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3-07-08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去记录重要的事情。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的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设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设计建议: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他们能够在课程中取得成功。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能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水平、学习需求等因素。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目标等因素。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量和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口头评价等。在评价时,应该考虑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因素。

    5.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工具、教学资源库等。教学工具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资源库应该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6. 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包括教师组织、学生组织、教学环境等。教师组织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组织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学环境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正能量句子 www.277433.COM)

    jK251.COm精选阅读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合集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去记录重要的事情。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那么,一份好的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合集”,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1】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教学法

    六、教学特色

    本教学使用讲授法,把前面学过的速度与本节的加速度对比的去学习,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区别,从而加深对这两节内容的理解,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以下是三种车加速起步一段时间后的速度,请填下面的表格并比较哪种车速度变化的最快: 大客车:起步15s后速度为60Km/h;

    小轿车:起步15s后速度为100Km/h;

    摩托车:起步12s后速度为60Km/h;

    通过比较三种车的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速度。

    (二)、新课的讲解

    1、加速度

    1.定义: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对比:速度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 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其数值越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越快。 对比:速度时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a=△v/△t =(v-v0)/△t。 对比:v=?x ?t

    4.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写作:m/s2或m·s-2 (推导加速度的单位)

    例题1.关于加速度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

    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

    对比:速度方向为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1)若vt>v0,速度增大,a为正值,表示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同;

    (2)若vt

    例题2.足球以12m/s的速度与墙壁相碰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墙的接触时间为0.1s,求足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即指向墙为正方向

    则:v0=12m/s,v=-8m/s t=0.1s

    2所以足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00m/s,方向指向足球被反弹的方向.

    例题3:速度为18m/s的火车,制动后15s停止运动。求火车的加速度

    解:已知v0=18m/s,vt=0,t=15s

    根据加速度公式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比值(vt-v0)/t是恒定的,即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不改变.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什么是变化率?

    一个量的变化跟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该量变化的数值,叫做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和时间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1)速度大的加速度不一定大(例如飞机以600m/s的速度匀速飞行),加速度大的速度不一定大(火箭刚刚升空时,速度不是很快,但加速度极其大.).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由a=△v/△t得知)。

    (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竖直上抛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加速度为g)。

    区别: 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改变的快慢; 速度描述的是位置改变的快慢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章节主要讲解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及从v-t图像中看加速度。前面几节已经学习了如何选参考系、建立坐标系,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节讲的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为接下来匀速直线运动及牛顿定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样的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本章节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它把运动学和动力学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也是学生知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要素: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从v-t图像看加速度;

    技能要素:初步理解加速度定义式中各量间的关系,能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学问题;科学过程方法要素: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理解,易于掌握;讨论归纳法,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分析归纳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流程图: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方面】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选参考系、建立坐标系、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具备了探究加速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为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思维基础方面】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科学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较强的计算能力,但接受能力尚欠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情感态度方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带来困难。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2、能说出加速度的定义、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3、给出运动情景,能计算出加速度,并理解其含义。

    4、在加速和减速情景下,能判定加速度的方向。

    5、区别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

    6、给出v-t图像,能判定加速度的大小。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加速度物理意义、定义、矢量性及与速度变化量的区别的学习,体验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索用比值定义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

    2、通过加速度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加速度的定义,并能在给定运动情景下,能计算出加速度,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加速度物理意义及加速度的方向,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五、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探究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类比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应用于在教学过程中呈现视频、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法】类比法: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理解,易于掌握;讨论、归纳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引起兴趣,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3】

    一、循序渐进,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

    高考对潜力的考核要求首项便是理解潜力。确实,只有对所学双基知识都能深刻理解,才谈得上运用它们进行推理、分析,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怎样才算对所学知识做到理解了?举例说吧,对交流电的有效值,如果以为最大值的√2/2倍就是有效值,那么,对这一物理概念就没有理解。因为这只是对特定交流电的一个数量关系,不适用于所有交变电流的状况。务必从有效值定义本身去理解,并能运用它计算出不同状况中交流电的有效值,才到达理解的效果。又如,静电场中的导体在静电平衡到达时,其内部场强为零。如果对此结论误以为导体内部没有电场,则对这个物理规律也就没有深刻理解。务必透过仔细体味,明确在导体的内部既有施感电荷产生的电场E1,又有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E2,它们的矢量和为零;同理,施感电荷的电场和感应电荷的电场迭加的结果,则使导体各处电势都相等。能这样来理解这个物理规律,应用它去解决问题才算是到位了。

    怎样才能做到深刻理解双基知识?我认为务必安排学生坚持“循序渐进”这个原则。任何贪多、求快的复习安排,或以解题来带知识的速成复习方法,都只能食而不化。快则快了,然而对所复习的知识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到达正确理解的目的。“循序渐进”是按课文的章节顺序,稳扎稳打。具体说,可按以下几项来操作:①对每节课文坚持认真阅读,及时消化,理出要点;②独立完成相应的巩固作业,检查自己对所涉及的概念及规律的理解程度;③每章结束,可借助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④每逢大型考试,再将知识回头联系。以上各项如能持之以恒,则对双基知识的掌握定会有相当的收益。

    二、正确处理知识的全面和重点的关系

    我认为,总复习务必按照教学大纲扫描全部的知识。在这上面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搞什么猜题押宝,随意舍弃或疏忽自认为不重要的、不会考的部分。例如今年高考实验考的是二极管,二极管应作为教学中的边缘知识,如果未重视这些边缘知识,就会丢不长施。尤其在时间有限的复习课上,老师一般很难详细述及所有资料,因此,对于面上必须篇幅属于识记性质的知识,需要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加以弥补,以免构成知识的缺漏。这就是正确处理知识面的意思。但在物理学科全部知识中,毕竟也有主次之分,所以还得在复习中注意突出重点。例如就力学部分而言,力和运动学知识可视为力学的准备知识,而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的关系则是整个力学框架的重要支柱。对这些重点资料,复习务必追求突破性进展。所以,讲课时要个性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的总结及分析解剖;消化时务求深刻理解它们的内涵。同时找些例题帮忙学生熟悉它们的应用;练习则需要有必须的反复以求熟练掌握。只有正确处理好面和点的关系,才可能到达既拣芝麻又抱西瓜的最终目的。

    三、规范地做好各项练习

    练习在总复习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要想透过练习到达巩固知识、提高潜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就应遵循的一个原则。具体说务求做到两条:①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不少同学常从生活经验角度去解物理题,比如用动能定理时习惯从功、能的数值上加加减减来得到结果,而不问列式的物理好处。这种不规范的混乱的思维方式,只能使认知水平停滞在生活经验的层次上,正是复习中一大障碍。物理学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像动能定理的应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过程及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受力状况,然后区别各力做功的正、负,再搞清过程的初态和终态,最后按外力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增量列出方程,这之后的代数运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时练习中始终能坚持这样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久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潜力必须会上升到新的层次。②要将题做完整。我接触过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数式但懒于代入数字运算等,都不肯将题解到底。他们之中不乏最后失败的实例,均因为他们没有从日常的练习中得到收益。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再说,一个完整的解题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要有简明

    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单位的处理;有数字的运算……所有这些,无不涉及双基知识及个人的素养和潜力,都是要透过训练来加以提高改善的。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解题,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得到不断启发和训练,题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实,最后必定导致复习工作的低效率。

    四、透过专题复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潜力

    高三复习的后阶段,在基础知识的认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思考搞一些专题性质的复习。采用归类、比较的方法,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的潜力。拿物理图象举例说吧,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原先散见于力学、热学、电学等章节,初学时一般只能就事论事,学的是一个个图线的某个方面的好处。复习时若还是机械重复一次,认识必然还是支离破碎,不能提高认知潜力的水平。如果搞一个“物理图线”的专题,综合一下已有的对图线的各项认识,就能从图线的涵义、截距、斜率、走向、覆盖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线的物理涵义。这样,对图线的认识、解释、翻译的潜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了。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4】

    本节《电阻》是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六章第三节《电阻》第一节,电阻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以及电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电阻是导体的重要电学性质,理解这一概念的初步含义及其决定因素,与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一样,是后续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结论。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本节课的重点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而难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节的教材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个量随几个量变化的关系;学习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1、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着的应用,开阔视野

    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师生共同分析计论,总结出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类比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读书自学法等。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学法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充分理解电阻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认识影响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

    学生已对电路和电流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把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暗或比较电流表读数的大小从而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互相交流 知道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性质,形成电阻的概念,进一步了解电阻单位。 学生已认识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再启发学生从生活中的经验及类比方法进行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实验 ,从中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提出如何用一根电阻丝如何研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加深对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理解掌握。从探究得出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导体和绝缘体,创设问题情景“为什么不用铁做导体”,自然引出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围绕“为什么不用铁做导体”这个问题,展开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设疑问一:在电路电压相等的条件下,铜导线和铁导线的电流是否一样,引导学生观察通过灯的电流越大,则灯越亮。

    设疑问二:想一想:为什么电压相同时,选用不同的导体,电路中的电流不同呢?

    学生纷纷讨论,但所提猜想缺乏针对性,于是教师设置情景,进行诱导。

    情景模拟:某车队要从A地到B地,受到沙石的阻碍作用,车流会慢下来。

    教师讲述:将电流类比车流,引导学生猜想,造成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接着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分析、比较和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灯泡亮度不同是由于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不同,而造成电流大小不同的原因是组成电路的导体不同,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从而总结出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致使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教师及时在黑板上板书,同时介绍电阻的符号、单位、单位的符号及换算,水到渠成,轻易化解难点。

    多媒体展示介绍科学家欧姆 ,展示各类电阻器的图片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展示常见电阻值,并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举几个例子,把电流类比车流,引导学生猜想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也就是电阻一般不同,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呢?

    附:例子(1)某车队要从A地到B地,一条是泥泞的小路,一条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问一下,哪一条路车队走的时候受到的阻碍小?(平坦的水泥路)看来车流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组成材料有关。

    (2)同样是这车队从A地到B地,当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时,一条是直线到达,还有一条是要转一大圈子才能到达,同样到达目的地,从哪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也就是说受到的阻碍比较小?(直线到达的比较轻松)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车队所受到的阻碍跟车流所通过的距离的长短有关。

    (3)同样是这车队从A地到B地,当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时 ,一路很宽,一条路很窄,同样到达目的地,从哪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也就是说受到的阻碍比较小?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车队所受到的阻碍跟车流所通过的路的横截面积有关。

    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要求学生讲解下列问题,逐步概括出结论。

    ①换接不同电阻时,由电流表示数不同,可得出什么结论?

    ②你怎样分析得出的?

    ③我们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持哪些量不变?想一想结论该怎样叙述?

    (通过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问题的层层深入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第二、三、四步的分析和第一步一样。在这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控制变量法

    学生小结本节内容,教师补充. 强调控制变量实验方法。

    巩固练习的方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巩固知识

    7、播放半导体与超导体的视频,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5】

    听了许老师的这节课,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作为高一年轻老师不仅学会了如何教,还学会了如何备课。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对这节课的一些体会:

    1、巧妙地处理新概念。物理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理想化的,无法表达或证明给学生知道,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告诉学生公式,经常说的话是:“由此可以得到”或“通过大量的实验可以证明”等,而许老师处理新概念的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推导理解了物理表达式,印象也很深刻。

    2、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许老师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人听得很舒服。而我们往往很少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直接问学生“是不是这样”或“是吧”。

    3、知识严谨,语言表达很严密。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加速度的产生,真正实现了新课改对学科的要求——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4、备课完整。许老师根据多年经验,知道高考中学生容易犯认为圆周运动的产生是因为向心力的存在的错误,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帮助学生澄清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在刚接受新知识时就建立正确的概念。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会出现很多的表达式,许老师让学生自己推导表达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基础。

    许老师这节课完全达到了教学目标,甚至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这是一节原生态的物理课,一方面是因为这节课是第一次上,另一方面是这节课没有经过物理备课组的集体讨论。我听完课的第一个感受是:艺高人胆大。许老师打破教材限制,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并且取得显著效果。这也告诉年轻老师,要大胆创新,突破教材,实现有效的教学,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长期磨练的。第二个感受是:课堂教学有层次,知识不断推进。许老师首先复习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知识,再利用前面加速度这一知识作铺垫,引入了圆周加速度,课题的引入自然,接下来许老师利用PPT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我认为课堂教学教的就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获得一种好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许老师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就能得到不断的培养,学习能力自然会提高。

    第三、难点突破有效。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真实感受圆周运动,让学生体验到形成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来源,许老师在这个内容上处理得相当有技巧。

    第四、课堂很流畅。许老师的教学过程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设计体现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新课改理念核心,学生在课堂中从感知和理性上都充分体验到了知识。

    第四、为所当为。这节课的知识非常难,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而许老师勇敢地站出来,在关键时候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如何学习。新课改不仅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活跃的课堂,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某种情况下加强主导地位。

    最后,这节课紧紧扣住了如何学习物理这一条主线来实施教学,值得年轻老师学习,大家要通过这节课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时,受学校委托,让我在这里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组成部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由教育、教学、教研三个层面组成。对年轻老师来讲,重点是教育和教学。

    第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我认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有三轮,一轮三年。第一轮是“雏形”,第二轮是“成形”,第三轮是“成熟”。第一轮是形成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等的阶段。通过学习优秀教师、教学实践等途径实现第一轮“入格”的成长目标,从而在第二阶段形成有效的教学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青年教师在第一轮教学阶段的特征。教学的前三年,是从“懵”— “蒙”—“了”变化的三年。第一年为备课、上课、命题、板书而“懵”,这是年轻老师都必须经历的磨练,只有坦然面对,才会得到提高、成长。

    1、教学实施的必备环节—“研、践、演、悟、摩”

    ①“研”。首先是研究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二是研究高考考纲;第三是研读所教科目的高中教材;第四是要研究所教班级的学生;第五是研究优秀案例,我反对青年教师直接搬用别人的教案进行教学,但优秀教案能为你的备课提供思路;第五是研究方法;最后,必须要研究实验,能做的实验一定做,不能做的实验要创造条件做,因为理科的很多知识来自于实验,所以实验对理科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

    ②“践”。即实践,也就是备课。在备课时要做到五备:备教案、备学案、备课件、备实验、备试讲。我提倡青年老师要手写教案,在手写教案时最好不要看课本、教材;接下来就是准备学生的学案;第三是制作课件,许老师今天的课件并不美丽,但很实用,很多老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制作课件上,却忽略了其它的工作,我认为是本末倒置,课件的目的是有效节约教学时间,辅助教学。最后是试讲,教案写好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反复揣摩、修改。

    ③“演”。即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必要的演练,切勿满堂灌。

    ④“悟”。即反思,青年教师要养成每节课后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坚持写教学后记的习惯,若能坚持两三年,你就会获得更快的成长。

    教学管理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包含课堂、作业、自测、调查、分析等管理,同时还要进行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中包含制定职业规划、做好自我定位、自我调节、自我约束。

    以上几点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的一些体会,如有不足请大家指出。谢谢各位!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6】

    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科学哲学发展而来的概念转变理论,对于当前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概念学习是一个发展过程,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影响。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物理概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该依靠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前科学概念,通过概念的转变,形成科学概念,但目前运用概念转变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教学设计还很少见到。

    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主要采取“问题情境引入、探测已有概念、产生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和建构科学概念、形成新的认知平衡”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整节教学内容是“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注:人教版教材本节的内容安排是“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对于“速度”这一内容,具体的设计思路是:通过问题情境引入“速度”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完成的关于“速度”的概念图和二段式测验情况来探测学生已有概念;呈现问题情境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对已有的概念产生不满,教师在此基础上解构迷思概念,所谓“迷思概念”就是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通过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进而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辨析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最后通过课堂形成性练习促进学生形成新的认知平衡,完成概念转变。

    对于“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节课而言,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与其他教学策略相比具有很强的优越性。整节课是在充分探测学生已有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运用解决认知冲突的策略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完成由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高中物理关于速度的科学定义并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概念转变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被学生欣然接受,因而整节课的重点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7】

    知识与技能:

    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具有向心加速度。

    知道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及向心加速度的 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与讨论,体会推导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重点 向心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难点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及其应用 教具 多媒体、学案 教学要点:向心加速度大小、方向及其应用

    教学流程: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互 动 设 计 意 图 课前

    代表发言进行汇报,大家认真聆听,评价及进行补充 为新课打基础 定向

    探究 曲线运动是变速的,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即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度曲线运动,那么另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即圆周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1.定义:任何做 运动物体都有指向 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1.实例分析:

    (1)地球绕太阳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受到太阳的 ,方向由地球球心指向太阳中心。

    (2)光滑桌面上一个小球由于细线的牵引,绕桌面上的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受到的力有 、桌面的 、细线的 ,其中 和 在竖直方向上平衡, 总指向圆心。

    学生认真聆听、思考,准备进入新课的学习。

    阅读教材,完成学案。

    联系线速度与角速度,推导出表达式。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及受力分析,明确加速度的方向。

    阅读教材思考与讨论的实例,完成学案。 交代本节主要研究方向,提醒学生进入状态。

    阅读教材,提取精华。

    通过实例分析,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变枯燥为生动。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8】

    向心力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到的合外力,它是本章圆周运动的重点。由于这一节内容比较多,可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述有关向心力的概念,第二课时是生活中向心力的应用实例,而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有关向心力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如何建立向心力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教材采取以实验为基础加上必要的简单的理论分析的方法,在这里,编者增加了一个演示实验,就是借助向心力演示器进行实验,把学生的实验结论逐一验证,从而验证了向心力公式,更有力说明了实验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课本35页中的“讨论与交流”这一点学生往往觉得抽象,只是理论来分析,这里编者把它改成实验探究,这样学生通过实验亲身感受,定性分析,这比理论分析更具有说服力。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对匀速圆周运动有了一定的理解。知道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等,并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半径之间的关系。学生知道在转动装置中,共轴的轮子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皮带转动(不打滑)中,凡和皮带接触的点,线速度的大小相等。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因为它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在变,但只是表面的知道,更深一步来分析,为什么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是什么力来改变物体的这种运动状态,这个力有何特点?学生带着这些疑问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新课程强调“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此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就是采用学生实验探究和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探究教学法。

    本节首先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中的两个实例,提出问题,加上老师的即时演示实验,其现象更加深学生心中的疑惑,激发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更易引起学习的兴趣。然后学生亲身进行实验探究来感受向心力。当学生对向心力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进一步提出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前述实验做出猜想,然后再让学生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设计指导学生完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向心力的感性认识。教师还借助了向心力演示器进行实验,把学生的实验结论逐一验证,从而验证了向心力公式。接着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给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让学生明白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最后把课本35页的“讨论与交流”改成实验探究,这样学生通过实验亲身感受,定性分析,这比理论分析更具有说服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如何建立向心力的概念,而突破这一点的办法是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获得感性认识。由于本节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比较多,教学中老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必要时做出指导。实验中提倡学生敢于动手,严谨、细致、耐心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小组之间讨论与交流,归纳结论。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问题和小组交流贯穿课堂的始终,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含义。

    3.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1.通过实验,体验和感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向心力。

    2.先猜想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再进行实验探究。

    3.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1.通过亲身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参与观察,敢于实验,体会实验在探索物理规律中的作用和方法。

    3.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修养。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学生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学生思考、猜想、讨论,教师提问、讲解相结合。

    质量不同的小物体(钢球、木球)、小绳、圆珠笔杆、向心力演示器、圆环轨道、CAI课件、多媒体投影设备。

    1.同学们跑步转弯时,身体会自然的怎么样?(例如4100米接力赛)

    2.在湿滑的水泥路上转弯时,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驾车,必须怎么办?

    3.教师演示:把小球在不同的高度沿着斜面轨道滚下时,观察通过圆环运动的情况。(例如娱乐场所里玩“过山车”游戏)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了。

    1.由于学生对前面的两个问题有很丰富的日常经验,会大胆发言。

    2.观察实验现象,对现象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悬念。

    从日常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情景,以培养学生把生活与物理联系一起的习惯,特别是演示实验的现象,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指导学生做课本实验,提出问题:1.你牵绳的手有什么感觉?2.如果增大或减小小球的线速度,手的感觉有何变化?3.如果松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4.小球匀速圆周运动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个?这个力起什么作用?

    学生亲身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归纳结论,回答老师的提问。

    这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实际教学效果表明学生乐于参与观察,敢于实验。

    1.承上启下,引出向心力的概念:维持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一个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这个力就叫向心力。

    2.配合演示动画片。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变化量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

    3.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体会速度变化量的处理特点,体验向心加速度的导出过程,领会推导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乐于学习的品质.特别是做一做的实施,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

    重点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产生原因,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教学

    难点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确定过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学法

    指导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

    教学

    准备 用细线拴住的小球

    教学

    设想 预习导学学生初步了解本节内容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典型例题分析巩固知识达标提升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是变化的.即使是我们上一堂课研究的匀速圆周运动,其方向仍在不断变化着.换句话说,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那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伺寒确定呢?

    教学过程

    师 生 互 动 补充内容或错题订正

    任务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教材p13-p15,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看两例:

    (1)图1中的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可能沿什么方向?

    (2)图2中的小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沿什么方向?

    2、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类似的做圆周运动的实例,并就刚才讨论的类似问题进行说明.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或合外力指向圆心,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也指向圆心.在理论上,分析速度方向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都指向

    4、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由a=△v/△可以导出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aN= , aN=

    任务二合作探究

    1、速度变化量

    请在图中标出速度变化量△v

    2、向心加速度方向理论分析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8页做一做栏目,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A、B两点画速度矢量vA和vB时,要注意什么?

    (2)将vA的起点移到B点时要注意什么?

    (3)如何画出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变化量△V?

    (4)△v/△t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5)△v与圆的半径平行吗?在什么条件下.△v与圆的半径平行?

    (6)△v的延长线并不通过圆心,为什么说这个加速度是指向圆心的?

    3、学生思考并完成课本第19页思考与讨论栏目中提出的问题:

    从公式an= v2/r看,向心加速度an与圆周运动的半径r成反比;从公式an=2r看,向心加速度an与半径r成正比。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请从以下两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

    (1)在y=kx这个关系中,说y与x成正比,前提是什么?

    (2)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其中哪些点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是用于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哪些点是用于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作出解释

    例:如图所示,一个大轮通过皮带拉着小轮转动,皮带和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大轮上的一点S离转动轴的距离是半径的1/3。当大轮边缘上的P点的向心加速度是0.12m/S2时,大轮上的S点和小轮边缘上的Q点的向心加速度各为多大?

    练习:如图,A、B、C三轮半径之比为3∶2∶1,A与B共轴,B与C用不打滑的皮带轮传动,则A、B、C三轮的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角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转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

    任务三达标提升

    1.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

    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

    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

    2.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半径比为3:4,在相同的时间里甲转过60圈时,乙转过45圈,则它们所受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A.3:4 B.4;3 C.4:9 D.9:16

    3.如图的皮带传动装置中 ( )

    A.A点与C点的角速度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

    B.A点半径比C点半径大,所以A点向心加速度大于C点向心加速度

    C.A点与B点的线速度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相同

    D.B点与C点的半径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

    4.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角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

    B.线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

    C.线速度与角速度乘积大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

    D.周期小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

    5、(双选) 如图所示为质点P、Q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线.表示质点P的图线是双曲线,表示质点Q的图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由图线可知( )

    A.质点P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B.质点P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C.质点Q的角速度不变??

    D.质点Q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6、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B.它描述的是期变化快慢

    C它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D.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7、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则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A. B.

    C. D.

    8、如图所示传送装置中,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则图中A,B,C各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角速度之比为 ;加速度之比为 。

    ##结束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10】

    本节是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初步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两大电学基础知识之后的又一大基础知识,是学习后面变阻器、欧姆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等内容的必要基础。在本节中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本节知识。所以,不管是从课标的要求来看,还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扩展来看,“电阻”都具很重要作用。

    九年级学生已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已有一定的提升。

    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实践能力。

    通过对本节知识内容在物理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当前学生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将这样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有关.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1)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

    (2)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难点:电阻的概念的建立。从前面学习电流、电压的类比法入手,结合多媒体直观演示,为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通过学生动手进进行实验探究,互动研讨,学生归纳, 让学生突破重点

    用小组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的启发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快乐的学习;另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问题:导线多用铜、铝,重要的电器设备的导线还要用银来做。铁是导体,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它做导线呢?

    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激起兴趣,引发思维,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后,通过学生观察到得实验现象,说明导体虽然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也有阻碍作用,物理学中常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

    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还能猜想出改变其他因素从而变灯泡的亮度么?,例如材料、长度、粗细、温度、体积、颜色等等,学生的有些猜想缺乏针对性,电流与水流对比,象河道的构成材料、河流的长度,河流的宽度都会影响水流的运动情况,进而引导学生,让学生对猜想进行筛选,逐渐趋于合理,明确探究方向。

    先进行讨论结束后再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将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电阻的大小可能与这几个因素有关,如果研究电阻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其它几个因素该怎么办呢?

    根据学过的的知识学生将回答出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这时我将告诉他们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经师生讨论后让学生采用合适的器材对所猜想的因素进行足一探究。

    结论: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流强度与材料有关。

    结论: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性质有关,此外,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因此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本环节中学生介绍半导体,超导体以及他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为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1.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一是电路两端的电压;二是连接在电路中的导体。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3.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

    4.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性质。

    1.目标达成:充分地利用物理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主地从物理现象去探索物理规律,从学习物理知识到应用于实践,从而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2.教材处理:在讲解的过程中, 灵活处理教材中的环节,对半导体、超导体的介绍,增添了现实科技的丰富,并设计动手探究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加深了对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11】

    1.1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在运用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是对初中学习过的速度知识的一个延伸,也是我们今后学习运动学的一个基础。所以,无论是从知识本身,还是从知识外延性来看,本节知识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2教学目标:

    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同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教材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①理解速度的定义,

    能正确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②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③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通过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基本现状的分析,我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

    新旧知识的结合以及例题和实例的引导,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3) 高中阶段的同学有一定得理性认识基础,对学习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对知

    识的渴望也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因此我确定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通过所学的速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强烈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的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进行学习,对知识也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得感性认识基础,但他们理性认识还有所欠缺,往往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要远远强于理性思维能力,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速度,平均速度以及瞬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

    ①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我将举出两个实例,让同学们思考,并引导他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我又提问:“那现在请问大家,运动员甲和汽车A谁跑的更快呢?”这时学生陷入疑惑之中,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与现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产生了矛盾,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此时我再点出主题:“这样为了比较运动的快慢,我们就引入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个新的内容—速度”从而顺理成章的导入了新课。

    我通过直接提出的方式,提出速度的物理意义,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到速度道理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量。

    在学生对速度有了新的印象后,我再对引入的时候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求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我们就比较出了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引出我要的讲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速度的定义。

    速度的定义既是重点于是难点,因为初中的时候,学生们就学习过速度,初中的定义是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为了让同学们能够理解速度的定义,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讲解,让同学们思考,讨论,然后让他们回答问题,这样他们就能够比较容易从常规思维能力向理性思维能力的转化,进而理解速度的定义是:“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速度是比较运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这里可以通过定义来导出它的计算公式再对公式进行分析,介绍速度的'性质,是一个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接着向同学们介绍速度的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和常用的单位。

    接下来就是引入平均速度,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在引入的时候可以利用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例子,分析他不可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就要给刚才算出的速度一个新的名称,这就引入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 2位移S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同时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平均速度是的注意事项,平均速度必须由定义来求解,必须指明是计算的那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接着,分析平均速度,因为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的快慢,但是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物体在每时每刻运动的快慢,那我们怎样来描述物体在每时每刻的快慢呢?这里又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就引导学生得出瞬时速度的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并讲授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直接讲解瞬时速度的大小就叫做瞬时速率,并让学生看书上的图2-10,并介绍瞬时速率的测量方法,通常可以由速度计来测量,还可以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介绍其他的一些瞬时速率的测量方法。

    完成这一项之后,本节新课内容就结束了,我又向学生举出一个紧扣本节新课内容的例题,让同学们计算平均速度,通过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最后让同学们思考问题,让他们在问题的思考中学会所学知识的简单运用。

    完成小结,让大家回去后复习这节课的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2,3题。其中2题考察学生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定义的理解。3题考察学生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和计算并考察速度的矢量性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精选


    或许你需要"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这样的内容,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经济飞速发展,文档的运用更频繁了,我们可以多多向网络范文寻求借鉴。经常仔细研读范文,我们的写作能力会有质的提高。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1

    一、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是以世界咖啡会议模式为载体承载起高中物理的教学。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就是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针对数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世界咖啡让参与者进行深度的汇谈,并产生更富于远见的洞察力。

    通过平抛运动的研究让学生感受到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二、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也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为选修3-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的学习奠定基础,它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平抛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再进行合成,从而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叠加原理,并且会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本节的内容较简单,得出结论也并不难,但是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运动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直观感受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

    三、学情分析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论知识学生已经学习。

    2.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也已经掌握。

    3.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世界咖啡会议模式,能积极参与组内和组间的讨论,学会分享和贡献。

    ②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的性质,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③能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平抛运动的相关实验并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造。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参与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过程。

    ②通过实验探究、理论探究,培养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③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化曲为直、化繁为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参与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过程,培养学生个体在群体中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②体验科学研究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经历科学研究过程,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运动规律。

    六、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并归纳出其运动规律。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利用多媒体(见光盘)、导学案(见附录Ⅰ)、平抛实验教具(见包括自制教具附录Ⅱ)

    八、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今天,我们大家齐聚在这里,如果针对某个主题进行思维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本节课我们就想以著名的世界咖啡会议模式为载体来探究一个物理问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世界咖啡?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就是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针对数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世界咖啡让参与者进行深度的汇谈,并产生更富于远见的洞察力。世界咖啡的五项原则是:①明确会谈内容②创造热情友好的氛围③鼓励每个人的投入、贡献④吸收多元文化,接受不同观点⑤收获、分享共同成果。我们今天就想以她为载体和大家一起一边听着悠扬的咖啡厅音乐,一边探究“平抛运动”。

    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流程:

    1.小组内实验、研讨5min。首先选出店长,确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针对主题进行实验、讨论,将结果整理在导学案上以供交流。(负责人:店长)

    2.组间自由交流5min(店长留守本咖啡屋,为其他组组员介绍本组实验和研究成果,本组组员去其他咖啡屋学习经验)

    3.完善研究成果2min(所有人回到本组,结合学习到的经验完善本组研究成果)

    4.展示交流(每组1min)活动一:组内研讨下面我给各组确定一下主题,然后大家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一项——组内实验、研讨。首先选出店长,确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针对主题进行实验、讨论,将结果整理在导学案上以供交流。(负责人:店长)

    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实验、研讨。首先选出店长,确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针对主题进行实验、讨论,将结果整理在导学案上以供交流。(负责人:店长)通过开放的氛围,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自主研讨的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和思维的空间,便于课堂的教学生成。活动二:组间自由交流接下来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二项——组间自由交流。(店长留守本咖啡屋,为其他组组员介绍本组实验和研究成果,本组组员去其他咖啡屋学习经验)

    教师巡视指导。组间自由交流(店长留守本咖啡屋,为其他组组员介绍本组实验和成果,本组组员去其他咖啡屋学习经验)进一步扩大交流的范围,给学生提供更大的交流平台,激发思维的火花。活动三:组内整理完善接下来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三项——完本组善研究成果(所有人回到本组,结合学习到的经验完善本组研究成果)

    教师巡视指导。组员回到本组,结合学习到的经验完善本组研究成果。大范围的交流之后,给小组一个静下心来整理完善的机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活动四:展示交流接下来开始进行活动的第四项——展示交流。

    教师指导、归纳、评价。各组派代表交流。集体智慧的碰撞。总结归纳(结合活动四进行)总结归纳平抛运动。(多媒体演示)

    一、什么是抛体运动?平抛运动?

    以一定的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的作用,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抛体运动;在抛体运动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沿方向,我们把这样的抛体运动称为平抛运动。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探究一:平抛竖落仪Ⅰ(多媒体演示)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并说明原因。

    2.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4.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5.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探究二:平抛竖落仪Ⅱ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并说明原因。

    2.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4.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探究三:射击(多媒体演示)

    1.树枝上的一只猴子看到一个猎人正用枪对准它,为了逃脱即将来临的厄运,它想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掉离树枝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问猴子能逃脱厄运吗?

    2.如果固定猴子不动,发射子弹,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3.如果使猴子在发射子弹的同时自由下落,你观察到什么现象?4.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5.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播放20xx中俄海上联合军演视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探究四:双轨平抛仪(多媒体演示)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并说明原因。

    2.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4.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探究五:描轨迹

    1.本实验的结论?

    2.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三、理论探究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初速度为v0,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初速度为0,只受重力,自由落体运动。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的规律:

    ①速度:vx= v0,vy=gt,,

    ②位移:x=v0t,,,

    ③平抛物体飞行时间,由飞行高度h决定,与水平初速度v0大小无关。

    ④轨迹方程:x=v0t,,,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各组派代表交流。给学生的课堂研讨和课后的继续研讨一个指引方向。思考拓展

    作业布置1.增大抛出速度,会出现什么情况?(人造卫星的奥秘蕴藏其中)

    2.请你来当飞行员。(推荐学生进入教师的博客游戏)

    3.什么是斜抛运动?(预习)

    4.斜抛运动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运动,水平方向做运动,竖直方向做运动。(预习)

    5.完成导学案。若有问题相互交流。带着问题反思研讨的结论。

    九、板书设计

    1. PPT内容:见光盘

    2. 黑板内容(黑板中间):

    World Cafe

    —— 平抛运动

    一、什么是抛体运动?平抛运动?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三、理论探究平抛运动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2

    尊敬的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必修2第七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说课,教材分析,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某个力对物体做工就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的变化。在本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中,学生也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那么物体的动能跟那些因素有关,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都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深化了对功的理解,对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拓展了求功的思路,也为下一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为用功能关系处理问题打开了思维通道,因此本届内容在本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关建的一节,是重点的一节。

    二、学生学情

    深入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1)学生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学生已经认识到做功必然引起对应能量发生变化。

    (3)学生已经知道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以把力学量与运动联系到一起。

    (4)通过三年多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单位以及符号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物理意义

    3、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体会演绎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能定理演绎推理过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动能定理应用的学习,领会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加深对功、能关系的认识。

    关键点:动能定理的推导

    四、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

    1、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的方式(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2、活动探究法(理论推理)

    3、集体讨论法(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学法:观察思考、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出课题

    2、实验演示,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

    3、理论推导,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4、拓展延伸,引出动能定理

    5、典例引领,内化反思

    6、反思总结,加深记忆

    (一)本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告诉我们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上一节我们探

    2那么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具体的表达式如何究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得出了呢?

    出示课题:动能和动能定理

    (二)实验演示,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

    演示观察实验思考:

    (1)从高度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滚到底端谁的速度大?谁做的功多?谁得动能大?

    (2)从高度不同质量相同的小球到低端谁的速度大?谁做的功多?哪个的动能大呢?

    (3)总结一些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以达到引发学生兴趣为目的)

    结论:质量大,速度决定动能大小。

    3、理论推导,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情境展示: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移动L,速度由V1增大到V2。

    提出问题:学生推导

    1、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3、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4、综合上述三式,你能推导得出什么样的式子?

    5、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 它包含了影响动能的两个因素:m和v

    (2) 这个过程末状态与初状态的差,正好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

    (3) 它涵盖了我们前面探究得到的结论W∝V

    2.于是我们说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动能为Ek

    (1)概念:

    (2)动能的标矢性:

    (3)动能的单位:

    (4)动能式状态量还是过程量

    4、拓展延伸,引出动能定理,组织学生一起进一步分析例1的推导结果:提出问题:

    (1)等式左边W的意义

    (2)等式右边意义是什么?

    (3)此式的又表达了什么意思?

    (4)结论.上面关系表明:

    概念:合外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的动能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1)W为合力所做的功,公式右边代表着变化量

    (2)当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或者是做曲线运动时,动能定理也同样适用。

    5、典例引领,内化反思

    例2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m=5000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30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6、反思总结,加深记忆

    1、为什么动能定理能解决变力问题?

    2、建立动能和动能定理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3、建立动能定理经历了那些过程?

    4、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课堂小结)?

    目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认知过程、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3

    知识目标

    1、知道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静;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掌握判定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产生的条件以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与滑动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或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称为滑动;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5、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静存在值——静.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和静两部分.重点是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

    教法建议

    一、讲解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介绍滑动和静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的存在.由于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

    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的例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

    (1)、一定都是阻力;

    (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

    主要强调:是接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

    二、有关讲解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

    1、滑动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

    2、滑动的大小可以用公式:,动摩擦因数跟两物体表面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

    3、动摩擦因数()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4、静的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并等于外力的大小.但静不能无限度的增大,而有一个值,当外力超过这个值时,物体就要开始滑动,这个限度的静叫做静().实验证明,静由公式所决定,叫做静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的正压力.的大小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滑动的大小小于静,但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对本节课进行了详细教学前设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及难点、实验仪器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八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

    教材分析

    探究性实验是高中物理新课程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课正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安排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之前,对于学生来说,比验证性的实验难度要大,所以对本节教材主要做以下两点分析:

    1、从教材前后联系来看,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一节学习了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认知过程的必然,这一节又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基础,所以本节课实验能否成功对于下一节的学习非常关键。

    2、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节课涉及到控制变量法、图象法,是高中物理实验常用的方法,所以更要好好把握。

    学情分析

    1、具备的学科知识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及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但学生对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理解只是简单的定性关系。

    2、学生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探究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本实验中,老师只要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学生都能完成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但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方面能力有限,应加强引导。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影响加速度大小的因素;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要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探究过程与方法

    通过控制变量法,使学生充分体会探究问题,与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借助多媒体辅助,利用图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讨论分析与交流,最后总结出实验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

    教法设计

    将学生分成两人为一实验小组。两个实验小组为一讨论小组,在实验中设置若干小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的探究过程,其中穿插适当的探究性讨论和探究性提问,边讨论边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交流讨论,最后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共识。

    学法指导

    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

    教学器材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气源、两个光电门和与之配套的数字计时器,滑块、滑片、细线、小桶、天平、砝码、细沙、弹簧秤、小车、木块、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打点器、纸带、秒表、毫米刻度尺、垫木、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包括六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预设的两个问题:

    1、质量接近的普通轿车从0加速到100Km/h时至少10s而F1赛车需要时间不超过2。5s?为什么赛车的加速度比较大?

    2、并驾齐驱的大货车和小汽车在同样大的制动力作用下,哪种车更容易刹车?

    借助多媒体显示,利用了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克服了文字说明的抽象乏味的缺陷,展示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中相关现象,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提供一些图片,对学生进行启发。)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我通过引导学生对实例分析与交流讨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速度大小既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为下一步定量研究做好铺垫。

    第三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提出: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什么实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并用多媒体显示控制变量法的含义。我追问:具体如何控制?引导学生得出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具体思路,即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的力不变,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接着通过设置新的问题:1、怎样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2、如何为运动的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又如何测出这个外力呢?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定向的探究,并逐步走向自由探究,这个环节中主要包括引导学生选择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就设计过程而言,学生主要是在进行智慧技能的学习。教师不妨以一个参与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个别重要条件予以提醒,如需要平衡摩擦力,小车质量需远大于钩码的质量等,但不过多干涉学生的活动。

    最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

    第五个环节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这一步骤主要要求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并且能做到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认识到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我进行适当引导以突破做好实验这个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加强学生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设计好的表格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第五个环节是师生共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我将有代表性的三组实验数据输入到excel表格中,然后组织学生对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动手画a—F与a—1/m图象,讨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之后我再借助CAI软件画出这两个图象,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对“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达成共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评估与反思

    结合教学前设计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估、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方法、需要改进的方面与希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最后谈一谈我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个是本节课能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层次地组织教学,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另一个是在探究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认知程度。

    最主要的是,本堂课合理地运用了多媒体电脑的辅助功能设置了由浅入深、前后连贯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定向探究把学生逐步引向自由探究,最终确定了实验方案,对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如实验装置的安装和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利用巡视指导学生实验的机会,解答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学生能在科学探究的海洋中,增强了参与意识,展现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达到了学有兴趣、学有所得的目的,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1、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高效率、全方位地组织教学方面仍需改进和加强。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5

    一、交代说课的题目及出处

    首先交代说课的题目,然后说明这个题目是选择了哪一版本的教材。现行的适用教材版本很多,如,人教版、沪科版、浙教版等等。

    例:我说课的题目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弹力》。这样就向评委及听课者交代了你要说什么,是属于哪一本教科书上的。

    二、交代说课主要内容的框架

    这一环节就是将自己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设计一个框架结构,可以用PPT展示出来。目的向评委介绍你接下来要说的有哪些内容,先让评委有所了解。

    例如,“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依据以上内容阐明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三、如何说教材

    说教材应该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本节课在本章及整个高中物理体系中的作用,这两方面入手。深刻剖析教材对本节内容的设计,表明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例如,《弹力》一节说课。编排特点: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多用建议,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进而掌握知识。同时采用新授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历经探究过程,自主获取新知识,并在其中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物理学思想,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向受到到熏陶。总之新教材更注重基础性、连贯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本章及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弹力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讲述的重力、弹力、摩擦力是受力分析的常见力,而受力分析又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垫基石,所以本章及本节知识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此外,弹力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四、如何说学情

    说学情实际上就是分析学生,研究学生。既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看学生正处于什么样的身心发展规律之中。同时也要从学生的知识经验方面进行分析,既在学生的头脑中有多少关于本节内容的知识,前概念如何,是否存在思维定势等。

    学生心理分析:在心理方面高一新生正处于直觉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阶段。并且通过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归纳能力。

    知识经验分析:在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弹力的初步知识,对弹力的概念有感性认识,但对弹力方向的确定及大小计算还不明确。

    五、如何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在这一环节要说明你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在教学中你将怎样达到这样的目标。不要说有三维目标,简单的说1、2、3。每一个目标最好有一种或几种教学手段来完成。

    例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结合教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交代了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生亲身演示实验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3)通过探究弹力大小实验让学生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并会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演示桌面和玻璃瓶微小形变让学生体验微小形变的存在,并掌握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放大法。

    (2)通过探究胡克定律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处理数据、总结规律的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合作进行实验、观察、探索求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团队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

    六、如何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重难点也要有依据,教学重点是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教学难点要依据不同学校的学生特点和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共同决定。

    例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深入挖掘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由于压力支持力拉力方向判断和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大小也是今后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我确定教学重点为(1)弹力的方向。(2)胡克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

    由于微小形变不易察觉及生活中物体间接触方式较复杂,再结合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我确定本节难点为1、微小形变的判断。及2、弹力方向的确定。

    七、说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这一环节要阐明你采用什么方法来教,用这种方法的依据和理由是什么,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同时也要阐明学生的学法,其实说学法的含义是“你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本节内容”。

    例如,教法:实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

    因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弹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微小形变是一个难于察觉的现象,弹力方向不好判断。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的实验教学法,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及理性分析能力,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由于本节内容基本概念多,并采用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较多,为此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清晰再现实验过程我采用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以学生为中心”是本教学设计的中心思想。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结果,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与探究获得对弹力相关现象的直观认识,并对实验和探究得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概括和总结出弹力的概念及规律。

    八、说教学程序设计

    在这之前应该说明你是在全面分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程序设计的,因为前面所说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你的过程设计提供依据的。

    (一)说引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你打算用什么手段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进而引入新课。同时说明,你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在哪里。

    例如,《弹力》此处我通过PPT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弹力图片和奥运会跳水视频,通过展现使学生感受到今天所学的内容用途很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动机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只有明确了弹性形变的概念之后,才能明确弹力是如何产生的,进而在问题一中通过(1)让学生使弹簧、握力计、橡皮泥发生形变。

    (2)适时提出问题:松手后曾发生形变的物体状态有何不同。

    (3)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概括总结出弹性形变概念。之后教师及时提出问题:用力拉弹簧会怎样,学生用力拉过之后发现弹簧为恢复原状,此时给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这些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思考起来也很容易就发现他们在本质上的区别。而让学生亲自作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弹性形变的感受及对弹性限度的理解。

    过度语 学生认识弹性形变之后教师启发过度刚才几个实验我们看见了明显的形变,而桌面和玻璃瓶能发生形变吗?进而进入问题二探究中。

    2、微小形变

    首先让学生观看桌面微小形变实验,提出放大法,让学生知道桌面的微小形变只有借助仪器才能观察到。演示一我是将教科书中的彩图活化,一是降低了难点二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放大法我又设计了演示实验2,我没单一演示教科书中玻璃瓶形变实验,而是采用对比试验,通过矿泉水瓶的明显形变过渡到玻璃瓶的微小形变,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化解了难点。

    过渡语 体验了微小形变的存在之后,我启发过度发生形变的物体会跟他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进而引入问题3

    3、弹力及产生条件

    在这一问题中我让学生动手压缩、拉伸弹簧并提出问题:A:手为什么受力?B:施力物体是谁?在此我让学生将自己比作这跟弹簧,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弹力是因为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通过动手实验和类比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概括总结出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认识了弹力之后,我启发道通常研究一个力要从力的三要素出发,为此引导学生从弹力的方向和大小两方面进行研究弹力。

    4、弹力的方向

    首先我以实例: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和天花板上的吊灯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

    弹力的方向是本节的难点,为此我采用了如下方法:在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探究中我没有采用教科书中的“书放在水平桌面上”这个方法,而是通过体验装水气球对桌面的力过度到书对桌面的压力;通过体验海面对重物的支持力过渡到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个实验橡皮筋拉重物实验,通过体验橡皮筋拉重物的力过度到电线对电灯的拉力。通过上述实验让学生再次体会放大法,并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化解了难点。 5、胡克定律——学生探究实验

    在弹力大小问题的探究中,我首先向学生出示实验器材,特别强调的是,我提供了多个弹簧,目的是引出进度系数的概念。同时我改变以往实验中只探究弹簧的拉伸量与弹力大小关系的实验,而是让学生从弹簧的压缩和拉伸两方面入手探究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个验证弹簧压缩量与弹力大小关系的器材,如图,(为了减小相对误差,我在压缩弹簧上加上润滑油,同时在实验时告知学生要使用多个钩码,如两个钩码算一个)。

    实验之前,要告知学生,不要超过弹性限度。探究过程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如甲组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拉伸量关系,乙组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压缩量关系,教师分发实验记录表格,以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

    这种通过多组实验进行对比的方法也是很多科学家得出物理规律的途径,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学生进行探究之后教师要进行适当总结,这样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练习巩固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设计三个练习题覆盖了本节内容的重难点。由此评价学生对本节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四)、课后小结

    而在课后小结方面我比较注重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总结,而且指导学生以“知识网络”的形式进行总结,这样能够使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复习本节内容的依据。

    在布置作业部分: 我主要以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减轻学生负担为目的安排这样两个作业。

    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及时体现教材中的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在已经学习有关机械能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学习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3.能否正确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三、教具

    演示物体在运动中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

    器材包括: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弹簧振子。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复习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在初中学习时我们就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下面我们观察演示实验中物体动能与势能转化的情况。

    [演示实验] 依次演示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变化情况,教师小结:

    物体运动过程中,随动能增大,物体的势能减小;反之,随动能减小,物体的势能增大。

    提出问题:上述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变化呢?这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我们从理论上分析物理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情况。先考虑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理想情况。

    1.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

    问题: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1处速度为v1,下落至高度h2处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分析由h1下落到h2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有

    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重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取地面为参考平面,有

    WG=mgh1-mgh2

    由以上两式可以得到

    引导学生分析上面式子所反映的物理意义,并小结:下落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指出问题:上述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作为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分析物体做平抛和竖直上抛运动时的情况。

    明确:可以证明,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提出问题:在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变化呢?

    2.弹簧和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

    以弹簧振子为例(未讲振动,不必给出弹簧振子名称,只需讲清系统特点即可),简要分析系统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明确:进一步定量研究可以证明,在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条件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3.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物体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要能应用它分析、解决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来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在具体问题分析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问题分析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认识。

    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1.在距离地面20m高处以1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落地速度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问题:

    (1)前面学习过应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平抛运动,现在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

    (2)小球抛出后至落地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明确:

    (1)小球下落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应明确所选取的运动过程,明确初、末状态小球所具有的机械能。

    例题求解过程:

    取地面为参考平面,抛出时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Ep1=mgh,动能

    落地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提出问题:请考虑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与用运动合成解决问题的差异是什么?

    例2.小球沿光滑的斜轨道由静止开始滑下,并进入在竖直平面内的离心轨道运动,如图所示,为保持小球能够通过离心轨道最高点而不落下来,求小球至少应从多高处开始滑下?已知离心圆轨道半径为R,不计各处摩擦。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1)小球能够在离心轨道内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对小球通过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有何要求?

    (2)从小球沿斜轨道滑下,到小球在离心轨道内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3)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一问题?如何选取物体运动的初、末状态?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明确:

    (1)小球能够通过圆轨道最高点,要求小球在最高点具有一定速度,即此时小球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恰好等于小球所受重力;

    (2)运动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3)选小球开始下滑为初状态,通过离心轨道最高点为末状态,研究小球这一运动过程。

    例题求解过程:

    取离心轨道最低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开始时小球具有的机械能E1=mgh。通过离心轨道最高点时,小球速度为v,此时小球的机械能

    成完整的圆周运动。

    进一步说明:在中学阶段,由于数学工具的限制,我们无法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小球在离心圆轨道内的运动。但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类问题。

    例3.长l=80cm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质量 m=100g的小球。将小球拉起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的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不计各处阻力,求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细绳对小球拉力多大?取g=10m/s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1)释放后小球做何运动?通过最低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是否等于小球的重力?

    (2)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

    归纳学生分析结果,明确:

    (1)小球做圆周运动,通过最低点时,绳的拉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此二力的合力等于小球在最低点时所需向心力;

    (2)绳对小球的拉力不对小球做功,运动中只有重力对球做功,小球机械能守恒。

    例题求解过程:

    小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p=-mgh=-mgl(1-cos60°),

    在最低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各例题,总结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归纳学生的分析,作课堂小结。

    五、小结

    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通过例题分析要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其次要正确选择所研究的物理过程,正确写出初、末状态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

    3.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逐步培养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应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处理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例如与圆周运动或动量知识相结合,要注意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综合应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明

    势能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所共有的,同样,机械能也应是物体系统所共有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必过份强调这点,平时我们所说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理解为是对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的一种简便而通俗的说法。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形变,了解物体的弹性;

    2、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能提高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体会假设推理法解决问题的巧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建立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

    【难点】

    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前,给每个学生小组分发弹簧和尺子,让每个小组试着把玩这些物件,如用力拉或压弹簧,用力弯动尺子等。在操作过程中思考被拉或压的弹簧,弯动的尺子的有什么共同点是什么?大家可否试着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一些诸如这个弹簧和尺子的例子?

    物体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入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是源于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弹力。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概念: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提问: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学生会产生疑惑分歧,但教师此时可以不用详解,而是做现场演示实验1,让学生观察用手挤压时XX形变(双手握住注满红墨水的烧瓶,用力挤压底部。上插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深刻的印象,也会用视频播放演示实验2:桌面微小形变的激光演示(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在刻度尺上形成一个光点。用力压桌面,观察刻度尺上光点位置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思考: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那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分析得出:通过微观放大的方法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

    归纳: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形变分为很多种类,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提问: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能举出有时弹簧拉得过长就恢复不了原状。指出: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根据前面的铺垫,总结弹力的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例举蹦床的例子说明。

    (二)几种弹力的方向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书与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学生一起分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都是弹力。

    举出实例:给出吊灯图片,做出分析。以灯为研究受力对象,链子指向链子收缩的方向吊住吊灯,链子发生形变。链子被拉长,就要企图恢复形变。这里施力物体——链子,受力物体——灯。这时候链子对灯的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指向链子收缩的方向。

    做出总结:弹力方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绳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给出如下三个图片,要求学生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归纳总结:

    三种接触情况下弹力的方向:

    (1)面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2)点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点点接触,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归纳弹力的相关知识点。

    作业:预习后面胡克定律,了解弹力大小的特点。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8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由落体”,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联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纽带。

    《自由落体》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5节,本章是在之前运动基础上的补充,自由落体是一种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公式,为接下来研究特殊的运动打下铺垫,在整个高中课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任务。

    我所面对的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概念,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中以老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在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过程,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并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四、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是,难点则是:

    重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特点和规律。

    难点:自由下落快慢和重力大小无关。

    五、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师生问答法,小组讨论法,课堂练习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为此我将它分为导入,新课讲授,小结和作业4个部分。

    1.引入新课

    为了使学生更好了解本节课的知识,我将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质量有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意图: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故事导入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设计了探究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可以加深印象,提升学习效果。

    2.新课教学

    上课之初,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一张纸和一个石块同一高度释放谁落得快?探究落地时间与什么有关?学生可能会认为重的物体下落的比较快,有的 也会认为两者下落是一样快的。

    接着我将进行两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实验:将揉成团的纸和石头同时同一高度扔下,发现二者几乎同时落地。学生观察得出不同质量的物体,落地时间相同。第二组实验:将相同大小的纸,一张揉成团,一张平摊,同时下落。发现纸团下落得快。学生观察得出相同质量的物体下落时间不同。以上两组对比试验与学生以往的认知形成矛盾,让学生体会到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以上实验与学生以往的认知形成矛盾,让学生体会到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为了验证空气阻力的影响,我将采用牛顿管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我将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直接将玻璃管倒置,观察下落情况。第二次利用抽气机抽取部分空气,倒置观察下落情况。第三次抽取全部空气,变成真空状态,观察下落情况。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小羽毛下落慢是由于空气阻力,如果没有空气阻力,所有物体同时下落。接着引导学生总结自由落体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以及自由落体运动条件:静止只受到重力

    3.巩固(课堂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在多媒体展示习题,让学生区分哪种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习题的训练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接下来的作业布置。

    知识归纳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教师需要给学生梳理好知识点,再章节最后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

    作业布置

    对于课后作业,我将布置太空测量质量的方法,让学生结合书上材料对本节课有个更深刻的认识。

    七、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重点突出,可以很好的帮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9

    一、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有效备课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有效备课,我觉得因每个人的不同,无论什么样的方式只要适合自己就行,能达到高效就行。平时我是这样备课的:

    1、先自己备课,用比较常长的时间,自己钻研,不参照任何参考书,自己独立深入钻研教材。刚毕业时,我们物理教研室友三位青年教师,我们都是自己备课到深夜12:00,很多次都是锁门的把我们赶走。

    2、参照教科书,把握重点,修改不妥之处。

    3、积极学习,借鉴名师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风格,适当调整,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

    4、精心设计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对每一个问题都经过反复推敲,怎样设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避免课堂提问在问题设计上:问题太多,问题太滥,问题太浅,提问时机不好,没有启发学生质疑等。

    5、课后反思,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长期坚持这样的备课,自己深钻教材,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才能真正领会名人专家的教学精髓所在,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很多时候我们的集体备课都是在走形式,甚至不能备下去,老师凑在一起,集体说说话而已,这种认识是万万要不得的,我认为集体备课应该注重实效,注重过程,注重老师的提高,“高师必有好徒”。

    1、集体备课应该所有老师都参与。我们也经常集体备课,一般每周有固定的一下午或者一上午的时间,所有老师都没有课,专心参加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所有老师都要发言。我们的做法是设定一个主讲人,其他人都要参与。主要做法:

    (1)先由上周的主讲人很反馈人(都有专门老师负责课后学生的反馈)对上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讨论是否进行一些必要的强化训练或者即时的反馈练习,讨论学生在上周这部分知识中是否有掌握不当的地方,然 后每位 老师谈谈自己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是怎么处理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包括习题也是这样处理的)

    (2)评论上 周中 老师的听课情况,每位老师都参加评论。我们一般一周至少共同听一位老师的一节课,对这节课中的优点和缺点分析探讨,讲课中有哪些是需要改正的,怎样讲学生能接受等,主要找不足之处,下次改正。这样老师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利于 老师的专业成长。

    (3)由主讲人讲下周需要讲解的内容以及如何讲授,还有讲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如有遗漏,其他老师可以补充。主讲人还要将进度安排好!

    (4)集中备一部分习题。这一部分习题一般比较有代表性,可以作为讲课中的实例和例题,所有老师讨论讲授的方法,做到一题多解。

    3、认真备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步到位;同时,学生学习知识也是有区别的,有的学生这一部分掌握的好,而另一部分掌握的差,老师必须做到知其所以然。所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必须了如指掌,那就需要认真备学生,我们也是通过讨论完成。

    4、集体备课 后所有 老师的工作有明确的分工。为了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一般都指定年老的、有经验的老师讲授,稍微年轻一点的,负责反馈和查漏补缺,中等的老师负责找课后作业题型等,做到每位老师都有事情可做,并且能完成的比较好,老师自己也是一种成就感。

    5、集体备课还不限时间和空间。刚才说的这些大部分是在固定的时间内,集体备课完成的,其实集体备课完全没有必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讲完一节课,在休息的课间,几个老师凑在一起,就这一节课中遇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探讨一下,在下一节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在上完一节课后,回到办公室,就问题很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6、确定下周的主讲人,及时轮换。

    三、设计、安排好学生上课的活动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要想有效安排好活动,我经常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都知道什么?

    2、学生都能做些什么?

    3、学生需要什么?

    4、学生的活动时间怎样安排?

    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觉得很简单的活动,学生却觉得很复杂,我们觉得很复杂的活动,学生又反而觉得很简单。这就要求我们把自己当成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估计学生可能达到的思维发展空间,预想活动可能达到的效果,从而选择教学策略。有时,我们也应对可能出现的生成做各种维度的预设,这样我们可以确定哪些活动学生能独立完成,哪些活动学生需要互助,哪些活动需要教师指导,这样能很好地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已深入我们思想的深处,因而我们常常期望让活动都进行得充分些,可是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结果造成时间不够。如果我们在备课时能把时间安排也考虑进去,那么在备课时我们就会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活动的组织上,学习方式的指引上多思考,课堂上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会减少很多。

    四、有效准备教学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具制作途径日益增多,CAI课件图象、文字、声音、动画兼备,给学生多方位的视听感受,自制教具富于创意,能较直接地为教学目的服务。比如,讲解万有引力定律一章,学生手中的篮球,就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在复习课中,我们每节课都准备讲学案,讲学案包括了很多栏目,学生自主活动、学生自己推导、老师学生互动、即时反馈练习、课后小结、课后反思等。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备课形式,也是有效备课的一种体现。

    如果我们都能根据自身的素质、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条件,选择备课的方式,我想这样不仅保证了备课的质量,又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深入地探寻、实践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自己和专业的发展。

    有效备课,我感觉这四个字有两层主要含义,一是备课,二是有效。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教学的准备过程非常重要,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过程等,但作为班主任,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占据了自己大部分时间,很多时候的备课就等同于写教案了。

    在课改的今天,我的备课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培训了很多次,对于”有效备课”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理解和做法。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10

    一、基于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问题脱离学生的接受范围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很多课程的讲述老师要提前做好基础,设计好本节课要讲述的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并且还要去解决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随机应变,一味地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降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抛出的问题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的时候,就说明老师设计的问题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尽管老师设计的课程内容是自己十分的熟悉的,但是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很多老师会忽视这一点。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去简化问题以及分析问题,没有将课堂的问题提问发挥到最大化。

    2、课堂问题设计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做实验就是老师讲解,但是老师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去真正地解决问题,尽管老师设计了问题让学生来作答,但是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老师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在一个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接下来又有新的问题与知识出现,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并且在课堂老师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回答时间十分短暂,当一个学生的回答不足以引起老师的兴趣的时候,老师就会将目标转向下一个学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消极心理,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解答过程要重于解答结果,学生掌握知识是掌握这门知识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不是结果。这一点要引起教师的注意。

    二、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

    基于生处于思维成长的黄金阶段,老师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学科知识特点,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去吸收知识,打破思维定式,减少学生的学习负迁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真正地实现课堂教学建立在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意识。

    1、基于问题为中心的习题课的讲解

    以往的课堂习题课的教学方式是在老师讲完这一节课的内容后,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去解答课后的习题,然后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老师带领学生去讲解,这种解答问题的过程,首先学生的做题时间有限,其次是老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老师再进行讲解,不能帮助学生去分析习题,只是重视解决这一道题,而不是教授学生掌握解答同一种类型的题型,学生在遇到类似题型的时候不能更好地去解答。所以在习题课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应该讲述该类型的题型,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对于以后遇到类似的题型也很容易去解答。

    例: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位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受到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光滑导槽A、B的控制,物体只能沿着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v⒈的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物体(方向沿导槽方向)使物体以速度v2沿导槽匀速运动,求拉力F的大小。

    分析:此道题目中摩擦力不再是一个方向向上的,而延伸至平面上的摩擦力分析,结合相对运动,难度较大。

    设计问题:

    (1)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个力的方向如何。

    (2)物体相对于钢板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2、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实验课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要做实验,所以很大程度上学生真正自己去动手做实验的时间是十分少的,大部分情况下是在老师的演示下进行的。

    中学物理课程的实验课程的教学,要以问题为引导,将实验课程的学习变为探究式的实验课程。在关于电力这一学科知识中,老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真正意义上明白什么是电力,以及其具体的操作流程,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知识的学习在于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需要老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11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6章第4节《抛体运动的规律》,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在学习《抛体运动的规律》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为本节的学习作了铺垫。抛体运动,尤其是平抛运动的规律是本章教学重点之一。抛体运动的内容虽在高中物理中算不上非常重要,而且知识点也不多,但它所包含的物理思想和思维方法却是十分重要,在后继课程中还有重要的应用,如在电场或复合场中研究带电粒子运动的问题。另外,日常生活中有关抛体运动的现象很多,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它能使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

    (2)掌握分析抛体运动的方法,能用数学知识总结得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3)了解斜抛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在对平抛运动特点的感性认识基础上上升到理性思维,使学生体会并理解在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

    (2)在总结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表达物理规律的和谐与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通过用学到的方法解决没有感性认识的斜抛运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与探究的X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探究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和斜抛运动

    (2)利用数学工具得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物理是一门培养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理论性强,我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

    学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来进行学习,主动探究,学会自主学习。

    那么我对本节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 复习引入新课

    [1. 复习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复习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指出这种方法在解决复杂运动问题时的作用。

    3.复习如何用坐标描述做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的物体的位置。

    4.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指出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确定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课件

    本节课要用到的旧知识点琐碎,复习与本章有关的这几个重要知识点,有意识地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同化。

    (二)进行新课

    (1)从总体上看,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因此可以先对平抛运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斜抛运动。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对平抛运动的分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分解平抛运动;第二步,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对于第一步,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这三个问题:[课件]使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担任课堂的主角,通过学生的回答,暴露学生思维上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启发。这样,不仅使学生 深入理解了平抛运动,而且可以使学生分析、讨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培养和提高。

    对于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得出,在分解平抛运动的基础上难度就会有所降低,所以,先让学生自己推导,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在二维情景下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

    对于斜抛运动,先介绍什么是斜抛运动,并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尝试进行分解斜上抛运动,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3)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层理解和应用,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进行巩固和练习。练习选取课本例题2。练习选取课本例题2,再进行小结,最后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的选取以生活事例、生活现象为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潜力。

    六.板书

    七.结束语

    鉴于本节课的特点,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有步骤地提出问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观点,经历了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怎样去思考问题。

    我的说课结束,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篇12

    《重力与重心》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内容。本章从最常见的重力入手,讲授力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力学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本章的教学 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力的描述;

    2.重力及其测量;

    3.重心与稳度。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力现象,学会基本的力学研究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并结合重心与稳度,强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测量重力的方法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4.会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5.知道重心与稳度的关系

    6.运用重力,重心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妙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体会重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示意图,进一步扩展重力与重心。本节的重点是力的图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与稳度;教学的难点是 重心与稳度。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的示意图和重力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力的图示的描述方法,并通过复习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重力的三要素,并通过实验探究均匀、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再进一步联系生活,理解重心与稳度;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基础上,复习力的示意图和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和重力的三要素,再扩展到重心与稳度,强调学生学会画力的图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静态和动态)图片展示奇特的力现象,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几幅有关重力的图片来告诉学生今天研究的是最常见的力——重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通过提问,复习 初中时是怎样描述力的?(力的示意图);复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让学生学习新的力的描述方法,引出什么是力的图示,怎样画力的图示?对于力的图示,学生常常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画,而不是只记住它的画法。所以教师先举例(图4-6 力的图示)该怎样画。举例(某人用50 N水平向左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并让学生动手画,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评价与分析 学生所画的力的图示,指出他们的错误,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的画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思考来获取新知识。

    教师举例(树叶飘落等)引出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概念),让学生感受重力无处不在。通过力的三要素分别讲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重力的大小?引出测量重力大小的原理:G=mg,并让学生知道g值会随地球上纬度和高度而变化。教师通过作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那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得出有规则几何形状且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是几何中心;教师提问:没有规则的物体重心如何确定?指导学生利用悬挂法寻找重心,学生进行实验,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把知识扩展到;重心的高低影响物体的稳度,教师举例说明;学生阅读课本,利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精选


    只求孩子们好,不求孩子们的回报,这就是老师,准备教案是教师的职责之一。一篇教案要合理地组织教材,如何写出一篇挑不出毛病的教案呢?以下是一篇关于“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的特别整理文章,欢迎大家参阅本文!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1)

    本节是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初步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两大电学基础知识之后的又一大基础知识,是学习后面变阻器、欧姆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等内容的必要基础。在本节中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本节知识。所以,不管是从课标的要求来看,还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扩展来看,“电阻”都具很重要作用。

    九年级学生已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已有一定的提升。

    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实践能力。

    通过对本节知识内容在物理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当前学生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将这样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有关.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1)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

    (2)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难点:电阻的概念的建立。从前面学习电流、电压的类比法入手,结合多媒体直观演示,为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通过学生动手进进行实验探究,互动研讨,学生归纳, 让学生突破重点

    用小组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的启发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快乐的学习;另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问题:导线多用铜、铝,重要的电器设备的导线还要用银来做。铁是导体,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它做导线呢?

    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激起兴趣,引发思维,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后,通过学生观察到得实验现象,说明导体虽然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也有阻碍作用,物理学中常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

    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还能猜想出改变其他因素从而变灯泡的亮度么?,例如材料、长度、粗细、温度、体积、颜色等等,学生的有些猜想缺乏针对性,电流与水流对比,象河道的构成材料、河流的长度,河流的宽度都会影响水流的运动情况,进而引导学生,让学生对猜想进行筛选,逐渐趋于合理,明确探究方向。

    先进行讨论结束后再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将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电阻的大小可能与这几个因素有关,如果研究电阻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其它几个因素该怎么办呢?

    根据学过的的知识学生将回答出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这时我将告诉他们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经师生讨论后让学生采用合适的器材对所猜想的因素进行足一探究。

    结论: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流强度与材料有关。

    结论: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性质有关,此外,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因此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本环节中学生介绍半导体,超导体以及他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为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1.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一是电路两端的电压;二是连接在电路中的导体。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3.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

    4.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性质。

    1.目标达成:充分地利用物理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主地从物理现象去探索物理规律,从学习物理知识到应用于实践,从而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2.教材处理:在讲解的过程中, 灵活处理教材中的环节,对半导体、超导体的介绍,增添了现实科技的丰富,并设计动手探究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加深了对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2)

    我是3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反思五个方面来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五节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方面的内容。本节设计有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方法。

    1.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2.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确立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规律。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那就是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转变错误认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推理,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学习者是九年级学生。有利的方面是: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学习了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不利的方面是: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本课时我主要采用“演示法”与“科学推理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我认为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

    学生分组器材:

    丰富的教学设备,尤其是身边的器材拿来实验,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感受活动,总结观点→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科学推理,得出新知→剖析定律,强化理解→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延伸升华。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实验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让学生用力推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等,然后撤去推力,物体会慢慢停下来。让学生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缘故。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身感受体验,观察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论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环节设计三个步骤:

    第一步:用Flash课件展示实验,用严格的推理方法让学生感受伽利略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回顾历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形象的Flash演示,使学生对伽利略理想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去的分组实验探究做一个铺垫。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学习教材,小组自选器材完成实验。

    1、我们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中观察什么?

    2、几种不同的物体铺在木板上,作用是什么?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3)

    听了许老师的这节课,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作为高一年轻老师不仅学会了如何教,还学会了如何备课。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对这节课的一些体会:

    1、巧妙地处理新概念。物理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理想化的,无法表达或证明给学生知道,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告诉学生公式,经常说的话是:“由此可以得到”或“通过大量的实验可以证明”等,而许老师处理新概念的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推导理解了物理表达式,印象也很深刻。

    2、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许老师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人听得很舒服。而我们往往很少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直接问学生“是不是这样”或“是吧”。

    3、知识严谨,语言表达很严密。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加速度的产生,真正实现了新课改对学科的要求——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4、备课完整。许老师根据多年经验,知道高考中学生容易犯认为圆周运动的产生是因为向心力的存在的错误,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帮助学生澄清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在刚接受新知识时就建立正确的概念。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会出现很多的表达式,许老师让学生自己推导表达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基础。

    许老师这节课完全达到了教学目标,甚至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这是一节原生态的物理课,一方面是因为这节课是第一次上,另一方面是这节课没有经过物理备课组的集体讨论。我听完课的第一个感受是:艺高人胆大。许老师打破教材限制,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并且取得显著效果。这也告诉年轻老师,要大胆创新,突破教材,实现有效的教学,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长期磨练的。第二个感受是:课堂教学有层次,知识不断推进。许老师首先复习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知识,再利用前面加速度这一知识作铺垫,引入了圆周加速度,课题的引入自然,接下来许老师利用PPT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我认为课堂教学教的就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获得一种好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许老师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就能得到不断的培养,学习能力自然会提高。

    第三、难点突破有效。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真实感受圆周运动,让学生体验到形成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来源,许老师在这个内容上处理得相当有技巧。

    第四、课堂很流畅。许老师的教学过程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设计体现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新课改理念核心,学生在课堂中从感知和理性上都充分体验到了知识。

    第四、为所当为。这节课的知识非常难,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而许老师勇敢地站出来,在关键时候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如何学习。新课改不仅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活跃的课堂,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某种情况下加强主导地位。

    最后,这节课紧紧扣住了如何学习物理这一条主线来实施教学,值得年轻老师学习,大家要通过这节课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时,受学校委托,让我在这里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组成部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由教育、教学、教研三个层面组成。对年轻老师来讲,重点是教育和教学。

    第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我认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有三轮,一轮三年。第一轮是“雏形”,第二轮是“成形”,第三轮是“成熟”。第一轮是形成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等的阶段。通过学习优秀教师、教学实践等途径实现第一轮“入格”的成长目标,从而在第二阶段形成有效的教学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青年教师在第一轮教学阶段的特征。教学的前三年,是从“懵”— “蒙”—“了”变化的三年。第一年为备课、上课、命题、板书而“懵”,这是年轻老师都必须经历的磨练,只有坦然面对,才会得到提高、成长。

    1、教学实施的必备环节—“研、践、演、悟、摩”

    ①“研”。首先是研究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二是研究高考考纲;第三是研读所教科目的高中教材;第四是要研究所教班级的学生;第五是研究优秀案例,我反对青年教师直接搬用别人的教案进行教学,但优秀教案能为你的备课提供思路;第五是研究方法;最后,必须要研究实验,能做的实验一定做,不能做的实验要创造条件做,因为理科的很多知识来自于实验,所以实验对理科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

    ②“践”。即实践,也就是备课。在备课时要做到五备:备教案、备学案、备课件、备实验、备试讲。我提倡青年老师要手写教案,在手写教案时最好不要看课本、教材;接下来就是准备学生的学案;第三是制作课件,许老师今天的课件并不美丽,但很实用,很多老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制作课件上,却忽略了其它的工作,我认为是本末倒置,课件的目的是有效节约教学时间,辅助教学。最后是试讲,教案写好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反复揣摩、修改。

    ③“演”。即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必要的演练,切勿满堂灌。

    ④“悟”。即反思,青年教师要养成每节课后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坚持写教学后记的习惯,若能坚持两三年,你就会获得更快的成长。

    教学管理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包含课堂、作业、自测、调查、分析等管理,同时还要进行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中包含制定职业规划、做好自我定位、自我调节、自我约束。

    以上几点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的一些体会,如有不足请大家指出。谢谢各位!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4)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章节主要讲解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及从v-t图像中看加速度。前面几节已经学习了如何选参考系、建立坐标系,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节讲的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为接下来匀速直线运动及牛顿定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样的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本章节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它把运动学和动力学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也是学生知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要素: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从v-t图像看加速度;

    技能要素:初步理解加速度定义式中各量间的关系,能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学问题;科学过程方法要素: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理解,易于掌握;讨论归纳法,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分析归纳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流程图: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方面】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选参考系、建立坐标系、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具备了探究加速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为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思维基础方面】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科学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较强的计算能力,但接受能力尚欠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情感态度方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带来困难。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2、能说出加速度的定义、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3、给出运动情景,能计算出加速度,并理解其含义。

    4、在加速和减速情景下,能判定加速度的方向。

    5、区别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

    6、给出v-t图像,能判定加速度的大小。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加速度物理意义、定义、矢量性及与速度变化量的区别的学习,体验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索用比值定义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

    2、通过加速度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加速度的定义,并能在给定运动情景下,能计算出加速度,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加速度物理意义及加速度的方向,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五、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探究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类比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应用于在教学过程中呈现视频、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法】类比法: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理解,易于掌握;讨论、归纳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引起兴趣,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高中物理速度教学设计(篇5)

    (1)能结合实例分析,知道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以及方向;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能够描述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概念;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圆锥摆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与科学的距离,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发展自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光滑的板上,如图所示:

    师:给小球一个水平方向并垂直于绳的初速度,小球什么运动?生:圆周运动

    对上述模型进行理想化处理(水平面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得出向心力的概念。

    (1)体验:在一根结实的细绳的一端拴一个物体,抡动细绳,使小物体做圆周运动(如图),依次改变转动的角速度、半径和小物体的质量,拉力如何变化。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


    有请阅读“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相关内容。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会完全没有灵感,文档编写前遇到灵感不足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些范文。观察范文的落笔点和出发点是在哪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

    计算机、投影仪、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

    (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5)从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的足迹

    1、科学家的启迪 教材P4

    2、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 教材

    四、实例探究

    【例1】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C)

    A.安培 B.赫兹 C.法拉第 D.麦克斯韦

    【例2】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奥斯特__,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规律的科学家是_安培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法拉第_,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的科学家是_库仑_。

    【例3】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B)

    A.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B.变化的磁场使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

    C.插在通电螺线管中的软铁棒被磁化D.电流周围产生磁场

    五、学生的思考: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实验与现象来说明(证实)磁现象与电现象有联系

    2、如何让磁生成电?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2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电子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2、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理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相互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

    (二)新课教学

    复习初中知识:

    师:根据初中自然的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请举例说明。

    生:用摩擦的方法。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

    演示实验1:先用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摩擦过的物体性质有了变化,带电了或者说带了电荷。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带电越多,吸引力就越大,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此时物体带了电。而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电子版【篇2】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电荷量:C

    “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

    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从18世纪起,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验电器的简单装置: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条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图甲)。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图乙)

    问: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离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较小。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问: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摩擦起电是带电粒子(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师: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使物体起电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起电方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金属导体模型。

    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动画演示)

    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

    演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帖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提出静电感应概念: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3)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如上面的这个演示实验中,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①演示

    ②如果先把C移走,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

    ③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金属箔仍张开,表明A和B仍带有电荷;

    ④如果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金属箔就会闭合,表明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问:感应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感应起电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

    师: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师: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四、元电荷

    师:迄今为止,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号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注意:迄今为止,发现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三)小结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三、几个基本概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电子版【篇3】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本节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给学生渗透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电荷守恒定律对学生而言不难接受,在此从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做本质上分析,使学生体会对物理螺旋式学习的过程。本节关键是做好实验,从微观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了使物体带电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便水到渠成,进一步巩固高中的守恒思想。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习惯。通过阅读材料,展示物理学发展中充满睿智和灵气的科学思维,弘扬前辈物理学家探寻真理的坚强意志和科学精神。

    教学预设

    使用幻灯片时充分利用它的高效同时,尽量保留黑板的功能始终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使实验简化,给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善于从简单中捕捉精彩瞬间,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体验科学(阅读材料)。

    练习题设计力求有针对性、导向性、层次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三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及带电本质。

    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知道什么是元电荷、比荷、电荷量、静电感应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物理学螺旋式递进的学习方法。

    由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渗透─—课后阅读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物理学另一个丰富多彩,更有趣的殿堂,电和磁的世界。高中的电学知识大致可分为电场的电路,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

    板书一、电荷(复习初中知识)

    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学生自学P2后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电荷守恒定律做铺垫。

    演示摩擦起电,用验电器检验是否带电,让学生分析使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过渡到接触起电。

    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仔细观察从靠近到接触过程中还有哪些现象?──靠近未接触时箔片张开张开意味着箔片带电?看来还有其他方式使物体带电?其带电本质是什么?──设置悬念。

    自学P3第二段后,回答自由电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各自的运动特点。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再演示,靠近(不接触)后再远离,箔片又闭合,即不带电,有没有办法远离后箔片仍带电?

    提供器材,鼓励学生到时讲台演示。得出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通过对三种起电方式本质的分析,让学生思考满足共同的规律是什么?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学生自学教材,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电荷量、元电荷、比荷的概念。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电子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1)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运动。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一定具有。

    课堂实录

    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学生思考

    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点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结论: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放一条形

    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讲做加速直线运动或者减速直线运动。

    实验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一侧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将改变轨迹而做曲线运动。

    总结论: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四、曲线运动的性质

    问题: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引导:

    速度是(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也就具有,因此曲线运动是。结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课堂训练

    例题1、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的方向及受恒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图中可能正确的运动

    例题2、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F1和F2的作用,有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力的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F,则此质点以后做解析:

    例题3、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做曲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只受一个恒力作用,

    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自M到N的过程速度大小的变化为请做图分析:

    课堂小结

    1.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速度的有可能变化,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所

    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抛体运动

    1、曲线运动

    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训练答案

    例1、B例2、匀变速曲线运动例3、自M到N速度变大(因为速度与力的夹角为锐角。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电子版【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3教材第八章气体第一节气体的等温变化。

    教学设计特点:突出物理规律形成的感性基础和理性探索的有机结合;通过问题驱动达成教目标的有效实现;重视物理从生活中来最终回到生活中去。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

    (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等温变化的P—V图象与P—1/V图象的含义,增强运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1、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经历探究等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体验控制变量法以及实验中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切身感受物理现象,注重物理表象的形成;用心感悟科学探索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

    难点: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

    3、教具:

    塑料管,乒乓球、热水,气球、透明玻璃缸、抽气机,u型管,注射器,压力计。

    4、设计思路

    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有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热胀冷缩的概念,但对于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清楚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证精神。这节课首先通过做简单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和压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后与学生一道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要点,接着师生一道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得出实验结论并深入讨论,最后简单应用等温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课题引入

    演示实验:变形的乒乓球在热水里恢复原状

    乒乓球里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就随着增大,同时体积增大而恢复原状。由此知道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本章我们研究气体各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气体来说,压强、体积、温度与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高中阶段通常就用压强、体积、温度描述气体的状态,叫做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三个状态参量都不变时,我们就说气体处于某一确定的状态;当一个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其他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我们就说气体发生了状态变化。这一章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

    出示课题:第八章气体

    师问:同时研究三个及三个以上物理量的关系,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呢?请举例说明。

    生:控制变量法

    比如要研究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和温度不变,再如要研究气体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和体积不变。

    师:我们这节课首先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变化关系。

    我们把温度和质量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叫做等温变化。出示本节课题: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电子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3)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

    (4)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和外力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5)能初步运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教材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2、利用实验结论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合适的力的单位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从比例式变为等式、

    3、进一步讨论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公式中的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力;公式中的和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矢量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教法建议

    1、要确保做好演示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两件事:只有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题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证明);实验中使用了替代法,即通过比较小车的位移来反映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2、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重力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让学生重新认识出中所给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教学过程:

    示例:

    一、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

    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再研究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的保证: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介绍数据处理方法(替代法):根据公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产生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

    以上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本节书涉及到的演示实验也可利用气垫导轨和计算机,变为定量实验。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加速度定律)

    1、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2、力的单位的规定:若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则公式中的=1。(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3、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电子版【篇7】

    知识目标

    1、知道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静;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掌握判定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产生的条件以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与滑动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或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称为滑动;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5、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静存在值——静.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和静两部分.重点是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

    教法建议

    一、讲解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介绍滑动和静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的存在.由于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

    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的例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

    (1)、一定都是阻力;

    (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

    主要强调:是接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

    二、有关讲解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

    1、滑动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

    2、滑动的大小可以用公式:动摩擦因数跟两物体表面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

    3、动摩擦因数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4、静的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并等于外力的大小.但静不能无限度的增大,而有一个值,当外力超过这个值时,物体就要开始滑动,这个限度的静叫做静.实验证明,静由公式所决定,叫做静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的正压力.的大小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滑动的大小小于静,但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电子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几个概念?

    生: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师:大家想一下,如果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生:不能.

    师:那么要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物理概念?

    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

    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还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引言: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1.2时间和位移.

    [新课教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讨论与交流]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然后用课件投影展示本校作息时间表.

    师:同时提出问题;

    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

    2.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

    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生:我们开始上课的“时间”:8:00就是指的时刻;下课的“时间”:8:45也是指的时刻.这样每个活动开始和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是指时刻.

    生:我们上一堂课需要45分钟,做眼保健操需要5分钟,这些都是指时间间隔,每一个活动所经历的一段时间都是指时间间隔.

    师:根据以上讨论与交流,能否说出时刻与时间的概念.

    教师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师: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实例,并让他们讨论.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某一列车时刻表,帮助学生分析列车运动情况.

    (展示问题)根据下列“列车时刻表”中的数据,列车从广州到长沙、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T15站名T16

    18:19北京西14:58

    00:35 00:41郑州08:42 08:36

    05:49 05:57武昌03:28 03:20

    09:15 09:21长沙23:59 23:5l

    16:25广州16:52

    参考答案:6小时59分、15小时50分、22小时零6分.

    (教师总结)

    师: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如有人问你:“你们什么时间上课啊?”这里的时间是指时间间隔吗?

    生:不是,实际上这里的时间就是指的时刻.

    师:我们可以用数轴形象地表示出时刻和时间间隔.

    教师课件投放教材图1.2-1所显示的问题,将其做成F1ash动画.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说说怎样用时间轴表示时间和时刻.

    生:时刻: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点来表示时刻.时间: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线段表示.

    师:为了用具体数字说明时间,必须选择某一时刻作为计时起点,计时起点的选择是人为的.单位秒(s).

    师:下图1-2-1给出了时间轴,请你说出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3秒末,第n秒的意义.

    答:

    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

    答案:A

    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 min内有60个时刻

    答案:BC

    解析:紧扣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及位置、位移与时刻、时间的关系,可知B、C正确,A错.一段时间内有无数个时刻,因而D错.

    以下提供几个课堂讨论与交流的例子,仅供参考.

    [讨论与交流]: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

    参考答案: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和“16日06时23分”,分别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62分10秒”分别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

    二、路程和位移

    (情景展示)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

    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

    师:(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思考: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

    生:从北京到重庆,可以乘汽车,也可以乘火车或飞机,还可以中途改变交通工具.选择的路线不同,运动轨迹不同,但就位置变动而言,都是从北京来到了重庆.

    师:根据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位移及路程的定义吗?

    生: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国际单位为米(m).

    路程: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板)

    在坐标系中,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位移.

    实例: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可以用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位移,从初始位置A向末位置B画有向线段,展示教材图1.2-3.

    [讨论与交流]

    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找出里面的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的变动.哪些是指路程,哪些是指位移.

    甲:同学,请问红孩去哪里了?

    乙:他去图书室了,五分钟前还在这儿.

    甲:图书室在哪儿?

    乙指着东北的方向说:在那个方位.

    甲: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走过去,有最近的路可去吗?

    乙:你可以从这儿向东到孔子像前再往北走,就能看见了.

    丙加入进来,说道;也可以先向北走,再向东,因为那边有好风景可看.

    甲:最近要多远?

    乙:大概要三百米吧.

    丙开玩笑说;不用,你如果能从索道直线到达也就是一百米.

    乙:别骗人了,哪有索道啊!

    丙:我是开玩笑的,那只好辛苦你了,要走曲线.

    甲:谢谢你们两位,我去找他了.

    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问题.

    生1:乙手指的方向--东北,就是甲在找红孩的过程中发生的位移的方向.

    生2:里面的三百米是指路程,一百米的直线距离是指位移的大小.

    生3:他们谈话的位置和图书室是两个位置,也就是甲在找红孩过程中的初末位置.

    请你举出生活中更常见的例子说明路程和位移.(围绕跑道跑一圈的位移和路程)

    [讨论与思考]

    1.(用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查找上海到乌鲁木齐的铁路.请根据地图中的比例尺估算一下,坐火车从上海到乌鲁木齐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是多少?

    阅读下面的对话:

    甲:请问到市图书馆怎么走?

    乙: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 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m就到了.

    甲:谢谢!

    乙:不用客气.

    请在图1-2-3上把甲要经过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来.

    师:请你归纳一下:位移和路程有什么不同?

    生1: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生2: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生3: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教师提出问题

    师:位移的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时候?

    学生讨论后回答,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教师适时点拨,画一往复直线运动给学生讨论.

    生: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教师总结

    师: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在其他情况中,路程要大于位移的大小.

    [课堂训练]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答案:C

    解析:A选项表述的因果关系没有意义,故A错.位移的方向可以用从初位置指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但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往往是位移的大小小于等于路程,故选项B错.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所以选项C正确.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无论是位移还是路程都既可以描述直线运动,也可以描述曲线运动,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

    三、矢量和标量

    师: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请同学们回忆并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

    对于讨论中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像电流、压强这两个学生学过的物理量,它们是有方向的,但它们仍然是标量.这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进一步加深对矢量和标量的认识.

    学生阅读课文后,说说矢量和标量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讨论与思考]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解析:画图如图1-2-4所示.矢量相加的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

    [讨论与思考]

    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体会矢量的表示方向.

    (1)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方向如何?

    (2)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其他矢量是否都能这样表示?注意体会“+”“-”号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

    解析:(1)一80m,方向竖直向下;(2)到现在有三种:语言表述法,如“位移的大小为80m,方向竖直向下”;矢量图法;“+”“一”号法,如“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的位移为一80m”.

    [课堂训练]

    (播放1 500m比赛的录像片断)

    在标准的运动场上将要进行1 500米赛跑,上午9时20分50秒,发令枪响,某运动员从跑道上最内圈的起跑点出发,绕运动场跑了3圈多,到达终点,成绩是4分38秒.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讨论以下问题,并注意题中有关时间、时刻、路程、位置变化的准确含义.

    (1)该运动员从起跑点到达终点所花的时间是多少?(4分38秒)起跑和到达的时刻分别是多少?(上午9时20分50秒、上午9时25分28秒)

    (2)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是多少?(1 500米)他的位置变化如何?(起跑点到终点的连线)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如果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物体处在某一位置,如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如图1-2-6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

    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 =x2- x1

    可见,要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一维坐标系,用坐标表示位置,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在一维坐标系中,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如图1-2-7所示汽车A的位移为负值,B的位移则为正值.表明汽车B的位移方向为x轴正向,汽车A的位移方向为x轴负向.

    课后小结

    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是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的,同学们要掌握时间坐标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一段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除此以外,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路程.找位移的办法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间画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就是位移的大小.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在位置坐标轴上,用点来表示位置,用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

    本节课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用数轴来表示时间轴和位移轴,在时间轴上,点表示时刻,线段表示时间间隔.要选计时起点(零时刻),计时起点前的时刻为负,计时起点后的时刻为正;在位移轴上,点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线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要选位置参考点(位置零点),直线运动中,可选某一单一方向作为正方向,朝正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正,朝负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负.位移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时为正,相反时为负.标量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矢量遵从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会学到,不让学生知道).

    课后习题

    教材第16页问题与练习。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条形磁铁(两个),导体棒,示教电流表,线圈(粗、细各一个),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

    (一)知识准备

    ①磁通量

    定义:公式:?=BS 单位:符号:

    推导:B=?/S,磁感应强度又叫磁通密度,用Wb/ m2表示B的单位;

    计算:当B与S垂直时,或当B与S不垂直时,?的计算

    ②初中知识回顾: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由磁产生电的现象

    (二)新课讲解

    1、实验一: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教材P6图4.2-1

    探究导线运动快慢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

    实验二: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或把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教材P6图4.2-2

    探究磁铁插入或抽出快慢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

    2、模仿法拉第的实验:通电线圈放入大线圈或从大线圈中拔出,

    或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改变滑线变阻器的滑片位置),

    教材P7图4.2-3

    探究将小线圈从大线圈中抽出或放入快慢与电流表示数的

    关系

    3、分析论证:

    实验一:磁场强度不发生变化,但闭合线圈的面积发生变化;

    实验二:①磁铁插入线圈时,线圈的面积不变,但磁场由弱变强;

    ②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时,线圈的面积也不改变,磁场由强变弱;

    实验三:①通电线圈插入大线圈时,大线圈的面积

    不变,但磁场由弱变强;

    ②通电线圈从大线圈中抽出时,大线圈的

    面积也不改变,但磁场由强变弱;

    ③当迅速移动滑线变阻器的滑片,小线圈

    中的电流迅速变化,电流产生的磁场也随

    之而变化,而大线圈的面积不发生变化,

    但穿过线圈的磁场强度发生了变化。

    4、归纳总结:

    在几种实验中,有的磁感应强度没有发生变化,面积发生了变化;而又有的线圈的面积没有变化,但穿过线圈的磁感应强度发生了变化。其共同点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与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有关。

    结论: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5、课堂总结: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闭合;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

    2、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由磁场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6、例题分析

    例1、右图哪些回路中比会产生感应电流

    例2、如图,要使电流计G发生偏转可采用的方法是

    A、K闭合或断开的瞬间 B、K闭合,P上下滑动

    C、在A中插入铁芯 D、在B中插入铁芯

    7、练习与作业

    1、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B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2、恒定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闭合圆形线圈,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当线圈在此磁场中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A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做匀速运动

    B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做加速直线运动

    C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做匀速转动

    D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做变速转动

    3、如图,开始时距形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且一半在匀强磁场外,另一半在匀强磁场内,若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以ab为轴转动

    B以oo/为轴转动

    C以ad为轴转动(转过的角度小于600)

    D以bc为轴转动(转过的角度小于600)

    4、如图,距形线圈abcd绕oo/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减小

    B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增大

    C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18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36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6、在无限长直线电流的磁场中,有一闭合的金属线框abcd,线框平面与直导线ef在同一平面内(如图),当线框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框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A、水平向左运动B、竖直向下平动

    C、垂直纸面向外平动D、绕bc边转动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4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条件、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1)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2)知道干涉现象、波的衍射现象都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条件、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教学难点:波的干涉图样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

    教学教具:长绳、发波水槽(电动双振子)、音叉

    (一)引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物理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原来波遇到狭缝、小孔或较小的障碍物时会产生一种特有得现象,这就是波的衍射。

    (二)进行新课

    波在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波线弯曲,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而绕到障碍物的背后继续转播,这种现象就叫做波的衍射。

    1. 波的衍射

    (1)波的衍射: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哪些现象是波的衍射现象?(在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露出水面的小石头、芦苇的细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

    实验:下面我们用水波槽和小挡板来做,请大家认真观察。

    现象:水波绕过小挡板继续传播。将小挡板换成长挡板,

    重新做实验:

    现象:水波不能绕到长挡板的背后传播。这个现象说明发生衍生的条件与障碍物的大小有关。

    (2)衍射现象的条件

    演示:在水波槽里放两快小挡板,当中留一狭缝,观察波源发出的水波通过窄缝后怎样传播。

    第一、保持水波的波长不变,该变窄缝的宽度(由窄到宽),观察波的传播情况有什么变化。观察到的现象:在窄缝的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水波绕到挡板后面继续传播。(参见课本图10-26甲)

    在窄缝的宽度比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波在挡板后面的传播就如同光线沿直线传播一样,在挡板后面留下了“阴影区”。(参见课本图10-26乙)

    第二、保持窄缝的'宽度不变,改变水波的波长(由小到大),将实验现象用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在窄缝不变的情况下,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将课本图10-27中的甲、乙、丙一起投影在屏幕上,它们是做衍射实验时拍下的照片。甲中波长是窄缝宽度的3/10,乙中波长是窄缝宽度的5/10,丙中波长是窄缝宽度的7/10。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窄缝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时,有明显的衍射现象。

    窄缝宽度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越不明显。窄缝宽度与波长相比非常大时,水波将直线传播,观察不到衍射现象。

    结论: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

    2、波的叠加

    我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将两块石子投到水面上的两个不同地方,会激起两列圆形水波。它们相遇时会互相穿过,各自保持圆形波继续前进,与一列水波单独传播时的情形完全一样,这两列水波互不干扰。

    3、波的干涉

    一般地说,振动频率、振动方向都不相同的几列波在介质中叠加时,情形是很复杂的。我们只讨论一种最简单的但却是最重要的情形,就是两个振动方向、振动频率都相同的波源所发出的波的叠加。

    演示:在发波水槽实验装置中,振动着的金属薄片AB,使两个小球S1、S2同步地上下振动,由于小球S1、S2与槽中的水面保持接触,构成两个波源,水面就产生两列振动方向相同、频率也相同的波,这样的两列波相遇时产生的现象如课本图10-29所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我们可以用波的叠加原理来解释。

    课本图10-30所示的是产生上述现象的示意图。S1和S2表示两列波的波源,它们所产生的波分别用两组同心圆表示,实线圆弧表示波峰中央,虚线圆弧表示波谷中央。

    某一时刻,如果介质中某点正处在这两列波的波峰中央相遇处[课本图10-30所示中的a点],则该点(a点)的位移是正向最大值,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经过半个周期,两列波各前进了半个波长的距离,a点就处在这两列波的波谷中央相遇处,该点(a点)的位移就是负向最大值。再经过半个周期,a点又处在两列波的波峰中央相遇处。这样,a点的振幅就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所以a点的振动总是最强的。这些振动最强的点都分布在课本图10-30中画出的粗实线上。

    某一时刻,介质中另一点如果正处在一列波的波峰中央和另一列波的波谷中央相遇处[课本图10-30中的b点],该点位移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经过半个周期,该点就处在一列波的波谷中央和另一列波的波峰中央相遇处,再经过半个周期,该点又处在一列波的波峰中央和另一列波的波谷中央相遇处。这样,该点振动的振幅就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所以该点的振动总是最弱的。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等,这一点的振幅就等于零。这就是为什么在某些区域水面呈现平静的原因。这些振动最弱的点都分布在课本图10-30中画出的粗虚线上。可以看出,振动最强的区域和振动最弱的区域是相互间隔开的。

    频率相同的波,叠加时形成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inerference)。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

    只有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波源发出的波,叠加时才会获得稳定的干涉图样,这样的波源叫做相干波源,它们发出的波叫做相干波。不仅水波,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干涉现象是一切波都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

    演示: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然后转动音叉,就可以听到声音忽强忽弱。这就是声波的干涉现象。

    (1)做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波,叠加时形成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

    (2)特点:干涉现象是一切波都具有的现象。

    (3)产生条件: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怎样提出研究课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怎样合理选用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物理规律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不能任意外推,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对教学过程的构想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1.在引入新课提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不一定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教育,也为过渡到演示实验起承上启下作用.2.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及电路的设计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使他们既巩固了实验知识,也调动他们尽早投入积极参与.3.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同时让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也可调动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4.在用列表对比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物理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学生对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到此应该达到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通过提问和画图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向高涨.5.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来理解电压与电流比值的物理意义.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思维点拨.此处节奏应放慢,可提请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6.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欧姆定律,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注意阐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先行总结,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重申时语气要加重,不能轻描淡写.要随即强调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任意外推.7.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

    四、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

    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读数规则进行介绍.

    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能解决简单的万有引力问题;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

    教具:

    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20分钟)

    1、引言

    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照片并讲述物理学史: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时间中,许多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如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通过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已为人类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支配行星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却缺乏了解,更没有人敢于把天体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地面上的动力学规律推广到天体运动中,研究、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人们认识了支配行星按一定规律运动的原因,为天体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

    (1)牛顿是怎样研究、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呢?

    (2)《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

    以上两个问题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

    2、通过举例分析,引导学生粗略领会牛顿研究、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推理的思维方法.

    苹果在地面上加速下落:(由于受重力的原因):

    月亮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地球引力的原因);

    行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太阳引力的原因),

    (牛顿认为)

    牛顿将上述各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后提出:这些力是属于同种性质的力,应遵循同一规律;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力应存在于宇宙中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3、引入课题.

    板书:第二节、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板书)

    (2)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他们之间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板书)

    式中: 为万有引力恒量 ; 为两物体的中心距离.引力是相互的(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二)应用(例题及课堂练习)

    学生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既然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哪为什么物体没有被吸引到一起?(请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解题)

    例题1、两物体质量都是1kg,两物体相距1m,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少?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11篇)


    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身为教师一定要学会为教学内容做充足的准备。合理安排的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我们为您细心筛选编辑出的高质量“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资讯,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1】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f=μN。

    2.难点是学生有初中的知识,往往误认为压力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必须指出只有当两物体的接触面垂直,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N的大小才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在教学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

    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于每一种力我们都要掌握它产生的条件,会计算力的大小,能判断力的方向。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力:重力和弹力。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力--摩擦力。在这三种力中摩擦力较难掌握。

    演示实验:

    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悬挂50g砝码时,物块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

    当悬挂的砝码增加到100g时,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设想一下,如果将砝码B摘去,静摩擦力又将如何变化?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类似上述情况,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拉力的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

    提出问题:当悬挂在绳子下端的砝码为150g时,物块才刚开始相对于桌面板滑动,这时物块所

    受的静摩擦力叫什么?它的大小和方向呢?

    教师讲解:静摩擦力增大到某数值后就不再增大了,这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用fm表示。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使物体起动的外力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明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的作用,则并不一定处于最大静摩擦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将要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推力。

    边演示边提问:一旦物块滑动后,我们只要挂130g砝码,就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时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方向如何?

    再做演示实验,在刚才的大木块上再放一块小木块,发现要挂140g的砝码,才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又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

    教师讲解:这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物体间的正压力N成正比。

    演示实验,将木块依次放在玻璃上,木板上和毛巾上,用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三种情况下,测力计示数由小到大,说明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有关,与相互之间的压力(弹力)成正比,可以写为f=μN μ是动摩擦因数,因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决定。动摩擦因数是无单位的,它表示摩擦力跟正压力之比。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且跟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实验,其他各组同时操作: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住物块,开始用较小的力拉,记下测力计读数;慢慢增加拉力,再记下测力计读数;继续增加拉力,使物块刚好开始滑动,记下测力计读数;然后保持物块匀速运动,记下测力计读数。

    4 滑动摩擦力:

    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原理来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

    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中的五种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

    讨论答案:

    图1 物块A与木板接触,但物块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物块A没有静摩擦力。

    图2 物块A与木板接触,A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木板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向上的静摩擦力。加大力F时,静摩擦力不变,f静大小等于重力mg。

    图3 物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滑大小等于重力的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图5 物块A相对于木板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但A不与木板接触,因此木板对A没有静摩擦力。当然B对A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静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是阻力。

    3.滑动摩擦力可由公式f滑=μN计算,或由物体平衡计算。

    4.静摩擦力不是定值,有一个范围,即0~fm,由物体运动和其他受力情况决定。

    习题:

    图6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思考题:

    1.请举一二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静摩擦力为动力。

    2.人在爬绳的过程中,手受到什么摩擦力?方向怎样?摩擦力的方向跟人体运动的方向是一致还是相反?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2】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静摩擦力。 (1) 产生条件:两物体必须接触且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滑动趋势

    静摩擦力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与迫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或沿着接触面的分量)大小相等。

    (3) 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它是物体即将开始相对滑动时的静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

    2.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 ; ; 。 (2) 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且与 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即Ff=μF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它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的大小、压力的大小无关。 【范例精析】

    例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不一定有静摩擦力,还要看它们间是否有相对滑动趋势。例如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它们之间就没有静摩擦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例如与倾斜的匀速运动的输送带相对静止的物体,物体与输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所以有静摩擦力存在,但物体并不是静止的。产生静摩擦力时只要与接触面相对静止就行了。上述的输送带如突然加速,物体就可能受到与运动方向一致的滑动摩擦力。所以A、B、C三个选项都是错的。在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因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这就是一个限度。本题目正确的选项是D。

    拓展:(1)不管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都要注意与接触面的“相对性”

    (2)值得注意的是,正压力变化时静摩擦力不一定变化,但最大静摩擦力肯定变化。

    例2要使木块在水平木桌上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小些,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3】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怎样提出研究课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怎样合理选用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物理规律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不能任意外推,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对教学过程的构想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1.在引入新课提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不一定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教育,也为过渡到演示实验起承上启下作用.2.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及电路的设计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使他们既巩固了实验知识,也调动他们尽早投入积极参与.3.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同时让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也可调动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4.在用列表对比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物理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学生对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到此应该达到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通过提问和画图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向高涨.5.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来理解电压与电流比值的物理意义.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思维点拨.此处节奏应放慢,可提请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6.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欧姆定律,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注意阐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先行总结,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重申时语气要加重,不能轻描淡写.要随即强调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任意外推.7.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

    四、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

    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读数规则进行介绍.

    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4】

    说明:缝衣针、螺丝刀等钢铁物体,与磁铁接触后就会显示出磁性,我们把钢性材料与磁铁接触后显示出磁性的现象称之为磁化

    说明:原来有磁性的物体,经过高温、剧烈震动或者逐渐减弱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就会失去磁性,这种现象叫做退磁

    说明:铁、钴、镍以及它们的合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性比其他物质强得多,这些物质叫做铁磁性物质,也叫强磁性物质

    问:为什么铁磁性物质磁化后能有很强的磁性?(铁磁性物质的结构与其他物质有所不同,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绕核旋转,这就相当于一个小磁体,称之为磁畴,磁化前,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各个磁畴的作用在宏观上互相抵消,物体对外不显磁性。磁化过程中,由于外磁场的影响,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得磁场大大加强。这个过程就是磁化的过程,高温下,磁性材料的磁畴会被破坏.在受到剧烈震动时,磁畴的排列会被打乱,这些悄况下材料都会产生退磁现象。有些铁磁性材料,在外磁场撤去以后,各磁畴的方向仍能很好地保持一致,物体具有很强的剩磁.这样的材料叫做硬磁性材料。有的铁磁性材料,外磁场撤去以后,磁畴的磁化的方向又变得杂乱,物体没有明显的剩磁,这样的材料叫做软磁性材料。永磁体要有很强的剩磁,所以要用硬磁性材料制造.电磁铁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失去磁性,所以要用软磁性材料制造。)

    2、退磁:原来有磁性的物体,经过高温、剧烈震动或者逐渐减弱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就会失去磁性

    3、铁磁性物质(强磁性物质):铁、钴、镍以及它们的`合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性比较强

    4、磁化和退磁解释: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绕核旋转,这就相当于一个小磁体,称之为磁畴,磁化前,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各个磁畴的作用在宏观上互相抵消,物体对外不显磁性。磁化过程中,由于外磁场的影响,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得磁场大大加强。这个过程就是磁化的过程,高温下,磁性材料的磁畴会被破坏.在受到剧烈震动时,磁畴的排列会被打乱,这些悄况下材料都会产生退磁现象

    软磁性材料:磁化后磁畴的磁化的方向又变得杂乱,物体没有明显的剩磁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5】

    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

    (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

    功的“秘诀”是什么?

    自己的体会。

    【例1】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C)

    【例2】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奥斯特__,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规律的科学家是_安培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法拉第_,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的科学家是_库仑_。

    五、学生的思考: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实验与现象来说明(证实)磁现象与电现象有联系

    2、如何让磁生成电?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条形磁铁(两个),导体棒,示教电流表,线圈(粗、细各一个),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推导:B=?/S,磁感应强度又叫磁通密度,用Wb/ m2表示B的单位;

    ②初中知识回顾: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1、实验一: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教材P6图4.2-1

    探究导线运动快慢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

    实验二: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或把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教材P6图4.2-2

    或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改变滑线变阻器的滑片位置),

    3、分析论证:

    实验一:磁场强度不发生变化,但闭合线圈的面积发生变化;

    实验二:①磁铁插入线圈时,线圈的面积不变,但磁场由弱变强;

    ②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时,线圈的面积也不改变,磁场由强变弱;

    不变,但磁场由弱变强;

    面积也不改变,但磁场由强变弱;

    之而变化,而大线圈的面积不发生变化,

    但穿过线圈的磁场强度发生了变化。

    4、归纳总结:

    在几种实验中,有的磁感应强度没有发生变化,面积发生了变化;而又有的线圈的面积没有变化,但穿过线圈的磁感应强度发生了变化。其共同点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与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有关。

    结论: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5、课堂总结: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闭合;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

    2、恒定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闭合圆形线圈,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当线圈在此磁场中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3、如图,开始时距形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且一半在匀强磁场外,另一半在匀强磁场内,若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4、如图,距形线圈abcd绕oo/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18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36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6、在无限长直线电流的磁场中,有一闭合的金属线框abcd,线框平面与直导线ef在同一平面内(如图),当线框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框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6】

    1.了解什么是热辐射及热辐射的特性。

    2.了解黑体辐射,了解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

    3.了解能量子的概念 及提出的科学过程,领会这一科学突破过程中科学家的思想。

    4.了解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

    师:19世纪末,牛顿定律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机械运动方面不用说,在分子物理方面,成功地解释了温度、压强、气体的内能。在电磁学方面,建立了一个能推断一切电磁现象的 Maxwell方程。另外还找到了力、电、光、声等都遵循的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当时许多物理学家都沉醉于这些成绩和胜利之中。他们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头了。

    19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

    这两朵乌云是指什么呢? 一朵与黑体辐射有关,另一朵与迈克尔逊实验有关。然而, 事隔不到一年(1900年底),就从第一朵乌云中降生了量子论,紧接着(19)从第二朵乌云中降生了相对论。经典物理学的大厦被彻底动摇,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更为辽阔的领域。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能量量子化的发现 ——物理学新纪元的到来”。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7第一段,思考:什么是热辐射,物体的热辐射有什么特性?(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师: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由于物体中的分子、原子受到激发而造成的,它与温度有关,因此称为热辐射。

    所辐射电磁波的特征与温度有关。 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例如:在给铁块加热使其温度升高时,从看不出发光到暗红到橙色到黄白色 ,这表明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教师:除了热辐射之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不同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板书)能全部吸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带小孔的空腔,那么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小孔可近似看作黑体。

    教师:一般材料的物体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呢?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7】

    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

    3、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成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明白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等生活中的机械波.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本节重点是理解形成机械波的物理过程;学习中掌握振动质点的运动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知道横波和纵波的区别是波形不同,横波有波峰、波谷,而纵波有疏部和密部.认真分析下列问题:

    1、机械波能离开媒质向外传播吗?

    (解答)不能.机械波一定要依赖媒质才能传播,若没有媒质,相邻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发生,前一个质点就不能带动后一质点振动,所以振动形式无法传播出去.

    2、日常生活中,发现球掉入池塘里,能否通过往池塘丢人石块,借助石块激起的水波把球冲到岸边呢?

    (解答)不能.向水中投入石块,水面受到石块的撞击开始振动,形成水波向四周传去.这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水波向四周传播而水只是上下振动并不向外迁移,所以球也仅仅是上下振动而不会向岸边运动.

    1、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征。

    2、了解机械波的种类极其传播特征;掌握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波长、频率、周期、波速)。

    3、要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对波的产生条件及形成过程有较深刻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分析课本的插图。

    4、通过学习机械波使学生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用具:

    1、演示绳波的形成的长绳;并用课件展示。

    2、横波、纵波演示仪;并用课件展示。

    我们已学习过机械振动,它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媒质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演示——水波:教师用幻灯机做实验:使平静的水面振动,会看到水面上一圈圈起伏不平的波纹逐渐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演示——绳波:用手握住绳子的一端上下抖动,就会看到凸凹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 播出去,形成绳波。

    以上两种波都可以叫做机械波。

    教师提问:水波离开水能看到上面的现象吗?绳波离开绳行吗?

    学生回答:传出去的仍然在传播,以后水(绳)都静止不动了。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就是振源。

    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

    叫起伏波。如图3波形所示。

    (2)纵波的定义: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波形特点:疏密相间的波形,又叫疏密波。如图4波形所示。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其中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不同。

    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1)波长定义: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单位:米,符号:λ。

    演示,(观察演示仪器):

    ①在横波中波长等于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在纵波中波长等于相邻两个密部或疏部的中央之间的距离。

    ②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振动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恰好等于一个波长,即:振动在一个周期里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2)波速定义:波的传播快慢,其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的,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并不相同。

    (3)周期和频率:质点振动的周期又叫做波的周期(T);质点振动的频率又叫做波的频率(f)。 波的振动周期和频率只与振源有关,与媒质无关。(媒质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所以周期同振源的周期)。

    1、到湖边观察水波的情况,研究质点不随波迁移的问题。

    2、研究声波的传播情况。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8】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对某个力进行分析的线索和方法.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1、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大 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3、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

    (一)、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要准确把握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点:

    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二)、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

    2、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观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认识力的存在.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身边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对一些不易观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办法观察到.

    力的图示是物理学中的一种语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学形象的对矢量进行表述,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快的熟悉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物理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由于初始学习,对质点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概念时,除了要求将作用点画在力的实际作用点处,对于不确知力的作用点,可以用一个点代表物体,但不对学生说明“质点” 概念.

    教师通过对初中内容复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如用弹簧拉动钩码,或者拍打桌子等实验现象展示力的效果以引导学生总结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指出了力的物质性.

    (1)、马拉车,马对车的拉力.

    (2)、桌子对课本的支持力.

    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有力作用,同时出现两个物体.

    强调:在研究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二、提问、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教师总结:力的测量:力的测量用测力计.实验室里常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

    演示压缩、拉伸弹簧,演示推门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力是有方向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并得出力的三要素来.

    先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然后教师小结.

    力的图示:用一条有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讲解例题:用20N的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正方形物体向右匀速运动.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推力.

    教师边画边讲解.注意说明:

    1、选择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以不同;

    通过作图练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作图规范.

    让学生体会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不同.

    五、力的作用效果:

    六、力的分类:

    教师总结力的分类,强调高中阶段按照力的性质划分,在力学范围内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等等;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9】

    本节是人教社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4、5节的内容,本节处在电场强度之后,位于静电现象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电场对电荷做功的角度出发,推知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利用定义法给出电势的定义,并通过电势描述等势面,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给予了思维上的指导作用。

    学生已学习了电荷及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知识,对本节的学习已具备基础知识,但不够深入,仍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概念的引入和对其物理含义的理解。

    根据高中新课程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的要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本节教材的特点(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融会一体)和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理解电势差与零点电势面位置的选取无关,熟练应用其概念及定义式UAB?WAB进行相关计q

    算。明确电势差、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2、理解电势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UAB??A??B,电势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知道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类比、概括,讲述新知识,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通过与前面知识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静电力做的功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电势差和电势的概念。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科学探究的价值观。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为:理解和掌握电势差、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其他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因此本节教学的难点为把电势、电势面与前后知识区别、联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

    生学习。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对于简谐运动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收集一些简谐运动实例,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举出生活中一些简谐运动,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本节课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使用投影仪,形象、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描述方式,把分析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是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

    1、知识回顾。首先展示图片,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导体内部电荷同样有

    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

    电势、电势差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重力场的有关概念进行类比,以增强知识的可感知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因此接下来,复习有关功的知识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功的量度:W?FScos?;重力做功只与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重力做功与势能的关系:WG??Ep;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有零势能面。

    进一步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回顾所学知识,对新知识产生兴趣。例如,我们还研究过其它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电场力做功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2、引入新课。

    指出上图:在某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将同一电荷放入电场的不同位置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以匀强电场为例,匀强电场中,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的大小F?

    因此,将W?EScos?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量,?hcos?,也是与物体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只与重力场本身性质有关。这一比值叫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用UAB来表示。

    继续联系重力势能提出问题: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移动的高度差越大,重力势能的变化也越大,高度差即高度的差值,电势差也就是电势的差值,那么如何定义电场中各点的电势?给一分钟同学思考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定义,UAB?WAB,若将B点的电势定义为零电q

    势点,则A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零电势点时所做的功。因此,老师强调,电势通常用?表示,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3、强化和延伸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指出电势差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无关,但电势是相对零点电势而言的,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有关。然后课堂给出几分钟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一道例题:设电场中AB

    2两点的电势差U?2.0?10V,带电粒子的电量q?1.2?10?8C,把q从A点移动到B点,

    电场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设UA?UB。

    4、知识小结。(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类似重力场中两点的高度差,电势差UAB?WAB,q

    U与W、q无关。(2)、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并且注意电势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3)、UB?B??,A?A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5、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10】

    本节授课内容: §17.1 能量量子化 个人观点 备课人:范世豪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热辐射及热辐射的特性。

    2.了解黑体辐射,了解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

    3.了解能量子的概念 及提出的科学过程,领会这一科学突破过程中科学家的思想。

    4.了解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 教学重难点:

    讲授为主,启发、引导。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7第一段,思考:什么是热辐射,物体的热辐射有什么特性?(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由于物体中的分子、原子受到激发而造成的,它与温度有关,因此称为热辐射。

    所辐射电磁波的特征与温度有关。 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例如:在给铁块加热使其温度升高时,从看不出发光到暗红到橙色到黄白色 ,这表明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除了热辐射之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不同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能全部吸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课件展示黑体模型(如下图)并进行阐释。

    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带小孔的空腔,那么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小孔可近似看作黑体。

    一般材料的物体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和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研究黑体辐射的规律是了解一般物体热辐射性质的基础,请阅读教材“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稍后,课件展示(如下图)并讲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辐射强度?

    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篇11】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 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弹簧、钩码、泡沫塑料块、粉笔、烧瓶(内装红墨水瓶塞上面插细玻璃管)、

    演示胡克定律用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等等.

    撑杆跳高运动员要使用撑杆,跳水时要使用跳板,你能说明这样做的目的

    观看伊辛巴耶娃撑杆跳破世界纪录及运动员跳水的视频。

    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

    演示实验2: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实验3:粉笔用力被折断。 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

    给出形变的定义——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

    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

    生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 演示实验1视频播放

    桌面微小形变的激光演示 (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在刻度尺上形成一个光点。用力压桌面,观察刻度尺上光点位置的变化。)

    (双手握住注满红墨水的烧瓶,用力挤压底部。上插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 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

    师: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形变分为很多种类,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呢? 给出形变的分类——弹性形变、范性形变

    师:之前我们观察了伊辛巴耶娃撑杆跳视频,大家想想如果没有那根撑杆,她能跳5米06那么高吗?不能,那撑杆对它一定有了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我们就叫它弹力。

    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吊住吊灯,链子发生形变。链子被拉长,就要企图恢复形变。这里施力物体----链子,受力物体----灯。这时候链子对灯的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指向链子收缩的方向。

    实例2:播放小朋友跳蹦蹦床的图片,分析蹦床凹下去时它想要恢复形变,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指向受力物体人。

    做出总结:

    弹力方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

    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答案:D 解析:此题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和弹性形变缺一不可.A、C都只有弹力产生条件的一个方面,而B只说“有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是弹力,故选项D正确.

    通过几种常见的弹力进一步来研究弹力问题.

    列表分析压力、支持力和拉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由谁的形变产生、和力的方向这几个问题。

    进一步得出:弹力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判断有无弹力:

    例1:如图所示,一球体静止于一水平面与一侧壁之间,不计任何摩擦,判断侧壁对球体有无弹力。 F分析:方法1:①假设水平面和侧壁对球体 均产生弹力,分别为F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2的存在显然不能使还应体处于静止状态,与题设条件(球体静止)相矛盾,故侧壁对球体无弹力。或 ②假设侧壁对球体无弹力,则球体只受重力和水平面的弹力(支持力),球体能够保持静止,满足题意,故假设成立。

    F2 假设法——就是假设这个力存在,看在这个力存在时作用效果是否与物

    体实际的运动状态相符合,如果符合,说明这个力确实存在,否则这个力不存在.

    方法2:条件法——撤去斜面,球能保持静止,则斜面对球无弹力。

    1.请在图中画出杆及球所受的弹力.

    解析:(1)甲图中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对A、B两处都产生挤压的作用,故A、B两点处对杆有弹力,弹力的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

    (2)乙图中杆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是曲面.D处为支承点,所以,C处的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球心,D处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

    (3)丙图中绳子拉住小球,两只小球互相挤压,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斜向上.

    1、F2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虚线是切面),沿着半径方向指向球心.

    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所悬挂钩码的总重;弹簧的长度及伸长量可由刻度尺测出.

    (1)本实验要求定量测量,因此要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标尺要竖直且紧靠指针以减小读数带来的误差,每次改变悬挂钩码个数后,要待系统稳定后再读数.

    (2)实验中所提供的米尺精确度为1 mm,应估读一位.

    (3)弹簧组的说明书已说明每个弹簧的弹性限度,注意不要超过它的弹性限度使用.

    (1)选择器材: 选择一只弹簧(注意它的弹性限度)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固定刻度尺的位置。

    (2)首先将实验装置调整妥当(如整个装置是否竖直平稳,标尺与弹簧的距离是否合适,标尺面与弹簧上的指针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是否便于读数等).

    (3)读出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所指刻度.

    (4)悬挂200g钩码一个,待稳定后,读出弹簧上指针所指刻度并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记入表格

    (5)逐个增加钩码,重复第4步,至少做4组数据.

    (6)图象法处理数据:将数据输入Excel,以弹簧弹力为纵轴,弹簧伸长量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描出4个特殊点,以寻找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师: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种关系.

    师:这个公式实际上是一个定律,叫做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首先发现的,其中式子中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每米,符号是N/m.其中F是弹簧受到的弹力大小,X是弹簧的形变量,既可以是弹簧的伸长量,又可以是弹簧的压缩量。弹簧的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量有关,这个量反映了弹簧的特性.

    材料:弹簧(或橡皮筋)、50克钩码5个、回形针2 枚、卡纸片、直尺、水笔

    一个弹簧原长8cm,下端悬挂4N的重物,静止时,弹

    簧的长 度为10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解:由F = k x得

    4N=K?(0.1-0.08)m K=200 N/m 形变

    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集锦5篇


    栏目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这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资料。练习一定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上课之前编写教案已是老师们的基本任务。教案能使教师从容掌握教学速度,合理安排每个环节所需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还希望您能从本网页有所收获!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 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 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 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高一物理功和能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 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 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 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 的名称。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 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 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 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 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等。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高一物理功和能的引入新课 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 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 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 教师明确指出:

    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大量现象表明,许多物体的机械能是不守恒 的。例如从车站开出的车辆、起飞或降落的飞机、打入木块的子弹等等。

    分析上述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原因:从车站开出的车辆机械能增加, 是由于牵引力(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对车辆做正功;射入木块后子弹的机械能减少, 是由于阻力对子弹做负功。

    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和物体机械能变化有什么关系, 是本节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2)

    《功》这一课讲完了,留给我的是许多思考。

    首先,我感觉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有一个精彩的开场导入。从自己写讲学稿这个事入手,第一次写的时候由于没有及时保存,结果“劳而无功”,后来,从头再来终于“大功告成”。然后话锋一转:生活中说到的“功”,和本节课要讲的物理学中的“功”含意是否相同呢?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课题,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其次,讲学稿的版面设计也很重要,我给讲学稿添了一些花边,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插图、有每日警句“我参与、我进取„„”、有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橇动地球”、还焦耳的生平介绍,让学生了解“焦耳”这个单位的由来,设计的都是和本节课有关联的内容。由“焦耳”这个单位进一步联想到力的单位“牛顿”、“帕斯卡”等,然后话锋一转:遗憾的是这些单位中还没有我们中国人的名字。这样既复习了物理知识,同时又给学生一个振憾,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其中。这些花边设计的内容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目的是想给学生一个耳濡目染的教育。

    课堂教学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其一:学生阅读完教材内容后围绕“小聪”和“小明”是否做了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两人都做了功,有的认为一个做了一个没做。这时我说:两个人到底谁做了功,咱们把这个问题放一放不去管它,请大家认真阅读讲学稿第二部分列举的例子,先把物理学中“功”构成要素搞清。可是,等到同学们把功的概念搞清之后,我却忘了回过头去,让学生再来对“小聪”和“小明”的做功情况进行判断,没有做到首尾呼应。这反映了我对课堂教学的全局

    把握上能力还有所欠缺,是以后教学中一个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其二:为了讲清“功”的概念,我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从同学们打扫卫生时提水桶上楼到“神州七号”冲出大气层,从工地上的吊车到农业生产中拖拉机等等。这些做功的例子都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可是课后我想: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列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呢,也许他们举出的例子比老师讲得还要精彩!更重要的是课堂气氛这时就变“活”了,同学们的思想火花也许这时就会迸发出来。即便在列举的时候出现不正确、不恰当的情况,这也会生成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对于同学们从反面(即不做功的情况)领会“功”的概念效果会更好。可惜的是当时的我并没有这样去做,这反映了“我”还在把持着课堂,还没有完全放开手脚,还在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以“教”为中心的观念为啥在我的头脑中就这样根深蒂固呢?

    科组的评课已经结束了,可是我对自己的“评课”才刚刚开始。能力的培养,观念的更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似乎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看来这个“功”要天天练!嗯,应该是每节课后都要“静坐修炼”,只有这样,才能悟出教学之“经”中的一点“禅机”。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3)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它是由导体 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跟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 ,与它的横截面积成 ;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表达式R= ,式中ρ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表征 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3.各种材料的电阻率 都随温度的变化而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而有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 。

    1.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如果想研究一个量与其他几个量的关系时,可以采用保持其他量不变,只让某一个量发生变化去研究量的变化规律。

    是电阻的定义式,其电阻并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只是可由该式计算电阻。 时电阻的决定式,其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共同决定。

    提供了一种测量R的方法:只要测出U、I就可求出R。 提供了一种测导体ρ的方法:只要测出R、L和S就可以求出ρ。

    例 1 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 金属薄片边长ab=10 cm,bc=5 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 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

    解析:设将A与B连入电路时,电阻为R1,C与D连入电路时电阻为R2,金属片厚度为h,

    所以R1∶R2=4∶1,故后者电流I2=4I1.

    例2 某用电器离供电电源距离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若要求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该输电线的横截面积最小值是( )

    例3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白炽灯L1和L2串联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中.若L1的灯丝断了,经搭丝后与L2. 串联,重新接在原电路中,则此时L1的亮度与灯丝未断时比较( )

    解析:设两灯电阻为R1和R2,外加电压为U,则灯L1消耗的电功率为

    灯L1断后重新搭接,R1变小,故上式中变量仅是R1.

    注意到 为常量,故当 即 时, 最小,此时P1最小;当R1变小,则 变大,结果P1变小,灯L1变暗.

    1.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 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 )

    2.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要使电阻变为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

    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 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

    3.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横截面的直径为 d,电阻为R,如果把它拉成直径为 的均匀细丝,电阻值将变为( )

    A. B.16R C.256R D.

    A.若将a、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

    B.若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

    C.若将b、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

    D.若将a、b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不变

    5.有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通过转动灯泡灯 丝接通,再接入电源后,所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 )

    6.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导线B对折后拧成一股,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为_____ _,相同时间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A:qB为______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4)

    1. 在物理学中规定 叫做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等于 ,它的计算公式是 ,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

    2. 在下列各种情况中,所做的功各是多少?

    (1)手用向前的力F推质量为 m的小车,没有推动,手做功为 。

    ( 2)手托一个重为25 N的铅球,平移3 m,手对铅球做的功为 。

    (3)一只质量为m的苹果,从高为h的树上落下,重力做功为 。

    3. 叫做功率.它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符号是 。

    4. 举重运动员在5 s内将1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 m,

    则可知他对杠铃做的功为 ,功率是 。

    W甲 W乙,他们的功率P甲 P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辆汽车1min做的功是_________J.

    7. 用8.5N的水平拉力,使质量为10㎏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10m,则拉力做的

    功是________J,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J,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等于________N.

    8. 小车重200N,人用30N的水平力推小车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50m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0.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小明同学从地面走上10m高的四楼教室,估计他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12.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在空中匀速下落,且下落的高度相等。已知甲下落的速度为1m/s,乙下落的速度为2m/s,则下落过程中重力对两物体所做功的判断正确的是

    13. 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各自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甲在半小时内行驶15km,汽车乙在2min内行驶1200m,则

    15.某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为30kW,恰能以54km/h,匀速行驶4.5km,其间发动机共做功 J,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 N。当汽车上坡时,只能保持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此时汽车发动机牵引力为 N。

    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17.一台功率为40kW的拖拉机, 在平直的农 田里以0.5m/ s的速度耕田。求:

    (1)拖拉机在耕田时受到的阻力;

    (2)拖拉机耕田1.5 h,拖拉机所做的功。

    18. 一电梯在10 s内可以将质量为1.2 t的货物由底层地面匀速运至四楼楼顶,若每层楼的高度是3.5 m,那么电梯做功的功率是多少?(g取10 N/kg)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5)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1-5-1两幅vt图象,供同学们交流讨论,并设疑对比思考.指导学生对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认真观察,找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乙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 s变化5 m/s.

    引导学生体会速度的变化有快有慢,我们今天学习的加速度这一概念就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很自然地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问题导入

    普通的小汽车和高档跑车的速度都能达到200 km/h,但它们从静止到具有这一速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高档跑车经历的时间要远小于普通的小汽车.哪个速度的变化快呢?速度变化的快慢是衡量汽车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利用课件视频资源,依次大屏幕播放下列影片片断:

    万吨货轮起航,10 s内速度增加到0.2 m/s 火箭发射时,10 s 内速度能增到约102 m/s

    在以上片断中,各物体的速度都发生了变化,你怎样才能比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呢?

    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 课件展示:依次展示三个速度表格,分析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 表一:

    交流讨论:若物体在所用时间一样的情况下,速度改变大的物体速度改变得快.

    点评: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例子入手,先比较相同时间内的速度改变量,为不同时间不同改变量作知识铺垫.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正是物理学探究规律的顺序.

    表二:

    学生认知观察表中数据并交流讨论,若在速度改变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较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速度改变得越快.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提高学生根据数据表来概括总结规律的分析能力.

    教师设疑:若如下表所示,既无法用第一种方法,又无法用第三种方法比较,怎样比较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认真观察表三,通过计算说明这四个物体哪个速度改变得快.

    表三:

    很明显,这几个运动物体速度的改变量不同,速度改变的快慢也不同,且速度增加大的不一定就增加得快.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教师指导学生回忆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可以用A、B两点坐标的变化除以所用时间即速度的大小来描述位置变化的情况.

    点评:利用速度的表达式类比,力求使学生猜想到可以用速度的改变量除以所用时间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师设疑:在表三中,A物体在4 s内速度从2 m/s增加到11 m/s,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交流讨论并总结:用物体速度的增加量除以所用的时间来描述这段过程中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

    如果用符号a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Δv表示物体的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应如何用公式表达A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呢?

    教师指导学生依次完成表三中B、C、D的计算:

    上述方法就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的a=加速度的单位是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明确: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阅读体会: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让学生认真阅读并体会计算加速度. 材料一:高级跑车 克莱斯勒 ME412

    0——100 km/h加速时间2.9 s

    峰值扭力:117.3 kgm/2,500——4,500rpm车重:1,310 kg 急速:400 km/h以上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6篇


    教师范文大全相关专题:“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1】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在《20xx年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属Ⅰ级要求,本节和前一节波的衍射共同讲解波的特有现象,为后面电磁波及光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教材设计流程

    波的干涉是波的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所以对波的叠加现象的理解是认识波的干涉现象的基础。教材首先讲了波的叠加现象,即两列波相遇而发生叠加时,对某一质点而言,它每一时刻振动的总位移,都等于该时刻两列波在该质点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在学生理解波的叠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说明在特殊情况下,即当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时,叠加的结果就会出现稳定的特殊图样,即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加强,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加强点与减弱点相互间隔,这就是干涉现象。

    由于对干涉现象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可借助图片、计算机模拟,尽可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干涉现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3)理解干涉现象的形成原理。

    (4)知道干涉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2、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空间想象能力。

    (2)学习将三维空间运动转化为二维平面运动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3)学习在动态变化中抓住瞬间状态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干涉条件和干涉图样

    五、教学难点

    干涉现象形成的原理

    B.教法分析

    一、理论依据

    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准备采用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列尔涅尔、斯卡特金等人所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讨论分析→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总结得出结论、进行论证。

    二、主要目的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问题中激发兴趣,在问题的争论中辨清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能力。

    三、主要设想

    1、为了形象直观,打算在课堂中采用播放录相、实验演示、电脑动画模拟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降低难度。

    2、在引导学生分析清楚不连续的脉冲波的叠加情形之后,顺势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连续波的叠加情况。引入波的干涉现象。

    3、通过对波的干涉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分析波的干涉形成的原理,得出波的干涉条件。

    四、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波的干涉形成原理,可以采取变“静”为“动”,“动”中取“静”的分析方法。

    波的干涉现象是一种动态中的稳态,要分析这种现象,应该采用对某一瞬间状态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并且将立体转化为平面进行形象的分析,充分利用计算机动画化动为静、化快为慢的特点,能有效地化解难点.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叙述实验现象,然后将水波的干涉图样用三维动画模拟在计算机上,让学生先看三维图的俯视图,再看三维图侧视剖视图,在边缘上放上质点,与上面讲到的波的叠加实验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感观上和知识上清楚的意识到,波的干涉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将三维空间运动转化为二维平面运动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得到提高.

    2、在讨论波的干涉图样和干涉条件时,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4和5,请学生看课本上的干涉图样,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然后大面积提问,最后,由教师在黑坂上画图分析总结。在师生的互动中,将重点难点一一化解

    C.学法分析

    一、问题展示

    1.什么是波的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在同一界质中两列波在同时传播,这两列波之间会怎样相互作用、最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3.为什么在波的干涉现象中,会出现有些质点振动振幅很大,有些却很小,甚至为零?

    4.振动的加强点和减弱点是交替出现还是固定不变?

    5.干涉的形成是否还需要条件呢?

    回到教材图10-23分析——如果波源S1和S2所激发的波的波长不同

    a、某时刻是否会形成规则的强弱

    b、半个周期后,强弱点的分布是否还在原处?

    6.波的干涉现象是不是很普遍?譬如声音叠加后,会经常出现干涉现象吗?

    二、过程推进

    针对上述系列问题,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三、结果预测

    采用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掌握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教学过程设想

    一、复习&引入(约5分钟)

    1.复习提问:什么是波的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然后请学生评论,答案是否正确。

    3.引入提问:在同一界质若有两列波在同时传播,这两列波之间会怎样相互作用、最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4.实验

    由实验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培养观察能力

    二、新课教学(约30分钟)

    (一)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1.设问:把两块石子在不同的地方投入池塘的水中,就有两列波在水面上传播,两列波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小球相碰时那样,都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呢?(约1分钟)

    2.学生实验:水波的相向传播[改进课本传统实验](约2分钟)

    3.引导让学生叙述实验现象。(1分钟)

    5.总结:(约2分钟)

    (二)波的叠加原理

    1.计算机模拟绳波的传播。请同学叙述在它们的重叠区域里,质点的位移的发生了什么变化。(约2分钟)

    2.原理(约2分钟)

    3.画图分析

    4.讲解三种典型情况:峰-峰叠加、峰-谷叠加、谷-谷叠加。(约3分钟)

    5.总结(这部分知识涉及矢量运算,对学生来说是困难,教师应该画图直观,仔细讲解,同时配以计算机模拟)(约1分钟)

    (三)波的干涉

    1.实验:背投式发波水槽演示水波的干涉[改进实验仪器](约1分钟)

    1.计算机模拟:请学生叙述观察到的现象.(约2分钟)

    2.设问:为什么在两列波相遇后,会出现有些质点振动振幅很大,有些却很小,甚至为零?

    3.引导学生讨论课本图10-23分析a,b这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约6分钟)

    (设问:振动的加强点和减弱点是交替出现还是固定不变?)

    4.分析,归纳,总结.(约2分钟)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2】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高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一节的知识。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学目标。

    3、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况、推理)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

    (2)通过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4、教学重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作为重点理由是: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急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5、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利于运动的关系。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的观点。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学习惯性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认知习惯,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因此制定以下教法。

    三、说教法

    针对学情及重难点,采用问题教学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开设一堂科学探究课,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说学法

    科学探究法。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

    (1)原来静止的黑板擦,现在要让它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黑板擦会如何呢?(现场演示)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

    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新课教学

    实验演示:用多媒体演示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分别在毛巾、棉布及玻璃表面滑行。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为什么滑行距离不一样(科学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是摩擦力的缘故。(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介绍物理学史:谈伽利略之前对力与运动的错误认识及猜想。

    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怎样运动?

    学生跟着猜想:一直运动下去。(科学探究过程二:猜想与假设)

    理想实验--探究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展示理想实验,学生很想了解伽利略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展示伽利略的思维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问题一:如果没有摩擦,第一个斜面上的小球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问题二:第二个斜面上的小球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问题三:为了达到原来的高度,小球在水平位置如何变化?

    问题四:小球在水平面上如何运动?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3】

    《重力与重心》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内容。本章从最常见的重力入手,讲授力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力学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本章的教学 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力的描述;

    2.重力及其测量;

    3.重心与稳度。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力现象,学会基本的力学研究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并结合重心与稳度,强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测量重力的方法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4.会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5.知道重心与稳度的关系

    6.运用重力,重心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妙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体会重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示意图,进一步扩展重力与重心。本节的重点是力的图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与稳度;教学的难点是 重心与稳度。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的示意图和重力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力的图示的描述方法,并通过复习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重力的三要素,并通过实验探究均匀、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再进一步联系生活,理解重心与稳度;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基础上,复习力的示意图和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和重力的三要素,再扩展到重心与稳度,强调学生学会画力的图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静态和动态)图片展示奇特的力现象,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几幅有关重力的图片来告诉学生今天研究的是最常见的力——重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通过提问,复习 初中时是怎样描述力的?(力的示意图);复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让学生学习新的力的描述方法,引出什么是力的图示,怎样画力的图示?对于力的图示,学生常常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画,而不是只记住它的画法。所以教师先举例(图4-6 力的图示)该怎样画。举例(某人用50 N水平向左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并让学生动手画,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评价与分析 学生所画的力的图示,指出他们的错误,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的画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思考来获取新知识。

    教师举例(树叶飘落等)引出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概念),让学生感受重力无处不在。通过力的三要素分别讲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重力的大小?引出测量重力大小的原理:G=mg,并让学生知道g值会随地球上纬度和高度而变化。教师通过作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那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得出有规则几何形状且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是几何中心;教师提问:没有规则的物体重心如何确定?指导学生利用悬挂法寻找重心,学生进行实验,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把知识扩展到;重心的高低影响物体的稳度,教师举例说明;学生阅读课本,利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安培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新的知识点。重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洛伦兹力、并掌握洛伦兹力的方向判断和大小的计算。它也是后续学习《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知识基础。

    本课教材在提出洛伦兹力的概念后,重在引导学生由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得出洛伦兹力的方向和大小,这种通过实验结合理论探究洛伦兹力的方向,再由安培力表达式推导出洛伦兹力的表达式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机会,一定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一节,知道如何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以及如何计算安培力的大小。但对于安培力产生的原因,却还不甚清楚。

    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因此本节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安培力的产生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探究式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洛伦兹力.利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2、知道洛伦兹力大小的推理过程.

    3、掌握垂直进入磁场方向的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

    4、了解v和B垂直时的洛伦兹力大小及方向判断.理解洛伦兹力对电荷不做功.

    5、了解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形成洛伦兹力的概念,同时明确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微观与宏观),借助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猜想并验证洛伦兹力的方向也可以用左手定则判断;通过思考与讨论,推导出洛伦兹力的大小公式F=qvBsinθ。最后了解洛伦兹力的一个应用——电视显像管中的磁偏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学会观察、分析、推理,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认真体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推理—假设—实验验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利用左手定则会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2.掌握垂直进入磁场方向的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

    这一节承上(安培力)启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本章的重点

    难点:1.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

    2.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

    五、教学资源

    电子射线管、高压电源、磁铁、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对本节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学情和相关教学资源,本节课以“情景问题猜想实验验证理论推导应用巩固”的思路进行设计。

    课前通过观看“极光美景”视频,引出本节主题。然后借助“阴极射线管”演示实验指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中借助安培力的方向,让学生通过猜想加验证的方式,学习并掌握洛伦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并进一步得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内在关系;借助安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得出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练习加深对洛伦兹力的理解,并回答引入部分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以演示实验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围绕难点“洛伦兹力的方向”的理解,通过情景转换,老师引领、学生动手,同学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视频欣赏:天文现象——极光

    提问:为什么极光只出现在南北两极呢?

    引导:解开此谜题的钥匙就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演示实验]观察磁场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教师]说明电子射线管的原理:

    说明阴极射线是灯丝加热放出电子,电子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而形成的电子流,轰击到长条形的荧光屏上激发出荧光,可以显示电子束的运动轨迹,磁铁是用来在阴极射线周围产生磁场的,还应明确磁场的方向。

    提示:

    1、没有磁场时,接通高压电源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2、光束实质上是什么?

    3、若在电子束的路径上加磁场,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4、改变磁场的方向,通过观查从而判断运动的电子在各个方向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实验结果]在没有外磁场时,电子束沿直线运动,蹄形磁铁靠近电子射线管,发现电子束运动轨迹发生了弯曲。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引出新课

    (二)新课讲解

    1、物理学中把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称为洛伦兹力。(展示洛伦兹介绍资料)

    2、提问:如何探究洛仑兹力呢?

    引导学生思考:

    1)、电流怎么形成的?

    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两者间有何关联?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为什么会受力?得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

    【说明】可以根据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而对未通电的导线没有作用力,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实质是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的积累效果。即,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3、提问:既然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那么,你们觉得可以如何探究洛伦兹力呢?

    回答:借助对安培力的认识,探究洛伦兹力。

    (1)提问:具体怎么探究呢,比如方向?

    回答:左手定则

    学生说明猜想理由:

    1如图,判定安培力方向.(上图甲中安培力方向为垂直电流方向向上,乙图安培力方向为垂直电流方向向下)

    ②.电流方向和电荷运动方向的关系.(电流方向和正电荷运动方向相同,和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

    ③.F安的方向和洛伦兹力方向关系.(F安的方向和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同,和负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反.)

    ④.电荷运动方向、磁场方向、洛伦兹力方向的关系.(学生分析总结)

    实验验证猜想:(回顾阴极射线管实验)猜想正确!

    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垂直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若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那么拇指所受的方向就是正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若四指指向是电荷运动的反方向,那么拇指所指的正方向就是负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

    【要使学生明确】:正电荷运动方向应与左手四指指向一致,负电荷运动方向则应与左手四指指向相反(先确定负电荷形成电流的方向,再用左手定则判定)。

    [投影出示练习题]试判断各图中带电粒子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或带电粒子的电性、或带点粒子的运动方向。

    [学生解答]

    最后,通过“思考与讨论”,说明由洛伦兹力所引起的带电粒子运动的方向总是与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垂直的,所以它对运动的带电粒子总是不做功的。

    (2)、洛伦兹力的大小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洛伦兹力的大小.通过下面的命题引导学生一一回答。

    设有一段长度为L的通电导线,横截面积为S,导线每单位体积中含有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为q,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将这段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求:

    (1)电流强度I。

    (2)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3)这段导线内的自由电荷数。

    (4)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

    得出洛伦兹力的计算公式:当粒子运动方向与磁感应强度垂直时():

    问题:若带电粒子不垂直射入磁场,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又如何呢?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可将磁场分解(类比安培力公式得出方式)得出结论

    当粒子运动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成θ时(v∥B)F=qvBsinθ

    上两式各量的单位:F为牛(N),q为库伦(C),v为米/秒(m/s),B为特斯拉(T)

    4、课堂练习

    1、电子的速率v=3×106m/s,垂直射入B=0.10T的匀强磁场中,它受到的洛伦兹力是多大?(4.8×10-14N)

    2、当一带正电q的粒子以速度v沿螺线管中轴线进入该通电螺线管,若不计重力,则()

    A.带电粒子速度大小改变

    B.带电粒子速度方向改变

    C.带电粒子速度大小不变

    D.带电粒子速度方向不变

    (答案:CD)

    3、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速度大小相同,所受洛伦兹力就相同

    B.如果把+q改为-q,且速度反向,大小不变,则洛伦兹力的大小方向不变

    C.洛伦兹力方向一定与电荷速度方向垂直,磁场方向一定与电荷运动方向垂直

    D.粒子的速度一定变化

    (答案:B)

    4、来自宇宙的质子流,以与地球表面垂直的方向射向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则这些质子在进入地球周围的空间时,将()

    A.竖直向下沿直线射向地面

    B.相对于预定地面向东偏转

    C.相对于预定点稍向西偏转

    D.相对于预定点稍向北偏转

    (答案:B)通过本题进一步引导学生作图分析:为什么极光只出现在地球的两极?(与课前引入相呼应)

    5、.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1)原理:应用电子束磁偏转的道理

    (2)构造:由电子枪(阴极)、偏转线圈、荧光屏等组成(介绍各部分的作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观察显像管的实物,认清偏转线圈的位置、形状,然后运用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说明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是怎样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的。

    再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弄清相关问题。进而介绍电视技术中的扫描现象。

    最后让学生回忆“示波管的原理”,通过对比看看二者的差异。

    (三)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四)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内容

    (2)完成“问题与练习”

    八、板书设计第5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一.洛伦兹力

    1、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2、洛伦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

    F⊥vF⊥B

    3、洛伦兹力大小:F洛=qVBsinθ

    V⊥BF洛=qVB

    V∥BF洛=0

    4、特点:洛伦兹力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二.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1.原理

    2.构造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极光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通过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演示实验来引入新课,新奇的实验现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明显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通过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推导出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微观与宏观),由此可以借助安培力来探究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后了解洛伦兹力的一个应用——电视显像管中的磁偏转,这种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物理知识,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通过课堂练习反馈,发现本课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电磁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如何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磁场强弱及方向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分析完教材现在再来分析一下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是我说课的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高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探究分析、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将通过类比电场强度的内容和特点来进行讲解和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同时能加深对于磁感应强度的认识。

    (根据本节课的结构和内容通过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磁感应强度的性质判断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并且会运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2、体会通过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提升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关注物理与生活相互联系,感受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难点是:利用磁感应强度来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类比法、实验探究法。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是导入部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磁悬浮列车运行、吊车吸起铁板的场景以及各种不同的磁性物体,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磁性物体磁性的强弱,并提出问题:怎样来描述磁性物质磁场的强弱?提出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磁感应强度》

    【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从生活实际出发,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也能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导入新课后,就进入到新课讲授的环节首先是第一个模块,磁场的方向。)

    (二)新课讲授

    模块一:磁场的方向

    引导学生回想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确定,并将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联系起来。顺势提问电场有强弱和方向,磁场也有强弱和方向。请大家回顾一下,电场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对研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你有何启发?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电场的方向是从电荷受力的角度规定的,小磁针放入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因此猜想磁场的方向可以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来规定。接下来学生通过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同样的利用小磁针去探测磁场的情况。

    通过演示小磁针处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中的不同位置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在不同位置,小磁针的N极或S极所指的方向不同的结论。接着我会归纳实验结果,并补充磁场的方向为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顺势牵出磁感线的概念强调学生类比电场线的概念进行记忆。

    模块二:磁感应强度的表达式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回顾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性质来研究磁场强度的大小。

    学生从书本的演示实验方案能够受到启发,思考分析得到可以通过导体棒的受力情况来研究磁场的强弱。此时我会安排小组探究组织学生猜想通电导棒的在磁场中的受力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适当的给予提示,学生将根据演示实验所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记录各种情况下的电流值、通电导线长度以及通电导体的摆角。结束后,带领学生分析得到的数据,共同合作归纳其中体现的规律。

    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引申和推广,使学生了解比值F/IL是磁场中各点的位置函数,比值F/IL与IL的大小无关,进而引入电流元的概念。并由此设问,既然这个比值与电流源无关,是否代表着物体的某种属性?在此提出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总结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

    【意图:从直观的角度出发,更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话,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一些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使学生知道地磁场及自然界中各种磁源磁场的.弱数量级。并简单介绍可以使用磁传感器探测周围的磁场强弱。

    【意图:拓宽知识面,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四)、小结作业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将课堂还给学生,构建学生的知识思路和框架,作业布置,比较E与B定义的异同,进行归纳总结。

    【意图:设计这样的作业是为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能够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七、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记录和复习。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6】

    一、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是以世界咖啡会议模式为载体承载起高中物理的教学。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就是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针对数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世界咖啡让参与者进行深度的汇谈,并产生更富于远见的洞察力。

    通过平抛运动的研究让学生感受到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二、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也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为选修3-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的学习奠定基础,它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平抛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再进行合成,从而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叠加原理,并且会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本节的内容较简单,得出结论也并不难,但是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运动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直观感受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

    三、学情分析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论知识学生已经学习。

    2.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也已经掌握。

    3.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世界咖啡会议模式,能积极参与组内和组间的讨论,学会分享和贡献。

    ②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的性质,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③能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平抛运动的相关实验并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造。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参与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过程。

    ②通过实验探究、理论探究,培养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③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化曲为直、化繁为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参与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过程,培养学生个体在群体中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②体验科学研究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经历科学研究过程,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运动规律。

    六、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并归纳出其运动规律。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利用多媒体(见光盘)、导学案(见附录Ⅰ)、平抛实验教具(见包括自制教具附录Ⅱ)

    八、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今天,我们大家齐聚在这里,如果针对某个主题进行思维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本节课我们就想以著名的世界咖啡会议模式为载体来探究一个物理问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世界咖啡?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就是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针对数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世界咖啡让参与者进行深度的汇谈,并产生更富于远见的洞察力。世界咖啡的五项原则是:①明确会谈内容②创造热情友好的氛围③鼓励每个人的投入、贡献④吸收多元文化,接受不同观点⑤收获、分享共同成果。我们今天就想以她为载体和大家一起一边听着悠扬的咖啡厅音乐,一边探究“平抛运动”。

    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流程:

    1.小组内实验、研讨5min。首先选出店长,确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针对主题进行实验、讨论,将结果整理在导学案上以供交流。(负责人:店长)

    2.组间自由交流5min(店长留守本咖啡屋,为其他组组员介绍本组实验和研究成果,本组组员去其他咖啡屋学习经验)

    3.完善研究成果2min(所有人回到本组,结合学习到的经验完善本组研究成果)

    4.展示交流(每组1min)活动一:组内研讨下面我给各组确定一下主题,然后大家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一项——组内实验、研讨。首先选出店长,确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针对主题进行实验、讨论,将结果整理在导学案上以供交流。(负责人:店长)

    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实验、研讨。首先选出店长,确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针对主题进行实验、讨论,将结果整理在导学案上以供交流。(负责人:店长)通过开放的氛围,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自主研讨的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和思维的空间,便于课堂的教学生成。活动二:组间自由交流接下来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二项——组间自由交流。(店长留守本咖啡屋,为其他组组员介绍本组实验和研究成果,本组组员去其他咖啡屋学习经验)

    教师巡视指导。组间自由交流(店长留守本咖啡屋,为其他组组员介绍本组实验和成果,本组组员去其他咖啡屋学习经验)进一步扩大交流的范围,给学生提供更大的交流平台,激发思维的火花。活动三:组内整理完善接下来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三项——完本组善研究成果(所有人回到本组,结合学习到的经验完善本组研究成果)

    教师巡视指导。组员回到本组,结合学习到的经验完善本组研究成果。大范围的交流之后,给小组一个静下心来整理完善的机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活动四:展示交流接下来开始进行活动的第四项——展示交流。

    教师指导、归纳、评价。各组派代表交流。集体智慧的碰撞。总结归纳(结合活动四进行)总结归纳平抛运动。(多媒体演示)

    一、什么是抛体运动?平抛运动?

    以一定的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的作用,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抛体运动;在抛体运动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沿方向,我们把这样的抛体运动称为平抛运动。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探究一:平抛竖落仪Ⅰ(多媒体演示)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并说明原因。

    2.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4.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5.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探究二:平抛竖落仪Ⅱ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并说明原因。

    2.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4.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探究三:射击(多媒体演示)

    1.树枝上的一只猴子看到一个猎人正用枪对准它,为了逃脱即将来临的厄运,它想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掉离树枝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问猴子能逃脱厄运吗?

    2.如果固定猴子不动,发射子弹,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3.如果使猴子在发射子弹的同时自由下落,你观察到什么现象?4.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5.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播放20xx中俄海上联合军演视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探究四:双轨平抛仪(多媒体演示)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并说明原因。

    2.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4.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探究五:描轨迹

    1.本实验的结论?

    2.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三、理论探究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初速度为v0,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初速度为0,只受重力,自由落体运动。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的规律:

    ①速度:vx= v0,vy=gt,,

    ②位移:x=v0t,,,

    ③平抛物体飞行时间,由飞行高度h决定,与水平初速度v0大小无关。

    ④轨迹方程:x=v0t,,,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各组派代表交流。给学生的课堂研讨和课后的继续研讨一个指引方向。思考拓展

    作业布置1.增大抛出速度,会出现什么情况?(人造卫星的奥秘蕴藏其中)

    2.请你来当飞行员。(推荐学生进入教师的博客游戏)

    3.什么是斜抛运动?(预习)

    4.斜抛运动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运动,水平方向做运动,竖直方向做运动。(预习)

    5.完成导学案。若有问题相互交流。带着问题反思研讨的结论。

    九、板书设计

    1. PPT内容:见光盘

    2. 黑板内容(黑板中间):

    World Cafe

    —— 平抛运动

    一、什么是抛体运动?平抛运动?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三、理论探究平抛运动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集锦(5篇)


    快跟着编辑的脚步一起了解“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的相关知识吧,欢迎大家参阅本文。在课前准备工作中,优秀的教师也总是会做到完美,当教学工作进入到下一阶段时,是时候准备一份教案了。教案帮助老师有序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亲身感知不同的纸桥与承受力之间的变化。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不同的折叠方法纸桥的承重力也不一样。

    2、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3、激发幼儿探索纸桥的承重力的兴趣。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已经做过各种各样的纸桥,都有些什么桥呢?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波浪桥和水槽桥,你们觉得这两座桥哪座最牢固(幼儿猜想)

    (在这之前,幼儿已设计过各种各样的桥面,对于桥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只停留在形状的不同上,这次通过选择了两种桥面来让幼儿探索它们的承重力,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探索比较水槽桥和波浪桥的承重力大小;

    结论:我们只有放同样的东西才能比较出哪一座桥牢固,而且东西要放在桥的中间。

    (2)交代实验要求和记录要求。

    (3)出示记录表讨论如何记录。

    (在这里记录也是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幼儿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绘画的方式,还有一种是以符号来表示,相对于以前以选择的方式来记录这次幼儿的记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幼儿实验并记录,教师重点指导他们正确实验。

    (虽然实验要求已说明,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实验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实验方法是否正确,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三、展示记录单,交流实验结果;

    1、哪座桥最牢固?可以放多少块积木。

    2、为什么波浪桥最牢固?

    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每一个小波浪就像一个小巨人,许多小巨人连在一起力气就大了,所以这种桥最牢固。

    (将桥面的波浪比作一个个的小巨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桥的承重力的大小,也为再次实验感知波浪多少与承重的关系作好铺垫)

    师:(1)为什么同样都是波浪桥,放的积木却不一样多呢?

    (2)幼儿观察比较两座波浪桥,发现两座桥的波浪不一样多。

    (在这里由于都是波浪桥可能幼儿对波浪多少的敏感性不强,幼儿一时说不上来,可以让幼儿一起来数数大家分别有多少波浪,这样幼儿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波浪的多少和承重力的不同)

    2、交代实验要求,并讨论折的不一样的波浪桥的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第二次实验中,幼儿的实验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中所出现的实验错误已没有,说明幼儿已有了一定的实验经验)

    4、集体讨论,刚才在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通过实验不仅知道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而且还发现波浪越多桥越牢固。

    (整个实验过程中,幼儿表现的很有兴趣,实验的积极性也很高,通过通过质疑、猜想、操作实践、最后得出结论。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了纸桥的秘密。知道了不同的桥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因为幼儿对两种桥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引出了两种桥,请孩子们比较这两种桥的不同之处,并大胆猜想:波浪桥和水槽桥哪座桥比较的牢固?再请孩子们进行操作前,我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请孩子们用积木,将之放在桥的中间,来比较。可是我却忽略了判断桥的承重力的标准是什么?到底是桥塌下来了?还是桥倾斜了?故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判断标准也不同。好在两种桥的承重力区别较大,所以没有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在孩子们操作完后,我们发现波浪桥明显比水槽桥要牢固,可是在我的总结,对于概念却有些模糊,没有明确的讲出波浪桥牢固的原因。对于原理的梳理不够。

    在第二次的操作中,是比较两种波浪不同的波浪桥。孩子们的操作得出,波浪多的桥比波浪少的桥,承重力会更加的好。同样的在总结概念时,我也讲的不是特别的清晰。而姐妹们给我的意见是:在每一次的概念梳理中,是不是在黑板上表示下会比较的好。在最后的讲评中,教师也应该明确下,进行最后的总结。

    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让我们两位老师有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从对方的活动发现其特色和亮点,再由自己的活动中进行改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磨练自己,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2】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

    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这是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教学过程应重在显示学生对磁这一知识的了解和对磁知识的生活的体验。为此,本节课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思维的启动点和切入口,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理论支持。

    2、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设计中可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的思想,在这基础上再提出奥斯特的实验及其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然后自然得过渡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上来。

    3、在天体磁场的教学中,本设计注意用多媒体手段,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对地磁的应用及其它天体磁场的认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教师提出问题:1、你对生活中有关磁的现象和应用了解多少,能否举出你所熟悉的一些现象和应用呢?

    1、利用磁钢堆硬币积木。

    实施过程:在木凳的下方可事先藏一小块磁钢,在木凳的上方在磁钢的磁化作用下可堆起四层高的硬币积木。

    师:以上两实验的'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具体的奥妙在那里呢?

    学生非常新奇,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猜测各种原因,激起学生学习磁知识的兴趣

    师:在初中我们已接触了一些磁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同学之间可互相讨论。

    (因课前有准备,学生相对比较活跃,要充分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表述出来)

    多媒体投影补充说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列车加速到平稳运行之后,速度是43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超过了F1赛事的最高时速,车厢里上下颠簸很小,左右摇摆得相对还大一些。

    从学生最熟悉的磁知识着手,引出磁的一些概念:

    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从中引出N、S极的定义。

    让学生从磁铁使铁质物体磁化联系到电能使铁质物体磁化,从而来说明电与磁的关系,引出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现象。

    师:磁铁能吸引铁钉,铁钉是磁铁吗?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铁钉?

    师问:那么在自然界中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能使铁质物体磁化的呢?

    可以向学生说明:1731年,英国商人发现雷电后,刀叉具有磁性。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以使缝衣针磁化。

    另师:自然界中磁铁的相互作用早已被人所知,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这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力的作用很相似?

    师:那么会不会说明两者存在联系呢?如果让你去研究电与磁的关系,你会如何去设计?

    学生由于已受初中磁知识学习的影响,大部分都提出让通电导线对小磁针作用。

    实验演示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

    师说明:在奥斯特研究的最初,他受到力总是沿着物体连线方向这个观念的影响,总是在沿电流的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均以失败告终。184月,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把导线沿南北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

    老师在此说明奥斯特的生平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程,让学生知道每一次科学新发现是艰难的,需要付出的是前期不断的努力和对科学的执著、自信。

    提问:既然电流对磁铁有力的作用,那么磁铁是否也应该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应该有。但可能有部分学生因没有普遍联系的观点而不知如何进行逻辑推理。

    提问:综上所述,磁铁与磁铁的力,磁铁和电流的力,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是通过什么去实现这力的作用呢?

    因磁场是一种抽象的物质,学生对其了解较少,故可能有一些疑问。

    多媒体演示磁场是力发生的媒介,让学生对磁场的作用有更形象的理解。

    师问:司南、信鸽传书等都是利用了地磁场对它们的受力作用,那么地磁场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同学们对此的了解有多少?

    地磁场形成的一种原因。

    指南针所指的南北(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并不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偏角,即磁偏角。

    师指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磁偏角的记载。

    师问:除了地球有磁场外,其他天体是否也有磁场呢?

    有些学生的课外知识较广,可请个别学生把自己对其他天体的磁场的认识阐述一下。

    师投影介绍:地球的磁场不是独立的,太阳、月亮等天体都有磁场,并且太阳光、太阳黑子、极光形成都与太阳磁场有关。

    本教案设计保留了传统教案的一些优点,采用了问题讨论式探究的模式,通过精心创设情景,一路与学生一起摸索,相互讨论,得出结论,再引发新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磁场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介绍古代和现代对磁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地磁场分布,使学生从中了解磁偏角的概念、让学生能了解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整节课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发现,让他们自主寻找问题的根源,注重情感教育和德育渗透。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3】

    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热门模式之一。翻转课堂是一种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把学生的学习责任放在了他们自己的肩膀上,使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依赖老师的讲授。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物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背景介绍

    翻转课堂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的教学模式。它将课堂和家庭作业颠倒过来。传统的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回家后做作业。而翻转课堂则是学生在家里预习相应知识点,在课堂上交流、互动、探究,老师在课堂上指导、辅导,回家后再进行巩固和练习。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翻转课堂是很适合的教学方法。物理学需要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数学的应用,并且还需要使用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因此,物理学教师需要灵活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验不断地巩固和加深理解。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

    如何设计一堂成功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教学设计内容及步骤。

    1.准备阶段

    在翻转课堂之前,老师需要大量准备工作来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首先,物理老师应该清楚课堂所涉及所有知识点的难度和重要性。其次,老师需要准备一些基础课件,例如视频、文章、图像等,这些基础课件将被学生在课前观看。

    有些操作性的内容可以在课前准备完毕,改革课时中复习和互动,比如:分组讨论、互动问答、实验设计等。家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需要适当的修改和优化课件内容,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2.课堂阶段

    在翻转课堂的课堂阶段,学生将互相交流、互相问答、互助学习,并且与教师一起进行探究。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进一步体验和实践、讨论和辩论等方式进行深化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支持,他们可以帮助学生剖析手头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研究技能和思考过程,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因此,经验丰富的物理老师最好在课堂中充当导师的角色,指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探索新的道路。

    3.反思和总结阶段

    最后,在反思和总结阶段,学生将回到家里并继续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需要反思、巩固和汇总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直到他们彻底理解。学生需要把在课堂上辅导老师讨论的问题复述一遍,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变通原理,找寻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在和同学和老师的关于探讨相关主题的过程中,学生将加深对物理学的认识,在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

    总之,设计一堂成功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需要经验丰富的物理老师的协助和有效的准备工作,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助力,这样才能在课题上取得成功。只有通过定期反思和优化课程内容,学生能够塑造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在物理学中发展更高的技术和研究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4】

    《曲线运动》这一章主要是以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为载体讲述如何研究做曲线运动物体的规律,而《曲线运动》这一节又是这一章的一个基础,故其在必修1、2两册教材中属于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所涉及的两大部分内容——曲线运动的特点以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至对动力学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上面的分析,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已有的观察和感知,已有的概念和知识,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较深的认识。

    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由于考虑到了普通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先讲曲线运动的特点,即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在学生对曲线运动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设置问题:那么物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这时候学生回答要有力的作用,我把一个小钢球举起来问他们,小钢球在放手之后有没有力的作用,学生异口同声说有,我放手之后,问钢球做什么运动?学生回答自由落体运动,我追问,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又有学生喊要有初速度,我给他们分别做了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这时候学生陷入思考,我总结:看来没有速度或力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是不会做曲线运动的。

    我就把强力磁铁贴着黑板,让小钢珠在次自由落下,到磁铁旁边发生明显的弯曲,很自然的引入到了力与速度方向有夹角时,才会做曲线运动。进一步分析抛出的铅球做曲线运动的原因,我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好。

    讲解“小船过河模型”时,总感觉学生反应不是很好,课堂气氛有点压抑,虽然在之前分析了雨滴的下落,跑步机这些运动的合成,但到后面内容上,表现不好,学生还是喜欢定性分析,不愿意定量计算。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5】

    能独立说出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功的意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提高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兴趣。

    【教师】多媒体展示叉车提升货物的场景并提问叉车机械的成效通过怎样的物理过程实现。

    【教师】同学们观察非常认真,对之前知识掌握非常牢固,货车受到力的作用并被举高的成效在物理学中就叫为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教师展示实验:推动水平桌面的书本;用力举高粉笔盒。并提问这两个实验中,力的成效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功的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教师多媒体展示情境图片:1、小车在推力作用下前进;2、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提升;3、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前行;4、用力搬石头而未能搬起;提问学生这几种情境中力是否有成效。

    学生回答1、2情境中推理和拉力有成效,做功,3/4中滑板受到的力及石头受到的力没有成效,不做功。

    教师评价学生善于观察,理解准确,并顺势提问被踢出的足球是否有功?

    学生不难答出足球被踢出后,没有了脚上力的作用,具有惯性而运动,故没有做功。教师评价后安排小组结合做功与不做功的这几种情况讨论做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教师引导:大家都已经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那么一个力做功多和少怎么判断呢?

    学生思考同时老师板书并呈现用100N的拉力使物体上升3m和5m的题目,提问哪种拉力做的功更多?

    学生回答:两种情况拉力大小不变,第二种提升更高,第二种拉力做功更多。

    教师评价后总结得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也就越多。我们定义: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如果用F表示力,s表示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W表示功,则功的表达式为;强调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其中功的单位为牛米,也叫焦耳,符号为J。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中例题,请同学进行作答。

    学生黑板展示计算公式及结果为答案正确,表扬鼓励各位同学。

    【教师】1J有多大呢?我们知道2个鸡蛋大概1N,1J就相当把两个鸡蛋举起1m做的功。

    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并回家估算一下背着书包从楼底教室大概做多少功。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汇总(6篇)


    我们为您精心挑选并整理了与“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教师就像是一个辛勤的园丁,教案的编写要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以教学目的。写好教案就是为了把课讲好。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

    1、认识重力产生的条件。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分析各个物体的重心。

    2、联系实际,重力的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一、重点难点分析:

    重力的三要素: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在介绍重力时,除了明确指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教学中还需要补充实验测量重力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得,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几种测力计,如弹簧测力计、牵引测力计、压力测力计等等。另外让学生区分重力、重量的概念。

    介绍重力方向时要明确重垂线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静止的水面为水平方向),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把重力的方向说成指向地心的方向。关于重心和质心的区分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重心和质心》。

    在讲解如何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可以讲解悬挂法测量均匀薄板的重心。同时让学生讨论理解。对于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如课本的重心的确定,沙漏的重心确定,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重心,如折尺的重心的确定。

    有些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将物体的平衡内容(教材在第四章中进行了介绍)也对学生说明,也就是重心的稳度问题,建议在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研究的方法,在图片资料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双圆锥(圆锥上滚)的图片,老师可以参考使用。

    通过水会自动由高向低流动、树叶的飘落等等自然现象提出:

    回答: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教师总结说明:

    1、地球上物体受到重力,施力者是地球。只要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

    (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所受重力的方向各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情况下的物体(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正在运动的物体等等)让学生讨论重力的方向。

    共同讨论之后,教师说明并总结: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无论物体运动状态如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质量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物体的重心)。质量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悬挂法得到(教师可以演示该实验,同时让学生进行讨论),另外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再物体上(如图)。

    4、重力大小:

    问题3: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对地球是否有力的作用?教师进而提出:我们通常在研究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不提出施力物体地球,相对于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作用,同样,地球也要受到物体对它的吸引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讲解,要强调物体受到的重力不等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三)、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本课知识的理解。

    内容:采用悬挂法得到某一不规则形状(质量分布不均匀)薄板的重心位置。写出实验报告。

    内容:参考“探究活动”中所给的“质心与重心的求解”内容,对一些特殊形状物体的重心进行计算求解,利用初中所学的杠杆原理分析,写出专题性小论文 。

    1、求下列各物体的质心位置。

    (1)如图(a)所示,有一串珍珠,每颗间距均为a,共n颗,其质量依次为。

    (2)如图(b)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三角板。

    (3)如图(c)所示,匀质圆板,被挖去的小圆与大圆内切。

    答案:

    (1)答案:悬点下方处。解题思路:以悬挂点原点,竖直向下为x轴正方向,应用坐标法有:。

    (2)解题思路:把分成与AB边平行的几份,如图,当时,每一份的质心都在其中点上,则质心定在AB边中线CD上,同理也在BC边中线AE上,∴板ABC的质心在其几何重心上。

    (3)解题思路:将负质量与坐标法结合起来求解:设圆板面积密度为,则大圆板质量,小圆板质量,再以O点为原点,方向为x轴正方向,应用坐标法得,∴其质心在C点左侧处。

    2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重量为G,A 、B球分别为将它们挖去半径为和的小球后剩余的部分,匀质杆重量为,长度,试求系统的重心位置。

    答案:C点左侧0.53 R处。解题思路:以C点为原点,cb方向为x轴正方向,结合坐标法与负质量法求解。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2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2)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惯性系中成立;

    (3)知道什么是惯性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材首先引入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中一段在船舱里观察到现象的描述,并通过对它的分析和实例对比引入了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的概念.指出了常用到的惯性参考系.

    (2)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分析,引入了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存在的惯性力及其规律,并在升降机实例中简单应用.

    (1)本节属于选学内容,请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深度和层次.

    (2)在授课时采用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发现问题:运动和力的关系出现矛盾的现象.从而再引导学生分析发生矛盾的症结所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辩证的科学思想.

    1、发现问题:

    举例1:如图1所示,小车静止,小球静止于小车内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小车相对于地面以加速度 的乘积的力,称为惯性力.

    2、注意:惯性力不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存在施力物,也不存在反作用力.而且只有在非惯性系中才有惯性力.

    1、组织部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该课题.

    2、开有关相对论的科普讲座,引发学生研究兴趣.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亲身感知不同的纸桥与承受力之间的变化。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不同的折叠方法纸桥的承重力也不一样。

    2、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3、激发幼儿探索纸桥的承重力的兴趣。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已经做过各种各样的纸桥,都有些什么桥呢?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波浪桥和水槽桥,你们觉得这两座桥哪座最牢固(幼儿猜想)

    (在这之前,幼儿已设计过各种各样的桥面,对于桥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只停留在形状的不同上,这次通过选择了两种桥面来让幼儿探索它们的承重力,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探索比较水槽桥和波浪桥的承重力大小;

    结论:我们只有放同样的东西才能比较出哪一座桥牢固,而且东西要放在桥的中间。

    (2)交代实验要求和记录要求。

    (3)出示记录表讨论如何记录。

    (在这里记录也是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幼儿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绘画的方式,还有一种是以符号来表示,相对于以前以选择的方式来记录这次幼儿的记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幼儿实验并记录,教师重点指导他们正确实验。

    (虽然实验要求已说明,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实验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实验方法是否正确,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三、展示记录单,交流实验结果;

    1、哪座桥最牢固?可以放多少块积木。

    2、为什么波浪桥最牢固?

    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每一个小波浪就像一个小巨人,许多小巨人连在一起力气就大了,所以这种桥最牢固。

    (将桥面的波浪比作一个个的小巨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桥的承重力的大小,也为再次实验感知波浪多少与承重的关系作好铺垫)

    师:(1)为什么同样都是波浪桥,放的积木却不一样多呢?

    (2)幼儿观察比较两座波浪桥,发现两座桥的波浪不一样多。

    (在这里由于都是波浪桥可能幼儿对波浪多少的敏感性不强,幼儿一时说不上来,可以让幼儿一起来数数大家分别有多少波浪,这样幼儿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波浪的多少和承重力的不同)

    2、交代实验要求,并讨论折的不一样的波浪桥的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第二次实验中,幼儿的实验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中所出现的实验错误已没有,说明幼儿已有了一定的实验经验)

    4、集体讨论,刚才在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通过实验不仅知道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而且还发现波浪越多桥越牢固。

    (整个实验过程中,幼儿表现的很有兴趣,实验的积极性也很高,通过通过质疑、猜想、操作实践、最后得出结论。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了纸桥的秘密。知道了不同的桥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因为幼儿对两种桥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引出了两种桥,请孩子们比较这两种桥的不同之处,并大胆猜想:波浪桥和水槽桥哪座桥比较的牢固?再请孩子们进行操作前,我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请孩子们用积木,将之放在桥的中间,来比较。可是我却忽略了判断桥的承重力的标准是什么?到底是桥塌下来了?还是桥倾斜了?故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判断标准也不同。好在两种桥的承重力区别较大,所以没有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在孩子们操作完后,我们发现波浪桥明显比水槽桥要牢固,可是在我的总结,对于概念却有些模糊,没有明确的讲出波浪桥牢固的原因。对于原理的梳理不够。

    在第二次的操作中,是比较两种波浪不同的波浪桥。孩子们的操作得出,波浪多的桥比波浪少的桥,承重力会更加的好。同样的在总结概念时,我也讲的不是特别的清晰。而姐妹们给我的意见是:在每一次的概念梳理中,是不是在黑板上表示下会比较的好。在最后的讲评中,教师也应该明确下,进行最后的总结。

    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让我们两位老师有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从对方的活动发现其特色和亮点,再由自己的活动中进行改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磨练自己,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4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光的颜色是干什么排列的,以及什么事光的色散现象?

    二、预习内容

    1、光的颜色色散: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由条纹间距x与光波的波长关系为,可推知不同颜色的光,其不同,光的颜色由光的决定,当光发生折射时,光速发生变化,而颜色不变。

    (2)色散现象是指: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的现象。

    (3)光谱: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色光按其的大小有序排列。

    2、薄膜干涉中色散:以肥皂液膜获得的干涉现象为例:

    (1)相干光源是来自前后两个表面的,从而发生干涉现象。

    (2)明暗条纹产生的位置特点: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所经过的路程差不同,在某些位置,这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出现了,反之则出现暗条纹。

    3、折射时的色散

    (1)一束光线射入棱镜经折射后,出射光将向它的横截面的向偏折。物理学中把角叫偏向角,表示光线的偏折程度。

    (2)白光通过棱镜发生折射时,的偏向角最小,的偏向角,这说明透明物体对于波长不同的光的折射率不一样,波长越小,折射率越。

    (3)在同一种物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波传播速度,波长越短,波速越。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色散现象

    2、观察薄膜干涉现象,知道薄膜干涉能产生色散,并能利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知道棱镜折射能产生色散,认识对同一介质,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不同

    4、本节的重点是薄膜干涉、白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情况

    (二)学习过程:

    导读仔细阅读教材P56—58,完成学习目标

    1、回顾双缝干涉图样,比较各种颜色的光产生的条纹间的距离大小情况

    2、据双缝间的距离公式x=,分析出条纹间的距离与光波的波长关系,我们可以断定,

    3、双缝干涉图样中,白光的干涉图样是彩色的说明

    4、物理学中,我们把叫做光的色散;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色光就是光谱

    5、什么是薄膜干涉?请举出一实例

    6、薄膜干涉的原理:

    7、薄膜干涉的应用:

    8、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棱镜的另一侧出现什么现象?

    9、总结本节课色散的种类:

    (三)反思总结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实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木块,锯条,橡皮条,已知质量的钩码,重垂线,铅笔,刻度尺,质量均匀的金属板等.

    播放“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运动员用头顶球、人推物体(但没有推动)、火箭发射、压缩海绵”等录像资料.

    生2:不对,有的在运动,有的静止,比如说人推物体时并没有推动物体.

    生3:海绵的情况和那几个物体有所不同,那几个物体都是从运动到静止或者从静止到运动,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海绵形状变化比较明显.

    师:刚才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除了海绵之外的其他物体形状好像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说它们的变化从图中观察不出来.是不是真的没有发生变化呢?其他几个物体从运动到静止或从静止到运动,而海绵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演示用手压锯条、拉橡皮条等等,提出问题.

    生: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小树在大风的作用下的弯曲,直尺在力的作用下的弯曲,绳子在力的作用下的扭转,弹簧对压缩它的物体的力的作用.

    生:要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师: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称为形变,从刚才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师:这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除了这样一种作用效果之外,力还有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呢?试举例说明.

    生1:用力推箱子,可以发现箱子开始运动了,说明是力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了.可见力可以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生2:汽车停下来,首先要刹车,可见要使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需要力的作用。

    生3:飞行在空中的足球,当一个运动员用头顶一下,发现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可见运动方向的变化需要力的作用.

    师:刚才几个同学举例非常好,物体速度的变化称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那么我们能不能把上述几位同学的话总结成一句话呢?

    师:结合上面的分析,再加上我们初中所学的知识,大家给力下一个定义.

    生: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师:当我们向东拉一个物体和向南拉一个物体时,同样大小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一样吗?

    师:所以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这样的物理量叫什么?以前我们所学的哪几个物理量和力具有相同的情况?

    生: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师:要具体描述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如图3—1—1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从O点竖直向上画一段3倍于标度的线段;

    (3)在线段终点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为了简便也可以照图乙那样不画物体,而用质点来表示物体,画出力F的图示.

    学生活动:做例题中物体受力的图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水平较差的学生,把做得好的同学的图示用实物投影投到大屏幕上,和学生自己做的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同位之间互换进行检查,找出对方的缺点,锻炼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

    师:(微笑)刚才同学们做得很好,看来大家初中的基础还是比较好的,由于高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时候很多,力的图示画起来比较麻烦,我们以后会经常画一种简化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是在力的图示的基础上,不对力的大小有具体的要求,只画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我们在以后经常要用到这种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

    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所以A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说法B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推书,故C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说法D正确.

    下落的物体可以有从树上下落的苹果、跳高运动员、飞机投下救援物资等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物体的下落是由于什么力作用呢?

    师:要研究一个力,首先要研究这个力的三要素,重力的三要素应该怎样进行研究呢?

    师:同样一个物体受重力的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是不同的,根据公式G=mg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减小;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增大.那么重力的方向是如何的呢?

    师: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是如何进行确定的呢?

    生l:如果是规则形状的物体,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生2:不一定,当物体密度分布不均匀时,即使是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也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比如一个空杯子,逐渐地向里面注入水,它的重心应该不断地变化.所以应该说成规则形状并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是在几何中心.

    师:(鼓励的微笑)刚才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物体的重心可以随物体质量分布变化而变化.现在这里有一个不规则形状的薄木板,大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标出这块木板的重心所在.

    这是一种老师们比较熟悉的方法.演示时可以增加重心在物体之外的情况.例如,如图3—1—2所示的薄板,在用悬挂法确定了物体的重心之后,在板上固定一条细线ab,再在其重心c处拴上细线提拉,可使薄板水平平衡.

    生:可以用悬挂的方法来确定这块薄木板的重心位置.

    生:根据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平衡,拉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绳子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重心的位置,我们可以改变薄木板的悬挂点,用两条直线的交点来确定薄木板的重心.

    师:很好,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大家分组进行实验,同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物体想办法测出他们的重心,例如我们的直尺、三角板、物理课本、橡皮等等.

    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师:除了重力之外,自然界还有很多力的作用,它们的类别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方法,这些相互作用都是由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演变而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四种基本相互

    作用.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注:由于这一部分是属于了解性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科技论文的能力,是学生提高自己水平的很好机会,老师一定要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不能把一切都进行讲解,而是应该把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作好准备.

    生:这一部分叙述的是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生: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电磁相互作用是存在于电荷之间和磁体之间,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称之为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存在范围很小,它们的作用范围只有10-15m,但是弱相互作用的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自然界的这四种相互作用是近几十年才发现的,许多科学家都认为这四种相互作用是一种相互作用不同的体现形式,也就是说有更为一般的一种相互作用就可以解释自然界所有的力学现象了,这里面包括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支持这种说法,并且在晚年致力于统一场方面的研究但没有成功.这也给我们同学们留下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同学当中有一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呢?

    点评:通过讲解这一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前沿的了解,积极投身到为科学而献身的队伍中去.

    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它的理解仍然是一个难点,关键是在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问题上,并且两个力地位是相同的.重力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主要应该放在重心的研究上,知道不同情况下物体重心的位置.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对它的理解不必太深,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将来发展打下基础.

    3.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6

    一、划分能力培养阶段及目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

    难点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用考试或考查的方法及时检验本阶段的能力培养结果。着重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命好考查试题,尽可能多地覆盖各知识点中的能力要求内容。可采用个别或部分抽查和全体考查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又可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习和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抽查或考查结果,认真分析卷面,总结经验。对未达标的个别同学,可通过耐心细致地辅导达到能力要求。普遍问题,可通过评析卷面加以解决,使绝大部分同学达到本阶段的能力要求。对不完善的措施和方法,及时加以修正和完善。

    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8篇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8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1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f=μN。

    2.难点是学生有初中的知识,往往误认为压力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必须指出只有当两物体的接触面垂直,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N的大小才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在教学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

    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于每一种力我们都要掌握它产生的条件,会计算力的大小,能判断力的方向。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力:重力和弹力。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力--摩擦力。在这三种力中摩擦力较难掌握。

    演示实验:

    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悬挂50g砝码时,物块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

    当悬挂的砝码增加到100g时,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设想一下,如果将砝码B摘去,静摩擦力又将如何变化?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类似上述情况,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拉力的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

    提出问题:当悬挂在绳子下端的砝码为150g时,物块才刚开始相对于桌面板滑动,这时物块所

    受的静摩擦力叫什么?它的大小和方向呢?

    教师讲解:静摩擦力增大到某数值后就不再增大了,这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用fm表示。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使物体起动的外力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明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的作用,则并不一定处于最大静摩擦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将要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推力。

    边演示边提问:一旦物块滑动后,我们只要挂130g砝码,就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时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方向如何?

    再做演示实验,在刚才的大木块上再放一块小木块,发现要挂140g的砝码,才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又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

    教师讲解:这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物体间的正压力N成正比。

    演示实验,将木块依次放在玻璃上,木板上和毛巾上,用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三种情况下,测力计示数由小到大,说明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有关,与相互之间的压力(弹力)成正比,可以写为f=μN μ是动摩擦因数,因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决定。动摩擦因数是无单位的,它表示摩擦力跟正压力之比。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且跟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实验,其他各组同时操作: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住物块,开始用较小的力拉,记下测力计读数;慢慢增加拉力,再记下测力计读数;继续增加拉力,使物块刚好开始滑动,记下测力计读数;然后保持物块匀速运动,记下测力计读数。

    4 滑动摩擦力:

    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原理来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

    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中的五种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

    讨论答案:

    图1 物块A与木板接触,但物块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物块A没有静摩擦力。

    图2 物块A与木板接触,A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木板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向上的静摩擦力。加大力F时,静摩擦力不变,f静大小等于重力mg。

    图3 物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滑大小等于重力的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图5 物块A相对于木板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但A不与木板接触,因此木板对A没有静摩擦力。当然B对A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静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是阻力。

    3.滑动摩擦力可由公式f滑=μN计算,或由物体平衡计算。

    4.静摩擦力不是定值,有一个范围,即0~fm,由物体运动和其他受力情况决定。

    习题:

    图6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思考题:

    1.请举一二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静摩擦力为动力。

    2.人在爬绳的过程中,手受到什么摩擦力?方向怎样?摩擦力的方向跟人体运动的方向是一致还是相反?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准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会推导,能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v-t图象的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研究v-t图象,寻找规律,发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并发现规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2、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养科学价值观。

    3、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应用。

    1、学会用v-t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会运用。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绘运动物体的v-t图象,本节课我们就从v-t图象入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v-t图象(课件展示),它们分别表示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生1:①中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2: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说明物体在做假速直线运动。

    生:是均匀增加。如果取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

    教师用课件投影,进一步加以阐述。

    师:我们发现每过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增加量是相等的。所以无论△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v与时间的变化量△t之比△v/△t都是一样的,即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uniformvariablerectilinearmotion)。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就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生:我知道了,在刚才图1中③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表示的就是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师:你所的对!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三条直线的交点表示什么?

    生2:不是相遇,交点的横、纵坐标都相等,应该表示在同一时刻,三者的速度相等。

    师:是的,在v-t图象中,交点仅表示他们的速度相等,并不表示相遇,同学们不要把v-t图象与x-t图象相混淆。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教材第39页“说一说”

    这条图线表示物体的速度怎样变化?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总是相等的吗?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吗?

    生:速度增加,但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越来越大,说明△v/△t逐渐增大,即加速度增大,加速度不是恒量,那物体的运动就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了。

    师:没错。在不同的瞬时,物体的加速度不同,那我们怎么找某一点的瞬时加速度呢?

    师:非常好。我们可以做曲线上某点的切线,这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表示物体在这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师:除了图像外,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从运动开始(这时t=0)到时刻t,时间的变化量△t=t-0,速度的变化量△v=v-v0,因为加速度a=△v/△t是一个恒量,所以a=△v/△t=v-v0/t-0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生: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再乘以t就是0—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师:我们还可以从图象上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投影)汽车以40km/h的速度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

    解:初速度vo=40km/h=11m/s,加速度a=0.6m/s2,时间t=10s,10s后的速度为

    (投影)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汽车以0.6m/s2的加速度刹车,则10s和20s后的速度减为多少?

    教师指导学生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解题,代入数据,计算结果。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自己做的情况,投影出示典型的样例并加以点评。

    有的同学把a=0.6m/s2代入公式v=vo+at,求出v10=16m/sv20=22m/s

    生:汽车在刹车,使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应代负值,即a=﹣0.6m/s2。

    有的同学把a=﹣0.6m/s2代入公式v=vo+at,求出v10=4m/sv20=﹣2m/s

    师:请同学们联系实际想一想,汽车刹车后会再朝反方向运动吗?

    教师出示规范解题的样例。

    解:设初速度v0=36km/h=10m/s,加速度a=﹣0.6m/s2,时间t=10s,由速度公式v=vo+at,可知刹车至停止所需时间t=v﹣v0/a=0﹣10/﹣0.6=16.7s。

    故刹车10s后的速度v10=v0+at=10m/s﹣0.6×10m/s=4m/s

    师:通过这道题,我们大家知道了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虽然踩了刹车,但汽车不会马上停下来,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因此,汽车在运行时,要被限定速度,超过这一速度,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想一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是如何判断司机是否超速行驶的?

    生:汽车刹车时会留下痕迹,可以通过测量痕迹的长度,计算出司机刹车时的速度。以此来判断司机是否超速行驶。

    本节重点从图象和公式两个方面研究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时注意以下几点: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但不能说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决定于△v和△t的比值。

    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3

    说明:缝衣针、螺丝刀等钢铁物体,与磁铁接触后就会显示出磁性,我们把钢性材料与磁铁接触后显示出磁性的现象称之为磁化

    说明:原来有磁性的物体,经过高温、剧烈震动或者逐渐减弱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就会失去磁性,这种现象叫做退磁

    说明:铁、钴、镍以及它们的合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性比其他物质强得多,这些物质叫做铁磁性物质,也叫强磁性物质

    问:为什么铁磁性物质磁化后能有很强的磁性?(铁磁性物质的结构与其他物质有所不同,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绕核旋转,这就相当于一个小磁体,称之为磁畴,磁化前,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各个磁畴的作用在宏观上互相抵消,物体对外不显磁性。磁化过程中,由于外磁场的影响,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得磁场大大加强。这个过程就是磁化的过程,高温下,磁性材料的磁畴会被破坏.在受到剧烈震动时,磁畴的排列会被打乱,这些悄况下材料都会产生退磁现象。有些铁磁性材料,在外磁场撤去以后,各磁畴的方向仍能很好地保持一致,物体具有很强的剩磁.这样的材料叫做硬磁性材料。有的铁磁性材料,外磁场撤去以后,磁畴的磁化的方向又变得杂乱,物体没有明显的剩磁,这样的材料叫做软磁性材料。永磁体要有很强的剩磁,所以要用硬磁性材料制造.电磁铁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失去磁性,所以要用软磁性材料制造。)

    2、退磁:原来有磁性的物体,经过高温、剧烈震动或者逐渐减弱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就会失去磁性

    3、铁磁性物质(强磁性物质):铁、钴、镍以及它们的`合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性比较强

    4、磁化和退磁解释: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绕核旋转,这就相当于一个小磁体,称之为磁畴,磁化前,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各个磁畴的作用在宏观上互相抵消,物体对外不显磁性。磁化过程中,由于外磁场的影响,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得磁场大大加强。这个过程就是磁化的过程,高温下,磁性材料的磁畴会被破坏.在受到剧烈震动时,磁畴的排列会被打乱,这些悄况下材料都会产生退磁现象

    软磁性材料:磁化后磁畴的磁化的方向又变得杂乱,物体没有明显的剩磁

    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4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其中还编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与老教材的课程目标相比,它更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体现课改精神,这节课我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其中一个因素。

    在生活中,初二学生对摩擦有感性认识,只是还没有从物理学角度对它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了贴近学生,一上课我就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的实验,并提出问题:“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待学生回答后,我们本节就要来学习科学探究:摩擦力。

    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怎样提出研究课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怎样合理选用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物理规律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不能任意外推,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对教学过程的构想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1.在引入新课提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不一定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教育,也为过渡到演示实验起承上启下作用.2.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及电路的设计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使他们既巩固了实验知识,也调动他们尽早投入积极参与.3.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同时让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也可调动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4.在用列表对比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物理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学生对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到此应该达到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通过提问和画图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向高涨.5.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来理解电压与电流比值的物理意义.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思维点拨.此处节奏应放慢,可提请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6.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欧姆定律,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注意阐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先行总结,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重申时语气要加重,不能轻描淡写.要随即强调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任意外推.7.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

    四、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

    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读数规则进行介绍.

    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

    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6

    通过学习物理学史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地心说(托勒密)和日心说(哥白尼)分别以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天体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了解牛顿是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通过学生的阅读使学生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使学生在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也使学生懂得科学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光明大道,也是要通过斗争,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说明:

    1、日心、地心学说及两者之间的争论有许多内容可向学生介绍,教材为了简单明了地简述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没有过多地叙述这些内容.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

    2、这一节的教学除向学生介绍日心、地心学说之争外,还要注意向学生说明古时候人们总是认为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是由于它遵循的运动规律与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不同.

    3.学习这一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下一节推导万有引力定律做铺垫,因此教材中没有过重地讲述开普勒的三大定律,而是将三大定律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加以说明,节后也没有安排练习.希望老师能合理地安排这一节的教学.

    本节教材首先让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大量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如:第谷在1572年时发现在仙后座中有一颗很亮的新星,从此连续十几个月观察这颗星从明亮到消失的过程,并用仪器定位确证是恒星(后称第谷星,是银河系一颗超新星),打破了历来“恒星不变”的学说.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为_以亚里士多德为旗号的经院哲学对科学的禁锢、改变与加深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科学认识而奋斗了一生,因此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开普勒幼年时期的不幸,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完成了第谷未完成的工作.这些物理学家的有关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畏强权的精神.

    具体授课中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也可通过放资料片和图片的形式讲述.也可大胆的让学生进行发言.

    在讲授“日心说”和“地心说”时,先不要否定“地心说”,让学生了解托勒密巧妙的解释,同时让学生明白哥白尼的理论_了统治人类长达一千余年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理论,为宣传和捍卫这一学说,意大利的思想家布鲁诺惨遭烧死,伽利略也为此受到残酷迫害.不必给结论,让学生自行得出结论.

    例1月球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运行周期约为27天。应用开普勒定律计算: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多少高度,人造地球卫星可以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像停留在无空中不动一样.

    分析: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都在环绕地球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它们运行轨道的半径的三次方跟圆周运动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解:设人造地球卫星运行半径为R,周期为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点评: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好像停留在天空中的卫星,通常称之为定点卫星.它们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能随意变动。

    例2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都为正圆.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如图所示,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图是相继两次满月,月、地、日相对位置示意图).

    解:月球公转(2π+)用了29.5天.故转过2π只用天.

    由地球公转知.

    所以=27.3天.

    例3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分析:由卫星线速度公式可以判断出,因而选项A是错误的.

    由卫星运行周期公式,可以判断出,故选项B是正确的.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万有引力作用于卫星上产生的,由,可知,因而选项C是错误的.

    若使卫星C速率增大,则必然会导致卫星C偏离原轨道,它不可能追上卫星B,故D也是错误的.

    点评: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卫星的速度增大。则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必然会增加,而万有引力在轨道不变的时候,是不可能增加的,这样卫星由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大于外界所提供的向心力而会作离心运动。

    1、观察月亮的运动现象.

    2、观察日出现象.

    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7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静摩擦力。 (1) 产生条件:两物体必须接触且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滑动趋势

    静摩擦力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与迫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或沿着接触面的分量)大小相等。

    (3) 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它是物体即将开始相对滑动时的静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

    2.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 ; ; 。 (2) 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且与 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即Ff=μF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它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的大小、压力的大小无关。 【范例精析】

    例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不一定有静摩擦力,还要看它们间是否有相对滑动趋势。例如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它们之间就没有静摩擦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例如与倾斜的匀速运动的输送带相对静止的物体,物体与输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所以有静摩擦力存在,但物体并不是静止的。产生静摩擦力时只要与接触面相对静止就行了。上述的输送带如突然加速,物体就可能受到与运动方向一致的滑动摩擦力。所以A、B、C三个选项都是错的。在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因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这就是一个限度。本题目正确的选项是D。

    拓展:(1)不管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都要注意与接触面的“相对性”

    (2)值得注意的是,正压力变化时静摩擦力不一定变化,但最大静摩擦力肯定变化。

    例2要使木块在水平木桌上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小些,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关于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我叫尹国圣,来自吉安县二中,我说课的题目是《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选自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主要要向学生介绍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学要求和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能够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再学习过程中能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物理学习服务。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复杂的.概念,简单化。

    三、德育目标:

    通过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多面性。

    教学方法:

    讲授、推理归纳法、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步骤: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

    (1)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这样的运动是很常见的,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例:转动的电风扇上各点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等)

    (1)用通过放录像让学生感知卫星做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相等的弧长。

    (2)并出示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棗这种运动就叫匀速圆周运动。

    a:分析: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的时间t增大几倍,通过的弧长也增大几倍,所以对于某一匀速圆周运动而言,s与t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1)线速度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2)线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6)得到: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运动,因为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荐]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集锦5篇


    任何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教育事业做好准备,只要是教师,就或多或少的需要利用到教案。对教师来说,教案是一定要写的,优秀的教案还有哪些亮点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挑选的“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篇1)

    本节《电阻》是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六章第三节《电阻》第一节,电阻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以及电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电阻是导体的重要电学性质,理解这一概念的初步含义及其决定因素,与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一样,是后续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结论。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本节课的重点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而难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节的教材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个量随几个量变化的关系;学习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1、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着的应用,开阔视野

    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师生共同分析计论,总结出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类比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读书自学法等。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学法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充分理解电阻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认识影响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

    学生已对电路和电流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把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暗或比较电流表读数的大小从而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互相交流 知道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性质,形成电阻的概念,进一步了解电阻单位。 学生已认识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再启发学生从生活中的经验及类比方法进行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实验 ,从中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提出如何用一根电阻丝如何研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加深对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理解掌握。从探究得出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导体和绝缘体,创设问题情景“为什么不用铁做导体”,自然引出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围绕“为什么不用铁做导体”这个问题,展开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设疑问一:在电路电压相等的条件下,铜导线和铁导线的电流是否一样,引导学生观察通过灯的电流越大,则灯越亮。

    设疑问二:想一想:为什么电压相同时,选用不同的导体,电路中的电流不同呢?

    学生纷纷讨论,但所提猜想缺乏针对性,于是教师设置情景,进行诱导。

    情景模拟:某车队要从A地到B地,受到沙石的阻碍作用,车流会慢下来。

    教师讲述:将电流类比车流,引导学生猜想,造成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接着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分析、比较和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灯泡亮度不同是由于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不同,而造成电流大小不同的原因是组成电路的导体不同,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从而总结出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致使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教师及时在黑板上板书,同时介绍电阻的符号、单位、单位的符号及换算,水到渠成,轻易化解难点。

    多媒体展示介绍科学家欧姆 ,展示各类电阻器的图片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展示常见电阻值,并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举几个例子,把电流类比车流,引导学生猜想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也就是电阻一般不同,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呢?

    附:例子(1)某车队要从A地到B地,一条是泥泞的小路,一条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问一下,哪一条路车队走的时候受到的阻碍小?(平坦的水泥路)看来车流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组成材料有关。

    (2)同样是这车队从A地到B地,当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时,一条是直线到达,还有一条是要转一大圈子才能到达,同样到达目的地,从哪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也就是说受到的阻碍比较小?(直线到达的比较轻松)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车队所受到的阻碍跟车流所通过的距离的长短有关。

    (3)同样是这车队从A地到B地,当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时 ,一路很宽,一条路很窄,同样到达目的地,从哪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也就是说受到的阻碍比较小?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车队所受到的阻碍跟车流所通过的路的横截面积有关。

    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要求学生讲解下列问题,逐步概括出结论。

    ①换接不同电阻时,由电流表示数不同,可得出什么结论?

    ②你怎样分析得出的?

    ③我们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持哪些量不变?想一想结论该怎样叙述?

    (通过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问题的层层深入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第二、三、四步的分析和第一步一样。在这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控制变量法

    学生小结本节内容,教师补充. 强调控制变量实验方法。

    巩固练习的方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巩固知识

    7、播放半导体与超导体的视频,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篇2)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电荷量:C

    “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

    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从18世纪起,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验电器的简单装置: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条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图甲)。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图乙)

    问: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离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较小。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问: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摩擦起电是带电粒子(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师: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使物体起电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起电方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金属导体模型。

    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动画演示)

    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

    演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帖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提出静电感应概念: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3)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如上面的这个演示实验中,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①演示

    ②如果先把C移走,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

    ③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金属箔仍张开,表明A和B仍带有电荷;

    ④如果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金属箔就会闭合,表明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问:感应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感应起电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

    师: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师: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师:迄今为止,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号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注意:迄今为止,发现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三)小结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三、几个基本概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篇3)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它是由导体 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跟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 ,与它的横截面积成 ;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表达式R= ,式中ρ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表征 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3.各种材料的电阻率 都随温度的变化而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而有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 。

    1.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如果想研究一个量与其他几个量的关系时,可以采用保持其他量不变,只让某一个量发生变化去研究量的变化规律。

    是电阻的定义式,其电阻并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只是可由该式计算电阻。 时电阻的决定式,其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共同决定。

    提供了一种测量R的方法:只要测出U、I就可求出R。 提供了一种测导体ρ的方法:只要测出R、L和S就可以求出ρ。

    例 1 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 金属薄片边长ab=10 cm,bc=5 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 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

    解析:设将A与B连入电路时,电阻为R1,C与D连入电路时电阻为R2,金属片厚度为h,

    所以R1∶R2=4∶1,故后者电流I2=4I1.

    例2 某用电器离供电电源距离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若要求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该输电线的横截面积最小值是( )

    例3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白炽灯L1和L2串联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中.若L1的灯丝断了,经搭丝后与L2. 串联,重新接在原电路中,则此时L1的亮度与灯丝未断时比较( )

    解析:设两灯电阻为R1和R2,外加电压为U,则灯L1消耗的电功率为

    灯L1断后重新搭接,R1变小,故上式中变量仅是R1.

    注意到 为常量,故当 即 时, 最小,此时P1最小;当R1变小,则 变大,结果P1变小,灯L1变暗.

    1.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 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 )

    2.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要使电阻变为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

    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 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

    3.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横截面的直径为 d,电阻为R,如果把它拉成直径为 的均匀细丝,电阻值将变为( )

    A. B.16R C.256R D.

    A.若将a、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

    B.若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

    C.若将b、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

    D.若将a、b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不变

    5.有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通过转动灯泡灯 丝接通,再接入电源后,所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 )

    6.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导线B对折后拧成一股,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为_____ _,相同时间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A:qB为______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篇4)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 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 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 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高一物理功和能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 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 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 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 的名称。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 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 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 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 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等。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高一物理功和能的引入新课 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 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 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 教师明确指出:

    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大量现象表明,许多物体的机械能是不守恒 的。例如从车站开出的车辆、起飞或降落的飞机、打入木块的子弹等等。

    分析上述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原因:从车站开出的车辆机械能增加, 是由于牵引力(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对车辆做正功;射入木块后子弹的机械能减少, 是由于阻力对子弹做负功。

    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和物体机械能变化有什么关系, 是本节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篇5)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根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学问和分析电路的根底,是本章的重点。本次课的规律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试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试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洁,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学生对试验方法的把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试验难度比拟大,主要在试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试验的难度比拟大,学生消失错误的可能性也比拟大,所以试验的评估和沟通也比拟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这次课采纳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试验熟悉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看、收集试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展分析。

    过程与方法

    ①依据已有的学问猜想未知的学问。

    ②经受欧姆定律的发觉过程并把握试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展评估,找到胜利和失败的缘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对待四周的'事物并能设计试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②培育学生大胆猜测,当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握试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试验过程;试验数据的分析;试验结果的评估。

    四、学情分析

    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学问方面是讨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究性试验课,让学生自主试验、观看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探究性试验有深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制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力量和试验力量,但由于学生的探究力量尚不够成熟,引导培育学生探究力量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六、课前预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10)、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①我们学过的电学局部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下列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这局部问题学生以前已经有了感性的熟悉,大局部学生答复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答复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展订正。

    (二)情景引入、展现目标

    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道电流增大了多少吗?

    让学生猜想电流I、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学生大胆猜测。

    不管对错,教师都应仔细对待,但应当留意:猜测不是瞎猜、乱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应当引导学生在原有学问的根底上有依据,符合规律进展猜测。同时可将全部学生的猜测写在黑板上,这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推荐]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教师范文大全推荐更多专题:“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协助教师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优质,出于您的需要,教师范文大全为您提供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

    师生共同得到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并且都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即电磁波是横波。光是一种电磁波。在前面学习的光的偏振现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上图所示。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向周围空间传播电磁能,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

    (3)三个特征量的关系:v=λf。在真空中v=3.0×108 /s。

    师: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足以根牛顿力学体系相媲美,它是物理学发展史中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3.赫兹的电火花

    师: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还只是一个预言。还有待于科学实验的证明。是赫兹把这个天才的预言变成了世人公认的真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赫兹证实电磁波存在的探索历程)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赫兹的生平简介(见附录),激发学生求知上进的热情,对学生进行物理情感教育。

    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主要学习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内容。知道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还知道了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场,即电磁场。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波中的电场与磁场相互垂直,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即电磁波是横波。

    课余作业

    完成P79“问题与练习”的题目。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必修)的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七节内容.

    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上好这节课不仅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还可为今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波动知识时重要的是要会确定波的总的运动情况,即由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物理量来表征运动情况,而不是确定单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材大纲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

    征;了解机械波的种类及其传播特征;初步了解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及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

    的时空观念.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2) 重点,难点分析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波动过程的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教学过程通过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必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标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学生一起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基于这种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法,通过课件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以期达到教学目标.有着丰富生活体会的学生往往对波动形成的物理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认识机械波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教学中可以渗透"指导——自主学习"的教改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法指导,思维启发,和师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学生小实验和教师实验演示及课件模拟物理过程,逐层深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中进行分析探究,总结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动过程,进而搞清波动的成因.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问答或自问自答,进入思维的迁移,每观察到一个现象都去想想几个为什么.真正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学生培养成科学探究推理严谨缜密,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科学学习的科学学习者.

    三,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课件)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见过此现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静的水

    面,会看到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起伏不平的波纹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课件)曾记否,当进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让学生按顺序逐个相继站起,坐下,这时全班的同学都有机会亲身体会到作为波动中的一分子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波动的成因)

    (课件)"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连绵起伏的山峦构筑了

    华夏民族的脊梁……

    (小实验:学生同桌两人用手抖动课前准备好的绳子,会看到凹凸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上述现象,都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波的情形,那么,波形成的条件

    是什么呢 波是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介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机械波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上述的

    水波和绳波都是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所观察的现象,归纳总结)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如果没有连续的振动,则质点很快停止下来.)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成

    如右图所示.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的力的作用,当介质中

    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

    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课件演示相邻质点的相互作用)

    (实验和课件演示)绳波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开始时刻(t = 0),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个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经过T / 4,质点1已经达到最大位移,正要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运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9.经过T / 2时,质点1回到了平衡位置,并继续向下运动,质点9刚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动传到了质点17.依此推论,演示经3T / 4,T和5T / 4后各质点排列成的波形.

    机械波的特点

    1,介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振动.

    2,各质点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3,各质点在振动时有时间上的先后.

    4,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小实验:学生用手抖动绳子,形成绳波.如果不再抖动,则原位的质点很快平静下来.它说明波动是伴随着能量传播的,要维持波的传播,必须不断地给振源提供能量.)

    横波与纵波

    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

    1,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凹凸相间的波形——波峰,波谷)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的波形——

    疏部,密部)

    例:声波是纵波.其中振源是声带,介质是空气,固体,液体等.

    (课件演示两类波的形成及其波形)

    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拓展学生的认知层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课件演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图象,启发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课后思考题.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课堂小结

    1,只有振动才有可能引起波动.

    2,只有通过介质,才能由局部的振动引起全局的波动.

    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复运动——振动.

    4,每一局部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5,每一局部的振运动在时间上有先后.

    6,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一种振动形式,又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问题研究的方法做出评价,思考描述波动与振动的物理量有什么不同.)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能举出几个反冲运动的实例;

    2、知道火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

    二、能力目标

    1、结合实际例子,理解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现象做出解释;

    3、进一步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实验,分析得到什么是反冲运动,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和热心科学研究的兴趣、勇于探索的品质。

    2、通过介绍我国成功地研制和发射长征系列火箭的事实,结合我国古代对于火箭的发明和我国的现代火箭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先烈,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反冲。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正确处理喷气式飞机、火箭一类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反冲运动。

    教学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总结归纳得到什么是反冲运动。

    2、结合实例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

    教学用具

    反冲小车、玻璃棒、气球、酒精、反冲塑料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演示]拿一个气球,给它充足气,然后松手,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现象]释放气球后,气球内的气体向后喷出,气球向相反的方向飞出。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气球这样的运动很多,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

    新课教学

    (一)反冲运动 火箭

    1、教师分析气球所做的运动

    给气球内吹足气,捏紧出气孔,此时气球和其中的气体作为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松开出气孔时,气球中的气体向后喷出,气体具有能量,此时气体和气球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气球就向前冲出。

    2、学生举例:你能举出哪些物体的运动类似于气球所作的运动?

    学生:节日燃放的礼花。喷气式飞机。反击式水轮机。火箭等做的运动。

    3、同学们概括一下上述运动的特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总结得到:

    某个物体向某一方向高速喷射出大量的液体,气体或弹射出一个小物体,从而使物体本身获得一反向速度的现象,叫反冲运动

    4、分析气球。火箭等所做的反冲运动,得到:

    在反冲现象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为零;

    但是反冲运动中如果属于内力远大于外力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冲运动中系统动量守恒。

    (二)学生课堂用自己的装置演示反冲运动。

    1、学生做准备:拿出自己的在课下所做的反冲运动演示装置。

    2、学生代表介绍实验装置,并演示。

    学生甲:

    装置:在玻璃板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中一块浸有酒精的棉花。

    实验做法:点燃浸有酒精的棉花,管中的酒精蒸气将橡皮塞冲出,同时看到小车沿相反方向运动。

    学生乙:

    装置:二个空摩丝瓶,在它们的底部用大号缝衣针各钻一个小洞,这样做成二个简易的火箭筒,在铁支架的立柱端装上顶轴,在放置臂的两侧各装一只箭筒,再把旋转系统放在顶轴上,往火箭筒内各注入约4 mL的酒精,并在火箭筒下方的棉球上注入少量酒精。点燃酒精棉球,片刻火箭筒内的酒精蒸气从尾孔中喷出,并被点燃,这时可以看到火箭旋转起来。

    学生丙:用可乐瓶做一个水火箭,方法是用一段吸管和透明胶带在瓶上固定一个导向管,瓶口塞一橡皮塞,在橡皮塞上钻一孔,在塞上固定一只自行车车胎上的进气阀门,并在气门芯内装上小橡皮管,在瓶中先注入约1/3体积的水,用橡皮塞把瓶口塞严,将尼龙线穿过可乐瓶上的导向管,使线的一端拴在门的上框上,另一端拴在板凳腿上,要使线拉直,将瓶的进气阀与打气筒相接,向筒内打气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脱开,水从瓶口喷出,瓶向反方向飞去。

    过渡引言:同学们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得到并演示了什么是反冲运动,那么反冲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下边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三)反冲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1、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2、学生回答反冲运动应用和防止的实例。

    学生:反冲有广泛的应用:灌溉喷水器、反击式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反冲的重要应用。

    学生: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这是防止或减少反冲影响的实例。

    3、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举例子。

    4、要求学生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物理情景对几个物理过程中反

    冲的应用和防止做出解释说明:

    ①对于灌溉喷水器,

    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出时,弯管因反冲而旋转,可以自动地改变喷水的方向。

    ②对于反击式水轮机:当水从转轮的叶片中流出时,转轴由于反冲而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③对于喷气式飞机和火箭,它们靠尾部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很大的速度。

    ④用枪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去枪身向后发生反冲,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步枪时我们要把枪身抵在肩部,以减少反冲的影响。

    教师:通过我们对几个实例的分析,明确了反冲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看待事物时我们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我们知道:反冲现象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火箭,下边我们一认识火箭:

    (四)火箭:

    1、演示:把一个废旧白炽灯泡敲碎取出里面的一根细玻璃管,往细玻璃管装由火柴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细管加热。

    现象:当管内的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细管便向相反方向飞去。教师讲述:上述装置就是火箭的原理模型。

    2、多媒体演示古代火箭,现代火箭的用途及多级火箭的工作过程,同时学生边看边阅读课文。

    3、用实物投影仪出示阅读思考题:

    ①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的火箭。?

    ②现代的火箭与古代火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③现代火箭主要用途是什么?

    ④现代火箭为什么要采用多级结构?

    4、学生解答上述问题:

    ①我国古代的火箭是这样的:

    在箭上扎一个火药筒,火药筒的前端是封闭的,火药点燃后生成的燃气以很大速度向后喷出,火箭由于反冲而向前运动。

    ②现代火箭与古代火箭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反冲现象来工作的。

    但现代火箭较古代火箭结构复杂得多,现代火箭主要由壳体和燃料两大部分组成,壳体是圆筒形的,前端是封闭的尖端,后端有尾喷管,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迅速喷出,火箭就向前飞去。

    ③现代火箭主要用来发射探测仪器、常规弹头或核弹头,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即利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

    ④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一级火箭的最终速度还达不到发射人造卫星所需要的速度,发射卫星时要使用多级火箭。

    用CAI课件展示多级火箭的工作过程:

    多级火箭由章单级火箭组成,发射时先点燃第一级火箭,燃料用完工以后,空壳自动脱落,然后下一级火箭开始工作。

    教师介绍:多级火箭能及时把空壳抛掉,使火箭的总质量减少,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温度,可用来完成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的发射工作,但火箭的级数不是越多越好,级数越多,构造越复杂,工作的可靠性越差,目前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

    那么火箭在燃料燃尽时所能获得的最终速度与什么有关系呢?

    5、出示下列问题:

    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为M、燃料燃尽后的质量为m,火箭燃气的喷射速度为v1,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v为多大?

    [学生分析并解答]:

    解: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由于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动量守恒。

    发射前的总动量为0,发射后的总动量为(M-m)v-mv1(以火箭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M-m)v-mv1=0

    师生分析得到: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由喷气速度及质量比M/m决定。

    巩固训练 水平方向射击的大炮,炮身重450 kg,炮弹射击速度是450 m/s,射击后炮身后退的距离是45 cm,则炮受地面的平均阻力是多大?

    小结

    1、当物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速度离开物体时,剩余部分将获得一个反向冲量而向相反方向运动,这种向相反方向的运动,通常叫做反冲运动。

    2、对于反冲运动,所遵循的规律是动是守恒定律,在具体的计算中必须严格按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来进行。

    3、反冲运动不仅存在于宏观低速物体间,也存在于微观高速物体。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功率》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3节内容。功率是反映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功体现了力的作用在空间上的效果积累,同时功又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率和功的教学既是延伸了前面所学的力的相关知识,又为后面即将学习的能得相关知识做好了铺垫,所以本节课在第七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高中课程标准》中对《功率》的教学要求为: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平均功率、瞬时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机车的两种启动模式。

    功率的概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技之中,其定义、表达式P=W/t、单位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教材中首先通过两台起重机做功相同,时间不同引入了功率的概念和定义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动力机械的分析,讨论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说明了物体做功、机器做功的功率等说法实质都是力做功的功率.如:汽车的功率就是牵引力的功率,起重机起吊重物的功率就是钢绳拉力的功率.然后,根据对物体做功的公式和运动学公式导出了功率与速度的关系,既P=FV。再借助“说一说”和“做一做”栏目,提出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概念。最后教材结合例题讨论了汽车两种启动模式的相关问题。

    针对上述内容,本节课安排1个学时,并制定了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

    二.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概念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

    会利用P=W/t,P=FV进行相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2.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电磁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如何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磁场强弱及方向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分析完教材现在再来分析一下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是我说课的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高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探究分析、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将通过类比电场强度的内容和特点来进行讲解和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同时能加深对于磁感应强度的认识。

    (根据本节课的结构和内容通过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磁感应强度的性质判断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并且会运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2、体会通过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提升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关注物理与生活相互联系,感受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难点是:利用磁感应强度来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类比法、实验探究法。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是导入部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磁悬浮列车运行、吊车吸起铁板的场景以及各种不同的磁性物体,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磁性物体磁性的强弱,并提出问题:怎样来描述磁性物质磁场的强弱?提出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磁感应强度》

    【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从生活实际出发,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也能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导入新课后,就进入到新课讲授的环节首先是第一个模块,磁场的方向。)

    (二)新课讲授

    模块一:磁场的方向

    引导学生回想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确定,并将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联系起来。顺势提问电场有强弱和方向,磁场也有强弱和方向。请大家回顾一下,电场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对研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你有何启发?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电场的方向是从电荷受力的角度规定的,小磁针放入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因此猜想磁场的方向可以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来规定。接下来学生通过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同样的利用小磁针去探测磁场的情况。

    通过演示小磁针处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中的不同位置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在不同位置,小磁针的N极或S极所指的方向不同的结论。接着我会归纳实验结果,并补充磁场的方向为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顺势牵出磁感线的概念强调学生类比电场线的概念进行记忆。

    模块二:磁感应强度的表达式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回顾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性质来研究磁场强度的大小。

    学生从书本的演示实验方案能够受到启发,思考分析得到可以通过导体棒的受力情况来研究磁场的强弱。此时我会安排小组探究组织学生猜想通电导棒的在磁场中的受力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适当的给予提示,学生将根据演示实验所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记录各种情况下的电流值、通电导线长度以及通电导体的摆角。结束后,带领学生分析得到的数据,共同合作归纳其中体现的规律。

    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引申和推广,使学生了解比值F/IL是磁场中各点的位置函数,比值F/IL与IL的大小无关,进而引入电流元的概念。并由此设问,既然这个比值与电流源无关,是否代表着物体的某种属性?在此提出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总结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

    【意图:从直观的角度出发,更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话,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一些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使学生知道地磁场及自然界中各种磁源磁场的.弱数量级。并简单介绍可以使用磁传感器探测周围的磁场强弱。

    【意图:拓宽知识面,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四)、小结作业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将课堂还给学生,构建学生的知识思路和框架,作业布置,比较E与B定义的异同,进行归纳总结。

    【意图:设计这样的作业是为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能够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七、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记录和复习。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6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解说,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地位、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材地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中有两个条目涉及本节内容。条目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条目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两个条目在本节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现“加强课程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曲线运动,而且平抛运动的规律是学习其它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关心生活中的平抛运动。

    2. 探究如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规律。

    3. 会描绘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

    (二)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掌握正确探究平抛运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2. 理解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是解决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2. 设计实验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体验探究中创造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 、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所以我在本节课中采用的是以演示法、实验法为基础,同时配合讲授、读书指导穿插讨论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三、 学习方法

    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与知识,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教师应巧妙的运用提示、疏导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把握方向,发展其主动性、独立性及创造性。

    在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中,初步掌握物理观察的方法;

    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及时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四、 教学程序

    (一) 新课引入(约5分钟)

    复习相关内容,引入实例,创设情景。

    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课程理念,在复习了前面所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比较新鲜的或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会,同时为后面问题的解决做一个铺垫,从而达到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教学主题的目的。

    (二)新课教学(约25分种)

    要研究这种曲线运动的规律,就是要确定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由于我们至少要用二维坐标才能描述平抛物体的运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时要对平抛运动进行分解;要根据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来分解平抛运动,因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且只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由此我们可以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下面我们先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分析:受力情况:G 初速度:0

    让学生分组讨论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在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推测其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是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用右图(平抛运动演示仪)来进行验证。

    结论:其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为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方向:

    分析:受力情况:0 初速度:有

    让学生分组讨论

    推测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为匀速直线运动并设计试验验证。

    这一步主要由学生做出。它分三大步骤完成。第一,设法记录物体运动的轨迹;第二,在轨迹上确定相隔相同时间物体所处的位置;第三,判断物体在相同时间在水平方向运动的位移。难点在第二步,需要教师的讲解。 我们采用频闪照片法验证其在水平向的运动规律为匀速直线运动。

    拍摄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量出照片中的小球在各个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水平位移X1、X2、X3…看它们是否相等来进行验证

    这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经过初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 初步具备了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探究结论的给出还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对物体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是学生对平抛运动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这个升华过程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把握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的深度,教师在关键时刻加以纠正和指导,最终师生共同努力得出正确结论

    (三)巩固与练习(5—10分钟)

    首先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解决一下听课过程中的疑点,然后通过几个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结束新课

    ①回顾本节探究规律的过程。

    ②提出本节课中探究学习的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猜想假设—设计验证实验并实施—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其既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又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在组织学生在参与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其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五)布置作业

    课后题上作业

    开放性作业:让同学们在课下研究一下,到底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五、结束语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具体的课堂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突发事件等不断调整,以达到设计思想、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融合,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7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6章第4节《抛体运动的规律》,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在学习《抛体运动的规律》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为本节的学习作了铺垫。抛体运动,尤其是平抛运动的规律是本章教学重点之一。抛体运动的内容虽在高中物理中算不上非常重要,而且知识点也不多,但它所包含的物理思想和思维方法却是十分重要,在后继课程中还有重要的应用,如在电场或复合场中研究带电粒子运动的问题。另外,日常生活中有关抛体运动的现象很多,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它能使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

    (2)掌握分析抛体运动的方法,能用数学知识总结得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3)了解斜抛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在对平抛运动特点的感性认识基础上上升到理性思维,使学生体会并理解在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

    (2)在总结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表达物理规律的和谐与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通过用学到的方法解决没有感性认识的斜抛运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与探究的X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探究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和斜抛运动

    (2)利用数学工具得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物理是一门培养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理论性强,我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

    学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来进行学习,主动探究,学会自主学习。

    那么我对本节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 复习引入新课

    [1. 复习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复习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指出这种方法在解决复杂运动问题时的作用。

    3.复习如何用坐标描述做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的物体的位置。

    4.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指出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确定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课件

    本节课要用到的旧知识点琐碎,复习与本章有关的这几个重要知识点,有意识地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同化。

    (二)进行新课

    (1)从总体上看,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因此可以先对平抛运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斜抛运动。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对平抛运动的分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分解平抛运动;第二步,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对于第一步,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这三个问题:[课件]使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担任课堂的主角,通过学生的回答,暴露学生思维上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启发。这样,不仅使学生 深入理解了平抛运动,而且可以使学生分析、讨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培养和提高。

    对于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得出,在分解平抛运动的基础上难度就会有所降低,所以,先让学生自己推导,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在二维情景下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

    对于斜抛运动,先介绍什么是斜抛运动,并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尝试进行分解斜上抛运动,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3)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层理解和应用,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进行巩固和练习。练习选取课本例题2。练习选取课本例题2,再进行小结,最后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的选取以生活事例、生活现象为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潜力。

    六.板书

    七.结束语

    鉴于本节课的特点,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有步骤地提出问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观点,经历了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怎样去思考问题。

    我的说课结束,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8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

    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中学阶段处理功能问题使用频率最高的物理规律。而在动能定理的运用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初状态、末状态的确定;一个是合外力所做的功的计算。本节课在上一节对《功和功率》复习课的'基础上展开对《动能动能定理》复习课的教学。希望通过师生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共同讨论,使学生能根据题意,正确的确定初状态、末状态;在不同情形下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合外力做功。希望使学生能加深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了解动能定理的一般解题规律,通过动能定理进一步加深功与能的关系的理解,让学生对功、能关系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本节课的方法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然后归纳得出解决一些常见问题的方法,希望对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一个简单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回忆动能和能定理的内容;

    2、理解和应用动能定理,掌握动能定理表达式的正确书写。

    3、分析得出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

    4、能熟练应用动能定理解决一定的物理问题。

    能力目标:

    1、能根据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关系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动能定理的理解和解题应用,培养学生对物理复习课学习的兴趣,牢固树立能量观点,坚定高考必胜信念。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本节重点是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2、总功的分析与计算对学生来说始终是个难点,总功的符号书写也是学生出错率最多的地方,应通过例题逐步提高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能定理进一步复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熟练应用动能定理,掌握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这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通过同学们每天都做的踢毽子游戏引入复习内容,然后通过一个热身训练让学生明确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同时教师把规范的解题步骤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能逐渐掌握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正确书写。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学生讨论、思考、信息获取、演算、总结及口头表述的方法,突出老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相互性,力求改变老师一讲到底的传统上课方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强化双基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基本能力。

    教学流程是通过一个游戏活动引出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复习内容。以受力分析为线索,通过师生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分析,最后由学生讨论、发言,总结出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并且通过巩固练习和思考提示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步骤。通过本节的复习,应使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内容,清楚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解题较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解题的优点:即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由于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适合于恒力做功,也适合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因此用它来处理问题有时比较方便。从而使学生树立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更高(高端思维方式)、更快(加快解题速度)、更强(强化能量意识)的思想。

    五、学习资源准备

    教学课件,“五羊高考”复习资料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9

    课 题:碰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碰撞的特点,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间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

    2、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了解正碰、斜碰及广义碰撞散射的概念。

    3、初步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重点:

    强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1、碰撞的特点:

    物体间互相作用时间短,互相作用力很大。

    2、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不仅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碰撞前后系统动能之和不变

    3、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仅动量守恒、机械能减少,碰撞后系统动能和小于碰撞前系统动能和,若系统结合成一个整体,则机械能损失最大。

    4、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5、广义碰撞散射

    6、例题

    例1、在气垫导轨上,一个质量为600g的滑块以15c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400g、速度为10cm/s方向相反的滑块迎面相撞,碰撞后两个滑块并在一起,求碰撞后的滑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例2、质量为m速度为υ的A球跟质量为3m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许有不同的值。请你论证: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以下值吗?

    (1)0.6υ(2)0.4υ(3)0.2υ。

    7、小结:略

    8、学生作业P19 ③⑤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0

    【学习目标】

    1、能熟练说出平抛运动的概念、性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3、用分解的思想处理平抛运动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解决平抛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难点:用分解的思想理解平抛运动

    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通读教材,熟记本节基本概念、规律,然后完成问题导学中问题和预习自测。2、问题导学中 “处理平抛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本节内容的核心和基础,是解决平抛运动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应重点理解和熟练把握。3、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再次查阅教材或其他参考书。4、记下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探究。5、限时15分钟。

    【问题导学】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3、什么是匀变速运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

    4、处理平抛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和竖直方向的 。物体从O点开始平抛,t时间后到达P点。在图中画出t时间内位移S、t时刻的速度v如图。把速度、位移沿x、y方向分解如上图,则

    水平方向分速度vx= ,水平方向分位移x = 。

    竖直方向分速度vy= , 竖直方向分位移y = 。

    合速度公式V = ,其方向tanα = (α为v与水平方向夹角);

    合位移公式S = ,其方向tanβ = (α为v与水平方向夹角)。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章讲述动量的概念,并结合牛顿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体现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的问题。这一章可视为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展开,为力学的重点章。

    《动量定理》为本章第二节,是第一节《动量和冲量》的延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在本章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本节教学重点:

    (1)动量定理的推导和对动量定理的理解;

    (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一维情况下的定量分析。

    3.教学难点:

    动量定理的矢量性,在实际问题中的正确应用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量定理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传感器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用动量定理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质疑、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