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3篇
  •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发表时间:2024-03-18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3篇。

    我们在网上搜集最多的就是范文,范文的结构简洁明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否在寻找范文文案范本呢?无数篇文章中栏目小编认为“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最值得一看,欢迎您收藏我们的网站与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1

    一、“学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特别是几何证明题)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大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指导写法,应做到:1、要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数学符号中数学演算的前提;2、要将学生在推理的同时学会书写表达,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书写格式;3、要训练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作图,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以便于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多形式、多层次去强化训练,让学生过好分析关、书写关,使学生在注意严谨性、逻辑性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记法”指导:

    初中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知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使其能够容易记忆,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如通过对知识之间的类比,使学生学会联想记忆,通过在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用口诀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使学生在以形助学中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发掘知识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学会理解记忆;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接受知识结构系统记忆;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循序渐近。此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各科记忆方法。

    学法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走进行,协调开展,持之以恒。我们在数学教学的同时应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技巧

    1.图解分析法这实际是一种模拟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针对性,数学教学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如工程问题、速度问题、调配问题等,多采用画图进行分析,通过图解,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根据题目内容,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解之。(例略)

    2.亲身体验法如讲逆水行船与顺水行船问题。有很多学生都没有坐过船,对顺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学生难以弄清。为了让学生明白,我举骑自行车为例(因为大多数学生会骑自行车),学生有亲身体验,顺风骑车觉得很轻松,逆风骑车觉得很困难,这是风速的影响。并同时讲清,行船与骑车是一回事,所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一个是水流速,一个是风速。这样讲,学生就好理解。

    同时讲清:顺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减去水流的速度。

    3.直观分析法如浓度问题,首先要讲清百分浓度的含义,同时讲清百分浓度的计算方法。

    其次重要的是上课前要准备几个杯子,称好一定重量的水,和好几小包盐进教室,以便讲例题用。

    如:一杯含盐15%的盐水200克,要使盐水含盐20%,应加盐多少呢?

    分析这个例题时,教师先当着学生的面配制15%的盐水200克(学生知道其中有盐30克),现要将15%的盐水200克配制成20%的盐水,老师要加入盐,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盐,只知道盐的重量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可以根据盐的重量变化列方程。含盐20%的盐水中,含盐的总重量减去原200克含盐15%的总重量,就等于后加的盐重量。

    即设应加盐为x克,则(200+x)×20%-200×15%=x

    解此方程,便得后加盐的重量。

    初中数学新题型解题技巧

    1. 数学探索题

    所谓探索题就是从问题给定的题设条件中探究其相应的结论并加以证明,或从给定的题目要求中探究相应的必需具备的条件、解决问题的途径。

    条件探索题:解答策略之一是将题设和结论视为已知,同时推理,在演绎的过程中寻找出相应所需的条件。

    结论探索题:通常指结论不确定不唯一,或结论需通过类比、引申、推广,或给出特例需通过归纳得出一般结论。可以先猜测再去证明;也可以寻求具体情况下的结论再证明;或直接演绎推证。

    规律探索题:实际就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制定多种解题的策略。

    活动型探索题:让学生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在课内和课外的活动中,通过探究完成问题解决。

    推广型探索题:将一个简单的问题,加以推广,可产生新的结论,在初中教学中常见。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就可以产生许多新的推广,一方面是自身的推广,一方面可以延伸到菱形和正方形中。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解探索题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种数学形式的探索绝不是单一的思维方式的结果,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联系和渗透,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敢于质疑、提问、反思、推广。通过探索去经历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创造的过程,体会创造带来的快乐。

    2. 数学情境题

    情境题是以一段生活实际、故事、历史、游戏与数学问题、数学思想和方法于情境中。这类问题往往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强烈的研究动机,但同时数学情景题又有信息量大,开放性强的特点,因此需要学生能从场景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同时经历了借助数学知识研究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程。

    如老师在讲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

    3. 数学开放题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一种新题型,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结论,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开放题的解题策略往往也是多种多样的。

    ( 1 )数学开放题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①不确定性:所提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的和一般性的,其背景情况也是用一般词语来描述的,因此需收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的题目。

    ②探究性: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有些答案可能易于直觉地被发现,但是求解过程中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③非完备性: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存在着多样的解答,但重要的还不是答案本身的多样性,而在于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的重建。

    ④发散性:在求解过程中往往可以引出新的问题,或将问题加以推广,找出更一般、更概括性的结论。常常通过实际问题提出,学生必须用数学语言将其数学化,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

    ⑤发展性:能激起多数学生的好奇性,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解答过程。

    ⑥创新性:教师难以用注入式进行教学,学生能自然地主动参与,教师在解题过程中的地位是示范者、启发者、鼓励者、合作者。

    ( 2 )对数学开放题的分类

    从构成数学题系统的四要素(条件、依据、方法、结论)出发,定性地可分成四类;如果寻求的答案是数学题的条件,则称为条件开放题;如果寻求的答案是依据或方法,则称为策略开放题;如果寻求的答案是结论,则称为结论开放题;如果数学题的条件、解题策略或结论都要求解题者在给定的情境中自行设定与寻找,则称为综合开放题。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熟悉的事物中收集材料,设计成各种形式的数学开放性问题,意在开放学生的思路,开放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开放性数学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了机会,多种解题策略的应用,有力地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3 )以数学开放题为载体的教学特征

    ①师生关系开放:教师与学生成为问题解决的共同合作者和研究者

    ②教学内容开放:开放题往往条件不完全、或结论不完全,需要收集信息加以分析和研究,给数学留下了创新的空间。

    ③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由于研究的内容的开放性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就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因此就会留下想象的空间,使所有的学生都可参与想象和解答。

    ( 4 )开放题的教育价值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和合作性;

    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

    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数学建模题(初中数学建模题也可以看作是数学应用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 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初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 , 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要求学生会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 形成善于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从各省市的中考数学命题来看 , 也更关注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 可以说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2

    1. 观察与实验

    ( 1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视觉直观的发现数学对象的规律、性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 2 )实验法:实验法是有目的的、模拟的创设一些有利于观察的数学对象,通过观察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它具有直观性强,特征清晰,同时可以试探解法、检验结论的重要优势。

    2. 比较与分类

    ( 1 )比较法

    是确定事物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上两类数学对象必须有一定的关系才好比较。我们常比较两类数学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或者是同异综合比较。

    ( 2 )分类的方法

    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依据数学对象的性质的异同,把相同性质的对象归入一类,不同性质的对象归为不同类的思维方法。如上图中一次函数的 k 在不等于零的情况下的分类是大于零和小于零体现了不重不漏的原则。

    3 .特殊与一般

    ( 1 )特殊化的方法

    特殊化的方法是从给定的区域内缩小范围,甚至缩小到一个特殊的值、特殊的点、特殊的图形等情况,再去考虑问题的解答和合理性。 ( 2 )一般化的方法

    4. 联想与猜想

    ( 1 )类比联想

    类比就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相同或不同属性,联想到另一事物也可能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3

    解题的学习过程通常的程序是:阅读数学知识,理解概念;在对例题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反思,思考例题的方法、技巧和解题的规范过程;然后做数学练习题。

    基本题要练程序和速度;典型题尝试一题多解开发数学思维;最后要及时总结反思改错,交流学习好的解法和技巧。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如果没有反思,就错过了解题的的一次重要而有意义的方面。”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让解学生好数学问题,就要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挖掘题目的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总结题目的解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1.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所谓函数的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运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去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而所谓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通过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

    2. 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某些代数问题、三角问题往往有几何背景,可以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的代数三角问题;而某些几何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量的结构特征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因此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的解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之所以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它的逻辑性较强,原因二是因为它的知识点的涵盖比较广,原因三是因为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四是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分类讨论各种可能性。

    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在局部讨论降低难度。常见的类型:类型 1 :由数学概念引起的的讨论,如实数、有理数、绝对值、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概念的分类讨论;类型 2 :由数学运算引起的讨论,如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还是负数的问题;类型 3 :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讨论,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应用引起的讨论;类型 4 :由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如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中的相关问题引起的讨论。类型 5 :由某些字母系数对方程的影响造成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中字母系数对图象的影响,二次项系数对图象开口方向的影响,一次项系数对顶点坐标的影响,常数项对截距的影响等。

    分类讨论思想是对数学对象进行分类寻求解答的一种思想方法,其作用在于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全面考虑问题。分类的原则:分类不重不漏。分类的步骤:①确定讨论的对象及其范围;②确定分类讨论的分类

    标准;③按所分类别进行讨论;④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注意动态问题一定要先画动态图。

    4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转化与化归市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所以以上三种思想也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具体呈现。

    但是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在转化的过程中前因和后果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不等价转化就只有一种情况,因此结论要注意检验、调整和补充。转化的原则是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问题转为熟知的、易解的'和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为具体的和直观的问题;将复杂的转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的转为特殊的问题;将实际的问题转为数学的问题等等使问题易于解决。

    但是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在转化的过程中前因和后果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不等价转化就只有一种情况,因此结论要注意检验、调整和补充。转化的原则是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问题转为熟知的、易解的和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为具体的和直观的问题;将复杂的转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的转为特殊的问题;将实际的问题转为数学的问题等等使问题易于解决。

    常见的转化方法有

    ( 1 )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

    ( 2 )换元法:运用“换元”把式子转化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幂等,把较复杂的函数、方程、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基本问题 . ( 3 )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转化途径 .

    ( 4 )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化归的目的 .

    ( 5 )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问题,使结论适合原问题 .

    ( 6 )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 .

    ( 7 )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计算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也是转化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转化与化归的指导思想

    ( 1 )把什么问题进行转化,即化归对象 .

    ( 2 )化归到何处去,即化归目标 .

    ( 3 )如何进行化归,即化归方法 .

    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一切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 .

    JK251.com延伸阅读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之四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解题技巧之四”,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一、“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1.先易后难。

    2.先熟后生。

    3.先同后异。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

    4.先小后大。先做信息量少、运算量小的题目,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

    5.先点后面。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6.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

    二、一慢一快,相得益彰,规范书写,确保准确,力争对全。

    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话,就只好舍快求对了。

    三、面对难题,以退求进,立足特殊,发散一般,讲究策略,争取得分。

    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化抽象为具体。对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有两种常用方法:

    1.缺步解答。将疑难的问题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一步的分数。

    2.跳步解答。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

    四、执果索因,逆向思考,正难则反,回避结论的肯定与否定。

    对一个问题正面思考受阻时,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对探索性问题,不必追求结论的“是”与“否”、“有”与“无”,可以一开始,就综合所有条件,进行严格的推理与讨论,则步骤所至,结论自明。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3篇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可能你已经进行过各类文档的写作,范文对大部分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可以学习那些范文的写作方法。可以分享一些让"范文"文章更好的技巧和方法吗?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 篇1

    一、教学目标

    ①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②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副弹簧秤和挂件,一根绳子、

    四、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填写下面的表,再试着用含t的式子表示s:

    t(小时) 1 2 3 4 5

    s(千米)

    2、已知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那么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为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人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画面积为20cm2的圆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

    注:(1)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2)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二)动手实验

    1、在一根弹簧秤上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

    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填入下表:

    悬挂重物的质量m(kg)

    弹簧长度l(cm)

    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重物质量m(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

    2、用10d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试改变矩形的长,观察矩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矩形的长的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用表格表示)、设矩形的长为xdm,面积为Sd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注: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

    五、探究新知

    (一)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1、在学生动手实验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上面的问题和实验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中有些量(时间t、里程s、售出票数x、票房收入y等)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也有些量是始终不变的,如上面问题中的速度60(千米/时)、票价10(元)等,我们称之为常量、

    2、请具体指出上面这些问题和实验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3、举出一些变化的实例,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注: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并作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的能力、

    (二)函数的概念

    1、在前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生分析得出:上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惟一确定的值、

    2、分组讨论教科书P、7 “观察”中的两个问题、

    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表示函数关系的表达方式的印象、

    3、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例如在问题1中,时间t是自变量,里程s是t的函数、t=1时,其函数值s为60,t=2时,其函数值s为120、

    同样,在心电图中,时间x是自变量,心脏电流y是x的函数;

    在人口统计表中,年份x是自变量,人口数y是x的函数、当x=1999时,函数值y=12、52、

    六、巩固新知

    下列各题中分别有几个变量?你能将其中的某个变量看成是另一变量的函数吗?

    1、右图是北京某日温度变化图

    2、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长为4,BD的长在变化,设BD的长为x,则菱形的面积为y= ×4×x

    3、国内平信邮资(外埠,100克内)简表:

    信件质量m/克O邮资y/元O、80 1、60 2、40注:巩固变量与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许多问题中的变量关系都存在着函数关系,初步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七、总结归纳1、常量与变量的概念;2、函数的定义;3、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注:通过总结归纳,完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八、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P、18习题11、1第1题、2、选做题:教科书P、18习题11、1第2题、3、备选题:(1)下图是某电视台向观众描绘的一周之内日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①图象表示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②这周哪天的日平均温度最低?大约是多少度?哪天的日平均温度最高?大约是多少度?③14、15、16日的日平均温度有什么关系?④点A表示的是哪天的日平均温度?大约是多少度?⑤说说这一周的日平均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如右图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x,下底的长是15,高是8、①梯形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自变量与函数、②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变到20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③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④当x=0时,y等于多少?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3)研究表明,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施肥量(千克/公顷)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土豆产量(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①上表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和函数、②当氮肥的施用量为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③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为多少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④简单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九、设计思想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把学生由常量数学引入变量数学,是学生数学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因此,设计本课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变量与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后归纳,然后提出注意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同时在引导学生探索变量之间的规律,抽象出函数概念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过程经历和体验,让学生领悟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姿多采的数学问题,并能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培养一种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探索、研究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 篇2

    这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数学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就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是在学生已学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以及相似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反映的不是数值与数值的对应关系,而是角度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1、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经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2、学生已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各边和各角的关系,能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推理证明能力,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学生要得出锐角与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同于以前学习的数值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对学生而言建立这种对应关系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锐角正弦的意义,了解锐角与锐角正弦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2、会根据锐角正弦的意义解决直角三角形中已知边长求锐角正弦,以及已知正弦值和一边长求其它边长的问题;

    3、经历锐角正弦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发出对正弦函数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重点:锐角正弦的定义及应用;

    2、难点:理解锐角正弦是锐角与边的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3、难点突破方法:由特殊角入手开展讨论,自然过度到一般角;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正弦的概念,并结合多个实例从不同角度深化理解。

    五、教法及学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引导和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发新的认知冲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三)巩固训练,落实双基

    (四)强化提高,培养能力(五)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六)反馈练习,自主评价。

    下面就几个主要环节进行解说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

    (二)先让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知识,再从铺设水管引入30°的直角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联。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先让学生猜想,再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角度的锐角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和这个角的关系。得出结论:

    当∠A的度数一定时,∠A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个比值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角度一定时,有唯一和它对应的比值。所以∠A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值是关于∠A度数的函数。

    再引出课题和正弦概念,给出正弦的含义和表示方法。认识几个特殊角的正弦值。

    (三)巩固训练

    讲解一道求正弦值的例题。

    (四)强化提高,培养能力

    出示三道提高题,第一道是关于直接利用正弦值求斜边的题,然后进行变式,第二题是关于不是直角三角形中求正弦的题,第三题是关于用不同的方法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

    (五)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函数的概念,弄清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函数概念的过程,感受函数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交流、分析的思想意识,体会函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认识函数的概念。

    2、难点:对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3、关键:从实际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建立函数的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升函数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聚焦问题

    1、变量(P94)中5个思考题。

    教师提问

    同学们通过学习“变量”这一节内容,对常量和变量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变化的实例,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先归纳出5个思考题的关系式,再举例)

    教师活动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联想,

    2、在地球某地,温度T(℃)与高度d(m)的关系可以挖地用T=10—来表示(如图),请你根据这个关系式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这个关系式中的变量和常量。

    (2)填写下表。

    高度d/m 0,200,400,600,800,1000

    温度T/℃

    (3)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______。

    3、课本P7“观察”。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互动交流,踊跃发言

    二、讨论交流,形成概念

    函数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教师活动归纳出函数的定义。强调在上述活动中的关系式是函数关系式。提问学生,两个变量中哪个是自变量呢?哪个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

    学生活动辨析理解,如:T=10—这个函数关系式中,d是自变量,T是d的函数等。弄清函数定义中的问题。

    三、继续探究,感知轻重

    课本P8探究题。

    学生活动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索活动,回答问题,理解函数概念。(1)y=2x+5,y是x的函数;(2)y=2x+1,y是x的函数。

    四、范例点击,提高认知

    例1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km。

    (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

    教师活动讲例,启发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上述例1。

    五、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99练习。

    六、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表达式法(解析式法),它只是函数表示法的一种。

    2、求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

    (1)要使函数的表达式有意义;(2)对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把所给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表达式中,就可以求出相应的函数值。

    七、布置作业,专题突

    课本P106习题14。1第1,2,3,4题。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9篇


    写作范文时需要关注的几个点你都清楚了吗?人们越来越认可范文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阅读成功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自我形象,我相信这份“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能够满足您对作品的需求,我们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某个领域!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篇1】

    新课标中已经指出,数学教学应使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点出发,创建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引入对数的概念时可用“一张纸对折20 次能否比珠穆朗玛峰高?”;引入排列的概念时可用“五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早就被不懂数学的木工师傅在弹墨线时得到应用;房屋屋顶支架、自行车三角架、三角板等都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中通过建模,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中产生的,这就需要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老的数学模型里有欧几里得几何、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还有物理学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伟方程组等全是数学建模的典范。当今时代,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生态、地质、航空等方面数学建模都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因此,从客观上讲,要培养现代化的高科技人才、数学建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时代赋予数学建模更加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数学建模表现出很大兴趣,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体现出数学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篇2】

    一、让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最具有鲜活力的,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和学都显得苍白无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让学生熟知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此,笔者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利用教具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利用教具教学就是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具体,有助于学生形成和接受新的数学概念和总结。它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几何课教学。教具演示法的要点是:根据教学中数学对象的特征,设计制作适当大小的教具,恰当适时地演示教具,揭示形成概念及其关系的特征,并用准备的数学语言叙述出来。教具演示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及关系与实际的物型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空间形式及其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具演示法的运用,关键在于教具的制作和正确的演示。

    三、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篇3】

    现在很多学生经常抱怨课下作业很多,做不完,甚至很厌恶老师留的作业,以至于出现很多抄袭作业的现象,这是很让老师头疼的事。课下作业是教学的重要一步,但是要学会科学地留作业,留有用的作业。不要一下子发好几张卷子,让学生做完后交上来,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学生们反感,而且没什么教学效果。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工具,这个环节做好了,可以很好地记忆课堂的知识。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近年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更是以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在不断创新过程中,除了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之外,教育管理机构也应当对教育体制予以高度完善,对教学机制进行创新,从而为语文的有效教学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本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师过分地强调课本,跟着课本走,没有扩展其他课外的知识,一味地死板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讲台下也是一群眼睁睁看着老师的眼神,丝毫看不见学生有什么兴趣。高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现在的学生都处于活力迸发向上的年龄,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对与错,都是可以激活课堂的,有时候学生发言引起的小笑话更可以很好地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语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课堂搬到课外,无疑会令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不要被“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缚。人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思维。

    实施有效的课程教学之前,必须拥有好的教育理念。新旧课程体系对教育理念予以了传承和创新。为了使新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能有所保障,教育的执行者就必须使自己对新课改的认知和执行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了实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目标,任课老师需要对自己的认识和观念予以转变和提高,对教育理念进行透彻了解,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篇4】

    在以外的备课过程中,总是通过查阅图书参考资料和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大篇幅抄在教案本上,而通过电子备课,除了得到课本知识和参考资料外,还有很多的课外知识补充给学生,备课内容也直接通过打印机打印,在电脑上增删内容简单,节约了备课时间,使备课过程由繁向简转变。

    传统教学过程总是将教学内容,以半数形势写在黑板上,学生学习以记为主,方法上缺少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注意力从黑板转向电视屏幕,学习内容从枯燥的文字转为优美的图象、图片、声音、动画,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乏味转向兴趣,学习方法转变带来了学习效果的改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粉笔充斥整个课堂,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鼠标代替了粉笔,屏幕取代了黑板,节省了课堂板书时间,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一些抽象内容通过影响变得直观,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环境的改变和教学效果的改变。

    总的来说,利用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备课时间,增加了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教学视野,收获菲浅。

    长期以来, 初中数学教学侧重于对教的研究, 但是对学生如何去学, 如何通过有效的目标来调整数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 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研究, 因此在新课标条件下,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就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篇5】

    重内容的讲解,轻教材的运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将教材仅仅当成学生的习题集,致使学生不会阅读课本。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而应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实际上,教科书通过正文和例题,并结合使用图表,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特点、要求的分析。会使用教材的学生,往往在认识上更深入一层,自己能逐步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同时,教科书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一题多解(证)和一题多用。

    重机械的“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的归纳。目前数学教学上的一大弊病就是进行题海战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了机械的分类式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其结果导致了考试死记类型、硬套解题方法,对变换形式的问题便束手无策。在素质教育下,应教会学生知识系统的总结。实践证明,凡是成绩出色的学生,总是能系统地说出学过的知识系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从而灵活地处理问题。

    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的灵活多变。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意教学教法的改革。他们错误地认为教法的革新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其实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将枯燥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讲述得情趣盎然、浅显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方法,都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重结果,轻过程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在原有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教师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概念、定理、公式记熟。诚然,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少,上述做法可能对暂时的考试成绩有用,但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却留下了后遗症。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篇6】

    高一新生,刚来高中,学习的愿望强烈,况且他们头脑中没有形成条条框框,容易接受新思维、新方法。对他们来说,从高中刚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我们在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勤奋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要求老师们要经常与学生一起研讨学习体会与学习方法,安排学习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讲清解题思路,要将解题的思维过程暴露给学生。不要就题论题,要多讲些如何想的,少讲些如何算的,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这样解”,“解此类题的思路是什么”。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当初你是如何想到这样解的?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下手。要注意讲清思路受阻的原因以及打开解题思路的步骤、方法。一方面,要注重习题的“一题多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习题的“多题一解”,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归类、总结,完善对一类知识的变通,从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好主次问题。我们讲教学的三原则应当是:学为主体,教为引导,练为主线。大家注意,我这里讲的是教为“引”导,而不是教为“主”导。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我们的大部分教师至今仍没有搞清楚教与学的主次关系,长时间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同起来,形成教学并重的模式。更有甚者,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一言堂”的这种极不正常的教学方式。这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仍热衷于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讲代练、不分主次的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甚至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一听就懂,再做不会,学生能力低下。我们知道,教师只能教给学生如何走路,而不能代替学生如何走路,代替学生进考场,这一不争的事实早已为大家所共识。

    我们讲,教师不是录放机、不是抄书匠,而是设计师、是引路人。有这样一个现象不知大家是否经历过:做某个题时,教师先讲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检查学生,不会的仍然不会,个别会做的仍用当初他自己做的笨法来做。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时间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巩固,没有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记不住。所以,要求老师们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积极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要求是,实行五让:能让学生动脑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练习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描述的让学生自己描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要少讲多练,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要充分贯彻“两主”的课堂教学原则,也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要积极调动学生参入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篇7】

    小学数学的学法和七年级数学的学法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刚开始学起来好像都是那么简单,一听就懂,但问题就在于小学的知识是一听就懂,一做就会,而初中的就不一样。如果不及时地巩固,很容易一听就懂,一做就“懵”。初中的知识更多的是应用,题型千变万化,没有深入地去理解知识,根本就无法应用。比如,去括号法则,叫学生背,所有的学生都能背的出来。但如果出一个去括号的题目,特别复杂一点的(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同时出现)题目,很多学生又无从下手。因此,只有了解初中阶段的数学特点,才能够去确定自己该如何去学的问题,才能够确定学习方法。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往往预在习完了之后,不知道自己懂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什么不懂。还有的根本不知道书里讲的是什么。因些,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让学生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反思,让学生知道自己有什么不懂,从而带着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及应用的疑问来上课。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预习前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学生听课,向45分钟要效率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学生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听课方法,才能使课堂45分钟发挥最大的效益。其实一节课虽然有45分钟,但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可能是45分钟都集中的。有研究表明,13到14岁的小孩往往只有15-30分钟的精力是集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有的放矢,在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刻把重点难点都提出来,而另外的时间可以讨论和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对重难点加以巩固及应用。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篇8】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 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 “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 以“情”导航.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 即教育情感性. 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 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 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 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 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 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 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 要充分相信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鼓励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长期以来, 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表现为: 教师权威高于一切, 对学生要求太严; 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缺乏应有的活力; 形成了教师教多少, 学生学多少, 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违背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必须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 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中, 在教师的主导下, 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想等方面的能力, 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 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 因此, 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 同时,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 例如: 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路与教师同步; 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 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 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 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 也要注意听, 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 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向老师提出问题, 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 “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 例如: 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 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 在想象中去感受, 体验,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想能力的条件, 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篇9】

    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3)切磋问难,提高阅读效能。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6篇)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篇1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小编整理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一起来学习下吧:

    一、细节题型【提问方式】Wh-特殊问句; From the text…,According to…,True/not true,划线词语、句子,简单计算、排列事件顺序、识图等。【解题方法】抓住提问中的关键字眼,仔细阅读相关细节的材料内容,一般可以在短文中直接找到或稍加归纳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注意排除下列干扰项:(1)扩缩范围文章为了表达得准确严密,很注意对范围的限定。有的是通过加上相应的词语限制,如涉及到数量时常用many,almost all,nearly,more than,over,only a few,normally等限制。有些干扰项是通过改变或去掉限定词语,甚至是扩大或缩小了语言范围。(2)偷换概念命题者设计试题时往往把原文的概念偷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望文生义是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3)正误并存在一干扰项中,某个句子或词语是正确的,其他分句或词语是错误的或表达不全面,正误并存,命题者借此以假乱真。要排除这类干扰项,只要一个选项局部有误或选项不全面,都属排除的干扰项。二、主旨大意题型【提问方式】What' s the topic/subject of the text/the second paragraph?What is stated in…? The text is cheifly concerned with_______。【解题方法】(1)最常用的方法是仔细研读短文的1、2两句-----即短文的主题句,或辅以阅读各段的.第1、2句----即段落中心句。此方法多适用于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等需要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事或论题来归纳意思(常说明一个道理)。(3)全文末尾(段)找答案。此类文章的特点是以列举事实开头,通过论证,最后阐述核心观点。在处理文章标题的选择时,要避免下列三种错误:①概括不够(多表现为部分代整体,从而导致范围太小);②过度概括(多表现为人为扩大范围);③以事实或细节代替抽象具体的大意。三、推理判断题型【提问方式】The story suggests that___________. It can be inferred that_____________。The story implies that _____________.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__________。We can learn that _______________。【解题方法】推断题是考查学生透过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等逻辑推理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弄懂文章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文章的潜在涵义。【注意点】(1)那些文章中直接陈述的内容不能选,要选择根据文章推理出来的选项。(2)推理不是凭空猜测,而是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作出正确答案时一定要在文中找到依据或理由。(3)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想法;不要脱离原文主观臆断。四、词义猜测题①利用构词法猜词;②利用语境及逻辑关系猜词。有时完全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和前后句之间的并列、因果、转折、对比、解释定义和举例等关系来猜测词义。同时特别留心某些词语,例如:or, that is, in other words, including, although, but, or, even if,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other than, rather than, more than, instead of等词语之后的内容。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篇2

    高考英语试题中有四篇阅读理解,而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任务型阅读虽然考查的角度不同,对英语阅读越来越重要,掌握英语阅读技巧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技巧?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供参考!

    高考英语阅读技巧1. 细节判断题以原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短语为入手点,考查学生对细节的理解。很多同学在做这种题目时比较喜欢在选项中寻找原文中的句子,但往往照抄原文的句子并不一定是正确选项。做这类题目时,应关注选项和原句的细微差别,选择与原文意思和所问问题都相符的答案。2. 单词释义或句意解释题要求考生以上下文内容为参考,尝试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或句子。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其上下文,因为在考查点前后出现的内容往往是对这个词的解释、说明、举例等。如When things are getting hard, a voice inside my head tells me that Ican't achieve something. Then, there are other distractions, such as family or hobbies. The key is to concentrate. 由前面的other可知distractions是与第一句基本相同的意思,第一句话表达的就是让人注意力分散的事情,下文又提到家庭、爱好,同时提到关键在于集中注意力。结合上下文可知 distractions意为activities that turn one's attention away。3. 主旨大意题如果是考查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可以把文中每段的首句串起来考虑。若是仅考查某一段落的中心思想,则可将该段的首、尾句综合起来考虑。4. 标题选择题标题的选择要遵循“精、准、全”三原则。“精”是指要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准”是指标题的选择要注意文章的外延和内涵,不能扩大或缩小文章的内容;“全”是指标题的选择应该排除掉那些片面的选项,而正确地选取能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的选项。5. 推理判断题题目中常含有infer, conclude, know/learn from the passage,imply等类似的词。这类题目的选项特点是:第一,有些错误的干扰选项只是对原文的简单重复,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第二,有些选项根据我们已有的常识是正确的,但却不是基于文章;第三,一些选项因果倒置,看似从原文中推导出来的结论,实际却与原文不符。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最难的一类问题。我们必须以原文为依据去合理推测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遇到一些很难在原文中找到明确的解题线索的题目,可以根据词句隐含的意义和作者的语气去分析推导答案。6. 作者的观点、态度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若用褒义词,显然是赞成;若用贬义词,显然是反对;若客观陈述,则是中性的立场,不偏不倚。因此,同学们在做这种题目时,应注意其中所使用的一些形容词,另外,我们可以寻找文中的转折词,一般转折词后面的文段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如:Sports can help you keep fit and get intouch with nature. However, whether you are on the mountains, in the waves, oron the grassland, you should be aware that your sport of choice might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Golf, as you may know, eats up not only large areas of countryside, but also tons of water.文中however, eat up等词的使用,说明了作者对高尔夫等运动持反对态度,而更倾向于有利于环保的.运动方式。平时练高考英语阅读需要注意1. 抓好限时训练学生通过限时训练可以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做阅读理解训练时,尝试在原文中划出答案出处,这能帮助我们在阅读时以文章为依据,而不凭空猜想。2.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避免“指读”。很多学生喜欢用手或笔指着文字读,这种阅读习惯容易使思维停留在手指着的局部单词上,会阻碍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这种方法比默读慢得多,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其次要避免出声阅读。嘴唇随着文字而蠕动或发出细小的声音都会大大地影响阅读速度。还要避免过多地停顿回读。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对某个词语或句子不太明白,眼睛过多地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这样既影响阅读速度,又影响对文章的连贯理解和较好地获取中心意思,而且易使眼睛和大脑疲劳。3. 掌握适当的阅读技巧常见的阅读方法有三种:(1)先文后题。即先把全文读懂,然后做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阅读的目的性不明确,记住的细节内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内容未必记住。答题时仍需到短文中去寻找,实际上等于降低了读速,降低了效率。(2)先题后文。即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目的明确,在阅读时有所侧重,能节省时间。该法比较适合类似广告性质的阅读理解题。缺点在于由于没有读过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题、细节分布情况,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有时很有可能断章取义,不利于做推理题和主旨大意题。(3)文——题——文。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对文章形成总体印象,了解全文的题材、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主题段、主题句,然后读问题,明白该文章的考查点,最后,再带着问题跳读文章,寻找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因此,文——题——文阅读理解方法是多数人采用的,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4. 积累文化背景知识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我们要拓展知识面,注意社会热点。我们了解的东西越多,知识面越宽,对文章的理解就越容易。5. 注重长难句的理解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十分注重借助复杂语境考查考生对语言语法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所选阅读材料中常有大量复杂单句和复合句,以此来增强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和语境理解难度。所以,理解长句、复杂句成了考生顺利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一般地说,造成长难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修饰语过多;(2)并列成份多;(3)语言结构层次多。在分析长难句时应采用“先缩后扩”的方法。先缩,即首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这样就抓住了句子的主干,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句子的结构。后扩,分析句子主干以外的从句或短语的功能以及和主干的相互关系。例如:非谓语动词的成分是什么,其逻辑主语是哪个,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介词短语修饰哪个词,and 连接的是哪些并列成分等等。如何做英语传统阅读理解题首先,迅速浏览文章知道文章的大体意思。(关键读文章的第一段,如果第一段较长,可以读其前两句,如果还不知道文章说什么,可以读一下每段的第一句)用1分钟的时间。(这一步非常重要)为什么说这一步非常重要呢?我们经常说“做事情心里要有底”,同样做题之前也要“心里有底”。又比如,学生马上要上课了,但还不知道下节课上什么,学生从心理上容易慌乱。提前知道文章的大意可以避免做题的慌乱。如果把这一步做好了,文章后面的题目基本出不了大的问题。接下来开始做题。对于客观理解题首先,认真读问题的题干,找出其关键词。如何找关键词?题干中人名,地名,专有名词,时间等就是关键词。接下来,根据找出的关键词,在文章中定位,理解相关的句子,迅速选答案。这里我特别强调一点,理解相关的句子迅速选答案,尽量不用排除法。因为排除法一般是理科的做题方法,英语大部分的题不需要用排除法,除非碰上了“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这类题目。用排除法做题太慢,并且容易受非答案项的干扰。对于主观理解题,这类题目经常用以下的问题来考查学生:What is the topicof the passage?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What is the bes ttitle for the passage?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in the paragraph 3?What is the author’ attitude towards…..?What is the purposeof the passage?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篇3

    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通读答案,找出和文章相对应的关键词。那么有什么技巧需要窍门去掌握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解题技巧,供参考!

    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解题技巧1. 如果问题设在段首(1)通常是段落的主题句认真阅读后文内容,根据段落一致性原则,查找相关的词,推断出主题句(2)与后文是并列,转折,因果关系等。着重阅读后文第一两句,锁定线索信号词,然后在选项中查找相关特征词,通常正确答案的最后一句与空白后的第一句在意思上是紧密衔接的,因此这两句之间会有某种的衔接手段。(3)段落间的过渡句。这时要瞻前顾后找启示,即阅读上一段结尾部分,通常正确答案与上一段结尾有机地衔接起来,并结合下一段内容,看所选的答案是否将两段内容连贯起来。2. 如果问题设在段尾(1).空白前的一句或两句是重点语句,重点阅读以锁定关键词。(2.)通常是结论,概括性语句注意在选项中查找表示结果结论,总结等的信号词。Therefore, as a result, thus, hence, in short, to sum up, to conclude, in a word等词语,选项中也可发现前文的同义词句。(3.)与前文是转折或对比关系此时要注意在选项中查找表示转折对比的关联词,同时注意选项中所讲内容是否与前文在同一主题上形成对立,对比关系。(4.)与前文是并列或排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该段落要求补全说明本段主题的.其他细节,因此,根据段落一致性原则,在原文和选项中找到相关的特征词,通常选项中会出现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或与前文类似的句式结构,或出现同义词等其他线索。(5.)所选答案是引出下一段的内容如果在选项中找不出与前文之间的关联,此时可考虑与下一段开头是否有一定的衔接。认真阅读下一段开头几句,看是否与选项的最后一句紧密连接起来(6.)如果第一段的段尾是空白,要认真阅读,看此处是细节还是主题通常文章第一段要提出文章的主题,如果在段尾提出主题,会用一些信号词如转折词引出来,正确答案应有这样的特征词。高考英语阅读基本技巧一) 做题步骤1. 阅读各个空的前后句,标记关键词在阅读文章的开始部分、明确文章的基本话题以后,要阅读五个空各自的前后句,并将前后句中的解题线索,即关键词标记下来。关键词包括句中的核心名词或名词词组(如带有形容词的名词词组)、专有名词、时间数字、代词、连词等。2. 阅读各个选项,尤其是选项的首句,标记关键词3. 比较上述两类关键词,确定答案4. 将确定的答案代入原文,看读起来是否通顺。二) 判断方法在标记了原文与选项的关键词以后,可以按照下列原则判断原文的空与选项是否匹配:1. 词汇衔接正确选项中的关键词一般重复前一句的关键词,也与下一句的关键词相呼应。2. 逻辑衔接正确选项与原文空之前的句子在逻辑上是连贯的。例如,前一句使用although,那么正确选项的内容应该与之相反。3. 代词衔接正确选项中代词之后的关键词一定在原文的前一句谈论过。例如,如果选项中说this reward,而且这一选项是正确答案,那么原文中的空之前的句中一定出现过reward这个词或它的同义词。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篇4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

    通过详细分析历年高考英语试卷,我们可将阅读理解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含写作意图、目的等),词义猜测题。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与策略是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多需要具备的。

    一、主旨大意题

    这类题在设题时常会用到title, subject, main idea, topic, theme等词。

    1.归纳标题题

    特点:短小精悍,一般多为一个短语;涵盖性强,一般能覆盖全文意思;精确性强,表达范围要恰当,不能随意改变语意程度或色彩。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2.概括大意题

    包括寻找段落大意(topic)和文章中心思想(main idea),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 is the general/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expresses the main idea? 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BThe writer of the story wants to tell us that_____. The passage/ text ismainly about_____.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

    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文章多是议论文和说明文,这两种文体的结构可归纳为: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得出结论或者阐明观点。对于这类文章,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主题句具有简洁性、概括性的特点。主题句在文章中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位于段首:一般而言,以演绎法撰写的文章,主题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即先点出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作具体的陈述。判断第一句是否为主题句,可具体分析段落的首句与第二,三句的关系;如果从第二句就开始对第一句进行说明,论述或描述,那第一句就是主题句。有些段落,在主题句后面有明显引出细节的信号词,如forexample, an example of; first, second, next, last, finally; to begin with, also,besides; one, the other; some, others等。在阅读中应尽量利用上述信号词来确定主题句的位置。

    位于段尾:有些文章会在开头列举事实,然后通过论证阐述作者的核心论点。因此,如果第一句话不是概括性的或综合性的话,快速读一读段落的最后一个句子,看看它是否具备主题句的特征。如果它具备主題句的特征,段落的主题思想就很容易确定了。一般说来,当一种观点不易向人解释清楚或不易被人接受时,主题句便会到段落的末尾才出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引出结论的信号词。如so,therefore,thus,consequently;inconclusion,in short;in a word, to sumup等来确定主题句的位置在段尾。当无明显的此类信号时,学生可在段落的最后一句话前面添加一个引出结论的信号词,以确定其是否是主题句。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方法+技巧

    1.略读文章抓大意

    以最快的速度跳跃式地浏览文章的大小标题、首段、每段的首句,以及表示句、段关系的连接性词语(特别是however,but等后的内容)等重要部分,以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大意。事实上,一般只需花5~10秒阅读大小标题和第一段首尾句即可。

    2.重点阅读上下句

    因为正确选项必定会与上下句之间语义衔接、逻辑通顺,解题时大多只看上句,或只看下句,就可基本确定答案。

    事实上,如果没有时间来得及通读或细读,或者基础不够扎实即使读也读不懂,建议通过以下技巧,也基本上可以得满分。

    3.看看结构变轻松

    在解题过程中,除了每做一道有把握的题后就在7个选项中将其画掉缩小范围外,通过观察语言结构也可将选择范围大大缩小,心情变得更加轻松,一般可将7个选项缩小到2~4个选项,碰对的机率大大提高。

    (1)标题结构

    如果考查段落标题,先看看其他标题的语言形式,同一文章中的几个段落小标题基本上是同一语言形式。如果其他标题是名词短语,该题答案也是名词短语;如果其他标题是祈使句,该题的答案也是祈使句。如:

    1.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Being explaining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

    2. Money lessons.

    Approach money lessons with openness…

    3. 74

    Begin at the grocery store. Pick out similar brands of a product-a namebrand butter and a generic(无商标产品), for example. You can show your child how tomake choices between different brands of a product so that you can save money.(20xx新课标卷)

    A. Wise decisions.

    B. The value of money.

    解析:本题要求选小标题。观察其他标题,都是名词短语,因此,本标题也应是名词短语;七个选项中只有A、B两个选项是名词短语,这样就可大大缩小选择范围;浏览两个选项,再看空后文字,发现decisions与choices大意相同(近义词),故选A项。

    (2)句子结构

    如果正确选项只是某个句子的一个部分,就要看看空后这个部分是不是句子,如果是句子,看看是否有连词,如果没有连词,要选的正确选项就应是短语或是带有连词的从句。如:

    Training for a marathon requires careful preparation and steady, gradualincreases in the length of the runs. 36 , buy the best-fitting, best-builtrunning shoes you can find. (20xx新课标卷II)

    A. After six days

    B. For a good marathon runner

    C. Before you begin your training

    E. If they still feel good, you can begin running in them

    解析:从句式结构上看,逗号后是祈使句,没有连词,正确答案要么是带有连词的从句,要么是一个短语,只有A、 B、 C、E四个选项符合,这样就缩小了选择范围;根据空前句中的preparation (准备),和常识可知是“训练前”,故选C项。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各题型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例证题:

    ①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case,illustrate,illustration,exemplify时。

    ②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③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⑤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指代题:

    ①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②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③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④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答案。

    3.词汇题:“搜索代入”法

    ①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②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③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④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

    注意:

    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b.高考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篇5

    1.词义猜测技巧

    这种题型要求对文章中的划线生词进行词意猜测。

    这类题型不仅要求具备一定构词法的技巧,而且也要求对上下文具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做词意猜测时,应该注意划线生词后面的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通常用来解释生词的词意。

    另外,还要应注意生词后的标点符号,如逗号、破折号、引号、括号都可用于提示词意。

    有时,词意隐藏在全文或某一段中,这就需要把握文段的意境来猜测该词的含义。

    2.抓主旨大意的技巧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主旨大意要么在首段,要么在尾段。

    文章主旨位于首段时,其后的段落通常是演绎认证的过程;在段尾时,其前的段落通常是在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归纳出全文主旨。

    说明文的主旨也通常位于首段;记叙文的主旨有的位于开首段(如新闻报道、时事经纬等文章的主旨均置于开场白的位置,达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效果),但大多数记叙文的主旨隐藏在文章之中,需理清文章脉络,挖掘文章内涵,把握作者意图。

    3.推理题型答题技巧

    推理就是根据文章所提供的实际信息推出文中没有明确表明的寓意或没有直接表白的事实,也就是说,要基于事实依据通过正确分析来推理出在文中所潜伏的内在思想及内在事实。

    解答推理题时,要弄清楚并把握文章的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所问做出准确有效的推理。

    4.推断题型答题技巧

    推理是在既有信息的基础上得出合乎文章内容的内涵意义,即某一问题、某一观点没有直接表述,而寓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要求通过文中信息分析推出某种符合作者思想、符合文章逻辑的内涵意义,推出文章未直接陈述的言外之意。

    推断题推断得正确与否,很在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正确把握作者潜隐在字里行间的语气及观点。

    5.细节题型的答题技巧

    细节题型的解答通常是借助对文中的具体信息的查寻来解决。

    答题时要采取掠读、扫读、析读和精读的'办法从文中找出问题答案。

    细节题型多问及时间、地点、人物、数量和特征等。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试卷的一个重要板块,比重大,分值高。

    要想在这一板块获取理想的分数,就必须能清楚识别高考英语阅读材料的基本文体类型、写作风格、段落层次及表达方式,便于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提高阅读速度。

    掌握基本的阅读题型答题技巧,则有利于提高主旨归纳的概括水平,有利于增强推理推断的逻辑辨析能力,有利于文中细节的把握,也有利于词议的准确。

    1.先测再阅

    就像拿到考卷时要先看整份考卷的题数比例,我们对于已知的范围和目标会显得比较安心,而先看阅测题目的意义也在于此。

    还有些时候,题目的问题只需要依一般的逻辑常识便可回答,这时就像将英文当成语文来考,翻译出来即可迅速作答,从而节省许多作答时间。

    2.快速概略的阅读

    阅测的问题分为“主体思想”与“某段叙述与关键字的细节”。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到自己通常没时间读完全部的文章。

    所以在略读文章时,基本上只需要读每一段的前两句话,因为那往往就是整段的讨论主题,(如果前两句话还没出现明确意义,只要继续读到有论点出现即可)。

    不过在最后一段,重点可能会改放在最后一句。

    3.划线、圈字、给代号

    略读时可以划线来辅助理解,遇到明确或重点的概念便加以注记,有助于作答时的回头检查。

    而对于询问关键字描述的题目,通常建议是事后再回头找关键字来圈,再搭配先前写下的各段大意即可理解。

    比较特别的是,有时文章与题目的关键字会以“同意不同字”的形式出现,找不到答案时可以改从这个方向寻找。

    此外,不懂的单字或片语需要以前后文来理解,一般不会妨碍该段主旨的理解。

    如果不懂的单字是以“主角身份”频繁出现,不如试着给它一个代号,在翻译时便是以“A在哪里如何,在什么时间怎么样”的形式去理解,也不见得会影响作答。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篇6

    明天就是高考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简单的高考英语阅读题解答技巧介绍资料,觉得有用的话快收藏吧。

    综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英语试题,不难发现“阅读理解”题在“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中加重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考察,因此,考生在复习迎考中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加强对解题技巧的训练。

    阅读理解的正确作答,从整体上我们可以归纳为两大思路:

    第一,A→Q→A(A=Article,Q=Question),即先从整体去阅读文章,后看问题,接着根据文章去解答问题。对于这种解题思路多为考生在平时常用的练习方式,它可以帮助考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及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意图,因而对于解决综合推理判断的题目是非常好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却有其弊端:花费一定的时间,阅读速度较慢。在考场上,时间对考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因而在考试中很多考生较少采用此种办法。

    第二,Q→A→Q,即先把整个问题快速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在文章中找答案。此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节省时间,而且针对性很强,如果问题是事实性的和细节性的.,那准确率也是比较高的,但它的缺点就是在解决具有推理判断或是综合性的问题时效果就不太明显了。所以考生应该灵活应对,寻找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为此,笔者总结归纳出如下几种方法:

    一、直接法和排除法。所谓的直接法即为在文章中很容易找到的答案,类似这样的题目大多设计在开头的小题目中,较为容易;排除法是根据你所阅读的印象,可以发现这是虚假信息,在干扰你的思维,有的干扰项在文章中隐藏得很深,需要你加倍留意。

    二、相似法和跳读法。考生可以根据题干中所出现的相关的重要的某几个信息词或句式,在文章的某一处找到其相同或相似的词及句式,然后根据此处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最终提炼出精华,实际上这一处理过程就包含了跳读法,考生不需要逐字逐行地去查找,根据题干的提示跳读找到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推敲,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猜测法和推敲法。在高考的试题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目,即让考生根据某一段话来猜测某一生词或句子的意思,对此考生只能在某一出处细细品味推敲上下文所包含的意思,从而找到答案。

    四、概括法和推理法。此种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一组题目中的最后一二道综合题目,这类题目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解题能力,运用概括推理法的前提条件是认真阅读文章开头一段和最后的结尾,同时文章中每一段的第一句话。

    以上方法需要在平时多加训练,注重总结,真正变成自己的解题法宝。

    高考英语考试中英语阅读题是不容丢分的部分,也是与其他考生拉开距离的地方,所以切记要多做题练题感。还有,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考上了呢。小编也顺便在这里预祝将要高考的同学们考试顺利,高考英语六六六。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5篇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 篇1

    现在很多学生经常抱怨课下作业很多,做不完,甚至很厌恶老师留的作业,以至于出现很多抄袭作业的现象,这是很让老师头疼的事。课下作业是教学的重要一步,但是要学会科学地留作业,留有用的作业。不要一下子发好几张卷子,让学生做完后交上来,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学生们反感,而且没什么教学效果。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工具,这个环节做好了,可以很好地记忆课堂的知识。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近年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更是以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在不断创新过程中,除了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之外,教育管理机构也应当对教育体制予以高度完善,对教学机制进行创新,从而为语文的有效教学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本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师过分地强调课本,跟着课本走,没有扩展其他课外的知识,一味地死板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讲台下也是一群眼睁睁看着老师的眼神,丝毫看不见学生有什么兴趣。高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现在的学生都处于活力迸发向上的年龄,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对与错,都是可以激活课堂的,有时候学生发言引起的小笑话更可以很好地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语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课堂搬到课外,无疑会令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不要被“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缚。人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思维。

    实施有效的课程教学之前,必须拥有好的教育理念。新旧课程体系对教育理念予以了传承和创新。为了使新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能有所保障,教育的执行者就必须使自己对新课改的认知和执行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了实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目标,任课老师需要对自己的认识和观念予以转变和提高,对教育理念进行透彻了解,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 篇2

    重内容的讲解,轻教材的运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将教材仅仅当成学生的习题集,致使学生不会阅读课本。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而应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实际上,教科书通过正文和例题,并结合使用图表,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特点、要求的分析。会使用教材的学生,往往在认识上更深入一层,自己能逐步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同时,教科书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一题多解(证)和一题多用。

    重机械的“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的归纳。目前数学教学上的一大弊病就是进行题海战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了机械的分类式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其结果导致了考试死记类型、硬套解题方法,对变换形式的问题便束手无策。在素质教育下,应教会学生知识系统的总结。实践证明,凡是成绩出色的学生,总是能系统地说出学过的知识系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从而灵活地处理问题。

    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的灵活多变。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意教学教法的改革。他们错误地认为教法的革新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其实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将枯燥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讲述得情趣盎然、浅显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方法,都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重结果,轻过程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在原有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教师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概念、定理、公式记熟。诚然,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少,上述做法可能对暂时的考试成绩有用,但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却留下了后遗症。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 篇3

    1、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

    数学语言是数学交流的工具,人们以数学语言为中介,借助于口头的或书面的表述来学习概念、公式、原理和方法,数学语言是数学交流的载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在改善和促进数学交流的.教学实践找能够,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首先,加强数学语言的认识和和理解;其次,提高使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再次,注意日常用语与数学语言的转化;最后,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2、注重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

    数学表示达是数学交流过程中比不可少的一环,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人理解自己彻底思想和方法,顺利地和他人进行数学交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第一,增加叙述(说,写)数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由于对数学概念或定理的不完全的理解,学生可能在数学阐述或者书写中出现表达不清晰、不规范或者混乱等问题,教师应给学生指出问题的根源,使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更正错误;第三,认真听取他人的数学表达。通过和他人的讨论,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已知的语言和他人的数学表达进行比较或者作出评价,这就使得自身的数学表达得以提高完善。

    3、敢于质疑、提出合理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问题是交流的源泉,数学交流大多是因为“疑问”而开始的,学生的质疑态度和能力,影响着数学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常规问题产生质疑、由老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能力。由于新问题的出现,学生受到挑战,学生兴趣的提高,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加。同时,问题是师生进行数学交流的纽带。所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合理、有意义的问题能促进数学交流的有效进行。

    在教学中除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之外,教师也要注意对问题的研究。问题可以课前准备好,也可以在教学情景中提出;而且教师要积累问题,尤其是学生提出的比较尖锐的问题;提问的方式不拘一格,可以通过“设疑”“变换放式”“问题串”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考、交流。

    4、换位交流、思维重视,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所谓“换位交流”,就是师生在数学交流过程中,位置互换,学生做“老师”,老师做“学生”,学生可以完全展现数学思维,教师趁机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扑救,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在做“教师”的过程中可以熟练数学语言的运用,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自己和他人数学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数学课课堂上,鼓励学生到讲台为大家讲解;教师与学生交流时。注意使用启发式教学,诱导学生“讲。”教师是“听众”和“顾问”,这样的数学交流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完善数学的认知结构。鼓励学生做好“教师”工作,定期请学生“讲课”每一位学生,一个学期之内,必须上依次数学课,内容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项工作促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组织讲课内容,合理表达思想,自然就提高了数学交流能力。

    5、合理讨论,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

    讨论是数学交流的基本形式之一,成功的数学问题讨论对于学生的数学交流非常有帮助。数学问题讨论要在适当的教学情景下进行,并且讨论要有的放矢,才会达到有效的数学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知识的灌输。教师只有与学生做好数学交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才能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探索问题,研究问题;学生之间能够合理讨论,开展小组交流,并将小组意见和全班交流。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 篇4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 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 “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 以“情”导航.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 即教育情感性. 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 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 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 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 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 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 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 要充分相信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鼓励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长期以来, 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表现为: 教师权威高于一切, 对学生要求太严; 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缺乏应有的活力; 形成了教师教多少, 学生学多少, 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违背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必须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 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中, 在教师的主导下, 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想等方面的能力, 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 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 因此, 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 同时,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 例如: 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路与教师同步; 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 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 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 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 也要注意听, 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 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向老师提出问题, 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 “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 例如: 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 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 在想象中去感受, 体验,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想能力的条件, 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技巧 篇5

    小学数学的学法和七年级数学的学法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刚开始学起来好像都是那么简单,一听就懂,但问题就在于小学的知识是一听就懂,一做就会,而初中的就不一样。如果不及时地巩固,很容易一听就懂,一做就“懵”。初中的知识更多的是应用,题型千变万化,没有深入地去理解知识,根本就无法应用。比如,去括号法则,叫学生背,所有的学生都能背的出来。但如果出一个去括号的题目,特别复杂一点的(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同时出现)题目,很多学生又无从下手。因此,只有了解初中阶段的数学特点,才能够去确定自己该如何去学的问题,才能够确定学习方法。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往往预在习完了之后,不知道自己懂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什么不懂。还有的根本不知道书里讲的是什么。因些,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让学生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反思,让学生知道自己有什么不懂,从而带着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及应用的疑问来上课。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预习前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学生听课,向45分钟要效率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学生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听课方法,才能使课堂45分钟发挥最大的效益。其实一节课虽然有45分钟,但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可能是45分钟都集中的。有研究表明,13到14岁的小孩往往只有15-30分钟的精力是集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有的放矢,在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刻把重点难点都提出来,而另外的时间可以讨论和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对重难点加以巩固及应用。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壹篇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壹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

    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重重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明确地指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数学家说:“很难想象一个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能把逻辑严谨的数学内涵表达出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人们赞誉苏步青为“数学诗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就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书齐备,查找熟练,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当然,通过查找工具书,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

    [推荐体会]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体会]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

    通过详细分析历年高考英语试卷,我们可将阅读理解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含写作意图、目的等),词义猜测题。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与策略是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多需要具备的。

    一、主旨大意题

    这类题在设题时常会用到title, subject, main idea, topic, theme等词。

    1.归纳标题题

    特点:短小精悍,一般多为一个短语;涵盖性强,一般能覆盖全文意思;精确性强,表达范围要恰当,不能随意改变语意程度或色彩。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2.概括大意题

    包括寻找段落大意(topic)和文章中心思想(main idea),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 is the general/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expresses the main idea? 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BThe writer of the story wants to tell us that_____. The passage/ text ismainly about_____.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

    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文章多是议论文和说明文,这两种文体的结构可归纳为: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得出结论或者阐明观点。对于这类文章,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主题句具有简洁性、概括性的特点。主题句在文章中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位于段首:一般而言,以演绎法撰写的文章,主题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即先点出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作具体的陈述。判断第一句是否为主题句,可具体分析段落的首句与第二,三句的关系;如果从第二句就开始对第一句进行说明,论述或描述,那第一句就是主题句。有些段落,在主题句后面有明显引出细节的信号词,如forexample, an example of; first, second, next, last, finally; to begin with, also,besides; one, the other; some, others等。在阅读中应尽量利用上述信号词来确定主题句的位置。

    位于段尾:有些文章会在开头列举事实,然后通过论证阐述作者的核心论点。因此,如果第一句话不是概括性的或综合性的话,快速读一读段落的最后一个句子,看看它是否具备主题句的特征。如果它具备主題句的特征,段落的主题思想就很容易确定了。一般说来,当一种观点不易向人解释清楚或不易被人接受时,主题句便会到段落的末尾才出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引出结论的信号词。如so,therefore,thus,consequently;inconclusion,in short;in a word, to sumup等来确定主题句的位置在段尾。当无明显的此类信号时,学生可在段落的最后一句话前面添加一个引出结论的信号词,以确定其是否是主题句。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方法+技巧

    1.略读文章抓大意

    以最快的速度跳跃式地浏览文章的大小标题、首段、每段的首句,以及表示句、段关系的连接性词语(特别是however,but等后的内容)等重要部分,以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大意。事实上,一般只需花5~10秒阅读大小标题和第一段首尾句即可。

    2.重点阅读上下句

    因为正确选项必定会与上下句之间语义衔接、逻辑通顺,解题时大多只看上句,或只看下句,就可基本确定答案。

    事实上,如果没有时间来得及通读或细读,或者基础不够扎实即使读也读不懂,建议通过以下技巧,也基本上可以得满分。

    3.看看结构变轻松

    在解题过程中,除了每做一道有把握的题后就在7个选项中将其画掉缩小范围外,通过观察语言结构也可将选择范围大大缩小,心情变得更加轻松,一般可将7个选项缩小到2~4个选项,碰对的机率大大提高。

    (1)标题结构

    如果考查段落标题,先看看其他标题的语言形式,同一文章中的几个段落小标题基本上是同一语言形式。如果其他标题是名词短语,该题答案也是名词短语;如果其他标题是祈使句,该题的答案也是祈使句。如:

    1.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Being explaining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

    2. Money lessons.

    Approach money lessons with openness…

    3. 74

    Begin at the grocery store. Pick out similar brands of a product-a namebrand butter and a generic(无商标产品), for example. You can show your child how tomake choices between different brands of a product so that you can save money.(20xx新课标卷)

    A. Wise decisions.

    B. The value of money.

    解析:本题要求选小标题。观察其他标题,都是名词短语,因此,本标题也应是名词短语;七个选项中只有A、B两个选项是名词短语,这样就可大大缩小选择范围;浏览两个选项,再看空后文字,发现decisions与choices大意相同(近义词),故选A项。

    (2)句子结构

    如果正确选项只是某个句子的一个部分,就要看看空后这个部分是不是句子,如果是句子,看看是否有连词,如果没有连词,要选的正确选项就应是短语或是带有连词的从句。如:

    Training for a marathon requires careful preparation and steady, gradualincreases in the length of the runs. 36 , buy the best-fitting, best-builtrunning shoes you can find. (20xx新课标卷II)

    A. After six days

    B. For a good marathon runner

    C. Before you begin your training

    E. If they still feel good, you can begin running in them

    解析:从句式结构上看,逗号后是祈使句,没有连词,正确答案要么是带有连词的从句,要么是一个短语,只有A、 B、 C、E四个选项符合,这样就缩小了选择范围;根据空前句中的preparation (准备),和常识可知是“训练前”,故选C项。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各题型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例证题:

    ①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case,illustrate,illustration,exemplify时。

    ②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③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⑤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指代题:

    ①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②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③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④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答案。

    3.词汇题:“搜索代入”法

    ①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②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③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④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

    注意:

    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b.高考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2024总结推荐高考数学各题型答题方法技巧回顾基础版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4总结推荐高考数学各题型答题方法技巧回顾基础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立体几何题

    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二、导数、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

    1、先求函数的定义域,正确求出导数,特别是复合函数的导数,单调区间一般不能并,用“和”或“,”隔开(知函数求单调区间,不带等号;知单调性,求参数范围,带等号);2、注意最后一问有应用前面结论的意识;3、注意分论讨论的思想;4、不等式问题有构造函数的意识;5、恒成立问题(分离常数法、利用函数图像与根的分布法、求函数最值法);6、整体思路上保6分,争10分,想14分。

    三、概率问题

    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四、圆锥曲线问题

    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10篇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10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1】

    一、教学目标

    ①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②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副弹簧秤和挂件,一根绳子、

    四、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填写下面的表,再试着用含t的式子表示s:

    t(小时) 1 2 3 4 5

    s(千米)

    2、已知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那么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为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人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画面积为20cm2的圆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

    注:(1)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2)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二)动手实验

    1、在一根弹簧秤上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

    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填入下表:

    悬挂重物的质量m(kg)

    弹簧长度l(cm)

    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重物质量m(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

    2、用10d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试改变矩形的长,观察矩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矩形的长的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用表格表示)、设矩形的长为xdm,面积为Sd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注: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

    五、探究新知

    (一)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1、在学生动手实验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上面的问题和实验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中有些量(时间t、里程s、售出票数x、票房收入y等)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也有些量是始终不变的,如上面问题中的速度60(千米/时)、票价10(元)等,我们称之为常量、

    2、请具体指出上面这些问题和实验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3、举出一些变化的实例,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注: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并作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的能力、

    (二)函数的概念

    1、在前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生分析得出:上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惟一确定的值、

    2、分组讨论教科书P、7 “观察”中的两个问题、

    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表示函数关系的表达方式的印象、

    3、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例如在问题1中,时间t是自变量,里程s是t的函数、t=1时,其函数值s为60,t=2时,其函数值s为120、

    同样,在心电图中,时间x是自变量,心脏电流y是x的函数;

    在人口统计表中,年份x是自变量,人口数y是x的函数、当x=1999时,函数值y=12、52、

    六、巩固新知

    下列各题中分别有几个变量?你能将其中的某个变量看成是另一变量的函数吗?

    1、右图是北京某日温度变化图

    2、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长为4,BD的长在变化,设BD的长为x,则菱形的面积为y= ×4×x

    3、国内平信邮资(外埠,100克内)简表:

    信件质量m/克O邮资y/元O、80 1、60 2、40注:巩固变量与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许多问题中的变量关系都存在着函数关系,初步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七、总结归纳1、常量与变量的概念;2、函数的定义;3、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注:通过总结归纳,完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八、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P、18习题11、1第1题、2、选做题:教科书P、18习题11、1第2题、3、备选题:(1)下图是某电视台向观众描绘的一周之内日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①图象表示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②这周哪天的日平均温度最低?大约是多少度?哪天的日平均温度最高?大约是多少度?③14、15、16日的日平均温度有什么关系?④点A表示的是哪天的日平均温度?大约是多少度?⑤说说这一周的日平均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如右图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x,下底的长是15,高是8、①梯形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自变量与函数、②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变到20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③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④当x=0时,y等于多少?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3)研究表明,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施肥量(千克/公顷)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土豆产量(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①上表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和函数、②当氮肥的施用量为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③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为多少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④简单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九、设计思想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把学生由常量数学引入变量数学,是学生数学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因此,设计本课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变量与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后归纳,然后提出注意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同时在引导学生探索变量之间的规律,抽象出函数概念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过程经历和体验,让学生领悟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姿多采的数学问题,并能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培养一种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探索、研究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2】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 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 “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 以“情”导航.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 即教育情感性. 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 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 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 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 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 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 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 要充分相信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鼓励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长期以来, 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表现为: 教师权威高于一切, 对学生要求太严; 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缺乏应有的活力; 形成了教师教多少, 学生学多少, 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违背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必须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 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中, 在教师的主导下, 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想等方面的能力, 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 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 因此, 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 同时,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 例如: 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路与教师同步; 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 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 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 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 也要注意听, 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 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向老师提出问题, 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 “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 例如: 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 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 在想象中去感受, 体验,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想能力的条件, 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3】

    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摘要:作为教师,如何让四十分钟的课堂达到高效之一目的至关重要。本文中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首先解释了什么是高效课堂,再论述了如何建立起高效课堂,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要构建和谐民主课堂,最后浅析了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效果显著。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21-01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全身心投人到学习中去。倘若学生没有了兴趣,对学习索然无味,很容易就放弃学习。很显然兴趣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关键是要想办法引导学生,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我们从心理学上可知: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打造出生动、直观、形象有趣的课堂环境,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课堂问题。让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有所进步的喜悦心情,从而慢慢树立学习的信心,大大激?l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在备课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情境创设中,应通过做游戏,讲故事,设疑问,进行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在检测训练上上,应注重基础练习,使得学生通过训练能够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在题目的设计上要多注意各个难度梯度的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从而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例如,就有理数乘方这一内容,我先准备五颜六色大小不同的纸张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做成一个正方体的小盒子,让他们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在有趣中说出结论,并找出规律,总结有数乘方的意义。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让教室充满家园般的自由氛围和实验室般的探究氛围。因而教师和学生是探究伙伴。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教师和学生是探究伙伴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为此,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二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三是利用课余时间,再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其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四即在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忌讳的在课堂中发挥自己,展示自己。

    3.充分的课前准备,既导学案的拟定

    3.1 教学内容的拟定。“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3.2 教学对象拟定。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3.3 学生课堂的拟定。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4】

    在以外的备课过程中,总是通过查阅图书参考资料和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大篇幅抄在教案本上,而通过电子备课,除了得到课本知识和参考资料外,还有很多的课外知识补充给学生,备课内容也直接通过打印机打印,在电脑上增删内容简单,节约了备课时间,使备课过程由繁向简转变。

    传统教学过程总是将教学内容,以半数形势写在黑板上,学生学习以记为主,方法上缺少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注意力从黑板转向电视屏幕,学习内容从枯燥的文字转为优美的图象、图片、声音、动画,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乏味转向兴趣,学习方法转变带来了学习效果的改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粉笔充斥整个课堂,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鼠标代替了粉笔,屏幕取代了黑板,节省了课堂板书时间,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一些抽象内容通过影响变得直观,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环境的改变和教学效果的改变。

    总的来说,利用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备课时间,增加了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教学视野,收获菲浅。

    长期以来, 初中数学教学侧重于对教的研究, 但是对学生如何去学, 如何通过有效的目标来调整数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 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研究, 因此在新课标条件下,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就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5】

    重内容的讲解,轻教材的运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将教材仅仅当成学生的习题集,致使学生不会阅读课本。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而应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实际上,教科书通过正文和例题,并结合使用图表,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特点、要求的分析。会使用教材的学生,往往在认识上更深入一层,自己能逐步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同时,教科书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一题多解(证)和一题多用。

    重机械的“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的归纳。目前数学教学上的一大弊病就是进行题海战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了机械的分类式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其结果导致了考试死记类型、硬套解题方法,对变换形式的问题便束手无策。在素质教育下,应教会学生知识系统的总结。实践证明,凡是成绩出色的学生,总是能系统地说出学过的知识系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从而灵活地处理问题。

    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的灵活多变。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意教学教法的改革。他们错误地认为教法的革新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其实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将枯燥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讲述得情趣盎然、浅显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方法,都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重结果,轻过程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在原有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教师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概念、定理、公式记熟。诚然,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少,上述做法可能对暂时的考试成绩有用,但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却留下了后遗症。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6】

    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往往是针对考试的要点进行教学,考试考什么教师上课就讲什么,使学生完全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首先教师应该意识到数学思想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多设置问题,大部分问题都让学生自己思考,独立解答,教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告诉学三角形有很多种,让学生举出例子,生活中哪些事物是三角形的,并说出有什么特点,并且有哪几种三角形是最常见的,三角形都有一个通用的特点是什么,教师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布置,学生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问题,自己无法得出答案的当然就要向教师提问了。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习惯发问,擅长发问,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和科学研究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方法

    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要达到《数学新课标》的基本要求,须渗透“方法”,了解“思想”。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初中学生数学知识积累较为欠缺,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理解能力还很薄弱。对初中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以讲述数学知识为主,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教师从开发学生的思维出发,将数学思想和方法慢慢地传授给他们,不可盲目地灌输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融会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时机和方式,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吃透教材,把握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

    数学思想内容是庞大而丰富,方法难易有别。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层面。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融会,要依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状况,对学生分层次的进行思想和方法的灌输。这要求教师掌握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对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整理,把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与教材的内容知识相结合,合理地将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教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

    在练习训练中,领会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内涵。

    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各种的方法的配合才能牢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也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训练才能真正的体会。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意识,构建自己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优化自我的数学知识结构。例如,教师在讲授数学方法时,对于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让学生们在对比中理解掌握。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7】

    自古以来,数学就以它独特的“逻辑美”著称。然而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初中生都对它望而生畏,觉得它是一连串的不带感情色彩的符号,学起来枯燥、难懂、乏味,对其失去了兴趣。因此,有学者对初中1~3年级的数学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在此加以总结。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自从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无论成绩好坏,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中学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成绩差距大等问题。正如我们所知,目前初中各个班级人数大部分都比较多,有的甚至达到上百人,这就给老师上课带来了考验,尤其是注重理论教学的数学。主要表现在:有的同学因为基础太差,听不懂老师讲什么,课后再怎么努力,收效也是微乎其微,致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严重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二、改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具体措施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他以自己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着带有自己感情色彩的知识,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没有经过过滤转变成自己的东西,课后很难灵活地运用。针对这点,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以及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起到协助合作的作用。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向学生讲授知识,更多的是讨论,要在相互讨论中学习,总结经验,共同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把抽象的理论生活化

    众所周知,数学的理论、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显得略微枯燥、难懂。加之初中生学习能力有限,一时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将知识总结归纳成浅显易懂的语句。

    2.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初中生大多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数与形的体现。生活中的很多想象可以用数学来解决,老师可以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课上抛开枯燥的理论知识,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展现数学的神奇力量,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这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成绩差的学生要求不要过高,应让他们从基础做起,由浅入深,慢慢培养学科兴趣,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每道题的已知条件出发,明确考点,善于分析,在课后不断做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4.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融入各类教学当中。在枯燥的数学教学程中,利用幻灯片、计算机等把相对枯燥、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其变得立体、形象、生动。把学生带入神奇的数学世界当中,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符号,还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种思考方法。它更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是生活中数与形的体现。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是没有生气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把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去挖掘教材,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同时,也应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方面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自己感受生活的同时,去发掘生活当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神奇魅力。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8】

    这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数学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就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是在学生已学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以及相似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反映的不是数值与数值的对应关系,而是角度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1、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经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2、学生已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各边和各角的关系,能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推理证明能力,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学生要得出锐角与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同于以前学习的数值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对学生而言建立这种对应关系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锐角正弦的意义,了解锐角与锐角正弦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2、会根据锐角正弦的意义解决直角三角形中已知边长求锐角正弦,以及已知正弦值和一边长求其它边长的问题;

    3、经历锐角正弦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发出对正弦函数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重点:锐角正弦的定义及应用;

    2、难点:理解锐角正弦是锐角与边的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3、难点突破方法:由特殊角入手开展讨论,自然过度到一般角;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正弦的概念,并结合多个实例从不同角度深化理解。

    五、教法及学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引导和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发新的认知冲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三)巩固训练,落实双基

    (四)强化提高,培养能力(五)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六)反馈练习,自主评价。

    下面就几个主要环节进行解说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

    (二)先让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知识,再从铺设水管引入30°的直角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联。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先让学生猜想,再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角度的锐角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和这个角的关系。得出结论:

    当∠A的度数一定时,∠A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个比值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角度一定时,有唯一和它对应的比值。所以∠A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值是关于∠A度数的函数。

    再引出课题和正弦概念,给出正弦的含义和表示方法。认识几个特殊角的正弦值。

    (三)巩固训练

    讲解一道求正弦值的例题。

    (四)强化提高,培养能力

    出示三道提高题,第一道是关于直接利用正弦值求斜边的题,然后进行变式,第二题是关于不是直角三角形中求正弦的题,第三题是关于用不同的方法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

    (五)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9】

    1、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2、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1)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即教育情感性。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①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②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③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①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②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学生去学,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果。③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作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4)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数学教学中将开放式问题带人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

    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篇10】

    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3)切磋问难,提高阅读效能。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11篇


    想要深入了解“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吗下面为你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料。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需求撰写设计方案或技术文档,实在不知如何动笔时,快去找一找相关范文学习一下,通过范文,我们可以很好的把握文档结构内容。希望我的故事能够让您更加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1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蔡久强

    江西南昌新建县第五中学(330100)

    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有,遇到过各类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虽然课堂上讲了很多遍相关的内容,但是学生还是听不懂,或者是一知半解,并且很多的学生陷入了“一讲就懂,一做数学题目就懵”的怪圈。这引起我多年的思考和探索,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并针对现代中学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

    1确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我们教学主要针对书本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只要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就可以了。持这种功利主义的观点大有人在,我们认为初中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很多的现实生活中都能运用到数学的相关知识,这些数学知识并不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数学属于理科,强调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数学也要求很严谨。学习数学可以锻炼我们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可以为今后继续深照打好基础。也有的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数学,这当然也无可厚非,这类学生想学好数学但是一直没有方法。因此我们作为教师有责任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在教学中笔者也会将初中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有极大的用处,同时也要告诉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上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当中去,让他们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体验数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认为成绩是提高兴趣的最好老师。初中数学是比较乏味的一门学科,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要么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兴趣学数学,也不想把数学成绩提高,这类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也没有明白数学的重要性。还有一类学生是刚开始有兴趣,但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提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没有学懂,成绩也不断下滑,所以越学越没有兴趣了,产生学习的障碍,最后根本就不想学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认为激发学生最好的方式是不断提高他们的成绩,虽然有的.学生本身数学思维比较差,但是他们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现状,但是苦于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以至于最终也没有能提高成绩。而这其中教师的作用非常的关键,我们要了解不同的学生,并且重视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针对比较差的学生,不能有偏见,要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数学的方法在提高成绩中处于核心地位,良好的和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减少课业负担,少走很多的弯路。

    3.1学会预习。

    3.2学会听课。

    学生可以做简单的笔记,课后再进行补充。对于老师上课的提问要积极进行思考再回答,完成课堂练习进行巩固,课后也要做一些相关的练习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赵东祥。初中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漫谈[J]。教育艺术在线,(5)。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2

    精心设计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汲取知识的发端,是教学中互动的前提,直接关系着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效果。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指导,首先,课前预习题设计重视基础知识,学生通过独立学习、思考就能达标。其次,预习设计要集中体现重难点。预习中的疑问和不解,课堂上自然要提出来,找同学或老师弄明白,这样生生、师生的双边活动水到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效果何愁不高?同时让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

    重视独立思考,选择合作时机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一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独立地弄懂教师所讲的东西。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让学生思考和理解教科书,是上课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课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当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达之际,再来组织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丰富、更全面,最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机会,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这样的讨论才会引起学生间思维的碰撞,迸发思想的火花,这样的合作才是有实效的。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有效避免由于时间短,合作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时间长了,却常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发挥教师在互动中的作用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指导、组织、倾听、挑战、帮助、捕捉资源、激励和评价、引发质疑、总结和引起反思等方面。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的小策略;营造小组合作的环境,组织小组活动的进行;认真倾听小组中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合作的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思考状况情况;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们了解小组合作的任务,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观察学生中捕捉资源,保证全班交流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启发;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的名义表达小组的成果,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组织不同小组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全班同学学会从其他小组的发言中获益;对小组合作和交流的结果给予总结,明晰重要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反思。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互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互动”,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作为教师要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3

    高一新生,刚来高中,学习的愿望强烈,况且他们头脑中没有形成条条框框,容易接受新思维、新方法。对他们来说,从高中刚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我们在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勤奋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要求老师们要经常与学生一起研讨学习体会与学习方法,安排学习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讲清解题思路,要将解题的思维过程暴露给学生。不要就题论题,要多讲些如何想的,少讲些如何算的,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这样解”,“解此类题的思路是什么”。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当初你是如何想到这样解的?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下手。要注意讲清思路受阻的原因以及打开解题思路的步骤、方法。一方面,要注重习题的“一题多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习题的“多题一解”,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归类、总结,完善对一类知识的变通,从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好主次问题。我们讲教学的三原则应当是:学为主体,教为引导,练为主线。大家注意,我这里讲的是教为“引”导,而不是教为“主”导。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我们的大部分教师至今仍没有搞清楚教与学的主次关系,长时间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同起来,形成教学并重的模式。更有甚者,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一言堂”的这种极不正常的教学方式。这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仍热衷于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讲代练、不分主次的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甚至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一听就懂,再做不会,学生能力低下。我们知道,教师只能教给学生如何走路,而不能代替学生如何走路,代替学生进考场,这一不争的事实早已为大家所共识。

    我们讲,教师不是录放机、不是抄书匠,而是设计师、是引路人。有这样一个现象不知大家是否经历过:做某个题时,教师先讲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检查学生,不会的仍然不会,个别会做的仍用当初他自己做的笨法来做。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时间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巩固,没有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记不住。所以,要求老师们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积极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要求是,实行五让:能让学生动脑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练习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描述的让学生自己描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要少讲多练,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要充分贯彻“两主”的课堂教学原则,也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要积极调动学生参入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4

    1、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电教手段,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

    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视觉画面和听觉刺激,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独特的效果,它能让学充分感知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特殊作用,多媒体的动感强,色彩对比明显,比其他教学手段更富有吸引力,它可轻易地展现那些传统方法难以讲清楚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5

    现在很多学生经常抱怨课下作业很多,做不完,甚至很厌恶老师留的作业,以至于出现很多抄袭作业的现象,这是很让老师头疼的事。课下作业是教学的重要一步,但是要学会科学地留作业,留有用的作业。不要一下子发好几张卷子,让学生做完后交上来,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学生们反感,而且没什么教学效果。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工具,这个环节做好了,可以很好地记忆课堂的知识。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近年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更是以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在不断创新过程中,除了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之外,教育管理机构也应当对教育体制予以高度完善,对教学机制进行创新,从而为语文的有效教学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本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师过分地强调课本,跟着课本走,没有扩展其他课外的知识,一味地死板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讲台下也是一群眼睁睁看着老师的眼神,丝毫看不见学生有什么兴趣。高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现在的学生都处于活力迸发向上的年龄,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对与错,都是可以激活课堂的,有时候学生发言引起的小笑话更可以很好地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语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课堂搬到课外,无疑会令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不要被“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缚。人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思维。

    实施有效的课程教学之前,必须拥有好的教育理念。新旧课程体系对教育理念予以了传承和创新。为了使新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能有所保障,教育的执行者就必须使自己对新课改的认知和执行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了实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目标,任课老师需要对自己的认识和观念予以转变和提高,对教育理念进行透彻了解,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6

    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3)切磋问难,提高阅读效能。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7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要让学生多交流,教师也要参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受年龄的影响,学生容易急躁,贪多求快,希望一蹴而就。有了一点成绩便洋洋得意,遇到困难就一蹶不振。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树立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给学生创设机会,培养自主探求积极思考,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良好学习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8

    新课标中已经指出,数学教学应使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点出发,创建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引入对数的概念时可用“一张纸对折20 次能否比珠穆朗玛峰高?”;引入排列的概念时可用“五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早就被不懂数学的木工师傅在弹墨线时得到应用;房屋屋顶支架、自行车三角架、三角板等都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中通过建模,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中产生的,这就需要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老的数学模型里有欧几里得几何、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还有物理学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伟方程组等全是数学建模的典范。当今时代,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生态、地质、航空等方面数学建模都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因此,从客观上讲,要培养现代化的高科技人才、数学建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时代赋予数学建模更加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数学建模表现出很大兴趣,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体现出数学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9

    浅谈初中数学复习教学方法论文

    复习课是学生备考的关键,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备考的引路人,背负着很重大的责任,要想上好复习课,教师需要充分的研究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和近几年中考的变化方向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利用最高效的手段来进行正确的总复习,为中考做好准备。以下几个方面是教师可以去尝试的。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回顾

    对于任何东西来说,基础都是相当重要的,复习教学也不例外。如果忽略了基础部分。一开始就让学生做一些难题、拔尖的题,必然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对于长战线的初三复习来说是十分致命的。中考复习是一场持久战,因此教师切不可揠苗助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搭建基础,学生的复习效果才能稳步提升,教师的教学也可以有序进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课本作为教学重点,重点复习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道例题,确保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并多给学生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那些可能已经遗忘的知识。

    例题: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比如说这道题就是很明显的一类基础题,考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一元二次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没有实根三种情况,学生可以通过计算a,b,c三个值之间的关系来快速的得出结论,这种题目十分简单,甚至可以称之为“送分题”,但是对于学生基础阶段的复习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的知识盲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已经遗忘的简单的知识点,从而为后续阶段的复习打好基础。

    二、多加练习解题方法及策略

    基础题练习阶段差不多之后,教师就应该多给学生教授一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了,所有的题目都是有“套路”的,并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的,只要认真分析,一定可以找到最快最佳的解题方法及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在中考中赢得宝贵的时间并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教师应该给学生灌输巧做题而不是傻做题的观念,做的每一道题都要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找到这类题型的解题套路,做到举一反三,这样,见过了一道题,就学会了一类题。不仅可以充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这对于初三阶段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各种各样的习题铺天盖地,就算没日没夜的做也是不可能把所有题目都做完的,那么该如何保证学生能够解决考试中遇到的各种题目呢?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就是制胜法宝,教师只要抓住了这一关键点,就可以很好的带动学生的复习。

    例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点D的坐标是

    A(-2,1) B(-2,-1) C(-1,-2)D(-1,2)

    像这道关于平行四边形和坐标系结合的题目,综合性较强,但是其实细细想来并不难,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先画出一个直角坐标系,然后依次将题目中给出的A,B,C三个点根据坐标在坐标系中标出来,然后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找出最后一个点,就可以很好的解出题目来。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题目一般都是一题多解的,这就涉及到解题策略上来了,千万不能找到了一个点以后就万事大吉了,因为很可能有多个解,学生需要多加思索,找出所有可能的解来,才可以将这道题完的做出来。

    三、关注细节,能力提升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细节和提升。通过前两个阶段的系统复习,学生已经对于初中三年所学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和掌握,可以说是基本掌握了简单题的解题方法并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学生还存在这一个很严重而问题,就是很多学生会发现自己在考试中并不是因为不会做而丢的.分,而单纯是因为粗心做错了题,这是十分致命的,丢了不该丢的分,就会和别人拉开一大段差距,因此教师在复习阶段一定要和学生多家强调细心的重要性。

    另外,对于曲线方程的求解教学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和学生讲透,让学生充分理解这种题目的解题过程,并且可以自己写出来,这样才能算是达到了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相关的数学能力。这类难题一般都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这种能力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养成的,需要日积月累和教师的熏陶,教师需要将各种抽象思维能力等等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复习中来,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才可以更加沉着的应对这类题目。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的总复习阶段是学生对于初中三年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千万不可以忽略这一阶段的教学方式,仅仅利用题海战术来让学生提高成绩、这样的做法也许一时可以起到作用,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并且十分浪费时间,只有找到了正确的数学复习教学方法,教师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正确率,保证学生在考试中考出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红艳,《有步骤地安排实施初中数学总复习提升教学效率研究》4期

    2.刘春福,《探讨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应用坐标转换》22期

    3.陈群,《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范围的求法》207期

    4.王春山,《用圆研究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年5期

    5.金宏斌徐毓董峰,《雷达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坐标变换问题研究》3期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10

    这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数学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就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是在学生已学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以及相似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反映的不是数值与数值的对应关系,而是角度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1、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经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2、学生已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各边和各角的关系,能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推理证明能力,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学生要得出锐角与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同于以前学习的数值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对学生而言建立这种对应关系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锐角正弦的意义,了解锐角与锐角正弦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2、会根据锐角正弦的意义解决直角三角形中已知边长求锐角正弦,以及已知正弦值和一边长求其它边长的问题;

    3、经历锐角正弦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发出对正弦函数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重点:锐角正弦的定义及应用;

    2、难点:理解锐角正弦是锐角与边的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3、难点突破方法:由特殊角入手开展讨论,自然过度到一般角;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正弦的概念,并结合多个实例从不同角度深化理解。

    五、教法及学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引导和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发新的认知冲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三)巩固训练,落实双基

    (四)强化提高,培养能力(五)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六)反馈练习,自主评价。

    下面就几个主要环节进行解说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

    (二)先让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知识,再从铺设水管引入30°的直角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联。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先让学生猜想,再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角度的锐角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和这个角的关系。得出结论:

    当∠A的度数一定时,∠A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个比值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角度一定时,有唯一和它对应的比值。所以∠A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值是关于∠A度数的函数。

    再引出课题和正弦概念,给出正弦的含义和表示方法。认识几个特殊角的正弦值。

    (三)巩固训练

    讲解一道求正弦值的例题。

    (四)强化提高,培养能力

    出示三道提高题,第一道是关于直接利用正弦值求斜边的题,然后进行变式,第二题是关于不是直角三角形中求正弦的题,第三题是关于用不同的方法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

    (五)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篇11

    (一)淡化形式——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新课改实施以后,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表演痕迹明显,往往有走过场的现象,甚至教师对好课有这样的误解:创设情境导入、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初中数学有很多知识,如代数式、公式、证明、法则是需要言简意赅、直奔主题的。例如讲去括号,就可以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化简代数式想x-3(2x+6),就没有必要创设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材中许多章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但是一味的让每一节课都追求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只会让学生变的华而不实。如何有效进行小组讨论有以下几点教学策略供参考:

    1、小组分组的有效性

    部分教师为了方便,一般是让学生前后左右为一小组,但是由于没有充分分组导致有学生偷懒、遗忘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现阶段一般采用异质分组,目前比较流行“异质分组”,也就是按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认为在小组中保持差异可以有效的促进优势互补。

    2、教学中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个人责任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他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合作学习有哪些要完成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明确,那么合作往往就流于形式。

    3、教学过程中找准合作的机会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响课堂合作的气氛和效果。那合作学习什么时候适用呢?在个人操作难以完成时;在学生产生疑惑时;在解法不一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解答“开放性”或“探索性”等问题时。

    形式化的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是不明显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应设计最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关注实质,淡化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明确目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指导方向

    实施这一策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表述课堂教学目标;

    (2)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3)有效实施教学调控策略。我们可以看出有效实施教学调控策略由其重要,教师发挥积极调控的有效性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我调控,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目标。

    二是细节调控。

    三是教师要灵活调控。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教师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才能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先做后讲——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先做后讲”是让学生先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会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这里“讲”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讲,给出问题,总结步骤,感悟思想方法等;

    二是学生讲,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例如:引导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先提出问题:画任意一个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用量角器量一量每个内角,你发现了什么?再计算外角和,你有什么发现?再推广问题: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与边数之间有规律吗?(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后填表)

    先动手操作、实践,后讲感悟、体会,既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抓住学生的重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整合教材——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

    难度适中的'课堂教学内容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另一个维度。课堂教学内容太多或太少、太难或太易都不利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有较强课堂管理能力外还得有较强的教材开发和整合能力。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里,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曲线和教材知识结构的安排,充分捕捉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因书、因课、因时、因生、因情对教材进行开发和整合、补充、删减或更换。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五)变式练习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初中数学主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设计梯度清晰的适度的“变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时,可以安排如下变式:

    变式1:判断下列是不是同类项:

    6xy与xz 5.5与4

    变式2:已知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求各字母的值。

    变式3:同类项与绝对值联系在一起,求字母的值。

    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有模仿、记忆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但低层次的学习并不能达到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所以,适当的进行变式演练是提升数学思维的必要手段。

    (六)互动活动——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自我概念)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

    [实用]高考英语听力提升方法技巧(篇一)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去记录重要的事情。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实用]高考英语听力提升方法技巧(篇一)”,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1、听力速度训练

    听力速度直接关系到听力测试的成败,而且是影响考生测试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测试中因为一道题没跟上而顿时慌乱,接连丢失几题的情况并不罕见。

    科学训练听力速度就要循序渐进,即由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这种方法可使初学者逐渐适应有声信息的接受方式,树立起听的信心。

    一般听力测试的语速是英语本族人讲英语的正常速度。为使大脑尽早适应这种语速,宜从一开始就以这种速度进行训练。初级阶段会出现听完之后大脑中对所听内容没有什么印象的现象,但不必担忧,因为在这种语速的'不断“轰击”下,耳朵会逐渐敏锐,从开始只能抓住只言片语到能接受一个完整句子,直至大脑完全适应了这种语速,接下来便是行使其记忆与判断的功能了。

    在听力速度训练中要抓住速度这个主要矛盾,采用语法及词汇比较浅显而语速正常的有声材料。

    2、提高词汇量

    英语的词汇量太少,一般一句话里面只要有一个或多个关键字听不懂,那么这句话就全听不懂了,就算部分明白了,意思也会理解相差太远,所以要加大词汇量,也许我们会看到英语的词汇量浩瀚无穷,生怕学不会不上,但不用紧张,我们只要多了解日常生活用于的词汇量就可以了,常用的词汇量不会很多的,先加强学习常用词汇,慢慢地扩大词汇范围,英语就慢慢地上去了。

    3、听力理解训练

    要提高听力,首先应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入手,如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也可以选听结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材料。对所选的听力材料要区分为精听和泛听两种。无论是精听还是泛听,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然后翻开书看看,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理解能力。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3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