部位的安全巡查工作。
5.设立医务安全小组,在运动会期间坚守现场,提前备好相关急救药品和器械,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
6.后勤组要加强对师生食堂的监督检查,确保运动会期间师生的饮食安全。
三、组织过程
1.运动会组委会人员、裁判员及所有工作人员应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确保运动会正常进行。
2.学生须在领队带领下整队入场,入场后学生不许擅自离开指定地点,更不允许私自离校或进入比赛场地围观。学生有事须向领队请假,领队(班主任)全程跟班,负责运动员参加比赛,确保运动员的`安全(包括学生中午非比赛时间的安全)。
3.运动员在点名后方能进入比赛场地,认真进行准备活动,以防止运动伤害;比赛完毕立即退场,不得在场内逗留围观。
4.所有裁判员、工作人员应负责本赛区内运动员、观众的安全,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赛前指导运动员做好准备活动,向运动员讲清比赛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减少运动伤害;及时清理闲散围观人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比赛。
5.安全保卫组应加强对校内的巡视,严禁非本校人员未经允许私自进入校内观看比赛或滋事;门卫严格执行门禁制度,严禁学生无假条离校。
6.检查组、安全保卫组及所有工作人员在运动会期间始终要坚守各自岗位,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
7.学生视自身身体情况可终止自己的比赛,任何人不得阻拦;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运动员身体情况,发现学生身体出现异常,应强制其退出比赛。
四、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1.当遇到滋事、火灾、踩踏、斗殴、运动伤害、食品卫生、其它等突发事件时,与会师生应按照预案要求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听从大会统一指挥,开展救护工作,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严禁私自行动。
2.广大师生应保持镇定,原地待命,切勿惊慌乱跑,造成混乱,发生二次踩踏事故,班主任在班干部的协助下做好本班稳定工作。
3.大会组委会应根据事先安排迅速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并立即进行救护,通讯联络组应将情况在第一时间迅速上报相关部门,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4.事件发生后,与会领导、教师应积极协助,严禁擅离职守,先行撤离。
5.若有学生发生运动伤害,在岗老师和班主任应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救治,如果伤情严重可由老师陪同就医,由班主任通知其家长。
6.校外人员观看比赛经劝阻不离开学校的,可由保卫组强行将其带离;校外人员私自进校滋事,与校内人员发生冲突且情节严重的,保卫组应及时予以制止,并视情况报公安机关。
7.有关人员如因不坚守岗位、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安全事故的,其损失由责任人全部承担,并按学校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8.运动会期间全体教师不得关闭手机,确保信息畅通。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xxx小学(集团)第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现场指挥系统
由组长负总责,谁分管谁负责,协调各有关人员统一行动。
3.具体分工
(1)各班代表队由本班班主任负责监控。
(2)食堂由应玉萍老师负责监控。
(3)校门口人员进出及外来人员由门卫负责严查。
(4)比赛场内由各场地裁判员负责安全监控,安全保卫组负责检查清除场内闲散人员。
小学秋季运动会安全预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于救援,责任重于奉山”的安全意识,桐城市体育局、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将举办的桐城市第十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根据《安庆市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积极预防比赛期间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本次比赛活动有序开展、圆满成功。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桐城市第十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何跃进
副组长:汪建国、朱正茂、方四建
成员:各代表队领队
(二)各参赛单位即时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措施,以应对和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安全职责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领导小组成员在突发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比赛机制和应急保障措施。
(二)桐城市第十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期间各单位都要成立工作安全领导小组,要明确负责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配备足够应急人员和必备器械与药品。
(三)领导小组加强监管,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四)确保通信畅通,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基本要求
(一)各参赛学校要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对所有参赛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要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对目前身体状况不适宜做剧烈运动的.学生,其原有竞技运动成绩再突出也不准参赛。对因盲目追求运动成绩而故意隐瞒参赛队员身体问题出现意外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要全方位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各学校教练员在比赛前对本校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于救援,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各参赛学校处置运动员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1.要注意交通安全。集结、集体行动,教育学生有序进退,比赛项目结束后,及时返回集合地点,租赁正规客运运营的客车,要听从指挥,注意交通安全。
2.要注意比赛安全。比赛前,教练员要带领运动员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教会学生做准备活动的方法,讲明运动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和要注意的事项。教育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听从指挥,不违章操作。要随时清点运动员人数,对随便离开的学生要及时查明原因。
3.比赛开始后,各学校教练员必须始终坚守比赛现场,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或其他安全问题。教育场外运动员特别注意不能随意进入比赛场地。对正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密切关注其身体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五、应急响应
事故一旦发生,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在场人员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领导小组或向110报警,如遇伤病问题由领导小组迅速做出急救措施以及救援部署。
六、突发事件
(一)比赛场地内出现摔伤等突发事件,教练员首先要联系现场医务人员进行处置。处置有困难的,由120教护车急送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二)比赛时若出现突发事件,领队和教练员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置。处置有困难的,属于医疗急救方面的突发事件,由120救护组处置;属于交通事故方面的突发事件,要立即拨打122电话;属于火灾方面的突发事件,要立即拨打119电话;属于治安方面的突发事件,要立即拨打110电话。
(三)比赛中,如果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紧急情况,由领队和教练员及时组织好学生,听从大会组委会的统一指挥,按指定的路线有序撤离。对没有及时疏散的学生要向抢救人员指出具体方位,以便及时营救。
七、事故调查
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及调查工作。调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小学秋季运动会安全预案 篇3
我校的艺体组筹备——20xx年秋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是安全性要求较高一种活动,必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了让本次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以下安全预案:
一、秋季运动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教师
医务人员:镇卫生院医生一名
安全保卫: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组织过程安全
总调度:具体活动的安全由该项目的.裁判调度。
总裁判长:
副总裁判长:
田赛裁判长:
径赛裁判长:
安全保卫:各班主任
后勤服务:
三、安全事宜准备
1、准备好应急治疗药品及器材,一旦有摔伤、跌伤、碰撞等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2、准备好开水及葡萄糖等,预防学生脱水昏厥。
3、安排部分学生做好搀扶等工作。
四、应急处理:
如遇学生遭受其它伤害,迅速启动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现场教师将伤病人员送往卫生院,其他教职工维护秩序,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卫生院电话:
教办电话:
学校电话:
五、注意事项
1、短跑活动中维持好跑道秩序、严禁其他学生乱窜跑道;
2、所有比赛场地均划出警戒线,其他学生严禁跨越警戒线;
3、严禁闲杂人进入学校和学生活动中途出校门。
4、严禁学生上楼看比赛。
5、各项运动比赛前要组织好运动员做好准备活动。
6、运动会前分好组,反复强调注意事项,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使学生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
小学秋季运动会安全预案 篇4
为保障学校运动会与师生人身安全,保证运动会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预案,望大家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制定学校运动会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预防事故的发生,使师生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安全措施和处置方法,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够做到及时正确处置,自护自救,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的安全。
二、准备工作
1、学校运动会前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学习本预案,每个人都要明确职责,熟悉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并由班主任贯彻给每一个学生。
2、为使学校运动会顺利开展,召开学校运动会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参加学校运动会安全会议,布置学校运动会事宜(特别是安全方面的要求)。
3、班主任利用班会向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学生,讲明具体的安全措施及学校安全方案,把安全放在首位。
4、校医务室和班主任要把学生的健康情况报给运动会组委会,运动会组委会和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决定学生的参赛。
5、学校及班主任就学校运动会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提出纪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6、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自愿报名参加比赛项目,任何人不得强制学生参加比赛;对有心脏病、癫痫等不适宜进行比赛的学生,不许其参加比赛;班主任在班会上公开征询学生是否可以参加比赛,身体条件不允许的学生可在课下找老师说明情况,老师有对学生病情保密的义务。
7、场地器材组、体育教师及裁判员应在赛前认真检查好比赛器械及场地的安全,保证运动员比赛安全。
8、设置安全责任岗,在运动会进行期间加强对会场、教学楼、等重要部门的安全巡查工作,责任到人。
9、学校医务人员在学校运动会期间派守现场,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并提前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三、防范预案
1、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或其它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学校运动会比赛期间,应教育学生要有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意识。
2、班主任应告知学生的观看位置、到场时间,对学生进行遵规守纪教育,以及注意班周围的环境卫生。
3、各级、各班具体负责的行政、老师应确保学生观看比赛的安全,应跟级、跟班。严禁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随意进入比赛场地,以确保比赛的安全、顺利进行。
4、每场比赛前各班应检查人数,并督促参加比赛的学生按时到检录处点名。比赛期间领队(班主任)全程跟班,负责运动员参加比赛,组织班中学生有秩序地观看比赛,确保班中运动员与其他学生的安全。
5、班主任应教育学生文明观看比赛,对参赛学生多一份鼓励、帮助和支持,使运动员能更好发挥出自己的运动成绩。
6、学校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人员、裁判员、所有工作人员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学校运动会正常进行。
7、运动员在点名后方能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检录,赛前应认真进行准备活动,以防止运动伤害;比赛完毕立即退场,不得在场内逗留围观。
8、裁判员负责本裁判区域内参赛运动员的安全,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赛前指导运动员做好准备活动,向运动员讲清比赛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减少运动伤害;及时清理闲散围观人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比赛。
9、保卫组应加强在校内的巡视,严禁非本校人员未经允许私自进入校内观看比赛或滋事;严禁学生无假离校。
10、所有老师在学校运动会期间要始终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和突发事件。
11、学生视自身身体情况可终止自己的比赛,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运动员身体情况,发现学生身体出现异常,可强制其停止比赛并给予关注。
四、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1、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全体师生应按照预案要求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听从大会统一指挥,开展救护工作,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2、全体师生应保持镇定,原地待命,切勿惊慌乱跑,造成混乱,发生踩踏事故,班主任在班干部的协助下做好本班稳定工作。
3、会议组织者应根据事先安排迅速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并立即进行救灾;通讯联络组应将情况在第一时间迅速上报相关部门,请医院、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协助救助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4、事件发生后,学校领导、教师应积极救灾,严禁擅离职守,先行撤离。
5、若有学生发生运动伤害,在岗老师和班主任应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救助,如果伤情严重可由老师陪同就医,由班主任通知家长。
6、校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校观看比赛,各班不得邀请家长或志愿者入校观看。校外人员进校滋事,与校内人员发生冲突且情节严重的,保卫组应及时予以制止,并视情况报公安机关处理。
7、任何人员如因不坚守岗位、不认真履行职责,将列入学校年度考核;如因失职造成安全事故,按学校工作制度规定进行相关处理。
小学秋季运动会安全预案 篇5
为提高广大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确保首届小学生冬季运动会安全、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预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运动会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指挥长:xx
成员:xx
下设四个组:
1、行动组:
负责按照指挥长的指令,依照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处置工作。(如:发生学生意外伤害时,协助开展医疗救护、维持秩序、保障救援通道畅通。发生刑事案件时,保护现场,维持现场秩序。)
组长:xx
组员:xx
2、通讯联络组:
负责协助指挥长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并按指挥长指令拨打报警电话或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必要时,到必经之路引导救援车辆和人员顺利进入现场。
组长:xx
组员:xx
3、疏散引导组:
负责在紧急情况发生,有必要组织师生撤离现场的情况下,接到指挥长指令后,组织师生安全疏散。
组长:xx
组员:xx
4、救护组:
负责在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前,对受伤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并对急救人员提供必要协助。
组长:xx
组员:xx
二、应急处理程序:
1、教师发现紧急情况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指挥长报告。
2、指挥长初步了解情况后,判断是否需要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3、接到指挥长指令后,通讯联络组拨打相应报警、求救电话:
消防:119
公安报警:110
急救:120
4、指挥长下达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后。各行动组人员按预案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5、通讯联络组在必要时,到救援车辆、人员必经之路等候,引导救援车辆、人员顺利进入现场。
6、行动组、安全防护救护组,在救援人员赶到前,按预案要求开展相应救援工作;在救援人员赶到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后续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协助。
7、校领导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善后处置工作。必要时向上级汇报。
三、事故预防
(一)比赛安全
1、各代表团领队要在赛前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运动员学习并熟悉安全预案,学习并掌握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发生时的预警信号、预防和自救知识以及运动安全自我防护知识,并教育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听从指挥,不违章操作。赛前,各代表团领队要带领运动员熟悉场地和疏散路线图。
2、所有人员入场后不许私自离开运动场或进入比赛场地围观。严禁运动员将其他无关人员带入体育场或在体育场周围聚集。
3、运动员在检录后方能进入比赛场地,认真进行准备活动,以防止运动伤害。比赛完毕立即退场,不得在场内逗留围观。
4、学生视自身身体情况可终止自己的比赛,任何人不得阻拦。带队教师应密切关注本校运动员身体情况,发现学生身体出现异常,可强制其停止比赛。
5、运动员在比赛时如果对比赛成绩有异议的,必须通过领队或教练员向大会仲裁委员会提出,不得私自找裁判裁决,更不允许寻衅滋事。
6、未进行比赛的运动员在指定位置观看,未经领队、教练员或带队教师许可不得擅自离开。各代表团领队要随时清点本队人数。
7、应急救援组人员在运动会期间必须始终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8、负责带队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保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
9、大会退场时,所有人员须服从大会指挥按秩序退场。
(二)交通安全
1、乘坐车况良好、证件齐全、有营运资格的客运车辆。
2、各代表团领队要搞好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好路途中的秩序,保证路途安全。
3、各代表团领队在乘车前及下车后,要认真清点本校参赛运动员人数。同时,要将本校参赛运动员安全送达比赛场地及学校。并将相关情况报告领队。
(三)安全及保卫
1、比赛期间,所有人员必须在相应的工作区域、比赛区域或休息区域,不得进入其他区域。
2、各代表团领队应密切关注本校及全队运动员的动向。
(四)用火安全
所有运动员不得玩火。
四、应急救援程序
(一)应急预案启动
事故发生,事发现场负责人或当事人向总指挥报告并得到总指挥确认后,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情况下,直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然后报告总指挥。
(二)报告及程序
1、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事发现场负责人或当事人必须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总指挥根据情况指挥救援并逐级向相应单位、部门报告。非紧急情况,不得越权、越级报告。
2、应向总指挥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
(3)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
(4)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措施。
(5)事故报告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三)抢救及程序
1、抢救程序
(1)事故现场负责人迅速组织现场处置,同时,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告总指挥。
(2)总指挥接报后,授权宣传信息组通过宣传系统发布紧急集合、疏散信号。
(3)应急救援组人员全部就位,以确保人员安全为首要原则现场组织抢救、疏散。
(4)根据情况,及时向110、119、120、报警、求援。
2、应急救援处置
(1)运动伤害事故:立即通知医疗救护组进行处置,并报告总指挥;如处置困难,立即报告应急处置组送医疗机构医治;如果特别严重,先拨打120请求支援,后报告总指挥。
(2)治安突发事故:治安保卫组在能力范围内立即制止并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并报告总指挥;如处置困难,立即向应急处置组和110请求支援,再报告总指挥。
(3)交通事故:立即组织逃生、清点人数,并报告总指挥;如处置困难,立即拨打110请求支援,再报告总指挥。
(4)火灾: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疏散,报告总指挥,在安全地带清点人数,协助应急救援组和专业人员救援;如特别严重,应立即拨打119请求支援,稳定现场人员情绪,然后报告总指挥。
(5)饮食卫生事故:立即通知医疗救护组进行处置,并报告总指挥,事故调查处理组初步调查食源和原因,封锁并保护好相关食品制作、出售场所等现场,等待相关部门调查;如处置困难,立即报告医疗救护组送相适应的医疗机构医治;如果特别严重,先拨打120请求支援,后报告总指挥,总指挥向相关部门报告。
(6)不可预知的其它紧急情况(天气突变、恐怖活动):现场带队教师应立即稳定情绪,建立秩序,指挥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有序进行紧急集结,并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如果没有危险应原地不动,听候安排)。同时,以最快速度将事故信息报告总指挥。对没有及时撤离的人员,要向救援人员指明具体位置和所处状况,以便及时、正确营救。
3、疏散管理
(1)疏散命令:由应急总指挥根据情况发布疏散命令;紧急状态下,现场负责人可在上报总指挥的同时发布疏散命令。
(2)疏散路线:现场带队教师应根据现场情况、人流密度、对预定疏散路线作选择或调整。按就近撤离的原则,选择距离最短的通道撤离;建立警戒区域,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3)疏散顺序:先以事故发生现场为中心,由内向外的顺序疏散学生,最后疏散工作人员。
(4)疏散引导:应急救援人员和现场负责人在疏散时的任务是维护疏散秩序,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要教育学生不得逆向跑、窜、推撞、挤压情况发生;有人倒下,要立即扶起,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5)撤离方向:当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等事故时,位于现场上风向的学生应逆风撤离;位于下风向的学生,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快跑绕到上风向。
(6)集合地点:集合地点应选择非事故威胁区域,总指挥或现场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做出选择,发出指令。
(7)人员清点:应急救援小组应当在集合地点组织各队领队、教练和现场裁判、工作人员对疏散的学生人数进行清点,并继续寻找滞留在事故现场的学生和受伤人员,帮助其安全撤离。同时,应急处置组负责人应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
4、疏散注意事项
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四)应急预案终止
1、宣布终止:由总指挥视情况判断事故排除、险情结束、隐患消除后宣布应急预案的终止。
2、撤除警戒:应急预案终止后,由总指挥决定原危险区域、事故发生点的警戒撤除与否。
3、事故调查:应急预案终止后,事故调查处理组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的发生原因作出调查,并就事故原因、事故过程、经济损失、经验教训等向总指挥、教育局及相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小学秋季运动会安全预案 篇6
召开运动会,为保障与会师生人身安全,保证大会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预案,望严格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制定运动会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保证师生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做到及时报警,自助自救,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
二、准备工作
1、会前对全体与会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学习本预案,每个人都要明确职责,熟悉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并由班主任贯彻给每一个学生。
(1)学校召开一次运动会领队、裁判员、工作人员、各班运动员会议,布置运动会事宜(特别是安全方面的要求)
(2)班主任利用晨会或班会向参加运动会的学生,讲明具体的安全措施及学校安全方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2、班主任就运动会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提出纪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3、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自愿报名参加比赛项目,任何人不得强制学生参加比赛;对有心脏病、癫痫等特殊体质特殊疾病等不适宜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不许其参加比赛;班主任在班会上公开征询学生是否可以参加比赛,身体条件不允许的学生可在课下找老师说明情况,老师有对学生病情保密的义务。
4、体育教师及裁判员应在赛前认真检查好比赛器械及场地,保证运动员比赛安全。
5、设置安全责任岗,在大会进行期间加强对会场、教学楼等重要部门的安全巡查工作,责任到人。
6、与村卫生所联系安排一名医务人员在运动会期间蹲守现场,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并提前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7、后勤部门为大会做好后勤准备,保障水电供应,确保大会召开期间师生饮水用餐安全。
三、组织过程
1、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人员、裁判员、所有工作人员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责,杜绝事故的发生,以确保运动会正常进行。
2、学生须在班主任带领下整队入场,入场后学生不许擅自离开指定地点去教室、运动场,更不允许私自离校或进入比赛场地围观。一旦查到,严肃处理,学生有事须向班主任请假。领队(班主任)全程跟班,负责运动员参加比赛,组织班级学生有秩序地观看比赛,确保运动员与其他学生的安全(包括学生中午非比赛时间的安全)。
3、运动员在点名后方能进入比赛场地,认真进行准备活动,以防止运动伤害;比赛完毕立即退场,不得在场内逗留围观。
4、裁判员负责本裁判区域内运动员、观众的安全,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赛前指导运动员做好准备活动,向运动员讲清比赛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减少运动伤害;及时清理闲散围观人员(对拒不离开或与裁判员发生顶撞者上报学校处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比赛。
5、安全组应加强在校内的巡视,严禁非本校人员未经允许私自进入校内观看比赛或滋事;严禁学生无假离校。
6、所有老师在运动会期间始终要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
7、学生视自身身体情况可终止自己的.比赛,任何人不得阻拦;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运动员身体情况,发现学生身体出现异常,可强制其停止比赛。
四、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1、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与会师生应按照预案要求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听从大会统一指挥,开展救护工作,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严禁私自行动。
2、广大师生应保持镇定,原地待命,切勿惊慌乱跑,造成混乱,发生踩踏事故,班主任在班干部的协助下做好本班稳定工作。
3、会议组织者应根据事先安排迅速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并立即进行救灾;大赛主任应将情况在第一时间迅速上报相关部门,请上级有关部门协助救助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4、事件发生后,与会领导、教师应积极救灾,严禁擅离职守,先行撤离。
5、若有学生发生运动伤害,在岗老师和班主任应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救助,如果伤情严重可由老师陪同就医,由班主任通知家长。
6、校外人员观看比赛经劝阻不离开学校的,可由安全组强行将其带离;校外人员私自进校滋事,与校内人员发生冲突且情节严重的,安全组应及时予以制止,并视情况报公安机关。
五、人员分工
领导机构:
校运会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现场指挥系统:
由校长负总责,各主管各负其责,协调各有关人员统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